fbpx
维基百科

地球

地球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149 597 870.7公里/1天文單位,是宇宙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天体[3],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80億人口[22]其質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平均密度5.5 g/cm3,是太阳系行星中最高的。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
美国阿波罗17号宇航员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摄的“蓝色弹珠”地球照片(摄于1972年12月7日)
軌道參數
曆元 J2000[n 1]
遠日點
152,100,000 km(94,500,000 mi)
1.01673 AU) [n 2]
近日點
147,095,000 km(91,401,000 mi)
0.9832687 AU) [n 2]
半長軸
149,598,023 km(92,955,902 mi)
1.000001018 AU) [1]
離心率0.0167086[1]
軌道週期
365.256363004 日[2]
1.00001742096 儒略年
平均軌道速度
29.78 km/s(18.50 mi/s)[3]
107,200 km/h(66,600 mph)
平近點角358.617°
軌道傾角
  • 7.155°至太阳赤道
  • 1.57869°[4]不变平面英语invariable plane
  • 0.00005°至J2000黄道
升交點黃經−11.26064°[3]至J2000黄道
近日點參數114.20783°[3]
衛星月球,以及多于1381个人造衛星[5][n 3]
物理特徵
平均半徑6,371.0 km(3,958.8 mi)[6]
赤道半徑6,378.1 km(3,963.2 mi)[7][8]
半徑6,356.8 km(3,949.9 mi)[9]
扁率0.0033528[10]
1/298.257222101(ETRS89英语ETRS89
周長40,075.017 km(24,901.461 mi)赤道[8]
40,007.86 km(24,859.73 mi)子午线[11][n 4]
表面積510,072,000 km2(196,940,000 sq mi)
[12][13][n 5]
體積1.08321×1012 km3英语Volume of the Earth
2.59876×1011 cu mi[3]
質量5.97237×1024 kg
1.31668×1025 磅[14]
3.0×10−6 太阳质量
平均密度5.514 g/cm3(0.1992 lb/cu in)[3]
表面重力9.807 m/s2(32.18 ft/s2[15]
g
11.186 km/s(6.951 mi/s)[3]
恆星週期
0.99726968 d[16]
(23h 56m 4.100s)
赤道自轉速度1,674.4 km/h(1,040.4 mph)[17]
轉軸傾角23.4392811°[2]
反照率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开氏 184 K[18] 288 K[19] 330 K[20]
摄氏 −89.2 °C 15 °C 56.7 °C
华氏 −128.5 °F 59 °F 134 °F
大氣特徵
表面氣壓101.325 kPaMSL
成分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23][24],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岛屿,表面分布河流湖泊等水源。南极冰盖北极存有。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25]。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26][27][28][29],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30][31],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32][33][34][35][36],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变质沉积岩英语Metasediment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生源英语Biogenic substance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早期生物遗骸英语Biotic material[37][38]。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39]。根据科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40],已经绝灭的占约99%[41][42],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43][44],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45]。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万亿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46]。2016年7月,研究团队在研究现存生物基因后推断所有现存生物的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47][48]。地球上有约80.3亿人口[49],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战争相互联系[50]

命名和辭源

地球的英文名「Earth」源自中古英语[n 6],其历史可追溯到古英語(时常作「eorðe」)[51],在日耳曼语族诸语中都有同源词,其原始日耳曼語词根构拟为「*erþō」。拉丁文称之为“Terra”,此为罗马神话大地女神之名[52]希腊文中則称之为“Γαῖα”(Gaia),這個名稱是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的名字[53]

中文“地球”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西学东渐时期,最早引入该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他于《坤舆万国全图》中使用了该词[54][55]清朝后期,西方近代科学引入中国,地圆说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地球”一词(亦作“地毬”)被广泛使用[56][57][58]申报在创刊首月即登载《地球说》一文。[59]

历史

地球形成

 
早期太阳系的原行星盘艺术想象图

根据放射性定年法的测量结果,太阳系大约在45.6±0.08亿年前形成[60],而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45.4±0.04亿年前[29]。从理论上讲,太阳的形成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引力坍缩,坍缩的质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一边旋转一边摊平,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流星體和其他太陽系小天體星雲假說主张,地球这样的微行星起源于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冰粒、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公里的块状物。根据该理论,组成原生地球的物质的直径大约为10–20 英絲,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长,最终形成原生地球[61]。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62],而並非現在認知的水。

月球大约形成于45.3亿年前[63],关于月球起源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定论,目前最受欢迎的一个假说是大碰撞说[64][65]该假说认为,有一颗叫做忒伊亚的天体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颗天体的尺寸和火星差不多,其质量为地球的10%,碰撞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爆裂出的物质飞到了太空中,经吸积作用形成了月球,而忒伊亚的一部分质量也熔入了地球。在大约41亿至38亿年前这段时间,地月系统进入了后期重轰炸期,无数小行星撞击了月球的表面,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地球也遭遇了很多的撞击[66]

太古宙起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凝固,形成坚硬的岩石[67]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最初的大气可能由水汽二氧化碳组成,水汽的蒸发加速了地表的冷却,待到充分冷却后,暴雨连续下了成千上万年,雨水灌满了盆地,形成了海洋。暴雨在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同时,也洗去了大气中的很多二氧化碳[68]。此外,小行星原行星彗星上的也对是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69]暗淡太阳悖论英语faint young Sun paradox指出,虽然早期太阳光照强度大约只有现在的7/10,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足以使海洋里的液态水免于结冰[70]。約35亿年前,地球磁场出现,有助于阻止大气被太阳风剥离[71]。其外层冷却凝固,並在大气层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地壳。陆地的形成有两种模型解释[72],一种认为陆地持续增长至今[73],另一种更可能的模型认为地球历史早期[74]陆地即迅速生成[75],然后保持到现在[76][77][78]。内部的热量不断散失,驱动板块构造运动形成大陆,经过数亿年超大陸经历三次分分合合。大约7.5亿年前,最早的超大陸之一——羅迪尼亞大陸开始分裂,又在6至4.5亿年前合并成潘諾西亞大陸,然后合并成盤古大陸,最后於約1.8亿年前分裂[79]。目前地球处于258万年前开始的更新世大冰期中,高纬度地区经历了数轮冰封与解冻,每40到10,000年循环一次。最後一次大陸冰封在約10,000年前[80][81]

生命演化

 
基于rRNA分析而重建出的地球生命演化树

地球提供了目前已知唯一能够维持生命进化的环境[82]。人们认为约40亿年前的高能化学反应产生了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又过了5亿年則出现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而后分化出細菌古菌[83]。早期生命形态发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68]。大气中积累的氧气受到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作用,在上层大气形成臭氧(O3),進而出現了臭氧层[84]。早期的生命以原核生物的形态存在。根据共生體學說,在生命演化过程中,部分小细胞被吞进大细胞,並内共生於大细胞之中,成为大细胞的细胞器,从而形成结构相对复杂的真核细胞[85]。此后,细胞群落内部各部分的细胞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功能,形成了真正的多细胞生物。由于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发出的有害紫外线,陆地变得适合生命生存,生命开始在陆地上繁衍[86]。目前已知生命留下的最早化石证据有西澳大利亚州砂岩裡34.8亿年前的微生物垫英语microbial mat化石[32][33][34][35][36]西格林兰英语Western Greenland变质碎屑岩英语Metasediment裡37亿年前的生源石墨[87],以及西澳大利亚州岩石裡41亿年前的生物质英语biotic material残骸[37][38]

約瑟夫·可西文克博士1992年首先提出猜测7.5亿年到5.8亿年前的新元古代初粒石大冰期時,强烈的冰川活动使地球表面大部分处于冰封之下,是为“雪球地球”假说。5.42億年前发生了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紧接着就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上的多细胞生物种类猛增(如熱氣與、奇蝦等)[88]。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地球又经历了5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89]。其中,發生在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是已知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而距今最近的大灭绝事件是发生于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小行星的撞击英语Chicxulub impactor使非鸟恐龙和其他大型爬行动物灭绝,但一些小型动物逃过一劫,例如那时还像鼩鼱一样的哺乳动物。在过去的6600万年中,哺乳动物持续分化。数百万年前非洲的类动物(如圖根原人)学会了直立[90]。由此它们得以更好地使用工具、互相交流,从而获得更多营养与刺激,大脑也越来越发达,最后演化成人类。人类借助农业文明的发展享受到了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都未曾達到的生活品質,也反过来影响了地球和自然环境[91]

对于未来的预测

 
50億年後,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后,地球被燒成焦土的假想圖

在15至45億年後,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据推测,从现在起算,地球表面的複雜生命發展還算年輕,活動能够繼續達到極盛,维持約5到10億年,不过如果大气中氮氣完全消失,这个時間將會延長到23億年[92][93][94]。地球在遥远未来的命運與太陽的演化緊密相連,随着太陽核心的持续核聚变生成太陽光度将持续會缓慢增加,在11億年後增加10%,35億年後則增加40%之多[95],太阳释放热量的速度也将持续增长。根据气候模型,地球表面最终将会受到太阳辐射上升會产生嚴重後果,最初只是熱帶地區改到極冠,長久下去,海洋将會汽化并消失[96]

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會加快無機碳循環,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5至9億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漸会低到10ppm,若沒有進化出新的方法,连C4类植物都无法生存[92]。植被的缺失會使地球大气含氧量下降,地球上的动植物就會在数百万年内灭绝[97]。此後預計再过十幾億年,地表水就會消失殆尽,地球平均溫度也将上升到70 °C(158 °F)[97]。即使太陽永遠保持穩定,因為大洋中脊冒出的蒸氣減少,約10億年後,27%的海水會進入地幔[98],海水的減少使得溫度變化劇烈而不利複雜生命。

50億年後,太陽演化成為紅巨星,地球表面此時已經不能形成複雜的分子了。模型預測太陽將膨脹至約目前半徑的250倍,也就是大約1 AU(150,000,000 km)[95][99],地球的命運目前仍尚不明确。成為紅巨星時,太陽會失去30%的質量。因此若不考慮潮汐的影響,當太陽體積最大時,地球會移動到約距太陽1.7 AU(250,000,000 km)遠處,擺脫了落入膨脹太陽的外層大氣內的命運;然而即使真是如此,太陽亮度峰值將是目前的5,000倍,地球上剩餘的生物也難逃被陽光摧毀的命運[95]。2008年進行的一個模擬顯示,地球的軌道會因為潮汐效應的拖曳而衰減,使其落入已成為紅巨星的太陽大氣層而蒸發掉[99]

物理特性

形态

 
地球的形狀。图示为地球表面地势和地球几何中心的距离。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清晰可见。数据来自2014年全球地势模型[100]

地球大致呈椭球形。地球自转的效應使得沿贯穿两极地轴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101]。從地心出發,地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高了43公里(27英里)。[102]因此,地球表面离地球質心最远之处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尔钦博拉索山的山峰[103][104][105][106]。地球的参考椭球体平均直径约为12,742公里(7,918英里),约等于(40,000 km)/π,这个整数并非巧合,而是因为长度单位的最初定义是经过法国巴黎的经线上赤道与北极点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107]

由于局部地势有所起伏,地球与理想椭球体略有偏离,不过从行星尺度看,这些起伏和地球半径相比很小,最大偏离也只有0.17%,位于海平面以下10,911米(35,797英尺)的马里亚纳海沟與海拔8,844米(29,016英尺)的珠穆朗瑪峰只产生0.14%的偏离。若把地球缩到台球大小,地球上像大型山脉和海沟那样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样,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包括北美大平原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108]

化學組成

地球的总质量约为5.97×1024 Kg,即是5,970堯克(Yg)。構成地球的主要化學元素有铁(32.1%)、(30.1%)、 (15.1%)、(13.9%)、(2.9%)、(1.8%)、(1.5%)、(1.4%);剩下的1.2%是其他微量元素,例如等。由於質量層化(質量較高者向中心集中)的緣故,據估算,構成地核的主要化學元素是(88.8%),其他構成地核的元素包括镍(5.8%)和硫(4.5%),以及质量合共少於1%的微量元素。構成地幔的主要礦物質則包括輝石化學式為(Mg,Fe,Ca,Na)(Mg,Fe,Al)(Si,Al)2O6)、橄欖石(化學式為(Mg,Fe)2SiO4)等[109]

至於地殼的化學構成,氧是地殼內豐度最高的元素,佔了46%[110]。地殼中的含氧化合物包括水、二氧化硅硫酸鈣碳酸鈣氧化鋁等,而地殼內含量最高的10種化合物、絕大部分構成地殼常見岩石的化合物均是含氧化合物[111][112]。有些岩石則是氟化物硫化物氯化物,但氟、硫和在任何地方岩层中的總含量通常遠少於1%。占地壳浅表90%以上体积的火成岩主要由二氧化硅硅酸盐构成。地球化學家法蘭克·維格氏維爾·克拉克英语Frank Wigglesworth基於1,672個對各種岩石的分析進行計算,推論出99.22%的岩石是以下表列出的氧化物構成,亦有其他含量較少的成分[112]

地殼的化學構成[113]
化合物 二氧化矽 氧化鋁 氧化鈣 氧化鎂 氧化亞鐵 氧化鈉 氧化鉀 氧化鐵 二氧化碳 二氧化鈦 五氧化二磷 總計
含量 陸地 60.2% 15.2% 5.5% 3.1% 3.8% 3.0% 2.8% 2.5% 1.4% 1.2% 0.7% 0.2% 99.6%
海洋 48.6% 16.5% 12.3% 6.8% 6.2% 2.6% 0.4% 2.3% 1.1% 1.4% 1.4% 0.3% 99.9%

內部構造

地球内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样,可根据化学性質或物理(流变学)性質分为若干层。然而,地球的內、外核具有明显的区别,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地球外层是由矽酸鹽礦物組成的地殼,下面又有一層黏稠固體組成的地幔。地幔和地殼之間的分界是莫氏不連續面。地殼的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從海底的6公里到陸地的30至50公里不等。地殼以及地幔較冷、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就在软流圈上方滑动。地幔晶體結構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地表以下410至660公里之間的位置,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過渡區英语Transition zone (Earth)。在地幔以下,是分隔地幔和地核的核幔邊界(古氏不連續面),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體外地核,最裡面是固體的內地核[114]。內地核旋轉的角速度可能較地球其他部份要快一些,每年約領先0.1–0.5°[115]。內地核半徑1,220公里[116],約為地球半徑的1/5[117]

地球的内部构造[118]
 
从地核到地表的地球结构示意图

(大氣分層未按照比例绘制)

深度[119]
(公里)
組件層 密度
(公克/立方公分)
0–60 岩石圈[n 7]
0–35 地壳[n 8] 2.2–2.9
35–60 地幔顶层 3.4–4.4
35–2,890 地幔 3.4–5.6
100–700 软流层
2,890–5,100 外核 9.9–12.2
5,100–6,378 内核 12.8–13.1

地球內熱

現今主要產生地熱的同位素[120]
同位素 產生熱能
(瓦/每公斤同位素)
半衰期
(年)
在地幔中的比例
(每公斤同位素/每公斤地幔)
產生熱能
(瓦/每公斤地幔)
238U 94.6 × 10−6 4.47 × 109 30.8 × 10−9 2.91 × 10−12
235U 569 × 10−6 0.704 × 109 0.22 × 10−9 0.125 × 10−12
232Th 26.4 × 10−6 14.0 × 109 124 × 10−9 3.27 × 10−12
40K 29.2 × 10−6 1.25 × 109 36.9 × 10−9 1.08 × 10−12

地球內部產生的熱量中,吸积殘餘熱約佔20%,放射性衰變熱則佔80%[121]。地球內的產熱同位素主要有钾-40鈾-238鈾-235钍-232[122]。地心的溫度最高可达6,000 °C(10,830 °F)[123],壓強可达360 GPa[124]。因為許多地熱是由放射性衰變而來,科學家推測在地球歷史早期、在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尚未用盡之前,地球的內熱可能產生得比現在更多,在30億年前可能是現在的二倍[121]。因此當時延著地球半徑的溫度梯度會更大,地幔對流及板塊構造的速率也更快,可能生成一些像科马提岩之類,以現在地質條件難以生成的岩石[125]

地球表面平均散热功率密度为87 mW m−2,整个地球內部散热总功率为4.42 × 1013 W[126]。地核的部分热量通过高温熔岩向上涌升传到地壳,这种熱对流叫做地函熱柱。因此地函會出現熱點溢流玄武岩英语flood basalt[127]。地球的熱能还會在板块构造中通过地函逐步上昇到中洋脊而流失。另一种熱能流失的主要方式是藉由岩石圈的熱傳導,主要發生在海底,因為海底的地殼比陸地的要薄[128]

板块构造

地球的板块构造[129]
 
板块名称 板块面积
106 km2
103.3
78.0
75.9
67.8
60.9
47.2
43.6

位于地球外层的刚性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塊。這些板塊是剛性的,板塊之间的相對運動发生在以下三種邊緣:其一是聚合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靠近;其二是分離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分離;其三是轉形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橫向錯動。在這些板塊邊緣上,會出現地震火山活動造山運動以及形成海沟[130]。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圈[n 10]之上[131]

隨著板塊飄移,海洋板塊俯冲到聚合板塊邊緣的前緣下方。同時,地幔物質於分離板塊邊緣上升至地壳,產生了中洋脊。這些過程使得海洋地殼一边从地幔中不断产生,一边不斷地回收到地幔中,因此海洋地殼的年齡大多低於1億歲。現今最古老的海洋地殼位於西太平洋地區,其年齡估計約為2億歲[132][133]。相較之下,最古老的大陆地壳年齡約為40.3億歲[134]

目前地球的主要板块为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歐亞大陸板塊非洲板块南極洲板塊印度-澳洲板塊以及南美洲板块。另外還有阿拉伯板块加勒比板块、位於南美洲西海岸外的纳斯卡板块以及位於南大西洋的斯科舍板块等板塊比較有名。印度-澳洲板塊是澳洲板塊與印度板塊在5,000萬至5,500萬年前融合形成的。在这些板块中,大洋板塊位移速率快,大陆板块移动速率慢:属于大洋板块的科科斯板块位移速率為每年75毫米[135],太平洋板塊則以每年52至69毫米的速率位移;而属于大陆板块的歐亞大陸板塊,平均以約每年21毫米的速率行進[136]

地貌

 
現今地球表面的地形,數據來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英语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地球表面积总计约5.1亿平方公里[12],约70.8%[12]的表面积由水覆盖,大部分地壳表面(3.6113亿平方公里)在海平面以下[12][137]。海底的地壳表面具有多山的特征,包括一个全球性的中洋脊系统,以及海底火山[102]海沟、海底峡谷海底高原和深海平原。其余的29.2%(1亿4894万平方公里,或5751万平方英里)为不被水覆盖的地方,包括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地形[138]

[139]地球的地表受到构造和侵蚀作用,经历了長時間的重塑。板块构造运动会改变地貌,大风、降水、热循环和化学作用对地表的侵蚀也会改变地貌。冰川作用、海岸侵蚀、珊瑚礁的形成,以及大型陨石的撞击都會對地貌的重塑產生影響[140]

地球表面的岩石按照成因大致可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是由上升至地表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又称岩浆岩,是构成地壳主要岩石。火成岩按照成因又可分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岩浆侵入地表形成的侵入岩,按照形成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常见的花岗岩就是一种侵入岩。二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又名火山岩,例如安山岩玄武岩[141]大陆地壳主要由密度较低的花岗岩,安山岩构成,海洋地壳主要由致密的玄武岩构成。[142]沉积岩是由堆积、埋藏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沉积物形成的。近75%的大陆表面被沉积岩覆盖,虽然他们只形成了约5%的地壳,[143]变质岩是从原有的岩石通过高压高温的環境变质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如大理石[144]

地球表面最丰富的硅酸盐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云母辉石橄榄石等。[145]常见的碳酸盐矿物有方解石(发现于石灰石白云石)等。[144]

土壤圈是地球陆地表面的最外层,由土壤所組成,並为土壤形成过程所影響。耕地占地表总面积的10.9%,其中1.3%是永久耕地。[146][147]接近40%的地表用于农田和牧场,包括1.3×107平方公里的农田和3.4×107平方公里的牧场。[148]

地表最低處位于西亚的死海,海拔约为-420米,海拔最高点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瑪峰,海拔超过8848米。海平面以上的平均海拔为840米[149]

傳統上,地球表面被分為七大洲、四大洋和不同的海域[150][151]。也會以極點為中心將地球分為南半球北半球兩個半球[152][153],以經度分為東半球西半球[154][154],或大致按照海陆分布分为水半球陆半球

水圈

 
地表海拔柱狀圖

在太阳系中,表面为大面积的水域所覆盖是地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显著特征之一,地球的别称“蓝色星球”便是由此而来的。地球上的水圈主要由海洋組成,而陸海、湖泊、河川以及可低至2,000公尺深的地下水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位於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战者深渊深達10,911.4米,是海洋最深處[n 11][155]

地球上海洋的总質量约为1.35×1018,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1/4400。海洋覆蓋面積為3.618×108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為3682米,总體積约为1.332×109立方公里[156]。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地表海拔高度相同,而且是個平滑的球面,則地球上的海洋平均深度會是2.7~2.8公里[157][158]

地球上的水約有97.5%為海水,2.5%為淡水。而68.7%的淡水以冰帽冰川等形式存在[159]

