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原子

氦原子
氦原子結構示意圖。圖中灰階顯示對應電子於1s原子軌域機率密度函數的積分強度。而原子核僅為示意,質子以粉紅色、中子以紫色表示。事實上,原子核(與其中之核子波函數)也是球型對稱的。 (對於更複雜的原子核則非如此)
分类
化学元素可分割的最小单元
性质
质量 ≈ 1.67 × 10-27 至 4.52 × 10-25 kg
电荷 0(电中性,当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时)或 离子电荷
直徑:(數據頁英语Atomic radii of the elements (data page) 50 pm(H)至 520 pm(Cs)
组分: 电子 和 一个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紧密原子核
可觀測宇宙中的原子總數: ~1080 [1]

原子(atom)是构成化学元素普通物质英语Matter#Definition[2][3]的最小单位[4];原子也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及元素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

一個正原子包含有一個緻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而反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周圍的反電子帶「正電」。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反原子的原子核中的反質子帶負電,從而使反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當質子數與電子數相同時,這個原子就是電中性的;否則,就是帶有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離子。根據質子和中子數量的不同,原子的類型也不同: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於哪一種元素,而中子數則確定了該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個同位素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從希臘語ἄτομος(atomos,“不可切分的”)轉化而來。很早以前,希臘印度哲學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和18世紀時,化學家發現了物理學的根據:對於某些物質,不能通過化學手段將其繼續的分解。 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物理學家發現了亞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內部結構,由此證明原子並不是不能進一步切分。 量子力學原理能夠為原子提供很好的模型[5][6]

與日常體驗相比,原子是一個極小的物體,其質量也很微小,以至於只能通過一些特殊的儀器才能觀測到單個的原子,例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7]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著相近的質量。每一種元素至少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這直接導致核轉化,即原子核中的中子數或質子數發生變化。 [8]原子佔據一組穩定的能級,或者稱為軌道。當它們吸收和放出中子的時候,中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此時吸收或放出原子的能量與能級之間的能量差相等。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屬性,並且對中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历史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希腊哲学家对物质的组成问题争论不休。原子派认为物质在被无数次地分割之后,最终会小到无法分割。原子(atom)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不可分割”。在1803年到1807年之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展了这些观点并将它用在它的原子学说中。他相信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任何一个元素里所含的原子都是一样的。[來源請求]

关于物质是由离散单元组成且能够被任意的分割的概念流传了几千年,但这些想法只是基于抽象的、哲学的推理,而非实验和实证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及学派的转变,哲学上原子的性质也有着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还带有一些精神因素。尽管如此,对于原子的基本概念在数千年后仍然被化学家们采用,因为它能够很简洁地阐述一些化学界的新发现。[9]

原子論

原子论(英语:Atomism,来自古希腊语ἄτομον,atomos,含义为“不可分割”[10])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來源請求]。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化为由两基本部分所构成: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无的虚空(void)[來源請求]。原子论的创始人是古希腊人留基伯,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古代学者在论及原子论时,通常是把他们俩人的学说混在一起的。留基伯的学说由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发展和完善,因此德谟克利特被公认为原子论的主要代表[11]

原子论的主要内容是: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构造且永恒不变。原子有两种属性:大小和形状。它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按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在空无(empty)中通过移动和碰撞,结合和分离,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原子相钩结而形成聚簇(cluster)。不同形状、排列和位置的聚簇构成世界上各种宏观物质(substance)。德谟克利特认为,运用上述原子论的思想,就可以解释世间万物为什么会有重量、形状、尺寸等客观特性;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另一些特性,比如气味,只有当一个物体的原子和人的鼻子互相作用时才显示出来。

对原子概念的记述可以上溯到古印度和古希腊。有人将印度的耆那教的原子论认定为开创者大雄在公元前6世纪提出,并将与其同时代的彼浮陀伽旃延顺世派先驱阿夷陀翅舍钦婆罗的元素思想也称为原子论[來源請求]。正理派和胜论派后来发展出了原子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物体的理论[來源請求]。在西方,对原子的记述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中。对于印度文化影响希腊还是反之,亦或二者独立演化是存在争议的[來源請求]

科學理論

直到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发展的时候,对原子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1661年,自然哲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出版了《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书中他声称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或原子自由组合构成的,而并不是由诸如气、土、火、水等基本元素构成。[12]1789年,既是法国贵族,又是科学研究者的拉瓦锡定义了元素一词,从此,元素就用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单位。[13]

1803年道尔顿创立科学原子论,并在1803年12月与1804年1月在英国皇家学会作关于原子论的演讲,其中全面阐释了他的原子论思想。其要点为:1.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2.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3.不同的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尽管从现在的观点来看,道尔顿的观点是非常简洁而有力的(当然存在着错误)但是由于实验证据的缺乏和道尔顿表述的不力,这一观点直到20世纪初才被广泛接受。

现代原子理论

 
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中描述的各种原子和分子。1808年

道尔顿的理想没有涉及原子内部结构。随后,在1897年,第一个亚原子粒子──电子,被发现。1911年,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每一个原子都含有一个比重很大并且带正电的原子核,他隨後在1919年發現了原子核內部帶正電的質子。1932年不帶電的中子又被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发现。现代化学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含有许多质子中子。质子和中子要比电子重約1836倍。质子的带电量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是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1803年,英语教师及自然哲学家約翰·道爾頓用原子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元素总是呈整数倍反应,即倍比定律;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气体比另外一些更容易溶于水。他提出每一种元素只包含唯一一种原子,而这些原子相互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化合物[14][15]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水面上花粉的时候,发现它们进行着不规则运动,进一步证明了微粒学说。后来,这一现象被称为为布朗运动。德绍儿克思在1877年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而导致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第一个数学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这个猜想。[16][17][18]

在关于阴极射线的工作中,物理学家約瑟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以及它的亚原子特性,粉碎了一直以来认为原子不可再分的设想。[19]汤姆孙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这也叫做梅子布丁模型

然而,在1909年,在物理学家卢瑟福的指导下,研究者们用氦离子轰击金箔。他们意外的发现有很小一部分离子的偏转角度远远大于使用汤姆孙假设所预测值。卢瑟福根据这个金箔实验的结果提出原子中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当中,电子则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带正电的氦离子在穿越原子核附近时,就会被大角度的反射。[20]

1913年,在进行有关对放射性衰变产物的实验中,放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索迪发现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位置,不仅仅只有一种原子。[21] 玛格丽特·陶德创造了同位素一词,来表示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种类的原子。在进行关于离子气体的研究过程中,汤姆孙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的同位素,最终导致了稳定同位素的发现。[22]

 
氢原子的玻尔模型,展示了一个电子在两个固定轨道之间跃迁并释放出一个特定频率的光子

与此同时,物理学家玻尔重新审视了卢瑟福的模型,他认为电子应该位于确定的轨道之中,并且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跳跃,而不是像先前认为那样可以自由的向内或向外移动。电子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跳跃时,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23]当热源产生的一束穿过棱镜时,能够产生一个多彩的光谱。应用轨道跃迁的理论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光谱中存在的位置不变的线条[24]

1916年,吉爾伯特·路易斯发现化学键的本质就是两个原子间电子的相互作用。[25]众所周之,元素的化学性质按照周期律反复的循环。[26]1919年,美国化学家歐文·朗繆爾提出原子中的电子以某种性质相互连接或者说相互聚集。一组电子占有一个特定的电子层[27]

1926年,薛定谔使用路易·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的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建立了一个原子的数学模型,用来将电子描述为一个三维波形。使用波形来描述电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数学上不能够同时得到位置动量的精确值,1926年,海森堡建立了相关的方程,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这个概念描述的是,对于测量的某个位置,只能得到一个不确定的动量范围,反之亦然。尽管这个模型很难想象,但它能够解释一些以前观测到却不能解释的原子的性质,例如比氢更大的原子的谱线。因此,人们不再使用原子的行星模型,而更倾向于将原子轨道视为电子存在概率的区域。[28][29]

 
一个质谱仪的简易原理图

质谱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直接测量原子的准确质量。该设备通过使用一个磁体来弯曲一束离子,而偏转量取决于原子的质荷比。弗朗西斯·阿斯顿使用质谱证实了同位素有着不同的质量,并且同位素间的质量差都为一个整数,这被称为整数规则[30]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解释了这一个问题。中子是一种中性的粒子,质量与质子相仿。同位素则被重新定义为有着相同质子数与不同中子数的元素。[31]

1950年代,随着粒子加速器粒子探测器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研究高能粒子间的碰撞。[32]他们发现中子和质子是强子的一种,由更小的夸克微粒构成。核物理的标准模型也随之发展,能够成功的在亚原子水平解释整个原子核以及亚原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3]

1985年左右,朱棣文及其同事在贝尔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使用激光来冷却原子。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团队设法将钠原子置于一个磁阱中。这两个技术加上由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团队基于多普勒效应开发的一种方法,可以将少量的原子冷却至微开尔文的温度范围,这样就可以对原子进行很高精度的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发现。[34]

历史上,因为单个原子过于微小,被认为不能够进行科学研究。最近,科学家已经成功使用一单个金属原子与一个有机配体连接形成一个单电子晶体管[35]在一些实验中,通过激光冷却的方法将原子减速并捕获,这些实验能够带来对于物质更好的理解。[36]

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电子构成。原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子数相等,故原子呈电中性。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形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的基本数据:

原子的组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电中性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1.008 1.007  

亚原子粒子

尽管原子的英文名称(atom)本意是不能被进一步分割的最小粒子,但是在现代科学领域,原子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亚原子粒子。它们分别是电子质子中子氢-1原子和带一个正电荷的氢正离子例外,前者没有中子,后者沒有电子。

质子带有一个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为 kg,然而部分质量可以转化为原子结合能。中子不带电荷,自由中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9倍,为 kg。[37]中子和质子的尺寸相仿,均在 m这一数量级,但它们的表面并没能精确定义。[38]

在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中,质子和中子都由名叫夸克基本粒子构成。夸克是费米子的一种,也是构成物质的两个基本组分之一。另外一个基本组份被称作是轻子,电子就是轻子的一种。夸克共有六种,每一种都带有分数的电荷,不是 就是 。质子就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而中子则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这个区别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子和质子电荷和质量均有差别。夸克由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由胶子作为中介。胶子是规范玻色子的一员,是一种用来传递的基本粒子。[39][40]

原子核

 
这个图展示了不同同位素中,将核子连在一起所需要的能量。

原子核是原子中所有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合起来很小,它们一起也可以被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故原子核的正电荷由质子数决定。原子核的半径约等于 fm其中 是核子的总数。[4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5fm,因此原子核的半径远远小于原子的半径。核子被能在短距离上起作用的残留强力束缚在一起。当距离小于2.5fm的时候,强力远远大于静电力,因此它能够克服带正电的质子间的相互排斥。[42]

同种元素的原子带有相同数量的质子,这个数也被称作原子序数。而对于某种特定的元素,中子数是可以变化的,这也就决定了该原子是这种元素的哪一种同位素。质子数量和中子数量决定了该原子是这种元素的哪一种核素。中子数决定了该原子的稳定程度,一些同位素能够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43]

中子和质子都是费米子的一种,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费米子同时拥有一样量子物理态。因此,原子核中的每一个质子都占用不同的能级,中子的情况也与此相同。不过泡利不相容原理并没有禁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拥有相同的量子态。[44]

 
核聚变示意图,图中两个质子聚变生成一个包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氘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以及一个电子中微子

如果一个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同,那么该原子核很容易发生放射性衰变到一个更低的能级,并且使得质子数和中子数更加相近。因此,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或很相近的原子更加不容易衰变。然而,当原子序数逐渐增加时,因为质子之间的排斥力增强,需要更多的中子来使整个原子核变的稳定,所以对上述趋势有所影响。因此,当原子序数大于20时,就不能找到一个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而又稳定的原子核了。随着Z的增加,中子和质子的比例逐渐趋于1.5。[44]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也是可以变化的,不过因为它们之间的力很强,所以需要很高的能量,当多个粒子聚集形成更重的原子核时,就会发生核聚变,例如两个核之间的高能碰撞。在太阳的核心,质子需要3-10KeV的能量才能够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也就是库仑障壁,进而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核。[45]与此相反的过程是核裂变,在核裂变中,一个核通常是经过放射性衰变,分裂成为两个更小的核。使用高能的亚原子粒子或光子轰击也能够改变原子核。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原子核中质子数发生了变化,则此原子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了。[46][47]

