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喷气式

喷气式,亦称“坐土飞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夏至1967年春)盛行的批斗方式[1][2]。中后期虽未绝迹,但已不常见。喷气式的发明者可能是“四清运动”中,桃园经验的工作组。在桃园运动中,出现了一种称为“燕飞”的体罚与逼供方式,这种“工作经验”随着“桃园经验”的推广而悄悄流传,并为文革中的批斗提供了坏的先例经验。

批斗对象

被批斗者,最初是反动学术权威、老师、黑五类,后来是走资派、假党员、失势的保皇派、对立面的派头头,或犯了各种事儿并被冠以各种罪名的人(现行反革命、流氓分子等)。

批斗方式

批斗会上,强制性地按扭住被批斗者的头、颈、背部,使其上肢和下肢呈90度,乃至更甚;把被批斗者的两只胳膊向后上方或向侧伸直,如同喷气式飞机翘起的两个翅膀似的。头部向地,臀部高撅;同时在胸前还给挂上黑牌。时间长了,颈脖勒出血痕,腰酸背痛,血脉不畅,四肢僵直。以红卫兵串联为媒介,从北京向外地流传,传播速度奇快。

这是一种羞辱人、剥夺人的基本尊严的体罚方式。从姿势上看有点象鞠躬,但这当然不是主动向人表示敬意的弯腰礼,而是将通常强迫犯人低头认罪以示惩戒(依中国传统看,犯人不是人,无所谓人格的,怎么羞辱都可以)的示威手段,施之于被批斗者。对被批斗的无罪者和看重面子的传统人格型(“士可杀不可辱”)中国人来说[來源請求],是体罚(肉体酷刑)和精神摧残的双重折磨。精神摧残的摧毁力更甚于体罚。身心俱疲,常常容易让人在恍惚中把肉体的苦难与精神的罪恶联系起来,强使被批斗者将有罪感内化。

后世评价

对于“喷气式”批斗,仅仅这一批斗形式的命名本身,就含有化罪恶为有趣的残忍心态,冷漠虚无的价值取向。它是批斗者的青春冲动、顽(劣)童心态,与否定、取消人道、人权的阶级斗争哲学、政治合谋的结果。据有的过来人事后说,“坐飞机”时心中默念、背诵点什么,或运用气功之类入定心法,会减轻所受的煎熬。这里既有转移的心理机制起作用,运用了自我防护的有效技术,又有以拒斥苦难来认同苦难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自我麻醉。更为可怕的是,在革命的名义下,施受双方都无人对这一武斗形式的正当性提出質疑,而是普遍认同。观看者的兴奋,加倍助长了施与者的暴虐。

廖沫沙曾有七绝《嘲吴晗并自嘲》(亦有题为《斗风骚》者)志其事:

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于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看斗风骚。

斯文扫地,苦中作乐,叹看客之懵然,悲人生之荒诞,哀莫大于心死,百味并作。

在描写文革的小说、回忆录中,对这一武斗形式记载最多,因此在人们的苦难记忆里它就成了暴力、酷刑和非人摧残的象征,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代名词。而实际上,暴力、非人待遇的表现形式还很多,如剃阴阳头、戴高帽子、游街、请罪等;其它表现形式造成的精神摧残,较之坐土飞机,也毫不逊色。