地球上海洋的平均鹽度約为3.5%,即每公斤的海水約有35公克的鹽[160]。大部分鹽在火山的作用和冷卻的火成岩中产生[161]。海洋也是溶解大氣氣體的的貯存器,這對於許多水生生命體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62]。海洋是一個大型儲熱庫,其海水對全球氣候造成了显著的影響[163]。海洋溫度分布的變化可能会对天氣變化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164]。受到地球行星风系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的海洋有相对稳定的洋流,洋流主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主要对流经的附近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效果,寒流的反之[165][166]

大氣圈

 
2016年10月3日,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於通過琉球群島上空時拍攝的暹芭颱風,此時颱風恰達最大強度,風眼清晰可辨

地球表面的平均气压為101.325千帕大氣標高約8.5公里[3]。地球的大氣層為由78%的氮氣、21%的氧氣、混合微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氣態分子所構成。对流层的高度隨著緯度的變化而異,位於赤道附近的對流層高度則高達17公里,而位於兩極附近的對流層高度僅8公里,对流层的高度也會隨著天氣及季節因素而變化[167]

地球的生物圈地球大气层影響显著。在27亿年前光合作用开始产生氧气,最终形成现在主要由氮、氧组成的大气[84]。这一变化使好氧生物能够繁殖,随后大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英语Ozone–oxygen cycle,形成臭氧层。臭氧层阻挡了太阳辐射英语solar radiation中的紫外线,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存续[168]。对生命而言,大气层的重要作用还包括运送水汽,提供生命所需的气体,让流星体在落到地面之前烧毁,以及调节温度等[169]。大气中某些微量气体分子能够吸收从地表散发的长波辐射,从而升高地球平均温度,是为溫室效應。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如果地球沒有溫室效應,則地表平均溫度將只有−18°C(现在是+15°C),生命就很可能不存在[170]

天氣和氣候

 
Terra英语Terra衛星搭載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於2005年7月11日拍摄的全球卫星云图

地球的大气层並無明確边界。离地表越远,空氣越稀薄,最后消失在外太空。大气层四分之三的质量集中在离地表11公里的对流层。来自太阳的能量将地表和上面对流层中的气体加热,空气受热膨胀,因密度减小而上升,周围较冷、密度较高的气体填补过来,形成了大氣環流。這使得热量重新分布,并产生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条件[171]

主要的大氣環流带有纬度30°以下赤道地区的信風和纬度30°到60°之间的中纬度西風帶[172]。决定气候的重要因素还有洋流,尤其是将热量从赤道海域带往极地地区的溫鹽環流[173]

地表蒸发的水蒸气也通过大氣環流来运送。如果大气环境适合,温暖湿润的空气上升,然后其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落回地面[171]。降水中的大部分通过河流系统流向低海拔地区,通常会回到海洋中或者聚集在湖泊裡。这种水循环是地球能维持生命的重要原因,也是地表构造在漫长地质时期受到侵蚀的主要因素。各地降水量大相径庭,从一年数千毫米到不到一毫米都有。一个地区的平均降水量由大氣環流、地貌特征和气温差异共同决定[174]

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能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高纬度地区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较小,阳光必须通过的大气层较厚,因此年平均气温较低。纬度每增高1度,海平面处的年平均气温就降低大约0.4 °C變化(0.7 °F變化)[175]。地球表面可分为气候大致相似的若干纬度带,从赤道到两极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温带極地气候[176]。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异同可以划定不同的气候类型。常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将全球气候分为五大类:A类熱帶氣候,B类干旱气候,C类温带气候,D类冷温带气候,E类极地气候高山气候,每个大类被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类[172]

纬度并非决定气候的唯一因素。由于水的比热比岩土的比热大,海洋性气候往往比大陆性气候更为温和。事实上,南半球处于夏季时地球离太阳更近,导致南半球全年接受到的辐射总量比北半球多。若不是南半球的水域面积比北半球更大,多出的水域吸收了多余的辐射,南半球的平均气温将比北半球高2.3 °C。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影响同样重要。在高緯度地區,受到暖流和西风的作用,大陆西岸的气候往往比同纬度内陆及大陆东岸的气候更为温和。北欧北部处于北极圈内,气候却比较适宜。纬度较低的加拿大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反而呈现寒冷的极地气候。在南美洲低纬度地区的西岸,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夏季没有酷暑[177][177][178]。此外,气候还与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179]

1913年於美国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內的爐溪谷地英语Furnace Creek, California所測得的56.7 °C(134.1 °F)為地球目前所測得的最高氣溫[180];而1983年於南极洲沃斯托克站所測得的−89.2 °C(−128.6 °F)為地球目前所測得的最低氣溫[181],但遥感卫星曾在东部南极洲测到低至−94.7 °C(−138.5 °F)的温度[182]。这些氣溫仅仅是自20世纪以来使用现代仪器测量到的,可能尚未完整体现地球氣溫的范围。

高層大氣

 
國際太空站拍攝的「月沒」(點開查看更高解析度的影像)。隨著月球逐漸被地球遮擋,其光線受地球大氣折射的程度愈來愈大,外形因而愈來愈扁,此為蜃景的一種

在對流層的上方,相对高层的大氣层通常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散逸层[169],每一层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都不同。平流層上部是臭氧层,能部分吸收太阳射向地表的紫外线,这对地球上的生命很重要[183]。这也使得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中间层中温度则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在热层中,由于气体原子对太阳辐射中短波成分有强烈吸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急剧上升。在热层上部由于空气稀薄,温度较高,气体分子会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构成电离层。散逸层向外延伸,愈发稀薄,直到磁层,那里是地磁场和太阳风相互作用的地方[184]。距地表100 km的高空是卡門線,实践中认为它是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分界[185]

由于热运动,大气层外缘的部分分子速度可以大到能够摆脱地球引力。这会使大气气体缓慢但持续地散失到太空中英语Atmospheric escape。因为游离的氢分子量小,它更容易达到宇宙速度,散逸到外太空的速率也更快[186]。其中在氢气散失方面,是地球大气以及表面从早期的还原性变为现在的氧化性的原因之一。虽然光合作用也提供了一部分氧气,但是人们认为氢气之类的还原剂消失是大气中能够广泛积累氧气的必要前提[187],因此也影响了地球上出现的生命形式[188]。雖然大气中的氧气和氢气可转化为水,但其損失大部分皆來自甲烷在高層大氣的破壞[189]

磁场

 
地球磁層示意圖。太陽風由左向右

地球内部及周围空间中存在着靜磁場。根据静磁场的多极展开,如果把地球近似看作一个磁偶极子,它的磁矩大小为7.91 × 1015 T m3,地磁轴方向與地轴近似重合但有少许偏离,两者的夹角被称为地磁偏角。在垂直平分地磁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地磁赤道”圈上,磁感应强度约为3× 10−5 T,在地磁轴与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地磁極英语Geomagnetic pole处,磁感应强度约为地磁赤道处的两倍。根据发电机假说,地磁主要来自于地核中铁、镍构成的导电流体的运动。在地核的外核中,炽热的导电流体在从中心向外对流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涡流,产生磁场。而涡流产生的磁场又会对流体的流动产生反作用,使流体的运动乃至其产生的磁场近似保持稳定。[190]但由于对流运动本身是不稳定的,地磁轴的方向会缓慢、无规律地发生变化,导致地磁逆轉。地磁逆转的周期不固定,每一百万年可能会发生数次逆转,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78万年前,被称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轉[191][192]

地磁在太空的影響範圍称为磁層。太陽風的離子與電子被磁層偏轉,因此无法直接襲擊地球。太陽風的壓強會把磁層靠近太陽的區域壓縮至10個地球半徑,而遠離太陽的區域會延伸成長尾狀[193]。太陽風以超音速吹入磁層向阳面,形成弓形震波,太陽風速度因此減慢,一部分動能轉換為熱能,使得附近區域溫度升高[194]。在電離層上方,磁層中的低能量帶電粒子形成電漿層,其運動受地磁場主導。由於地球的自轉會影響電漿的運動,因此電漿層會與地球共轉[195][196]。磁層中能量居中的粒子繞地軸旋轉流動,形成環狀電流。帶電粒子除了沿著磁場線作螺旋運動外,還會在地磁場的梯度曲率作用下产生定向漂移,電子向東漂移,正離子向西漂移,因此形成環狀電流[197]:8, 31范艾伦辐射带是兩層狀似甜甜圈的輻射區域,內層主要是由高能量質子與電子所形成,而外層還含有氦等较重的離子。這些高能量粒子都被磁場俘獲於並且以螺旋形式沿著磁場線移動[193][198]。當发生磁暴時,帶電粒子會從外磁層沿著磁場線方向偏轉進入電離層,并在這裡與大氣層原子發生碰撞,將它們激發與離子化,这时就产生了极光[199]

地球的运动

自轉

 
深太空氣候觀測站英语Deep Space Climate Observatory在2016年5月29日拍攝的地球自轉影像

地球相對於太陽的平均自轉週期称为一个平太陽日,定义為平太陽時86,400 秒(等于SI86,400.0025 秒[200]。因為潮汐減速的緣故,現在地球的太陽日已經比19世紀略長一些,每天要長0至2 SI ms[201][202]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ERS),以國際單位制的秒为單位,测量了1623年至2005年[203]和1962年至2005年[204]的时長,确定了平均太陽日的长度。

地球相對於恆星的自轉週期,稱為一个恆星日,依據IERS的測量,1恆星日等于平太陽時(UT1)86,164.098903691 秒,即23h 56m 4.098903691s[2][n 12]。天文学上常以地球相對於平春分點的自轉週期作為一个恆星日,在1982年是平太陽時(UT1)86,164.09053083288 秒,即23h 56m 4.09053083288s[2]。由于春分點会因為歲差等原因而发生移动,这个恆星日比真正的恆星日短約8.4毫秒[205]

从地球上看,空中的天體都以每小時15°,也就是每分鐘15'的角速度向西移動(低軌道的人造衛星和大氣層內的流星除外)。靠近天球赤道的天體,每兩分鐘的移動距离相當於地球表面所見的月球或太陽的視直徑(两者幾乎相同)[206][207]

公轉

地球绕太陽公轉的軌道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0 × 106公里(93,000,000英里),每365.2564平太陽日轉一圈,稱為一恆星年。公轉使得太陽相對於恆星每日向東有約1°的視運動,每12小時的移動相當於太陽或月球的視直徑。由於這種運動,地球平均要24小時,也就是一个太陽日,才能繞軸自轉完一圈,讓太陽再度通過中天。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大約是29.8 km/s(107,000 km/h),7分鐘內就可行進12,742 km(7,918 mi),等同於地球的直徑的距離;約3.5小時就能行進約384,000 km(239,000 mi)的地月距離[3]

在現代,地球的近日點遠日點出現的時間分別出現於每年的1月3日和7月4日左右。 由于进动和轨道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两个日期会随时间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即米蘭科維奇循環。地球和太陽距離的變化,造成地球從遠日點運行到近日點時,獲得的太陽能量增加了6.9% [n 13]。因為南半球總在每年相同的時間,當接近近日點時朝向太陽,因此在一年之中,南半球接受的太陽能量比北半球稍多一些。但這種影響遠小於軸向傾斜對總能量變化的影響,多接收的能量大部分都被南半球佔有很高比例的海水吸收掉[208]

相對於恆星背景,月球和地球每27.32天繞行彼此的質心公轉一圈。由於地月系统共同繞太陽公轉,相邻两次朔的间隔,即朔望月的週期,平均是29.53天。從天球北極看,月球環繞地球的公轉以及它們的自轉都是逆時針方向。從超越地球和太陽北極的制高點看,地球也是以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太陽公轉,但公轉軌道面(即黃道)和地球赤道并不重合——黄道面和赤道面呈现23.439281°(约23°26')的夹角,该角也是自转轴和公转轴的夹角,被称为轨道倾角转轴倾角黄赤交角。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白道)与黄道夹角5.1°。沒有這些傾斜,每月就會有一次日食和一次月食交替發生[2][3][209]

地球的引力影响范围(希爾球)半徑大約是1.5 × 106公里(930,000英里)[210][n 14]。這是地球的引力大於太陽和更遙遠行星的最大距離。天體必需進入這個範圍內才能環繞著地球運動,否则其軌道會因太陽引力攝動而变得不稳定,并有可能脱离地球束缚[211]

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陽系,在位於銀河平面上方約20 光年獵戶臂內,以28,000 光年的距離環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212]。1990年,旅行者1号從6.4 × 109公里(4 × 109英里)拍攝到了地球的图像(暗淡藍點)。

倾角

 
黃道和赤道的關係:赤道是垂直地球自轉軸的平面,與軌道平面(黃道)的夾角是軌道傾角,也就是黃赤交角

轨道倾角的存在使得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歸線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时长为365.24219个平太阳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5秒)。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随之变化,进而使得这些地区一日之内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发生变化,导致季节变化。当北极点相对于南极点离太阳更近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高度角较大,为夏半年;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高度角较小,为冬半年;反之亦然[213]。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太阳总是从东南方向升起,向西南方向落下;在南温带,太阳则是从东北方向升起,向西北方向落下[214]

在南、北半球各自的夏半年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極圈内可能出现全天都是白昼的情形,称为极昼。在极点附近,夏半年的6个月都是极昼;冬半年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极圈内可能出现全天都是黑夜的情形,称为极夜[215]。极点附近冬半年均为极夜[216]

在一个回归年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事件合称“二至”。直射点会两次越过赤道,称为“二分”。在北半球,冬至出现在每年的12月21日前后,夏至出现在6月21日左右,春分通常出现在3月20日,秋分通常出现在9月22日或9月23日。在南半球,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期正好与北半球相反。[217]

由于地球不是理想的球体,而黄道面、白道面和赤道面都存在交角,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施加的力矩有垂直于自转角动量的分量,使得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会发生進動,其周期为2.58万年,从而导致了恒星年回归年的差异,即“岁差”。地球的倾斜角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但由于日月相对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导致地球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地球在自转、进动时倾斜角仍然会有轻微、无规则的章動,其最大周期分量为18.6年,与月球交點的进动周期一致[218]。地球也不是理想的刚体,受到地质运动、大气运动等作用的影响,地球的质量分布会发生变化,自转极点相对于地球表面同样也会有轻微的漂移,每年极点的位置会变化数米,自1900年以来,极点大约漂移了20米。这种漂移被称为极移。极移是一种準周期运动,主要的周期分量包括一个周期为一年的运动和一个周期为14个月的运动。前者通常被认为与大气运动有关,后者被称为錢德勒擺動[219]。由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比月球和地球的公转角速度都大,受到潮汐摩擦的影响,地球的自转角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缓慢减小,换言之,一天的时间逐渐变长[220]

适居性

行星若能维持生命延續,就可称为适居的,即使生命并不起源于那里。地球能提供液态水,复杂的有机分子可在其中组装合成并相互作用,还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221]。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公转轨道偏心率、自转速率、轴向倾斜、地质历史、适宜的大气和能起保护作用的磁场造成地球表面现在的气候条件主因[222]

生物圈

在行星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的所有生物之总体称为行星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从35亿年前开始演化[84],並分成了多个生物群系,每个生物群系中生活的动植物种类基本相同。陆地上的生物群系主要用纬度、海拔湿度区分。極圈凍原高山凍原英语Alpine tundra极度干旱地区的生物群系中动植物稀少,生物多样性较低;而位于赤道的热带雨林中物种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223]

自然资源与土地使用情况

2000年人类土地使用情况估算值[224]
土地利用情况 使用面积/百万公顷
耕地 1,510–1,611
草原 2,500–3,410
天然林 3,143–3,871
种植林 126–215
城市用地 66–351
未开发土地 356–445

地球蕴藏着各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开采利用。其中很多是如化石燃料一类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资源的再生速度非常缓慢。[225]

化石燃料大多从从地壳中获得,例如石油天然气。人类主要用这些化石燃料来获得能源和化工生产的原料。矿石形成于地壳的成矿过程,成矿过程由岩浆活动、侵蚀和板块构造导致[226]

地球生物圈可產生許多對人類有益的生物製品,包括食物木材藥品氧氣等,并可使眾多有機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陆上生态系统依靠表土淡水维持,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依靠陆地冲刷而来的溶解养料维持[227]。1980年,全球有50.53亿公顷(5053万平方公里)林地,67.88亿公顷(6788万平方公里)草地和牧场,还有15.01亿公顷(1501万平方公里)用作耕地[228]。1993年,全球有2,481,250平方公里(958,020平方英里)的土地受到灌溉[13]。人类在陆地上用各种建筑材料建造自己的住所[229]

天然和環境危害

 
2009年6月中旬,千島群島薩雷切夫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和煙塵形成喷发柱,直衝天際。是次火山爆發一度影響北太平洋地區的航班

地球表面的大片区域均受熱帶氣旋颱風極端天氣影響,這些災害影響了受災地區生物的存亡。1980年到2000年之間,每年平均有11,800人因天災而死亡[230]。其中在1900年至1999年之間,旱災促成的飢荒是造成最多死亡的災害[231]。另外,地幔對流帶動板塊移動,並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動等環境危害[232]。地球的天然和環境危害還包括山火水災山崩雪崩等,均會造成死亡[231]

各種天然和環境危害造成死亡的比率(1900年到1999年)[231]
危害 旱災促成的飢荒 水災 地震和海嘯 風暴 火山爆發 山崩 雪崩 山火
造成死亡的比率 86.9% 9.2% 2.2% 1.5% 0.1% 小於0.1%

人类的活动给很多地区都带来了环境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有毒物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沙漠化)、野生动物的死亡、物种灭绝、土壤的退化侵蚀以及水土流失[233]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工業活動排放二氧化碳與全球变暖有密切關聯。预测顯示全球变暖將會給地球的環境帶來冰川冰盖熔化、溫度範圍更極端、重大天氣轉變、海平面上升等變化[234]

人文地理

地图学是关于研究和实践地图制作的学科[236]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大陆、构造、居民和其他现象的学科[237]。自古以来,地图学和地理学一直为描述地球的方方面面而服务。测量是量度事物位置和距离的方法,可进行小规模的导航,确定位置和方向。测量与地图学和地理学一起发展,提供并适当量化一些信息[238]

截至2011年10月31日,地球的总人口达到70亿左右[239]。預測顯示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時達到92億人[240],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將可能發生人口快速增長的情形。世界各处人口密度差异巨大,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亚洲。預計在2020年全世界將有60%人口居住於都市中,而非農村地區[241]

據估計,地球上只有八分之一的地方適合人類居住。其中有四分之三覆蓋著海水,四分之一則是陸地。沙漠(14%)[242]、高山(27%)[243]以及其他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形佔陸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一。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埃尔斯米尔岛阿勒特(82°28′N)為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244];而位於南極洲的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90°S)則是全球最南端的永久居住地,此地幾乎完全接近南極點[245]

地球的陆地表面,除了南極洲部分地區、沿著多瑙河西岸的一些土地英语Croatia–Serbia border dispute以及位於埃及與蘇丹之間的无主地比尔泰维勒之外,均为主權獨立國家所拥有。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全球共有193個主權國家聯合國會員國,此外还有2個觀察員國,以及72個属地有限承认国家[13]。雖然有一些民族國家有統治世界的企图,但從未有一個主權政府統治過整個地球[246]

联合国是一个以“介入國家之間的糾紛從而避免武裝衝突”為成立目標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47],也是一个为国际法和国际外交设立的重要平台。如果取得了成员国的共识,联合国可武装干预一些国际事务。[248]

1961年4月12日,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抵达地球轨道的人类[249]。截至2010年7月30日,共有487人曾去过太空並進入軌道繞行地球,其中有12人还參與了阿波罗计划並在月球行走[250][251][252]。正常情況下,国际空间站是太空中唯一還有人類的地方。太空站的成員由6人組成,成員一般每六個月替換一次[253]阿波罗13号於1970年執行任務期間離地球400,171公里,为人類目前到達过的最遠距離[254]

衛星

月球
 
直徑 3,474.8 km
質量 7.349×1022 kg
半長軸 384,400 km
軌道週期 27 d 7 h 43.7 m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因古代在夜晚能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也常被称作“月亮”,月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结构與類地行星相似。月球是太阳系中卫星-行星体积比最大的卫星。雖然冥王星和其卫星冥衛一之間的比值更大,但冥王星属于矮行星[255][256]

月球和地球间的引力作用是引起地球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因此月球的自轉週期等于繞地球的公轉週期,使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257]。月球被太陽照亮並朝向地球這一面的變化,導致月相的改變,黑暗部分和明亮部分被明暗界線分隔開來[258]

 
地月系統的詳圖,顯示每個天體的半徑和地球與月球的質心。月球的軸受到卡西尼第三定律的規範

由於地月間的潮汐相互作用,月球会以每年大約38毫米的距離逐漸遠離地球,地球自轉的時間長度每年大約增加23微秒。數百萬年來,這些微小的變更累積成重大的變化[259]。例如,在泥盆紀的時期(大約4.19亿年前),一年有400天,而一天只有21.8小時[260]

月球對地球氣候的調節可能戲劇性地影響到地球上生物的發展。古生物學的證據和電腦模擬顯示地球的轉軸傾角因為與月球的潮汐相互作用才得以穩定[261]。一些理論學家認為,沒有這個穩定的力量對抗太陽和其他行星對地球的赤道隆起產生的扭矩,地球的自轉軸指向將混沌無常;火星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262]

