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台湾油点草

臺灣油點草學名Tricyrtis formosana)為百合科油點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中低海拔潮濕地方。新葉有深色圓點,花朵有紫紅色斑點。因模式標本在臺灣採集而以臺灣(Formosa)作為種小名。其种加词formosana”意为“台湾的”。

台湾油点草
臺灣油點草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科: 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
属: 油点草属 Tricyrtis
种: 台湾油点草 T. formosana
二名法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1879
異名

Compsoa formosana (Baker) Kuntze

分佈 编辑

臺灣油點草分佈於臺灣全島及蘭嶼,為極常見之油點草屬物種;但有資料指出在日本沖繩縣西表島亦有分佈。

形態特徴 编辑

枝葉 编辑

植株高度20-80 cm,莖光滑或幼嫩時披毛。

紙質葉片為單葉互生,全緣或具緣毛,表面光滑,葉背葉脈披毛。

葉形從倒卵形至寬闊披針形,先端及葉基均為漸尖,有時有葉柄,抱莖。

新生葉片常帶有墨綠至黑色圓形斑點,但在葉片長大後或光照較強生育環境下斑點會褪去。

花朵 编辑

繖房花序頂生多分枝,稍披毛,花從花梗基部向上開放。

紫白色花朵為開展的鐘形,花被片內側佈滿紫紅斑點,花被片六枚。

花被片兩輪,外輪花萼為較寬之披針或例披針形,每萼片基部有短花距,內輪花瓣線形,尖端有時呈藍紫色。

雄蕊6枚。雌蕊上有紫紅色斑點及腺體,柱頭三分岔,末端再二岔,心皮3枚合生成3室。

果實 编辑

果實為直立的蒴果,成熟時開裂,有細小薄片狀種子。

生育環境 编辑

生長在低海拔及中海拔山野、路旁,或是瀑布附近潮濕地方,分佈海拔10公尺至1,900公尺。

名稱由來 编辑

拉丁學名中,屬名Tricyrtis是由希臘文tri-(三)及kyrtos(穴)合併而成,種小名formosana指臺灣(福爾摩沙),因模式標本採集自臺灣。

油點草的名字有說是來自新生葉片上油漬狀斑點,亦有說法是因為花柱上有密集腺體。

日本稱油點草為ホトトギス(杜鵑草),與杜鵑鳥同名,一說是因花朵斑紋與杜鵑鳥腹部斑紋相似而得名。

參考文獻 编辑

  •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var. formosana Baker 1879 臺灣油點草.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19-03-23]. (原始内容于2020-04-14). 
  • 臺灣油點草.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台灣油點草. 臺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J. Linn. Soc., Bot. 17: 465 (1879).. Kew World Checklist of Selected Plant Families. [2019-03-23]. (原始内容于2020-08-14).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台湾油点草, 臺灣油點草, 學名, tricyrtis, formosana, 為百合科油點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長於中低海拔潮濕地方, 新葉有深色圓點, 花朵有紫紅色斑點, 因模式標本在臺灣採集而以臺灣, formosa, 作為種小名, 其种加词, formosana, 意为, 台湾的, 臺灣油點草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科, 天. 臺灣油點草 學名 Tricyrtis formosana 為百合科油點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長於中低海拔潮濕地方 新葉有深色圓點 花朵有紫紅色斑點 因模式標本在臺灣採集而以臺灣 Formosa 作為種小名 其种加词 formosana 意为 台湾的 台湾油点草臺灣油點草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科 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属 油点草属 Tricyrtis种 台湾油点草 T formosana二名法Tricyrtis formosanaBaker 1879異名Compsoa formosana Baker Kuntze 目录 1 分佈 2 形態特徴 2 1 枝葉 2 2 花朵 2 3 果實 3 生育環境 4 名稱由來 5 參考文獻分佈 编辑臺灣油點草分佈於臺灣全島及蘭嶼 為極常見之油點草屬物種 但有資料指出在日本沖繩縣西表島亦有分佈 形態特徴 编辑枝葉 编辑 植株高度20 80 cm 莖光滑或幼嫩時披毛 紙質葉片為單葉互生 全緣或具緣毛 表面光滑 葉背葉脈披毛 葉形從倒卵形至寬闊披針形 先端及葉基均為漸尖 有時有葉柄 抱莖 新生葉片常帶有墨綠至黑色圓形斑點 但在葉片長大後或光照較強生育環境下斑點會褪去 nbsp 植株形態 nbsp 葉片暗色斑點花朵 编辑 繖房花序頂生多分枝 稍披毛 花從花梗基部向上開放 nbsp nbsp 紫白色花朵為開展的鐘形 花被片內側佈滿紫紅斑點 花被片六枚 nbsp 花被片兩輪 外輪花萼為較寬之披針或例披針形 每萼片基部有短花距 內輪花瓣線形 尖端有時呈藍紫色 雄蕊6枚 雌蕊上有紫紅色斑點及腺體 柱頭三分岔 末端再二岔 心皮3枚合生成3室 nbsp 不同個體之花朵 nbsp 花被片尖端藍色之個體果實 编辑 果實為直立的蒴果 成熟時開裂 有細小薄片狀種子 nbsp 臺灣油點草生育環境 编辑生長在低海拔及中海拔山野 路旁 或是瀑布附近潮濕地方 分佈海拔10公尺至1 900公尺 名稱由來 编辑拉丁學名中 屬名Tricyrtis是由希臘文tri 三 及kyrtos 穴 合併而成 種小名formosana指臺灣 福爾摩沙 因模式標本採集自臺灣 油點草的名字有說是來自新生葉片上油漬狀斑點 亦有說法是因為花柱上有密集腺體 日本稱油點草為ホトトギス 杜鵑草 與杜鵑鳥同名 一說是因花朵斑紋與杜鵑鳥腹部斑紋相似而得名 參考文獻 编辑初冬大地有點吵 臺灣油點草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9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23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var formosana Baker 1879 臺灣油點草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19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4 臺灣油點草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台灣油點草 臺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J Linn Soc Bot 17 465 1879 Kew World Checklist of Selected Plant Families 2019 03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4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台湾油点草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 02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台湾油点草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台湾油点草 amp oldid 7061836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