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克拉福德奖

克拉福德奖(英語:Crafoord Prize、瑞典語:Crafoordpriset)在1980年由人工肾脏发明者、瑞典人霍尔格·克拉福德英语Holger Crafoord和他的妻子安娜-格蕾塔·克拉福德设立,瑞典皇家科学院管理。设立目的是对诺贝尔奖遗漏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予以提倡和奖励。这些领域有四个类别:天文学数学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其中特別注重於生態學多發性關節炎,該疾病使霍爾格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倍受煎熬。科学院称,“之所以選擇這些學科,是為了填補諾貝爾獎的空白”[1]

克拉福德奖
Crafoord Prize
Crafoordpriset
授予对象天文学数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研究
国家或地区瑞典
主办单位瑞典皇家科学院
首次颁发1982年 (1982)
官方网站www.crafoordprize.se

每年只颁发一个奖项,以旋转机制——天文学和数学,接著地球科学,然后生物科学。对于克拉福德多发性关节炎奖,只有当一个特别委员会认定在多发性关节炎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时才会颁发。克拉福德奖的得獎者在每年一月中旬公布,在四月的克拉福德日由瑞典国王颁獎,国王也在每年12月颁发诺贝尔奖[1][2]。在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奖金为500,000美元。用以资助获奖者作更深入研究[3]

首屆獎項於1982年頒發,獲獎者是俄國數學家弗拉基米爾·阿諾爾德和美籍加拿大數學家路易·尼倫伯格,以表彰其在非線性微分方程領域的貢獻。第一位被授予该奖项的女性是美國天文学家安德烈娅·盖兹(於2012年獲獎),她后来也獲頒2020年诺贝尔奖

得獎者列表

克拉福德獎曾授予以下科學家:[4]

