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兩棲坦克

兩棲坦克是指不僅可以通過陸地,還可以通過漂浮或潛水的方式穿越河流等障礙物的坦克。 根據在水中的運動方式,它們也被稱為潛水罐浮罐

雪曼DD戰車

概述 编辑

概括地說,有兩種運輸方式:漂浮方式,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潛水方式,在水底行駛。

漂浮法 编辑

 
雪曼DD坦克漂浮著

這種方法透過將車輛本身設計得輕量化或根據需要附加浮力材料,使得車輛能夠像船一樣在水上航行。 在某些情況下,會部署可折疊螢幕來提供浮力。 獲得推進力的常見方法有兩種:移動水進行陸地行駛和使用特殊的螺桿,也有在啟動輪上附有蹼輪的明輪船方法的實驗示例。 就履帶式而言,履帶的形狀易於在水上產生推進力。

漂浮系統的缺點是必須重量輕,難以提供足夠的武器和裝甲。 結果,實際發展的例子很多戰鬥力並不大於輕型坦克。現有的常規坦克在許多情況下需要額外配備浮力材料,所需的浮力材料變得巨大,導致其難以投入實際使用。 此外,雖然螺旋槳對於提高水上航行的速度是必要的,但它也有一個缺點,即在陸地上操作時它會成為不必要的重負載。

儘管沒有任何武器可以使它們成為“兩棲坦克”,但許多現代裝甲車都具有漂浮能力,可以用於渡河。 然而,許多人為了防禦而放棄了漂浮能力,有些人最初能夠漂浮,但由於強化裝甲導致重量增加而失去了這種能力。

潜水穿越法 编辑

這種方法可以讓您使用通氣管在水下表面航行。 與漂浮型相比,重量限制更寬鬆,因此具有容易裝備足夠的武器和裝甲的優點。 另一方面,需要承受水壓並保持完全水密,需要開發複雜的通氣管機構,而且還存在因水下地形而無法操作的風險。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德國坦克都使用它。

世界各國的現代主戰坦克都額外配備了通氣管,可以穿越3至5公尺深的河流。 相反,在現代,坦克具有一定程度的潛水能力已經很常見,因此具有這種能力的坦克很少被稱為兩棲坦克。

歷史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現代坦克出現後,兩棲坦克的研究於1920年代開始。例如,日本陸軍於1926年試製了小型兩棲裝甲車輪胎履帶相結合的半履帶式車輛),並於1933年生產了多種類型(三菱重工的SR I車和SR B車。石川島汽車公司(現五十鈴汽車公司)生產了SR-II和SR-III的原型車,部分在抗日戰爭期間用於戰鬥測試,但並未正式部署。

第一辆量产的两栖坦克是维克斯-卡登罗伊德A4E11/12两栖坦克,1931年左右研制。虽然它可以用浮动螺旋推进,但它的武器和装甲却低得相当于一辆小型坦克。虽然它没有被英国陆军采用,但却出口到中国荷兰苏联等国家。苏联制造了T-33作为一个死仿品,但后来生产了自己的改进版本, T-37和T-38 。这些Cardenroid型两栖坦克在诺门罕事件冬季战争期间被用于战斗。

第一輛大量生產的兩棲坦克是維克斯-卡登羅伊德 A4E11/12 兩棲坦克,於 1931 年左右開發。 雖然能夠以漂浮方式進行螺旋推進,但其武裝和裝甲的性能卻與微型坦克一樣低。 雖然沒有被英國陸軍採用,但卻出口到中國、荷蘭、蘇聯等國家。 蘇聯製造了T-33作為一個死仿品,但後來生產了自己的改進版本,T-37和T-38。 這些Cardenroid型兩棲坦克在諾門罕事件和冬季戰爭期間用於戰鬥。

在潛水艇版本中,BT-5PKh是蘇聯開發的,作為裝備通氣管等的BT-5坦克的改進型,並於1936年左右部署了少量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二戰中,由於登陸作戰的增加,許多兩棲坦克被開發出來並用於作戰。

德國國防軍開發了一種兩棲坦克,這是現有坦克的改進版本,用於在英國大陸的登陸行動II號浮動式兩棲坦克是II號坦克,車體後部的引擎區域覆蓋有防水罩,車體兩側或前後安裝有兩個船形浮體。 推進是透過旋轉履帶實現的,在水上的移動速度約為10公里/小時。也開發了III號浮動式兩棲坦克IV。 這用防水罩覆蓋了三號坦克四號坦克的車體之間的縫隙(落地後,坦克從內部被炸毀,將防水罩拆下進行戰鬥),發動機進氣和排氣裝置上裝有帶有防水罩的管子。防回流閥,將機器人延伸至水面上的浮體,軌道以5 km/h的速率在約15 m深度的海底行駛。 上述所有行動均計劃透過渡船運送至登陸目標點海岸,然後從那裡發射。 雖然入侵英國本土的行動被推遲並且沒有使用,但二號兩棲坦克和三號潛水坦克經過一些修改後被分配給第18坦克營。 它於1941年6月被引入巴巴羅薩行動,並用於布庫河渡河行動。 早期版本的虎I重型坦克還配備了用於渡河的潛水裝備。 該設計假設了由於重量限製而難以使用橋樑的情況。

