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臺北市

坐标25°04′N 121°31′E / 25.067°N 121.517°E / 25.067; 121.517

臺北市,通稱臺北,是中華民國首都[2]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是臺北都會區、乃至於北台灣的中心城市,亦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全市劃分為12個,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46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註 2]、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註 3]

臺北市
Taipei City
簡稱:北、北市
首都直轄市

市旗

市徽
坐标:25°02′N 121°31′E / 25.03°N 121.52°E / 25.03; 121.52
國家 中華民國
設立
下級區劃12區[1]
政府
 • 行政机构臺北市政府
(立法機關:臺北市議會
 • 市長蔣萬安臺北市市長列表)
面积
 • 首都直轄市271.7997 平方公里(104.9425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第16位
海拔10 公尺(30 英尺)
人口(2022年10月)
 • 首都直轄市2,465,610人
 • 排名第4位
 • 密度9,071.42人/平方公里(23,494.9人/平方英里)
 • 密度排名第1位
 • 都會區6,894,643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戶政資料代碼63000
毗鄰省市新北市
網站https://www.gov.taipei/
市象征
臺灣藍鵲
杜鵑花
榕樹
臺北市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臺北市
简化字 台北市
字面意思臺灣之北
日语名称
日语原文 台北市
舊字體臺北市
泰雅語名称
泰雅語Mnka'

臺北城市建立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清治時代後期的1876年臺北府成立、以及1884年臺北城建立;日治時代中期的1920年成立州轄市,乃臺北正式建市之始。1945年中華民國時代開始時成為臺灣省省轄市省會(後者至1956年遷至中興新村為止),並自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成為首都,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

發音

臺北的英語譯名根據時代而有所不同,如清朝時期譯爲Taipeh[3]日治時期則以日語發音譯爲Taihoku[4],直到戰後才以威妥瑪拼音中華民國國語發音拼寫爲Taipei並沿用至今,2009年臺北官方譯音標準雖改採漢語拼音,但各縣市名稱以國際慣用為由仍保留威妥瑪拼音[5],因此不改譯爲Taibei。

歷史

17世紀-1709年

 
荷蘭人1654年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

根據荷蘭人1654年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記載,臺北最早為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人生活之地[6],部分平埔族有初步的開墾和灌溉,其番社址位置與後世並無太多變動。艋舺位置是以荷蘭文標示為「Handelsplaasts」,即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大龍峒被標為「Pourompon」聚落。早在漢人之前,荷蘭人就曾經在劍潭墾荒,松山地區於泉州人來之前,在明鄭前後就有福州人前來開墾。換言之,臺北從17世紀初開始,就已因西班牙、荷蘭、漢人的多元統治,而具有都市的粗胚樣貌。

1709年-1895年

 
欽差行臺,攝於約1901年

1709年,泉州人陳天章、陳逢春、賴永和、陳憲伯、戴天樞合股立陳賴章墾號,向大清帝國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之後多寫作「大加蚋堡」)地方。1723年,巡臺御史吳達禮報請朝廷增設淡水廳,並管轄大甲溪以北,臺北市也因此首度納入漢人行政體系[7],但當時的臺灣仍以臺南作為政治、經濟中心。

19世紀中葉,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特別是茶葉)興起,艋舺(今萬華)及大稻埕(今大同區西南部)先後成爲重要貿易據點,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清代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興建臺北城做為行政中心,於是1884年臺北城城垣正式落成。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擔任臺灣省首任巡撫,開始建設大稻埕至基隆新竹鐵路,加強、道路等基礎建設,並將臺灣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設置於城內(現址為中山堂),臺北的都市雛形至此已初步建立。1894年,繼任巡撫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由橋孜圖(今臺中市南區)移至臺北,奠定臺北至今為臺灣政治和經濟中心的地位。

1895年-1945年

 
大島久滿次銅像,以及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北州廳舍(今監察院廳舍),攝於1910年代

1895年,大清帝國於甲午戰爭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8],臺北仍作為日本統理臺灣的政治中心;並立縣廳制設臺北縣日治初期以原有的兩座衙門作爲臺灣總督府,直到1919年總督府新廳舍(今總統府)落成爲止。1900年起,日本政府拆除臺北城牆及西門,在原址闢築四條三線道路,興建自來水及下水道系統,以原臺北城內的區域(日人稱爲「城內」)作為中樞政府廳舍集中地,以及在臺日本人的商業地帶,並分階段進行市街改正計劃,街道和建築風貌略爲西化,另外也興建公園及其它公共建築,臺北逐漸具有現代都市的型態。自此,臺北城慢慢由中國傳統模式,變成中西混合的現代化城市佈局與運作模式,尤其日治中央政府所在的官廳集中區之現代化建設,對今日臺北城面貌影響最深。1897年日本政府為在臺北城進行地下水道修建工程,利用現代測量儀器繪製《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精準紀錄臺北城廓與街道樣貌,相較於之前不精確的中式地圖,更能滿足殖民政府軍事、政治管理與經營上的需求。1897同年開始到1901年,日本政府拆除部分城垣,以利於鐵路交通建設,可說是臺北城現代化的開端,臺北城也從防禦城變成開放城市。[9]

1920年10月1日市制實施,成為臺北州臺北市,與同時成立的臺南臺中為臺灣最早的三個二戰期間,美軍空襲臺北,造成破壞及市民傷亡,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日治時期劃下句點。

1945年至今

 
哨兵2號衛星於2021年拍攝的臺北盆地東側,作為臺北都會區中心商業區信義計畫區約在中央偏右下方,可見該區域有特別多棟高樓

1945年10月,臺灣進入戰後時期,臺北市在該年11月1日設為省轄市,至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退守臺灣之後,於10月起將中央政府所在地設立於臺北市。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的200萬中華民國國軍官兵中國大陸各省平民、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使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市民結構趨向多元化。過去在美援的挹注下,逐步進行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城市開發原以三市街爲中心,集中在建國南北路以西的舊市區,自1960年代末期,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逐漸發展成東區商圈。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爲直轄市,隔年再將原屬臺北縣(今新北市)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鎮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鎭士林鎭納入轄區。

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以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臺北市邁入都市開發的高度發展期。在高度發展之下,嚴重的交通問題亦隨之而來,直至1990年代,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臺北捷運快速道路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之後,才紓解交通上的壓力。

隨著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的搬遷與進駐,屬於東區的信義計畫區快速發展為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原本臺北城內的金融樞紐地位遭到取代;此外,西區的西門町大稻埕臺北車站周邊等市街區也開始進行都市再造計畫。21世紀後,臺北市陸續主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運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大型國際活動,加上曾爲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落成,增加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柯文哲市府上任後,再推行東區門戶西區門戶等兩大開發計畫,使得臺北市進入新的都市發展期。

根據美國科爾尼諮詢公司公布的2014年世界前84大城市排行,依照商業影響、人才、資訊交流、文化及革新能力等5項行為,臺北市排第40名,最佳成績是2008年的34名。[10]

地理

概況

 
臺北都會區衛星地圖

今日的臺北市包含12個區,面積為271.7997平方公里。而臺北都會區面積為2,457.1253平方公里,人口約704萬,包括臺北市外圍的基隆市、新北市的蘆洲三重新莊板橋中和永和新店汐止樹林土城五股泰山淡水,由上述2個城市都區與臺北市共同組成的大型都會區,這片區域又泛稱大臺北地區或雙北市。

地形

臺北市中心區域位於臺北盆地腹地中央,大屯火山群活火山)位於市區北邊與新北市接壤處,整個山系於市區內大致向南延伸並趨緩,直抵圓山大直與內湖等地,是臺北市境內最大的山系;最高的七星山為1,120公尺,第三高的大屯山為1,092公尺,山系中心地帶與北投側的外緣地帶有不少火山地形。市區東邊的內湖、南港與南邊的木柵多為丘陵地形;標高約300多公尺的南港山系拇指山系)則橫亙於信義、南港兩區之間。

水文

 
淡水河流域圖

臺北市境內的河流大部分屬於淡水河流域。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從臺北盆地的南邊流入,與其支流景美溪合流後,形成臺北市西南方與新北市的自然邊界。河道向西北蜿蜒流經景美公館古亭等地,至萬華附近與大漢溪合流後,始稱為淡水河。此後向北流經大稻埕社子,至關渡附近與支流基隆河會合前,亦形成臺北市西方與新北市的自然邊界。基隆河自盆地東北邊流入,經南港松山內湖士林北投等地,橫貫臺北盆地的北半部。過去因河道極為彎曲,每遇大雨常有水患,因此在南港至士林間的部分河道實施過截彎取直工程。景美溪係由盆地東南邊流入,橫貫文山區後於景美注入新店溪。另有發源於盆地北側山區的磺溪、外雙溪等河流,匯集後注入基隆河。

氣候

臺北市
氣候圖表(說明
 
 
94
 
 
20
14
 
 
129
 
 
21
15
 
 
158
 
 
23
16
 
 
151
 
 
27
19
 
 
245
 
 
30
23
 
 
355
 
 
33
25
 
 
214
 
 
35
27
 
 
337
 
 
34
27
 
 
337
 
 
32
25
 
 
163
 
 
28
23
 
 
89
 
 
25
20
 
 
97
 
 
21
16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英制單位換算
 
 
3.7
 
 
67
58
 
 
5.1
 
 
69
58
 
 
6.2
 
 
73
61
 
 
6
 
 
80
67
 
 
9.7
 
 
86
73
 
 
14
 
 
91
78
 
 
8.4
 
 
95
80
 
 
13
 
 
94
80
 
 
13
 
 
89
77
 
 
6.4
 
 
82
73
 
 
3.5
 
 
77
68
 
 
3.8
 
 
70
61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英吋(㏌)

臺北市位於北緯25度線附近的海島上,地處東亞大陸與太平洋之間,深受乾冷的蒙古高氣壓與暖濕的太平洋高氣壓交互影響,形成了副熱帶季風氣候日照時數地球多數地方相較之下較少,除了7月至9月晴天較多之外,其他季節大多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冬半年平均日照時數甚至低到每個月僅有70~100小時。

3月至4月為春季、5月至9月為夏季、10月至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但相對溫帶較為溫暖。有時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氣候變化影響,也會出現較暖的冬天,或是較冷的春天(如2005年2月至3月蒙古高氣壓帶來的強烈冷氣團,使得臺北的溫度少見地降至攝氏5.6度,鄰近臺北的淡水更出現攝氏3.9度的低溫)。由於位在東亞季風帶內,因此氣候也受東北季風(冬季由東北方吹來含有許多水氣季風,此風也是在冬季帶給臺灣北部降水的主要來源)影響。也因為有東北季風的影響,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量不足而斷流的問題。

同時臺北市地處海島,使臺北市縱然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冬季氣溫仍比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華南沿岸城市為高2至3度(如廣東沿海等縣市), 因此可達16度左右。因為一般大陸性的強冷空氣過海後會變得溫和且水份增多,所以臺北能下雪的機會,也比香港澳門等歐亞大陸沿岸城市為低。不過,在2016年1月24日北半球超級寒潮侵襲時段,臺北市有出現雨夾雪,當日最低氣溫為4度,為氣象站首次觀測到固態降水。因此台北周圍山區,仍然是有冰雪天氣的可能性。

另一個特殊的氣候特徵:因為市區主要位於臺北盆地中,氣候深受盆地地形影響,夏季因盆地周圍的高山阻擋,不易使熱氣排出,市內的氣溫通常較周圍地區高出攝氏1度至2度。進入冬季後,市區周圍的山地丘陵容易形成地形雨,溼冷天氣居多,儘管溫度比台灣中南部平原地帶或中國大陸沿海城市高,體感溫度卻比實際溫度還要更,台北仍較會感受到陣陣涼意。每年5月前後,由於蒙古高氣壓與太平洋高氣壓交會形成鋒面,使得臺灣進入梅雨季節,此時臺北的降雨天數也會增加,夏季也經常會因為上升氣流旺盛,形成午後雷陣雨。

隨著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不斷增加,加上熱島效應,臺北市氣溫近年不斷創新高(如2020年7月24日測得39.7℃,創下臺北氣象站自1896年設站以來的最高溫紀錄,且歷史前五名高溫有四次出現於2020年[11]),夏天出現38度或以上的高溫日子會顯著增加,而冬天出現10度或以下的寒流會減少,2017年及2019年臺北市更沒有出現攝氏10度或以下低溫,創1951年有紀錄以來整年都沒有寒流報到的紀錄。[12]

氣候數據
  • 年平均气温:23.5°C。
  •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6.6°C。
  •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0.1°C。
  • 极端最低气温:-0.2°C(1901年2月13日)。
  • 极端最高气温:39.7°C(2020年7月24日)。[13]
臺北市(平均數據1991-2020年,極端數據1897-2021年更新中)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33.8
(92.8)
31.8
(89.2)
35.0
(95.0)
36.2
(97.2)
38.2
(100.8)
38.9
(102.0)
39.7
(103.5)
39.3
(102.7)
38.6
(101.5)
36.8
(98.2)
34.3
(93.7)
31.5
(88.7)
39.7
(103.5)
平均高温 °C(°F) 19.6
(67.3)
20.7
(69.3)
22.9
(73.2)
26.7
(80.1)
30.1
(86.2)
32.9
(91.2)
35.0
(95.0)
34.4
(93.9)
31.6
(88.9)
27.8
(82.0)
24.9
(76.8)
21.1
(70.0)
27.3
(81.1)
日均气温 °C(°F) 16.6
(61.9)
17.2
(63.0)
19.0
(66.2)
22.5
(72.5)
25.8
(78.4)
28.3
(82.9)
30.1
(86.2)
29.7
(85.5)
27.8
(82.0)
24.7
(76.5)
22.0
(71.6)
18.2
(64.8)
23.5
(74.3)
平均低温 °C(°F) 14.4
(57.9)
14.7
(58.5)
16.2
(61.2)
19.4
(66.9)
22.8
(73.0)
25.3
(77.5)
26.8
(80.2)
26.6
(79.9)
25.2
(77.4)
22.6
(72.7)
19.8
(67.6)
16.1
(61.0)
20.8
(69.4)
历史最低温 °C(°F) −0.1
(31.8)
−0.2
(31.6)
1.4
(34.5)
4.7
(40.5)
10.0
(50.0)
15.6
(60.1)
19.5
(67.1)
18.9
(66.0)
13.5
(56.3)
10.2
(50.4)
1.1
(34.0)
1.8
(35.2)
−0.2
(31.6)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93.8
(3.69)
129.4
(5.09)
157.8
(6.21)
151.4
(5.96)
245.2
(9.65)
354.6
(13.96)
214.2
(8.43)
336.5
(13.25)
336.8
(13.26)
162.6
(6.40)
89.3
(3.52)
96.9
(3.81)
2,368.5
(93.23)
平均降雨天数 13.6 12 14.1 14.5 14.5 15.7 11.8 14.6 13.8 12.8 12.5 13.1 163
平均相對濕度(%) 77.2 77.8 76.1 74.9 74.7 75.3 70.2 72.1 73.9 74.4 75 75.9 74.8
月均日照時數 76.1 79.3 95.1 96.9 113.6 114.8 176.9 182.8 151.7 114.7 93.3 78.6 1,373.8
数据来源:中央氣象局

區劃人口

區劃歷史

 
臺北市行政區劃(1968年-1990年)
 
現行臺北市行政區劃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年,臺灣進入戰後時期後,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並在1956年以前為臺灣省省會(後遷至南投縣中興新村),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第一個直轄市。1968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文山區等12區。重劃情形大致為: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合併為萬華區;城中區、古亭區中部合併為中正區;古亭區東側與松山區中西部併入大安區;大安區東側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新設信義區;景美區、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14]

自2000年起,在各區之下增設次分區,作為輔助的行政區域。各區依據實際發展情形,配合各里特色,劃定4至7個次分區,將具有鄰近特性,文化、歷史特質類似的數個里集結起來,以求有效利用鄰里資源,並凝聚居民向心力,相互合作以共同推展市政建設。至2010年11月止,臺北市共有68個次分區。

人口概況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60 898,655—    
1966 1,174,883+30.7%
1970 1,769,568+50.6%
1975 2,043,318+15.5%
1980 2,220,427+8.7%
1985 2,507,620+12.9%
1990 2,719,659+8.5%
1995 2,632,863−3.2%
2000 2,646,474+0.5%
2005 2,632,242−0.5%
2010 2,618,772−0.5%
2015 2,704,810+3.3%
2020 2,602,418−3.8%
來源:
  1. 內政部戶政司. .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202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中文(臺灣)). 
  2. .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22-01-13].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2-06-29) (中文(臺灣)). 

臺北市2022年10月底的戶籍人口約有247萬人[1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有9,070人,在全國所有直轄市與縣市中,人口排行第四多,人口密度則居最高[16]。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衛星都市的新北市為主,是許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依據內政部發布的2020年11月底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臺北市的平日日間活動人口約為350.8萬人,夜間停留人口(常住人口)則約為279.0萬人,其在平日時的日間活動人口較夜間停留人口多,且兩時段的人口皆與其當時的戶籍人口260.5萬人有明顯的差距[17]:61。其中屬於文教、商業、行政匯集區的中山區、中正區、大安區等三個行政區屬於日間流入人口較多的地區[17]:64,大安區、中山區及內湖區亦為全國平日日間活動人口前十多的鄉鎮市區[17]:62、64。反之,萬華區、文山區等相對偏重居住、生活功能的地區,平日的日間活動人口則較夜間停留人口少[17]:65

臺北市和臺灣其他地區相同,面臨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隨著二戰後嬰兒潮人口陸續成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及低生育率帶來少子化的現象,臺北市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也增加其人口老化的速度[18]:61。臺北市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於1992年達到7.25%而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18]:58。2014年11月,臺北市老年人口已佔全市總人口的14%,進入高齡社會[19],老化指數也在翌年(2015年)突破100,即老年人口數正式超越幼年人口數,其中2016年底臺北市老化指數為111.73,是臺灣六都人口老化情形最嚴重者[18]:60。2022年1月,臺北市老年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比率達到20.02%,成為臺灣第一個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直轄市,現今也是全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僅次於嘉義縣排行第二高的縣市[20]

各行政區2022年10月底總人口,由多至寡依序為大安區280,696人、內湖區271,495人、士林區263,032人、文山區256,288人、北投區239,790人、中山區210,000人、信義區201,694人、松山區187,940人、萬華區172,832人、中正區146,901人、大同區118,164人、南港區113,650人。

族群分佈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216,300人籍貫為福建、1,4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廣東省。)

1926 年日本政府實施的臺北市(州轄市)、七星郡之士林街、北投街、內湖庄、松山庄、文山郡之深坑庄漢人籍貫統計[21][註 4][註 5]
省份 / 居民(千人) 福建
216.3
廣東
1.4
其他
2.3
州府 / 居民(千人) 泉州
186.7
漳州
28.0
汀州
0.5
龍巖
0.0
福州
1.0
興化
0.1
永春
0.0
潮州
0.9
嘉應
0.5
惠州
0.0
地區 / 居民(千人) 安溪
99.6
同安
29.7
三邑
57.4
語言
【方言】
閩南【泉州】 客家【南靖、平和、詔安】
閩南【漳州】
客家【汀州】 客家【汀州】
閩南【龍巖、漳平】
閩東【福州】 興化【莆田、仙遊】 閩南【泉州、大田】 客家【豐順、饒平、大埔】
閩南【潮州】
客家【四縣、長樂】 客家【海陸】
閩南【潮州、漳州】
多種語言

城市規劃

臺北城

 
臺北城西門(寶成門),於1905年拆除。
 
護城壕圍繞的臺北城地圖。

臺北的發展,从淡水河东岸艋舺小集市形成聚落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政府1875年在臺北设府治,1885年,把臺湾划为一个行省,臺北为省会。1879年修筑了臺北城,格局近方形,城内采用东西与南北正交的棋盘式道路系统,但城墙线与道路不正交。城设五门,其中仅丽正门(南门)对准正南,全城背靠大屯山,面向新店溪。城的主轴北起天后宫(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南至丽正门,东西城墙则交会于大屯山主峰七星山

日治時期

 
1945年美軍航測圖,可見日治末期基隆路走向。
 
最初是由松崎萬長與渡邊萬壽設計的臺灣鐵道飯店

日本殖民時期的臺北城市規劃,相當程度上是參考歐洲大城市的經驗,特別是拆除舊有城牆,擴大城市發展區域的概念。自17世紀以來,像是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先後拆除城牆,進而重新整頓城市。[22]臺北在拆除舊城牆後,決定鋪設四通八達的街道。日治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土木局主要仍依循舊規,依照城內傳統布局規畫新道路,例如延長北門街(今衡陽路),特別是向南擴建,成為貫穿南北城區的道路,南段部份則為文武街。至於作為城市中軸線的府前街(今重慶南路一段),如今貫穿整座城市。此外,也鋪設許多東西向道路。使傳統上以軍事防守為出發點的城市,轉變為注重交通需求的現代化城市。至於城內街區,當時的規劃邏輯,是將整個城市劃分為52個街廓(Block)。[23]受限於舊有街道、建築並不成正角對稱,新街廓的外型往往也呈現各種不對稱矩形、不對稱多邊形。以街廓為單位,新城市也發展出與清代沿著街路兩側發展的線性模式截然不同的樣貌。[24]此外,在建築材料上,臺北官廳集中區也有其獨特之處:許多建築大量運用紅磚。由松崎萬長與渡邊萬壽設計,在1908年完成的臺灣鐵道飯店,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25]