年份 授予對象分類 肖象 得獎者 國籍 作品或成就 來源
1982 數學   弗拉基米爾·阿諾爾德 俄羅斯人 非線性微分方程理論 [5][6]
  路易·尼倫伯格 加拿大人/美國人[註 1] [5][7]
1983 地球科學 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美國人 地球科學流體力學 [5][8]
  亨利·斯托梅爾 美國人
1984 生物科學   丹尼爾·傑森英语Daniel Janzen 美國人 共同演化論 [5][9]
1985 天文學   萊曼·史匹哲 美國人 星際物質研究 [5][10]
1986 地球科學   克勞德·阿雷格 法國人 同位素地球化學關係 [5][11]
傑拉德·J·瓦瑟堡英语Gerald J. Wasserburg 美國人
1987 生物科學 尤金·奧德姆 美國人 生態系統生態學 [5][12]
霍華德·T·奧德姆英语Howard T. Odum 美國人
1988 數學   皮埃爾·德利涅 比利時人 代數幾何學 [5][13]
  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 無國籍[註 2] [5][14]
1989 地球科學   詹姆斯·范·艾倫 美國人 發現范艾倫輻射帶 [5][11]
1990 生物科學   保羅·R·埃利希 美國人 分裂人口的動態和遺傳問題 [5][15]
  艾德華·威爾森 美國人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 [5][16]
1991 天文學 艾倫·桑德奇 美國人 星系研究 [5][17]
1992 地球科學 阿道夫·塞拉赫 德國人 對生命進化進行研究 [5][11]
1993 生物科學 威廉·唐納·漢彌爾頓 英國人 親屬選擇和遺傳關係理論 [5][18]
  西摩·本澤 美國人 對果蠅進行遺傳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 [5][19]
1994 數學   西蒙·唐納森 英國人 四維幾何學 [5][20]
  丘成桐 美國人[註 3] 微分幾何學中的非線性技術研究 [5][22]
1995 地球科學 丹司葛德 丹麥人 同位素地質分析方法的發展 [5][11]
尼古拉斯·沙克萊頓英语Nicholas John Shackleton 英國人
1996 生物科學   羅伯特·梅英语Robert May, Baron May of Oxford 澳洲人 生態學研究 [5][23]
1997 天文學   弗雷德·霍伊尔 英國人 研究恒星的核过程、恒星進化論 [5][24]
埃德溫·薩爾皮特 美國人 [5][25]
1998 地球科學   唐·L·安德森英语D. L. Anderson 美國人 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和過程。 [5][19]
  亞當·齊文斯基英语Adam Dziewonski 波蘭人/美國人[註 4] [5][26]
1999 生物科學   恩斯特·瓦尔特·迈尔 美國人 發展進化生物學的概念 [5][27]
  約翰·梅納德·史密斯 英國人
喬治·C·威廉斯 美國人
2000 多發性關節炎 马克·费尔德曼 英國人 腫瘤壞死因子-α定義 [2][5]
  拉文德·N·梅尼英语Ravinder N. Maini 英國人
2001 數學   阿兰·孔涅 法國人 運算子數組論 [5][28]
2002 地球科學 丹·麥克肯澤 英國人 岩石圈的動態 [5][29]
2003 生物科學   卡尔·乌斯 美國人 第三生活領域 [5][30]
2004 多發性關節炎 歐仁·C·布徹英语Eugene C. Butcher 美國人 研究白血球的分子機制 [5][31]
提摩西·A·斯普林格英语Timothy Springer 美國人
2005 天文學   詹姆斯·冈恩 美國人 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結構 [5][19]