参见

参考资料

引用
  1. ^ . 凤凰网. 201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中文). 
  2. ^ 文革时喷气式批斗. 搜狐. 新华网. 2014-02-28. (原始内容于2014-03-06) (中文). 
来源
  • 金鉴《喷气式批斗——那个荒唐年代的创造》,《南方都市报》2005年5月23日[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廖沫沙《瓮中杂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喷气式,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內容疑欠准确, 有待查證, 2022年9月30日,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准确度欠佳, 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此頁面之真實性有待商榷, 其部分或全部內容可能屬於惡作劇, 或含有需要改正的錯誤, 請謹慎確認用於佐證相關頁面或章節之可靠來源, 並為缺乏參考資料佐證之內容添加可靠來源, 若內容無法獲得證實, 應考慮將頁面提交存廢討論, 或移除有問題的相關章節, 對於明顯的惡作劇, 則應依相關準則提交快速刪除,.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內容疑欠准确 有待查證 2022年9月30日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准确度欠佳 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此頁面之真實性有待商榷 其部分或全部內容可能屬於惡作劇 或含有需要改正的錯誤 請謹慎確認用於佐證相關頁面或章節之可靠來源 並為缺乏參考資料佐證之內容添加可靠來源 若內容無法獲得證實 應考慮將頁面提交存廢討論 或移除有問題的相關章節 對於明顯的惡作劇 則應依相關準則提交快速刪除 此外 您亦可於討論頁進一步討論頁面內容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 其內容 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22年9月30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 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此條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 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實 2022年9月30日 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22年9月30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喷气式飞机 喷气式 亦称 坐土飞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初期 1966年夏至1967年春 盛行的批斗方式 1 2 中后期虽未绝迹 但已不常见 喷气式的发明者可能是 四清运动 中 桃园经验的工作组 在桃园运动中 出现了一种称为 燕飞 的体罚与逼供方式 这种 工作经验 随着 桃园经验 的推广而悄悄流传 并为文革中的批斗提供了坏的先例经验 目录 1 批斗对象 2 批斗方式 3 后世评价 4 参见 5 参考资料批斗对象 编辑被批斗者 最初是反动学术权威 老师 黑五类 后来是走资派 假党员 失势的保皇派 对立面的派头头 或犯了各种事儿并被冠以各种罪名的人 现行反革命 流氓分子等 批斗方式 编辑在批斗会上 强制性地按扭住被批斗者的头 颈 背部 使其上肢和下肢呈90度 乃至更甚 把被批斗者的两只胳膊向后上方或向侧伸直 如同喷气式飞机翘起的两个翅膀似的 头部向地 臀部高撅 同时在胸前还给挂上黑牌 时间长了 颈脖勒出血痕 腰酸背痛 血脉不畅 四肢僵直 以红卫兵串联为媒介 从北京向外地流传 传播速度奇快 这是一种羞辱人 剥夺人的基本尊严的体罚方式 从姿势上看有点象鞠躬 但这当然不是主动向人表示敬意的弯腰礼 而是将通常强迫犯人低头认罪以示惩戒 依中国传统看 犯人不是人 无所谓人格的 怎么羞辱都可以 的示威手段 施之于被批斗者 对被批斗的无罪者和看重面子的传统人格型 士可杀不可辱 中国人来说 來源請求 是体罚 肉体酷刑 和精神摧残的双重折磨 精神摧残的摧毁力更甚于体罚 身心俱疲 常常容易让人在恍惚中把肉体的苦难与精神的罪恶联系起来 强使被批斗者将有罪感内化 后世评价 编辑对于 喷气式 批斗 仅仅这一批斗形式的命名本身 就含有化罪恶为有趣的残忍心态 冷漠虚无的价值取向 它是批斗者的青春冲动 顽 劣 童心态 与否定 取消人道 人权的阶级斗争哲学 政治合谋的结果 据有的过来人事后说 坐飞机 时心中默念 背诵点什么 或运用气功之类入定心法 会减轻所受的煎熬 这里既有转移的心理机制起作用 运用了自我防护的有效技术 又有以拒斥苦难来认同苦难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自我麻醉 更为可怕的是 在革命的名义下 施受双方都无人对这一武斗形式的正当性提出質疑 而是普遍认同 观看者的兴奋 加倍助长了施与者的暴虐 廖沫沙曾有七绝 嘲吴晗并自嘲 亦有题为 斗风骚 者 志其事 书生自喜投文网 高士于今爱 折腰 扭臂栽头喷气舞 满场争看斗风骚 斯文扫地 苦中作乐 叹看客之懵然 悲人生之荒诞 哀莫大于心死 百味并作 在描写文革的小说 回忆录中 对这一武斗形式记载最多 因此在人们的苦难记忆里它就成了暴力 酷刑和非人摧残的象征 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代名词 而实际上 暴力 非人待遇的表现形式还很多 如剃阴阳头 戴高帽子 游街 请罪等 其它表现形式造成的精神摧残 较之坐土飞机 也毫不逊色 参见 编辑四清运动 桃园经验 文化大革命 批斗参考资料 编辑引用 史无前例 年代的创造 文革时的喷气式批斗 凤凰网 2013 02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04 中文 文革时喷气式批斗 搜狐 新华网 2014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3 06 中文 来源金鉴 喷气式批斗 那个荒唐年代的创造 南方都市报 2005年5月23日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廖沫沙 瓮中杂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喷气式 amp oldid 738901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