歐洲自19世紀以來的都市規劃,強調視覺美感與功能並重,以幾何型態和對稱空間結構為基礎,放入機能性建設,其中包括道路、水道、衛生設備,以及各類型官廳行政機構。[26]對於日本而言,西方的這套都市規劃相當值得學習,歐化之後,更繼續以臺灣各城市,尤其是臺北城,實驗現代化城市建設。就此角度而言,臺北也可說是當時全日本最為先進的城市之一。後藤新平以後成為東京市市長,可說明這種歷史趨勢[27]後藤新平於1890年前往德國留學兩年,並且極為讚賞俾斯麥的治國政策。後藤新平1889年便主張將國家視為有機體,將國家事務治理廣義定義為衛生治療,衛生問題解決後,國家機能才能運作,也才能健全國體;主政者是醫生,政府官員應以客觀科學、生物學、醫學的方式認識國家病源與問題,用客觀、理性、現代科學的方式治理國家,所以衛生制度與衛生機關的建立和保健制度的確立是健全帝國的必備條件。[28]19世紀下半葉歐洲新興的強國,正像一個生命力旺盛的有機體,試圖使用各類現代化、科學化的方式治理,而強國的城市,例如德國柏林,正快速擴張與科學理性規劃,漸漸由地方城鎮轉變成現代國際性首都。[29]規劃柏林都市發展的專家霍布利希德(James Hobrecht,1825 ─ 1902)曾在1887年受邀至東京考察,當時陪同調查的後藤新平深受影響。日後任職衛生局的後藤新平特別重視各類衛生調查工作,到臺灣的第一項工作,也是先做科學式的調查。[30]後藤新平隨著1896年考察團來臺,馬上開始調查臺灣全島衛生設施、上下水道設計。隔年調查成員便向總督提議,將臺北市街下水道設計與道路擴建工作合併共同規劃。另外,臺北城的發展也受限於城內街道佈局與城廓上的不協調。在考察團來臺的同一年,臺灣總督府設置民政局臨時土木局(民政部土木局的前身),當時聘用具有土木科專業背景的長尾半平與濱野彌四郎兩人,從1899年起,接下來十年,共同推動臺北城區的現代化發展。[31]

 
每天可供12萬人口、2萬噸用水的臺北水源地慢濾場,是臺北自來水邁入現代化供水系統之始。圖為1908年完工的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內部相關設備。
 
北門街(今博愛路臺北郵便局暨臺北電信局附近街景,攝於約1913年到1930年間。

當臺北在進行大規模改造時,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認為,建築即為「文裝的武備」,換言之,「把城市興建看成是一種軍事武備,是國家強盛的必要裝備,可防備抵抗運動」。[32]後藤新平在德國留學期間,曾親眼看到柏林如何從地區性城市,變成全德國、全世界等級的國際大都市。因而來到臺灣後,也想要將同樣的規劃概念運用在臺北市,使這座城市擁有相當完善、便利的現代化機能,具有抵抗各種挑戰的抗體。事實上,後藤新平之後在1920年至1923年擔任東京市長期間,也提出大規模的都市改建,很多項目都和當年的臺北城市改造一樣,包括完善的水道系統、充足的公共設施、開闊便捷的街道、將城市傳統融合現代需求等。雖然東京的改造因為政黨競爭、缺乏中央政府支持等因素而難以順利執行,依然可以看出,他的臺灣經驗反而回過頭來影響東京城市的發展。[33]

雖然規模不比歐洲現代化城市,但在日本人接收臺北時,該城已經是個頗具現代化的城市,而且擁有相當明確的官廳集中區,內含財政、經濟、軍事、商務、郵政、電信、電報等重要功能。從臺灣歷史來看,臺北可說是近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新嘗試。當時許多日本人也相當想要實驗現代化的官廳集中區,在臺北這塊殖民地上,較為年輕的建築師或官員,可以更不受傳統阻礙,在既有基礎上,更進一步施行現代化。[34]從1900年公布的《臺北城內市區計畫》可知,初期計畫僅限於城內地區,明顯是想利用清代的「官署集中區」,大肆開發遺留房舍或空地,作為未來新政治核心區域。在不久後,繼續發展成更完整的「臺北城官廳集中區」。[35]

 
榮町通(今衡陽路)街景。榮町有「臺北銀座」之稱,區內有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1932年)與第一座紅綠燈(1935年)。
 
1935年作為臺灣博覽會第二會場的臺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及其附近街區。

1905年時,日本總督府公佈第三個版本的臺北市現代化計畫。比起先前版本,新版本的範圍不侷限在臺北城中心,而是擴及到其周圍的艋舺、大稻埕,以及東門、南門及三板橋(南門以南及南門東南地區)一帶,規模顯然大上許多。主要負責人依舊是後藤新平的愛將長尾半平。[36]根據當年的《臺北區改正圖》可知,新計畫在傳統的棋盤式方格佈局上,增加許多歐洲自巴洛克時期啟蒙運動以來的幾何造型與空間概念。例如城牆拆除後的空間,原先討論規畫成公園廣場,最後還是決定規劃三線道的林蔭大道,成為日後大臺北市的重要交通幹道。[37]當時公佈的計畫中,已經可以看出臺北新公園(今228和平紀念公園)的規劃,它與官廳集中區的關係密切,被納入整體計畫,成為重要都市新景觀的一部分。[38]

臺北城牆拆除時,位於轉角處的角樓地方,放置放射狀圓環,主要幹道由此向外延伸,成為各區塊的重要連結點。除了交通功能,也刻意利用這些圓形交叉點,塑造特殊城市景觀,配合林蔭大道,使之成為城內新地標。東北邊的圓環成為今日忠孝東路中山南北路的交叉點;東南角圓環處則配合三角形岔路往東南方,也就是今日愛國東路羅斯福路一段兩馬路所形成的交會點。在更往外的地方,運用更多三角形道路、不等邊四邊形、錐狀道路系統,連接臺北城與城外東南地帶、新店溪旁的區域,規劃上相當靈活多元。至於今日的羅斯福路南海路金華街林森南路等,也是當年為了強化交通的五線道路。北門圓環是由五條放射狀道路圍繞,原本城牆所在區域變成今日忠孝西路與中華路一段,當年就是美麗的林蔭大道。[39]西半部的規劃,同樣大量運用三角形、不等邊四邊形、斜向道路等手法,強化舊有的道路系統。此時的新道路之寬度共有兩項標標準,一為72.8公尺,另一為145.6公尺。[40]

 
1935年臺灣博覽會第一會場。由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周邊往南延伸至小南門前之三線道道路(今中華路)。
 
1936年完工的勅使街道(今中山北路)。

臺灣劍潭神社於1900年完工,臺灣總督府則是在1919年興建。[41]在當時的規劃中,刻意規劃一條世界級規格、橫亙臺北城的南北向重要道路(今日中山北路)以連接兩處,其在1936年完工。[42]當時採用「地帶超過收用法」處理兩旁景觀。該法意味著,「除了原有道路用地外,也徵收道路兩側連帶的區塊,如此一來,可同時將周邊不完整的土地同時納入城市規劃中,或者再規劃入公共建設預定地中作了規劃以後的區塊,以高價賣掉,收購者需依照規劃加蓋,因此,整塊區塊與建築都有統一整齊的面貌」。[43]整體而言,新版本的城市規畫,其道路系統更注重往東西向延伸,南北巷道路為輔助。這種規畫概念其實也有生物學上的原理,考量到臺北城多吹東風,東西向道路可減少灰塵累積,也能有充足陽光,可說是相當符合日本政府提倡的衛生概念。[44]改造臺北城市的過程中,不可否認的,日本殖民政府確實比較沒有善待城內古蹟。以東京為例,明治政府在首相伊藤博文的帶領下,與德國建築師恩德與伯克曼(Ende & Böckmann)合作主持「日比谷官廳集中計畫」。計畫中盡可能保留江戶城的原貌,特別是の字形向右渦旋旋轉組成的城廓,包括本丸、二丸、三丸、西丸和北丸,除了天災之外,必須加以完整保存,更不可拆建,妥善保存後成為今日「皇宮居留地」。不過在臺灣,不僅有強力公權力介入景觀重建,甚至利用1911年的風災後重建工程,大肆拆除清代建築與木造平房,實施「京町改築」都市計畫與公共衛生建設。大幅改造的結果,使臺北城與歷史、傳統有了相當大的脫離。日後日本施行的都市相關法規,依舊缺乏保護古蹟、歷史建築的思維。[45]在此環境下保留的舊城門:東門(景福門)、大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算是少數特別案例。以後藤新平為領導,以長尾半平為主管,以野村一郎為輔佐的年輕都市規劃群,將城門設計成圓環功能,並和巴洛克造型結合一起,使臺北城的樣貌加入現代性特質。[46]

臺灣總督府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灣總督府廳舍(今總統府),攝於1934年。
 
臺灣總督府鳥瞰,攝於日治時期。

臺灣總督府廳舍(今總統府)建於1912年至1919年,是日本殖民政府在臺北興建的官署建築。此建築為歐洲歷史主義(Historicism)下的新文藝復興風格,造型與結構強烈受到歐洲19世紀歷史主義風格與功能的影響。總督府廳舍位於臺北舊城內,座西向東,整座建築是由四條長形長翼圍繞,組成封閉式的矩形結構體,這組矩形建築整體,中央貫穿主軸中翼,將矩形建築圍成兩個中庭,建築物正面主樓中央,有一高達60公尺的樓塔,與當時當地其他建築比較,是最高與顯著的建築。[47]臺灣總督府首要功能是行政機構,但同時也代表殖民統治者的執政權威,尤其建築師嘗試利用西式造型來表現建築物的現代化與高效率外,也同時借用東方建築空間佈置上的中軸理念來突顯執政者的權威形象。[48]

臺灣總督府正面設計有西式建築市政廳的面貌與外表,是地方政府規格,但內部空間以中央縱軸線的組成,卻是帝國模式、全國中央級的規格。主要建築師為森山松之助長野宇平治。森山松之助巧妙地把高塔與穹窿同時設計在一個建築體內,雖然高塔與穹窿、地方與中央是兩種相對立的造型與象徵,但總督府卻同時擁有高塔與穹窿,是地方,也是中央,更具皇族氣派。總督府中央縱軸線上的曲錐穹窿雖然不如其它歐洲穹窿高大,且隱藏在正面樓塔之後,從整棟建築外表看並不非常顯眼,但卻是放在整座建築的中心位置,穹窿下敞廳是整座建築最華麗氣派的部位,以中國建築中軸線分析,它正符合東方尊卑倫理觀念,越在中央越顯建築體地位尊貴,曲錐穹窿因在高塔與四翼之後,所以也有東方宮殿隱密、幽靜深遠與深不可測的肅穆。所以正面外表看是講究行政效率、辦公實用的市政廳官署建築,內在卻隱藏著具有帝國宮殿氣派中央級的穹頂。長野宇平治則開創倒「日」字形平面結構在亞洲的使用先例,1936年東京國會議事堂直接仿自臺灣總督府,也沿用了此倒「日」的平面設計,借助森山松之助的巧妙修正,使總督府同時具備地方政府與帝王宮殿的雙重性格與特徵。在兩位建築師的精心創作下,臺灣總督府成為當代稀少的建築融合體,它把當時藝術、文化、政治的衝突,恰當的化解開來,且把地方精神與中央精神融為一體,反應了整個臺日接觸的時代精神內涵。[49]

臺灣總督府新廳舍位於臺北城的正中心點,符合東方建築中心軸線思想的理論,它與清末一樣,仍是政治權力的中心,但另一方面建築本身採東西橫軸向,破除了傳統坐南朝北的縱軸線佈局與風水觀,符合當時日治政府提倡向東,面向陽光,較明亮、採光佳,較現代衛生、空氣流通的原則。早在總督府廳舍設計競圖比賽公佈(1906年)之前,新廳舍敷地(預定地)的地點、位置、面積及方向都已確定,由1905的《台北市區改正計畫圖》中可看出未來總督府新廳舍正門朝東,位於原來清代的文武街上,正面大門面對東門街(今凱達格蘭大道),直通東城門,在此新的市區規劃中,東城門城牆已拆除,且利用圓環及五條放射星狀道路規劃,使東城門成為新的重要交通聯繫點,未來總督府便面向此交通要點;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為臺灣總督府所設計的中軸線正好連接上東城門延伸出來的東西軸線,除了總督府建築本身外,中軸線正借東西軸道與東側新市區相連接,由1950年10月公告第一九九號公布《台北市區改正計畫》中,可預知城東側新市區東向幹道將成為市區街道之主軸,總督府中軸線正是這條新主軸幹道(今凱達格蘭大道與仁愛路)的起點。總督府的東西向中軸線與面朝東向的規劃,預告了未來臺北新城向東擴展的趨勢,由1932年《台北市區計畫街路及公園圖》中分析,總督府中軸線的東西走向,的確調和了清末以來單重南北縱向發展的缺失,使縱橫軸線交錯的棋盤道路網更為周全密集。不管舊城區或新市區的規劃,也因加入更多數學理性造型,如圓形、橢圓、半圓、錐形、三角形等西式造型,像圓環、放射星狀道路、廣場等建築元素,使方格佈局與幾何佈置結合,原本封閉的城市格局慢慢轉變為向四周開放的城市格局,以多元取代單一,臺北城市面貌因此更現代化、更進步。[48]

戰後

 
臺北市夜景鳥瞰,攝於2018年。
 
臺北101鳥瞰臺北市區。

戰後臺北市城市的發展歷程,與戰前日治時期都市計畫密切相關,1945年臺灣政權易手,導致既有都市計畫制度、人員與執行產生某些變革,但整體而言,臺北市既有都市計畫體系並未產生根本性改變。既有之道路規劃、大型都會公園開闢大致依照舊有計畫進行[50]

戰後,臺北被規劃經營為臺灣的政經中心而持續發展,由於上百萬軍民於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加上1960年代中央政府大力推動「出口導向」的輕重工業政策,成立加工出口區、推行十大建設,此時青壯年大多前往臺北、高雄找工作[51]。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除此,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也開始逐步進行。

1960年代起,中央政府在臺北開展耗資上千億的臺北防洪計畫[52][53] ,是戰後臺北都市計畫體制更異的第一個關鍵期。臺北從1960年代初引入聯合國專家的指導、都市計畫體制本土化的試行到臺北市改制院轄市後的觀念與體制革新,為戰後都市計畫推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接軌了高度經濟發展時期的1970年代與1980年代[54]。此開發進程自1980年代起,東區正式形成副都心,信義計畫區亦陸續快速發展[55],而在這個時期中,南臺灣地區受到石油危機影響,石化及重工業開始沒落、加上中央政府的行政資源集中於北部(重北輕南),使得更多勞工往北臺灣遷徙[51]。在這段期間,臺北城市的商業重心從這時候開始從擁擠的舊城區逐漸向東移,早期有南京東路、民生東路的金融商圈,後期則以1980年代信義計畫區的開發最具指標意義,目前臺北市的行政中樞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分別於1994年與1990年搬遷至信義計畫區內,目前區內除了指標性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臺北101之外,周邊還有許多企業集團的辦公設施,如國泰金融中心新光銀行總部大樓、華南銀行總部大樓、臺北南山廣場大樓、富邦企業總部大樓遠雄集團總部大樓、ING安泰人壽、震旦行、群益證券摩根大通金融大樓、花旗銀行臺灣總部、中油企業總部、克緹國際大樓等。而為改善東、西發展不均的狀況,2014年上任的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力推西區門戶計畫,期盼復興老舊城區、翻轉東西軸線。目前台北市擁有全國最多的150公尺以上的摩天大樓

 
臺北城市風貌一景。
 
臺北市夜景一瞥。

政治

市政組織

 
臺北市議會議席分布圖

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地方自治事項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北市政府設有157個附屬機關、236所各級學校,此外臺北市政府還經營3個市營事業機構。

臺北市議會是臺北市地方自治事項的最高立法機關,議決臺北市法規案、預算案、市政府或市議員所提出的其他議案。臺北市議會議員,總計63席,由具有選舉權的臺北市市民選舉產生,議長、副議長則由臺北市議會議員以無記名投票選舉自臺北市議會議員中各選舉一人。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的第13屆臺北市議會,自2022年12月25日開議,各政黨現有議員席次為中國國民黨31席、民主進步黨21席、台灣民眾黨4席、無黨籍3席、新黨1席、社會民主黨1席。

臺北市市長為臺北市政府之首長,綜理市政並指揮、監督所屬員工及機關。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臺北市市長於1967年到1994年之間,係以行政院提名人選,經臺北市議會行使同意權的方式產生,1994年《直轄市自治法》施行,臺北市市長改為由具有選舉權的臺北市市民選舉產生。臺北市市長得任命3位副市長襄助其處理市政,1位秘書長作為幕僚長,並得依法任命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首長。1994年直轄市市長改由市民普選,市長可以連任一次。由於臺北市作為首都,亦為臺灣的政經中心,臺北市市長身為首都市長,掌握相較其他縣市的行政首長更為豐沛的行政資源,相對下也較容易吸引媒體鎂光燈的關注。而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前任市長,於卸任後當選總統,也使臺北市市長認為是通往總統之路的跳板之一。

下表整理了1994年直轄市市長改由市民普選後,由臺北市市民選舉產生的臺北市市長。

屆次 姓名 黨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陳水扁   民主進步黨 1994年12月25日 1998年12月25日 民選首任
2 馬英九   中國國民黨 1998年12月25日 2002年12月25日
3 2002年12月25日 2006年12月25日
4 郝龍斌 2006年12月25日 2010年12月25日
5 2010年12月25日 2014年12月25日
6 柯文哲   無黨籍 2014年12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
7   無黨籍  台灣民眾黨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
8 蔣萬安   中國國民黨 2022年12月25日 現任

選舉與集會遊行

 
2014年太陽花學運330反服貿遊行,圖為民眾聚集街頭。
 
2006年中華民國國慶日,民眾發動天下圍攻「倒扁」運動,圖為「紅衫軍」聚集街頭。

從臺灣於清代設省於臺北城、日本設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市、中華民國設臺灣省政府於臺北市,到中華民國首都遷於臺北市,臺北市一直是臺灣的政治中心。臺北市外省新移民族裔比例較高,為臺灣各縣市之最: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在2004年的調查研究顯示[56]:臺北市單獨認定自己為外省族群佔15.2%,高於全臺平均的8%;而據行政院1990年戶口普查的籍貫統計,在臺北市籍貫為外省人者有703,520人,約為當時臺北市人口比例的25.49%,是臺灣地區外省族群人數最多的行政區[57]。因此從數據上來看,外省族群在臺北的影響力較臺灣其他縣市大。由於外省族群支持泛藍陣營的比例較泛綠陣營來得高,這使得泛藍陣營在臺北市的選舉較泛綠陣營佔有優勢。

1987年解嚴之後,臺北市即成為集會遊行的重地。因素有三:動員與集結容易、媒體效果較佳、抗議或請願對象(政府機關)明確。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或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街頭集結抗議是十分平常的事,此現象於即使經過三次的政黨輪替後,依舊存在。1994年之後,主要政黨為爭取選票,會在舉辦選前一週的週末,在臺北街頭舉行大遊行為選舉造勢,不失為臺北街頭奇觀。即使臺北市民對於遊行與抗議已經司空見慣,但以逐次下滑的投票率來看,臺北市民近年來被政治動員的程度並未比其他都會區高。

經濟

商業活動

 
信義計畫區商辦大樓一景。

臺北市為臺灣的經濟、金融中心,眾多國內外企業總部及金融機構與部分亞洲區總部均位於臺北市與臺北都會區。包括臺灣銀行中華郵政中國銀行渣打銀行、法國巴黎人壽、星展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國泰金控新光金控台新金控中國信託中國國際航空廈門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馬來西亞航空GoogleYahoo奇摩蘋果公司FacebookMicrosoftAmazon宜家家居等全國與全球知名企業都將台灣分公司或亞洲區總部設立於臺北市中心,市內產業結構以三級產業(服務業)為主、二級產業(工業)為輔,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所占比率極小。從就業人口比例來看,臺北市為典型以服務業為主的都會城市,且近8年來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比例更呈現成長的趨勢。工業部分係以都市型輕工業、都市服務型工業、高科技及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從廠商家數集中地來看,「臺北科技走廊」所在的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及開發中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是臺北市製造廠商的大本營,尤其是南港軟體工業園區與內湖科技園區更是發揮廠商群聚效果,約有六成以上的廠商聚集於此[58]

物價

臺北市平均房價為全臺灣之冠,2005年每新臺幣27萬元;2006年31萬元;2007年35.4萬元;2008年37.7萬元;至2009年7月已超過40萬元[59];2012年12月全市平均房價來到每坪新臺幣79萬元[60]。相對於極度偏低的租金收益率,臺北市的房價堪稱全球最貴。市中心2018年第一季頂級商業辦公室的單坪月租金成本為新臺幣6,548元,在全球120個城市中排第38高[61]。它的物價水準與薪資收入相當,2018年的購買力平價在全球77個城市中排第26高,薪資則是排在第37位[62]

勞動力狀況

到2010年3月底為止,臺北市15歲以上之民間人口約有190萬人,勞動力有106萬人,就業者有110萬人,失業者4萬7千人,非勞動力94萬4千人;勞動力參與率55.7%,失業率3.9%[63]。在外籍勞工方面,到2007年7月底為止,臺北市有49,251名外國專業人員(白領移工),數量全臺灣最多[64];藍領移工則有36,778人,全臺灣第三[65]