  詹姆斯·皮布尔斯 美國人 [5][32]
  馬丁·里斯 英國人
2006 地球科學   瓦勒斯·布羅克英语Wallace S. Broecker 美國人 對全球碳循環的研究 [5][33]
2007 生物科學 罗伯特·泰弗士 美國人 分析社會演變 [5][34]
2008 天文學   拉希德·辛亚耶夫 俄羅斯人 對高能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之貢獻。 [5][35]
數學   马克西姆·孔采维奇 俄羅斯人[註 5] 對現代理論物理學數學之貢獻 [5][36]
  爱德华·威滕 美國人
2009 多發性關節炎   查尔斯·迪纳雷罗 美國人 分離白細胞介素,了解介素在炎症性疾病發病中的作用。 [5][37]
  岸本忠三 日本人
  平野俊夫 日本人
2010 地球科學   沃爾特·芒克 美國人 對海洋環流、潮汐和波浪及其在地球動力學中的作用的理解作出的開創性和根本性貢獻 [5][19]
2011 生物科學   伊尔卡‧汉斯基英语Ilkka Hanski 芬蘭人 對空間變異如何影響動物和植物種群動態的開創性研究 [5][38]
2012 天文學   赖因哈德·根策尔 德國人 他們對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恆星進行了觀測,表明銀河系存在一個超大黑洞 [5][39]
安德烈娅·盖兹 美國人
數學   让·布尔甘 比利時人 在諧波分析、偏微分方程、微分理論、數論、組合學、函數分析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方面所做的傑出和開創性的工作 [5][40]
  陶哲轩 澳洲人/美國人
2013 多發性關節炎   彼得·K·格雷根森英语Peter K. Gregersen 美國人 發現不同的遺傳因素及其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診斷和臨床治療中的作用 [5][41]
  拉爾斯·克拉雷斯科英语Lars Klareskog 瑞典人
  羅伯特·溫徹斯特德语Robert J. Winchester 美國人
2014 地球科學 彼得·莫尔纳(地球物理学家)英语Peter Molnar (geophysicist) 美國人 對了解全球構造學,特別是對了解變形和山脈的結構和演化以及構造過程對海洋大氣環流和氣候的影響作出具開創性的貢獻 [5][42]
2015 生物科學 理查德·陆文顿 美國人 開創性分析和對了解基因多態性的基本貢獻 [5][43]
太田朋子 日本人
2016 天文學   罗伊·克尔 新西蘭人 進行旋轉黑洞及其天體物理學後果的基礎性工作 [44][45]
  罗杰·布兰福德 美國人
數學   雅科夫·艾利夏伯格英语Yakov Eliashberg 美國人[註 6] 發展接觸和交織拓撲學以及剛柔現象的突破性發現
2017 多發性關節炎   坂口志文 日本人 與調節性T細胞有關的發現,這種細胞可以對抗關節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有害免疫反應。 [46]
佛瑞德·拉姆斯德爾英语Fred Ramsdell 美國人
  亚历山大·鲁登斯基英语Alexander Rudensky 美國人[註 7]
2018 地球科學   真鍋淑郎 日本人/美國人 理解大氣中痕量氣體在地球氣候系統中的作用作出的根本性貢獻 [48]
苏姗·所罗门英语Susan Solomon 美國人
2019 生物科學 沙利·W·西斯霍姆 美國人 對地球上最豐富的光合作用生物原球菌的發現和開創性進行研究 [49]
2020 天文學   尤金·派克 美國人 從恆星到星系尺度的太陽風和磁場的開創性和基礎性進行研究 [50]
數學   恩里科·邦別里 意大利人/美國人 表彰在所有主要數學領域,特別是數論、分析和代數幾何學領域做出的傑出和有影響力的貢獻
2021 美國人 [51]
2022 安德鲁·H·诺尔 美國人 [52]