如果核聚变后产生的原子核质量小于聚变前原子质量的总和,那么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这一些质量的差就作为能量被释放了。这个差别实际是原子核之间的结合能[48]

对于两个原子序数在之前的原子核来说,它们之间的核聚变是一个放热过程,也就是说过程释放的能量大于将它们连在一起的能量。[49]正是因为如此,才确保了恒星中的核聚变能够自我维持。对于更重一些的原子来说,结合能开始减少,也就是说它们的核聚变会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这些更重的原子不能够进行产能的核聚变,也就不能够维持恒星的流体静力平衡[44]

电子云

 
一个势阱,显示了要到每一个位置x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如果一个粒子的能量为 ,则它将会被限制在  之间。

在一个原子中,电子和质子因为电磁力而相互吸引,也正是这个力将电子束缚在一个环绕着原子核的静电位势阱中,要从这个势阱中逃逸则需要外部的能量。电子离原子核越近,吸引力则越大。因此,与外层电子相比,离核近的电子需要更多能量才能够逃逸。[50]

原子轨道则是一个描述了电子在核内的概率分布的数学方程。在实际中,只有一组离散的(或量子化的)轨道存在,其他可能的形式会很快的坍塌成一个更稳定的形式。[51]这些轨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的环或节点,并且它们的大小,形状和空间方向都有不同。[52]

 
前五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三个2p轨道中的每一个都有一个角节点,因此有特定的朝向。它们都有一个最小值点位于中心。

每一个原子轨道都对应一个电子的能级。电子可以通过吸收一个带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而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级。同样的,通过自发辐射,在高能级态的电子也可以跃迁回一个低能级态,释放出光子。这些典型的能量,也就是不同量子态之间的能量差,可以用来解释原子谱线[51]

在原子核中除去或增加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远远小于核子的结合能,这些能量被称为电子结合能。例如:夺去氢原子中基态电子只需要13.6eV。[53]当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时,原子是电中性的。如果电子数大于或小于质子数时,该原子就会被称为离子。原子最外层电子可以移动至相邻的原子,也可以由两个原子所共有。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机理,原子才能够键合形成分子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例如离子或共价的网状晶体[54]

性质

核性质

根据定义,任意两个有着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而有着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则是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的同位素。例如,所有的氢原子都只有一个质子,但氢原子的同位素有几种,分别含有零个中子(氢-1,目前最常见的类型,有时也被称为),一个中子(),两个中子()以及更多的中子[55]原子序数从1(氢)到118(Og)均为已知元素。[56]对于所有原子序数大于82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57][58]

地球上自然存在约339核素,其中255种是稳定的,约占总数79%。[59]80种元素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稳定同位素第43号元素第61号元素及所有原子序数大于等于83的元素没有稳定的同位素。有十六种元素只含有一个稳定的同位素,而拥有同位素最多的元素,,则有十个同位素。[60]

同位素的稳定性不只受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比的影响,也受到所谓幻数的影响,实际上幻数就代表了全满的量子层。这些量子层对应于原子核层模型中一组能级。在已知的269种稳定核素中,只有四个核素同时有着奇数个质子和奇数个中子。它们分别是:2H, 6Li, 10B14N;对于放射性核素来说,也只有5种奇-奇核素的半衰期超过了一亿年:40K, 50V, 138La,176Lu180mTa。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奇-奇核素来说,很容易会发生β衰变,产生的更稳定的偶-偶核素。[60]

质量

因为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所以质子和中子数量的总和叫做质量数。原子的静止质量通常用统一原子质量单位(u)来表示,也被称作道尔顿(Da)。这个单位被定义为电中性的碳12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约为 千克。[61]氢最轻的一个同位素氕是最轻的原子,重量约为1.007825u。[62]一个原子的质量约是质量数与原子质量单位的乘积。[63]最重的稳定原子是铅-208,[57]质量为207.9766521u。[64] 就算是最重的原子,化学家也很难直接对其进行操作,所以它们通常使用另外一个单位,摩尔。摩尔的定义是对于任意一种元素,一摩尔总是含有同样数量的原子,约为 。因此,如果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为1u,一摩尔该原子的质量就为0.001kg,也就是1克。例如,碳的原子质量是12u,一摩尔碳的质量则是0.012kg。[61]

大小

原子并没有一个精确定义的最外层,只有当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后,通过测量两个原子核间的距离,才能够得到原子半径的一个近似值。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很多,包括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化学键的类型,周围的原子数(配位数)以及自旋[65]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半径变化的大体趋势是自上而下增加,而从左至右减少。[66]因此,最小的原子是,半径为32pm;最大的原子是,半径为225pm。[67]因为这样的尺寸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约400-700nm),所以不能够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测它们。然而,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能够观察到单个原子。

可以看到:原子的体积很小。一根人的头发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万个原子。[68]一滴水则大约有二十 )个氧原子以及两倍的氢原子。[69]克拉钻石重量为 kg,含有约100垓个碳原子。[70]如果苹果被放大到地球的大小,那么苹果中的原子大约就有原来苹果那么大了。[71]

放射性

 
这个图表展示了含有Z个质子和N个中子的同位素的半衰期(T½),单位是秒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或多个同位素拥有不稳定的原子核,从而能发生放射性衰变,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可以释放出粒子或电磁辐射。当原子核的半径大于强力的作用半径时,放射性衰变就可能发生,而强力的作用半径仅为几飞米。[72]

最常见的放射性衰变如下:[73][74]

  • α衰变: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即含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氦原子核。衰变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原子序数低一些的新元素。
  • β衰变:弱相互作用的现象,过程中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或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前者伴随着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的释放,后者则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所释放的电子或正电子被叫做β粒子。因此,β衰变能够使得该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加或减少一。
  • γ衰变:原子核的能级降低,释放出电磁波辐射,通常在释放了α粒子或β粒子后发生。

其它比较罕见的放射性衰变还包括:释放中子或质子,释放核子团或电子团,通过内转换产生高速的电子而非β射线以及高能的光子而非伽马射线。

每一个放射性同位素都有一个特征衰变期间,即半衰期。半衰期就是一半样品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这是一种指数衰减,即样品在每一个半衰期内恒定的衰变50%,换句话说,当两次半衰期之后,就只剩下25%的起始同位素了。[72]

磁矩

基本微粒都有一个固有性质,就像在宏观物理中围绕质心旋转的物体都有角动量一样,在量子力学中被叫做自旋。但是严格来说,这些微粒仅仅是一些点,不能够旋转。自旋的单位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电子、质子和中子的自旋都是½ 。在原子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所以除了自旋,它们还有轨道角动量。而对于原子核来说,轨道角动量是起源于自身的自旋。[75]

正如一个旋转的带电物体能够产生磁场一样,一个原子所产生的磁场,即它的磁矩,就是由这些不同的角动量决定的。然后,自旋对它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因为电子的一个性质就是要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不能有两个位于同样量子态的电子,所以当电子成对时,总是一个自旋朝上而另外一个自旋朝下。这样,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对于某些带有偶数个电子的原子,总的磁偶极矩会被减少至零。[76]

对于铁磁性的元素,例如铁,因为电子总数为奇数,所以会产生一个净磁矩。同时,因为相邻原子轨道重叠等原因,当未成对电子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时,体系的总能量最低,这个过程被称为交换相互作用。当这些铁磁性元素的磁动量都统一朝向后,整个材料就会拥有一个宏观可以测量的磁场。顺磁性材料中,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原子磁矩都是随机分布的;施加了外部磁场以后,所有原子都会统一朝向,产生磁场。[77][76]

原子核也可以存在净自旋。由于热平衡,通常这些原子核都是随机朝向的。但对于一些特定元素,例如-129,一部分核自旋也是可能被极化的,这个状态被叫做超极化,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有很重要的应用。[78][79]

能級

原子中,电子的势能与它离原子核的距离成反比。测量电子的势能,通常的测量将让该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单位是电子伏特(eV)。在量子力学模型中,电子只能占据一组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就对应于一个能级。最低的能级就被叫做基态,而更高的能级就被叫做激发态。[80]

电子要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的前提是它要吸收或者释放能量,该能量还必须要和这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致。因为释放的子能量只与光子的频率有关,并且能级是不连续的,所以在电磁波谱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连续的带。[81]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征波谱,特征波谱取决于核电荷的多少,电子的填充情况,电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82]

 
一个吸收谱线的例子:太陽的夫朗和斐譜線

当一束全谱的光经过一团气体或者一团等离子体后,一些光子会被原子吸收,使得这些原子内的电子跃迁。而在激发态的电子则会自发的返回低能态,能量差作为光子被释放至一个随机的方向。前者就使那些原子有了类似于滤镜的功能,观测者在最后接收到的光谱中会发现一些黑色的吸收能带。而后者能够使那些与光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观察者观察到一些不连续的谱线,实际就是那些原子的发射谱线。对这些谱线进行光谱学测量就能够知道该物质的组成以及物理性质。[83]

在对谱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科学家发现一些谱线有着精细结构的裂分。这是因为自旋与最外层电子运动间的相互作用,也被称作自旋-轨道耦合[84]当原子位于外部磁场中时,谱线能够裂分成三个或多个部分,这个现象被叫做塞曼效应,其原因是原子的磁矩及其电子与外部磁场的相互作用。一些原子拥有许多相同能级电子排布,因而只产生一条谱线。当这些原子被安置在外部磁场中时,这几种电子排布的能级就有了一些细小的区别,这样就出现了裂分。[85]外部电场的存在也能导致类似的现象发生,被成为斯塔克效应[86]

如果一个电子在激发态,一个有着恰当能量的光子能够使得该电子受激辐射,释放出一个拥有相同能量的光子,其前提就是电子返回低能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必须要与与之作用的光子的能量一致。此时,受激释放的光子与原光子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也就是说这两个光子的波是同步的。利用这个原理,人们设计出了激光,用来产生一束拥有很窄频率相干光源。[87]

化合价

单个原子的电子层最外层一般被称为价层,其中的电子被称为价电子。价电子的个数决定了这个原子与其他原子成的性质。原子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个统一的趋势是使得其价层全满或者全空。[88]

化学元素通常被写在一个化学周期表中,用来表明它们有周期重复的一些化学性质。通常,拥有相同数量价电子的元素形成一组,在元素周期表中占相同的一列。而元素周期表中的横排则与量子层的电子填充情况相对应。周期表最右边的元素价层都是全满的,因此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被称为惰性气体[89][90]

 
能够阐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形成的截图。

物质很多不同的相态之中都存在原子,这些相态都由一定的物理条件所决定,例如温度压强。通过改变这些条件,物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之间转换。[91]在同一种相态中,物质也可以有不同的形态,例如固态的就有石墨金刚石两种形态。[92]

当温度很靠近绝对零度时,原子可以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93][94]这些超冷的原子可以被视为一个超原子,使得科学家可以研究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95]

测定

 
扫描隧道显微镜图片,显示了组成Au100)的单个金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用来在原子水平观测物体表面的一种仪器。它利用了量子穿隧效应,使得电子能够穿越一些平时不能够克服的障碍。在操作中,电子能够隧穿介于两个平面金属电极之间的真空。每一个电极表面吸附有一个原子,使得穿隧电流密度大到可以测量。保持电流恒定,随着扫描的进行,可以得到一个探针末端的上下位移与横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图。计算证明扫描隧道显微镜所得到的显微图像能够分辨出单个原子。在低偏差的情况下,显微图像显示的是对相近能级的电子轨道的一种空间平均后的尺寸,这些相近的能级也就是费米能中的局部态密度[96][97]

当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该原子就被电离了。这一个多余的电荷就使其在磁场中运行的轨迹发生偏折。这个偏转角度是由原子的质量所决定的。质谱仪就利用了这个原理来测定离子的质荷比。如果一个样品里面有多种同位素,质谱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离子束的强度来推导每一种同位素的比例。使原子气化的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两种技术都使用了气态或等离子态的样品。[98]

另外一个有局限性的方法是电子能量损失谱,它是通过测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穿越一个样品后所损失的能量。原子探针显像英语Atom probe具有三维亚纳米级的分辨率,也可以通过飞行时间质谱仪英语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来鉴定单个的原子。[99]

激发态光谱可以用来研究远距离恒星的元素组成。通过观测到的来自恒星的光谱中一些特殊的波长,可以得到气体状态下原子的量子转变。使用同种元素的气体放电灯,可以得到相同的颜色。[100]元素就是通过这种手段在太阳的光谱中被发现的,比在地球上发现早了23年。[101]