但是也有許多戶籍在外地的人口於臺北市就業,或從其他地方通勤至臺北市區上班。

文化

台北風光秀麗,歷史古蹟隨處可見。被稱為是「繁體寫成的南京」;[66]。臺灣各族群文化與全球文化在臺北市薈萃,蘊含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濃厚閩南、舊都城風情的大稻埕艋舺大龍峒剝皮寮、客家義民祭,完整儒教祭祀規儀的釋奠典禮,以及融合中國各地風土民情的眷村文化國粹與新住民文化等。清領、日治與戰後時期等,大時代的浪潮也為臺北市留下大量豐富的近代史及文化資產。

 
參與臺灣同志遊行活動的民眾

近年來隨著外籍勞工人數逐漸增加,外籍勞工所帶來的母國文化也逐漸受到重視,各種文化節、專門的廣播節目等針對外籍勞工的活動與休憩措施應運而生。此外,臺北市作為一國際級城市,對於不同族群與文化個體展現尊重及包容,如同性戀族群的臺灣同志遊行等。

臺北市也是臺灣的時尚與藝術中心之一,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禮,並迅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身特色的藝術行為。許多臺灣各地出身的藝術家、設計師與文化人們也都紛紛透過臺北的窗口讓全世界認識。

街頭文化

針對街頭藝人的各項表演,臺北市政府頒予執照,維護街頭公開表演人士所應享的權益、尊嚴並提高綜合素質[67]

在通風良好且燈光充足的捷運地下街,亦常見為數眾多的學生正揮汗練舞[68]。在歷任市長的努力下,市府所推廣的文化活動已趨於多元化,而市民所認同的青少年活動亦非僅止於用功唸書考大學[69],有益身心、富正面意義的舞蹈運動皆能獲得市民和市府的青睞與讚賞[70]。中學生街舞社成員最主要的練舞場地分別是臺北車站、板橋、西門、雙連等捷運站,以及國立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等6大場地[71]。2008年9月已有街舞團體在國際展露頭角,取得亞洲區冠軍[72]

流行音樂

 
許多演場會會在臺北小巨蛋舉行

臺北是亞洲的流行音樂重鎮,也是華語流行音樂、文化創意、娛樂產業的樞紐中心。民主社會的多元開放風氣是促使臺北文化活動活絡的一大優勢。藝術、娛樂等文化創意活動密集頻繁,藝文表演場與展覽場地亦居全國之冠。除了流行音樂有國際團體、演藝人密集訪臺演出,每晚也都有不同的本土舞臺表演團體,同時在臺北市各場地個別巡迴公演。表現風格多元化,有醒世、創作實驗、冷僻、同樂、音樂、歌仔戲等劇別;主題不限政治、宗教、文化、社會,面向跨越地域之分。未來從士林臺北藝術中心、臺北城市博物館、臺北之門華山藝文特區松山菸廠文化園區與南港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標建築,將連結成一條L型城市文化創意軸線。

藝文表演

 
雲門舞集國家戲劇院演出《松煙》

臺北市有許多表演藝術場館,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音樂廳、舞蹈廳及戲劇廳、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華山文化園區新舞臺城市舞臺紅樓劇場牯嶺街小劇場、水源劇場、大稻埕戲苑,以及興建中的臺北藝術中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等。

典藏展覽

臺北市有許多大型博物館及典藏文物,其中位於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世界主要博物館之一,被譽為「中華文化寶庫」,館藏約70萬件,大部分為承接清代皇室舊藏,包含眾多中國古代書畫、金石、器物、典籍等,尤其以宋代繪畫、中國青銅器與宋瓷為重。鄰近臺北植物園國立歷史博物館則是收藏唐三彩中國青銅器等華夏文物的著名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收藏自民初以來的大量考古遺物、青銅器、漢簡、圖書、中國民族學文物等國寶。國立臺灣博物館承接日治時期館藏,典藏豐富的臺灣史地資料、田野調查文物與自然標本等,是集合了人類學、地學、動物學、植物學與博物館學為一體的博物館,有「臺灣現代知識的啟蒙地」的稱號。

現代藝術的展覽場所則有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當代藝術館中華文化總會文化空間、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藝廊、伊通公園、鳳甲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等。另外還有其他各類型場館,如社會人文相關的臺北探索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袖珍博物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楊英風美術館郵政博物館國軍歷史文物館、海關博物館、總統副總統文物館、琉璃水晶博物館、翡翠文化博物館,以及正在規劃中的臺北城市博物館等。自然科學類的有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

宗教

 
艋舺龍山寺的圓通寶殿,殿內主尊祀奉觀音佛祖

臺北市的宗教概況與臺灣宗教概况大致相同,以佛教道教、及臺灣民間信仰為主。據統計臺北佛教廟宇登記有案者約為109間,道教約為174間[73],市內寺廟中所祭祀的神祇大多是隨著閩粵漢族移民從移居地遷來。

早期世居臺北的凱達格蘭族崇尚萬物有靈的泛靈信仰[74]。16世紀西班牙會士曾傳入天主教,歷經荷西戰役後,被迫中斷。隨著17世紀漢移民帶來了屬於漢字文化圈的香火,逐漸改變臺北原生宗教風貌。在清領時期,臺灣社會普遍「重儒道輕釋佛」[75],民眾崇尚道教與儒教三綱五常觀念,佛教較不振。當時較富盛名的代表祭典屬「臺北迎城隍」[76]。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馬偕博士為臺北帶來了西方的基督信仰長老教會,而臺北市的伊斯蘭教則主要由政界的穆斯林白崇禧將軍等人帶入。

日治時期,傳統信仰受到一定程度壓抑,因推動內地同化政策、信奉日本神道教,總督府於劍潭山興建當時全臺最大的官方信仰中心臺灣神宮。二次大戰及國共內戰之後,大量新移民遷入,傳入諸多新宗派。1950年代之後,大規模南部中部居民移入臺北,亦將其祖居地守護神分靈入城,此時期除了本地鄉土神以外,以祭祀媽祖王爺佛祖觀音等居多。大臺北地區佛道教寺廟數量之多,冠於北臺灣,教派之廣幾涵蓋各神佛,堪稱臺灣宗教總匯,不僅佛道儒,臺北市有臺灣唯一天主教總教區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最多基督新教伊斯蘭穆斯林信仰人口,並為臺灣西部基督徒比例最高的行政區。

信仰中心

飲食

臺北市身為臺灣政經重鎮,多年來大方迎接各種不同文化,孕育出相當多元的在地飲食特色,從早餐、宵夜小吃、中式餐館到西式餐廳,種類繁多。

國府遷臺後,隨著新住民族眷大量落戶於臺北,各種中國地方口味與飲食文化相互揉合,發展出與臺灣傳統飲食習慣相融合的特色,2005年起舉辦的牛肉麵節為強調獨有飲食文化之下發展出來的民間活動。

臺北的小吃可分為市集攤販小吃與老店小吃二類。除了賣早點類的小吃攤可能限於早上營業外,夜市小吃集中在夜市裡,由於都市化程度較高,民眾活動時間相對較長的關係,許多小吃攤會經營到相當晚,因此超過午夜12點甚至徹夜經營也是常有的事情。至於歷史較久的老店、小吃則集中於發展較早的臺北西區一帶,如:艋舺(今萬華區)與建成圓環周圍,和臺灣多數發展較早的古城一樣,這些老店多集中於寺廟周圍。

茶文化

與臺北的歷史發展、人文風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清朝末期,茶葉成為臺灣最大的生產與出口品,讓臺灣經濟的重心由南部轉向北部[77]大稻埕曾是全臺第一的茶葉集散地,全盛時期曾聚集超過200家茶行。臺北盆地四周圍群山環繞,臺北市的貓空及新北市的坪林三峽均為著名的茶產地,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木柵觀光茶園是臺灣第一座觀光茶園,而貓空地區昔日曾為臺北市最大產茶區之一,鐵觀音為此處特色茶種。

文化節慶活動

2020年11月底每年舉辦為「臺北冬季活動」,是臺北市的冬季系列活動的項目

體育

 
臺北小巨蛋的主館設有15,000席座位,副館設有800席座位。圖為2011年在副館進行的四大洲花式滑冰錦標賽。
 
設有20,000席座位的臺北田徑場

臺北市體育的主管機關為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馬英九擔任臺北市市長期間(1998年—2006年),臺北市體育處對臺北市的體育發展以「處處皆可運動」、「人人喜愛運動」為目標,以全民、學校、高齡、青年、障礙和菁英等不同民眾,鼓勵運動,設立大型賽場公共運動空間,並規劃於12個行政區設立市民運動中心[78]

大型體育場館方面有臺北田徑場,中型體育場館包括臺北小巨蛋臺北市網球中心臺北市立天母棒球場臺北和平籃球館臺北體育館等,用以舉行市級運動項目;除此之外,各行政區的區級休閒、運動中心也漸次啟用或著手興建[79],於2003年至2010年陸續完成啟用[80];每年並由各區的體育會舉辦不同規模的路跑競賽,以利於提升運動風氣。未來以現有松山菸廠為基地整建成的臺北文化體育園區(臺北大巨蛋)將整合體育、娛樂、商務、城市文化與歷史為一體的又一大型市民空間。

近年則由於國際能源危機所致,市府積極鼓勵市民多從事戶外休閒活動[81]。例如興建公園、廣闢綠地、整平騎樓走道[82],方便市民帶著家犬與家人在外一同遊樂;並學習法國巴黎,鼓勵民眾親近水岸;與廠商合作,在觀光景點添置並推廣自行車(鐵馬)以為代步工具[83],首開優良風氣之先,間接改善交通,也為地球減少空氣污染貢獻心力[84]

臺北市曾舉辦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世界盃棒球賽、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亞洲羽毛球錦標賽臺北101國際登高賽臺北國際馬拉松比賽(包含國道馬拉松)、IAU世界盃超級馬拉松比賽、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等國際性體育競賽;申辦奧運的構想也曾被提及。另外還有許多國內性體育競賽,如「健康活力·運動臺北」十二行政區路跑賽、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大賽、三商巧福盃路跑賽、舒跑盃路跑賽、中正盃錦標賽(範圍涵蓋各類運動)等;中華職棒每年固定於天母棒球場舉行部份場次的例行賽;超級籃球聯賽則固定於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體育館(俗稱「白館」)進行例行賽。台北市與新北市將於2025年共同舉辦世界壯年運動會[85]

目前職業運動中以台北市為主場的籃球隊為臺北富邦勇士職籃隊(P.LEAGUE+)及台灣啤酒英熊職籃隊(T1 League)。

2021年,中華職棒味全龍回歸一軍後,將臺北市立天母棒球場作為該隊雙主場之一。

傳播媒體

 
中央通訊社總社位在松江路「志清大樓」內

臺灣絕大多數主流廣播電臺电视臺網路媒體總部或營運中心均設駐於臺北市,旺盛的大眾傳播媒體及產業環境促使臺北市成為臺灣媒體產業的中樞,但也常因過度地倚傾臺北播報新聞,而使得報導角度多半重於北部或濃厚的地域性。

免費無線網路(Wi-Fi)

臺北公眾區免費無線上網(Taipei Free)為臺北市政府提供的公共免費無線網路,從2011年7月1日在臺北市正式啟用。Taipei Free可以在捷運站市立圖書館政府辦公部門、主要道路上,以及部分公車(多為油電混合公車)上收到訊號。無線網路名稱為「TPE-Free」(公車上之無線網路名稱為「TPE-Free Bus」)。

目前Taipei Free的熱點總數5,720個,2014年3月的月使用人次最高,達4,316,546人次。Taipei Free啟用後,引領中央政府與各縣市跟進推動公共免費無線上網建設,促進全臺免費無線上網環境的良性發展。2014年1月15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免費無線上網(Free Wi-Fi)與夜市、故宮、青少棒、全民健保及小籠包等久享國際盛名、公認是臺灣典型形象代表的事物,並列為「臺灣十大世界第一好」。[86] 同年2月14日,英國每日電訊報也將臺北與紐約、巴黎、赫爾辛基、佛羅倫斯、特拉維夫、香港、澳門、伯斯等9座城市,共同評選為「全球最方便的免費無線上網城市」;其中更特別將臺北市列舉為9座城市之首。顯見Taipei Free對臺灣公共免費無線上網建設的發展、對國際觀光商務人士吸引力的強化、以及對臺北市國際形象的提昇,都有相當正面效益。[87]

閱讀風潮

 
大安區的誠品書店敦南店是全球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於2020年5月底熄燈,由信義區的信義店接棒

民營書店方面,除了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墊腳石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茉莉二手書店敦煌書局、蛙蛙書店、五南文化廣場等國內連鎖書店外,尚有國際連鎖書店葉壹堂紀伊國屋書店淳久堂法雅客,獨立書店如專營同志性別的晶晶書庫,販賣二手書及罕見古冊典籍字畫的古今書廊二手書店、舊香居,蒙藏文化為主的青康藏書店,販售臺灣本土文化書刊的臺灣ㄟ店,宗教書店臺灣福音書房、基督教以琳書房、中國主日學書店、校園書房、靈糧書房,女性議題書店女書店,由文化部經營,專門展售政府出版品的國家書店;與其它特色書店如胡思二手書店、信鴿書店、亞典書店、唐山書店等。

文學

目前還沒有一本臺北文學史、臺北文學發展史、臺北地區古典文學史之類的著作出現。個別論文則有張家銘〈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行塑歷程─以臺北溫州街一帶與臺北文學森林為例〉、林秀姿〈重讀一九七○年以後的臺北:文學再現與臺北東區〉、呂素美〈日治時期的草山地景與漢詩書寫〉等文章,多著眼在文學地景及文學再現的問題,也有處理族群與文學書寫之間的關係,例如顧敏耀〈草山含笑柳含煙.脈脈泉溫溪嶺間——士林區與北投區的族群與文學〉(《文訊》,第252期,2006年10月,頁60-66)、顧敏耀〈在依舊閃耀的昔日光輝下——萬華區與大同區的族群與文學〉(《文訊》,第252期,2006年10月,頁67-72)、張琬琳〈城南舊事—臺北南區的族群變遷與文學書寫〉等。

臺北市的文教基金會、文學團體、寫作班、出版社、大專院校文學系所等甚多,因此這些機構所辦的文學活動非常多,也非常多樣,在此無法一一列舉;至於官方—臺北市文化局也不遑多讓,頻繁舉行各式各樣的文學活動。以下幾個活動是比較重要而且長年舉辦,有臺北文學獎、臺北文化獎、臺北文學季、臺北詩歌節、漢字文化節等活動。

  • 藝文類的基金會
臺北市是全臺灣文教基金會最多的地方。不少基金會積極舉辦或是金錢贊助文藝活動,像是九歌文教基金會、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耕莘文教基金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時報文化基金會等;一些基金會則偏重在文學研究的贊助或是推廣,像是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等。除了上述基金會,吳三連獎基金會、巫永福文化基金會、李江卻臺語文教基金會、金車教育基金會、信誼基金會、崇友文教基金會、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榮後文教基金會、賢志文教基金會等較知名者,皆設在臺北市。此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臺北市文化基金會,也是相當重要的文學活動相關基金會。
  • 文學社團
位於臺北市的全國性文學社團相當多,有中國文藝協會、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中華民國筆會、中華民國新詩學會、中華民國漢詩學會、世界華文作家協會、臺灣歷史學會、臺灣語文學會等;地方性的文學社團則有臺北市天籟吟社。
  • 臺北市籍作家
歷來出生在臺北市的作家、文學評論者非常多,日治時期有王詩琅楊雲萍楊千鶴廖漢臣等,戰後出生在此的作家、學者更多,比較著名的有:小野張大春張曼娟林文義黃凡羅智成張國立黃國峻成英姝舒國治王文華蔡康永等。由於臺北市二戰以後是中華民國政府集中最多資源的城市,因此造成許多外縣市出生的作家,選擇在此就業、定居。

教育

日治初期的1895年,臺灣第一座西式小學芝山巖學堂成立於芝山岩地區(今士林國小)。隨後普設於臺北各地的國語傳習所公學校小學校等更奠下了臺北現代教育基石[88]。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之後,投入龐大教育經費設立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專院校,更成為臺灣北部甚至全臺灣的「明星學校」,在高中或大學聯合招生制度盛行時,尤其明顯。特別是明星高中或國立大學的熱門科系,每年考季都有相當激烈的入學競爭,即使在聯招幾近廢止的今日,「升學主義」的情形仍延續著[89];此外,尚有國際學校。作為全國首善之都,臺北市的教育資源與其他縣市相比,較為豐厚、優渥。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以及國立政治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的校址都位在本市境內。[90]

目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轄下有臺北市立大學、160餘所的公私立中小學,以及12年義務教育,此外還有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動物園,並在各區設立運動中心、社區大學、樂齡中心、圖書館等,提供市民休閒育樂與學習進修的機會。臺北市公共圖書館在2015年度購入圖書資料的總支出是新臺幣113,927,471元,平均每位市民購書費為42.12元、每位市民擁書量為2.83冊[91]

學術研究

臺北市是臺灣全國學術研究中心,國家級研究重鎮的中央研究院即座落於南港區。另外專門典藏國家圖書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與各大專院校圖書館:諸如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均有豐富館藏等。其中,國家圖書館所特藏的善本古籍中,多件均為古代流傳至今的孤本,如尚書表註、東都事略、宋太宗皇帝實錄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珍貴古籍。

醫療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大醫院)總院區設於本市,該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西式醫院,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最高評級的「醫學中心」醫院之一,亦是中華民國全國醫療體系中最重要的防疫機構。另外,臺北市政府為了使原有的各處市立醫院之醫療資源能有效整合,遂自2005年元旦起將過去市內各醫療單位整併成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並分設七大院區,院本部則設於大同區中興院區。

臺北市的醫療資源十分豐沛,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2015年底臺北市計有37家醫院、3,452家診所,較2014年底分別減少1家(-2.6%)、增加40家(1.2%),其中西醫診所1,607家、牙醫診所1,343家及中醫診所502家;其中醫學中心共有8座,為全臺各縣市之冠,各行政區每萬人醫療院所數以大安區25.1家最多,南港區6.8家最少;病床數共計2.5萬床,增加146床(0.6%)。至醫療(事)機構執業醫事人員為5.1萬人,較上期增加1,750人(3.6%)。其中104年底公私立醫院病床數計2萬床,全年佔床率為75.6%。另平均每日服務量仍以門診8.4萬人次最多;與上年比較,急診、體(健)檢人次分別增加28人次(0.9%)、111人次(5.1%),其餘門診、洗腎、手術及接生人次均減少[92]


醫療資源(2015年)[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病床數 西醫師人數 中醫師人數 牙醫師人數
25,045 9,279 852 3,028
每萬人病床數 每萬人西醫數 每萬人中醫數 每萬人牙醫數
92.1 33.5 3.2 10.8
縣市排名 縣市排名 縣市排名 縣市排名
3 2 4 1

環保議題

臺北市環保局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從公家機關開始推動到各大學高中、國中小學,進而要推廣到私人機關。[93][94][95]

交通

設籍臺北生活圈的民眾約有925萬人口,故每逢尖峰時段假日,經常會有大量人潮、車潮流動於市區內或臺北、新北兩市之間,導致市區內各重要幹道常出現塞車的情形。為求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疏散人潮、車潮,並減少塞車情形,因此除一般道路外,亦興建多條快速道路聯外橋樑

此外,臺北市亦為臺灣大眾運輸最發達的都市。至2007年為止,整個大臺北地區營運中的市區公車路線共有421條,平均每日載客161萬人次,並有8成以上的中短程路線加入了聯營公車系統。捷運系統方面,臺北捷運營運路線總長度131.2公里,平均每日運量逾200萬人次。此外,目前亦有可以共通使用於捷運、市區聯營公車、短程客運與公營停車場的非接觸式IC卡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HappyCash;並實施公車與捷運間的電子票證雙向轉乘優惠制度,同時推出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

對外交通方面,除了有多條國道高速公路)與省道通往全臺灣各地之外,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以及台灣高鐵都行經本市並設站;其中,臺北車站為全市首要的陸運交通樞紐。空運以臺灣桃園國際機場(位於桃園市大園區)、臺北松山機場為樞紐,海運則以基隆港(位於基隆市)與臺北港(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為兩大據點。

觀光旅遊

臺北市治轄幅員與臺灣其他縣市比起來不算寬廣,卻擁有許多人文景觀。其中,古蹟數量與博物館數目,不但居於全臺灣首位,[96]也存在著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特殊風情。臺北的夜生活以不同型態充斥在臺北各區域。像是寧夏路老舊社區中的傳統夜市,範圍包含數條街道的士林夜市萬華夜市,東區新興商圈的PUB、陽明山北投溫泉,都可視為臺北夜生活型態的一部分。士林官邸國立故宮博物院、大安森林公園、饒河商圈、貓空等也是親子遊玩的好去處。據OpView調查全臺景點口碑,臺北以台北101、故宮博物院、龍山寺與中正紀念堂最受外國觀光客歡迎。[97]

臺北藉由打造友善城市的意象,以及流暢豐富的旅遊體驗吸引著全球旅客的目光,[98]因而選入寂寞星球福斯新聞網BuzzFeed等旅遊雜誌及社群媒體的推薦名單之列,[99][100]自2011年來,連續6年在全球132個旅遊城市中獲選為「最佳旅遊城市」的前20強,2016年和2017年各有735萬人次與932萬人次的國際旅客到訪,蟬聯全球第15大旅遊目的地城市[101];國際旅客2016年在臺北的總體消費金額為96億美元,名列全球第10名,人均花費為1,306美元(約新臺幣40,900元)。[98]