太陽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00倍,但它與地球的距離也是400倍遠,因此地球看到的月球和太阳大小几乎相同。这一原因正好使得兩天體的角直徑(或是立體角)吻合[207],因此地球能观测到日全食日環食[263]

关于月球的起源,大碰撞說是目前最受青睐的科学假说,但这一假设仍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問題。该假说认为,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与早期的地球撞击,残留的碎片形成了月球。這一假說解釋了月球相對於地球缺乏鐵和揮發性元素、以及其組成和地球的地殼幾乎相同等现象的原因[264]

小行星及人造衛星

 
國際太空站是在近地軌道上環繞地球的一架人造衛星,也是迄今人類打造過最大的人造衛星,完全展開時長達109公尺

人造地球卫星是由人類建造,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飛行器。截至2020年8月初,地球的在軌人造衛星共有6,613顆,包括已經失效,地球軌道上现存最老的美国卫星先鋒1號,此外尚有逾300,000件太空垃圾也在軌道上環繞地球。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造衛星是國際太空站[5]

除了月球和人造卫星之外,地球目前还有至少5顆共軌小行星(準衛星),其中四颗是在地球軌道上環繞著太陽运行的小行星——克魯特尼2002 AA29[265][266]2016 HO3[267]和在地球前導拉格朗日點L4特洛伊小行星2010 TK7[268][269]。嬌小的近地小行星2006 RH120,大約每隔20年就會靠近地-月系統一次,當它靠近時會短暫進入繞行地球的軌道[270]

文化及歷史觀點

 
 
1968年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繞月軌道上拍攝的《地出

地球的标准天文符号为被圆形包圍的十字“🜨”,代表世界的四角英语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271]

地球在人類文化中的形象不一。部分文化赋予地球人格,将之拜为神明。许多文化中地球是主管生育的地母神[272]蓋亞假說于20世紀中期诞生,该观点将地球比作能自我调节的生命体,使地球能保障自身总体稳定、适宜居住[273][274][275]。而多個宗教的創世神話則有记载,地球为超自然的神所創[27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眼中的地球也在不断变化。起初,东西方的古人相信地平說[276]。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地圓說取代了这一观点[277]。古人曾将地球视为宇宙中心,但后来的学者認定,地球和太陽系的其它几个星体一样,都是環繞恆星转动的行星[278]。经过基督教學者和神职人员宣传,如詹姆斯·烏雪用圣经谱系分析地球年龄,西方人进入19世紀时已基本相信地球超过几千岁。到了19世紀,地质学家發現地球的年齡应該超过幾百萬歲[279]威廉·汤姆森在1864年用熱力學方法推斷,地球年齡应在2,000萬歲至4億歲之间,这一结论引發了激烈辩论。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科学家用放射性定年法测算出,地球诞生时间為幾十億年[280][281]。但在20世纪时,阿波罗计划开始执行,人类第一次在轨道上观察到了地球,并拍摄了地球的照片,人类的看法因而再度改变[282]

參見

註釋

  1. ^ 所有的天文量都會發生變化,包括長期的週期性的。給出的量是長期變化在J2000.0的瞬間值,忽略掉週期性的變化。
  2. ^ 2.0 2.1 遠日距 =  ;近日距 =  ,其中 是半長軸、 為偏心率。地球的近日距與遠日距相差約500萬公里。
  3. ^ 美國戰略司令部追蹤大約15,000個人造天體,其中大部分都是碎屑。參見:. 2014年1月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4. ^ 地球的圓周約長40,000公里,因為1的最初定义是经过法国巴黎的经线上赤道与北极点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
  5. ^ 因為自然的變動,模糊了周圍的冰架和繪製地圖的高程基準,使得精確的陸地和海洋覆蓋值變得沒有意義。基於來自向量地圖英语Vector map和全球土地覆蓋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數據,極端的湖泊和溪流覆蓋著地球表面的0.6%和1.0%。支撐南極格陵蘭冰架的陸地有許多位於海平面之下,但也算成是陸地。
  6. ^ 「eorþe」、「erþe」、「erde」和「erthe」等单词[51]
  7. ^ 約在5公里至200公里之間的深度
  8. ^ 約在5公里至70公里之間的深度
  9. ^ 包括正從非洲板塊中分離,形成中的索馬利亞板塊。參見:Chorowicz, Jean. The East African rift system.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October 2005, 43 (1–3): 379–410. Bibcode:2005JAfES..43..379C. doi:10.1016/j.jafrearsci.2005.07.019. 
  10. ^ 地幔上部會隨著板塊運動而流動、固態但黏滯性較低的部分[131]
  11. ^ 這是採取日本測量船海溝號英语Kaikō(遙控潛水器)在1995年3月24日的數值,被認為是迄今最精確的測量。請參閱挑戰者深淵條目,有更詳細的資訊。
  12. ^ 這些圖例的來源使用「UT1的秒」而非「平均太陽時間的秒」。—Aoki, S.; Kinoshita, H.; Guinot, B.; Kaplan, G. H.; McCarthy, D. D.; Seidelmann, P. K. The new definition of universal tim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2, 105 (2): 359–61. Bibcode:1982A&A...105..359A. 
  13. ^ 遠日距的距離是是近日距的103.4%。由於平方反比定律,在近日點接收到的能量是遠日點的106.9%。
  14. ^ 行星的希爾球半径是 ,其中 是行星质量, 是以天文單位量度的行星至太陽距離, 是太阳质量。经过计算得到地球的希爾球半徑是 (天文单位)。