起源和现状

核合成

稳定的质子和电子在大爆炸后的一秒钟内出现。在接下来的三分钟之内,太初核合成产生了宇宙中大部分的,有可能也产生了一些[102][103][104]在理论上,最初的原子(有束缚的电子)是在大爆炸后大约38万年产生的,这个时代称为重新结合,在这时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使电子与原子核结合了。[105]自从那时候开始,原子核就开始在恒星中通过核聚变的过程结合,产生直到铁的元素。[106]

像锂-6那样的同位素是在太空中通过宇宙射线散裂产生的。[107]这种现象在高能量的质子撞击原子核时会发生,造成大量核子被射出。比铁重的元素在超新星中通过r-过程产生,或在AGB星中通过s-过程产生,两种过程中都有中子被原子核捕获。[108]那样的元素,大都是从更重的元素通过核衰变产生的。[109]

地球

大部分组成地球及其居民的原子,都是在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还有一部分的原子是核衰变的结果,它们的相对比例可以用来通过放射性定年法决定地球的年龄[110][111]大部分地壳中的都是α衰变的产物。[112]

地球上有很少的原子既不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也不是放射性衰变的结果。碳-14是大气中的宇宙射线所产生的。[113]有些地球上的原子是核反应堆或核爆炸的产物,要么是特意制造的,要么是副产物。[114][115]在所有超铀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中,只有在地球中自然出现。[116][117]超铀元素的寿命比地球现在的年龄短[118],因此许多这类的元素都早已衰变了,只有微量的钚-244例外[110]。钚和镎的自然矿藏是在铀矿中通过中子俘获产生的。[119]

地球含有大约 个原子。[120]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原子,例如。大气层剩下的99%的部分,是以分子的形式束缚的,包括二氧化碳双原子氧气氮气。在地球的表面上,原子结合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包括硅酸盐氧化物。原子也可以结合起来组成不含独立分子的物质,包括晶体和液态或固态金属[121][122]

罕见和理论形式

虽然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已经知道是放射性的,但是对于原子序数大于103的元素,提出了“稳定岛”的概念。在这些超重元素中,可能有一个原子核相对来说比其它原子核稳定。[123]最有可能的稳定超重元素是Ubh,它有126个质子和184个中子。[124]

每一个粒子都有一个对应的反物质粒子,电荷相反。因此,正电子就是带有正电荷的反电子,反质子就是与质子对等,但带有负电荷的粒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宇宙中反物质是非常稀少的,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发现任何反原子。[125][126]然而,1996年,在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合成了反氢──氢的反物质。[127][128]

把原子中的质子、中子或电子用相等电荷的其它粒子代替,可以形成奇异原子。例如,可以把电子用质量更大的緲子代替,形成緲子原子。这些类型的原子可以用来测试物理学的基本预言。[129][130][131]

参阅

参考文献

引用

  1. ^ Matthew Champion, As.r.html "Re: How many atoms make up the universe?"[永久失效連結], 1998
  2. ^ 吴岳良. (PDF).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010-03-18 [2022-05-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24) (中文(简体)). 可见宇宙有普通物质(ORDINARY MATTER)和普通能量(ORDINARY ENERGY),黑暗宇宙有暗物质(DARK MATTER)和暗能量(DARK ENERGY) 
  3. ^ 時時. 「這應該是不可能的」科學家發現不含暗物質的神秘星系. 地球圖輯隊. 2018-04-02 [2022-05-18] (中文(繁體)). 銀河系的暗物質比肉眼看得到的普通物質(ordinary matter)在整體的質量上多了 30倍。 
  4. ^ McSween Jr H, Huss G. Cosmochemistr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p. 419
  5. ^ Haubold, Hans; Mathai, AM. .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Common Sense Science. 1998 [200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1). 
  6. ^ Harrison (2003:123–139 ).
  7. ^ 大部分同位素中核子(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之和)比電子多。以氫-1為例,只有一個電子和核子(质子),則質子重量是總質量的 或99.95 %
  8. ^ Staff. Radioactive Decays.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08-01 [2007-01-02]. (原始内容于2009-06-07). 
  9. ^ Ponomarev (1993:14–15).
  10. ^ ato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5-02-09]. (原始内容于2015-03-20). 
  11. ^ 古希腊原子论的科学意义:由基本的物质微粒解释宏观经验现象. 静思--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02-05]. (原始内容于2021-06-14). 
  12. ^ Siegfried (2002:42–55).
  13. ^ Lavoisier's Elements of Chemistry. Elements and Atoms. Le Moyne Colleg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2007-12-18]. (原始内容于2007-05-01). 
  14. ^ Wurtz (1881:1–2).
  15. ^ Dalton (1808).
  16. ^ Einstein, Albert. (PDF). Annalen der Physik. 1905年5月, 322 (8): 549–560 [2007-02-04]. Bibcode:1905AnP...322..549E. doi:10.1002/andp.190532208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3-18) (德语). 
  17. ^ Mazo (2002:1–7).
  18. ^ Lee, Y. K.; Hoon, Kelvin.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1995 [200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9. ^ The Nobel Foundation. J.J. Thomson. Nobelprize.org. 1906 [200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2). 
  20. ^ Rutherford, E. .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911, 21: 669–88 [200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5). 
  21. ^ Frederick Sodd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1. Nobel Foundation. [2008-01-18]. (原始内容于2008-04-09). 
  22. ^ Thomson, Joseph John. Rays of positive electricit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13, A 89: 1–20 [2007-01-18]. (原始内容于2019-03-08). 
  23. ^ Stern, David P. The Atomic Nucleus and Bohr's Early Model of the Atom.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05-05-16 [2007-12-20]. (原始内容于2007-08-20). 
  24. ^ Bohr, Niels. Niels Boh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2, Nobel Lecture. The Nobel Foundation. 1922-12-11 [2008-02-16]. (原始内容于2008-04-15). 
  25. ^ Lewis, Gilbert N. The Atom and the Molecu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16年4月, 38 (4): 762–786. doi:10.1021/ja02261a002. 
  26. ^ Scerri, Eric R. The Periodic Tab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7: 205–226. ISBN 0195305736. 
  27. ^ Langmuir, Irving.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19, 41 (6): 868–934 [200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0). 
  28. ^ Brown, Kevin. The Hydrogen Atom. MathPages. 2007 [2007-12-21]. (原始内容于2008-05-13). 
  29. ^ Harrison, David M.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0年3月 [2007-12-21]. (原始内容于2007-12-25). 
  30. ^ Aston, Francis W. The constitution of atmospheric ne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920, 39 (6): 449–55. 
  31. ^ Chadwick, James. Nobel Lecture: The Neutron and Its Properties. Nobel Foundation. 1935-12-12 [2007-12-21]. (原始内容于2007-10-12). 
  32. ^ Kullander, Sven. Accelerators and Nobel Laureates.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1-08-28 [2008-01-31]. (原始内容于2008-04-13). 
  33. ^ Staf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0. The Nobel Foundation. 1990-10-17 [2008-01-31]. (原始内容于2008-05-14). 
  34. ^ Staf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7. Nobel Foundation. 1997-10-15 [2008-02-10]. (原始内容于2008-04-09). 
  35. ^ Park, Jiwoong; et al. Coulomb blockade and the Kondo effect in single-atom transistors. Nature. 2002, 417 (6890): 722–25 [2008-01-03]. Bibcode:2002Natur.417..722P. doi:10.1038/nature00791. (原始内容于2008-01-12). 
  36. ^ Domokos, P.; Janszky, J.; Adam, P. Single-atom interference method for generating Fock states. Physical Review a. 1994, 50: 3340–44 [2008-01-03]. Bibcode:1994PhRvA..50.3340D. doi:10.1103/PhysRevA.50.3340. (原始内容于2018-10-05). 
  37. ^ Woan (2000:8).
  38. ^ MacGregor (1992:33–37).
  39. ^ Particle Data Group. The Particle Adventure.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2002 [2007-01-03]. (原始内容于2007-01-04). 
  40. ^ Schombert, James. Elementary Particles. University of Oregon. 2006-04-18 [200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41. ^ Jevremovic (2005:63).
  42. ^ Pfeffer (2000:330–336).
  43. ^ Wenner, Jennifer M. How Does Radioactive Decay Work?. Carleton College. 2007-10-10 [2008-01-09]. (原始内容于2008-05-11). 
  44. ^ 44.0 44.1 44.2 Raymond, David. . New Mexico Tech. 2006-04-07 [200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2-01). 
  45. ^ Mihos, Chris. Overcoming the Coulomb Barrier.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2002-07-23 [2008-02-13]. (原始内容于2006-09-12). 
  46. ^ Staff. ABC's of Nuclear Scien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2007-03-30 [2007-01-03]. (原始内容于2006-12-05). 
  47. ^ Makhijani, Arjun; Saleska, Scott. Basics of Nuclear Physics and Fission.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1-03-02 [2007-01-03]. (原始内容于2007-01-16). 
  48. ^ Shultis et al (2002:72–6).
  49. ^ Fewell, M. P. The atomic nuclide with the highest mean binding energ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95, 63 (7): 653–58 [2007-02-01]. Bibcode:1995AmJPh..63..653F. doi:10.1119/1.17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2). 
  50. ^ 歐風烈. 陽陰宇宙: 重新思考我們對宇宙的想法. Fong Lieh Ou(Showwe Information Co Ltd). 1 December 2018: 407– [2019-04-11]. ISBN 978-957-43-6142-7. (原始内容于2022-04-04). 
  51. ^ 51.0 51.1 Brucat, Philip J. .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8 [2007-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7). 
  52. ^ Manthey, David. Atomic Orbitals. Orbital Central. 2001 [2008-01-21]. (原始内容于2008-01-10). 
  53. ^ Herter, Terry. . Cornell University. 2006 [200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5). 
  54. ^ Smirnov (2003:249–72).
  55. ^ Matis, Howard S. The Isotopes of Hydrogen. Guide to the Nuclear Wall Char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00-08-09 [2007-12-21]. (原始内容于2007-12-18). 
  56. ^ Weiss, Rick. Scientists Announce Creation of Atomic Element, the Heaviest Yet. Washington Post. 2006-10-17 [200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57. ^ 57.0 57.1 Sills (2003:131–134).
  58. ^ Dumé, Belle. Bismuth breaks half-life record for alpha decay. Physics World. 2003-04-23 [2007-12-21]. (原始内容于2007-12-14). 
  59. ^ Lindsay, Don. Radioactives Missing From The Earth. Don Lindsay Archive. 2000-07-30 [2007-05-23]. (原始内容于2007-04-28). 
  60. ^ 60.0 60.1 CRC Handbook (2002).
  61. ^ 61.0 61.1 Mills et al (1993).
  62. ^ Chieh, Chung.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2001-01-22 [2007-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30). 
  63. ^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for All Element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7-01-04]. (原始内容于2006-12-31). 
  64. ^ Audi, G.; Wapstra, A. H.; Thibault C. . Nuclear Physics. 2003, A729: 337–676 [200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6). 
  65. ^ Shannon, R. D. Revised effective ionic radii and systematic studies of interatomic distances in halides and chalcogenides.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1976, 32: 751 [2007-01-03]. Bibcode:1976AcCrA..32..751S. doi:10.1107/S0567739476001551. (原始内容于2007-09-30). 
  66. ^ Dong, Judy. Diameter of an Atom. The Physics Factbook. 1998 [2007-11-19]. (原始内容于2007-11-04). 
  67. ^ Zumdahl (2002).
  68. ^ Staff. .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07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4). —describes the width of a human hair as 105 nm and 10 carbon atoms as spanning 1 nm.
  69. ^ Padilla et al(2002:32)—"There are 2,000,000,000,000,000,000,000 (that's 2 sextillion) atoms of oxygen in one drop of water—and twice as many atoms of hydrogen."
  70. ^ A carat is 200 milligrams. By definition, Carbon-12 has 0.012 kg per mole. The Avogadro constant defines 6 × 1023 atoms per mole.
  71. ^ Feynman (1995).
  72. ^ 72.0 72.1 Radioactivity. Splung.com. [2007-12-19]. (原始内容于2007-12-04). 
  73. ^ L'Annunziata (2003:3–56).
  74. ^ Firestone, Richard B. . Berkeley Laboratory. 2000-05-22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9). 
  75. ^ Hornak, J. P. . The Basics of NMR.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6). 
  76. ^ 76.0 76.1 Schroeder, Paul A. . University of Georgia. 2000-02-25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77. ^ Goebel, Greg. [4.3]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tom. Elementary Quantum Phys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website. 2007-09-01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78. ^ Yarris, Lynn. Talking Pictures. Berkeley Lab Research Review. 1997 [2008-01-09]. (原始内容于2008-01-13). 
  79. ^ Liang and Haacke (1999:412–26).
  80. ^ Zeghbroeck, Bart J. Van. . Shippensburg University. 1998 [200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15). 
  81. ^ Fowles (1989:227–233).
  82. ^ Martin, W. C.; Wiese, W. L. Atomic Spectroscopy: A Compendium of Basic Ideas, Notation, Data, and Formula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7年5月 [2007-01-08]. (原始内容于2007-02-08). 
  83. ^ . Avogadro Web Site. [200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8). 
  84. ^ Fitzpatrick, Richard. Fine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7-02-16 [200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85. ^ Weiss, Michael. The Zeeman Effe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2001 [2008-02-06]. (原始内容于2008-02-02). 
  86. ^ Beyer (2003:232–236).
  87. ^ Watkins, Thayer. Coherence in Stimulated Emission. 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2007-12-23]. (原始内容于2008-01-12). 
  88. ^ Reusch, William.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07-07-16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9). 
  89. ^ Husted, Robert; et al.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03-12-11 [2008-01-11]. (原始内容于2008-01-10). 
  90. ^ Baum, Rudy. It's Elemental: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03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91. ^ Goodstein (2002:436–438).
  92. ^ Brazhkin, Vadim V. Metastable phases, phase transformations, and phase diagram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Physics-Uspekhi. 2006, 49: 719–24. Bibcode:2006PhyU...49..719B. doi:10.1070/PU2006v049n07ABEH006013. 
  93. ^ Myers (2003:85).
  94. ^ Staff.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1-10-09 [200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3). 
  95. ^ Colton, Imogen; Fyffe, Jeanette.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999-02-03 [200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9). 
  96. ^ Jacox, Marilyn; Gadzuk, J. Willia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1997年11月 [2008-01-11]. (原始内容于2008-01-07). 
  97.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6.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8-01-11]. (原始内容于2008-09-17). —in particular, see the Nobel lecture by G. Binnig and H. Rohrer.
  98. ^ Jakubowski, N.; Moens, L.; Vanhaecke, F. Sector field mass spectrometers in ICP-M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1998, 53 (13): 1739–63. Bibcode:1998AcSpe..53.1739J. doi:10.1016/S0584-8547(98)00222-5. 
  99. ^ Müller, Erwin W.; Panitz, John A., McLane, S. Brooks. The Atom-Probe Field Ion Microscope.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1968, 39 (1): 83–86. Bibcode:1968RScI...39...83M. ISSN 0034-6748. doi:10.1063/1.1683116. 
  100. ^ Lochner, Jim; Gibb, Meredith; Newman, Phil. What Do Spectra Tell Us?. 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07-04-30 [2008-01-03]. (原始内容于2008-01-16). 
  101. ^ Winter, Mark. Helium. WebElements. 2007 [2008-01-03]. (原始内容于2007-12-30). 
  102. ^ Croswell, Ken. . New Scientist. 1991, (1794): 42 [200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7). 
  103. ^ Copi, Craig J.; Schramm, David N.; Turner, Michael S. Big-Bang Nucleosynthesis and the Baryon Density of the Universe (PDF). Science. 1995, 267: 192–99 [2008-01-13]. Bibcode:1995Sci...267..192C. PMID 7809624. arXiv:astro-ph/9407006 . doi:10.1126/science.7809624.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2-27). 
  104. ^ Hinshaw, Gary. Tests of the Big Bang: The Light Elements. NASA/WMAP. 2005-12-15 [2008-01-13]. (原始内容于2008-01-17). 
  105. ^ Abbott, Brian. . Hayden Planetarium. 2007-05-30 [200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3). 
  106. ^ F. Hoyle. The synthesis of the elements from hydroge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46, 106: 343–83 [2008-01-13]. Bibcode:1946MNRAS.106..343H. (原始内容于2008-03-05). 
  107. ^ Knauth, D. C.; Federman, S. R.; Lambert, David L.; Crane, P. Newly synthesized lithium in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Nature. 2000, 405: 656–58. doi:10.1038/35015028. 
  108. ^ Mashnik, Stepan G. On Solar System and Cosmic Rays Nucleosynthesis and Spallation Processes. Cornell University. 2000年8月 [2008-01-14]. (原始内容于2015-03-19). 
  109. ^ Kansas Geological Survey. . University of Kansas. 2005-05-04 [200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110. ^ 110.0 110.1 Manuel (2001:407–430,511–519).
  111. ^ Dalrymple, G. Brent. The age of the Ear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problem (mostly) solved.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1, 190: 205–21 [2008-01-14]. Bibcode:2001GSLSP.190..205D. doi:10.1144/GSL.SP.2001.190.01.14. (原始内容于2007-11-11). 
  112. ^ Anderson, Don L.; Foulger, G. R.; Meibom, Anders. Helium: Fundamental models. MantlePlumes.org. 2006-09-02 [2007-01-14]. (原始内容于2007-02-08). 
  113. ^ Pennicott, Katie. Carbon clock could show the wrong time. PhysicsWeb. 2001-05-10 [2008-01-14]. (原始内容于2007-12-15). 
  114. ^ Yarris, Lynn. . Berkeley Lab. 2001-07-27 [200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9). 
  115. ^ Diamond, H.; et al. Heavy Isotope Abundances in Mike Thermonuclear Device (subscription required). Physical Review. 1960, 119: 2000–04 [2008-01-14]. Bibcode:1960PhRv..119.2000D. doi:10.1103/PhysRev.119.2000. (原始内容于2011-11-12). 
  116. ^ Poston Sr., John W.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8-03-23 [200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1). 
  117. ^ Keller, C. Natural occurrence of lanthanides, actinides, and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ker Zeitung. 1973, 97 (10): 522–30 [2008-01-15]. (原始内容于2008-10-01). 
  118. ^ Marco (2001:17).
  119. ^ .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20. ^ Weisenberger, Drew. How many atom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Jefferson Lab. [2008-01-16]. (原始内容于2007-10-22). 
  121. ^ Pidwirny, Michael.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 [2008-01-16]. (原始内容于2008-01-21). 
  122. ^ Anderson, Don L. The inner inner core of Eart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2, 99 (22): 13966–68 [2008-01-16]. Bibcode:2002PNAS...9913966A. PMID 12391308. doi:10.1073/pnas.232565899. 
  123. ^ Anonymous. Second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CERN Courier. 2001-10-02 [2008-01-14]. (原始内容于2008-02-03). 
  124. ^ Jacoby, Mitch. As-yet-unsynthesized superheavy atom should form a stable diatomic molecule with fluorin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06, 84 (10): 19 [2008-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125. ^ Koppes, Steve. Fermilab Physicists Find New Matter-Antimatter Asymmet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03-01 [2008-01-14]. (原始内容于2008-07-19). 
  126. ^ Cromie, William J. A lifetime of trillionths of a second: Scientists explore antimatter. Harvard University Gazette. 2001-08-16 [2008-01-14]. (原始内容于2006-09-03). 
  127. ^ Hijmans, Tom W. Particle physics: Cold antihydrogen. Nature. 2002, 419: 439–40. doi:10.1038/419439a. 
  128. ^ Staff. Researchers 'look inside' antimatter. BBC News. 2002-10-30 [2008-01-14]. (原始内容于2007-02-22). 
  129. ^ Barrett, Roger; Jackson, Daphne; Mweene, Habatwa. . New Scientist. 1990, (1728): 77–115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1). 
  130. ^ Indelicato, Paul. Exotic Atoms. Physica Scripta. 2004, T112: 20–26. Bibcode:2004PhST..112...20I. arXiv:physics/0409058 . doi:10.1238/Physica.Topical.112a00020. 
  131. ^ Ripin, Barrett H. Recent Experiments on Exotic Atom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1998年7月 [2008-02-15]. (原始内容于2008-10-02). 