城市象徵

臺北市市徽為第三代版本,於1996年透過公開徵選產生,設計人為張維懿,在經臺北市議會修法前,先行以臺北市政府府徽之名義使用。2010年9月20日,臺北市議會通過臺北市政府提案取代《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辦法》的《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自治條例》後,正式成為市徽[102][103]。設計概念如下:以毛筆寫意手法寫出北字,下方置黑色「TAIPEI」及灰字「臺北」。紅色代表熱情,表現臺北市充滿活力的多元文化創造力,並傳達臺北人的活潑與熱情。黃色代表溫暖,表現臺北人的友善、人情味,以及溫暖的包容力。綠色代表和平與希望,表現臺北市著重環保及樂活的綠色都會。藍色代表理性與自由,表現臺北市為國際科技化、智慧及創新的城市,並展現水岸城市的健康與清新。以紅、黃、綠、藍飛墨所組成的市徽,充分展現臺北市熱情、溫暖、友善、自由、和平及健康之旺盛生命力,亦說明臺北市在文化、環保、科技的創造與堅持,並在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兼容並蓄,展現多元文化的豐富精神。[104]

國際交流

城市榮譽/國際會展

臺北在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英语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GaWC)發表的2020年全球城市名冊中,綜合評比與深圳广州都柏林曼谷舊金山等城市同級。

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統計,臺北市在2014年舉辦了92場次的協會型國際會議,排全球第20名;2016年有83場次,位列第24名。[105]

友好城市或姐妹市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夥伴城市

註解

  1. ^ 改制時,依照1930年施行之《市組織法》為「院轄市」;1994年改依《直轄市自治法》稱為「直轄市」,至1999年改依《地方制度法》施行,仍為直轄市。
  2. ^ 僅次於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
  3. ^ 原冠軍為縣市合併前的高雄市高雄縣市合併後,高雄市的人口密度頓時驟降為十分之一。
  4. ^ 統計當時文山郡深坑庄橫跨臺北與新北,難以切割人口,故合併呈現資料。
  5. ^ 臺北新北福建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苗栗最多廣東人口,新竹其次。
    高雄最多其他人口,臺南其次。
    臺北新北泉州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臺南最多漳州人口,嘉義縣宜蘭其次。
    臺中最多潮州人口,新竹其次。
    苗栗最多嘉應人口,屏東其次。
    新竹最多惠州人口,桃園其次。
    臺北新北安溪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臺北新北同安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臺南最多三邑人口,彰化其次。三邑指泉州府的晉江、南安、惠安三縣。

参考文献

引用出处

  1. ^ 臺北行政區. 臺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2019年2月20日 [2019年3月30日]. (原始内容于2019年3月30日) (中文(繁體)). 現劃分12行政區, 
  2. ^ 國家符號:國都的選定. 中華民國國史館. [2011-01-05]. (原始内容于2012-05-30). 國都必須因應事實需要不斷搬遷:元年3月,遷都北京;16年4月,奠都南京;26年12月,遷都重慶;35年5月,還都南京;38年4月,遷都廣州;38年10月,遷都重慶;38年12月,遷都臺北。 
  3. ^ Taipeh Prefecture英语Taipeh Prefecture
  4. ^ Taihoku Prefecture英语Taihoku Prefecture
  5. ^ 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
  6. ^ . 臺東縣馬蘭國小. [2008-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9). 
  7. ^ 世新大學. 一府三縣時期. [2015-03-25]. (原始内容于2016-03-06) (中文). 
  8. ^ (PDF). 權赫秀. [2016-03-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2-30). 
  9.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13-14,18-19。
  10. ^ 城市吸金力 北京第8、台北4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5-03-30.
  11. ^ 台北飆39.7度創紀錄 4因素導致極端高溫. 中央社. 2020-07-24 [2020-07-24]. (原始内容于2020-07-24). 
  12. ^ 2017年整年沒寒流 氣象局:有紀錄來首見 中央通訊社即時新聞 2017/12/25. [2017-12-25]. (原始内容于2017-12-26). 
  13. ^ 存档副本. [2020-07-24]. (原始内容于2020-07-24). 
  14. ^ 地圖會說話: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 [2019-05-06]. (原始内容于2019-05-03). 
  15. ^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中文網站. [202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中文(臺灣)). 
  16. ^ 內政部戶政司. .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202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中文(臺灣)). 
  17. ^ 17.0 17.1 17.2 17.3 內政部統計處. (PDF).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21年9月 [2022-01-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15) (中文(臺灣)). 
  18. ^ 18.0 18.1 18.2 張茂楠. 老人健康促進政策:以臺北市為例 (PDF).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2018-01-14 [2022-12-11] (中文(臺灣)). 
  19. ^ 業務項目-統計-高齡統計.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2022-10-19]. (原始内容于2022-11-07) (中文(臺灣)). 
  20. ^ 林麗玉、徐如宜. 圖表看時事/北市「超高齡」六都居冠 一圖看全台高齡化現狀. 聯合新聞網. 2022-02-17 [2022-10-19]. (原始内容于2022-11-02) (中文(臺灣)). 
  21. ^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Investigation of the regions of origin of Han people in Taiwan]. Taihoku-shi (Taipei):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1928. 
  22. ^ Michael Hess, Stadtarchitektur - Fallbeispiele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Köln: Deubner Verlag für Kunst, Theorie & Praxis Gmbh & Co. KG , 2003 ), p.834. Carsten Jonas, Die Stadt und ihr Grundriss - Zu Form und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tadt nach Entfestigung und Eisenbahnanschluss (Tübingen / Berlin: Ernst Wasmuth Verlag, 2006 ) , pp.32-33. Paul Wietzorek, Das Historische Berlin (Pertersberg: Michael Imhof Verlag GmbH & Co. KG , 2006), p.17. Leonardo Benevol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 Frankfurt, 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2000 ) , p.946. Harald Bodenschatz, eds. Renaissance der Mitte - Zentrumsumbau in London and Berlin (Berlin: Verlagshaus Braun, 2005), pp.19-21, 170-173. Wilffried Koch, Baustilkunde - Das Standardwerk zur europäischen Baukunst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Gütersloh / München: Bertelsmann Lexikon Verlag, 2006), pp.414-416. Leonardo Benevol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 Frankfurt, 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2000 ), pp.702-713, 716-717, 732-744, 746-749, p,730,871. Michael Hess, Stadtarchitektur - Fallbeispiele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 Köln: Deubner Verlag für Kunst, Theorie & Praxis Gmbh & Co. KG, 2003), p.59-61, 79-80.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9。
  23. ^ 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3)》(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都市史研究室,2003 年),頁3-27。
  24.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36-41。
  25.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39。
  26. ^ Wilfried Koch, Baustilkunde - Das Standardwerk zur europäischen Baukunst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Gütersloh / München: Wissen Media Verlag GmbH, 2006), p. 404.
  27. ^ 越沢明,〈臺灣‧滿州‧中国の都市計画〉,大江志乃夫等編集,《岩波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化(3)》(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頁183-241),頁186-187。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83-85。
  28. ^ 鶴見祐輔,《〈決定版〉正伝後藤新平(1)医者時代前史~1893年》(東京:藤原書店,2004),頁486-503。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17-19。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2-23。
  29.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3。
  30.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3-24。
  31.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5-26。田中重光,《近代、中国の都市と建築》(東京:相模書局,2005年),頁297。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3)》(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都市史研究室,2003年),頁3-13。臺北市役所編,《臺北市下水道調查書》(臺北,台北市役所,1942年),頁8-9。
  32.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70。
  33.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70-72。
  34. ^ 戚嘉林,《臺灣史(下冊)》(臺北縣中和市:戚嘉林發行,1895年),頁125-143。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43-52。
  35. ^ 明治33年(1900年)8月23日,臺北縣告示第64號:臺北縣報第188號。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3)》(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都市史研究室,2003年),頁3-27。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37-39。
  36. ^ 臺北市土木課編,《臺北市土木要覽》(臺北:臺北市土木課,1943年),明治38年10月7日,臺北廳告示第200號,廳報第425號,頁19-24。戴國煇,《台湾と台湾人:アイデンテイテイを求めて》(東京:研文出版社,1979年),頁142。
  37. ^ 田中重光,《近代、中国の都市と建築》(東京:相模書局,2005年),頁304。田中重光,〈台北の近代化過程における都市計画の影響に関する研究〉,《第三一回日本都市計画学会学術研究論文集》,(東京:日本都市計画学会,1999年),頁253-258。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54-57。
  38.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225。
  39. ^ 田中重光,《近代、中国の都市と建築》(東京:相模書局,2005年),頁303。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54-61。
  40. ^ 野村一郎,〈台北の市区改正に就いて〉,《建築雜誌》(東京:日本建築学会出版),第378號,頁29-32。田中重光,《近代、中国の都市と建築》(東京:相模書局,2005年),頁305。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61。
  41. ^ 張省卿,〈臺灣總督府 ( 1912-1919 ):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探討〉,《輔仁大學歷史學報》(臺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11月,頁285-353),第17期,頁290。
  42. ^ 黃昭堂,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頁78。
  43.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69。
  44. ^ 野村一郎,〈台北の市区改正に就いて〉,《建築雜誌》(東京:日本建築学会出版),第378號,頁29-32。田中重光,《近代、中国の都市と建築》(東京:相模書局,2005年),頁305。信夫清三郎,《後藤新平─科學の政治家生涯》(東京:博文館,1941年),頁131。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60-61。
  45. ^ 黃武達,《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年),頁8-1至頁8-3;魏德文主編,高傳棋編著,《穿越時空看臺北:臺北建城一百二十周年:古地圖舊影像文獻文物展》(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4年9月),頁33。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81-82。
  46.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頁82。
  47. ^ 張省卿,〈台灣總督府廳舍(1912-1919)﹕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討〉,《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臺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11月,頁291。Nov. 2006, Chang, Sheng-Ching.“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1912-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 291.
  48. ^ 48.0 48.1 張省卿,〈以日治官廳台灣總督府(1912-1919)中軸佈置論東西建築交流〉,《輔仁歷史學報》,第19期,臺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7月,頁163-220。July 2007, Chang, Sheng-Ching. „Exchan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axis alignment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aiwan’s governor’s office“,“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19; Taipei,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163-220.
  49. ^ 張省卿,〈台灣總督府廳舍(1912-1919)﹕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 討〉,《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臺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11月,頁285-353。Nov. 2006, Chang, Sheng-Ching.“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1912-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285-353.
  50. ^ 日治時期臺北市都市計畫相關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5-25]. (原始内容于2019-06-03) (中文(臺灣)). 
  51. ^ 51.0 51.1 中央研究院、林季平. 逢年過節,返鄉人潮為何一路向南?. 研之有物│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tertiary source). 2018-03-21 [2018-05-09]. (原始内容于2018-03-31) (中文). 
  52. ^ 張理國. 4300億治水破功 經濟部:南部晚治水預算少 勿從台北看天下. 中時電子報. 2018-08-30 [2018-09-09]. (原始内容于2018-08-31) (中文). 
  53. ^ 1999年12月-臺灣規模最大的防洪計畫完成. 水利署電子報. 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 2016-05-06 [2019-05-25]. (原始内容于2018-09-09) (中文(臺灣)). 
  54. ^ 《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 林秀澧, 高名孝著 2015.
  55. ^ 張華承. . 放眼看台灣. 行政院新聞局影音資料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56. ^ 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年12月 [201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57.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58. ^ 北部縣市產業形貌台北市製造業形貌與特性分析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7-09-19.
  59. ^ 北市中古屋 每坪破40萬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9-08-06.
  60.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1). 
  61. ^ 葉思含. 香港蟬連全球最貴商辦市場 比台北貴4倍. 自由時報. 2018-08-28 [2018-10-22]. (原始内容于2018-10-22) (中文). 
  62. ^ 楊筱筠. 瑞銀全球物價報告揭密 台灣物價亞洲第三貴. 經濟日報. 2018-05-31 [2018-10-22]. (原始内容于2018-10-22) (中文). 
  63. ^ . 行政院勞委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30). 
  64. ^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65. ^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66. ^ Melonmelonmelon. . 簡書. 2017-12-18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67. ^ 劉榮. . 自由時報. 200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68. ^ 洪敏隆; 劉榮. . 自由時報. 200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69. ^ 吳仁捷. . 自由時報. 200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70. ^ 吳仁捷. . 自由時報. 200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71. ^ 誠品網路編輯群. 《街舞狂潮》導演蘇哲賢專訪:追逐夢想,重要的是過程中的熱血,而不是結果. 誠品站. 2010-09-15. (原始内容于2014-09-10). 
  72. ^ . 台視新聞.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73. ^ .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2015-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74. ^ . [201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75. ^ . [201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1). 
  76. ^ 謝宗榮. 來台北迎城隍. 《觀‧臺灣》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2010年7月, (第6期) [201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77. ^ . [2018-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78. ^ 臺北市體育白皮書. (原始内容于2019-10-18). 
  79. ^ 臺北市體育處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9-09-03.
  80. ^ 臺北市運動地圖資訊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0-03-01.
  81. ^ 陳曉宜. . 自由時報. 2005年10月17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繁體)). 
  82. ^ 林恕暉. . 自由時報. 2009年3月10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繁體)). 
  83. ^ 洪敏隆. . 自由時報. 2009年3月10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繁體)). 
  84. ^ 洪敏隆. . 自由時報. 2005年12月28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繁體)). 
  85. ^ 丘采薇. . 聯合報 (2020-12-10) (聯合線上公司).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86. ^ Tina Hsiao. 10 things Taiwan does better than anywhere els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5-03-10.. CNN. 2015-02-11
  87. ^ Donald Strachan. Free Wi-Fi networks: the world's most connected citi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5-03-18..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4-29
  88. ^ 存档副本. [2012-03-19]. (原始内容于2009-10-23). 
  89. ^ . [2012-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7). 
  90. ^ . 國立教育資料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1). 
  91. ^ 陳金萬、陳永朋、蘇士雅、楊文琳、潘云薇. 公共圖書館統計:104年臺北市每人購書經費與每人擁書量最多. 書香遠傳. 2016-09-05 (中文). 
  92. ^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市政統計週報 (第890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7-05-16.
  93.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6 家企業響應禁用一次性與美耐皿餐具 作者 中央社 | 發布日期2018年4月16日 18: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94.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壹週刊 北市推廣禁用一次性餐具 15家企業響應 1085出版時間:2017/05/23 11:40
  95. ^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壹週刊 禁用免洗餐具 北市2夜市、9校加入 809出版時間:2018/01/18 14:43
  96. ^ 蔡永彬. . 蘋果日報. 2019-01-15 [201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中文). 
  97. ^ 外國人想法不一樣?旅客來台觀光口碑大解析. 三立新聞網. 2018-07-05. (原始内容于2019-12-20). 
  98. ^ 98.0 98.1 孫彬訓. 萬事達卡報告:台北躋身全球第15大最佳旅遊城市. 工商時報. 2016-10-03 [2018-10-24]. (原始内容于2018-10-24) (中文). 
  99. ^ 福斯新聞網:物美價廉 臺北入選十大旅遊點,聯合報,2011-11-29
  100. ^ 此生必遊城市票選 台北第20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5-05-12..蘋果日報,2015-03-19
  101. ^ Top 100 City Destinations Ranking: WTM London 2017 Edition, EMI MRX Blog. 2017-11-07 (英文) 
  102. ^ 臺北市法規提案流程查詢系統 - 法規提案詳細內容 - 修正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辦法 - 市政會議審議通過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4-01-16.
  103. ^ 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自治條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6-06-30.
  104. ^ 北市府網站管理員. 認識臺北. 2009-04-14. (原始内容于2015-06-16). 
  105. ^ 周志豪. 協會型國際會展會議排名 台北被曼谷、東京超越. 聯合晚報. 2018-07-14 [2018-10-22]. (原始内容于2018-10-22) (中文). 
  106. ^ . 横浜市国際局国際政策部国際連携課. [201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2) (中文(臺灣)). 
  107. ^ . The City of New York. [201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4). 

資料来源

书籍
  •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
  • 張省卿:〈台灣總督府廳舍(1912-1919)﹕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 討〉,《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11月,頁285-353。Nov. 2006, Chang, Sheng-Ching.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1912-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285-353.
  • 張省卿:〈以日治官廳台灣總督府(1912-1919)中軸布置論東西建築交流〉,《輔仁歷史學 報》,第19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7月,頁163-220。July 2007, Chang, Sheng-Ching. „Exchan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axis alignment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aiwan’s governor’s offic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19; Taipei,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163-220.
  • 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鴻儒堂出版,2003
  • 莊永明:《臺北老街》,時報出版,1991
  • 緒方武歲:《臺灣大年表》,臺灣文化出版社,1943
  • 李乾朗:《臺北市古蹟簡介》,臺北市民政局,1998
  • 又吉盛清,《臺灣今昔之旅:臺北篇》,前衛出版社,1997
  • 陳漢光、賴永祥:《北臺古輿圖集》,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7
  •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遠足文化,2003
  • 《臺北市寺廟概覽》,臺北市民政局,1994
文章
  • 陳柏瑋:《臺北市、高雄市選民的政黨偏好差異:以2002年北、高兩市市長選舉為例》
網站

外部連結

  • 臺北市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臺北市議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臺北市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英文)
  • (繁體中文)
  • 臺北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英文)
  • 臺北市民e點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英文)
  • 愛台北市政雲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臺北市政府i-Voting網路投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Taipei Free 臺北公眾區免費無線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英文)(日語)
  • 智慧臺北 幸福生活的Facebook專頁
  • YouTube上的臺北市政府頻道
  •   OpenStreetMap上有關臺北市的地理信息
前任:
南京市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
1949年12月10日 -
現任
前任:
臺南市
(清代臺灣府
臺灣首府
1885年 -
現任
新頭銜
原隸屬於福建省
大清帝國臺灣省省會
1885年 - 1895年
末任
原因:清朝割讓臺灣予日本
新頭銜
日本取得臺灣主權
大日本帝國臺灣首府
1895年 - 1945年
末任
原因:中華民國接管臺灣
新頭銜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省省會
1945年 - 1956年
繼任:
中興新村