參考資料

  1. ^ 1.0 1.1 Simon, J.L.; Bretagnon, P.; Chapront, J.; Chapront-Touzé, M.; Francou, G.; Laskar, J. Numerical expressions for precession formulae and mean elements for the Moon and plane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February 1994, 282 (2): 663–683. Bibcode:1994A&A...282..663S. 
  2. ^ 2.0 2.1 2.2 2.3 2.4 Staff. Useful Constants.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2007-08-07 [200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Williams, David R. Earth Fact Sheet. NASA. 2004-09-01 [2010-08-09]. (原始内容于2010-10-30). 
  4. ^ Allen, Clabon Walter; Cox, Arthur N. Allen'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Springer. 2000: 294 [2011-03-13]. ISBN 0-387-98746-0. 
  5. ^ 5.0 5.1 UCS Satellite Database. Nuclear Weapons & Global Security.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15-09-01 [2016-04-04]. (原始内容于2014-02-09). 
  6. ^ Various. David R. Lide , 编.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1st. CRC. 2000. ISBN 0-8493-0481-4. 
  7. ^ Selected Astronomical Constants, 2011.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2011-02-25]. (原始内容于2013-08-26). 
  8. ^ 8.0 8.1 World Geodetic System (WGS-84).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9. ^ Cazenave, Anny. Geoid, 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of Landforms (PDF). Ahrens, Thomas J (编). Global Earth Physics: A Handbook of Physical Consta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5 [2008-08-03]. ISBN 0-87590-851-9. (原始内容 (PDF)于2006-10-16). 
  10. ^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 Working Group. General Definitions and Numerical Standards (PDF). McCarthy, Dennis D.; Petit, Gérard (编). IERS Conventions (2003) (PDF). IERS Technical Note No. 32 (Frankfurt am Main: Verlag des Bundesamts für Kartographie und Geodäsie). 2004: 12 [2016-04-29]. ISBN 3-89888-884-3.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8-12). 
  11. ^ Humerfelt, Sigurd. . 2010-10-26 [201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7). 
  12. ^ 12.0 12.1 12.2 12.3 Pidwirny, Michael.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 2006-02-02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9). 
  13. ^ 13.0 13.1 13.2 Staff. World.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8-07-24 [2008-08-05]. (原始内容于2019-01-06). 
  14. ^ Luzum, Brian; Capitaine, Nicole; Fienga, Agnès; Folkner, William; Fukushima, Toshio; et al. The IAU 2009 system of astronomical constants: The report of the IAU working group on numerical standards for Fundamental Astronomy.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August 2011, 110 (4): 293–304. Bibcode:2011CeMDA.110..293L. doi:10.1007/s10569-011-9352-4. 
  15. ^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PDF) 2008.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330. : 52 [2016-08-12].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25). 
  16. ^ Allen, Clabon Walter; Cox, Arthur N. Allen'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Springer. 2000: 296 [2010-08-17]. ISBN 0-387-98746-0. 
  17. ^ Arthur N. Cox (编). Allen'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4th. New York: AIP Press. 2000: 244 [2010-08-17]. ISBN 0-387-98746-0. 
  18. ^ . WMO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Archiv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1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6). 
  19. ^ Kinver, Mark.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may hit record level in 2010. BBC Online. 2009-12-10 [2010-04-22]. (原始内容于2020-04-27). 
  20. ^ . WMO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Archiv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1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4). 
  21.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Trends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Earth System Research Laboratory. 2014-12-05 [2016-08-12]. (原始内容于2018-12-25). 
  22. ^ Worldometers. [2022-01-04]. (原始内容于2020-02-22). 
  23.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 NOAA.gov.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24. ^ Dalrymple, G.B. The Age of the Earth.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8047-1569-6. 
  25. ^ . www.behance.net. [201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26. ^ Newman, William L. Geologic Time: Age of the Earth. Publications Services,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07-07-09 [2007-09-20]. (原始内容于2005-12-23). 
  27. ^ Dalrymple, G. Brent. The age of the Ear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problem (mostly) solved.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1, 190 (1): 205–21 [2007-09-20]. Bibcode:2001GSLSP.190..205D. doi:10.1144/GSL.SP.2001.190.01.14. (原始内容于2007-11-11). 
  28. ^ Manhesa, Gérard; Allègre, Claude J.; Dupréa, Bernard & Hamelin, Bruno. Lead isotope study of basic-ultrabasic layered complexes: Speculations about the age of the earth and primitive mantle characteristic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80, 47 (3): 370–382. Bibcode:1980E&PSL..47..370M. doi:10.1016/0012-821X(80)90024-2. 
  29. ^ 29.0 29.1 Stassen, Chris. The Age of the Earth. TalkOrigins Archive. 2005-09-10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30. ^ Cavosie, A. J.; J. W. Valley; S.A.Wilde; E.I.M.F. Magmatic δ18O in 4400–3900 Ma detrital zircons: A record of the alteration and recycling of crust in the Early Archean [碎屑狀的鋯石:太古時代地球地殼的轉變與再循環].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英语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5-07-15, 235 (3–4): 663–681 [2016-11-21]. doi:10.1016/j.epsl.2005.04.028. (原始内容于2009-08-17) (英语). 
  31. ^ Manhesa, Gérard; Allègre, Claude J.; Dupréa, Bernard & Hamelin, Bruno. Lead isotope study of basic-ultrabasic layered complexes: Speculations about the age of the earth and primitive mantle characteristic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英语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80, 47 (3): 370–82. Bibcode:1980E&PSL..47..370M. doi:10.1016/0012-821X(80)90024-2. 
  32. ^ 32.0 32.1 Schopf, J. William; Kudryavtsev, Anatoliy B.; Czaja, Andrew D.; Tripathi, Abhishek B. Evidence of Archean life: Stromatolites and microfossils. Precambrian Research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Elsevier). 2007-10-05, 158 (3–4): 141–155. ISSN 0301-9268. doi:10.1016/j.precamres.2007.04.009. 
  33. ^ 33.0 33.1 Schopf, J. William. Fossil evidence of Archaean lif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London: 皇家学会). 2006-06-29, 361 (1470): 869–885. ISSN 0962-8436. PMC 1578735 . PMID 16754604. doi:10.1098/rstb.2006.1834. 
  34. ^ 34.0 34.1 Hamilton Raven, Peter; Brooks Johnson, George. Biology.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2: 68 [2013-07-07]. ISBN 978-0-07-112261-0. (原始内容于2014-01-01). 
  35. ^ 35.0 35.1 Borenstein, Seth. Oldest fossil found: Meet your microbial mom. Associated Press. 2013-11-13 [2013-11-15]. (原始内容于2015-06-29). 
  36. ^ 36.0 36.1 Noffke, Nora; Christian, Daniel; Wacey, David; Hazen, Robert M.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Recording an Ancient Ecosystem in the ca. 3.48 Billion-Year-Old Dresser Formation, Pilbara, Western Australia. Astrobiology (journal). 2013-11-08, 13 (12): 1103–24 [2013-11-15]. Bibcode:2013AsBio..13.1103N. PMC 3870916 . PMID 24205812. doi:10.1089/ast.2013.1030. (原始内容于2017-03-12). 
  37. ^ 37.0 37.1 Borenstein, Seth. Hints of life on what was thought to be desolate early Earth. Excite (Yonkers, NY: Mindspark Interactive Network). 美联社. 2015-10-19 [2015-10-20]. (原始内容于2015-10-23). 
  38. ^ 38.0 38.1 Bell, Elizabeth A.; Boehnike, Patrick; Harrison, T. Mark; et al. Potentially biogenic carbon preserved in a 4.1 billion-year-old zircon (PDF). Proc. Natl. Acad. Sci. U.S.A.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10-19, 112: 14518–21 [2015-10-20]. Bibcode:2015PNAS..11214518B. ISSN 1091-6490. PMC 4664351 . PMID 26483481. doi:10.1073/pnas.1517557112. (原始内容 (PDF)于2015-11-06).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39. ^ Sahney, S.; Benton, M.J.; Ferry, P.A. Links between global taxonomic diversity,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vertebrates on land (PDF). Biology Letters. 2010-01-27, 6 (4): 544–47. PMC 2936204 . PMID 20106856. doi:10.1098/rsbl.2009.1024. [失效連結]
  40. ^ Kunin, W.E.; Gaston, Kevin (编). The Biology of Rarit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are—common differences. 1996-12-31 [2015-05-26]. ISBN 978-0412633805. (原始内容于2015-09-05). 
  41. ^ Stearns, Beverly Peterson; Stearns, S. C.; Stearns, Stephen C. Watching, from the Edge of Extinction.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00-08-01: 1921 [2014-12-27]. ISBN 978-0-300-08469-6. (原始内容于2015-03-18). 
  42. ^ Novacek, Michael J. Prehistory's Brilliant Future. 纽约时报. 2014-11-08 [2014-12-25]. (原始内容于2015-11-05). 
  43. ^ May, Robert M.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Science. 1988, 241 (4872): 1441–1449. Bibcode:1988Sci...241.1441M. PMID 17790039. doi:10.1126/science.241.4872.1441. 
  44. ^ Miller, G.; Spoolman, Scott. Biodiversity and Evolu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engage Learning. 2012-01-01: 62 [2014-12-27]. ISBN 1-133-70787-4. (原始内容于2019-05-02). 
  45. ^ Mora, C.; Tittensor, D.P.; Adl, S.; Simpson, A.G.; Worm, B.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and in the ocean?. PLOS Biology. 2011-08-23, 9: e1001127 [2015-05-26]. PMC 3160336 . PMID 21886479. doi:10.1371/journal.pbio.1001127. (原始内容于2015-06-07). 
  46. ^ Staff. Researchers find that Earth may be home to 1 trillion species. 国家科学基金会. 2016-05-02 [2016-05-06]. (原始内容于2016-05-04). 
  47. ^ Wade, Nicholas. Meet Luca, the Ancestor of All Living Things. 纽约时报. 2016-07-25 [2016-07-25]. (原始内容于2019-05-08). 
  48. ^ Weiss, Madeline C.; Sousa, Filipa L.; Mrnjavac, Natalia; Neukirchen, Sinje; Roettger, Mayo; Nelson-Sathi, Shijulal; Martin, William F. The physiology and habitat of the 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 Nature Microbiology. 2016-09, 1 (9): 16116. doi:10.1038/NMICROBIOL.2016.116. 
  49. ^ Current World Population. worldometers. n.d. [2017-01-11]. (原始内容于2020-05-16). 
  50. ^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5-03-01 (中文). 
  51. ^ 51.0 51.1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 "earth, n.¹"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10.
  52. ^ Adkins, Lesley Adkins, Roy A.(1998).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9780195123326.
  53. ^ γαῖ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nry George Liddell,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n Perseus
  54. ^ 黄河清. . 中华网. 2005-05-26 [201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5) (中文(中国大陆)). 
  55. ^ 黄河清. “天球”、“地球”、“月球”、“星球””、“美球 考源. 華語橋. [2016-08-16]. (原始内容于2017-01-12) (中文(中国大陆)). 
  56. ^ “今而知地毬之永,大抵不过一万二千年而已……顾虚空界中非止一地毬也。”. 王韬. 《答强弱论》. 
  57. ^ “谈地球各国之幅员者,向以俄国第一, 英国第二, 中国第三, 美国第四, 巴西第五。”.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58. ^ 曹一. 由清代笔记看西方地圆说在中国传播困难之原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44.  |issue=被忽略 (帮助)
  59. ^ 邬国义. 《申报》初创:《地球说》的作者究竟是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2.  |issue=被忽略 (帮助)
  60. ^ Bowring, S.; Housh, T. The Earth's early evolution. Science. 1995, 269 (5230): 1535–40. Bibcode:1995Sci...269.1535B. PMID 7667634. doi:10.1126/science.7667634. 
  61. ^ Yin, Qingzhu; Jacobsen, S. B.; Yamashita, K.; Blichert-Toft, J.; Télouk, P.; Albarède, F. A short timescale for terrestrial planet formation from Hf-W chronometry of meteorites. Nature. 2002, 418 (6901): 949–52. Bibcode:2002Natur.418..949Y. PMID 12198540. doi:10.1038/nature00995. 
  62. ^ Resag, Jörg. Zeitpfad: Die Geschichte unseres Universums und unseres Planeten. Leverkusen, Deutschland: Springer. 2018. ISBN 978-3-66257-979-4. 
  63. ^ Kleine, Thorsten; Palme, Herbert; Mezger, Klaus; Halliday, Alex N. Hf-W Chronometry of Lunar Metals and the Age and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Science. 2005-11-24, 310 (5754): 1671–74. Bibcode:2005Sci...310.1671K. PMID 16308422. doi:10.1126/science.1118842. 
  64. ^ Reilly, Michael. Controversial Moon Origin Theory Rewrites History. 2009-10-22 [2010-01-30]. (原始内容于2010-01-09). 
  65. ^ Canup, R. M.; Asphaug, E.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Earth-Moon system.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Meeting 2001. Abstract #U51A-02. 2001. Bibcode:2001AGUFM.U51A..02C. 
  66. ^ Jones, J. H. Tests of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Conference. Monterey, California. 1998 [2016-08-13].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6-11). 
  67. ^ 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經常被統稱為前寒武紀時期,或有時也稱為隱生元。
    The Proterozoic, Archean and Hadean are often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Precambrian Time or sometimes, also the Cryptozoic.
  68. ^ 68.0 68.1 孙树远 汪勤模. 大气的起源. 中国气象报. 1989 [2016-08-17]. (原始内容于2020-11-07). 
  69. ^ Morbidelli, A.; et al. Source regions and time scales for the delivery of water to Earth.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2000, 35 (6): 1309–20. Bibcode:2000M&PS...35.1309M. doi:10.1111/j.1945-5100.2000.tb01518.x. 
  70. ^ Guinan, E. F.; Ribas, I. Benjamin Montesinos, Alvaro Gimenez and Edward F. Guinan , 编. Our Changing Sun: The Role of Solar Nuclear Evolution and Magnetic Activity on Earth's Atmosphere and Climate. AS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he Evolving Sun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netary Environments (San Francisco: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Bibcode:2002ASPC..269...85G. ISBN 1-58381-109-5. 
  71. ^ Staff. Oldest measurement of Earth's magnetic field reveals battle between Sun and Earth for our atmosphere. Physorg.news. 2010-03-04 [2010-03-27]. (原始内容于2011-04-27). 
  72. ^ Rogers, John James William; Santosh, M. Continents and Supercontin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4: 48. ISBN 0-19-516589-6. 
  73. ^ Hurley, P. M.; Rand, J. R. Pre-drift continental nuclei. Science. Jun 1969, 164 (3885): 1229–42. Bibcode:1969Sci...164.1229H. PMID 17772560. doi:10.1126/science.164.3885.1229. 
  74. ^ Armstrong, R. L. A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strontium and lead isotopes in a dynamic earth. Reviews of Geophysics. 1968, 6 (2): 175–99. Bibcode:1968RvGSP...6..175A. doi:10.1029/RG006i002p00175. 
  75. ^ De Smet, J.; Van Den Berg, A.P.; Vlaar, N.J. Early formation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ntinents resulting from decompression melting in a convecting mantle. Tectonophysics. 2000, 322 (1–2): 19–33. Bibcode:2000Tectp.322...19D. doi:10.1016/S0040-1951(00)00055-X. 
  76. ^ Harrison, T.; et al. Heterogeneous Hadean hafnium: evid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 at 4.4 to 4.5 ga. Science. December 2005, 310 (5756): 1947–50. Bibcode:2005Sci...310.1947H. PMID 16293721. doi:10.1126/science.1117926. 
  77. ^ Hong, D.; Zhang, Jisheng; Wang, Tao; Wang, Shiguang; Xie, Xilin.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and the supercontinental cycle: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4, 23 (5): 799–813. Bibcode:2004JAESc..23..799H. doi:10.1016/S1367-9120(03)00134-2. 
  78. ^ Armstrong, R. L. The persistent myth of crustal growth.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1, 38 (5): 613–30. Bibcode:1991AuJES..38..613A. doi:10.1080/08120099108727995. 
  79. ^ Murphy, J. B.; Nance, R. D. How do supercontinents assemble?. American Scientist. 1965, 92 (4): 324–33. doi:10.1511/2004.4.324. 
  80. ^ Staff. . Page Paleontology Science Center. [200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4). 
  81. ^ Gradstein, Felix; et al.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0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12. ISBN 978-0-521-78673-7. 
  82. ^ Purves, William Kirkwood; Sadava, David; Orians, Gordon H.; Heller, Craig. 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The Science of Biology. Macmillan. 2001: 455. ISBN 0716738732. 
  83. ^ Doolittle, W. Ford; Worm, Boris. Uprooting the tree of life (PDF).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2000, 282 (6): 90–95 [2016-08-12]. PMID 10710791.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00-9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1-31). 
  84. ^ 84.0 84.1 84.2 Zimmer, Carl. Earth’s Oxygen: A Mystery Easy to Take for Granted. New York Times. 2013-10-03 [2013-10-03]. (原始内容于2019-05-08). 
  85. ^ Berkner, L. V.; Marshall, L. C. On the Origin and Rise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65, 22 (3): 225–61. Bibcode:1965JAtS...22..225B. doi:10.1175/1520-0469(1965)022<0225:OTOARO>2.0.CO;2. 
  86. ^ Burton, Kathleen. Astrobiologists Find Evidence of Early Life on Land. NASA. 2002-11-29 [2007-03-05]. (原始内容于2020-04-27). 
  87. ^ Ohtomo, Yoko; Kakegawa, Takeshi; Ishida, Akizumi; et al. Evidence for biogenic graphite in early Archaean Isua metasedimentary rocks. Nature Geoscience (London: 自然出版集团). January 2014, 7 (1): 25–28 [2016-08-12]. Bibcode:2014NatGe...7...25O. ISSN 1752-0894. doi:10.1038/ngeo2025. (原始内容于2019-12-11). 
  88. ^ Kirschvink, J. L. Schopf, J.W.; Klein, C. and Des Maris, D , 编. Late Proterozoic low-latitude global glaciation: the Snowball Earth. The Proterozoic Biosphere: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1–52. ISBN 0-521-36615-1. 
  89. ^ Raup, D. M.; Sepkoski Jr, J. J.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Science. 1982, 215 (4539): 1501–03. Bibcode:1982Sci...215.1501R. PMID 17788674. doi:10.1126/science.215.4539.1501. 
  90. ^ Gould, Stephan J. The Evolution of Life on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October 1994, 271 (4): 84–91 [2016-08-20]. PMID 7939569.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94-84. (原始内容于2007-02-25). 
  91. ^ Wilkinson, B. H.; McElroy, B. J. The impact of humans on continental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7, 119 (1–2): 140–56 [2007-04-22]. Bibcode:2007GSAB..119..140W. doi:10.1130/B25899.1. (原始内容于2010-11-26). 
  92. ^ 92.0 92.1 Britt, Robert. . 2000-02-25 [201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5). 
  93. ^ Carrington, Damian. Date set for desert Earth. BBC News. 2000-02-21 [2007-03-31]. (原始内容于2014-07-12). 
  94. ^ Li, King-Fai; Pahlevan, Kaveh; Kirschvink, Joseph L.; Yung, Yuk L. Atmospheric pressure as a natural climate regulator for a terrestrial planet with a biosphere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 (24): 9576–79 [2009-07-19]. Bibcode:2009PNAS..106.9576L. PMC 2701016 . PMID 19487662. doi:10.1073/pnas.0809436106.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7-04). 
  95. ^ 95.0 95.1 95.2 Sackmann, I.-J.; Boothroyd, A. I.; Kraemer, K. E. Our Sun. III. Present and Futur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3, 418: 457–68. Bibcode:1993ApJ...418..457S. doi:10.1086/173407. 
  96. ^ Kasting, J.F. Runaway and Moist Greenhouse Atmospheres and the Evolution of Earth and Venus. Icarus. 1988, 74 (3): 472–94. Bibcode:1988Icar...74..472K. PMID 11538226. doi:10.1016/0019-1035(88)90116-9. 
  97. ^ 97.0 97.1 Ward, Peter D.; Brownlee, Donald. The Life and Death of Planet Earth: How the New Science of Astrobiology Charts the Ultimate Fate of Our World. New York: Times Books,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2. ISBN 0-8050-6781-7. 
  98. ^ Bounama, Christine; Franck, S.; Von Bloh, W. The fate of Earth's ocean (PDF).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Germany: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2001, 5 (4): 569–75 [2009-07-03]. Bibcode:2001HESS....5..569B. doi:10.5194/hess-5-569-2001.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6-27). 
  99. ^ 99.0 99.1 Schröder, K.-P.; Connon Smith, Robert. Distant future of the Sun and Earth revisited.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8, 386 (1): 155–163. Bibcode:2008MNRAS.386..155S. arXiv:0801.4031 . doi:10.1111/j.1365-2966.2008.13022.x. 
    See also Palmer, Jason. Hope dims that Earth will survive Sun's death. NewScientist.com news service. 2008-02-22 [2008-03-24]. (原始内容于2012-04-15). 
  100. ^ . Institut für Astronomische und Physikalische Geodäsie. [2016-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1. ^ Milbert, D. G.; Smith, D. A. Converting GPS Height into NAVD88 Elevation with the GEOID96 Geoid Height Model.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NOAA. [2007-03-07]. (原始内容于2007-06-04). 
  102. ^ 102.0 102.1 Sandwell, D. T.; Smith, W. H. F. Exploring the Ocean Basins with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NOAA/NGDC. 2006-07-07 [2007-04-21]. (原始内容于2017-06-24). 
  103. ^ Senne, Joseph H. Did Edmund Hillary Climb the Wrong Mountain. Professional Surveyor. 2000, 20 (5): 16–21 [2016-08-12]. (原始内容于2015-07-17). 
  104. ^ Sharp, David. Chimborazo and the old kilogram. The Lancet. 2005-03-05, 365 (9462): 831–32. PMID 15752514. doi:10.1016/S0140-6736(05)71021-7. 
  105. ^ Tall Tales about Highest Peak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0). 
  106. ^ The 'Highest' Spot on Earth. Npr.org. 2007-04-07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0). 
  107. ^ Mohr, P. J.; Taylor, B. N. Unit of length (meter). NIST Reference on Constants, Units, and Uncertainty. NIST Physics Laboratory. October 2000 [2007-04-23]. (原始内容于2018-05-22). 
  108. ^ (PDF). Billiards Digest. 2013-06-01 [2014-11-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9-04). 
  109. ^ Morgan, J. W.; Anders, 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arth, Venus, and Mercu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0, 77 (12): 6973–77. Bibcode:1980PNAS...77.6973M. PMC 350422 . PMID 16592930. doi:10.1073/pnas.77.12.6973. 
  110. ^ Per Enghag. Encyclopedia of the Elements: Technical Data - History - Processing -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8: 1039. ISBN 9783527612345. 