此外,以「踏腳石行動」逼近太平洋戰區日本美國海軍陸戰隊,開發了各種兩棲車輛,甚至使用了兩棲坦克。 一種是LVT(A)系列,以兩棲裝甲運兵車LVT為基礎,配備戰車和自走砲砲塔。 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對現有的M4中型坦克進行改造,採用一種帶有巨大進排氣裝置的車輛,從發動機所在的車體後部向上延伸,使其能夠在淺水中作業。

英國陸軍在珀西·霍巴特少將的指揮下,開發了一種名為謝爾曼DD的浮動兩棲坦克,它是M4中型坦克的改良型。 其中許多用於諾曼第登陸,但許多最終淹沒在海浪中。出於這個原因,有些人認為對輕型微型坦克進行改裝就足夠了。

在日本,海軍開發的供地面部隊使用的特種2型內火艇投入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编辑

雖然具有一定兩棲能力的裝甲戰車數量不斷增加,但專用的兩棲坦克卻不多。唯一的例子就是蘇聯PT-76以及中國製造的先進型號。 PT-76系列曾用於越戰等戰鬥。

此外,在冷戰時期,人們對用於水下作戰和滲透作戰的履帶式潛艇進行了研究,這些潛艇有時通常被稱為「潛水坦克」。

主要两栖坦克 编辑

  德國

  日本

  英国

  美國

  蘇聯

  瑞典

  中国

  朝鲜

  • PT-85(82式戰車)