臺北市, 坐标,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民國首都, 关于的其他意思, 请见, 消歧義, 关于, 臺北, 一詞的演進與相關用法意含, 请见, 臺北, 通稱臺北, 是中華民國的首都, 及直轄市, 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 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 是臺北都會區, 乃至於北台灣的中心城市, 亦為臺灣在政治, 經濟, 教育, 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 全市劃分為12個區, 總面積271, 8平方公里, 人口總數約246萬, 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 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 taipei, city, 簡稱, 北市首都, 直轄市由上方起順. 坐标 25 04 N 121 31 E 25 067 N 121 517 E 25 067 121 517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民國首都 关于臺北市的其他意思 请见 臺北市 消歧義 关于 臺北 一詞的演進與相關用法意含 请见 臺北 臺北市 通稱臺北 是中華民國的首都 2 及直轄市 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 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 是臺北都會區 乃至於北台灣的中心城市 亦為臺灣在政治 經濟 教育 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 全市劃分為12個區 總面積271 8平方公里 人口總數約246萬 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 註 2 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 註 3 臺北市 Taipei City 簡稱 北 北市首都 直轄市由上方起順時針 信義計畫區天際線 總統府 七星山小油坑 國立故宮博物院 艋舺龍山寺 中正紀念堂 西門町商圈市旗市徽東海 臺灣海峽 太平洋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宜蘭縣坐标 25 02 N 121 31 E 25 03 N 121 52 E 25 03 121 52國家 中華民國設立1876年 臺北府成立 1920年 成立州轄市 1945年 成立省轄市 成為臺灣省省會 1949年 成為中央政府所在地 1967年7月1日 改制直轄市 註 1 下級區劃12區 1 政府 行政机构臺北市政府 立法機關 臺北市議會 市長蔣萬安 臺北市市長列表 面积 首都 直轄市271 7997 平方公里 104 9425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第16位海拔10 公尺 30 英尺 人口 2022年10月 首都 直轄市2 465 610人 排名第4位 密度9 071 42人 平方公里 23 494 9人 平方英里 密度排名第1位 都會區6 894 643时区國家標準時間 UTC 08 00 戶政資料代碼63000毗鄰省市新北市網站https www gov taipei 市象征鸟臺灣藍鵲花杜鵑花树榕樹臺北市汉语名称繁体字臺北市简化字台北市字面意思臺灣之北标音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Taibei Shi 威妥瑪拼音T ai2 pei3 Shih4 注音符號ㄊㄞˊ ㄅㄟˇ ㄕˋ闽语 白話字Tai pak chhi 台語羅馬字拼音Tai pak tshi客語 客語白話字Thoi pet sṳ日语名称日语原文台北市舊字體臺北市标音 現代假名遣たいほくし タイペイし 日语罗马字Taihoku shi Taipei shi泰雅語名称泰雅語Mnka 臺北城市建立之歷史 最早可追溯自清治時代後期的1876年臺北府成立 以及1884年臺北城建立 日治時代中期的1920年成立州轄市 乃臺北正式建市之始 1945年中華民國時代開始時成為臺灣省省轄市及省會 後者至1956年遷至中興新村為止 並自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成為首都 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 目录 1 發音 2 歷史 2 1 17世紀 1709年 2 2 1709年 1895年 2 3 1895年 1945年 2 4 1945年至今 3 地理 3 1 概況 3 2 地形 3 3 水文 3 4 氣候 4 區劃人口 4 1 區劃歷史 4 2 人口概況 4 3 族群分佈 5 城市規劃 5 1 臺北城 5 2 日治時期 5 2 1 臺灣總督府 5 3 戰後 6 政治 6 1 市政組織 6 2 選舉與集會遊行 7 經濟 7 1 商業活動 7 2 物價 7 3 勞動力狀況 8 文化 8 1 街頭文化 8 2 流行音樂 8 3 藝文表演 8 4 典藏展覽 8 5 宗教 8 6 信仰中心 8 7 飲食 8 7 1 茶文化 8 8 文化節慶活動 8 9 體育 8 10 傳播媒體 8 11 免費無線網路 Wi Fi 8 12 閱讀風潮 8 13 文學 9 教育 9 1 學術研究 10 醫療 11 環保議題 12 交通 13 觀光旅遊 14 城市象徵 15 國際交流 15 1 城市榮譽 國際會展 15 2 友好城市或姐妹市 15 3 夥伴城市 16 註解 17 参考文献 17 1 引用出处 17 2 資料来源 18 外部連結發音 编辑臺北的英語譯名根據時代而有所不同 如清朝時期譯爲Taipeh 3 日治時期則以日語發音譯爲Taihoku 4 直到戰後才以威妥瑪拼音以中華民國國語發音拼寫爲Taipei並沿用至今 2009年臺北官方譯音標準雖改採漢語拼音 但各縣市名稱以國際慣用為由仍保留威妥瑪拼音 5 因此不改譯爲Taibei 歷史 编辑主条目 臺北市歷史 17世紀 1709年 编辑 荷蘭人1654年繪製的 大臺北古地圖 根據荷蘭人1654年繪製的 大臺北古地圖 記載 臺北最早為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人生活之地 6 部分平埔族有初步的開墾和灌溉 其番社址位置與後世並無太多變動 艋舺位置是以荷蘭文標示為 Handelsplaasts 即交易場所的意思 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大龍峒被標為 Pourompon 聚落 早在漢人之前 荷蘭人就曾經在劍潭墾荒 松山地區於泉州人來之前 在明鄭前後就有福州人前來開墾 換言之 臺北從17世紀初開始 就已因西班牙 荷蘭 漢人的多元統治 而具有都市的粗胚樣貌 1709年 1895年 编辑 欽差行臺 攝於約1901年 1709年 泉州人陳天章 陳逢春 賴永和 陳憲伯 戴天樞合股立陳賴章墾號 向大清帝國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 之後多寫作 大加蚋堡 地方 1723年 巡臺御史吳達禮報請朝廷增設淡水廳 並管轄大甲溪以北 臺北市也因此首度納入漢人行政體系 7 但當時的臺灣仍以臺南作為政治 經濟中心 19世紀中葉 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 特別是茶葉 興起 艋舺 今萬華 及大稻埕 今大同區西南部 先後成爲重要貿易據點 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 清代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 興建臺北城做為行政中心 於是1884年臺北城城垣正式落成 1885年臺灣建省 劉銘傳擔任臺灣省首任巡撫 開始建設大稻埕至基隆與新竹的鐵路 加強郵電 道路等基礎建設 並將臺灣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設置於城內 現址為中山堂 臺北的都市雛形至此已初步建立 1894年 繼任巡撫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由橋孜圖 今臺中市南區 移至臺北 奠定臺北至今為臺灣政治和經濟中心的地位 1895年 1945年 编辑 大島久滿次銅像 以及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北州廳舍 今監察院廳舍 攝於1910年代 1895年 大清帝國於甲午戰爭戰敗 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8 臺北仍作為日本統理臺灣的政治中心 並立縣廳制設臺北縣 日治初期以原有的兩座衙門作爲臺灣總督府 直到1919年總督府新廳舍 今總統府 落成爲止 1900年起 日本政府拆除臺北城牆及西門 在原址闢築四條三線道路 興建自來水及下水道系統 以原臺北城內的區域 日人稱爲 城內 作為中樞政府廳舍集中地 以及在臺日本人的商業地帶 並分階段進行市街改正計劃 街道和建築風貌略爲西化 另外也興建公園及其它公共建築 臺北逐漸具有現代都市的型態 自此 臺北城慢慢由中國傳統模式 變成中西混合的現代化城市佈局與運作模式 尤其日治中央政府所在的官廳集中區之現代化建設 對今日臺北城面貌影響最深 1897年日本政府為在臺北城進行地下水道修建工程 利用現代測量儀器繪製 臺北及大稻埕 艋舺略圖 精準紀錄臺北城廓與街道樣貌 相較於之前不精確的中式地圖 更能滿足殖民政府軍事 政治管理與經營上的需求 1897同年開始到1901年 日本政府拆除部分城垣 以利於鐵路交通建設 可說是臺北城現代化的開端 臺北城也從防禦城變成開放城市 9 主条目 臺北市 州轄市 1920年10月1日市制實施 成為臺北州轄臺北市 與同時成立的臺南及臺中為臺灣最早的三個市 二戰期間 美軍空襲臺北 造成破壞及市民傷亡 日本戰敗後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在臺北公會堂 今中山堂 舉行受降儀式 日治時期劃下句點 1945年至今 编辑 哨兵2號衛星於2021年拍攝的臺北盆地東側 作為臺北都會區中心商業區的信義計畫區約在中央偏右下方 可見該區域有特別多棟高樓 1945年10月 臺灣進入戰後時期 臺北市在該年11月1日設為省轄市 至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退守臺灣之後 於10月起將中央政府所在地設立於臺北市 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的200萬中華民國國軍官兵與中國大陸各省平民 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 工作的風潮 使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 市民結構趨向多元化 過去在美援的挹注下 逐步進行道路 住宅社區 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 城市開發原以三市街爲中心 集中在建國南北路以西的舊市區 自1960年代末期 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 逐漸發展成東區商圈 1967年7月1日 臺北市升格爲直轄市 隔年再將原屬臺北縣 今新北市 的內湖鄉 南港鎮 木柵鎮 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鎭 士林鎭納入轄區 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以後 臺灣經濟快速成長 臺北市邁入都市開發的高度發展期 在高度發展之下 嚴重的交通問題亦隨之而來 直至1990年代 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 臺北捷運 快速道路 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之後 才紓解交通上的壓力 隨著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的搬遷與進駐 屬於東區的信義計畫區快速發展為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 原本臺北城內的金融樞紐地位遭到取代 此外 西區的西門町 大稻埕 臺北車站周邊等市街區也開始進行都市再造計畫 21世紀後 臺北市陸續主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運 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 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 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大型國際活動 加上曾爲世界第一高樓的台北101落成 增加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 柯文哲市府上任後 再推行東區門戶 西區門戶等兩大開發計畫 使得臺北市進入新的都市發展期 根據美國科爾尼諮詢公司公布的2014年世界前84大城市排行 依照商業影響 人才 資訊交流 文化及革新能力等5項行為 臺北市排第40名 最佳成績是2008年的34名 10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報導 台北設市100週年邀請歷任市長及議長出席地理 编辑主条目 臺北地理 概況 编辑 臺北都會區衛星地圖 今日的臺北市包含12個區 面積為271 7997平方公里 而臺北都會區面積為2 457 1253平方公里 人口約704萬 包括臺北市外圍的基隆市 新北市的蘆洲 三重 新莊 板橋 中和 永和 新店 汐止 樹林 土城 五股 泰山 淡水 由上述2個城市都區與臺北市共同組成的大型都會區 這片區域又泛稱大臺北地區或雙北市 地形 编辑 臺北市中心區域位於臺北盆地腹地中央 大屯火山群 活火山 位於市區北邊與新北市接壤處 整個山系於市區內大致向南延伸並趨緩 直抵圓山 大直與內湖等地 是臺北市境內最大的山系 最高的七星山為1 120公尺 第三高的大屯山為1 092公尺 山系中心地帶與北投側的外緣地帶有不少火山地形 市區東邊的內湖 南港與南邊的木柵多為丘陵地形 標高約300多公尺的南港山系 拇指山系 則橫亙於信義 南港兩區之間 水文 编辑 淡水河流域圖 臺北市境內的河流大部分屬於淡水河流域 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從臺北盆地的南邊流入 與其支流景美溪合流後 形成臺北市西南方與新北市的自然邊界 河道向西北蜿蜒流經景美 公館 古亭等地 至萬華附近與大漢溪合流後 始稱為淡水河 此後向北流經大稻埕 社子 至關渡附近與支流基隆河會合前 亦形成臺北市西方與新北市的自然邊界 基隆河自盆地東北邊流入 經南港 松山 內湖 士林 北投等地 橫貫臺北盆地的北半部 過去因河道極為彎曲 每遇大雨常有水患 因此在南港至士林間的部分河道實施過截彎取直工程 景美溪係由盆地東南邊流入 橫貫文山區後於景美注入新店溪 另有發源於盆地北側山區的磺溪 外雙溪等河流 匯集後注入基隆河 氣候 编辑 臺北市氣候圖表 說明 94 20 14 129 21 15 158 23 16 151 27 19 245 30 23 355 33 25 214 35 27 337 34 27 337 32 25 163 28 23 89 25 20 97 21 16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 表記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英制單位換算 3 7 67 58 5 1 69 58 6 2 73 61 6 80 67 9 7 86 73 14 91 78 8 4 95 80 13 94 80 13 89 77 6 4 82 73 3 5 77 68 3 8 70 61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 表記降雨總量單位為英吋 臺北市位於北緯25度線附近的海島上 地處東亞大陸與太平洋之間 深受乾冷的蒙古高氣壓與暖濕的太平洋高氣壓交互影響 形成了副熱帶季風氣候 日照時數和地球多數地方相較之下較少 除了7月至9月晴天較多之外 其他季節大多是陰雨綿綿的天氣 冬半年平均日照時數甚至低到每個月僅有70 100小時 3月至4月為春季 5月至9月為夏季 10月至11月為秋季 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 但相對溫帶較為溫暖 有時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氣候變化影響 也會出現較暖的冬天 或是較冷的春天 如2005年2月至3月蒙古高氣壓帶來的強烈冷氣團 使得臺北的溫度少見地降至攝氏5 6度 鄰近臺北的淡水更出現攝氏3 9度的低溫 由於位在東亞季風帶內 因此氣候也受東北季風 冬季由東北方吹來含有許多水氣的季風 此風也是在冬季帶給臺灣北部降水的主要來源 影響 也因為有東北季風的影響 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水量不足而斷流的問題 同時臺北市地處海島 使臺北市縱然地處北回歸線以北 冬季氣溫仍比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華南沿岸城市為高2至3度 如廣東沿海等縣市 因此可達16度左右 因為一般大陸性的強冷空氣過海後會變得溫和且水份增多 所以臺北能下雪的機會 也比香港 澳門等歐亞大陸沿岸城市為低 不過 在2016年1月24日北半球超級寒潮侵襲時段 臺北市有出現雨夾雪 當日最低氣溫為4度 為氣象站首次觀測到固態降水 因此台北周圍山區 仍然是有冰雪天氣的可能性 另一個特殊的氣候特徵 因為市區主要位於臺北盆地中 氣候深受盆地地形影響 夏季因盆地周圍的高山阻擋 不易使熱氣排出 市內的氣溫通常較周圍地區高出攝氏1度至2度 進入冬季後 市區周圍的山地與丘陵容易形成地形雨 溼冷天氣居多 儘管溫度比台灣中南部平原地帶或中國大陸沿海城市高 體感溫度卻比實際溫度還要更冷 台北仍較會感受到陣陣涼意 每年5月前後 由於蒙古高氣壓與太平洋高氣壓交會形成鋒面 使得臺灣進入梅雨季節 此時臺北的降雨天數也會增加 夏季也經常會因為上升氣流旺盛 形成午後雷陣雨 隨著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不斷增加 加上熱島效應 臺北市氣溫近年不斷創新高 如2020年7月24日測得39 7 創下臺北氣象站自1896年設站以來的最高溫紀錄 且歷史前五名高溫有四次出現於2020年 11 夏天出現38度或以上的高溫日子會顯著增加 而冬天出現10度或以下的寒流會減少 2017年及2019年臺北市更沒有出現攝氏10度或以下低溫 創1951年有紀錄以來整年都沒有寒流報到的紀錄 12 氣候數據年平均气温 23 5 C 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 16 6 C 最热月 7月 平均气温 30 1 C 极端最低气温 0 2 C 1901年2月13日 极端最高气温 39 7 C 2020年7月24日 13 臺北市 平均數據1991 2020年 極端數據1897 2021年更新中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历史最高温 C F 33 8 92 8 31 8 89 2 35 0 95 0 36 2 97 2 38 2 100 8 38 9 102 0 39 7 103 5 39 3 102 7 38 6 101 5 36 8 98 2 34 3 93 7 31 5 88 7 39 7 103 5 平均高温 C F 19 6 67 3 20 7 69 3 22 9 73 2 26 7 80 1 30 1 86 2 32 9 91 2 35 0 95 0 34 4 93 9 31 6 88 9 27 8 82 0 24 9 76 8 21 1 70 0 27 3 81 1 日均气温 C F 16 6 61 9 17 2 63 0 19 0 66 2 22 5 72 5 25 8 78 4 28 3 82 9 30 1 86 2 29 7 85 5 27 8 82 0 24 7 76 5 22 0 71 6 18 2 64 8 23 5 74 3 平均低温 C F 14 4 57 9 14 7 58 5 16 2 61 2 19 4 66 9 22 8 73 0 25 3 77 5 26 8 80 2 26 6 79 9 25 2 77 4 22 6 72 7 19 8 67 6 16 1 61 0 20 8 69 4 历史最低温 C F 0 1 31 8 0 2 31 6 1 4 34 5 4 7 40 5 10 0 50 0 15 6 60 1 19 5 67 1 18 9 66 0 13 5 56 3 10 2 50 4 1 1 34 0 1 8 35 2 0 2 31 6 平均降雨量 mm 英寸 93 8 3 69 129 4 5 09 157 8 6 21 151 4 5 96 245 2 9 65 354 6 13 96 214 2 8 43 336 5 13 25 336 8 13 26 162 6 6 40 89 3 3 52 96 9 3 81 2 368 5 93 23 平均降雨天数 13 6 12 14 1 14 5 14 5 15 7 11 8 14 6 13 8 12 8 12 5 13 1 163平均相對濕度 77 2 77 8 76 1 74 9 74 7 75 3 70 2 72 1 73 9 74 4 75 75 9 74 8月均日照時數 76 1 79 3 95 1 96 9 113 6 114 8 176 9 182 8 151 7 114 7 93 3 78 6 1 373 8数据来源 中央氣象局區劃人口 编辑區劃歷史 编辑 主条目 臺北市行政區劃和臺北市次分區列表 臺北市行政區劃 1968年 1990年 現行臺北市行政區劃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 乃起始於1875年 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 進入日治時期後 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 以艋舺 大稻埕 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 設立臺北市 隸屬於臺北州 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年 臺灣進入戰後時期後 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 並在1956年以前為臺灣省省會 後遷至南投縣中興新村 當時設有城中 延平 建成 大同 中山 松山 大安 古亭 龍山 雙園等10區 1967年7月1日 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 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第一個直轄市 1968年7月1日 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 南港鎮 木柵鄉 內湖鄉 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 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90年 臺北市重劃行政區 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 萬華區 大同區 中山區 松山區 大安區 信義區 內湖區 南港區 士林區 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 重劃情形大致為 龍山區 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合併為萬華區 城中區 古亭區中部合併為中正區 古亭區東側與松山區中西部併入大安區 大安區東側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 新設信義區 景美區 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 建成區 延平區併入大同區 14 自2000年起 在各區之下增設次分區 作為輔助的行政區域 各區依據實際發展情形 配合各里特色 劃定4至7個次分區 將具有鄰近特性 文化 歷史特質類似的數個里集結起來 以求有效利用鄰里資源 並凝聚居民向心力 相互合作以共同推展市政建設 至2010年11月止 臺北市共有68個次分區 人口概況 编辑 历史人口年份人口 1960898 655 19661 174 883 30 7 19701 769 568 50 6 19752 043 318 15 5 19802 220 427 8 7 19852 507 620 12 9 19902 719 659 8 5 19952 632 863 3 2 20002 646 474 0 5 20052 632 242 0 5 20102 618 772 0 5 20152 704 810 3 3 20202 602 418 3 8 來源 內政部戶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2022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6 中文 臺灣 內政部統計月報 55 105年縣市 81 109年各月 現住人口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22 01 13 原始内容 XLS 存档于2022 06 29 中文 臺灣 臺北市2022年10月底的戶籍人口約有247萬人 15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有9 070人 在全國所有直轄市與縣市中 人口排行第四多 人口密度則居最高 16 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 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 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 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衛星都市的新北市為主 是許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 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 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 依據內政部發布的2020年11月底電信信令人口統計 臺北市的平日日間活動人口約為350 8萬人 夜間停留人口 常住人口 則約為279 0萬人 其在平日時的日間活動人口較夜間停留人口多 且兩時段的人口皆與其當時的戶籍人口260 5萬人有明顯的差距 17 61 其中屬於文教 商業 行政匯集區的中山區 中正區 大安區等三個行政區屬於日間流入人口較多的地區 17 64 大安區 中山區及內湖區亦為全國平日日間活動人口前十多的鄉鎮市區 17 62 64 反之 萬華區 文山區等相對偏重居住 生活功能的地區 平日的日間活動人口則較夜間停留人口少 17 65 臺北市和臺灣其他地區相同 面臨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問題 隨著二戰後嬰兒潮人口陸續成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 以及低生育率帶來少子化的現象 臺北市老年人口快速增加 也增加其人口老化的速度 18 61 臺北市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於1992年達到7 25 而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 18 58 2014年11月 臺北市老年人口已佔全市總人口的14 進入高齡社會 19 老化指數也在翌年 2015年 突破100 即老年人口數正式超越幼年人口數 其中2016年底臺北市老化指數為111 73 是臺灣六都人口老化情形最嚴重者 18 60 2022年1月 臺北市老年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比率達到20 02 成為臺灣第一個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直轄市 現今也是全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僅次於嘉義縣排行第二高的縣市 20 各行政區2022年10月底總人口 由多至寡依序為大安區280 696人 內湖區271 495人 士林區263 032人 文山區256 288人 北投區239 790人 中山區210 000人 信義區201 694人 松山區187 940人 萬華區172 832人 中正區146 901人 大同區118 164人 南港區113 650人 臺北市歷年人口變化 1981年 2021年 族群分佈 编辑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 216 300人籍貫為福建 1 400 人為廣東 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1926 年日本政府實施的臺北市 州轄市 七星郡之士林街 北投街 內湖庄 松山庄 文山郡之深坑庄漢人籍貫統計 21 註 4 註 5 省份 居民 千人 福建 216 3 廣東 1 4 其他 2 3州府 居民 千人 泉州 186 7 漳州 28 0 汀州 0 5 龍巖 0 0 福州 1 0 興化 0 1 永春 0 0 潮州 0 9 嘉應 0 5 惠州 0 0地區 居民 千人 安溪99 6 同安29 7 三邑57 4語言 方言 閩南 泉州 客家 南靖 平和 詔安 閩南 漳州 客家 汀州 客家 汀州 閩南 龍巖 漳平 閩東 福州 興化 莆田 仙遊 閩南 泉州 大田 