  111. ^ Robert E. Krebs. The History and Use of Our Earth's Chemical Elements: A Reference Guid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227. ISBN 9780313334382. 
  112. ^ 112.0 112.1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Petrology.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113. ^ Brown, Geoff C.; Mussett, Alan E. The Inaccessible Earth 2nd. Taylor & Francis. 1981: 166. ISBN 0-04-550028-2.  Note: After Ronov and Yaroshevsky (1969).
  114. ^ Tanimoto, Toshiro.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 (PDF). Thomas J. Ahrens (编). Global Earth Physics: A Handbook of Physical Consta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5 [2007-02-03]. ISBN 0-87590-851-9. (原始内容 (PDF)于2006-10-16). 
  115. ^ Kerr, Richard A. Earth's Inner Core Is Running a Tad Faster Than the Rest of the Planet. Science. 2005-09-26, 309 (5739): 1313. PMID 16123276. doi:10.1126/science.309.5739.1313a. 
  116. ^ E. R. Engdahl; E. A. Flynn & R. P. Massé. Differential PkiKP travel times and the radius of the core. Geophys. J. R. Astr. Soc. 1974, 40 (3): 457–463. Bibcode:1974GeoJI..39..457E. doi:10.1111/j.1365-246X.1974.tb05467.x. 
  117. ^ Atmosphere, Ocean and Climate Dynamics: An Introductory Text. Academic Press. 1975年: 第 1 页. ISBN 9780080954554. 
  118. ^ Jordan, T. H. 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9, 76 (9): 4192–4200. Bibcode:1979PNAS...76.4192J. PMC 411539 . PMID 16592703. doi:10.1073/pnas.76.9.4192. 
  119. ^ Robertson, Eugene C. The Interior of the Earth.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01-07-26 [2007-03-24]. (原始内容于2019-10-15). 
  120. ^ Turcotte, D. L.; Schubert, G. 4. Geodynamics 2. Cambridge, Englan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7. ISBN 978-0-521-66624-4. 
  121. ^ 121.0 121.1 Turcotte, D. L.; Schubert, G. 4. Geodynamics 2. Cambridge, Englan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6–37. ISBN 978-0-521-66624-4. 
  122. ^ Sanders, Robert. Radioactive potassium may be major heat source in Earth's core. UC Berkeley News. 2003-12-10 [2007-02-28]. (原始内容于2018-07-08). 
  123. ^ The Earth's Centre is 1000 Degrees Hot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e European Synchrotron (ESRF). 2013-04-25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2). 
  124. ^ Alfè, D.; Gillan, M. J.; Vocadlo, L.; Brodholt, J.; Price, G. D. The ab initio simulation of the Earth's core (PDF).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2002, 360 (1795): 1227–44 [2007-02-28]. Bibcode:2002RSPTA.360.1227A. doi:10.1098/rsta.2002.0992. (原始内容 (PDF)于2009-09-30). 
  125. ^ Vlaar, N; Vankeken, P.; Vandenberg, A. (PD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94, 121 (1–2): 1–18 [2016-08-12]. Bibcode:1994E&PSL.121....1V. doi:10.1016/0012-821X(94)90028-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3-19). 
  126. ^ Pollack, Henry N.; Hurter, Suzanne J.; Johnson, Jeffrey R. Heat flow from the Earth's interior: Analysis of the global data set. Reviews of Geophysics. August 1993, 31 (3): 267–80 [2016-08-12]. Bibcode:1993RvGeo..31..267P. doi:10.1029/93RG01249. (原始内容于2014-01-09). 
  127. ^ Richards, M. A.; Duncan, R. A.; Courtillot, V. E. Flood Basalts and Hot-Spot Tracks: Plume Heads and Tails. Science. 1989, 246 (4926): 103–07. Bibcode:1989Sci...246..103R. PMID 17837768. doi:10.1126/science.246.4926.103. 
  128. ^ Sclater, John G; Parsons, Barry; Jaupart, Claude. Oceans and Continen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sms of Heat Los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1, 86 (B12): 11535. Bibcode:1981JGR....8611535S. doi:10.1029/JB086iB12p11535. 
  129. ^ Brown, W. K.; Wohletz, K. H. SFT and the Earth's Tectonic Plates.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05 [2007-03-02]. (原始内容于2016-04-02). 
  130. ^ Kious, W. J.; Tilling, R. I. Understanding plate motions. 美国地质调查局. 1999-05-05 [2007-03-02]. (原始内容于2019-11-09). 
  131. ^ 131.0 131.1 Seligman, Courtney.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Online Astronomy eText Table of Contents. cseligman.com. 2008 [2008-02-28]. (原始内容于2008-03-22). 
  132. ^ Duennebier, Fred. Pacific Plate Mo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9-08-12 [200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133. ^ Mueller, R. D.; et al. Age of the Ocean Floor Poster. NOAA. 2007-03-07 [200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134. ^ Bowring, Samuel A.; Williams, Ian S. Priscoan (4.00–4.03 Ga) orthogneisses from northwestern Canada.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9, 134 (1): 3–16. Bibcode:1999CoMP..134....3B. doi:10.1007/s004100050465. 
  135. ^ Meschede, Martin; Barckhausen, Udo.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ocos-Nazca Spreading Center. Proceedings of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 Texas A&M University. 2000-11-20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136. ^ Staff. GPS Time Series. NASA JPL.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137.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Cia.gov. [2012-11-02]. (原始内容于2010-01-05). 
  138. ^ Carenas Fernandez, Maria Beatriz; Giner Robles, Jorge Luis; Gonzalez Yelamos, Javier; Pozo Rodriguez, Manuel. Geología. 2º Bachillerato LOMCE. Madrid, España: Ediciones Paraninfo, S.A. 2018. ISBN 978-8-42834-071-7. 
  139. ^ Prothero, Donald R.; Schwab, Fred. Sedimentary geology : an introduction to sedimentary rocks and stratigraphy 2nd. New York: Freeman. 2004: 12. ISBN 978-0-7167-3905-0. 
  140. ^ Kring, David A. Terrestrial Impact Cratering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2007-03-22]. (原始内容于2011-05-13). 
  141. ^ David Page. Introductory text-book of geology. Wm. Blackwood. 1920: 313. 
  142. ^ Staff. Layers of the Earth. Volcano World. [2007-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9). 
  143. ^ Jessey, David. Weathering and Sedimentary Rocks. Cal Poly Pomona. [2007-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1). 
  144. ^ 144.0 144.1 Wenk, Hans-Rudolf; Bulakh, Andreĭ Glebovich. Minerals: their constitution and orig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9. ISBN 0-521-52958-1. 
  145. ^ de Pater, Imke; Lissauer, Jack J. Planetary Sciences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54. ISBN 0-521-85371-0. 
  146. ^ World Bank arable land. worldbank.org. [2015-10-19]. (原始内容于2015-10-02). 
  147. ^ World Bank permanent cropland. worldbank.org. [2015-10-19]. (原始内容于2015-07-13). 
  148. ^ FAO Staff. FAO Production Yearbook 1994 Volume 48. Rome, Italy: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5. ISBN 92-5-003844-5. 
  149. ^ Sverdrup, H. U.; Fleming, Richard H. The oceans, their physics, chemistry, and general biology.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rchives. 1942-01-01 [2008-06-13]. ISBN 0-13-630350-1. (原始内容于2009-10-16). 
  150. ^ "WHOI Calculates Volume and Depth of World’s Ocea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cean Power Magazine. Retrieved February 28, 2012. . [201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8). 
  151. ^ Continents: What is a Continent?. 国家地理. [2016-08-20]. (原始内容于2009-06-29).  "Most people recognize seven continents—Asia, Africa,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ntarctica, Europe, and Australia, from largest to smallest—although sometimes Europe and Asia are considered a single continent, Eurasia."
  152. ^ B.A. ARCHINAL; et al. (PDF).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2016-08-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17). 
  153. ^ Hemisphere Map. WorldAtlas. [2014-06-13]. (原始内容于2018-06-22). 
  154. ^ 154.0 154.1 hemisphere. National Geographic. [2015-06-20]. (原始内容于2015-06-20). 
  155. ^ 7,000 m Class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KAIKO 7000. 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MSTEC). [2008-06-07]. (原始内容于2020-04-10). 
  156. ^ Charette, Matthew A.; Smith, Walter H. F. The Volume of Earth's Ocean (PDF). Oceanography. June 2010, 23 (2): 112–14 [2013-06-06]. doi:10.5670/oceanog.2010.5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8-02). 
  157. ^ sphere depth of the ocean – hydr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5-04-12]. (原始内容于2014-11-29). 
  158. ^ Third rock from the Sun – restless Earth. NASA's Cosmos. [2015-04-12]. (原始内容于2015-11-06). 
  159. ^ Perlman, Howard. The World's Water. USGS Water-Science School. 2014-03-17 [2015-04-12]. (原始内容于2015-04-22). 
  160. ^ Kennish, Michael J. Practical handbook of marine science. Marine science series 3rd. CRC Press. 2001: 35. ISBN 0-8493-2391-6. 
  161. ^ Mullen, Leslie. Salt of the Early Earth. NASA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2-06-11 [200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2). 
  162. ^ Morris, Ron M. . NASA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5). 
  163. ^ Scott, Michon. Earth's Big heat Bucket. NASA Earth Observatory. 2006-04-24 [2007-03-14]. (原始内容于2008-09-16). 
  164. ^ Sample, Sharr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NASA. 2005-06-21 [2007-04-21]. (原始内容于2008-04-08). 
  165. ^ 洋流与气候.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学院. [2016-08-25]. (原始内容于2016-09-13). 
  166. ^ How does the oceans current affect the climate of the east coast?. UCSB ScienceL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5 [2016-08-24]. (原始内容于2017-01-12). 
  167. ^ Geerts, B.; Linacre, E. The height of the tropopause. Resour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yoming. November 1997 [2006-08-10]. (原始内容于2020-04-27). 
  168. ^ Harrison, Roy M.; Hester, Ronald E. Causes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Increased UV-B Radiati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2. ISBN 0-85404-265-2. 
  169. ^ 169.0 169.1 Staff. Earth's Atmosphere. NASA. 2003-10-08 [200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5). 
  170. ^ Pidwirny, Michael.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2nd Edition). PhysicalGeography.net. 2006 [2007-03-19]. (原始内容于2020-04-03). 
  171. ^ 171.0 171.1 Moran, Joseph M. Weather. World Book Online Reference Center. NASA/World Book, Inc. 2005 [200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172. ^ 172.0 172.1 Berger, Wolfgang H.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02 [200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173. ^ Rahmstorf, Stefan. The Thermohaline Ocean Circulation.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2003 [2007-04-21]. (原始内容于2020-09-22). 
  174. ^ Various. The Hydrologic Cycl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97-07-21 [2007-03-24]. (原始内容于2020-04-27). 
  175. ^ Sadava, David E.; Heller, H. Craig; Orians, Gordon H. 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8th. MacMillan. 2006: 1114. ISBN 0-7167-7671-5. 
  176. ^ Staff. . UK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200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8). 
  177. ^ 177.0 177.1 . Space Weather. July 2008 [2015-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 
  178. ^ Why U.S. East Coast is colder than Europe's West Coast. Live Science. 2011-04-05 [2015-07-07]. (原始内容于2015-07-08). 
  179. ^ Goody, Richard M.; Walker, James C.G.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PDF). Atmospheres. Prentice-Hall. 1972 [2016-08-24].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7-29). 
  180. ^ Highest recorded temperature.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15-07-12]. (原始内容于2015-07-13). 
  181. ^ Lyons, Walter A. The Handy Weather Answer Book 2nd. Detroit, Michigan: Visible Ink Press. 1997. ISBN 0-7876-1034-8. 
  182. ^ Coldest temperature ever recorded on Earth in Antarctica. The Guardian. 2013-12-10 [2015-07-12]. (原始内容于2016-08-20). 
  183. ^ . [2007-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1). 
  184. ^ Staff. . Science Week. 2004 [200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3). 
  185. ^ de Córdoba, S. Sanz Fernández. Presentation of the Karman separation line, used as the boundary separating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 2004-06-21 [200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7). 
  186. ^ Liu, S. C.; Donahue, T. M. The Aeronomy of Hydrogen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Earth.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74, 31 (4): 1118–36. Bibcode:1974JAtS...31.1118L. doi:10.1175/1520-0469(1974)031<1118:TAOHIT>2.0.CO;2. 
  187. ^ Catling, David C.; Zahnle, Kevin J.; McKay, Christopher P. Biogenic Methane, Hydrogen Escape, and the Irreversible Oxidation of Early Earth. Science. 2001, 293 (5531): 839–43 [2016-08-12]. Bibcode:2001Sci...293..839C. PMID 11486082. doi:10.1126/science.1061976. (原始内容于2008-10-15). 
  188. ^ Abedon, Stephen T. History of Earth.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7-03-31 [200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189. ^ Hunten, D. M.; Donahue, T. M. Hydrogen loss from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76, 4 (1): 265–92. Bibcode:1976AREPS...4..265H. doi:10.1146/annurev.ea.04.050176.001405. 
  190. ^ Lang, Kenneth R.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he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92. ISBN 0-521-81306-9. 
  191. ^ Fitzpatrick, Richard. MHD dynamo theory. NASA WMAP. 2006-02-16 [2007-02-27]. (原始内容于2020-04-27). 
  192. ^ Campbell, Wallace Hall. Introduction to Geomagnetic Field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57. ISBN 0-521-82206-8. 
  193. ^ 193.0 193.1 Ion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2012 [2016-08-13]. (原始内容于2016-07-03). 
  194. ^ Cluster reveals the reformation of the Earth's bow shock.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11-05-11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8). 
  195. ^ Gallagher, Dennis. . Nasa Space Plasma Physics. 2015-08-14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196. ^ Gallagher, Dennis. . Nasa Space Plasma Physics. 2015-05-27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197. ^ Wolfgang Baumjohann; Rudolf A. Treumann. Basic Space Plasma Physics. World Scientific. 1997. ISBN 978-1-86094-079-8. 
  198. ^ Van Allen, James Alfred. Origins of Magnetospheric Physics. Iowa City, Iowa USA: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4. ISBN 9780877459217. OCLC 646887856. 
  199. ^ Stern, David P. Explor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NASA. 2005-07-08 [2007-03-21]. (原始内容于2020-04-26). 
  200. ^ McCarthy, Dennis D.; Hackman, Christine; Nelson, Robert A. The Physical Basis of the Leap Second.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November 2008, 136 (5): 1906–08. Bibcode:2008AJ....136.1906M. doi:10.1088/0004-6256/136/5/1906. 
  201. ^ Leap seconds. Time Service Department, USNO. [200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7). 
  202. ^ . IERS Bulletin-A. 2015-04-09, 28 (15) [2015-04-12]. (原始内容 (.DAT文件,在浏览器中显示为纯文本)存档于2015-03-14). 
  203. ^ Staff. .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 [200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3). —Graph at end.
  204. ^ Staff. IERS Variations in the duration of the day 1962–2005.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 [2008-09-23]. (原始内容于2007-08-13). 
  205. ^ Seidelmann, P. Kenneth. 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Mill Valley, CA: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1992: 48. ISBN 0-935702-68-7. 
  206. ^ Zeilik, M.; Gregory, S. A. Introductory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4th.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1998: 56. ISBN 0-03-006228-4. 
  207. ^ 207.0 207.1 Williams, David R. Planetary Fact Sheets. NASA. 2006-02-10 [2008-09-28]. (原始内容于2008-09-25). —See the apparent diameters on the Sun and Moon pages.
  208. ^ Williams, Jack. Earth's tilt creates seasons. USAToday. 2005-12-20 [2016-08-20]. (原始内容于2012-08-24). 
  209. ^ Williams, David R. Moon Fact Sheet. NASA. 2004-09-01 [2007-03-21]. (原始内容于2010-03-23). 
  210. ^ Vázquez, M.; Rodríguez, P. Montañés; Palle, E. The Earth as an Object of Astrophysical Interest in the Search for Extrasolar Planets (PDF). Instituto de Astrofísica de Canarias. 2006 [2007-03-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8-22). 
  211. ^ Chebotarev, G. A. On the Dynamical Limits of the Solar System. Soviet Astronomy. March 1965, 8: 787 [2016-08-17]. Bibcode:1965SvA.....8..787C. (原始内容于2018-10-05).
地球, 此条目的主題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 关于与,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 請見, 消歧義, earth, 重定向至此, 关于google開發的軟體, 请见, 谷歌, 关于泰國男藝人, 请见, 皮拉帕, 瓦塔納汕西瑞,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世界或全球, 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 距离太阳149, 7公里, 1天文單位, 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 共有80億人口, 其質量约为5, 1024公斤, 半径约6, 371公里, 平均密度5, 是太阳系行星中最高的, 同时进行自转. 此条目的主題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 关于与 地球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 請見 地球 消歧義 Earth 重定向至此 关于Google開發的軟體 请见 谷歌地球 关于泰國男藝人 请见 皮拉帕 瓦塔納汕西瑞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世界或全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 距离太阳149 597 870 7公里 1天文單位 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3 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 共有80億人口 22 其質量约为5 97 1024公斤 半径约6 371公里 平均密度5 5 g cm3 是太阳系行星中最高的 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 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 一太陽日自转一周 一太陽年公转一周 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 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 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仅有一顆自然卫星 即月球 地球美国阿波罗17号宇航员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摄的 蓝色弹珠 地球照片 摄于1972年12月7日 軌道參數曆元 J2000 n 1 遠日點152 100 000 km 94 500 000 mi 7011152100643076810 1 01673 AU n 2 近日點147 095 000 km 91 401 000 mi 7011147094903845957 0 9832687 AU n 2 半長軸149 598 023 km 92 955 902 mi 7011149598022990632 1 000001 018 AU 1 離心率6998167086000000000 0 0167086 1 軌道週期7002365256363004000 365 256363 004 日 2 7000100001742095999 1 000017 420 96 儒略年 平均軌道速度29 78 km s 18 50 mi s 3 107 200 km h 66 600 mph 平近點角7002358617000000000 358 617 軌道傾角7000715500000000000 7 155 至太阳赤道 1 57869 4 至不变平面 英语 invariable plane 0 00005 至J2000黄道升交點黃經2998887393600000000 11 26064 3 至J2000黄道近日點參數7002114207830000000 114 20783 3 衛星月球 以及多于1381个人造衛星 5 n 3 物理特徵平均半徑6 371 0 km 3 958 8 mi 6 赤道半徑6 378 1 km 3 963 2 mi 7 8 極半徑6 356 8 km 3 949 9 mi 9 扁率6997335280000000000 0 0033528 10 1 298 257222101 ETRS89 英语 ETRS89 周長40 075 017 km 24 901 461 mi 赤道 8 40 007 86 km 24 859 73 mi 子午线 11 n 4 表面積510 072 000 km2 196 940 000 sq mi 12 13 n 5 體積7021108320999999999 1 08321 1012 km3 英语 Volume of the Earth 7011259876000000000 2 59876 1011 cu mi 3 質量7024597237000000000 5 97237 1024 kg 7024597236001731600 1 31668 1025 磅 14 6994300000000000000 3 0 10 6 太阳质量 平均密度5 514 g cm3 0 1992 lb cu in 3 表面重力9 807 m s2 32 18 ft s2 15 7000100000000000000 1 g 逃逸速度11 186 km s 6 951 mi s 3 恆星週期7004861641003520000 0 997269 68 d 16 23h 56m 4 100s 赤道自轉速度1 674 4 km h 1 040 4 mph 17 轉軸傾角23 4392811 2 反照率0 367 幾何反照率 3 0 306 球面反照率 3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开氏 184 K 18 288 K 19 330 K 20 摄氏 89 2 C 15 C 56 7 C华氏 128 5 F 59 F 134 F大氣特徵表面氣壓7005101325000000000 101 325 kPa MSL 成分78 08 氮气 3 干燥空气 20 95 氧气0 930 氩气0 039 二氧化碳 21 1 水蒸气 依氣候而变 地球表面有71 的面积被水覆盖 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 23 24 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 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 主體包括岩石圈 地幔 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 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 25 外部被氣體包圍 称为大氣層 主要成分為氮 氧 二氧化碳 氬 地球诞生于约45 4亿年前 26 27 28 29 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 30 31 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 32 33 34 35 36 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 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 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变质沉积岩 英语 Metasediment 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生源 英语 Biogenic substance 石墨 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早期生物遗骸 英语 Biotic material 37 38 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生物种类不断增多 39 根据科学界测定 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 40 已经绝灭的占约99 41 42 据统计 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 200至1 400万个 43 44 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 而余下的86 尚未被正式发现 45 2016年5月 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万亿种物种 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 46 2016年7月 研究团队在研究现存生物的基因后推断所有现存生物的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 47 48 地球上有约80 3亿人口 49 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 藉由外交 旅游 贸易 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50 目录 1 命名和辭源 2 历史 2 1 地球形成 2 2 生命演化 2 3 对于未来的预测 3 物理特性 3 1 形态 3 2 化學組成 3 3 內部構造 3 4 地球內熱 3 5 板块构造 3 6 地貌 3 7 水圈 3 8 大氣圈 3 8 1 天氣和氣候 3 8 2 高層大氣 3 9 磁场 4 地球的运动 4 1 自轉 4 2 公轉 4 3 倾角 5 适居性 5 1 生物圈 5 2 自然资源与土地使用情况 5 3 天然和環境危害 6 人文地理 7 衛星 7 1 小行星及人造衛星 8 文化及歷史觀點 9 參見 10 註釋 11 參考資料 12 外部連結命名和辭源 编辑地球的英文名 Earth 源自中古英语 n 6 其历史可追溯到古英語 时常作 eorde 51 在日耳曼语族诸语中都有同源词 其原始日耳曼語词根构拟为 erthō 拉丁文称之为 Terra 此为罗马神话中大地女神之名 52 希腊文中則称之为 Gaῖa Gaia 這個名稱是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的名字 53 中文 地球 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的西学东渐时期 最早引入该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Matteo Ricci 1552 1610 他于 坤舆万国全图 中使用了该词 54 55 清朝后期 西方近代科学引入中国 地圆说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地球 一词 亦作 地毬 被广泛使用 56 57 58 申报在创刊首月即登载 地球说 一文 59 历史 编辑主条目 地球历史 地球形成 编辑 主条目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和地质年代 早期太阳系的原行星盘艺术想象图 根据放射性定年法的测量结果 太阳系大约在45 6 0 08亿年前形成 60 而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45 4 0 04亿年前 29 从理论上讲 太阳的形成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氢分子云的引力坍缩 坍缩的质量大多集中在中心 形成了太阳 其余部分一边旋转一边摊平 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 