来源

书籍
  • L'Annunziata, Michael F. Handbook of Radioactivity Analysis. Academic Press. 2003. ISBN 978-0-12-436603-9. 
  • Beyer, H. F.; Shevelko, V. P. 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cs of Highly Charged Ions. CRC Press. 2003. ISBN 978-0-7503-0481-8. 
  • Choppin, Gregory R.; Liljenzin, Jan-Olov; Rydberg, Jan. Radiochemistry and Nuclear Chemistry. Elsevier. 2001. ISBN 978-0-7506-7463-8. 
  • Dalton, J. 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 Part 1. London and Manchester: S. Russell. 1808. 
  • Demtröder, Wolfgang. Atoms, Molecules and Photons: An Introduction to Atomic- Molecular- and Quantum Physics 1st Edition. Springer. 2002. ISBN 978-3-540-20631-6. 
  • Feynman, Richard. Six Easy Pieces. The Penguin Group. 1995. ISBN 978-0-14-027666-4. 
  • Fowles, Grant R. Introduction to Modern Optic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1989. ISBN 978-0-486-65957-2. 
  • Gangopadhyaya, Mrinalkanti. Indian Atomism: History and Sources. Atlantic Highlands,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81. ISBN 0-391-02177-X. 
  • Goodstein, David L. States of Matter.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0-486-49506-4. 
  • Harrison, Edward Robert. Masks of the Universe: Changing Ideas on the Nature of the Cosm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77351-5. 
  • Jevremovic, Tatjana. Nuclear Principles in Engineering. Springer. 2005. ISBN 978-0-387-23284-3. 
  • Lequeux, James.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Springer. 2005. ISBN 978-3-540-21326-0. 
  • Liang, Z.-P.; Haacke, E. M. Webster, J. G. , 编. Encyclopedia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DF) vol. 2. John Wiley & Sons. 1999: 412–26 [2008-01-09]. ISBN 978-0-471-13946-1.  [失效連結]
  • MacGregor, Malcolm H. The Enigmatic Elect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19-521833-6. 
  • Manuel, Oliver. Origin of Elements in the Solar System: Implications of Post-1957 Observations. Springer. 2001. ISBN 978-0-306-46562-8. 
  • Mazo, Robert M. Brownian Motion: Fluctuations,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19-851567-8. 
  • Mills, Ian; Cvitaš, Tomislav; Homann, Klaus; Kallay, Nikola; Kuchitsu, Kozo. Quantities, Units and Symbols in Physical Chemistry 2nd edition. Oxford: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ommission on Physiochemical Symbols Terminology and Unit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3. ISBN 978-0-632-03583-0. 
  • Myers, Richard. The Basics of Chemistry. Greenwood Press. 2003. ISBN 978-0-313-31664-7. 
  • Padilla, Michael J.; Miaoulis, Ioannis; Cyr, Martha. Prentice Hall Science Explorer: Chemical Building Block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USA: Prentice-Hall, Inc. 2002. ISBN 978-0-13-054091-1. 
  • Pauling, Linus.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0. ISBN 978-0-8014-0333-0. 
  • Pfeffer, Jeremy I.; Nir, Shlomo. Modern Physics: An Introductory Text.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0. ISBN 978-1-86094-250-1. 
  • Ponomarev, Leonid Ivanovich. The Quantum Dice. CRC Press. 1993. ISBN 978-0-7503-0251-7. 
  • Shultis, J. Kenneth; Faw, Richard E. Fundamentals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RC Press. 2002. ISBN 978-0-8247-0834-4. 
  • Siegfried, Robert. From Elements to Atoms: A Histor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DIANE. 2002. ISBN 978-0-87169-924-4. 
  • Sills, Alan D. Earth Science the Easy Way.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2003. ISBN 978-0-7641-2146-3. 
  • Smirnov, Boris M. Physics of Atoms and Ions. Springer. 2003. ISBN 978-0-387-95550-6. 
  • Teresi, Dick. Lost Discoveries: The Ancient Roots of Modern Science. Simon & Schuster. 2003: 213–214 [2008-09-16]. ISBN 074324379X. (原始内容于2020-07-13). 
  • Various. Lide, David R. , 编. Handbook of Chemistry & Physics 88th edition. CRC. 2002 [2008-05-23]. ISBN 0849304865. (原始内容于2018-04-30). 
  • Woan, Graham.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521-57507-2. 
  • Wurtz, Charles Adolphe. The Atomic Theory.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81. 
  • Zaider, Marco; Rossi, Harald H. Radiation Science for Physicians and Public Health Workers. Springer. 2001. ISBN 978-0-306-46403-4. 
  • Zumdahl, Steven S. Introductory Chemistry: A Foundation 5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2002 [2008-02-05]. ISBN 978-0-618-34342-3. (原始内容于2008-03-04). 