客家 豐順 饒平 大埔 閩南 潮州 客家 四縣 長樂 客家 海陸 閩南 潮州 漳州 多種語言城市規劃 编辑臺北城 编辑 臺北城西門 寶成門 於1905年拆除 護城壕圍繞的臺北城地圖 臺北的發展 从淡水河东岸艋舺小集市形成聚落起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朝政府1875年在臺北设府治 1885年 把臺湾划为一个行省 臺北为省会 1879年修筑了臺北城 格局近方形 城内采用东西与南北正交的棋盘式道路系统 但城墙线与道路不正交 城设五门 其中仅丽正门 南门 对准正南 全城背靠大屯山 面向新店溪 城的主轴北起天后宫 今國立臺灣博物館 南至丽正门 东西城墙则交会于大屯山主峰七星山 日治時期 编辑 参见 臺北市歷史 臺灣民主國與日治時期 1895年 1945年 1945年美軍航測圖 可見日治末期基隆路走向 最初是由松崎萬長與渡邊萬壽設計的臺灣鐵道飯店 日本殖民時期的臺北城市規劃 相當程度上是參考歐洲大城市的經驗 特別是拆除舊有城牆 擴大城市發展區域的概念 自17世紀以來 像是倫敦 巴黎 維也納 柏林與阿姆斯特丹等城市 先後拆除城牆 進而重新整頓城市 22 臺北在拆除舊城牆後 決定鋪設四通八達的街道 日治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土木局主要仍依循舊規 依照城內傳統布局規畫新道路 例如延長北門街 今衡陽路 特別是向南擴建 成為貫穿南北城區的道路 南段部份則為文武街 至於作為城市中軸線的府前街 今重慶南路一段 如今貫穿整座城市 此外 也鋪設許多東西向道路 使傳統上以軍事防守為出發點的城市 轉變為注重交通需求的現代化城市 至於城內街區 當時的規劃邏輯 是將整個城市劃分為52個街廓 Block 23 受限於舊有街道 建築並不成正角對稱 新街廓的外型往往也呈現各種不對稱矩形 不對稱多邊形 以街廓為單位 新城市也發展出與清代沿著街路兩側發展的線性模式截然不同的樣貌 24 此外 在建築材料上 臺北官廳集中區也有其獨特之處 許多建築大量運用紅磚 由松崎萬長與渡邊萬壽設計 在1908年完成的臺灣鐵道飯店 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25 歐洲自19世紀以來的都市規劃 強調視覺美感與功能並重 以幾何型態和對稱空間結構為基礎 放入機能性建設 其中包括道路 水道 衛生設備 以及各類型官廳行政機構 26 對於日本而言 西方的這套都市規劃相當值得學習 歐化之後 更繼續以臺灣各城市 尤其是臺北城 實驗現代化城市建設 就此角度而言 臺北也可說是當時全日本最為先進的城市之一 後藤新平以後成為東京市市長 可說明這種歷史趨勢 27 後藤新平於1890年前往德國留學兩年 並且極為讚賞俾斯麥的治國政策 後藤新平1889年便主張將國家視為有機體 將國家事務治理廣義定義為衛生治療 衛生問題解決後 國家機能才能運作 也才能健全國體 主政者是醫生 政府官員應以客觀科學 生物學 醫學的方式認識國家病源與問題 用客觀 理性 現代科學的方式治理國家 所以衛生制度與衛生機關的建立和保健制度的確立是健全帝國的必備條件 28 19世紀下半葉歐洲新興的強國 正像一個生命力旺盛的有機體 試圖使用各類現代化 科學化的方式治理 而強國的城市 例如德國柏林 正快速擴張與科學理性規劃 漸漸由地方城鎮轉變成現代國際性首都 29 規劃柏林都市發展的專家霍布利希德 James Hobrecht 1825 1902 曾在1887年受邀至東京考察 當時陪同調查的後藤新平深受影響 日後任職衛生局的後藤新平特別重視各類衛生調查工作 到臺灣的第一項工作 也是先做科學式的調查 30 後藤新平隨著1896年考察團來臺 馬上開始調查臺灣全島衛生設施 上下水道設計 隔年調查成員便向總督提議 將臺北市街下水道設計與道路擴建工作合併共同規劃 另外 臺北城的發展也受限於城內街道佈局與城廓上的不協調 在考察團來臺的同一年 臺灣總督府設置民政局臨時土木局 民政部土木局的前身 當時聘用具有土木科專業背景的長尾半平與濱野彌四郎兩人 從1899年起 接下來十年 共同推動臺北城區的現代化發展 31 每天可供12萬人口 2萬噸用水的臺北水源地慢濾場 是臺北自來水邁入現代化供水系統之始 圖為1908年完工的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內部相關設備 北門街 今博愛路 臺北郵便局暨臺北電信局附近街景 攝於約1913年到1930年間 當臺北在進行大規模改造時 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認為 建築即為 文裝的武備 換言之 把城市興建看成是一種軍事武備 是國家強盛的必要裝備 可防備抵抗運動 32 後藤新平在德國留學期間 曾親眼看到柏林如何從地區性城市 變成全德國 全世界等級的國際大都市 因而來到臺灣後 也想要將同樣的規劃概念運用在臺北市 使這座城市擁有相當完善 便利的現代化機能 具有抵抗各種挑戰的抗體 事實上 後藤新平之後在1920年至1923年擔任東京市長期間 也提出大規模的都市改建 很多項目都和當年的臺北城市改造一樣 包括完善的水道系統 充足的公共設施 開闊便捷的街道 將城市傳統融合現代需求等 雖然東京的改造因為政黨競爭 缺乏中央政府支持等因素而難以順利執行 依然可以看出 他的臺灣經驗反而回過頭來影響東京城市的發展 33 雖然規模不比歐洲現代化城市 但在日本人接收臺北時 該城已經是個頗具現代化的城市 而且擁有相當明確的官廳集中區 內含財政 經濟 軍事 商務 郵政 電信 電報等重要功能 從臺灣歷史來看 臺北可說是近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新嘗試 當時許多日本人也相當想要實驗現代化的官廳集中區 在臺北這塊殖民地上 較為年輕的建築師或官員 可以更不受傳統阻礙 在既有基礎上 更進一步施行現代化 34 從1900年公布的 臺北城內市區計畫 可知 初期計畫僅限於城內地區 明顯是想利用清代的 官署集中區 大肆開發遺留房舍或空地 作為未來新政治核心區域 在不久後 繼續發展成更完整的 臺北城官廳集中區 35 榮町通 今衡陽路 街景 榮町有 臺北銀座 之稱 區內有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 菊元百貨店 1932年 與第一座紅綠燈 1935年 1935年作為臺灣博覽會第二會場的臺北新公園 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及其附近街區 1905年時 日本總督府公佈第三個版本的臺北市現代化計畫 比起先前版本 新版本的範圍不侷限在臺北城中心 而是擴及到其周圍的艋舺 大稻埕 以及東門 南門及三板橋 南門以南及南門東南地區 一帶 規模顯然大上許多 主要負責人依舊是後藤新平的愛將長尾半平 36 根據當年的 臺北區改正圖 可知 新計畫在傳統的棋盤式方格佈局上 增加許多歐洲自巴洛克時期 啟蒙運動以來的幾何造型與空間概念 例如城牆拆除後的空間 原先討論規畫成公園廣場 最後還是決定規劃三線道的林蔭大道 成為日後大臺北市的重要交通幹道 37 當時公佈的計畫中 已經可以看出臺北新公園 今228和平紀念公園 的規劃 它與官廳集中區的關係密切 被納入整體計畫 成為重要都市新景觀的一部分 38 臺北城牆拆除時 位於轉角處的角樓地方 放置放射狀圓環 主要幹道由此向外延伸 成為各區塊的重要連結點 除了交通功能 也刻意利用這些圓形交叉點 塑造特殊城市景觀 配合林蔭大道 使之成為城內新地標 東北邊的圓環成為今日忠孝東路與中山南 北路的交叉點 東南角圓環處則配合三角形岔路往東南方 也就是今日愛國東路與羅斯福路一段兩馬路所形成的交會點 在更往外的地方 運用更多三角形道路 不等邊四邊形 錐狀道路系統 連接臺北城與城外東南地帶 新店溪旁的區域 規劃上相當靈活多元 至於今日的羅斯福路 南海路 金華街 林森南路等 也是當年為了強化交通的五線道路 北門圓環是由五條放射狀道路圍繞 原本城牆所在區域變成今日忠孝西路與中華路一段 當年就是美麗的林蔭大道 39 西半部的規劃 同樣大量運用三角形 不等邊四邊形 斜向道路等手法 強化舊有的道路系統 此時的新道路之寬度共有兩項標標準 一為72 8公尺 另一為145 6公尺 40 1935年臺灣博覽會第一會場 由臺北公會堂 今中山堂 周邊往南延伸至小南門前之三線道道路 今中華路 1936年完工的勅使街道 今中山北路 臺灣劍潭神社於1900年完工 臺灣總督府則是在1919年興建 41 在當時的規劃中 刻意規劃一條世界級規格 橫亙臺北城的南北向重要道路 今日中山北路 以連接兩處 其在1936年完工 42 當時採用 地帶超過收用法 處理兩旁景觀 該法意味著 除了原有道路用地外 也徵收道路兩側連帶的區塊 如此一來 可同時將周邊不完整的土地同時納入城市規劃中 或者再規劃入公共建設預定地中作了規劃以後的區塊 以高價賣掉 收購者需依照規劃加蓋 因此 整塊區塊與建築都有統一整齊的面貌 43 整體而言 新版本的城市規畫 其道路系統更注重往東西向延伸 南北巷道路為輔助 這種規畫概念其實也有生物學上的原理 考量到臺北城多吹東風 東西向道路可減少灰塵累積 也能有充足陽光 可說是相當符合日本政府提倡的衛生概念 44 改造臺北城市的過程中 不可否認的 日本殖民政府確實比較沒有善待城內古蹟 以東京為例 明治政府在首相伊藤博文的帶領下 與德國建築師恩德與伯克曼 Ende amp Bockmann 合作主持 日比谷官廳集中計畫 計畫中盡可能保留江戶城的原貌 特別是の字形向右渦旋旋轉組成的城廓 包括本丸 二丸 三丸 西丸和北丸 除了天災之外 必須加以完整保存 更不可拆建 妥善保存後成為今日 皇宮居留地 不過在臺灣 不僅有強力公權力介入景觀重建 甚至利用1911年的風災後重建工程 大肆拆除清代建築與木造平房 實施 京町改築 都市計畫與公共衛生建設 大幅改造的結果 使臺北城與歷史 傳統有了相當大的脫離 日後日本施行的都市相關法規 依舊缺乏保護古蹟 歷史建築的思維 45 在此環境下保留的舊城門 東門 景福門 大南門 麗正門 小南門 重熙門 北門 承恩門 算是少數特別案例 以後藤新平為領導 以長尾半平為主管 以野村一郎為輔佐的年輕都市規劃群 將城門設計成圓環功能 並和巴洛克造型結合一起 使臺北城的樣貌加入現代性特質 46 臺灣總督府 编辑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灣總督府廳舍 今總統府 攝於1934年 臺灣總督府鳥瞰 攝於日治時期 臺灣總督府廳舍 今總統府 建於1912年至1919年 是日本殖民政府在臺北興建的官署建築 此建築為歐洲歷史主義 Historicism 下的新文藝復興風格 造型與結構強烈受到歐洲19世紀歷史主義風格與功能的影響 總督府廳舍位於臺北舊城內 座西向東 整座建築是由四條長形長翼圍繞 組成封閉式的矩形結構體 這組矩形建築整體 中央貫穿主軸中翼 將矩形建築圍成兩個中庭 建築物正面主樓中央 有一高達60公尺的樓塔 與當時當地其他建築比較 是最高與顯著的建築 47 臺灣總督府首要功能是行政機構 但同時也代表殖民統治者的執政權威 尤其建築師嘗試利用西式造型來表現建築物的現代化與高效率外 也同時借用東方建築空間佈置上的中軸理念來突顯執政者的權威形象 48 臺灣總督府正面設計有西式建築市政廳的面貌與外表 是地方政府規格 但內部空間以中央縱軸線的組成 卻是帝國模式 全國中央級的規格 主要建築師為森山松之助與長野宇平治 森山松之助巧妙地把高塔與穹窿同時設計在一個建築體內 雖然高塔與穹窿 地方與中央是兩種相對立的造型與象徵 但總督府卻同時擁有高塔與穹窿 是地方 也是中央 更具皇族氣派 總督府中央縱軸線上的曲錐穹窿雖然不如其它歐洲穹窿高大 且隱藏在正面樓塔之後 從整棟建築外表看並不非常顯眼 但卻是放在整座建築的中心位置 穹窿下敞廳是整座建築最華麗氣派的部位 以中國建築中軸線分析 它正符合東方尊卑倫理觀念 越在中央越顯建築體地位尊貴 曲錐穹窿因在高塔與四翼之後 所以也有東方宮殿隱密 幽靜深遠與深不可測的肅穆 所以正面外表看是講究行政效率 辦公實用的市政廳官署建築 內在卻隱藏著具有帝國宮殿氣派中央級的穹頂 長野宇平治則開創倒 日 字形平面結構在亞洲的使用先例 1936年東京國會議事堂直接仿自臺灣總督府 也沿用了此倒 日 的平面設計 借助森山松之助的巧妙修正 使總督府同時具備地方政府與帝王宮殿的雙重性格與特徵 在兩位建築師的精心創作下 臺灣總督府成為當代稀少的建築融合體 它把當時藝術 文化 政治的衝突 恰當的化解開來 且把地方精神與中央精神融為一體 反應了整個臺日接觸的時代精神內涵 49 臺灣總督府新廳舍位於臺北城的正中心點 符合東方建築中心軸線思想的理論 它與清末一樣 仍是政治權力的中心 但另一方面建築本身採東西橫軸向 破除了傳統坐南朝北的縱軸線佈局與風水觀 符合當時日治政府提倡向東 面向陽光 較明亮 採光佳 較現代衛生 空氣流通的原則 早在總督府廳舍設計競圖比賽公佈 1906年 之前 新廳舍敷地 預定地 的地點 位置 面積及方向都已確定 由1905的 台北市區改正計畫圖 中可看出未來總督府新廳舍正門朝東 位於原來清代的文武街上 正面大門面對東門街 今凱達格蘭大道 直通東城門 在此新的市區規劃中 東城門城牆已拆除 且利用圓環及五條放射星狀道路規劃 使東城門成為新的重要交通聯繫點 未來總督府便面向此交通要點 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為臺灣總督府所設計的中軸線正好連接上東城門延伸出來的東西軸線 除了總督府建築本身外 中軸線正借東西軸道與東側新市區相連接 由1950年10月公告第一九九號公布 台北市區改正計畫 中 可預知城東側新市區東向幹道將成為市區街道之主軸 總督府中軸線正是這條新主軸幹道 今凱達格蘭大道與仁愛路 的起點 總督府的東西向中軸線與面朝東向的規劃 預告了未來臺北新城向東擴展的趨勢 由1932年 台北市區計畫街路及公園圖 中分析 總督府中軸線的東西走向 的確調和了清末以來單重南北縱向發展的缺失 使縱橫軸線交錯的棋盤道路網更為周全密集 不管舊城區或新市區的規劃 也因加入更多數學理性造型 如圓形 橢圓 半圓 錐形 三角形等西式造型 像圓環 放射星狀道路 廣場等建築元素 使方格佈局與幾何佈置結合 原本封閉的城市格局慢慢轉變為向四周開放的城市格局 以多元取代單一 臺北城市面貌因此更現代化 更進步 48 戰後 编辑 主条目 臺北市高樓列表 臺北市夜景鳥瞰 攝於2018年 從臺北101鳥瞰臺北市區 戰後臺北市城市的發展歷程 與戰前日治時期都市計畫密切相關 1945年臺灣政權易手 導致既有都市計畫制度 人員與執行產生某些變革 但整體而言 臺北市既有都市計畫體系並未產生根本性改變 既有之道路規劃 大型都會公園開闢大致依照舊有計畫進行 50 戰後 臺北被規劃經營為臺灣的政經中心而持續發展 由於上百萬軍民於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 加上1960年代中央政府大力推動 出口導向 的輕重工業政策 成立加工出口區 推行十大建設 此時青壯年大多前往臺北 高雄找工作 51 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 除此 道路 住宅社區 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也開始逐步進行 1960年代起 中央政府在臺北開展耗資上千億的臺北防洪計畫 52 53 是戰後臺北都市計畫體制更異的第一個關鍵期 臺北從1960年代初引入聯合國專家的指導 都市計畫體制本土化的試行到臺北市改制院轄市後的觀念與體制革新 為戰後都市計畫推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也接軌了高度經濟發展時期的1970年代與1980年代 54 此開發進程自1980年代起 東區正式形成副都心 信義計畫區亦陸續快速發展 55 而在這個時期中 南臺灣地區受到石油危機影響 石化及重工業開始沒落 加上中央政府的行政資源集中於北部 重北輕南 使得更多勞工往北臺灣遷徙 51 在這段期間 臺北城市的商業重心從這時候開始從擁擠的舊城區逐漸向東移 早期有南京東路 民生東路的金融商圈 後期則以1980年代信義計畫區的開發最具指標意義 目前臺北市的行政中樞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分別於1994年與1990年搬遷至信義計畫區內 目前區內除了指標性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 臺北101之外 周邊還有許多企業集團的辦公設施 如國泰金融中心 新光銀行總部大樓 華南銀行總部大樓 臺北南山廣場大樓 富邦企業總部大樓 遠雄集團總部大樓 ING安泰人壽 震旦行 群益證券 摩根大通金融大樓 花旗銀行臺灣總部 中油企業總部 克緹國際大樓等 而為改善東 西發展不均的狀況 2014年上任的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力推西區門戶計畫 期盼復興老舊城區 翻轉東西軸線 目前台北市擁有全國最多的150公尺以上的摩天大樓 臺北城市風貌一景 臺北市夜景一瞥 政治 编辑市政組織 编辑 臺北市議會議席分布圖 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地方自治事項的最高行政機關 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 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 臺北市政府設有157個附屬機關 236所各級學校 此外臺北市政府還經營3個市營事業機構 臺北市議會是臺北市地方自治事項的最高立法機關 議決臺北市法規案 預算案 市政府或市議員所提出的其他議案 臺北市議會議員 總計63席 由具有選舉權的臺北市市民選舉產生 議長 副議長則由臺北市議會議員以無記名投票選舉自臺北市議會議員中各選舉一人 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的第13屆臺北市議會 自2022年12月25日開議 各政黨現有議員席次為中國國民黨31席 民主進步黨21席 台灣民眾黨4席 無黨籍3席 新黨1席 社會民主黨1席 臺北市市長為臺北市政府之首長 綜理市政並指揮 監督所屬員工及機關 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 臺北市市長於1967年到1994年之間 係以行政院提名人選 經臺北市議會行使同意權的方式產生 1994年 直轄市自治法 施行 臺北市市長改為由具有選舉權的臺北市市民選舉產生 臺北市市長得任命3位副市長襄助其處理市政 1位秘書長作為幕僚長 並得依法任命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首長 1994年直轄市市長改由市民普選 市長可以連任一次 由於臺北市作為首都 亦為臺灣的政經中心 臺北市市長身為首都市長 掌握相較其他縣市的行政首長更為豐沛的行政資源 相對下也較容易吸引媒體鎂光燈的關注 而李登輝 陳水扁 馬英九等前任市長 於卸任後當選總統 也使臺北市市長認為是通往總統之路的跳板之一 下表整理了1994年直轄市市長改由市民普選後 由臺北市市民選舉產生的臺北市市長 屆次 姓名 黨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1 陳水扁 民主進步黨 1994年12月25日 1998年12月25日 民選首任2 馬英九 中國國民黨 1998年12月25日 2002年12月25日3 2002年12月25日 2006年12月25日4 郝龍斌 2006年12月25日 2010年12月25日5 2010年12月25日 2014年12月25日6 柯文哲 無黨籍 2014年12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7 無黨籍 台灣民眾黨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8 蔣萬安 中國國民黨 2022年12月25日 現任 選舉與集會遊行 编辑 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330反服貿遊行 圖為民眾聚集街頭 2006年中華民國國慶日 民眾發動天下圍攻 倒扁 運動 圖為 紅衫軍 聚集街頭 從臺灣於清代設省於臺北城 日本設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市 中華民國設臺灣省政府於臺北市 到中華民國首都遷於臺北市 臺北市一直是臺灣的政治中心 臺北市外省新移民族裔比例較高 為臺灣各縣市之最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在2004年的調查研究顯示 56 臺北市單獨認定自己為外省族群佔15 2 高於全臺平均的8 而據行政院1990年戶口普查的籍貫統計 在臺北市籍貫為外省人者有703 520人 約為當時臺北市人口比例的25 49 是臺灣地區外省族群人數最多的行政區 57 因此從數據上來看 外省族群在臺北的影響力較臺灣其他縣市大 由於外省族群支持泛藍陣營的比例較泛綠陣營來得高 這使得泛藍陣營在臺北市的選舉較泛綠陣營佔有優勢 1987年解嚴之後 臺北市即成為集會遊行的重地 因素有三 動員與集結容易 媒體效果較佳 抗議或請願對象 政府機關 明確 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或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街頭集結抗議是十分平常的事 此現象於即使經過三次的政黨輪替後 依舊存在 1994年之後 主要政黨為爭取選票 會在舉辦選前一週的週末 在臺北街頭舉行大遊行為選舉造勢 不失為臺北街頭奇觀 即使臺北市民對於遊行與抗議已經司空見慣 但以逐次下滑的投票率來看 臺北市民近年來被政治動員的程度並未比其他都會區高 經濟 编辑商業活動 编辑 信義計畫區商辦大樓一景 內湖科技園區夜景 臺北市為臺灣的經濟 金融中心 眾多國內外企業總部及金融機構與部分亞洲區總部均位於臺北市與臺北都會區 包括臺灣銀行 中華郵政 中國銀行 渣打銀行 法國巴黎人壽 星展銀行 土地銀行 華南銀行 第一銀行 合作金庫銀行 富邦銀行 富邦人壽 國泰金控 新光金控 台新金控 中國信託 中國國際航空 廈門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 中國東方航空 馬來西亞航空 Google Yahoo奇摩 蘋果公司 Facebook Microsoft Amazon 宜家家居等全國與全球知名企業都將台灣分公司或亞洲區總部設立於臺北市中心 市內產業結構以三級產業 服務業 為主 二級產業 工業 為輔 一級產業 農林漁牧業 所占比率極小 從就業人口比例來看 臺北市為典型以服務業為主的都會城市 且近8年來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比例更呈現成長的趨勢 工業部分係以都市型輕工業 都市服務型工業 高科技及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 從廠商家數集中地來看 臺北科技走廊 所在的南港軟體工業園區 內湖科技園區及開發中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是臺北市製造廠商的大本營 尤其是南港軟體工業園區與內湖科技園區更是發揮廠商群聚效果 約有六成以上的廠商聚集於此 58 物價 编辑 臺北市平均房價為全臺灣之冠 2005年每坪新臺幣27萬元 2006年31萬元 2007年35 4萬元 2008年37 7萬元 至2009年7月已超過40萬元 59 2012年12月全市平均房價來到每坪新臺幣79萬元 60 相對於極度偏低的租金收益率 臺北市的房價堪稱全球最貴 市中心2018年第一季頂級商業辦公室的單坪月租金成本為新臺幣6 548元 在全球120個城市中排第38高 61 它的物價水準與薪資收入相當 2018年的購買力平價在全球77個城市中排第26高 薪資則是排在第37位 62 勞動力狀況 编辑 到2010年3月底為止 臺北市15歲以上之民間人口約有190萬人 勞動力有106萬人 就業者有110萬人 失業者4萬7千人 非勞動力94萬4千人 勞動力參與率55 7 失業率3 9 63 在外籍勞工方面 到2007年7月底為止 臺北市有49 251名外國專業人員 白領移工 數量全臺灣最多 64 藍領移工則有36 778人 全臺灣第三 65 但是也有許多戶籍在外地的人口於臺北市就業 或從其他地方通勤至臺北市區上班 文化 编辑主条目 臺北市文化資產 左起 國家音樂廳 中正紀念堂 國家戲劇院 台北風光秀麗 歷史古蹟隨處可見 被稱為是 繁體寫成的南京 66 臺灣各族群文化與全球文化在臺北市薈萃 蘊含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濃厚閩南 舊都城風情的大稻埕 艋舺 大龍峒與剝皮寮 客家義民祭 完整儒教祭祀規儀的釋奠典禮 以及融合中國各地風土民情的眷村文化 國粹與新住民文化等 清領 日治與戰後時期等 大時代的浪潮也為臺北市留下大量豐富的近代史及文化資產 參與臺灣同志遊行活動的民眾 近年來隨著外籍勞工人數逐漸增加 外籍勞工所帶來的母國文化也逐漸受到重視 各種文化節 專門的廣播節目等針對外籍勞工的活動與休憩措施應運而生 此外 臺北市作為一國際級城市 對於不同族群與文化個體展現尊重及包容 如同性戀族群的臺灣同志遊行等 臺北市也是臺灣的時尚與藝術中心之一 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禮 並迅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身特色的藝術行為 許多臺灣各地出身的藝術家 設計師與文化人們也都紛紛透過臺北的窗口讓全世界認識 街頭文化 编辑 國立國父紀念館一景 針對街頭藝人的各項表演 臺北市政府頒予執照 維護街頭公開表演人士所應享的權益 尊嚴並提高綜合素質 67 在通風良好且燈光充足的捷運地下街 亦常見為數眾多的學生正揮汗練舞 68 在歷任市長的努力下 市府所推廣的文化活動已趨於多元化 而市民所認同的青少年活動亦非僅止於用功唸書考大學 69 有益身心 富正面意義的舞蹈運動皆能獲得市民和市府的青睞與讚賞 70 中學生街舞社成員最主要的練舞場地分別是臺北車站 板橋 西門 雙連等捷運站 以及國立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 自由廣場 等6大場地 71 2008年9月已有街舞團體在國際展露頭角 取得亞洲區冠軍 72 流行音樂 编辑 許多演場會會在臺北小巨蛋舉行 臺北是亞洲的流行音樂重鎮 也是華語流行音樂 文化創意 娛樂產業的樞紐中心 民主社會的多元開放風氣是促使臺北文化活動活絡的一大優勢 藝術 娛樂等文化創意活動密集頻繁 藝文表演場與展覽場地亦居全國之冠 除了流行音樂有國際團體 演藝人密集訪臺演出 每晚也都有不同的本土舞臺表演團體 同時在臺北市各場地個別巡迴公演 表現風格多元化 有醒世 創作實驗 冷僻 同樂 音樂 歌仔戲等劇別 主題不限政治 宗教 文化 社會 面向跨越地域之分 未來從士林臺北藝術中心 臺北城市博物館 臺北之門 華山藝文特區 松山菸廠文化園區與南港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標建築 將連結成一條L型城市文化創意軸線 藝文表演 编辑 雲門舞集於國家戲劇院演出 松煙 臺北市有許多表演藝術場館 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國家兩廳院 國家音樂廳 國家戲劇院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音樂廳 舞蹈廳及戲劇廳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華山文化園區 新舞臺 城市舞臺 紅樓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 水源劇場 大稻埕戲苑 以及興建中的臺北藝術中心和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等 典藏展覽 编辑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的 翠玉白菜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有許多大型博物館及典藏文物 其中位於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世界主要博物館之一 被譽為 中華文化寶庫 館藏約70萬件 大部分為承接清代皇室舊藏 包含眾多中國古代書畫 金石 器物 典籍等 尤其以宋代繪畫 中國青銅器與宋瓷為重 鄰近臺北植物園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則是收藏唐三彩 中國青銅器等華夏文物的著名博物館 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所收藏自民初以來的大量考古遺物 青銅器 漢簡 圖書 中國民族學文物等國寶 國立臺灣博物館承接日治時期館藏 典藏豐富的臺灣史地資料 田野調查文物與自然標本等 是集合了人類學 地學 動物學 植物學與博物館學為一體的博物館 有 臺灣現代知識的啟蒙地 的稱號 現代藝術的展覽場所則有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當代藝術館 中華文化總會文化空間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南海藝廊 伊通公園 鳳甲美術館 關渡美術館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等 另外還有其他各類型場館 如社會人文相關的臺北探索館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袖珍博物館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楊英風美術館 郵政博物館 國軍歷史文物館 海關博物館 總統副總統文物館 琉璃水晶博物館 翡翠文化博物館 以及正在規劃中的臺北城市博物館等 自然科學類的有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和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 宗教 编辑 艋舺龍山寺的圓通寶殿 殿內主尊祀奉觀音佛祖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臺北市的宗教概況與臺灣宗教概况大致相同 以佛教 道教 及臺灣民間信仰為主 據統計臺北佛教廟宇登記有案者約為109間 道教約為174間 73 市內寺廟中所祭祀的神祇大多是隨著閩粵漢族移民從移居地遷來 早期世居臺北的凱達格蘭族崇尚萬物有靈的泛靈信仰 74 16世紀西班牙會士曾傳入天主教 歷經荷西戰役後 被迫中斷 隨著17世紀漢移民帶來了屬於漢字文化圈的香火 逐漸改變臺北原生宗教風貌 在清領時期 臺灣社會普遍 重儒道輕釋佛 75 民眾崇尚道教與儒教三綱五常觀念 佛教較不振 當時較富盛名的代表祭典屬 臺北迎城隍 76 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馬偕博士為臺北帶來了西方的基督信仰的長老教會 而臺北市的伊斯蘭教則主要由政界的穆斯林白崇禧將軍等人帶入 