继而形成了行星 卫星 流星體和其他太陽系小天體 星雲假說主张 地球这样的微行星起源于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 冰粒 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公里的块状物 根据该理论 组成原生地球的物质的直径大约为10 7001200000000000000 20 英絲 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长 最终形成原生地球 61 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 海洋 62 而並非現在認知的水 月球大约形成于45 3亿年前 63 关于月球起源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定论 目前最受欢迎的一个假说是大碰撞说 64 65 该假说认为 有一颗叫做忒伊亚的天体与地球发生了碰撞 这颗天体的尺寸和火星差不多 其质量为地球的10 碰撞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爆裂出的物质飞到了太空中 经吸积作用形成了月球 而忒伊亚的一部分质量也熔入了地球 在大约41亿至38亿年前这段时间 地月系统进入了后期重轰炸期 无数小行星撞击了月球的表面 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可以推测出 当时的地球也遭遇了很多的撞击 66 太古宙起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凝固 形成坚硬的岩石 67 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 最初的大气可能由水汽 二氧化碳 氮组成 水汽的蒸发加速了地表的冷却 待到充分冷却后 暴雨连续下了成千上万年 雨水灌满了盆地 形成了海洋 暴雨在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同时 也洗去了大气中的很多二氧化碳 68 此外 小行星 原行星和彗星上的水和冰也对是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 69 暗淡太阳悖论 英语 faint young Sun paradox 指出 虽然早期太阳光照强度大约只有现在的7 10 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足以使海洋里的液态水免于结冰 70 約35亿年前 地球磁场出现 有助于阻止大气被太阳风剥离 71 其外层冷却凝固 並在大气层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地壳 陆地的形成有两种模型解释 72 一种认为陆地持续增长至今 73 另一种更可能的模型认为地球历史早期 74 陆地即迅速生成 75 然后保持到现在 76 77 78 内部的热量不断散失 驱动板块构造运动形成大陆 经过数亿年 超大陸经历三次分分合合 大约7 5亿年前 最早的超大陸之一 羅迪尼亞大陸开始分裂 又在6至4 5亿年前合并成潘諾西亞大陸 然后合并成盤古大陸 最后於約1 8亿年前分裂 79 目前地球处于258万年前开始的更新世大冰期中 高纬度地区经历了数轮冰封与解冻 每40到10 000年循环一次 最後一次大陸冰封在約10 000年前 80 81 生命演化 编辑 生命演化历程查论编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水单细胞生物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多細胞生物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恐龙鸟哺乳动物维管植物被子植物灵长目 地球 4540 最早的水 最早的生命 最早的氧气 大气氧 大氧化事件 最早的植物 有性生殖 埃迪卡拉生物群 寒武纪大爆发 四足類 最早的猿显 生 宙元 古 宙太 古 宙冥 古 宙中太古代休伦冰期成冰纪安第斯冰期卡鲁冰期第四纪冰期冰河时期可点击 百万年前 另见 人类演化历程和自然演化历程 主条目 生命演化历程和生命起源 基于rRNA分析而重建出的地球生命演化树 地球提供了目前已知唯一能够维持生命进化的环境 82 人们认为约40亿年前的高能化学反应产生了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 又过了5亿年則出现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 而后分化出細菌與古菌 83 早期生命形态发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 可直接利用太阳能 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 68 大气中积累的氧气受到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作用 在上层大气形成臭氧 O3 進而出現了臭氧层 84 早期的生命以原核生物的形态存在 根据共生體學說 在生命演化过程中 部分小细胞被吞进大细胞 並内共生於大细胞之中 成为大细胞的细胞器 从而形成结构相对复杂的真核细胞 85 此后 细胞群落内部各部分的细胞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功能 形成了真正的多细胞生物 由于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发出的有害紫外线 陆地变得适合生命生存 生命开始在陆地上繁衍 86 目前已知生命留下的最早化石证据有西澳大利亚州砂岩裡34 8亿年前的微生物垫 英语 microbial mat 化石 32 33 34 35 36 西格林兰 英语 Western Greenland 变质碎屑岩 英语 Metasediment 裡37亿年前的生源石墨 87 以及西澳大利亚州岩石裡41亿年前的生物质 英语 biotic material 残骸 37 38 約瑟夫 可西文克博士1992年首先提出猜测7 5亿年到5 8亿年前的新元古代初粒石大冰期時 强烈的冰川活动使地球表面大部分处于冰封之下 是为 雪球地球 假说 5 42億年前发生了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 紧接着就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地球上的多细胞生物种类猛增 如熱氣與 奇蝦等 88 寒武纪大爆发之后 地球又经历了5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89 其中 發生在2 51億年前的二疊紀 三疊紀滅絕事件是已知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 而距今最近的大灭绝事件是发生于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 古近纪灭绝事件 小行星的撞击 英语 Chicxulub impactor 使非鸟恐龙和其他大型爬行动物灭绝 但一些小型动物逃过一劫 例如那时还像鼩鼱一样的哺乳动物 在过去的6600万年中 哺乳动物持续分化 数百万年前非洲的类猿动物 如圖根原人 学会了直立 90 由此它们得以更好地使用工具 互相交流 从而获得更多营养与刺激 大脑也越来越发达 最后演化成人类 人类借助农业和文明的发展享受到了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都未曾達到的生活品質 也反过来影响了地球和自然环境 91 对于未来的预测 编辑 主条目 地球的未來和世界末日 50億年後 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后 地球被燒成焦土的假想圖 在15至45億年後 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 据推测 从现在起算 地球表面的複雜生命發展還算年輕 活動能够繼續達到極盛 维持約5到10億年 不过如果大气中氮氣完全消失 这个時間將會延長到23億年 92 93 94 地球在遥远未来的命運與太陽的演化緊密相連 随着太陽核心的氫持续核聚变生成氦 太陽光度将持续會缓慢增加 在11億年後增加10 35億年後則增加40 之多 95 太阳释放热量的速度也将持续增长 根据气候模型 地球表面最终将会受到太阳辐射上升會产生嚴重後果 最初只是熱帶地區改到極冠 長久下去 海洋将會汽化并消失 96 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會加快無機碳循環 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 大约5至9億年后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漸会低到10ppm 若沒有進化出新的方法 连C4类植物都无法生存 92 植被的缺失會使地球大气含氧量下降 地球上的动植物就會在数百万年内灭绝 97 此後預計再过十幾億年 地表水就會消失殆尽 地球平均溫度也将上升到70 C 158 F 97 即使太陽永遠保持穩定 因為大洋中脊冒出的蒸氣減少 約10億年後 27 的海水會進入地幔 98 海水的減少使得溫度變化劇烈而不利複雜生命 50億年後 太陽演化成為紅巨星 地球表面此時已經不能形成複雜的分子了 模型預測太陽將膨脹至約目前半徑的250倍 也就是大約1 AU 150 000 000 km 95 99 地球的命運目前仍尚不明确 成為紅巨星時 太陽會失去30 的質量 因此若不考慮潮汐的影響 當太陽體積最大時 地球會移動到約距太陽1 7 AU 250 000 000 km 遠處 擺脫了落入膨脹太陽的外層大氣內的命運 然而即使真是如此 太陽亮度峰值將是目前的5 000倍 地球上剩餘的生物也難逃被陽光摧毀的命運 95 2008年進行的一個模擬顯示 地球的軌道會因為潮汐效應的拖曳而衰減 使其落入已成為紅巨星的太陽大氣層而蒸發掉 99 物理特性 编辑形态 编辑 地球的形狀 图示为地球表面地势和地球几何中心的距离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清晰可见 数据来自2014年全球地势模型 100 地球大致呈椭球形 地球自转的效應使得沿贯穿两极的地轴方向稍扁 赤道附近略有隆起 101 從地心出發 地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高了43公里 27英里 102 因此 地球表面离地球質心最远之处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 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尔钦博拉索山的山峰 103 104 105 106 地球的参考椭球体平均直径约为12 742公里 7 918英里 约等于 40 000 km p 这个整数并非巧合 而是因为长度单位米的最初定义是经过法国巴黎的经线上赤道与北极点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 107 由于局部地势有所起伏 地球与理想椭球体略有偏离 不过从行星尺度看 这些起伏和地球半径相比很小 最大偏离也只有0 17 位于海平面以下10 911米 35 797英尺 的马里亚纳海沟與海拔8 844米 29 016英尺 的珠穆朗瑪峰只产生0 14 的偏离 若把地球缩到台球大小 地球上像大型山脉和海沟那样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样 而其他大部分地区 包括北美大平原和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 108 化學組成 编辑 参见 地球上元素的丰度 地球的总质量约为7024597000000000000 5 97 1024 Kg 即是5 970堯克 Yg 構成地球的主要化學元素有铁 32 1 氧 30 1 硅 15 1 镁 13 9 硫 2 9 镍 1 8 钙 1 5 铝 1 4 剩下的1 2 是其他微量元素 例如鎢 金 汞 氟 硼 氙等 由於質量層化 質量較高者向中心集中 的緣故 據估算 構成地核的主要化學元素是铁 88 8 其他構成地核的元素包括镍 5 8 和硫 4 5 以及质量合共少於1 的微量元素 構成地幔的主要礦物質則包括輝石 化學式為 Mg Fe Ca Na Mg Fe Al Si Al 2O6 橄欖石 化學式為 Mg Fe 2SiO4 等 109 至於地殼的化學構成 氧是地殼內豐度最高的元素 佔了46 110 地殼中的含氧化合物包括水 二氧化硅 硫酸鈣 碳酸鈣 氧化鋁等 而地殼內含量最高的10種化合物 絕大部分構成地殼常見岩石的化合物均是含氧化合物 111 112 有些岩石則是氟化物 硫化物和氯化物 但氟 硫和氯在任何地方岩层中的總含量通常遠少於1 占地壳浅表90 以上体积的火成岩主要由二氧化硅及硅酸盐构成 地球化學家法蘭克 維格氏維爾 克拉克 英语 Frank Wigglesworth 基於1 672個對各種岩石的分析進行計算 推論出99 22 的岩石是以下表列出的氧化物構成 亦有其他含量較少的成分 112 地殼的化學構成 113 化合物 二氧化矽 氧化鋁 氧化鈣 氧化鎂 氧化亞鐵 氧化鈉 氧化鉀 氧化鐵 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鈦 五氧化二磷 總計含量 陸地 60 2 15 2 5 5 3 1 3 8 3 0 2 8 2 5 1 4 1 2 0 7 0 2 99 6 海洋 48 6 16 5 12 3 6 8 6 2 2 6 0 4 2 3 1 1 1 4 1 4 0 3 99 9 內部構造 编辑 主条目 地球構造 地球内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样 可根据化学性質或物理 流变学 性質分为若干层 然而 地球的內 外核具有明显的区别 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 地球外层是由矽酸鹽礦物組成的地殼 下面又有一層黏稠固體組成的地幔 地幔和地殼之間的分界是莫氏不連續面 地殼的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從海底的6公里到陸地的30至50公里不等 地殼以及地幔較冷 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 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 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软流圈 岩石圈就在软流圈上方滑动 地幔晶體結構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地表以下410至660公里之間的位置 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過渡區 英语 Transition zone Earth 在地幔以下 是分隔地幔和地核的核幔邊界 古氏不連續面 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體外地核 最裡面是固體的內地核 114 內地核旋轉的角速度可能較地球其他部份要快一些 每年約領先0 1 0 5 115 內地核半徑1 220公里 116 約為地球半徑的1 5 117 地球的内部构造 118 从地核到地表的地球结构示意图 大氣分層未按照比例绘制 深度 119 公里 組件層 密度 公克 立方公分 0 60 岩石圈 n 7 0 35 地壳 n 8 2 2 2 935 60 地幔顶层 3 4 4 435 2 890 地幔 3 4 5 6100 700 软流层 2 890 5 100 外核 9 9 12 25 100 6 378 内核 12 8 13 1地球內熱 编辑 主条目 內熱 現今主要產生地熱的同位素 120 同位素 產生熱能 瓦 每公斤同位素 半衰期 年 在地幔中的比例 每公斤同位素 每公斤地幔 產生熱能 瓦 每公斤地幔 238U 94 6 10 6 4 47 109 30 8 10 9 2 91 10 12235U 569 10 6 0 704 109 0 22 10 9 0 125 10 12232Th 26 4 10 6 14 0 109 124 10 9 3 27 10 1240K 29 2 10 6 1 25 109 36 9 10 9 1 08 10 12地球內部產生的熱量中 吸积殘餘熱約佔20 放射性衰變熱則佔80 121 地球內的產熱同位素主要有钾 40 鈾 238 鈾 235及钍 232 122 地心的溫度最高可达6 000 C 10 830 F 123 壓強可达7002360000000000000 360 GPa 124 因為許多地熱是由放射性衰變而來 科學家推測在地球歷史早期 在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尚未用盡之前 地球的內熱可能產生得比現在更多 在30億年前可能是現在的二倍 121 因此當時延著地球半徑的溫度梯度會更大 地幔對流及板塊構造的速率也更快 可能生成一些像科马提岩之類 以現在地質條件難以生成的岩石 125 地球表面平均散热功率密度为87 mW m 2 整个地球內部散热总功率为4 42 1013 W 126 地核的部分热量通过高温熔岩向上涌升传到地壳 这种熱对流叫做地函熱柱 因此地函會出現熱點及溢流玄武岩 英语 flood basalt 127 地球的熱能还會在板块构造中通过地函逐步上昇到中洋脊而流失 另一种熱能流失的主要方式是藉由岩石圈的熱傳導 主要發生在海底 因為海底的地殼比陸地的要薄 128 板块构造 编辑 地球的板块构造 129 板块名称 板块面积106 km2 太平洋板塊 103 3 非洲板块 n 9 78 0 北美洲板塊 75 9 歐亞大陸板塊 67 8 南極洲板塊 60 9 印度 澳洲板塊 47 2 南美洲板块 43 6主条目 板块构造论 位于地球外层的刚性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塊 這些板塊是剛性的 板塊之间的相對運動发生在以下三種邊緣 其一是聚合板塊邊緣 在此二個板塊互相靠近 其二是分離板塊邊緣 在此二個板塊互相分離 其三是轉形板塊邊緣 在此二個板塊互相橫向錯動 在這些板塊邊緣上 會出現地震 火山活動 造山運動以及形成海沟 130 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圈 n 10 之上 131 隨著板塊飄移 海洋板塊俯冲到聚合板塊邊緣的前緣下方 同時 地幔物質於分離板塊邊緣上升至地壳 產生了中洋脊 這些過程使得海洋地殼一边从地幔中不断产生 一边不斷地回收到地幔中 因此海洋地殼的年齡大多低於1億歲 現今最古老的海洋地殼位於西太平洋地區 其年齡估計約為2億歲 132 133 相較之下 最古老的大陆地壳年齡約為40 3億歲 134 目前地球的主要板块为太平洋板塊 北美洲板塊 歐亞大陸板塊 非洲板块 南極洲板塊 印度 澳洲板塊以及南美洲板块 另外還有阿拉伯板块 加勒比板块 位於南美洲西海岸外的纳斯卡板块以及位於南大西洋的斯科舍板块等板塊比較有名 印度 澳洲板塊是澳洲板塊與印度板塊在5 000萬至5 500萬年前融合形成的 在这些板块中 大洋板塊位移速率快 大陆板块移动速率慢 属于大洋板块的科科斯板块位移速率為每年75毫米 135 太平洋板塊則以每年52至69毫米的速率位移 而属于大陆板块的歐亞大陸板塊 平均以約每年21毫米的速率行進 136 地貌 编辑 主条目 岩石圈和地形 現今地球表面的地形 數據來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英语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地球表面积总计约5 1亿平方公里 12 约70 8 12 的表面积由水覆盖 大部分地壳表面 3 6113亿平方公里 在海平面以下 12 137 海底的地壳表面具有多山的特征 包括一个全球性的中洋脊系统 以及海底火山 102 海沟 海底峡谷 海底高原和深海平原 其余的29 2 1亿4894万平方公里 或5751万平方英里 为不被水覆盖的地方 包括山地 盆地 平原 高原等地形 138 139 地球的地表受到构造和侵蚀作用 经历了長時間的重塑 板块构造运动会改变地貌 大风 降水 热循环和化学作用对地表的侵蚀也会改变地貌 冰川作用 海岸侵蚀 珊瑚礁的形成 以及大型陨石的撞击都會對地貌的重塑產生影響 140 地球表面的岩石按照成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上升至地表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又称岩浆岩 是构成地壳主要岩石 火成岩按照成因又可分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岩浆侵入地表形成的侵入岩 按照形成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常见的花岗岩就是一种侵入岩 二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 又名火山岩 例如安山岩 玄武岩 141 大陆地壳主要由密度较低的花岗岩 安山岩构成 海洋地壳主要由致密的玄武岩构成 142 沉积岩是由堆积 埋藏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沉积物形成的 近75 的大陆表面被沉积岩覆盖 虽然他们只形成了约5 的地壳 143 变质岩是从原有的岩石通过高压高温的環境变质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如大理石 144 地球表面最丰富的硅酸盐矿物有石英 长石 角闪石 云母 辉石和橄榄石等 145 常见的碳酸盐矿物有方解石 发现于石灰石和白云石 等 144 土壤圈是地球陆地表面的最外层 由土壤所組成 並为土壤形成过程所影響 耕地占地表总面积的10 9 其中1 3 是永久耕地 146 147 接近40 的地表用于农田和牧场 包括1 3 107平方公里的农田和3 4 107平方公里的牧场 148 地表最低處位于西亚的死海 海拔约为 420米 海拔最高点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瑪峰 海拔超过8848米 海平面以上的平均海拔为840米 149 傳統上 地球表面被分為七大洲 四大洋和不同的海域 150 151 也會以極點為中心將地球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兩個半球 152 153 以經度分為東半球和西半球 154 154 或大致按照海陆分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 水圈 编辑 主条目 水圈 地表海拔柱狀圖 在太阳系中 表面为大面积的水域所覆盖是地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显著特征之一 地球的别称 蓝色星球 便是由此而来的 地球上的水圈主要由海洋組成 而陸海 湖泊 河川以及可低至2 000公尺深的地下水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位於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战者深渊深達10 911 4米 是海洋最深處 n 11 155 地球上海洋的总質量约为1 35 1018吨 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1 4400 海洋覆蓋面積為7008361800000000000 3 618 108 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為7003368200000000000 3682 米 总體積约为7009133200000000000 1 332 109 立方公里 156 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地表海拔高度相同 而且是個平滑的球面 則地球上的海洋平均深度會是2 7 2 8公里 157 158 地球上的水約有97 5 為海水 2 5 為淡水 而68 7 的淡水以冰帽和冰川等形式存在 159 地球上海洋的平均鹽度約为3 5 即每公斤的海水約有35公克的鹽 160 大部分鹽在火山的作用和冷卻的火成岩中产生 161 海洋也是溶解大氣氣體的的貯存器 這對於許多水生生命體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 162 海洋是一個大型儲熱庫 其海水對全球氣候造成了显著的影響 163 海洋溫度分布的變化可能会对天氣變化造成很大的影响 例如厄尔尼诺 南方振荡现象 164 受到地球行星风系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上的海洋有相对稳定的洋流 洋流主要分为 暖流 和 寒流 暖流主要对流经的附近地区的气候起到 增温增湿 的效果 寒流的反之 165 166 大氣圈 编辑 主条目 地球大气层 2016年10月3日 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於通過琉球群島上空時拍攝的暹芭颱風 此時颱風恰達最大強度 風眼清晰可辨 地球表面的平均气压為101 325千帕 大氣標高約8 5公里 3 地球的大氣層為由78 的氮氣 21 的氧氣 混合微量的水蒸气 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氣態分子所構成 对流层的高度隨著緯度的變化而異 位於赤道附近的對流層高度則高達17公里 而位於兩極附近的對流層高度僅8公里 对流层的高度也會隨著天氣及季節因素而變化 167 地球的生物圈对地球大气层影響显著 在27亿年前光合作用开始产生氧气 最终形成现在主要由氮 氧组成的大气 84 这一变化使好氧生物能够繁殖 随后大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 英语 Ozone oxygen cycle 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阻挡了太阳辐射 英语 solar radiation 中的紫外线 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存续 168 对生命而言 大气层的重要作用还包括运送水汽 提供生命所需的气体 让流星体在落到地面之前烧毁 以及调节温度等 169 大气中某些微量气体分子能够吸收从地表散发的长波辐射 从而升高地球平均温度 是为溫室效應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水蒸氣 二氧化碳 甲烷和臭氧 如果地球沒有溫室效應 則地表平均溫度將只有 18 C 现在是 15 C 生命就很可能不存在 170 天氣和氣候 编辑 主条目 天气和氣候 Terra 英语 Terra 衛星搭載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於2005年7月11日拍摄的全球卫星云图 地球的大气层並無明確边界 离地表越远 空氣越稀薄 最后消失在外太空 大气层四分之三的质量集中在离地表11公里的对流层 来自太阳的能量将地表和上面对流层中的气体加热 空气受热膨胀 因密度减小而上升 周围较冷 密度较高的气体填补过来 形成了大氣環流 這使得热量重新分布 并产生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条件 171 主要的大氣環流带有纬度30 以下赤道地区的信風和纬度30 到60 之间的中纬度西風帶 172 决定气候的重要因素还有洋流 尤其是将热量从赤道海域带往极地地区的溫鹽環流 173 地表蒸发的水蒸气也通过大氣環流来运送 如果大气环境适合 温暖湿润的空气上升 然后其中的水汽凝结 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171 降水中的大部分通过河流系统流向低海拔地区 通常会回到海洋中或者聚集在湖泊裡 这种水循环是地球能维持生命的重要原因 也是地表构造在漫长地质时期受到侵蚀的主要因素 各地降水量大相径庭 从一年数千毫米到不到一毫米都有 一个地区的平均降水量由大氣環流 地貌特征和气温差异共同决定 174 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能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 高纬度地区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较小 阳光必须通过的大气层较厚 因此年平均气温较低 纬度每增高1度 海平面处的年平均气温就降低大约0 4 C變化 0 7 F變化 175 地球表面可分为气候大致相似的若干纬度带 从赤道到两极依次是热带 亚热带 温带和極地气候 176 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异同可以划定不同的气候类型 常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将全球气候分为五大类 A类熱帶氣候 B类干旱气候 C类温带气候 D类冷温带气候 E类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 每个大类被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类 172 纬度并非决定气候的唯一因素 由于水的比热比岩土的比热大 海洋性气候往往比大陆性气候更为温和 事实上 南半球处于夏季时地球离太阳更近 导致南半球全年接受到的辐射总量比北半球多 若不是南半球的水域面积比北半球更大 多出的水域吸收了多余的辐射 南半球的平均气温将比北半球高2 3 C 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影响同样重要 在高緯度地區 受到暖流和西风的作用 大陆西岸的气候往往比同纬度内陆及大陆东岸的气候更为温和 北欧北部处于北极圈内 气候却比较适宜 纬度较低的加拿大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反而呈现寒冷的极地气候 在南美洲低纬度地区的西岸 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 夏季没有酷暑 177 177 178 此外 气候还与高度有关 海拔越高 气候越寒冷 179 1913年於美国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內的爐溪谷地 英语 Furnace Creek California 所測得的56 7 C 134 1 F 為地球目前所測得的最高氣溫 180 而1983年於南极洲沃斯托克站所測得的 89 2 C 128 6 F 為地球目前所測得的最低氣溫 181 但遥感卫星曾在东部南极洲测到低至 94 7 C 138 5 F 的温度 182 这些氣溫仅仅是自20世纪以来使用现代仪器测量到的 可能尚未完整体现地球氣溫的范围 高層大氣 编辑 從國際太空站拍攝的 月沒 點開查看更高解析度的影像 隨著月球逐漸被地球遮擋 其光線受地球大氣折射的程度愈來愈大 外形因而愈來愈扁 此為蜃景的一種 在對流層的上方 相对高层的大氣层通常分為平流層 中間層 熱層和散逸层 169 每一层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都不同 平流層上部是臭氧层 能部分吸收太阳射向地表的紫外线 这对地球上的生命很重要 183 这也使得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中间层中温度则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在热层中 由于气体原子对太阳辐射中短波成分有强烈吸收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急剧上升 在热层上部由于空气稀薄 温度较高 气体分子会发生电离 形成等离子体 构成电离层 散逸层向外延伸 愈发稀薄 直到磁层 那里是地磁场和太阳风相互作用的地方 184 距地表7005100000000000000 100 km 的高空是卡門線 实践中认为它是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分界 185 由于热运动 大气层外缘的部分分子速度可以大到能够摆脱地球引力 这会使大气气体缓慢但持续地散失到太空中 英语 Atmospheric escape 因为游离的氢分子量小 它更容易达到宇宙速度 散逸到外太空的速率也更快 186 其中在氢气散失方面 是地球大气以及表面从早期的还原性变为现在的氧化性的原因之一 虽然光合作用也提供了一部分氧气 但是人们认为氢气之类的还原剂消失是大气中能够广泛积累氧气的必要前提 187 因此也影响了地球上出现的生命形式 188 雖然大气中的氧气和氢气可转化为水 但其損失大部分皆來自甲烷在高層大氣的破壞 189 磁场 编辑 主条目 地磁场 地球磁層示意圖 太陽風由左向右 地球内部及周围空间中存在着靜磁場 根据静磁场的多极展开 如果把地球近似看作一个磁偶极子 它的磁矩大小为7 91 1015 T m3 地磁轴方向與地轴近似重合但有少许偏离 两者的夹角被称为地磁偏角 在垂直平分地磁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 地磁赤道 圈上 磁感应强度约为3 10 5 T 在地磁轴与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地磁極 英语 Geomagnetic pole 处 磁感应强度约为地磁赤道处的两倍 根据发电机假说 地磁主要来自于地核中铁 镍构成的导电流体的运动 在地核的外核中 炽热的导电流体在从中心向外对流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涡流 产生磁场 而涡流产生的磁场又会对流体的流动产生反作用 使流体的运动乃至其产生的磁场近似保持稳定 190 但由于对流运动本身是不稳定的 地磁轴的方向会缓慢 无规律地发生变化 导致地磁逆轉 地磁逆转的周期不固定 每一百万年可能会发生数次逆转 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78万年前 被称为布容尼斯 松山反轉 191 192 地磁在太空的影響範圍称为磁層 太陽風的離子與電子被磁層偏轉 因此无法直接襲擊地球 太陽風的壓強會把磁層靠近太陽的區域壓縮至10個地球半徑 而遠離太陽的區域會延伸成長尾狀 193 太陽風以超音速吹入磁層向阳面 形成弓形震波 太陽風速度因此減慢 一部分動能轉換為熱能 使得附近區域溫度升高 194 在電離層上方 磁層中的低能量帶電粒子形成電漿層 其運動受地磁場主導 由於地球的自轉會影響電漿的運動 因此電漿層會與地球共轉 195 196 磁層中能量居中的粒子繞地軸旋轉流動 形成環狀電流 帶電粒子除了沿著磁場線作螺旋運動外 還會在地磁場的梯度與曲率作用下产生定向漂移 電子向東漂移 正離子向西漂移 因此形成環狀電流 197 8 31 范艾伦辐射带是兩層狀似甜甜圈的輻射區域 內層主要是由高能量質子與電子所形成 而外層還含有氦等较重的離子 這些高能量粒子都被磁場俘獲於並且以螺旋形式沿著磁場線移動 193 198 當发生磁暴時 帶電粒子會從外磁層沿著磁場線方向偏轉進入電離層 并在這裡與大氣層原子發生碰撞 將它們激發與離子化 这时就产生了极光 199 地球的运动 编辑自轉 编辑 主条目 地球自轉 深太空氣候觀測站 英语 Deep Space Climate Observatory 在2016年5月29日拍攝的地球自轉影像 地球相對於太陽的平均自轉週期称为一个平太陽日 定义為平太陽時86 400 秒 等于SI86 400 0025 秒 200 因為潮汐減速的緣故 現在地球的太陽日已經比19世紀略長一些 每天要長0至7000200000000000000 2 SI ms 201 202 國際地球自轉服務 IERS 以國際單位制的秒为單位 测量了1623年至2005年 203 和1962年至2005年 204 的时長 确定了平均太陽日的长度 地球相對於恆星的自轉週期 稱為一个恆星日 依據IERS的測量 1恆星日等于平太陽時 UT1 86 164 098903691 秒 即23h 56m 4 098903691s 2 n 12 天文学上常以地球相對於平春分點的自轉週期作為一个恆星日 在1982年是平太陽時 UT1 86 164 09053083288 秒 即23h 56m 4 09053083288s 2 由于春分點会因為歲差等原因而发生移动 这个恆星日比真正的恆星日短約8 4毫秒 205 从地球上看 空中的天體都以每小時15 也就是每分鐘15 的角速度向西移動 低軌道的人造衛星和大氣層內的流星除外 靠近天球赤道的天體 每兩分鐘的移動距离相當於地球表面所見的月球或太陽的視直徑 两者幾乎相同 206 207 公轉 编辑 主条目 地球公轉和地球轨道 地球绕太陽公轉的軌道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0 106公里 93 000 000英里 每365 2564平太陽日轉一圈 稱為一恆星年 公轉使得太陽相對於恆星每日向東有約1 的視運動 每12小時的移動相當於太陽或月球的視直徑 由於這種運動 地球平均要24小時 也就是一个太陽日 才能繞軸自轉完一圈 讓太陽再度通過中天 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大約是29 8 km s 107 000 km h 7分鐘內就可行進12 742 km 7 918 mi 等同於地球的直徑的距離 約3 5小時就能行進約384 000 km 239 000 mi 的地月距離 3 在現代 地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出現的時間分別出現於每年的1月3日和7月4日左右 由于进动和轨道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 这两个日期会随时间变化 这种变化具有周期性的特征 即米蘭科維奇循環 地球和太陽距離的變化 造成地球從遠日點運行到近日點時 獲得的太陽能量增加了6 9 n 13 因為南半球總在每年相同的時間 當接近近日點時朝向太陽 因此在一年之中 南半球接受的太陽能量比北半球稍多一些 但這種影響遠小於軸向傾斜對總能量變化的影響 多接收的能量大部分都被南半球佔有很高比例的海水吸收掉 208 相對於恆星背景 月球和地球每27 32天繞行彼此的質心公轉一圈 由於地月系统共同繞太陽公轉 相邻两次朔的间隔 即朔望月的週期 平均是29 53天 從天球北極看 月球環繞地球的公轉以及它們的自轉都是逆時針方向 從超越地球和太陽北極的制高點看 地球也是以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太陽公轉 但公轉軌道面 即黃道 和地球赤道并不重合 黄道面和赤道面呈现23 439281 约23 26 的夹角 该角也是自转轴和公转轴的夹角 被称为轨道倾角 转轴倾角或黄赤交角 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 白道 与黄道夹角5 1 沒有這些傾斜 每月就會有一次日食和一次月食交替發生 2 3 209 地球的引力影响范围 希爾球 半徑大約是1 5 106公里 930 000英里 210 n 14 這是地球的引力大於太陽和更遙遠行星的最大距離 天體必需進入這個範圍內才能環繞著地球運動 否则其軌道會因太陽引力攝動而变得不稳定 并有可能脱离地球束缚 211 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陽系 在位於銀河平面上方約7001200000000000000 20 光年 的獵戶臂內 以28 000 光年的距離環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212 1990年 旅行者1号從6 4 109公里 4 109英里 拍攝到了地球的图像 暗淡藍點 倾角 编辑 主条目 转轴倾角 黃道和赤道的關係 赤道是垂直地球自轉軸的平面 與軌道平面 黃道 的夾角是軌道傾角 也就是黃赤交角 轨道倾角的存在使得地球绕太阳公转时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歸線和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地变化 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时长为365 24219个平太阳日 即 365天5小时48分45秒 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随之变化 进而使得这些地区一日之内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发生变化 导致季节变化 当北极点相对于南极点离太阳更近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高度角较大 为夏半年 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高度角较小 为冬半年 反之亦然 213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 太阳总是从东南方向升起 向西南方向落下 在南温带 太阳则是从东北方向升起 向西北方向落下 214 在南 北半球各自的夏半年中 纬度越高 昼越长 夜越短 在極圈内可能出现全天都是白昼的情形 称为极昼 在极点附近 夏半年的6个月都是极昼 冬半年纬度越高 昼越短 夜越长 极圈内可能出现全天都是黑夜的情形 称为极夜 215 极点附近冬半年均为极夜 216 在一个回归年内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上的事件合称 二至 直射点会两次越过赤道 称为 二分 在北半球 冬至出现在每年的12月21日前后 夏至出现在6月21日左右 春分通常出现在3月20日 秋分通常出现在9月22日或9月23日 在南半球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的日期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217 由于地球不是理想的球体 而黄道面 白道面和赤道面都存在交角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施加的力矩有垂直于自转角动量的分量 使得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会发生進動 其周期为2 58万年 从而导致了恒星年和回归年的差异 即 岁差 地球的倾斜角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但由于日月相对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导致地球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 地球在自转 进动时倾斜角仍然会有轻微 无规则的章動 其最大周期分量为18 6年 与月球交點的进动周期一致 218 地球也不是理想的刚体 受到地质运动 大气运动等作用的影响 地球的质量分布会发生变化 自转极点相对于地球表面同样也会有轻微的漂移 每年极点的位置会变化数米 自1900年以来 极点大约漂移了20米 这种漂移被称为极移 极移是一种準周期运动 主要的周期分量包括一个周期为一年的运动和一个周期为14个月的运动 前者通常被认为与大气运动有关 后者被称为錢德勒擺動 219 由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比月球和地球的公转角速度都大 受到潮汐摩擦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缓慢减小 换言之 一天的时间逐渐变长 220 适居性 编辑行星若能维持生命延續 就可称为适居的 即使生命并不起源于那里 地球能提供液态水 复杂的有机分子可在其中组装合成并相互作用 还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 221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公转轨道偏心率 自转速率 轴向倾斜 地质历史 适宜的大气和能起保护作用的磁场造成地球表面现在的气候条件主因 222 生物圈 编辑 主条目 生物圈 在行星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的所有生物之总体称为行星生物圈 地球的生物圈从35亿年前开始演化 84 並分成了多个生物群系 每个生物群系中生活的动植物种类基本相同 陆地上的生物群系主要用纬度 海拔和湿度区分 極圈凍原 高山凍原 英语 Alpine tundra 和极度干旱地区的生物群系中动植物稀少 生物多样性较低 而位于赤道的热带雨林中物种极为丰富 生物多样性较高 223 自然资源与土地使用情况 编辑 主条目 自然资源 2000年人类土地使用情况估算值 224 土地利用情况 使用面积 百万公顷耕地 1 510 1 611草原 2 500 3 410天然林 3 143 3 871种植林 126 215城市用地 66 351未开发土地 356 445地球蕴藏着各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开采利用 其中很多是如化石燃料一类的不可再生能源 这些资源的再生速度非常缓慢 225 化石燃料大多从从地壳中获得 例如煤 石油和天然气 人类主要用这些化石燃料来获得能源和化工生产的原料 矿石形成于地壳的成矿过程 成矿过程由岩浆活动 侵蚀和板块构造导致 226 地球生物圈可產生許多對人類有益的生物製品 包括食物 木材 藥品 氧氣等 并可使眾多有機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陆上生态系统依靠表土和淡水维持 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依靠陆地冲刷而来的溶解养料维持 227 1980年 全球有50 53亿公顷 5053万平方公里 林地 67 88亿公顷 6788万平方公里 草地和牧场 还有15 01亿公顷 1501万平方公里 用作耕地 228 1993年 全球有2 481 250平方公里 958 020平方英里 的土地受到灌溉 13 人类在陆地上用各种建筑材料建造自己的住所 229 天然和環境危害 编辑 主条目 灾害和污染 2009年6月中旬 千島群島的薩雷切夫火山爆發 噴出的氣體和煙塵形成喷发柱 直衝天際 是次火山爆發一度影響北太平洋地區的航班 地球表面的大片区域均受熱帶氣旋 颱風等極端天氣影響 這些災害影響了受災地區生物的存亡 1980年到2000年之間 每年平均有11 800人因天災而死亡 230 其中在1900年至1999年之間 旱災促成的飢荒是造成最多死亡的災害 231 另外 地幔對流帶動板塊移動 並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動等環境危害 232 地球的天然和環境危害還包括山火 水災 山崩 雪崩等 均會造成死亡 231 各種天然和環境危害造成死亡的比率 1900年到1999年 231 危害 旱災促成的飢荒 水災 地震和海嘯 風暴 火山爆發 山崩 雪崩 山火造成死亡的比率 86 9 9 2 2 2 1 5 0 1 小於0 1 人类的活动给很多地区都带来了环境问题 水污染 空气污染 酸雨 有毒物质 植被破坏 过度放牧 滥砍滥伐和沙漠化 野生动物的死亡 物种灭绝 土壤的退化和侵蚀以及水土流失 233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 工業活動排放二氧化碳與全球变暖有密切關聯 预测顯示全球变暖將會給地球的環境帶來冰川和冰盖熔化 溫度範圍更極端 重大天氣轉變 海平面上升等變化 234 人文地理 编辑主条目 人文地理学 地球七大洲 235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查论编 地图学是关于研究和实践地图制作的学科 236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大陆 构造 