注釋

  1. ^ 尼倫伯格於加拿大出生。[7]
  2. ^ 格羅滕迪克於德國出生,但大部分時間在法國度過,並且在法律上沒有國籍。他拒絕了他的獎項。 [14]
  3. ^ 丘成桐於中國出生。 [21]
  4. ^ 齊文斯基於波蘭出生。 [26]
  5. ^ 孔采維奇於俄羅斯出生。[36]
  6. ^ 艾利夏伯格於俄羅斯出生。[45]
  7. ^ 魯登斯基於俄羅斯出生。[47]

參閱

參考資料

  1. ^ 1.0 1.1 About the prize.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07-03]. (原始内容于2011-09-30). 
  2. ^ 2.0 2.1 King of Sweden awards Crafoord Prize to IC researchers.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00-10-04 [2015-10-29]. (原始内容于2011-06-13). 
  3. ^ The Crafoord Prizes in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2020. 2020-01-30 [2020-04-28]. (原始内容于2020-01-30). 
  4. ^ Crafoord Prize Laureates. The Crafoord Prize. [2018-02-28]. (原始内容于2018-02-28).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The Crafoord Prize 1982–2014 (PD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01-26].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1-26). 
  6. ^ Maugh II, Thomas H. Vladimir Arnold dies at 72; Russian mathematician. Los Angeles Times. 2010-06-21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7. ^ 7.0 7.1 Louis Nirenberg Receive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111. October 1996 [2009-07-04]. (原始内容 (PDF)于2012-10-19). 
  8. ^ Smith, Leonard A. Professor Edward Lorenz: Meteorologist whose work on weather prediction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chaos and the 'butterfly effect'. The Independent. 2011-10-23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9. ^ Daniel H. Janzen Wins 2011 BBVA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2-02-16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10. ^ Gahm, Gösta. The Crafoord Prize 1985 in Astronomy to Professor Lyman Spitzer Jr.. Physica Scripta (IOP Publishing). 1985: 3–4. doi:10.1088/0031-8949/1985/T11/001. 
  11. ^ 11.0 11.1 11.2 11.3 Reed, Christina. Earth Science. New York, NY: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291. ISBN 978-1-4381-0979-4. 
  12. ^ Becher, Anne; Richey, Joseph. American Environmental Leaders: M-Z. Amenia, NY: Grey House Publishing. 2008: 603. ISBN 978-1-5923-7119-8. 
  13. ^ Ruelle, David. The Mathematician's Brai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7 [2020-07-30]. ISBN 978-0-6911-2982-2. (原始内容于2020-08-11). 
  14. ^ 14.0 14.1 Matthews, Robert. Mathematics, where nothing is ever as simple as it seems. The Daily Telegraph. 2006-08-20 [2009-07-05]. (原始内容于2011-07-14). 
  15. ^ Paul R. Ehrlich.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16. ^ Edward O. Wils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5). 
  17. ^ Allan Sandage. The Daily Telegraph. 2010-11-21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09-25). 
  18. ^ William Donald Hamilt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19. ^ 19.0 19.1 19.2 19.3 Crafoord Laureat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20. ^ Simon Donaldson. Royal Society.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21. ^ Overbye, Dennis. The Emperor of Math. The New York Times. 2006-10-17 [2009-07-05]. (原始内容于2011-10-15). 
  22. ^ Shing-Tung Yau.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23. ^ Levine, Simon A. Robert May Receives Crafoord Prize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977. September 1996 [2015-11-12]. (原始内容 (PDF)于2015-11-17). 
  24. ^ Professor Sir Fred Hoyl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1-08-22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04). 
  25. ^ Edwin Salpeter. The Guardian. 2009-02-04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26. ^ 26.0 26.1 Dziewonski Receives 2002 William Bowie Medal.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9-07-05]. (原始内容于2010-11-27). 
  27. ^ Sussex Biologist Scoops Crafoord Prize. University of Sussex. 1999-02-26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28. ^ Connes Receives 2001 Crafoord Prize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502. May 2001 [2015-11-12]. (原始内容 (PDF)于2016-03-04). 
  29. ^ Dan McKenzie. British Library.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30. ^ Yardley, William. Carl Woese Dies at 84; Discovered Life's 'Third Domain'. The New York Times. 2012-12-31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09-29). 
  31. ^ Baker, Mitzi. Pathology professor Butcher takes home Sweden's other big prize, the Crafoord.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02-11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09-17). 
  32. ^ Schilling, Govert. Cosmology Pays Off. Sci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05-01-27 [2015-11-12]. 
  33. ^ Wallace Broecker. Royal Society.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6). 
  34. ^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35. ^ Crafoord Prize 2008 awarded to Rashid Sunyaev.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2008-01-21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36. ^ 36.0 36.1 Kontsevich and Witten Receive 2008 Crafoord Prize in Mathematics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583. May 2008 [2009-07-05]. (原始内容 (PDF)于2008-10-08). 
  37. ^ Techne Corporation Board Member Recognized. PR Newswire. 2009-06-10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38. ^ Ilkka Hanski receives the Crafoord Priz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09-22). 
  39. ^ Reinhard Genzel wins Crafoord Priz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5-11-12].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40. ^ Jean Bourgain and Terence Tao Named 2012 Crafoord Laureates in Mathematic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2012-01-19 [2015-11-13].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41. ^ Wollheim, Frank A. The Crafoord Prize in polyarthritis 2013 (PDF). Rheumatology. 2013-08-22, 53 (4): 581–582 [2015-11-13]. PMID 23970543. doi:10.1093/rheumatology/ket285. 
  42. ^ Peter Molnar wins Crafoord Prize in Geosciences.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4-01-17 [2015-11-13].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43. ^ Lane, Isabel. Crafoord Prize in Biosciences goes to genetic polymorphism research. Biofuels Digest. 2015-01-19 [2015-11-13]. (原始内容于2015-11-17). 
  44. ^ NZ astrophysicist awarded $1m prize. Sky News Australia. 2016-01-15 [2016-01-16]. (原始内容于2016-01-18). 
  45. ^ 45.0 45.1 Yakov Eliashberg awarded the Crafoord Prize in Mathema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2016-01-17]. (原始内容于2016-02-03). 
  46. ^ Crafoord Prize 2017. [2020-07-30]. (原始内容于2018-01-18). 
  47. ^ Alexander Rudensky Appointed Immunology Program Chair.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017-05-24]. (原始内容于2016-10-27). 
  48. ^ Crafoord Prize 2018. [2020-07-30]. (原始内容于2018-03-22). 
  49. ^ Crafoord Prize 2019. [2020-07-30]. (原始内容于2019-01-19). 
  50. ^ Crafoord Prize 2020. [2020-07-30]. (原始内容于2020-01-30). 
  51. ^ . Crafoord Prize. [1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52. ^ .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外部链接