日治時期 傳統信仰受到一定程度壓抑 因推動內地同化政策 信奉日本神道教 總督府於劍潭山興建當時全臺最大的官方信仰中心臺灣神宮 二次大戰及國共內戰之後 大量新移民遷入 傳入諸多新宗派 1950年代之後 大規模南部 中部居民移入臺北 亦將其祖居地守護神分靈入城 此時期除了本地鄉土神以外 以祭祀媽祖 王爺 佛祖 觀音等居多 大臺北地區佛道教寺廟數量之多 冠於北臺灣 教派之廣幾涵蓋各神佛 堪稱臺灣宗教總匯 不僅佛道儒 臺北市有臺灣唯一天主教總教區天主教臺北總教區 最多基督新教與伊斯蘭穆斯林信仰人口 並為臺灣西部基督徒比例最高的行政區 信仰中心 编辑 佛教 艋舺龍山寺 劍潭古寺 臨濟護國禪寺 十普寺 農禪寺 金龍禪寺 慈悟寺 報恩寺 昭明寺 新北投善光寺 寶藏巖 善導寺 樟山寺 佛光山普門寺 北投普濟寺 北投法藏寺 法雨寺 慈雲寺 峰碧山圓覺寺 台北法華寺 安國寺 淨光寺 士林圓明寺 台北市圓通學苑 台北市南海普陀山慧濟寺 菩提講堂 慧日講堂 台北原始佛教中道禪院 法鼓山德貴學苑 佛光山臺北道场 臺北市佛教會等 道教 大龍峒保安宮 艋舺清水巖 艋舺青山宮 關渡宮 關渡玉女宮 指南宮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松山慈祐宮 行天宮 士林慈諴宮 西門町天后宮 料館天后宮 台北市景福宮 台北府城隍廟 臺灣省城隍廟 松山奉天宮 松山慈惠堂 松山霞海城隍廟 士林神農宮 芝山巖惠濟宮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景美會元洞清水祖師廟 大稻埕慈聖宮 臺北法主公廟 景美集應廟 萬隆集應廟 木柵集應廟 木柵忠順廟 艋舺集義宮 艋舺福德宮 艋舺龍津宮 台北東隆宮 台北火聖廟 士林街福德宮 北投區慈生宮 北投慈后宮 北投行天宮 北投代天府 北投福安宮 洲美屈原宮 廣照宮 晉德宮 植福宮 坤天亭 中華道教總會等 儒教 臺北孔廟 基督新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總會事務所 台灣神學院 雙連長老教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臺北市召會 臺北靈糧堂 真理堂 信友堂 新生命小組等 天主教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等 伊斯蘭教 臺北清真寺 臺北文化清真寺等 其他新興宗教 理教總公所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天理教 創價學會 山達基臺北中心 飲食 编辑 華西街夜市 臺北市身為臺灣政經重鎮 多年來大方迎接各種不同文化 孕育出相當多元的在地飲食特色 從早餐 宵夜小吃 中式餐館到西式餐廳 種類繁多 國府遷臺後 隨著新住民族眷大量落戶於臺北 各種中國地方口味與飲食文化相互揉合 發展出與臺灣傳統飲食習慣相融合的特色 2005年起舉辦的牛肉麵節為強調獨有飲食文化之下發展出來的民間活動 臺北的小吃可分為市集攤販小吃與老店小吃二類 除了賣早點類的小吃攤可能限於早上營業外 夜市小吃集中在夜市裡 由於都市化程度較高 民眾活動時間相對較長的關係 許多小吃攤會經營到相當晚 因此超過午夜12點甚至徹夜經營也是常有的事情 至於歷史較久的老店 小吃則集中於發展較早的臺北西區一帶 如 艋舺 今萬華區 與建成圓環周圍 和臺灣多數發展較早的古城一樣 這些老店多集中於寺廟周圍 茶文化 编辑 茶與臺北的歷史發展 人文風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清朝末期 茶葉成為臺灣最大的生產與出口品 讓臺灣經濟的重心由南部轉向北部 77 大稻埕曾是全臺第一的茶葉集散地 全盛時期曾聚集超過200家茶行 臺北盆地四周圍群山環繞 臺北市的貓空及新北市的坪林 三峽均為著名的茶產地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木柵觀光茶園是臺灣第一座觀光茶園 而貓空地區昔日曾為臺北市最大產茶區之一 鐵觀音為此處特色茶種 文化節慶活動 编辑 2020年11月底每年舉辦為 臺北冬季活動 是臺北市的冬季系列活動的項目 繽紛耶誕玩臺北 amp 公館聖誕季 amp 臺北耶誕愛無限 臺北最High新年城 since 2003 暨台北101跨年煙火表演 台灣年味在臺北 臺北春節活動 臺北燈節體育 编辑 臺北小巨蛋的主館設有15 000席座位 副館設有800席座位 圖為2011年在副館進行的四大洲花式滑冰錦標賽 設有20 000席座位的臺北田徑場 臺北市體育的主管機關為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馬英九擔任臺北市市長期間 1998年 2006年 臺北市體育處對臺北市的體育發展以 處處皆可運動 人人喜愛運動 為目標 以全民 學校 高齡 青年 障礙和菁英等不同民眾 鼓勵運動 設立大型賽場公共運動空間 並規劃於12個行政區設立市民運動中心 78 大型體育場館方面有臺北田徑場 中型體育場館包括臺北小巨蛋 臺北市網球中心 臺北市立天母棒球場 臺北和平籃球館和臺北體育館等 用以舉行市級運動項目 除此之外 各行政區的區級休閒 運動中心也漸次啟用或著手興建 79 於2003年至2010年陸續完成啟用 80 每年並由各區的體育會舉辦不同規模的路跑競賽 以利於提升運動風氣 未來以現有松山菸廠為基地整建成的臺北文化體育園區 臺北大巨蛋 將整合體育 娛樂 商務 城市文化與歷史為一體的又一大型市民空間 近年則由於國際能源危機所致 市府積極鼓勵市民多從事戶外休閒活動 81 例如興建公園 廣闢綠地 整平騎樓走道 82 方便市民帶著家犬與家人在外一同遊樂 並學習法國巴黎 鼓勵民眾親近水岸 與廠商合作 在觀光景點添置並推廣自行車 鐵馬 以為代步工具 83 首開優良風氣之先 間接改善交通 也為地球減少空氣污染貢獻心力 84 臺北市曾舉辦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 世界盃棒球賽 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臺北101國際登高賽 臺北國際馬拉松比賽 包含國道馬拉松 IAU世界盃超級馬拉松比賽 威廉 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等國際性體育競賽 申辦奧運的構想也曾被提及 另外還有許多國內性體育競賽 如 健康活力 運動臺北 十二行政區路跑賽 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大賽 三商巧福盃路跑賽 舒跑盃路跑賽 中正盃錦標賽 範圍涵蓋各類運動 等 中華職棒每年固定於天母棒球場舉行部份場次的例行賽 超級籃球聯賽則固定於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體育館 俗稱 白館 進行例行賽 台北市與新北市將於2025年共同舉辦世界壯年運動會 85 目前職業運動中以台北市為主場的籃球隊為臺北富邦勇士職籃隊 P LEAGUE 及台灣啤酒英熊職籃隊 T1 League 2021年 中華職棒味全龍回歸一軍後 將臺北市立天母棒球場作為該隊雙主場之一 傳播媒體 编辑 中央通訊社總社位在松江路 志清大樓 內 臺灣絕大多數主流廣播電臺 电视臺 網路媒體總部或營運中心均設駐於臺北市 旺盛的大眾傳播媒體及產業環境促使臺北市成為臺灣媒體產業的中樞 但也常因過度地倚傾臺北播報新聞 而使得報導角度多半重於北部或濃厚的地域性 免費無線網路 Wi Fi 编辑 臺北公眾區免費無線上網 Taipei Free 為臺北市政府提供的公共免費無線網路 從2011年7月1日在臺北市正式啟用 Taipei Free可以在捷運站 市立圖書館 政府辦公部門 主要道路上 以及部分公車 多為油電混合公車 上收到訊號 無線網路名稱為 TPE Free 公車上之無線網路名稱為 TPE Free Bus 目前Taipei Free的熱點總數5 720個 2014年3月的月使用人次最高 達4 316 546人次 Taipei Free啟用後 引領中央政府與各縣市跟進推動公共免費無線上網建設 促進全臺免費無線上網環境的良性發展 2014年1月15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免費無線上網 Free Wi Fi 與夜市 故宮 青少棒 全民健保及小籠包等久享國際盛名 公認是臺灣典型形象代表的事物 並列為 臺灣十大世界第一好 86 同年2月14日 英國每日電訊報也將臺北與紐約 巴黎 赫爾辛基 佛羅倫斯 特拉維夫 香港 澳門 伯斯等9座城市 共同評選為 全球最方便的免費無線上網城市 其中更特別將臺北市列舉為9座城市之首 顯見Taipei Free對臺灣公共免費無線上網建設的發展 對國際觀光商務人士吸引力的強化 以及對臺北市國際形象的提昇 都有相當正面效益 87 閱讀風潮 编辑 大安區的誠品書店敦南店是全球第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 於2020年5月底熄燈 由信義區的信義店接棒 民營書店方面 除了誠品書店 金石堂書店 墊腳石書店 三民書局 政大書城 茉莉二手書店 敦煌書局 蛙蛙書店 五南文化廣場等國內連鎖書店外 尚有國際連鎖書店葉壹堂 紀伊國屋書店 淳久堂 法雅客 獨立書店如專營同志性別的晶晶書庫 販賣二手書及罕見古冊典籍字畫的古今書廊二手書店 舊香居 蒙藏文化為主的青康藏書店 販售臺灣本土文化書刊的臺灣ㄟ店 宗教書店臺灣福音書房 基督教以琳書房 中國主日學書店 校園書房 靈糧書房 女性議題書店女書店 由文化部經營 專門展售政府出版品的國家書店 與其它特色書店如胡思二手書店 信鴿書店 亞典書店 唐山書店等 文學 编辑 目前還沒有一本臺北文學史 臺北文學發展史 臺北地區古典文學史之類的著作出現 個別論文則有張家銘 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行塑歷程 以臺北溫州街一帶與臺北文學森林為例 林秀姿 重讀一九七 年以後的臺北 文學再現與臺北東區 呂素美 日治時期的草山地景與漢詩書寫 等文章 多著眼在文學地景及文學再現的問題 也有處理族群與文學書寫之間的關係 例如顧敏耀 草山含笑柳含煙 脈脈泉溫溪嶺間 士林區與北投區的族群與文學 文訊 第252期 2006年10月 頁60 66 顧敏耀 在依舊閃耀的昔日光輝下 萬華區與大同區的族群與文學 文訊 第252期 2006年10月 頁67 72 張琬琳 城南舊事 臺北南區的族群變遷與文學書寫 等 臺北市的文教基金會 文學團體 寫作班 出版社 大專院校文學系所等甚多 因此這些機構所辦的文學活動非常多 也非常多樣 在此無法一一列舉 至於官方 臺北市文化局也不遑多讓 頻繁舉行各式各樣的文學活動 以下幾個活動是比較重要而且長年舉辦 有臺北文學獎 臺北文化獎 臺北文學季 臺北詩歌節 漢字文化節等活動 藝文類的基金會臺北市是全臺灣文教基金會最多的地方 不少基金會積極舉辦或是金錢贊助文藝活動 像是九歌文教基金會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耕莘文教基金會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時報文化基金會等 一些基金會則偏重在文學研究的贊助或是推廣 像是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等 除了上述基金會 吳三連獎基金會 巫永福文化基金會 李江卻臺語文教基金會 金車教育基金會 信誼基金會 崇友文教基金會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榮後文教基金會 賢志文教基金會等較知名者 皆設在臺北市 此外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臺北市文化基金會 也是相當重要的文學活動相關基金會 文學社團位於臺北市的全國性文學社團相當多 有中國文藝協會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 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中華民國筆會 中華民國新詩學會 中華民國漢詩學會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 臺灣歷史學會 臺灣語文學會等 地方性的文學社團則有臺北市天籟吟社 臺北市籍作家歷來出生在臺北市的作家 文學評論者非常多 日治時期有王詩琅 楊雲萍 楊千鶴 廖漢臣等 戰後出生在此的作家 學者更多 比較著名的有 小野 張大春 張曼娟 林文義 黃凡 羅智成 張國立 黃國峻 成英姝 舒國治 王文華 蔡康永等 由於臺北市二戰以後是中華民國政府集中最多資源的城市 因此造成許多外縣市出生的作家 選擇在此就業 定居 教育 编辑 中央研究院 日治初期的1895年 臺灣第一座西式小學芝山巖學堂成立於芝山岩地區 今士林國小 隨後普設於臺北各地的國語傳習所 公學校 小學校等更奠下了臺北現代教育基石 88 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之後 投入龐大教育經費設立的小學 初中 高中與大專院校 更成為臺灣北部甚至全臺灣的 明星學校 在高中或大學聯合招生制度盛行時 尤其明顯 特別是明星高中或國立大學的熱門科系 每年考季都有相當激烈的入學競爭 即使在聯招幾近廢止的今日 升學主義 的情形仍延續著 89 此外 尚有國際學校 作為全國首善之都 臺北市的教育資源與其他縣市相比 較為豐厚 優渥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以及國立政治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的校址都位在本市境內 90 目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轄下有臺北市立大學 160餘所的公私立中小學 以及12年義務教育 此外還有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及臺北市立動物園 並在各區設立運動中心 社區大學 樂齡中心 圖書館等 提供市民休閒育樂與學習進修的機會 臺北市公共圖書館在2015年度購入圖書資料的總支出是新臺幣113 927 471元 平均每位市民購書費為42 12元 每位市民擁書量為2 83冊 91 學術研究 编辑 臺北市是臺灣全國學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研究重鎮的中央研究院即座落於南港區 另外專門典藏國家圖書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國家圖書館 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與各大專院校圖書館 諸如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均有豐富館藏等 其中 國家圖書館所特藏的善本古籍中 多件均為古代流傳至今的孤本 如尚書表註 東都事略 宋太宗皇帝實錄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珍貴古籍 醫療 编辑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西址 舊址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臺大醫院 總院區設於本市 該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 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西式醫院 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最高評級的 醫學中心 醫院之一 亦是中華民國全國醫療體系中最重要的防疫機構 另外 臺北市政府為了使原有的各處市立醫院之醫療資源能有效整合 遂自2005年元旦起將過去市內各醫療單位整併成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並分設七大院區 院本部則設於大同區中興院區 臺北市的醫療資源十分豐沛 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 2015年底臺北市計有37家醫院 3 452家診所 較2014年底分別減少1家 2 6 增加40家 1 2 其中西醫診所1 607家 牙醫診所1 343家及中醫診所502家 其中醫學中心共有8座 為全臺各縣市之冠 各行政區每萬人醫療院所數以大安區25 1家最多 南港區6 8家最少 病床數共計2 5萬床 增加146床 0 6 至醫療 事 機構執業醫事人員為5 1萬人 較上期增加1 750人 3 6 其中104年底公私立醫院病床數計2萬床 全年佔床率為75 6 另平均每日服務量仍以門診8 4萬人次最多 與上年比較 急診 體 健 檢人次分別增加28人次 0 9 111人次 5 1 其餘門診 洗腎 手術及接生人次均減少 92 醫療資源 2015年 4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病床數 西醫師人數 中醫師人數 牙醫師人數25 045 9 279 852 3 028每萬人病床數 每萬人西醫數 每萬人中醫數 每萬人牙醫數92 1 33 5 3 2 10 8縣市排名 縣市排名 縣市排名 縣市排名3 2 4 1環保議題 编辑臺北市環保局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 從公家機關開始推動到各大學 高中 國中小學 進而要推廣到私人機關 93 94 95 交通 编辑主条目 臺北都會區交通 設籍臺北生活圈的民眾約有925萬人口 故每逢尖峰時段或假日 經常會有大量人潮 車潮流動於市區內或臺北 新北兩市之間 導致市區內各重要幹道常出現塞車的情形 為求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疏散人潮 車潮 並減少塞車情形 因此除一般道路外 亦興建多條快速道路與聯外橋樑 此外 臺北市亦為臺灣大眾運輸最發達的都市 至2007年為止 整個大臺北地區營運中的市區公車路線共有421條 平均每日載客161萬人次 並有8成以上的中短程路線加入了聯營公車系統 捷運系統方面 臺北捷運營運路線總長度131 2公里 平均每日運量逾200萬人次 此外 目前亦有可以共通使用於捷運 市區聯營公車 短程客運與公營停車場的非接觸式IC卡 悠遊卡 一卡通 愛金卡 HappyCash 並實施公車與捷運間的電子票證雙向轉乘優惠制度 同時推出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 對外交通方面 除了有多條國道 高速公路 與省道通往全臺灣各地之外 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以及台灣高鐵都行經本市並設站 其中 臺北車站為全市首要的陸運交通樞紐 空運以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位於桃園市大園區 臺北松山機場為樞紐 海運則以基隆港 位於基隆市 與臺北港 位於新北市八里區 為兩大據點 觀光旅遊 编辑主条目 臺北市旅遊景點列表 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市治轄幅員與臺灣其他縣市比起來不算寬廣 卻擁有許多人文景觀 其中 古蹟數量與博物館數目 不但居於全臺灣首位 96 也存在著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特殊風情 臺北的夜生活以不同型態充斥在臺北各區域 像是寧夏路老舊社區中的傳統夜市 範圍包含數條街道的士林夜市及萬華夜市 東區新興商圈的PUB 陽明山的北投溫泉 都可視為臺北夜生活型態的一部分 士林官邸 國立故宮博物院 大安森林公園 饒河商圈 貓空等也是親子遊玩的好去處 據OpView調查全臺景點口碑 臺北以台北101 故宮博物院 龍山寺與中正紀念堂最受外國觀光客歡迎 97 臺北藉由打造友善城市的意象 以及流暢豐富的旅遊體驗吸引著全球旅客的目光 98 因而選入寂寞星球 福斯新聞網 BuzzFeed等旅遊雜誌及社群媒體的推薦名單之列 99 100 自2011年來 連續6年在全球132個旅遊城市中獲選為 最佳旅遊城市 的前20強 2016年和2017年各有735萬人次與932萬人次的國際旅客到訪 蟬聯全球第15大旅遊目的地城市 101 國際旅客2016年在臺北的總體消費金額為96億美元 名列全球第10名 人均花費為1 306美元 約新臺幣40 900元 98 城市象徵 编辑臺北市市徽為第三代版本 於1996年透過公開徵選產生 設計人為張維懿 在經臺北市議會修法前 先行以臺北市政府府徽之名義使用 2010年9月20日 臺北市議會通過臺北市政府提案取代 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辦法 的 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自治條例 後 正式成為市徽 102 103 設計概念如下 以毛筆寫意手法寫出北字 下方置黑色 TAIPEI 及灰字 臺北 紅色代表熱情 表現臺北市充滿活力的多元文化創造力 並傳達臺北人的活潑與熱情 黃色代表溫暖 表現臺北人的友善 人情味 以及溫暖的包容力 綠色代表和平與希望 表現臺北市著重環保及樂活的綠色都會 藍色代表理性與自由 表現臺北市為國際科技化 智慧及創新的城市 並展現水岸城市的健康與清新 以紅 黃 綠 藍飛墨所組成的市徽 充分展現臺北市熱情 溫暖 友善 自由 和平及健康之旺盛生命力 亦說明臺北市在文化 環保 科技的創造與堅持 並在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兼容並蓄 展現多元文化的豐富精神 104 臺北市第一代市徽 使用於1920年至1981年10月19日 此市徽以小篆的 北 字為概念設計 臺北市第二代市徽 於1981年10月19日至2010年9月20日間使用 此市徽外框造型為梅花五瓣 內部用陽文顯示 北 字 陰文顯示 市 字 臺北市第三代 現行 市徽國際交流 编辑城市榮譽 國際會展 编辑 左起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臺北101 臺北在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 英语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GaWC 發表的2020年全球城市名冊中 綜合評比與深圳 广州 都柏林 曼谷 舊金山等城市同級 據國際會議協會 ICCA 統計 臺北市在2014年舉辦了92場次的協會型國際會議 排全球第20名 2016年有83場次 位列第24名 105 1998年世界首都論壇 主辦城市 2002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 傑出公共部門獎 2003年民主太平洋大會 主辦城市 2004年民主太平洋大會 主辦城市 2004年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 主辦城市 2006年智慧城市論壇 年度智慧城市首獎 2006年第二屆無線社群 最佳政府應用獎 2007年維基媒體國際大會 主辦城市 2009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主辦城市 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 主辦城市 2010年國際地理奧林匹亞 主辦城市 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 主辦城市 2015年亞洲廣告會議臺北大會 主辦城市 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 年度獲選城市 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主辦城市 2019年世界飛安高峰會 主辦城市 2021年國際扶輪世界年會 主辦城市 2021年國際帕拉林匹克會員大會 主辦城市 2025年夏季世界壯年運動會 和新北市併列主辦城市 友好城市或姐妹市 编辑 主条目 臺北市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列表 美国 德克萨斯州 休斯敦 達拉斯 馬歇爾 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 喬治亞州 亚特兰大 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納波利斯 俄克拉荷馬州 俄克拉荷馬市 麻薩諸塞州 波士顿 亞利桑那州 鳳凰城 加利福尼亚州 旧金山 洛杉矶 關島亚洲 蒙古 乌兰巴托 韩国 首爾 大邱 菲律賓 马尼拉市 奎松市 沙烏地阿拉伯 吉达 马来西亚 槟城 亞庇 日本 松山市欧洲 俄羅斯 烏蘭烏德 立陶宛 维尔纽斯 拉脫維亞 里加 法國 凡爾賽 捷克 布拉格 波蘭 华沙大洋洲 澳大利亚 黃金海岸 马绍尔群岛 馬久羅非洲 布吉納法索 瓦加杜古 冈比亚 班竹 南非 约翰内斯堡 比勒陀利亞 斯威士兰 墨巴本 塞内加尔 達喀爾 多哥 洛美 贝宁 科托努 利比里亚 蒙羅維亞 几内亚比绍 比绍 马拉维 利隆圭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馬拿瓜 墨西哥 圣尼古拉 薩爾瓦多 聖薩爾瓦多 危地马拉 瓜地馬拉市 洪都拉斯 特古西加尔巴 哥斯达黎加 聖約瑟 巴拿马 巴拿馬城 多米尼加 聖多明哥 圣卢西亚 卡斯特里 巴拉圭 亞松森 玻利维亚 拉巴斯 厄瓜多尔 基多夥伴城市 编辑 日本 橫濱市 106 美國 紐約市 107 註解 编辑 改制時 依照1930年施行之 市組織法 為 院轄市 1994年改依 直轄市自治法 稱為 直轄市 至1999年改依 地方制度法 施行 仍為直轄市 僅次於新北市 臺中市及高雄市 原冠軍為縣市合併前的高雄市 高雄縣市合併後 高雄市的人口密度頓時驟降為十分之一 統計當時文山郡深坑庄橫跨臺北與新北 難以切割人口 故合併呈現資料 臺北 新北福建人口的總和最多 臺南其次 苗栗最多廣東人口 新竹其次 高雄最多其他人口 臺南其次 臺北 新北泉州人口的總和最多 臺南其次 臺南最多漳州人口 嘉義縣市 宜蘭其次 臺中最多潮州人口 新竹其次 苗栗最多嘉應人口 屏東其次 新竹最多惠州人口 桃園其次 臺北 新北安溪人口的總和最多 臺南其次 臺北 新北同安人口的總和最多 臺南其次 臺南最多三邑人口 彰化其次 三邑指泉州府的晉江 南安 惠安三縣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出处 编辑 臺北行政區 臺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2019年2月20日 2019年3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 中文 繁體 現劃分12行政區 國家符號 國都的選定 中華民國國史館 2011 0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30 國都必須因應事實需要不斷搬遷 元年3月 遷都北京 16年4月 奠都南京 26年12月 遷都重慶 35年5月 還都南京 38年4月 遷都廣州 38年10月 遷都重慶 38年12月 遷都臺北 Taipeh Prefecture 英语 Taipeh Prefecture Taihoku Prefecture 英语 Taihoku Prefecture 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 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 考古臺灣 臺灣史前文化 十三行文化 臺東縣馬蘭國小 2008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9 世新大學 一府三縣時期 2015 03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6 中文 馬關條約 的中日英文本異同考 PDF 權赫秀 2016 03 1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8 12 30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13 14 18 19 城市吸金力 北京第8 台北4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 03 30 台北飆39 7度創紀錄 4因素導致極端高溫 中央社 2020 07 24 2020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4 2017年整年沒寒流 氣象局 有紀錄來首見 中央通訊社即時新聞 2017 12 25 2017 1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26 存档副本 2020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4 地圖會說話 臺北市沿革 1901 2010 2019 05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3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公開資訊 統計資料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中文網站 2022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24 中文 臺灣 內政部戶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2022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26 中文 臺灣 17 0 17 1 17 2 17 3 內政部統計處 電信信令人口統計之建置 分析與應用 PDF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21年9月 2022 01 1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2 15 中文 臺灣 18 0 18 1 18 2 張茂楠 老人健康促進政策 以臺北市為例 PDF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2018 01 14 2022 12 11 中文 臺灣 業務項目 統計 高齡統計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2022 