居民和其他现象的学科 237 自古以来 地图学和地理学一直为描述地球的方方面面而服务 测量是量度事物位置和距离的方法 可进行小规模的导航 确定位置和方向 测量与地图学和地理学一起发展 提供并适当量化一些信息 238 截至2011年10月31日 地球的总人口达到70亿左右 239 預測顯示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時達到92億人 240 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將可能發生人口快速增長的情形 世界各处人口密度差异巨大 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亚洲 預計在2020年全世界將有60 人口居住於都市中 而非農村地區 241 據估計 地球上只有八分之一的地方適合人類居住 其中有四分之三覆蓋著海水 四分之一則是陸地 沙漠 14 242 高山 27 243 以及其他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形佔陸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一 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埃尔斯米尔岛的阿勒特 82 28 N 為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 244 而位於南極洲的阿蒙森 史考特南極站 90 S 則是全球最南端的永久居住地 此地幾乎完全接近南極點 245 地球的陆地表面 除了南極洲部分地區 沿著多瑙河西岸的一些土地 英语 Croatia Serbia border dispute 以及位於埃及與蘇丹之間的无主地比尔泰维勒之外 均为主權獨立國家所拥有 截至2015年 2015 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 month update 全球共有193個主權國家是聯合國會員國 此外还有2個觀察員國 以及72個属地與有限承认国家 13 雖然有一些民族國家有統治世界的企图 但從未有一個主權政府統治過整個地球 246 联合国是一个以 介入國家之間的糾紛從而避免武裝衝突 為成立目標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247 也是一个为国际法和国际外交设立的重要平台 如果取得了成员国的共识 联合国可武装干预一些国际事务 248 1961年4月12日 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抵达地球轨道的人类 249 截至2010年7月30日 共有487人曾去过太空並進入軌道繞行地球 其中有12人还參與了阿波罗计划並在月球行走 250 251 252 正常情況下 国际空间站是太空中唯一還有人類的地方 太空站的成員由6人組成 成員一般每六個月替換一次 253 阿波罗13号於1970年執行任務期間離地球400 171公里 为人類目前到達过的最遠距離 254 衛星 编辑月球 直徑 3 474 8 km質量 7 349 1022 kg半長軸 384 400 km軌道週期 27 d 7 h 43 7 m主条目 月球 参见 地球的其他衛星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因古代在夜晚能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 也常被称作 月亮 月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 结构與類地行星相似 月球是太阳系中卫星 行星体积比最大的卫星 雖然冥王星和其卫星冥衛一之間的比值更大 但冥王星属于矮行星 255 256 月球和地球间的引力作用是引起地球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 而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 因此月球的自轉週期等于繞地球的公轉週期 使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257 月球被太陽照亮並朝向地球這一面的變化 導致月相的改變 黑暗部分和明亮部分被明暗界線分隔開來 258 地月系統的詳圖 顯示每個天體的半徑和地球與月球的質心 月球的軸受到卡西尼第三定律的規範 由於地月間的潮汐相互作用 月球会以每年大約38毫米的距離逐漸遠離地球 地球自轉的時間長度每年大約增加23微秒 數百萬年來 這些微小的變更累積成重大的變化 259 例如 在泥盆紀的時期 大約4 19亿年前 一年有400天 而一天只有21 8小時 260 月球對地球氣候的調節可能戲劇性地影響到地球上生物的發展 古生物學的證據和電腦模擬顯示地球的轉軸傾角因為與月球的潮汐相互作用才得以穩定 261 一些理論學家認為 沒有這個穩定的力量對抗太陽和其他行星對地球的赤道隆起產生的扭矩 地球的自轉軸指向將混沌無常 火星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262 太陽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00倍 但它與地球的距離也是400倍遠 因此地球看到的月球和太阳大小几乎相同 这一原因正好使得兩天體的角直徑 或是立體角 吻合 207 因此地球能观测到日全食和日環食 263 关于月球的起源 大碰撞說是目前最受青睐的科学假说 但这一假设仍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問題 该假说认为 45亿年前 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与早期的地球撞击 残留的碎片形成了月球 這一假說解釋了月球相對於地球缺乏鐵和揮發性元素 以及其組成和地球的地殼幾乎相同等现象的原因 264 小行星及人造衛星 编辑 國際太空站是在近地軌道上環繞地球的一架人造衛星 也是迄今人類打造過最大的人造衛星 完全展開時長達109公尺 主条目 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宇宙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是由人類建造 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飛行器 截至2020年8月初 地球的在軌人造衛星共有6 613顆 包括已經失效 地球軌道上现存最老的美国卫星先鋒1號 此外尚有逾300 000件太空垃圾也在軌道上環繞地球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造衛星是國際太空站 5 除了月球和人造卫星之外 地球目前还有至少5顆共軌小行星 準衛星 其中四颗是在地球軌道上環繞著太陽运行的小行星 克魯特尼 2002 AA29 265 266 2016 HO3 267 和在地球前導拉格朗日點L4的特洛伊小行星2010 TK7 268 269 嬌小的近地小行星2006 RH120 大約每隔20年就會靠近地 月系統一次 當它靠近時會短暫進入繞行地球的軌道 270 文化及歷史觀點 编辑 1968年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繞月軌道上拍攝的 地出 地球的标准天文符号为被圆形包圍的十字 代表世界的四角 英语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271 地球在人類文化中的形象不一 部分文化赋予地球人格 将之拜为神明 许多文化中地球是主管生育的地母神 272 蓋亞假說于20世紀中期诞生 该观点将地球比作能自我调节的生命体 使地球能保障自身总体稳定 适宜居住 273 274 275 而多個宗教的創世神話則有记载 地球为超自然的神所創 27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眼中的地球也在不断变化 起初 东西方的古人相信地平說 276 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 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地圓說取代了这一观点 277 古人曾将地球视为宇宙中心 但后来的学者認定 地球和太陽系的其它几个星体一样 都是環繞恆星转动的行星 278 经过基督教學者和神职人员宣传 如詹姆斯 烏雪用圣经谱系分析地球年龄 西方人进入19世紀时已基本相信地球超过几千岁 到了19世紀 地质学家發現地球的年齡应該超过幾百萬歲 279 威廉 汤姆森在1864年用熱力學方法推斷 地球年齡应在2 000萬歲至4億歲之间 这一结论引發了激烈辩论 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 科学家用放射性定年法测算出 地球诞生时间為幾十億年 280 281 但在20世纪时 阿波罗计划开始执行 人类第一次在轨道上观察到了地球 并拍摄了地球的照片 人类的看法因而再度改变 282 參見 编辑天球 地球科学 地球系統科學 英语 Earth system science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註釋 编辑 所有的天文量都會發生變化 包括長期的和週期性的 給出的量是長期變化在J2000 0的瞬間值 忽略掉週期性的變化 2 0 2 1 遠日距 a 1 e displaystyle a times 1 e 近日距 a 1 e displaystyle a times 1 e 其中a displaystyle a 是半長軸 e displaystyle e 為偏心率 地球的近日距與遠日距相差約500萬公里 美國戰略司令部追蹤大約15 000個人造天體 其中大部分都是碎屑 參見 USSTRATCOM Space Control and Space Surveillance 2014年1月 2015 07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21 地球的圓周約長40 000公里 因為1米的最初定义是经过法国巴黎的经线上赤道与北极点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 因為自然的變動 模糊了周圍的冰架和繪製地圖的高程基準 使得精確的陸地和海洋覆蓋值變得沒有意義 基於來自向量地圖 英语 Vector map 和全球土地覆蓋物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的數據 極端的湖泊和溪流覆蓋著地球表面的0 6 和1 0 支撐南極和格陵蘭冰架的陸地有許多位於海平面之下 但也算成是陸地 eorthe erthe erde 和 erthe 等单词 51 約在5公里至200公里之間的深度 約在5公里至70公里之間的深度 包括正從非洲板塊中分離 形成中的索馬利亞板塊 參見 Chorowicz Jean The East African rift system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October 2005 43 1 3 379 410 Bibcode 2005JAfES 43 379C doi 10 1016 j jafrearsci 2005 07 019 地幔上部會隨著板塊運動而流動 固態但黏滯性較低的部分 131 這是採取日本測量船海溝號 英语 Kaikō 遙控潛水器 在1995年3月24日的數值 被認為是迄今最精確的測量 請參閱挑戰者深淵條目 有更詳細的資訊 這些圖例的來源使用 UT1的秒 而非 平均太陽時間的秒 Aoki S Kinoshita H Guinot B Kaplan G H McCarthy D D Seidelmann P K The new definition of universal tim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2 105 2 359 61 Bibcode 1982A amp A 105 359A 遠日距的距離是是近日距的103 4 由於平方反比定律 在近日點接收到的能量是遠日點的106 9 行星的希爾球半径是R H a m 3 M 1 3 displaystyle R H a left frac m 3M right frac 1 3 其中m displaystyle m 是行星质量 a displaystyle a 是以天文單位量度的行星至太陽距離 M displaystyle M 是太阳质量 经过计算得到地球的希爾球半徑是 1 3 332 946 1 3 0 01 displaystyle left frac 1 3 cdot 332 946 right frac 1 3 0 01 天文单位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Simon J L Bretagnon P Chapront J Chapront Touze M Francou G Laskar J Numerical expressions for precession formulae and mean elements for the Moon and plane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February 1994 282 2 663 683 Bibcode 1994A amp A 282 663S 2 0 2 1 2 2 2 3 2 4 Staff Useful Constants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2007 08 07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03 3 00 3 01 3 02 3 03 3 04 3 05 3 06 3 07 3 08 3 09 3 10 3 11 3 12 Williams David R Earth Fact Sheet NASA 2004 09 01 2010 08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0 30 Allen Clabon Walter Cox Arthur N Allen 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Springer 2000 294 2011 03 13 ISBN 0 387 98746 0 5 0 5 1 UCS Satellite Database Nuclear Weapons amp Global Security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15 09 01 2016 04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2 09 Various David R Lide 编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1st CRC 2000 ISBN 0 8493 0481 4 Selected Astronomical Constants 2011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2011 0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8 26 8 0 8 1 World Geodetic System WGS 84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National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Agency Cazenave Anny Geoid 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of Landforms PDF Ahrens Thomas J 编 Global Earth Physics A Handbook of Physical Consta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5 2008 08 03 ISBN 0 87590 851 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6 10 16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 Working Group General Definitions and Numerical Standards PDF McCarthy Dennis D Petit Gerard 编 IERS Conventions 2003 PDF IERS Technical Note No 32 Frankfurt am Main Verlag des Bundesamts fur Kartographie und Geodasie 2004 12 2016 04 29 ISBN 3 89888 884 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8 12 Humerfelt Sigurd How WGS 84 defines Earth 2010 10 26 2011 04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07 12 0 12 1 12 2 12 3 Pidwirny Michael Surface area of our planet covered by oceans and continents Table 8o 1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 2006 02 02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09 13 0 13 1 13 2 Staff World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8 07 24 2008 08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6 Luzum Brian Capitaine Nicole Fienga Agnes Folkner William Fukushima Toshio et al The IAU 2009 system of astronomical constants The report of the IAU working group on numerical standards for Fundamental Astronomy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August 2011 110 4 293 304 Bibcode 2011CeMDA 110 293L doi 10 1007 s10569 011 9352 4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PDF 2008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330 52 201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25 Allen Clabon Walter Cox Arthur N Allen 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Springer 2000 296 2010 08 17 ISBN 0 387 98746 0 Arthur N Cox 编 Allen 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4th New York AIP Press 2000 244 2010 08 17 ISBN 0 387 98746 0 World Lowest Temperature WMO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Archiv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10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6 16 Kinver Mark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may hit record level in 2010 BBC Online 2009 12 10 2010 04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7 World Highest Temperature WMO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Archiv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10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04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Trends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Earth System Research Laboratory 2014 12 05 201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25 Worldometers 2022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22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Ocean NOAA gov 2013 05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24 Dalrymple G B The Age of the Earth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 8047 1569 6 Behance www behance net 2016 08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9 14 Newman William L Geologic Time Age of the Earth Publications Services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07 07 09 2007 09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12 23 Dalrymple G Brent The age of the Ear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problem mostly solved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1 190 1 205 21 2007 09 20 Bibcode 2001GSLSP 190 205D doi 10 1144 GSL SP 2001 190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1 Manhesa Gerard Allegre Claude J Duprea Bernard amp Hamelin Bruno Lead isotope study of basic ultrabasic layered complexes Speculations about the age of the earth and primitive mantle characteristic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80 47 3 370 382 Bibcode 1980E amp PSL 47 370M doi 10 1016 0012 821X 80 90024 2 29 0 29 1 Stassen Chris The Age of the Earth TalkOrigins Archive 2005 09 10 2008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2 Cavosie A J J W Valley S A Wilde E I M F Magmatic d18O in 4400 3900 Ma detrital zircons A record of the alteration and recycling of crust in the Early Archean 碎屑狀的鋯石 太古時代地球地殼的轉變與再循環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英语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5 07 15 235 3 4 663 681 2016 11 21 doi 10 1016 j epsl 2005 04 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8 17 英语 Manhesa Gerard Allegre Claude J Duprea Bernard amp Hamelin Bruno Lead isotope study of basic ultrabasic layered complexes Speculations about the age of the earth and primitive mantle characteristic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英语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80 47 3 370 82 Bibcode 1980E amp PSL 47 370M doi 10 1016 0012 821X 80 90024 2 32 0 32 1 Schopf J William Kudryavtsev Anatoliy B Czaja Andrew D Tripathi Abhishek B Evidence of Archean life Stromatolites and microfossils Precambrian Research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Elsevier 2007 10 05 158 3 4 141 155 ISSN 0301 9268 doi 10 1016 j precamres 2007 04 009 33 0 33 1 Schopf J William Fossil evidence of Archaean lif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London 皇家学会 2006 06 29 361 1470 869 885 ISSN 0962 8436 PMC 1578735 PMID 16754604 doi 10 1098 rstb 2006 1834 34 0 34 1 Hamilton Raven Peter Brooks Johnson George Biology McGraw Hill Education 2002 68 2013 07 07 ISBN 978 0 07 112261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01 35 0 35 1 Borenstein Seth Oldest fossil found Meet your microbial mom Associated Press 2013 11 13 2013 1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29 36 0 36 1 Noffke Nora Christian Daniel Wacey David Hazen Robert M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Recording an Ancient Ecosystem in the ca 3 48 Billion Year Old Dresser Formation Pilbara Western Australia Astrobiology journal 2013 11 08 13 12 1103 24 2013 11 15 Bibcode 2013AsBio 13 1103N PMC 3870916 PMID 24205812 doi 10 1089 ast 2013 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12 37 0 37 1 Borenstein Seth Hints of life on what was thought to be desolate early Earth Excite Yonkers NY Mindspark Interactive Network 美联社 2015 10 19 2015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23 38 0 38 1 Bell Elizabeth A Boehnike Patrick Harrison T Mark et al Potentially biogenic carbon preserved in a 4 1 billion year old zircon PDF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10 19 112 14518 21 2015 10 20 Bibcode 2015PNAS 11214518B ISSN 1091 6490 PMC 4664351 PMID 26483481 doi 10 1073 pnas 1517557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11 06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Sahney S Benton M J Ferry P A Links between global taxonomic diversity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vertebrates on land PDF Biology Letters 2010 01 27 6 4 544 47 PMC 2936204 PMID 20106856 doi 10 1098 rsbl 2009 1024 失效連結 Kunin W E Gaston Kevin 编 The Biology of Rarit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are common differences 1996 12 31 2015 05 26 ISBN 978 0412633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05 Stearns Beverly Peterson Stearns S C Stearns Stephen C Watching from the Edge of Extinction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00 08 01 1921 2014 12 27 ISBN 978 0 300 08469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8 Novacek Michael J Prehistory s Brilliant Future 纽约时报 2014 11 08 2014 1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05 May Robert M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Science 1988 241 4872 1441 1449 Bibcode 1988Sci 241 1441M PMID 17790039 doi 10 1126 science 241 4872 1441 Miller G Spoolman Scott Biodiversity and Evolu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engage Learning 2012 01 01 62 2014 12 27 ISBN 1 133 70787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2 Mora C Tittensor D P Adl S Simpson A G Worm B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and in the ocean PLOS Biology 2011 08 23 9 e1001127 2015 05 26 PMC 3160336 PMID 21886479 doi 10 1371 journal pbio 10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07 Staff Researchers find that Earth may be home to 1 trillion species 国家科学基金会 2016 05 02 2016 05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04 Wade Nicholas Meet Luca the Ancestor of All Living Things 纽约时报 2016 07 25 2016 07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8 Weiss Madeline C Sousa Filipa L Mrnjavac Natalia Neukirchen Sinje Roettger Mayo Nelson Sathi Shijulal Martin William F The physiology and habitat of the 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 Nature Microbiology 2016 09 1 9 16116 doi 10 1038 NMICROBIOL 2016 116 Current World Population worldometers n d 2017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6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5 03 01 中文 51 0 51 1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 earth 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10 Adkins Lesley Adkins Roy A 1998 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9780195123326 gaῖ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nry George Liddell Robert Scott A Greek English Lexicon on Perseus 黄河清 利玛窦对汉语的贡献 5 中华网 2005 05 26 2016 08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25 中文 中国大陆 黄河清 天球 地球 月球 星球 美球 考源 華語橋 2016 08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2 中文 中国大陆 今而知地毬之永 大抵不过一万二千年而已 顾虚空界中非止一地毬也 清 王韬 答强弱论 谈地球各国之幅员者 向以俄国第一 英国第二 中国第三 美国第四 巴西第五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曹一 由清代笔记看西方地圆说在中国传播困难之原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40 44 issue 被忽略 帮助 邬国义 申报 初创 地球说 的作者究竟是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2 issue 被忽略 帮助 Bowring S Housh T The Earth s early evolution Science 1995 269 5230 1535 40 Bibcode 1995Sci 269 1535B PMID 7667634 doi 10 1126 science 7667634 Yin Qingzhu Jacobsen S B Yamashita K Blichert Toft J Telouk P Albarede F A short timescale for terrestrial planet formation from Hf W chronometry of meteorites Nature 2002 418 6901 949 52 Bibcode 2002Natur 418 949Y PMID 12198540 doi 10 1038 nature00995 Resag Jorg Zeitpfad Die Geschichte unseres Universums und unseres Planeten Leverkusen Deutschland Springer 2018 ISBN 978 3 66257 979 4 Kleine Thorsten Palme Herbert Mezger Klaus Halliday Alex N Hf W Chronometry of Lunar Metals and the Age and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Science 2005 11 24 310 5754 1671 74 Bibcode 2005Sci 310 1671K PMID 16308422 doi 10 1126 science 1118842 Reilly Michael Controversial Moon Origin Theory Rewrites History 2009 10 22 2010 0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09 Canup R M Asphaug E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Earth Moon system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Meeting 2001 Abstract U51A 02 2001 Bibcode 2001AGUFM U51A 02C Jones J H Tests of the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Conference Monterey California 1998 2016 08 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6 11 元古宙 太古宙和冥古宙經常被統稱為前寒武紀時期 或有時也稱為隱生元 The Proterozoic Archean and Hadean are often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Precambrian Time or sometimes also the Cryptozoic 68 0 68 1 孙树远 汪勤模 大气的起源 中国气象报 1989 2016 08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7 Morbidelli A et al Source regions and time scales for the delivery of water to Earth Meteoritics amp Planetary Science 2000 35 6 1309 20 Bibcode 2000M amp PS 35 1309M doi 10 1111 j 1945 5100 2000 tb01518 x Guinan E F Ribas I Benjamin Montesinos Alvaro Gimenez and Edward F Guinan 编 Our Changing Sun The Role of Solar Nuclear Evolution and Magnetic Activity on Earth s Atmosphere and Climate AS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he Evolving Sun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netary Environments San Francisco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Bibcode 2002ASPC 269 85G ISBN 1 58381 109 5 Staff Oldest measurement of Earth s magnetic field reveals battle between Sun and Earth for our atmosphere Physorg news 2010 03 04 2010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4 27 Rogers John James William Santosh M Continents and Supercontin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4 48 ISBN 0 19 516589 6 Hurley P M Rand J R Pre drift continental nuclei Science Jun 1969 164 3885 1229 42 Bibcode 1969Sci 164 1229H PMID 17772560 doi 10 1126 science 164 3885 1229 Armstrong R L A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strontium and lead isotopes in a dynamic earth Reviews of Geophysics 1968 6 2 175 99 Bibcode 1968RvGSP 6 175A doi 10 1029 RG006i002p00175 De Smet J Van Den Berg A P Vlaar N J Early formation and long term stability of continents resulting from decompression melting in a convecting mantle Tectonophysics 2000 322 1 2 19 33 Bibcode 2000Tectp 322 19D doi 10 1016 S0040 1951 00 00055 X Harrison T et al Heterogeneous Hadean hafnium evid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 at 4 4 to 4 5 ga Science December 2005 310 5756 1947 50 Bibcode 2005Sci 310 1947H PMID 16293721 doi 10 1126 science 1117926 Hong D Zhang Jisheng Wang Tao Wang Shiguang Xie Xilin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and the supercontinental cycle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4 23 5 799 813 Bibcode 2004JAESc 23 799H doi 10 1016 S1367 9120 03 00134 2 Armstrong R L The persistent myth of crustal growth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1 38 5 613 30 Bibcode 1991AuJES 38 613A doi 10 1080 08120099108727995 Murphy J B Nance R D How do supercontinents assemble American Scientist 1965 92 4 324 33 doi 10 1511 2004 4 324 Staff Paleoclimatology The Study of Ancient Climates Page Paleontology Science Center 2007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04 Gradstein Felix et al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0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12 ISBN 978 0 521 78673 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urves William Kirkwood Sadava David Orians Gordon H Heller Craig 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The Science of Biology Macmillan 2001 455 ISBN 0716738732 Doolittle W Ford Worm Boris Uprooting the tree of life PDF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2000 282 6 90 95 2016 08 12 PMID 10710791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0200 9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1 31 84 0 84 1 84 2 Zimmer Carl Earth s Oxygen A Mystery Easy to Take for Granted New York Times 2013 10 03 2013 10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8 Berkner L V Marshall L C On the