克拉福德奖, 英語, crafoord, prize, 瑞典語, crafoordpriset, 在1980年由人工肾脏发明者, 瑞典人霍尔格, 克拉福德, 英语, holger, crafoord, 和他的妻子安娜, 格蕾塔, 克拉福德设立, 瑞典皇家科学院管理, 设立目的是对诺贝尔奖遗漏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予以提倡和奖励, 这些领域有四个类别, 天文学, 数学, 地球科学, 和生物科学, 其中特別注重於生態學和多發性關節炎, 該疾病使霍爾格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倍受煎熬, 科学院称, 之所以選擇這些學科, 是為了填補諾. 克拉福德奖 英語 Crafoord Prize 瑞典語 Crafoordpriset 在1980年由人工肾脏发明者 瑞典人霍尔格 克拉福德 英语 Holger Crafoord 和他的妻子安娜 格蕾塔 克拉福德设立 瑞典皇家科学院管理 设立目的是对诺贝尔奖遗漏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予以提倡和奖励 这些领域有四个类别 天文学 数学 地球科学 和生物科学 其中特別注重於生態學和多發性關節炎 該疾病使霍爾格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倍受煎熬 科学院称 之所以選擇這些學科 是為了填補諾貝爾獎的空白 1 克拉福德奖Crafoord PrizeCrafoordpriset授予对象天文学 数学 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研究国家或地区瑞典主办单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首次颁发1982年 1982 官方网站www wbr crafoordprize wbr se每年只颁发一个奖项 以旋转机制 天文学和数学 接著地球科学 然后生物科学 对于克拉福德多发性关节炎奖 只有当一个特别委员会认定在多发性关节炎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时才会颁发 克拉福德奖的得獎者在每年一月中旬公布 在四月的克拉福德日由瑞典国王颁獎 国王也在每年12月颁发诺贝尔奖 1 2 在截至2015年 2015 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 month update 奖金为500 000美元 用以资助获奖者作更深入研究 3 首屆獎項於1982年頒發 獲獎者是俄國數學家弗拉基米爾 阿諾爾德和美籍加拿大數學家路易 尼倫伯格 以表彰其在非線性微分方程領域的貢獻 第一位被授予该奖项的女性是美國天文学家安德烈娅 盖兹 於2012年獲獎 她后来也獲頒2020年诺贝尔奖 目录 1 得獎者列表 2 注釋 3 參閱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链接得獎者列表 编辑克拉福德獎曾授予以下科學家 4 年份 授予對象分類 肖象 得獎者 國籍 作品或成就 來源1982 數學 弗拉基米爾 阿諾爾德 俄羅斯人 非線性微分方程理論 5 6 路易 尼倫伯格 加拿大人 美國人 註 1 5 7 1983 地球科學 愛德華 諾頓 勞侖次 美國人 地球科學流體力學 5 8 亨利 斯托梅爾 美國人1984 生物科學 丹尼爾 傑森 英语 Daniel Janzen 美國人 共同演化論 5 9 1985 天文學 萊曼 史匹哲 美國人 星際物質研究 5 10 1986 地球科學 克勞德 阿雷格 法國人 同位素地球化學關係 5 11 傑拉德 J 瓦瑟堡 英语 Gerald J Wasserburg 美國人1987 生物科學 尤金 奧德姆 美國人 生態系統生態學 5 12 霍華德 T 奧德姆 英语 Howard T Odum 美國人1988 數學 皮埃爾 德利涅 比利時人 代數幾何學 5 13 亞歷山大 格羅滕迪克 無國籍 註 2 5 14 1989 地球科學 詹姆斯 范 艾倫 美國人 發現范艾倫輻射帶 5 11 1990 生物科學 保羅 R 埃利希 美國人 分裂人口的動態和遺傳問題 5 15 艾德華 威爾森 美國人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 5 16 1991 天文學 艾倫 桑德奇 美國人 星系研究 5 17 1992 地球科學 阿道夫 塞拉赫 德國人 對生命進化進行研究 5 11 1993 生物科學 威廉 唐納 漢彌爾頓 英國人 親屬選擇和遺傳關係理論 5 