10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1 07 中文 臺灣 林麗玉 徐如宜 圖表看時事 北市 超高齡 六都居冠 一圖看全台高齡化現狀 聯合新聞網 2022 02 17 2022 10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1 02 中文 臺灣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Investigation of the regions of origin of Han people in Taiwan Taihoku shi Taipei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1928 Michael Hess Stadtarchitektur Fallbeispiele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Koln Deubner Verlag fur Kunst Theorie amp Praxis Gmbh amp Co KG 2003 p 834 Carsten Jonas Die Stadt und ihr Grundriss Zu Form und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tadt nach Entfestigung und Eisenbahnanschluss Tubingen Berlin Ernst Wasmuth Verlag 2006 pp 32 33 Paul Wietzorek Das Historische Berlin Pertersberg Michael Imhof Verlag GmbH amp Co KG 2006 p 17 Leonardo Benevol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 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2000 p 946 Harald Bodenschatz eds Renaissance der Mitte Zentrumsumbau in London and Berlin Berlin Verlagshaus Braun 2005 pp 19 21 170 173 Wilffried Koch Baustilkunde Das Standardwerk zur europaischen Baukunst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Gutersloh Munchen Bertelsmann Lexikon Verlag 2006 pp 414 416 Leonardo Benevol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 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2000 pp 702 713 716 717 732 744 746 749 p 730 871 Michael Hess Stadtarchitektur Fallbeispiele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Koln Deubner Verlag fur Kunst Theorie amp Praxis Gmbh amp Co KG 2003 p 59 61 79 80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9 黃武達 日治時代 1895 1945 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 論文集 3 臺北縣板橋市 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2003 年 頁3 27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36 41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39 Wilfried Koch Baustilkunde Das Standardwerk zur europaischen Baukunst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Gutersloh Munchen Wissen Media Verlag GmbH 2006 p 404 越沢明 臺灣 滿州 中国の都市計画 大江志乃夫等編集 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化 3 東京 岩波書店 1993年 頁183 241 頁186 187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83 85 鶴見祐輔 決定版 正伝後藤新平 1 医者時代前史 1893年 東京 藤原書店 2004 頁486 503 北岡伸一著 魏建雄譯 後藤新平傳 外交與卓見 台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05 頁17 19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2 23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3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3 24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5 26 田中重光 近代 中国の都市と建築 東京 相模書局 2005年 頁297 黃武達 日治時代 1895 1945 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 論文集 3 臺北縣板橋市 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2003年 頁3 13 臺北市役所編 臺北市下水道調查書 臺北 台北市役所 1942年 頁8 9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70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70 72 戚嘉林 臺灣史 下冊 臺北縣中和市 戚嘉林發行 1895年 頁125 143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43 52 明治33年 1900年 8月23日 臺北縣告示第64號 臺北縣報第188號 黃武達 日治時代 1895 1945 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 論文集 3 臺北縣板橋市 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2003年 頁3 27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37 39 臺北市土木課編 臺北市土木要覽 臺北 臺北市土木課 1943年 明治38年10月7日 臺北廳告示第200號 廳報第425號 頁19 24 戴國煇 台湾と台湾人 アイデンテイテイを求めて 東京 研文出版社 1979年 頁142 田中重光 近代 中国の都市と建築 東京 相模書局 2005年 頁304 田中重光 台北の近代化過程における都市計画の影響に関する研究 第三一回日本都市計画学会学術研究論文集 東京 日本都市計画学会 1999年 頁253 258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54 57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225 田中重光 近代 中国の都市と建築 東京 相模書局 2005年 頁303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54 61 野村一郎 台北の市区改正に就いて 建築雜誌 東京 日本建築学会出版 第378號 頁29 32 田中重光 近代 中国の都市と建築 東京 相模書局 2005年 頁305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61 張省卿 臺灣總督府 1912 1919 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探討 輔仁大學歷史學報 臺北縣新莊市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006年11月 頁285 353 第17期 頁290 黃昭堂 黃英哲譯 台灣總督府 臺北 前衛出版社 2002年 頁78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69 野村一郎 台北の市区改正に就いて 建築雜誌 東京 日本建築学会出版 第378號 頁29 32 田中重光 近代 中国の都市と建築 東京 相模書局 2005年 頁305 信夫清三郎 後藤新平 科學の政治家生涯 東京 博文館 1941年 頁131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60 61 黃武達 追尋都市史之足跡 臺北 近代都市 之構成 臺北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0年 頁8 1至頁8 3 魏德文主編 高傳棋編著 穿越時空看臺北 臺北建城一百二十周年 古地圖舊影像文獻文物展 臺北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9月 頁33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81 82 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臺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頁82 張省卿 台灣總督府廳舍 1912 1919 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討 輔仁歷史學報 第17期 臺北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006年11月 頁291 Nov 2006 Chang Sheng Ching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 s office 1912 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 291 48 0 48 1 張省卿 以日治官廳台灣總督府 1912 1919 中軸佈置論東西建築交流 輔仁歷史學報 第19期 臺北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007年7月 頁163 220 July 2007 Chang Sheng Ching Exchan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axis alignment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aiwan s governor s offic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9 Taipei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163 220 張省卿 台灣總督府廳舍 1912 1919 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 討 輔仁歷史學報 第17期 臺北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006年11月 頁285 353 Nov 2006 Chang Sheng Ching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 s office 1912 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285 353 日治時期臺北市都市計畫相關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 05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3 中文 臺灣 51 0 51 1 中央研究院 林季平 逢年過節 返鄉人潮為何一路向南 研之有物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tertiary source 2018 03 21 2018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3 31 中文 張理國 4300億治水破功 經濟部 南部晚治水預算少 勿從台北看天下 中時電子報 2018 08 30 2018 09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31 中文 1999年12月 臺灣規模最大的防洪計畫完成 水利署電子報 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 2016 05 06 2019 05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09 中文 臺灣 計劃城事 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 林秀澧 高名孝著 2015 張華承 城鄉巡禮 台北城 放眼看台灣 行政院新聞局影音資料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2 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年12月 2010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北部縣市產業形貌台北市製造業形貌與特性分析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7 09 19 北市中古屋 每坪破40萬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9 08 06 北市今年房價 平均漲逾10趴 財經 自由時報電子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01 葉思含 香港蟬連全球最貴商辦市場 比台北貴4倍 自由時報 2018 08 28 2018 10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2 中文 楊筱筠 瑞銀全球物價報告揭密 台灣物價亞洲第三貴 經濟日報 2018 05 31 2018 10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2 中文 勞動統計月報 勞動力狀況 按地區分 行政院勞委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6 30 外國專業人員統計表 依申請類別 縣市別分類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外籍勞工統計表 依縣市別分類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Melonmelonmelon 台北是繁体的南京 簡書 2017 12 18 2021 03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9 劉榮 北市街頭藝人會考 秀絕活 自由時報 2008 11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洪敏隆 劉榮 北市地下街 民主紀念館 練舞聖地 自由時報 2008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吳仁捷 青春無敵到火車站 尬舞 自由時報 2008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吳仁捷 學者 應適度開放閒置空間 自由時報 2008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18 誠品網路編輯群 街舞狂潮 導演蘇哲賢專訪 追逐夢想 重要的是過程中的熱血 而不是結果 誠品站 2010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9 10 街舞亞洲奪冠 我們來自臺灣 苦練一年勝出 街舞史最好紀錄 台視新聞 2008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20 臺北市宗教查詢網站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2015 03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2 存档副本 2012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16 存档副本 2012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8 01 謝宗榮 來台北迎城隍 觀 臺灣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2010年7月 第6期 2012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9 文青就該喝茶阿 5間最值得駐留一下午的 台北茶館 2018 04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08 臺北市體育白皮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18 臺北市體育處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9 09 03 臺北市運動地圖資訊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0 03 01 陳曉宜 禮讓單車北市推廣友善空間 自由時報 2005年10月17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 繁體 林恕暉 騎樓整平成效好 其他縣市擬推動 自由時報 2009年3月10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 繁體 洪敏隆 公共自行車停車柱 被民眾卡位 自由時報 2009年3月10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 繁體 洪敏隆 捷運新電聯車亮相 新增車廂內監視攝影設備及自行車停放區 自由時報 2005年12月28日 2011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 繁體 丘采薇 雙北簽約主辦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 蔡英文宣示全力以赴 聯合報 2020 12 10 聯合線上公司 2020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4 Tina Hsiao 10 things Taiwan does better than anywhere els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 03 10 CNN 2015 02 11 Donald Strachan Free Wi Fi networks the world s most connected citi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 03 18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 04 29 存档副本 2012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10 23 存档副本 2012 03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07 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 國立教育資料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11 11 陳金萬 陳永朋 蘇士雅 楊文琳 潘云薇 公共圖書館統計 104年臺北市每人購書經費與每人擁書量最多 書香遠傳 2016 09 05 中文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市政統計週報 第890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7 05 16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家企業響應禁用一次性與美耐皿餐具 作者 中央社 發布日期2018年4月16日 18 00 分類 環境科學 生態保育 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壹週刊 北市推廣禁用一次性餐具 15家企業響應 1085出版時間 2017 05 23 11 40 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壹週刊 禁用免洗餐具 北市2夜市 9校加入 809出版時間 2018 01 18 14 43 蔡永彬 哪個縣市公定 古蹟 最多 7成2青少年錯答成台南 蘋果日報 2019 01 15 2019 01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4 中文 外國人想法不一樣 旅客來台觀光口碑大解析 三立新聞網 2018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20 98 0 98 1 孫彬訓 萬事達卡報告 台北躋身全球第15大最佳旅遊城市 工商時報 2016 10 03 2018 10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4 中文 福斯新聞網 物美價廉 臺北入選十大旅遊點 聯合報 2011 11 29 此生必遊城市票選 台北第20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 05 12 蘋果日報 2015 03 19 Top 100 City Destinations Ranking WTM London 2017 Edition EMI MRX Blog 2017 11 07 英文 臺北市法規提案流程查詢系統 法規提案詳細內容 修正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辦法 市政會議審議通過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4 01 16 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自治條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6 06 30 北市府網站管理員 認識臺北 2009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16 周志豪 協會型國際會展會議排名 台北被曼谷 東京超越 聯合晚報 2018 07 14 2018 10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2 中文 橫濱市的國際交流 横浜市国際局国際政策部国際連携課 2018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12 中文 臺灣 NYC s Partner Cities The City of New York 2012 1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8 14 資料来源 编辑 书籍張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 台北 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8 張省卿 台灣總督府廳舍 1912 1919 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 討 輔仁歷史學報 第17期 台北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006年11月 頁285 353 Nov 2006 Chang Sheng Ching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 s office 1912 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285 353 張省卿 以日治官廳台灣總督府 1912 1919 中軸布置論東西建築交流 輔仁歷史學 報 第19期 台北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2007年7月 頁163 220 July 2007 Chang Sheng Ching Exchan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axis alignment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aiwan s governor s offic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9 Taipei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163 220 劉寧顏 重修臺灣省通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 黃昭堂 臺灣總督府 鴻儒堂出版 2003 莊永明 臺北老街 時報出版 1991 緒方武歲 臺灣大年表 臺灣文化出版社 1943 李乾朗 臺北市古蹟簡介 臺北市民政局 1998 又吉盛清 臺灣今昔之旅 臺北篇 前衛出版社 1997 陳漢光 賴永祥 北臺古輿圖集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57 施雅軒 臺灣的行政區變遷 遠足文化 2003 臺北市寺廟概覽 臺北市民政局 1994文章陳柏瑋 臺北市 高雄市選民的政黨偏好差異 以2002年北 高兩市市長選舉為例 網站臺北市宗教查詢系統 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客家人口調查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臺北市 分類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 臺北市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分类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北市議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北旅遊網 臺北市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英文 臺北市便民服務雲 繁體中文 臺北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英文 臺北市民e點通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英文 愛台北市政雲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臺北市政府i Voting網路投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Taipei Free 臺北公眾區免費無線上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英文 日語 智慧臺北 幸福生活的Facebook專頁 YouTube上的臺北市政府 頻道 OpenStreetMap上有關臺北市的地理信息 前任 南京市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1949年12月10日 現任前任 臺南市 清代臺灣府 臺灣首府1885年 現任新頭銜原隸屬於福建省 大清帝國臺灣省省會1885年 1895年 末任原因 清朝割讓臺灣予日本新頭銜日本取得臺灣主權 大日本帝國臺灣首府1895年 1945年 末任原因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新頭銜中華民國接管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省省會1945年 1956年 繼任 中興新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臺北市 amp oldid 7527178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