相关项目 编辑

兩棲坦克, 是指不僅可以通過陸地, 還可以通過漂浮或潛水的方式穿越河流等障礙物的坦克, 根據在水中的運動方式, 它們也被稱為潛水罐或浮罐, 雪曼dd戰車, 目录, 概述, 漂浮法, 潜水穿越法,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主要两栖坦克, 相关项目概述, 编辑概括地說, 有兩種運輸方式, 漂浮方式, 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 潛水方式, 在水底行駛, 漂浮法, 编辑, nbsp, 雪曼dd坦克漂浮著這種方法透過將車輛本身設計得輕量化或根據需要附加浮力材料, 使得車輛能夠像船一樣在. 兩棲坦克是指不僅可以通過陸地 還可以通過漂浮或潛水的方式穿越河流等障礙物的坦克 根據在水中的運動方式 它們也被稱為潛水罐或浮罐 雪曼DD戰車 目录 1 概述 1 1 漂浮法 1 2 潜水穿越法 2 歷史 2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2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 主要两栖坦克 4 相关项目概述 编辑概括地說 有兩種運輸方式 漂浮方式 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 潛水方式 在水底行駛 漂浮法 编辑 nbsp 雪曼DD坦克漂浮著這種方法透過將車輛本身設計得輕量化或根據需要附加浮力材料 使得車輛能夠像船一樣在水上航行 在某些情況下 會部署可折疊螢幕來提供浮力 獲得推進力的常見方法有兩種 移動水軌進行陸地行駛和使用特殊的螺桿 也有在啟動輪上附有蹼輪的明輪船方法的實驗示例 就履帶式而言 履帶的形狀易於在水上產生推進力 漂浮系統的缺點是必須重量輕 難以提供足夠的武器和裝甲 結果 實際發展的例子很多戰鬥力並不大於輕型坦克 現有的常規坦克在許多情況下需要額外配備浮力材料 所需的浮力材料變得巨大 導致其難以投入實際使用 此外 雖然螺旋槳對於提高水上航行的速度是必要的 但它也有一個缺點 即在陸地上操作時它會成為不必要的重負載 儘管沒有任何武器可以使它們成為 兩棲坦克 但許多現代裝甲車都具有漂浮能力 可以用於渡河 然而 許多人為了防禦而放棄了漂浮能力 有些人最初能夠漂浮 但由於強化裝甲導致重量增加而失去了這種能力 潜水穿越法 编辑 這種方法可以讓您使用通氣管在水下表面航行 與漂浮型相比 重量限制更寬鬆 因此具有容易裝備足夠的武器和裝甲的優點 另一方面 需要承受水壓並保持完全水密 需要開發複雜的通氣管機構 而且還存在因水下地形而無法操作的風險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許多德國坦克都使用它 世界各國的現代主戰坦克都額外配備了通氣管 可以穿越3至5公尺深的河流 相反 在現代 坦克具有一定程度的潛水能力已經很常見 因此具有這種能力的坦克很少被稱為兩棲坦克 歷史 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現代坦克出現後 兩棲坦克的研究於1920年代開始 例如 日本陸軍於1926年試製了小型兩棲裝甲車 輪胎和履帶相結合的半履帶式車輛 並於1933年生產了多種類型 三菱重工的SR I車和SR B車 石川島汽車公司 現五十鈴汽車公司 生產了SR II和SR III的原型車 部分在抗日戰爭期間用於戰鬥測試 但並未正式部署 第一辆量产的两栖坦克是维克斯 卡登罗伊德A4E11 12两栖坦克 于1931年左右研制 虽然它可以用浮动螺旋推进 但它的武器和装甲却低得相当于一辆小型坦克 虽然它没有被英国陆军采用 但却出口到中国 荷兰和苏联等国家 苏联制造了T 33作为一个死仿品 但后来生产了自己的改进版本 T 37和T 38 这些Cardenroid型两栖坦克在诺门罕事件和冬季战争期间被用于战斗 第一輛大量生產的兩棲坦克是維克斯 卡登羅伊德 A4E11 12 兩棲坦克 於 1931 年左右開發 雖然能夠以漂浮方式進行螺旋推進 但其武裝和裝甲的性能卻與微型坦克一樣低 雖然沒有被英國陸軍採用 但卻出口到中國 荷蘭 蘇聯等國家 蘇聯製造了T 33作為一個死仿品 但後來生產了自己的改進版本 T 37和T 38 這些Cardenroid型兩棲坦克在諾門罕事件和冬季戰爭期間用於戰鬥 在潛水艇版本中 BT 5PKh是蘇聯開發的 作為裝備通氣管等的BT 5坦克的改進型 並於1936年左右部署了少量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在二戰中 由於登陸作戰的增加 許多兩棲坦克被開發出來並用於作戰 德國國防軍開發了一種兩棲坦克 這是現有坦克的改進版本 用於在英國大陸的登陸行動 II號浮動式兩棲坦克是II號坦克 車體後部的引擎區域覆蓋有防水罩 車體兩側或前後安裝有兩個船形浮體 推進是透過旋轉履帶實現的 在水上的移動速度約為10公里 小時 也開發了III號浮動式兩棲坦克和IV 這用防水罩覆蓋了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的車體之間的縫隙 落地後 坦克從內部被炸毀 將防水罩拆下進行戰鬥 發動機進氣和排氣裝置上裝有帶有防水罩的管子 防回流閥 將機器人延伸至水面上的浮體 軌道以5 km h的速率在約15 m深度的海底行駛 上述所有行動均計劃透過渡船運送至登陸目標點海岸 然後從那裡發射 雖然入侵英國本土的行動被推遲並且沒有使用 但二號兩棲坦克和三號潛水坦克經過一些修改後被分配給第18坦克營 它於1941年6月被引入巴巴羅薩行動 並用於布庫河渡河行動 早期版本的虎I重型坦克還配備了用於渡河的潛水裝備 該設計假設了由於重量限製而難以使用橋樑的情況 此外 以 踏腳石行動 逼近太平洋戰區日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開發了各種兩棲車輛 甚至使用了兩棲坦克 一種是LVT A 系列 以兩棲裝甲運兵車LVT為基礎 配備戰車和自走砲的砲塔 另一方面 他們也在對現有的M4中型坦克進行改造 採用一種帶有巨大進排氣裝置的車輛 從發動機所在的車體後部向上延伸 使其能夠在淺水中作業 英國陸軍在珀西 霍巴特少將的指揮下 開發了一種名為謝爾曼DD的浮動兩棲坦克 它是M4中型坦克的改良型 其中許多用於諾曼第登陸 但許多最終淹沒在海浪中 出於這個原因 有些人認為對輕型微型坦克進行改裝就足夠了 在日本 海軍開發的供地面部隊使用的特種2型內火艇投入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编辑 雖然具有一定兩棲能力的裝甲戰車數量不斷增加 但專用的兩棲坦克卻不多 唯一的例子就是蘇聯的PT 76以及中國製造的先進型號 PT 76系列曾用於越戰等戰鬥 此外 在冷戰時期 人們對用於水下作戰和滲透作戰的履帶式潛艇進行了研究 這些潛艇有時通常被稱為 潛水坦克 主要两栖坦克 编辑 nbsp 德國 二號兩棲戰車 三號潜水戰車 四號潜水戰車 nbsp 日本 特二式内火艇 特三式内火艇 特四式内火艇 特五式内火艇 nbsp 英国 維克斯卡登羅伊德 A4E11 12 瓦倫丁DD坦克 雪曼DD坦克 nbsp 美國 LVT LVT A 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 nbsp 蘇聯 T 37A 兩棲戰車 T 38 兩棲戰車 T 40 水棲戰車 PT 76兩棲坦克 nbsp 瑞典 Ikv 91兩棲戰車 nbsp 中国 63式水陸坦克 ZTD 05兩棲突擊車 nbsp 朝鲜 PT 85 82式戰車 相关项目 编辑兩棲車輛 登陸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兩棲坦克 amp oldid 7930791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