外部链接

  • (简体中文)中国科普博览──核能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科学院主编。
  • (英文) Francis, Eden. . Clackamas Community College. 2002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5). 
  • (英文) Freudenrich, Craig C. . How Stuff Works.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5). 
  • (英文) Anonymous. The atom. Science aid+. 2007 [200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 (英文) Anonymous. Atoms and Atomic Structure. BBC. 2006-01-03 [2008-09-16]. (原始内容于2007-01-02). 
  • (英文) Various.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2006-01-03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4). 
  • (英文) Various. What does an atom look like?. 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006-02-03 [2008-09-16]. (原始内容于2010-04-17). 

原子, 此條目介紹的是物理学中的, 关于计算机科学中的操作, 请见, 操作, 关于昵称为atom的泰国男歌手, 请见, 查纳坎, 拉塔瑙敦, 关于被尊稱為的人物, 孔子的弟子, 请见, 原憲, 氦氦結構示意圖, 圖中灰階顯示對應電子雲於1s軌域之機率密度函數的積分強度, 而核僅為示意, 質子以粉紅色, 中子以紫色表示, 事實上, 與其中之核子的波函數, 也是球型對稱的, 對於更複雜的核則非如此, 分类化学元素可分割的最小单元性质质量, kg电荷, 电中性, 当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时, 离子电荷直徑, 數據頁, 英语. 此條目介紹的是物理学中的原子 关于计算机科学中的原子操作 请见 原子操作 关于昵称为Atom的泰国男歌手 请见 查纳坎 拉塔瑙敦 关于被尊稱為原子的人物 孔子的弟子 请见 原憲 氦原子氦原子結構示意圖 圖中灰階顯示對應電子雲於1s原子軌域之機率密度函數的積分強度 而原子核僅為示意 質子以粉紅色 中子以紫色表示 事實上 原子核 與其中之核子的波函數 也是球型對稱的 對於更複雜的原子核則非如此 分类化学元素可分割的最小单元性质质量 1 67 10 27 至 4 52 10 25 kg电荷 0 电中性 当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时 或 离子电荷直徑 數據頁 英语 Atomic radii of the elements data page 50 pm H 至 520 pm Cs 组分 电子 和 一个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紧密原子核可觀測宇宙中的原子總數 1080 1 原子 atom 是构成化学元素的普通物质 英语 Matter Definition 2 3 的最小单位 4 原子也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及元素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 一個正原子包含有一個緻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 而反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 周圍的反電子帶 正電 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 反原子的原子核中的反質子帶負電 從而使反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 當質子數與電子數相同時 這個原子就是電中性的 否則 就是帶有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離子 根據質子和中子數量的不同 原子的類型也不同 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於哪一種元素 而中子數則確定了該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個同位素 原子的英文名 Atom 是從希臘語ἄtomos atomos 不可切分的 轉化而來 很早以前 希臘和印度的哲學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和18世紀時 化學家發現了物理學的根據 對於某些物質 不能通過化學手段將其繼續的分解 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 物理學家發現了亞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內部結構 由此證明原子並不是不能進一步切分 量子力學原理能夠為原子提供很好的模型 5 6 與日常體驗相比 原子是一個極小的物體 其質量也很微小 以至於只能通過一些特殊的儀器才能觀測到單個的原子 例如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的99 9 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 7 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著相近的質量 每一種元素至少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 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這直接導致核轉化 即原子核中的中子數或質子數發生變化 8 原子佔據一組穩定的能級 或者稱為軌道 當它們吸收和放出中子的時候 中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 此時吸收或放出原子的能量與能級之間的能量差相等 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屬性 並且對中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目录 1 历史 1 1 原子論 1 2 科學理論 1 3 现代原子理论 2 原子的组成 2 1 亚原子粒子 2 2 原子核 2 3 电子云 3 性质 3 1 核性质 3 2 质量 3 3 大小 3 4 放射性 3 5 磁矩 3 6 能級 3 7 化合价 3 8 态 4 测定 5 起源和现状 5 1 核合成 5 2 地球 5 3 罕见和理论形式 6 参阅 7 参考文献 7 1 引用 7 2 来源 8 外部链接历史 编辑此章節需要提供更多來源 否則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15年2月9日 主条目 原子理論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 希腊哲学家对物质的组成问题争论不休 原子派认为物质在被无数次地分割之后 最终会小到无法分割 原子 atom 一词源自希腊语 意思是 不可分割 在1803年到1807年之间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展了这些观点并将它用在它的原子学说中 他相信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任何一个元素里所含的原子都是一样的 來源請求 关于物质是由离散单元组成且能够被任意的分割的概念流传了几千年 但这些想法只是基于抽象的 哲学的推理 而非实验和实证观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及学派的转变 哲学上原子的性质也有着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还带有一些精神因素 尽管如此 对于原子的基本概念在数千年后仍然被化学家们采用 因为它能够很简洁地阐述一些化学界的新发现 9 原子論 编辑 原子论 英语 Atomism 来自古希腊语ἄtomon atomos 含义为 不可分割 10 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 來源請求 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化为由两基本部分所构成 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无的虚空 void 來源請求 原子论的创始人是古希腊人留基伯 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 古代学者在论及原子论时 通常是把他们俩人的学说混在一起的 留基伯的学说由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发展和完善 因此德谟克利特被公认为原子论的主要代表 11 原子论的主要内容是 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不可构造且永恒不变 原子有两种属性 大小和形状 它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 原子按一定的形状 次序和位置 在空无 empty 中通过移动和碰撞 结合和分离 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原子相钩结而形成聚簇 cluster 不同形状 排列和位置的聚簇构成世界上各种宏观物质 substance 德谟克利特认为 运用上述原子论的思想 就可以解释世间万物为什么会有重量 形状 尺寸等客观特性 不仅如此 他还认为 另一些特性 比如气味 只有当一个物体的原子和人的鼻子互相作用时才显示出来 对原子概念的记述可以上溯到古印度和古希腊 有人将印度的耆那教的原子论认定为开创者大雄在公元前6世纪提出 并将与其同时代的彼浮陀伽旃延和顺世派先驱阿夷陀翅舍钦婆罗的元素思想也称为原子论 來源請求 正理派和胜论派后来发展出了原子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物体的理论 來源請求 在西方 对原子的记述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中 对于印度文化影响希腊还是反之 亦或二者独立演化是存在争议的 來源請求 科學理論 编辑 直到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发展的时候 对原子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1661年 自然哲学家罗伯特 波义耳出版了 怀疑的化学家 一书 书中他声称物质是由不同的 微粒 或原子自由组合构成的 而并不是由诸如气 土 火 水等基本元素构成 12 1789年 既是法国贵族 又是科学研究者的拉瓦锡定义了元素一词 从此 元素就用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单位 13 1803年道尔顿创立科学原子论 并在1803年12月与1804年1月在英国皇家学会作关于原子论的演讲 其中全面阐释了他的原子论思想 其要点为 1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组成 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2 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 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 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3 不同的元素化合时 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尽管从现在的观点来看 道尔顿的观点是非常简洁而有力的 当然存在着错误 但是由于实验证据的缺乏和道尔顿表述的不力 这一观点直到20世纪初才被广泛接受 现代原子理论 编辑 道尔顿 化学哲学新体系 一书中描述的各种原子和分子 1808年 道尔顿的理想没有涉及原子内部结构 随后 在1897年 第一个亚原子粒子 电子 被发现 1911年 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每一个原子都含有一个比重很大并且带正电的原子核 他隨後在1919年發現了原子核內部帶正電的質子 1932年不帶電的中子又被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发现 现代化学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中含有许多质子和中子 质子和中子要比电子重約1836倍 质子的带电量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电子是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 1803年 英语教师及自然哲学家約翰 道爾頓用原子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元素总是呈整数倍反应 即倍比定律 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气体比另外一些更容易溶于水 他提出每一种元素只包含唯一一种原子 而这些原子相互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化合物 14 15 1827年 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 布朗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水面上花粉的时候 发现它们进行着不规则运动 进一步证明了微粒学说 后来 这一现象被称为为布朗运动 德绍儿克思在1877年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而导致的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了第一个数学分析的方法 证明了这个猜想 16 17 18 在关于阴极射线的工作中 物理学家約瑟夫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以及它的亚原子特性 粉碎了一直以来认为原子不可再分的设想 19 汤姆孙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 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 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这也叫做梅子布丁模型 然而 在1909年 在物理学家卢瑟福的指导下 研究者们用氦离子轰击金箔 他们意外的发现有很小一部分离子的偏转角度远远大于使用汤姆孙假设所预测值 卢瑟福根据这个金箔实验的结果提出原子中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当中 电子则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 带正电的氦离子在穿越原子核附近时 就会被大角度的反射 20 1913年 在进行有关对放射性衰变产物的实验中 放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 索迪发现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位置 不仅仅只有一种原子 21 玛格丽特 陶德创造了同位素一词 来表示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种类的原子 在进行关于离子气体的研究过程中 汤姆孙发明了一种新技术 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的同位素 最终导致了稳定同位素的发现 22 氢原子的玻尔模型 展示了一个电子在两个固定轨道之间跃迁并释放出一个特定频率的光子 与此同时 物理学家玻尔重新审视了卢瑟福的模型 他认为电子应该位于确定的轨道之中 并且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跳跃 而不是像先前认为那样可以自由的向内或向外移动 电子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跳跃时 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 23 当热源产生的一束光穿过棱镜时 能够产生一个多彩的光谱 应用轨道跃迁的理论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光谱中存在的位置不变的线条 24 1916年 吉爾伯特 路易斯发现化学键的本质就是两个原子间电子的相互作用 25 众所周之 元素的化学性质按照周期律反复的循环 26 1919年 美国化学家歐文 朗繆爾提出原子中的电子以某种性质相互连接或者说相互聚集 一组电子占有一个特定的电子层 27 1926年 薛定谔使用路易 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的波粒二象性的假说 建立了一个原子的数学模型 用来将电子描述为一个三维波形 使用波形来描述电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数学上不能够同时得到位置和动量的精确值 1926年 海森堡建立了相关的方程 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 这个概念描述的是 对于测量的某个位置 只能得到一个不确定的动量范围 反之亦然 尽管这个模型很难想象 但它能够解释一些以前观测到却不能解释的原子的性质 例如比氢更大的原子的谱线 因此 人们不再使用原子的行星模型 而更倾向于将原子轨道视为电子存在概率的区域 28 29 一个质谱仪的简易原理图 质谱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直接测量原子的准确质量 该设备通过使用一个磁体来弯曲一束离子 而偏转量取决于原子的质荷比 弗朗西斯 阿斯顿使用质谱证实了同位素有着不同的质量 并且同位素间的质量差都为一个整数 这被称为整数规则 30 1932年 詹姆斯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解释了这一个问题 中子是一种中性的粒子 质量与质子相仿 同位素则被重新定义为有着相同质子数与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31 1950年代 随着粒子加速器及粒子探测器的发展 科学家们可以研究高能粒子间的碰撞 32 他们发现中子和质子是强子的一种 由更小的夸克微粒构成 核物理的标准模型也随之发展 能够成功的在亚原子水平解释整个原子核以及亚原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3 1985年左右 朱棣文及其同事在贝尔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技术 能够使用激光来冷却原子 威廉 丹尼尔 菲利普斯团队设法将钠原子置于一个磁阱中 这两个技术加上由克洛德 科昂 唐努德日团队基于多普勒效应开发的一种方法 可以将少量的原子冷却至微开尔文的温度范围 这样就可以对原子进行很高精度的研究 这也直接导致了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的发现 34 历史上 因为单个原子过于微小 被认为不能够进行科学研究 最近 科学家已经成功使用一单个金属原子与一个有机配体连接形成一个单电子晶体管 35 在一些实验中 通过激光冷却的方法将原子减速并捕获 这些实验能够带来对于物质更好的理解 36 原子的组成 编辑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即核电荷数 与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子数相等 故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也可以形成离子 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的基本数据 原子的组成 原子核 电子质子 中子电性和电量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电中性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 kg 1 6726 10 27 displaystyle 1 6726 times 10 27 1 6749 10 27 displaystyle 1 6749 times 10 27 9 109 10 31 displaystyle 9 109 times 10 31 相对原子质量 1 008 1 007 1 1836 displaystyle frac 1 1836 亚原子粒子 编辑 主条目 亚原子粒子 尽管原子的英文名称 atom 本意是不能被进一步分割的最小粒子 但是在现代科学领域 原子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亚原子粒子 它们分别是电子 质子和中子 氢 1原子和带一个正电荷的氢正离子例外 前者没有中子 后者沒有电子 质子带有一个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 为1 6726 10 27 displaystyle 1 6726 times 10 27 kg 然而部分质量可以转化为原子结合能 中子不带电荷 自由中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9倍 为1 6929 10 27 displaystyle 1 6929 times 10 27 kg 37 中子和质子的尺寸相仿 均在2 5 10 15 displaystyle 2 5 times 10 15 m这一数量级 但它们的表面并没能精确定义 38 在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中 质子和中子都由名叫夸克的基本粒子构成 夸克是费米子的一种 也是构成物质的两个基本组分之一 另外一个基本组份被称作是轻子 电子就是轻子的一种 夸克共有六种 每一种都带有分数的电荷 不是 2 3 displaystyle frac 2 3 就是 1 3 displaystyle frac 1 3 质子就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 而中子则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这个区别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子和质子电荷和质量均有差别 夸克由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 由胶子作为中介 胶子是规范玻色子的一员 是一种用来传递力的基本粒子 39 40 原子核 编辑 主条目 原子核 这个图展示了不同同位素中 将核子连在一起所需要的能量 原子核是原子中所有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结合起来很小 它们一起也可以被称为核子 质子带正电荷 中子不显电性 故原子核的正电荷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核的半径约等于1 07 A 3 displaystyle 1 07 cdot sqrt 3 A fm其中A displaystyle A 是核子的总数 41 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5fm 因此原子核的半径远远小于原子的半径 核子被能在短距离上起作用的残留强力束缚在一起 当距离小于2 5fm的时候 强力远远大于静电力 因此它能够克服带正电的质子间的相互排斥 42 同种元素的原子带有相同数量的质子 这个数也被称作原子序数 而对于某种特定的元素 中子数是可以变化的 这也就决定了该原子是这种元素的哪一种同位素 质子数量和中子数量决定了该原子是这种元素的哪一种核素 中子数决定了该原子的稳定程度 一些同位素能够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 43 中子和质子都是费米子的一种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 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费米子同时拥有一样量子物理态 因此 原子核中的每一个质子都占用不同的能级 中子的情况也与此相同 不过泡利不相容原理并没有禁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拥有相同的量子态 44 核聚变示意图 图中两个质子聚变生成一个包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氘原子核 