Origin and Rise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Earth s Atmospher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65 22 3 225 61 Bibcode 1965JAtS 22 225B doi 10 1175 1520 0469 1965 022 lt 0225 OTOARO gt 2 0 CO 2 Burton Kathleen Astrobiologists Find Evidence of Early Life on Land NASA 2002 11 29 2007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7 Ohtomo Yoko Kakegawa Takeshi Ishida Akizumi et al Evidence for biogenic graphite in early Archaean Isua metasedimentary rocks Nature Geoscience London 自然出版集团 January 2014 7 1 25 28 2016 08 12 Bibcode 2014NatGe 7 25O ISSN 1752 0894 doi 10 1038 ngeo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1 Kirschvink J L Schopf J W Klein C and Des Maris D 编 Late Proterozoic low latitude global glaciation the Snowball Earth The Proterozoic Biosphere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1 52 ISBN 0 521 36615 1 Raup D M Sepkoski Jr J J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Science 1982 215 4539 1501 03 Bibcode 1982Sci 215 1501R PMID 17788674 doi 10 1126 science 215 4539 1501 Gould Stephan J The Evolution of Life on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October 1994 271 4 84 91 2016 08 20 PMID 7939569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1094 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25 Wilkinson B H McElroy B J The impact of humans on continental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7 119 1 2 140 56 2007 04 22 Bibcode 2007GSAB 119 140W doi 10 1130 B25899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1 26 92 0 92 1 Britt Robert Freeze Fry or Dry How Long Has the Earth Got 2000 02 25 201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6 05 Carrington Damian Date set for desert Earth BBC News 2000 02 21 2007 03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2 Li King Fai Pahlevan Kaveh Kirschvink Joseph L Yung Yuk L Atmospheric pressure as a natural climate regulator for a terrestrial planet with a biosphere PD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 24 9576 79 2009 07 19 Bibcode 2009PNAS 106 9576L PMC 2701016 PMID 19487662 doi 10 1073 pnas 08094361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7 04 95 0 95 1 95 2 Sackmann I J Boothroyd A I Kraemer K E Our Sun III Present and Futur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3 418 457 68 Bibcode 1993ApJ 418 457S doi 10 1086 173407 Kasting J F Runaway and Moist Greenhouse Atmospheres and the Evolution of Earth and Venus Icarus 1988 74 3 472 94 Bibcode 1988Icar 74 472K PMID 11538226 doi 10 1016 0019 1035 88 90116 9 97 0 97 1 Ward Peter D Brownlee Donald The Life and Death of Planet Earth How the New Science of Astrobiology Charts the Ultimate Fate of Our World New York Times Books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2 ISBN 0 8050 6781 7 Bounama Christine Franck S Von Bloh W The fate of Earth s ocean PDF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Germany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2001 5 4 569 75 2009 07 03 Bibcode 2001HESS 5 569B doi 10 5194 hess 5 569 2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6 27 99 0 99 1 Schroder K P Connon Smith Robert Distant future of the Sun and Earth revisited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8 386 1 155 163 Bibcode 2008MNRAS 386 155S arXiv 0801 4031 doi 10 1111 j 1365 2966 2008 13022 x See also Palmer Jason Hope dims that Earth will survive Sun s death NewScientist com news service 2008 02 22 2008 03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15 Earth2014 global topography relief model Institut fur Astronomische und Physikalische Geodasie 2016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Milbert D G Smith D A Converting GPS Height into NAVD88 Elevation with the GEOID96 Geoid Height Model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NOAA 2007 03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04 102 0 102 1 Sandwell D T Smith W H F Exploring the Ocean Basins with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NOAA NGDC 2006 07 07 2007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24 Senne Joseph H Did Edmund Hillary Climb the Wrong Mountain Professional Surveyor 2000 20 5 16 21 201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17 Sharp David Chimborazo and the old kilogram The Lancet 2005 03 05 365 9462 831 32 PMID 15752514 doi 10 1016 S0140 6736 05 71021 7 Tall Tales about Highest Peak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8 12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10 The Highest Spot on Earth Npr org 2007 04 07 2012 07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10 Mohr P J Taylor B N Unit of length meter NIST Reference on Constants Units and Uncertainty NIST Physics Laboratory October 2000 2007 04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5 22 Is a Pool Ball Smoother than the Earth PDF Billiards Digest 2013 06 01 2014 11 2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4 09 04 Morgan J W Anders 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arth Venus and Mercu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0 77 12 6973 77 Bibcode 1980PNAS 77 6973M PMC 350422 PMID 16592930 doi 10 1073 pnas 77 12 6973 Per Enghag Encyclopedia of the Elements Technical Data History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amp Sons 2008 1039 ISBN 9783527612345 Robert E Krebs The History and Use of Our Earth s Chemical Elements A Reference Guid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227 ISBN 9780313334382 112 0 112 1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公有领域 Chisholm Hugh 编 Petrology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Brown Geoff C Mussett Alan E The Inaccessible Earth 2nd Taylor amp Francis 1981 166 ISBN 0 04 550028 2 Note After Ronov and Yaroshevsky 1969 Tanimoto Toshiro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 PDF Thomas J Ahrens 编 Global Earth Physics A Handbook of Physical Consta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5 2007 02 03 ISBN 0 87590 851 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6 10 16 Kerr Richard A Earth s Inner Core Is Running a Tad Faster Than the Rest of the Planet Science 2005 09 26 309 5739 1313 PMID 16123276 doi 10 1126 science 309 5739 1313a E R Engdahl E A Flynn amp R P Masse Differential PkiKP travel times and the radius of the core Geophys J R Astr Soc 1974 40 3 457 463 Bibcode 1974GeoJI 39 457E doi 10 1111 j 1365 246X 1974 tb05467 x Atmosphere Ocean and Climate Dynamics An Introductory Text Academic Press 1975年 第 1 页 ISBN 9780080954554 Jordan T H 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Earth s inter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9 76 9 4192 4200 Bibcode 1979PNAS 76 4192J PMC 411539 PMID 16592703 doi 10 1073 pnas 76 9 4192 Robertson Eugene C The Interior of the Earth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01 07 26 2007 03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15 Turcotte D L Schubert G 4 Geodynamics 2 Cambridge Englan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7 ISBN 978 0 521 66624 4 121 0 121 1 Turcotte D L Schubert G 4 Geodynamics 2 Cambridge Englan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6 37 ISBN 978 0 521 66624 4 Sanders Robert Radioactive potassium may be major heat source in Earth s core UC Berkeley News 2003 12 10 2007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08 The Earth s Centre is 1000 Degrees Hot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e European Synchrotron ESRF 2013 04 25 2015 04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12 Alfe D Gillan M J Vocadlo L Brodholt J Price G D The ab initio simulation of the Earth s core PDF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2002 360 1795 1227 44 2007 02 28 Bibcode 2002RSPTA 360 1227A doi 10 1098 rsta 2002 099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 09 30 Vlaar N Vankeken P Vandenberg A Cooling of the Earth in the Archaean Consequences of pressure release melting in a hotter mantle PD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94 121 1 2 1 18 2016 08 12 Bibcode 1994E amp PSL 121 1V doi 10 1016 0012 821X 94 90028 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3 19 Pollack Henry N Hurter Suzanne J Johnson Jeffrey R Heat flow from the Earth s interior Analysis of the global data set Reviews of Geophysics August 1993 31 3 267 80 2016 08 12 Bibcode 1993RvGeo 31 267P doi 10 1029 93RG012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09 Richards M A Duncan R A Courtillot V E Flood Basalts and Hot Spot Tracks Plume Heads and Tails Science 1989 246 4926 103 07 Bibcode 1989Sci 246 103R PMID 17837768 doi 10 1126 science 246 4926 103 Sclater John G Parsons Barry Jaupart Claude Oceans and Continen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sms of Heat Los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1 86 B12 11535 Bibcode 1981JGR 8611535S doi 10 1029 JB086iB12p11535 Brown W K Wohletz K H SFT and the Earth s Tectonic Plates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05 2007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02 Kious W J Tilling R I Understanding plate motions 美国地质调查局 1999 05 05 2007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09 131 0 131 1 Seligman Courtney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Online Astronomy eText Table of Contents cseligman com 2008 2008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3 22 Duennebier Fred Pacific Plate Mo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9 08 12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2 Mueller R D et al Age of the Ocean Floor Poster NOAA 2007 03 07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2 Bowring Samuel A Williams Ian S Priscoan 4 00 4 03 Ga orthogneisses from northwestern Canada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9 134 1 3 16 Bibcode 1999CoMP 134 3B doi 10 1007 s004100050465 Meschede Martin Barckhausen Udo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ocos Nazca Spreading Center Proceedings of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 Texas A amp M University 2000 11 20 2007 04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2 Staff GPS Time Series NASA JPL 2007 04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2 CIA The World Factbook Cia gov 2012 1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05 Carenas Fernandez Maria Beatriz Giner Robles Jorge Luis Gonzalez Yelamos Javier Pozo Rodriguez Manuel Geologia 2º Bachillerato LOMCE Madrid Espana Ediciones Paraninfo S A 2018 ISBN 978 8 42834 071 7 Prothero Donald R Schwab Fred Sedimentary g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sedimentary rocks and stratigraphy 2nd New York Freeman 2004 12 ISBN 978 0 7167 3905 0 Kring David A Terrestrial Impact Cratering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2007 03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13 David Page Introductory text book of geology Wm Blackwood 1920 313 Staff Layers of the Earth Volcano World 2007 03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19 Jessey David Weathering and Sedimentary Rocks Cal Poly Pomona 2007 03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21 144 0 144 1 Wenk Hans Rudolf Bulakh Andreĭ Glebovich Minerals their constitution and orig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9 ISBN 0 521 52958 1 de Pater Imke Lissauer Jack J Planetary Sciences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54 ISBN 0 521 85371 0 World Bank arable land worldbank org 2015 10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02 World Bank permanent cropland worldbank org 2015 10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13 FAO Staff FAO Production Yearbook 1994 Volume 48 Rome Italy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5 ISBN 92 5 003844 5 Sverdrup H U Fleming Richard H The oceans their physics chemistry and general biology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rchives 1942 01 01 2008 06 13 ISBN 0 13 630350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10 16 WHOI Calculates Volume and Depth of World s Ocea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cean Power Magazine Retrieved February 28 2012 存档副本 2011 05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8 Continents What is a Continent 国家地理 2016 08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6 29 Most people recognize seven continents Asia Africa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ntarctica Europe and Australia from largest to smallest although sometimes Europe and Asia are considered a single continent Eurasia B A ARCHINAL et al Report of the IAU Working Group on cartographic coordinates and rotational elements 2009 PDF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2016 08 2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2 17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Hemisphere Map WorldAtlas 2014 06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22 154 0 154 1 hemisphere National Geographic 2015 06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20 7 000 m Class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KAIKO 7000 Japan Agency for Marine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MSTEC 2008 06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Charette Matthew A Smith Walter H F The Volume of Earth s Ocean PDF Oceanography June 2010 23 2 112 14 2013 06 06 doi 10 5670 oceanog 2010 5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8 02 sphere depth of the ocean hydr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5 04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29 Third rock from the Sun restless Earth NASA s Cosmos 2015 04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06 Perlman Howard The World s Water USGS Water Science School 2014 03 17 2015 04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22 Kennish Michael J Practical handbook of marine science Marine science series 3rd CRC Press 2001 35 ISBN 0 8493 2391 6 Mullen Leslie Salt of the Early Earth NASA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2 06 11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22 Morris Ron M Oceanic Processes NASA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15 Scott Michon Earth s Big heat Bucket NASA Earth Observatory 2006 04 24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6 Sample Sharr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NASA 2005 06 21 2007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08 洋流与气候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学院 2016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9 13 How does the oceans current affect the climate of the east coast UCSB ScienceL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5 2016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2 Geerts B Linacre E The height of the tropopause Resour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yoming November 1997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7 Harrison Roy M Hester Ronald E Causes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Increased UV B Radiati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2 ISBN 0 85404 265 2 169 0 169 1 Staff Earth s Atmosphere NASA 2003 10 08 2007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25 Pidwirny Michael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2nd Edition PhysicalGeography net 2006 2007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3 171 0 171 1 Moran Joseph M Weather World Book Online Reference Center NASA World Book Inc 2005 2007 03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10 172 0 172 1 Berger Wolfgang H The Earth s Climate Syst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02 2007 03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10 Rahmstorf Stefan The Thermohaline Ocean Circulation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2003 2007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2 Various The Hydrologic Cycl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97 07 21 2007 03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7 Sadava David E Heller H Craig Orians Gordon H 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8th MacMillan 2006 1114 ISBN 0 7167 7671 5 Staff Climate Zones UK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2007 03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8 08 177 0 177 1 Earth at Aphelion Space Weather July 2008 2015 07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17 Why U S East Coast is colder than Europe s West Coast Live Science 2011 04 05 2015 07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08 Goody Richard M Walker James C G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PDF Atmospheres Prentice Hall 1972 2016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7 29 Highest recorded temperature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15 07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13 Lyons Walter A The Handy Weather Answer Book 2nd Detroit Michigan Visible Ink Press 1997 ISBN 0 7876 1034 8 Coldest temperature ever recorded on Earth in Antarctica The Guardian 2013 12 10 2015 07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20 Science Ozone Basics 2007 01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21 Staff Stratosphere and Weather Discovery of the Stratosphere Science Week 2004 2007 03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13 de Cordoba S Sanz Fernandez Presentation of the Karman separation line used as the boundary separating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ederation Ae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 2004 06 21 2007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17 Liu S C Donahue T M The Aeronomy of Hydrogen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Earth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74 31 4 1118 36 Bibcode 1974JAtS 31 1118L doi 10 1175 1520 0469 1974 031 lt 1118 TAOHIT gt 2 0 CO 2 Catling David C Zahnle Kevin J McKay Christopher P Biogenic Methane Hydrogen Escape and the Irreversible Oxidation of Early Earth Science 2001 293 5531 839 43 2016 08 12 Bibcode 2001Sci 293 839C PMID 11486082 doi 10 1126 science 10619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15 Abedon Stephen T History of Earth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7 03 31 2007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10 Hunten D M Donahue T M Hydrogen loss from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76 4 1 265 92 Bibcode 1976AREPS 4 265H doi 10 1146 annurev ea 04 050176 001405 Lang Kenneth R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he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92 ISBN 0 521 81306 9 Fitzpatrick Richard MHD dynamo theory NASA WMAP 2006 02 16 2007 0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7 Campbell Wallace Hall Introduction to Geomagnetic Field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57 ISBN 0 521 82206 8 193 0 193 1 Ion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2012 2016 08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03 Cluster reveals the reformation of the Earth s bow shock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11 05 11 2016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28 Gallagher Dennis The Earth s Plasmasphere Nasa Space Plasma Physics 2015 08 14 2016 08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28 Gallagher Dennis How the Plasmasphere is Formed Nasa Space Plasma Physics 2015 05 27 2016 08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15 Wolfgang Baumjohann Rudolf A Treumann Basic Space Plasma Physics World Scientific 1997 ISBN 978 1 86094 079 8 Van Allen James Alfred Origins of Magnetospheric Physics Iowa City Iowa USA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4 ISBN 9780877459217 OCLC 646887856 Stern David P Exploration of the Earth s Magnetosphere NASA 2005 07 08 2007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6 McCarthy Dennis D Hackman Christine Nelson Robert A The Physical Basis of the Leap Second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November 2008 136 5 1906 08 Bibcode 2008AJ 136 1906M doi 10 1088 0004 6256 136 5 1906 Leap seconds Time Service Department USNO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7 Rapid Service Prediction of Earth Orientation IERS Bulletin A 2015 04 09 28 15 2015 04 12 原始内容 DAT文件 在浏览器中显示为纯文本 存档于2015 03 14 Staff IERS Excess of the duration of the day to 86400s since 1623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3 Graph at end Staff IERS Variations in the duration of the day 1962 2005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13 Seidelmann P Kenneth 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Mill Valley CA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1992 48 ISBN 0 935702 68 7 Zeilik M Gregory S A Introductory Astronomy amp Astrophysics 4th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1998 56 ISBN 0 03 006228 4 207 0 207 1 Williams David R Planetary Fact Sheets NASA 2006 02 10 2008 09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25 See the apparent diameters on the Sun and Moon pages Williams Jack Earth s tilt creates seasons USAToday 2005 12 20 2016 08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24 Williams David R Moon Fact Sheet NASA 2004 09 01 2007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3 23 Vazquez M Rodriguez P Montanes Palle E The Earth as an Object of Astrophysical Interest in the Search for Extrasolar Planets PDF Instituto de Astrofisica de Canarias 2006 2007 03 2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8 22 Chebotarev G A On the Dynamical Limits of the Solar System Soviet Astronomy March 1965 8 787 2016 08 17 Bibcode 1965SvA 8 787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05 span,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