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 电子的反物质 以及一个电子中微子 如果一个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同 那么该原子核很容易发生放射性衰变到一个更低的能级 并且使得质子数和中子数更加相近 因此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或很相近的原子更加不容易衰变 然而 当原子序数逐渐增加时 因为质子之间的排斥力增强 需要更多的中子来使整个原子核变的稳定 所以对上述趋势有所影响 因此 当原子序数大于20时 就不能找到一个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而又稳定的原子核了 随着Z的增加 中子和质子的比例逐渐趋于1 5 44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也是可以变化的 不过因为它们之间的力很强 所以需要很高的能量 当多个粒子聚集形成更重的原子核时 就会发生核聚变 例如两个核之间的高能碰撞 在太阳的核心 质子需要3 10KeV的能量才能够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 也就是库仑障壁 进而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核 45 与此相反的过程是核裂变 在核裂变中 一个核通常是经过放射性衰变 分裂成为两个更小的核 使用高能的亚原子粒子或光子轰击也能够改变原子核 如果在一个过程中 原子核中质子数发生了变化 则此原子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了 46 47 如果核聚变后产生的原子核质量小于聚变前原子质量的总和 那么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这一些质量的差就作为能量被释放了 这个差别实际是原子核之间的结合能 48 对于两个原子序数在铁或镍之前的原子核来说 它们之间的核聚变是一个放热过程 也就是说过程释放的能量大于将它们连在一起的能量 49 正是因为如此 才确保了恒星中的核聚变能够自我维持 对于更重一些的原子来说 结合能开始减少 也就是说它们的核聚变会是一个吸热过程 因此 这些更重的原子不能够进行产能的核聚变 也就不能够维持恒星的流体静力平衡 44 电子云 编辑 主条目 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一个势阱 显示了要到每一个位置x所需要的最低能量V x displaystyle V x 如果一个粒子的能量为E displaystyle E 则它将会被限制在x 1 displaystyle x 1 和x 2 displaystyle x 2 之间 在一个原子中 电子和质子因为电磁力而相互吸引 也正是这个力将电子束缚在一个环绕着原子核的静电位势阱中 要从这个势阱中逃逸则需要外部的能量 电子离原子核越近 吸引力则越大 因此 与外层电子相比 离核近的电子需要更多能量才能够逃逸 50 原子轨道则是一个描述了电子在核内的概率分布的数学方程 在实际中 只有一组离散的 或量子化的 轨道存在 其他可能的形式会很快的坍塌成一个更稳定的形式 51 这些轨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的环或节点 并且它们的大小 形状和空间方向都有不同 52 前五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 三个2p轨道中的每一个都有一个角节点 因此有特定的朝向 它们都有一个最小值点位于中心 每一个原子轨道都对应一个电子的能级 电子可以通过吸收一个带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而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级 同样的 通过自发辐射 在高能级态的电子也可以跃迁回一个低能级态 释放出光子 这些典型的能量 也就是不同量子态之间的能量差 可以用来解释原子谱线 51 在原子核中除去或增加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远远小于核子的结合能 这些能量被称为电子结合能 例如 夺去氢原子中基态电子只需要13 6eV 53 当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时 原子是电中性的 如果电子数大于或小于质子数时 该原子就会被称为离子 原子最外层电子可以移动至相邻的原子 也可以由两个原子所共有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机理 原子才能够键合形成分子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 例如离子或共价的网状晶体 54 性质 编辑核性质 编辑 主条目 同位素 根据定义 任意两个有着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而有着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则是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的同位素 例如 所有的氢原子都只有一个质子 但氢原子的同位素有几种 分别含有零个中子 氢 1 目前最常见的类型 有时也被称为氕 一个中子 氘 两个中子 氚 以及更多的中子 55 原子序数从1 氢 到118 Og 均为已知元素 56 对于所有原子序数大于82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 57 58 地球上自然存在约339种核素 其中255种是稳定的 约占总数79 59 80种元素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稳定同位素 第43号元素 第61号元素及所有原子序数大于等于83的元素没有稳定的同位素 有十六种元素只含有一个稳定的同位素 而拥有同位素最多的元素 锡 则有十个同位素 60 同位素的稳定性不只受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比的影响 也受到所谓幻数的影响 实际上幻数就代表了全满的量子层 这些量子层对应于原子核层模型中一组能级 在已知的269种稳定核素中 只有四个核素同时有着奇数个质子和奇数个中子 它们分别是 2H 6Li 10B和14N 对于放射性核素来说 也只有5种奇 奇核素的半衰期超过了一亿年 40K 50V 138La 176Lu和180mTa 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奇 奇核素来说 很容易会发生b衰变 产生的更稳定的偶 偶核素 60 质量 编辑 主条目 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所以质子和中子数量的总和叫做质量数 原子的静止质量通常用统一原子质量单位 u 来表示 也被称作道尔顿 Da 这个单位被定义为电中性的碳12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约为1 660 556 5 10 27 displaystyle 1 660 556 5 times 10 27 千克 61 氢最轻的一个同位素氕是最轻的原子 重量约为1 007825u 62 一个原子的质量约是质量数与原子质量单位的乘积 63 最重的稳定原子是铅 208 57 质量为207 9766521u 64 就算是最重的原子 化学家也很难直接对其进行操作 所以它们通常使用另外一个单位 摩尔 摩尔的定义是对于任意一种元素 一摩尔总是含有同样数量的原子 约为6 022 10 23 displaystyle 6 022 times 10 23 因此 如果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为1u 一摩尔该原子的质量就为0 001kg 也就是1克 例如 碳的原子质量是12u 一摩尔碳的质量则是0 012kg 61 大小 编辑 主条目 原子半径 原子并没有一个精确定义的最外层 只有当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后 通过测量两个原子核间的距离 才能够得到原子半径的一个近似值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很多 包括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 化学键的类型 周围的原子数 配位数 以及自旋 65 在元素周期表中 原子的半径变化的大体趋势是自上而下增加 而从左至右减少 66 因此 最小的原子是氦 半径为32pm 最大的原子是铯 半径为225pm 67 因为这样的尺寸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 约400 700nm 所以不能够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测它们 然而 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能够观察到单个原子 可以看到 原子的体积很小 一根人的头发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万个原子 68 一滴水则大约有二十米 2 10 21 displaystyle ce 2 times 10 21 个氧原子以及两倍的氢原子 69 一克拉钻石重量为2 10 4 displaystyle 2 times 10 4 kg 含有约100垓个碳原子 70 如果苹果被放大到地球的大小 那么苹果中的原子大约就有原来苹果那么大了 71 放射性 编辑 主条目 放射性 这个图表展示了含有Z个质子和N个中子的同位素的半衰期 T 单位是秒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或多个同位素拥有不稳定的原子核 从而能发生放射性衰变 在这个过程中 原子核可以释放出粒子或电磁辐射 当原子核的半径大于强力的作用半径时 放射性衰变就可能发生 而强力的作用半径仅为几飞米 72 最常见的放射性衰变如下 73 74 a衰变 原子核释放一个a粒子 即含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氦原子核 衰变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原子序数低一些的新元素 b衰变 弱相互作用的现象 过程中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或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 前者伴随着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的释放 后者则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所释放的电子或正电子被叫做b粒子 因此 b衰变能够使得该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加或减少一 g衰变 原子核的能级降低 释放出电磁波辐射 通常在释放了a粒子或b粒子后发生 其它比较罕见的放射性衰变还包括 释放中子或质子 释放核子团或电子团 通过内转换产生高速的电子而非b射线以及高能的光子而非伽马射线 每一个放射性同位素都有一个特征衰变期间 即半衰期 半衰期就是一半样品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这是一种指数衰减 即样品在每一个半衰期内恒定的衰变50 换句话说 当两次半衰期之后 就只剩下25 的起始同位素了 72 磁矩 编辑 主条目 电磁偶极矩和核磁矩 基本微粒都有一个固有性质 就像在宏观物理中围绕质心旋转的物体都有角动量一样 在量子力学中被叫做自旋 但是严格来说 这些微粒仅仅是一些点 不能够旋转 自旋的单位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ℏ displaystyle hbar 电子 质子和中子的自旋都是 ℏ displaystyle hbar 在原子里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所以除了自旋 它们还有轨道角动量 而对于原子核来说 轨道角动量是起源于自身的自旋 75 正如一个旋转的带电物体能够产生磁场一样 一个原子所产生的磁场 即它的磁矩 就是由这些不同的角动量决定的 然后 自旋对它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 因为电子的一个性质就是要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 即不能有两个位于同样量子态的电子 所以当电子成对时 总是一个自旋朝上而另外一个自旋朝下 这样 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 对于某些带有偶数个电子的原子 总的磁偶极矩会被减少至零 76 对于铁磁性的元素 例如铁 因为电子总数为奇数 所以会产生一个净磁矩 同时 因为相邻原子轨道重叠等原因 当未成对电子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时 体系的总能量最低 这个过程被称为交换相互作用 当这些铁磁性元素的磁动量都统一朝向后 整个材料就会拥有一个宏观可以测量的磁场 顺磁性材料中 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 原子磁矩都是随机分布的 施加了外部磁场以后 所有原子都会统一朝向 产生磁场 77 76 原子核也可以存在净自旋 由于热平衡 通常这些原子核都是随机朝向的 但对于一些特定元素 例如氙 129 一部分核自旋也是可能被极化的 这个状态被叫做超极化 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78 79 能級 编辑 主条目 能級和原子谱线 原子中 电子的势能与它离原子核的距离成反比 测量电子的势能 通常的测量将让该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 单位是电子伏特 eV 在量子力学模型中 电子只能占据一组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状态 每一个状态就对应于一个能级 最低的能级就被叫做基态 而更高的能级就被叫做激发态 80 电子要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的前提是它要吸收或者释放能量 该能量还必须要和这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致 因为释放的光子能量只与光子的频率有关 并且能级是不连续的 所以在电磁波谱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连续的带 81 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征波谱 特征波谱取决于核电荷的多少 电子的填充情况 电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 82 一个吸收谱线的例子 太陽的夫朗和斐譜線 当一束全谱的光经过一团气体或者一团等离子体后 一些光子会被原子吸收 使得这些原子内的电子跃迁 而在激发态的电子则会自发的返回低能态 能量差作为光子被释放至一个随机的方向 前者就使那些原子有了类似于滤镜的功能 观测者在最后接收到的光谱中会发现一些黑色的吸收能带 而后者能够使那些与光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观察者观察到一些不连续的谱线 实际就是那些原子的发射谱线 对这些谱线进行光谱学测量就能够知道该物质的组成以及物理性质 83 在对谱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 科学家发现一些谱线有着精细结构的裂分 这是因为自旋与最外层电子运动间的相互作用 也被称作自旋 轨道耦合 84 当原子位于外部磁场中时 谱线能够裂分成三个或多个部分 这个现象被叫做塞曼效应 其原因是原子的磁矩及其电子与外部磁场的相互作用 一些原子拥有许多相同能级电子排布 因而只产生一条谱线 当这些原子被安置在外部磁场中时 这几种电子排布的能级就有了一些细小的区别 这样就出现了裂分 85 外部电场的存在也能导致类似的现象发生 被成为斯塔克效应 86 如果一个电子在激发态 一个有着恰当能量的光子能够使得该电子受激辐射 释放出一个拥有相同能量的光子 其前提就是电子返回低能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必须要与与之作用的光子的能量一致 此时 受激释放的光子与原光子向同一个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这两个光子的波是同步的 利用这个原理 人们设计出了激光 用来产生一束拥有很窄频率相干光源 87 化合价 编辑 主条目 化合价 单个原子的电子层最外层一般被称为价层 其中的电子被称为价电子 价电子的个数决定了这个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的性质 原子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个统一的趋势是使得其价层全满或者全空 88 化学元素通常被写在一个化学周期表中 用来表明它们有周期重复的一些化学性质 通常 拥有相同数量价电子的元素形成一组 在元素周期表中占相同的一列 而元素周期表中的横排则与量子层的电子填充情况相对应 周期表最右边的元素价层都是全满的 因此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 被称为惰性气体 89 90 态 编辑 主条目 形态和相态 能够阐明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态形成的截图 物质很多不同的相态之中都存在原子 这些相态都由一定的物理条件所决定 例如温度与压强 通过改变这些条件 物质可以在固体 液体 气体与等离子体之间转换 91 在同一种相态中 物质也可以有不同的形态 例如固态的碳就有石墨和金刚石两种形态 92 当温度很靠近绝对零度时 原子可以形成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态 93 94 这些超冷的原子可以被视为一个超原子 使得科学家可以研究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95 测定 编辑 扫描隧道显微镜图片 显示了组成Au 100 的单个金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用来在原子水平观测物体表面的一种仪器 它利用了量子穿隧效应 使得电子能够穿越一些平时不能够克服的障碍 在操作中 电子能够隧穿介于两个平面金属电极之间的真空 每一个电极表面吸附有一个原子 使得穿隧电流密度大到可以测量 保持电流恒定 随着扫描的进行 可以得到一个探针末端的上下位移与横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图 计算证明扫描隧道显微镜所得到的显微图像能够分辨出单个原子 在低偏差的情况下 显微图像显示的是对相近能级的电子轨道的一种空间平均后的尺寸 这些相近的能级也就是费米能中的局部态密度 96 97 当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 该原子就被电离了 这一个多余的电荷就使其在磁场中运行的轨迹发生偏折 这个偏转角度是由原子的质量所决定的 质谱仪就利用了这个原理来测定离子的质荷比 如果一个样品里面有多种同位素 质谱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离子束的强度来推导每一种同位素的比例 使原子气化的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这两种技术都使用了气态或等离子态的样品 98 另外一个有局限性的方法是电子能量损失谱 它是通过测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穿越一个样品后所损失的能量 原子探针显像 英语 Atom probe 具有三维亚纳米级的分辨率 也可以通过飞行时间质谱仪 英语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来鉴定单个的原子 99 激发态光谱可以用来研究远距离恒星的元素组成 通过观测到的来自恒星的光谱中一些特殊的波长 可以得到气体状态下原子的量子转变 使用同种元素的气体放电灯 可以得到相同的颜色 100 氦元素就是通过这种手段在太阳的光谱中被发现的 比在地球上发现早了23年 101 起源和现状 编辑核合成 编辑 主条目 核合成 稳定的质子和电子在大爆炸后的一秒钟内出现 在接下来的三分钟之内 太初核合成产生了宇宙中大部分的氦 锂和氘 有可能也产生了一些铍和硼 102 103 104 在理论上 最初的原子 有束缚的电子 是在大爆炸后大约38万年产生的 这个时代称为重新结合 在这时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使电子与原子核结合了 105 自从那时候开始 原子核就开始在恒星中通过核聚变的过程结合 产生直到铁的元素 106 像锂 6那样的同位素是在太空中通过宇宙射线散裂产生的 107 这种现象在高能量的质子撞击原子核时会发生 造成大量核子被射出 比铁重的元素在超新星中通过r 过程产生 或在AGB星中通过s 过程产生 两种过程中都有中子被原子核捕获 108 像铅那样的元素 大都是从更重的元素通过核衰变产生的 109 地球 编辑 大部分组成地球及其居民的原子 都是在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还有一部分的原子是核衰变的结果 它们的相对比例可以用来通过放射性定年法决定地球的年龄 110 111 大部分地壳中的氦都是a衰变的产物 112 地球上有很少的原子既不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 也不是放射性衰变的结果 碳 14是大气中的宇宙射线所产生的 113 有些地球上的原子是核反应堆或核爆炸的产物 要么是特意制造的 要么是副产物 114 115 在所有超铀元素 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中 只有钚和镎在地球中自然出现 116 117 超铀元素的寿命比地球现在的年龄短 118 因此许多这类的元素都早已衰变了 只有微量的钚 244例外 110 钚和镎的自然矿藏是在铀矿中通过中子俘获产生的 119 地球含有大约1 33 10 50 displaystyle 1 33 times 10 50 个原子 120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 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原子 例如氩和氖 大气层剩下的99 的部分 是以分子的形式束缚的 包括二氧化碳 双原子的氧气和氮气 在地球的表面上 原子结合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包括水 盐 硅酸盐和氧化物 原子也可以结合起来组成不含独立分子的物质 包括晶体和液态或固态金属 121 122 罕见和理论形式 编辑 虽然原子序数大于82 铅 的元素已经知道是放射性的 但是对于原子序数大于103的元素 提出了 稳定岛 的概念 在这些超重元素中 可能有一个原子核相对来说比其它原子核稳定 123 最有可能的稳定超重元素是Ubh 它有126个质子和184个中子 124 每一个粒子都有一个对应的反物质粒子 电荷相反 因此 正电子就是带有正电荷的反电子 反质子就是与质子对等 但带有负电荷的粒子 不知道什么原因 在宇宙中反物质是非常稀少的 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发现任何反原子 125 126 然而 1996年 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首次合成了反氢 氢的反物质 127 128 把原子中的质子 中子或电子用相等电荷的其它粒子代替 可以形成奇异原子 例如 可以把电子用质量更大的緲子代替 形成緲子原子 这些类型的原子可以用来测试物理学的基本预言 129 130 131 参阅 编辑元素 元素周期表 原子物理學 电子排布 電子 中子 質子 夸克 科学主题 物理学主题 化学主题 离子 分子 电子云 埃格斯特朗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Matthew Champion As r html Re How many atoms make up the universe 永久失效連結 1998 吴岳良 两暗一新 暗物质 暗能量 新理论 PDF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010 03 18 2022 05 1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5 24 中文 简体 可见宇宙有普通物质 ORDINARY MATTER 和普通能量 ORDINARY ENERGY 黑暗宇宙有暗物质 DARK MATTER 和暗能量 DARK ENERGY 時時 這應該是不可能的 科學家發現不含暗物質的神秘星系 地球圖輯隊 2018 04 02 2022 05 18 中文 繁體 銀河系的暗物質比肉眼看得到的普通物質 ordinary matter 在整體的質量上多了 30倍 McSween Jr H Huss G Cosmochemistr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p 419 Haubold Hans Mathai AM Microcosmos From Leucippus to Yukawa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Common Sense Science 1998 2008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arrison 2003 123 139 大部分同位素中核子 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之和 比電子多 以氫 1為例 只有一個電子和核子 质子 則質子重量是總質量的1836 1837 0 9995 displaystyle begin smallmatrix frac 1836 1837 approx 0 9995 end smallmatrix 或99 95 Staff Radioactive Decays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 08 01 2007 0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6 07 Ponomarev 1993 14 15 ato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5 0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0 古希腊原子论的科学意义 由基本的物质微粒解释宏观经验现象 静思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0 0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14 Siegfried 2002 42 55 Lavoisier s Elements of Chemistry Elements and Atoms Le Moyne Colleg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2007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01 Wurtz 1881 1 2 Dalton 1808 Einstein Albert Uber 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a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u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 PDF Annalen der Physik 1905年5月 322 8 549 560 2007 02 04 Bibcode 1905AnP 322 549E doi 10 1002 andp 1905322080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 03 18 德语 Mazo 2002 1 7 Lee Y K Hoon Kelvin Brownian Motion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1995 2007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The Nobel Foundation J J Thomson Nobelprize org 1906 2007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12 Rutherford E The Scattering of a and b Particles by Matt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911 21 669 88 2008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05 Frederick Sodd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1 Nobel Foundation 2008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09 Thomson Joseph John Rays of positive electricity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13 A 89 1 20 2007 0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08 Stern David P The Atomic Nucleus and Bohr s Early Model of the Atom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05 05 16 2007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20 Bohr Niels Niels Boh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2 Nobel Lecture The Nobel Foundation 1922 12 11 2008 02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15 Lewis Gilbert N The Atom and the Molecu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16年4月 38 4 762 786 doi 10 1021 ja02261a002 Scerri Eric R The Periodic Tab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7 205 226 ISBN 0195305736 Langmuir Irving 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s in Atoms and Molecu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19 41 6 868 934 2008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10 Brown Kevin The Hydrogen Atom MathPages 2007 2007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3 Harrison David M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0年3月 2007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25 Aston Francis W The constitution of atmospheric ne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920 39 6 449 55 Chadwick James Nobel Lecture The Neutron and Its Properties Nobel Foundation 1935 12 12 2007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2 Kullander Sven Accelerators and Nobel Laureates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1 08 28 2008 01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13 Staf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0 The Nobel Foundation 1990 10 17 2008 01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4 Staf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7 Nobel Foundation 1997 10 15 2008 02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09 Park Jiwoong et al Coulomb blockade and the Kondo effect in single atom transistors Nature 2002 417 6890 722 25 2008 01 03 Bibcode 2002Natur 417 722P doi 10 1038 nature007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2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Domokos P Janszky J Adam P Single atom interference method for generating Fock states Physical Review a 1994 50 3340 44 2008 01 03 Bibcode 1994PhRvA 50 3340D doi 10 1103 PhysRevA 50 33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0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Woan 2000 8 MacGregor 1992 33 37 Particle Data Group The Particle Adventure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2002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1 04 Schombert James Elementary Particles University of Oregon 2006 04 18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1 Jevremovic 2005 63 Pfeffer 2000 330 336 Wenner Jennifer M How Does Radioactive Decay Work Carleton College 2007 10 10 2008 0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1 44 0 44 1 44 2 Raymond David Nuclear Binding Energies New Mexico Tech 2006 04 07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 12 01 Mihos Chris Overcoming the Coulomb Barrier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2002 07 23 2008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12 Staff ABC s of Nuclear Scien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2007 03 30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05 Makhijani Arjun Saleska Scott Basics of Nuclear Physics and Fission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1 03 02 2007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1 1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hultis et al 2002 72 6 Fewell M P The atomic nuclide with the highest mean binding energ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95 63 7 653 58 2007 02 01 Bibcode 1995AmJPh 63 653F doi 10 1119 1 17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3 22 歐風烈 陽陰宇宙 重新思考我們對宇宙的想法 Fong Lieh Ou Showwe Information Co Ltd 1 December 2018 407 2019 04 11 ISBN 978 957 43 6142 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4 51 0 51 1 Brucat Philip J The Quantum Atom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8 2007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07 Manthey David Atomic Orbitals Orbital Central 2001 2008 0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0 Herter Terry Lecture 8 The Hydrogen Atom Cornell University 2006 2008 02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15 Smirnov 2003 249 72 Matis Howard S The Isotopes of Hydrogen Guide to the Nuclear Wall Char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00 08 09 2007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8 Weiss Rick Scientists Announce Creation of Atomic Element the Heaviest Yet Washington Post 2006 10 17 2007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1 57 0 57 1 Sills 2003 131 134 Dume Belle Bismuth breaks half life record for alpha decay Physics World 2003 04 23 2007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4 Lindsay Don Radioactives Missing From The Earth Don Lindsay Archive 2000 07 30 2007 05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28 60 0 60 1 CRC Handbook 2002 61 0 61 1 Mills et al 1993 Chieh Chung Nuclide Stability University of Waterloo 2001 01 22 2007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30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for All Element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7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1 Audi G Wapstra A H Thibault C The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II Nuclear Physics 2003 A729 337 676 2008 0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hannon R D Revised effective ionic radii and systematic studies of interatomic distances in halides and chalcogenides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1976 32 751 2007 01 03 Bibcode 1976AcCrA 32 751S doi 10 1107 S05677394760015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30 Dong Judy Diameter of an Atom The Physics Factbook 1998 2007 1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04 Zumdahl 2002 Staff Small Miracles Harnessing nanotechnolog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07 2007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04 describes the width of a human hair as 105 nm and 10 carbon atoms as spanning 1 nm Padilla et al 2002 32 There are 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that s 2 sextillion atoms of oxygen in one drop of water and twice as many atoms of hydrogen A carat is 200 milligrams By definition Carbon 12 has 0 012 kg per mole The Avogadro constant defines 6 1023 atoms per mole Feynman 1995 72 0 72 1 Radioactivity Splung com 2007 12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04 L Annunziata 2003 3 56 Firestone Richard B Radioactive Decay Modes Berkeley Laboratory 2000 05 22 2007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29 Hornak J P Chapter 3 Spin Physics The Basics of NMR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2007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26 76 0 76 1 Schroeder Paul A Magnetic Properties University of Georgia 2000 02 25 2007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29 Goebel Greg 4 3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Atom Elementary Quantum Phys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website 2007 09 01 2007 0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1 Yarris Lynn Talking Pictures Berkeley Lab Research Review 1997 2008 0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3 Liang and Haacke 1999 412 26 Zeghbroeck Bart J Van Energy levels Shippensburg University 1998 2007 1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01 15 Fowles 1989 227 233 Martin W C Wiese W L Atomic Spectroscopy A Compendium of Basic Ideas Notation Data and Formula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7年5月 2007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0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Origin of Spectral Lines Avogadro Web Site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2 28 Fitzpatrick Richard Fine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7 02 16 2008 02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1 Weiss Michael The Zeeman Effe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2001 2008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2 Beyer 2003 232 236 Watkins Thayer Coherence in Stimulated Emission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2007 1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2 Reusch William Virtual Textbook of Organic Chemistr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07 07 16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9 Husted Robert et al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03 12 11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0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Baum Rudy It s Elemental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amp Engineering News 2003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1 Goodstein 2002 436 438 Brazhkin Vadim V Metastable phases phase transformations and phase diagram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Physics Uspekhi 2006 49 719 24 Bibcode 2006PhyU 49 719B doi 10 1070 PU2006v049n07ABEH006013 Myers 2003 85 Staff Bose Einstein Condensate A New Form of Matt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1 10 09 2008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3 Colton Imogen Fyffe Jeanette Super Atoms from Bose Einstein Condens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999 02 03 2008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2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Jacox Marilyn Gadzuk J Willia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1997年11月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6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8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7 in particular see the Nobel lecture by G Binnig and H Rohrer Jakubowski N Moens L Vanhaecke F Sector field mass spectrometers in ICP M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1998 53 13 1739 63 Bibcode 1998AcSpe 53 1739J doi 10 1016 S0584 8547 98 00222 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Muller Erwin W Panitz John A McLane S Brooks The Atom Probe Field Ion Microscope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1968 39 1 83 86 Bibcode 1968RScI 39 83M ISSN 0034 6748 doi 10 1063 1 168311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Lochner Jim Gibb Meredith Newman Phil What Do Spectra Tell Us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07 04 30 2008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Winter Mark Helium WebElements 2007 2008 0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30 Croswell Ken Boron bumps and the Big Bang Was matter spread evenly when the Universe began Perhaps not the clues li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lighter elements such as boron and beryllium New Scientist 1991 1794 42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7 Copi Craig J Schramm David N Turner Michael S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and the Baryon Density of the Universe PDF Science 1995 267 192 99 2008 01 13 Bibcode 1995Sci 267 192C PMID 7809624 arXiv astro ph 9407006 doi 10 1126 science 78096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2 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inshaw Gary Tests of the Big Bang The Light Elements NASA WMAP 2005 12 15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7 Abbott Brian Microwave WMAP All Sky Survey Hayden Planetarium 2007 05 30 2008 0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13 F Hoyle The synthesis of the elements from hydroge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46 106 343 83 2008 01 13 Bibcode 1946MNRAS 106 343H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3 05 Knauth D C Federman S R Lambert David L Crane P Newly synthesized lithium in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Nature 2000 405 656 58 doi 10 1038 3501502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Mashnik Stepan G On Solar System and Cosmic Rays Nucleosynthesis and Spallation Processes Cornell University 2000年8月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9 Kansas Geological Survey Age of the Earth University of Kansas 2005 05 04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05 110 0 110 1 Manuel 2001 407 430 511 519 Dalrymple G Brent The age of the Ear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problem mostly solved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1 190 205 21 2008 01 14 Bibcode 2001GSLSP 190 205D doi 10 1144 GSL SP 2001 190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1 Anderson Don L Foulger G R Meibom Anders Helium Fundamental models MantlePlumes org 2006 09 02 2007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0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ennicott Katie Carbon clock could show the wrong time PhysicsWeb 2001 05 10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5 Yarris Lynn New Superheavy Elements 118 and 116 Discovered at Berkeley Lab Berkeley Lab 2001 07 27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9 Diamond H et al Heavy Isotope Abundances in Mike Thermonuclear Device subscription required Physical Review 1960 119 2000 04 2008 01 14 Bibcode 1960PhRv 119 2000D doi 10 1103 PhysRev 119 2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1 12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Poston Sr John W Do transuranic elements such as plutonium ever occur naturally Scientific American 1998 03 23 2008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1 Keller C Natural occurrence of lanthanides actinides and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ker Zeitung 1973 97 10 522 30 2008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1 Marco 2001 17 Oklo Fossil Reactors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8 Weisenberger Drew How many atom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Jefferson Lab 2008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2 Pidwirny Michael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 2008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21 Anderson Don L The inner inner core of Eart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2 99 22 13966 68 2008 01 16 Bibcode 2002PNAS 9913966A PMID 12391308 doi 10 1073 pnas 232565899 Anonymous Second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CERN Courier 2001 10 02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3 Jacoby Mitch As yet unsynthesized superheavy atom should form a stable diatomic molecule with fluorine Chemical amp Engineering News 2006 84 10 19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5 Koppes Steve Fermilab Physicists Find New Matter Antimatter Asymmet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03 01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19 Cromie William J A lifetime of trillionths of a second Scientists explore antimatter Harvard University Gazette 2001 08 16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3 Hijmans Tom W Particle physics Cold antihydrogen Nature 2002 419 439 40 doi 10 1038 419439a Staff Researchers look inside antimatter BBC News 2002 10 30 2008 01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22 Barrett Roger Jackson Daphne Mweene Habatwa The Strange World of the Exotic Atom New Scientist 1990 1728 77 115 2008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2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Indelicato Paul Exotic Atoms Physica Scripta 2004 T112 20 26 Bibcode 2004PhST 112 20I arXiv physics 0409058 doi 10 1238 Physica Topical 112a00020 Ripin Barrett H Recent Experiments on Exotic Atom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1998年7月 2008 02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2 来源 编辑 书籍L Annunziata Michael F Handbook of Radioactivity Analysis Academic Press 2003 ISBN 978 0 12 436603 9 Beyer H F Shevelko V P 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cs of Highly Charged Ions CRC Press 2003 ISBN 978 0 7503 0481 8 Choppin Gregory R Liljenzin Jan Olov Rydberg Jan Radiochemistry and Nuclear Chemistry Elsevier 2001 ISBN 978 0 7506 7463 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Dalton J 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 Part 1 London and Manchester S Russell 1808 Demtroder Wolfgang Atoms Molecules and Photons An Introduction to Atomic Molecular and Quantum Physics 1st Edition Springer 2002 ISBN 978 3 540 20631 6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Feynman Richard Six Easy Pieces The Penguin Group 1995 ISBN 978 0 14 027666 4 Fowles Grant R Introduction to Modern Optic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1989 ISBN 978 0 486 65957 2 Gangopadhyaya Mrinalkanti Indian Atomism History and Sources Atlantic Highlands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81 ISBN 0 391 02177 X Goodstein David L States of Matter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 0 486 49506 4 Harrison Edward Robert Masks of the Universe Changing Ideas on the Nature of the Cosm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 0 521 77351 5 Jevremovic Tatjana Nuclear Principles in Engineering Springer 2005 ISBN 978 0 387 23284 3 Lequeux James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Springer 2005 ISBN 978 3 540 21326 0 Liang Z P Haacke E M Webster J G 编 Encyclopedia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DF vol 2 John Wiley amp Sons 1999 412 26 2008 01 09 ISBN 978 0 471 13946 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失效連結 MacGregor Malcolm H The Enigmatic Elect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 0 19 521833 6 Manuel Oliver Origin of Elements in the Solar System Implications of Post 1957 Observations Springer 2001 ISBN 978 0 306 46562 8 Mazo Robert M Brownian Motion Fluctuations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 0 19 851567 8 Mills Ian Cvitas Tomislav Homann Klaus Kallay Nikola Kuchitsu Kozo Quantities Units and Symbols in Physical Chemistry 2nd edition Oxford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ommission on Physiochemical Symbols Terminology and Unit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3 ISBN 978 0 632 03583 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Myers Richard The Basics of Chemistry Greenwood Press 2003 ISBN 978 0 313 31664 7 Padilla Michael J Miaoulis Ioannis Cyr Martha Prentice Hall Science Explorer Chemical Building Block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USA Prentice Hall Inc 2002 ISBN 978 0 13 054091 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auling Linus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0 ISBN 978 0 8014 0333 0 Pfeffer Jeremy I Nir Shlomo Modern Physics An Introductory Text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0 ISBN 978 1 86094 250 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Ponomarev Leonid Ivanovich The Quantum Dice CRC Press 1993 ISBN 978 0 7503 0251 7 Shultis J Kenneth Faw Richard E Fundamentals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RC Press 2002 ISBN 978 0 8247 0834 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Siegfried Robert From Elements to Atoms A Histor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DIANE 2002 ISBN 978 0 87169 924 4 Sills Alan D Earth Science the Easy Way Barron s Educational Series 2003 ISBN 978 0 7641 2146 3 Smirnov Boris M Physics of Atoms and Ions Springer 2003 ISBN 978 0 387 95550 6 Teresi Dick Lost Discoveries The Ancient Roots of Modern Science Simon amp Schuster 2003 213 214 2008 09 16 ISBN 07432437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13 Various Lide David R 编 Handbook of Chemistry amp Physics 88th edition CRC 2002 2008 05 23 ISBN 08493048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30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Woan Graham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 0 521 57507 2 Wurtz Charles Adolphe The Atomic Theory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81 Zaider Marco Rossi Harald H Radiation Science for Physicians and Public Health Workers Springer 2001 ISBN 978 0 306 46403 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Zumdahl Steven S Introductory Chemistry A Foundation 5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2002 2008 02 05 ISBN 978 0 618 34342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3 04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原子 简体中文 中国科普博览 核能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科学院主编 一滴水中的原子 英文 Francis Eden Atomic Size Clackamas Community College 2002 2008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05 英文 Freudenrich Craig C How Atoms Work How Stuff Works 2008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05 英文 Anonymous The atom Science aid 2007 2007 0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21 英文 Anonymous Atoms and Atomic Structure BBC 2006 01 03 2008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1 02 英文 Various Physics 2000 Table of Content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2006 01 03 2008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4 英文 Various What does an atom look like 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006 02 03 2008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4 17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原子 amp oldid 7535468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