18 西摩 本澤 美國人 對果蠅進行遺傳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 5 19 1994 數學 西蒙 唐納森 英國人 四維幾何學 5 20 丘成桐 美國人 註 3 微分幾何學中的非線性技術研究 5 22 1995 地球科學 丹司葛德 丹麥人 同位素地質分析方法的發展 5 11 尼古拉斯 沙克萊頓 英语 Nicholas John Shackleton 英國人1996 生物科學 羅伯特 梅 英语 Robert May Baron May of Oxford 澳洲人 生態學研究 5 23 1997 天文學 弗雷德 霍伊尔 英國人 研究恒星的核过程 恒星進化論 5 24 埃德溫 薩爾皮特 美國人 5 25 1998 地球科學 唐 L 安德森 英语 D L Anderson 美國人 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和過程 5 19 亞當 齊文斯基 英语 Adam Dziewonski 波蘭人 美國人 註 4 5 26 1999 生物科學 恩斯特 瓦尔特 迈尔 美國人 發展進化生物學的概念 5 27 約翰 梅納德 史密斯 英國人 喬治 C 威廉斯 美國人2000 多發性關節炎 马克 费尔德曼 英國人 腫瘤壞死因子 a定義 2 5 拉文德 N 梅尼 英语 Ravinder N Maini 英國人2001 數學 阿兰 孔涅 法國人 運算子數組論 5 28 2002 地球科學 丹 麥克肯澤 英國人 岩石圈的動態 5 29 2003 生物科學 卡尔 乌斯 美國人 第三生活領域 5 30 2004 多發性關節炎 歐仁 C 布徹 英语 Eugene C Butcher 美國人 研究白血球的分子機制 5 31 提摩西 A 斯普林格 英语 Timothy Springer 美國人2005 天文學 詹姆斯 冈恩 美國人 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結構 5 19 詹姆斯 皮布尔斯 美國人 5 32 馬丁 里斯 英國人2006 地球科學 瓦勒斯 布羅克 英语 Wallace S Broecker 美國人 對全球碳循環的研究 5 33 2007 生物科學 罗伯特 泰弗士 美國人 分析社會演變 5 34 2008 天文學 拉希德 辛亚耶夫 俄羅斯人 對高能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之貢獻 5 35 數學 马克西姆 孔采维奇 俄羅斯人 註 5 對現代理論物理學數學之貢獻 5 36 爱德华 威滕 美國人2009 多發性關節炎 查尔斯 迪纳雷罗 美國人 分離白細胞介素 了解介素在炎症性疾病發病中的作用 5 37 岸本忠三 日本人 平野俊夫 日本人2010 地球科學 沃爾特 芒克 美國人 對海洋環流 潮汐和波浪及其在地球動力學中的作用的理解作出的開創性和根本性貢獻 5 19 2011 生物科學 伊尔卡 汉斯基 英语 Ilkka Hanski 芬蘭人 對空間變異如何影響動物和植物種群動態的開創性研究 5 38 2012 天文學 赖因哈德 根策尔 德國人 他們對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恆星進行了觀測 表明銀河系存在一個超大黑洞 5 39 安德烈娅 盖兹 美國人數學 让 布尔甘 比利時人 在諧波分析 偏微分方程 微分理論 數論 組合學 函數分析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方面所做的傑出和開創性的工作 5 40 陶哲轩 澳洲人 美國人2013 多發性關節炎 彼得 K 格雷根森 英语 Peter K Gregersen 美國人 發現不同的遺傳因素及其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 診斷和臨床治療中的作用 5 41 拉爾斯 克拉雷斯科 英语 Lars Klareskog 瑞典人 羅伯特 溫徹斯特 德语 Robert J Winchester 美國人2014 地球科學 彼得 莫尔纳 地球物理学家 英语 Peter Molnar geophysicist 美國人 對了解全球構造學 特別是對了解變形和山脈的結構和演化以及構造過程對海洋大氣環流和氣候的影響作出具開創性的貢獻 5 42 2015 生物科學 理查德 陆文顿 美國人 開創性分析和對了解基因多態性的基本貢獻 5 43 太田朋子 日本人2016 天文學 罗伊 克尔 新西蘭人 進行旋轉黑洞及其天體物理學後果的基礎性工作 44 45 罗杰 布兰福德 美國人數學 雅科夫 艾利夏伯格 英语 Yakov Eliashberg 美國人 註 6 發展接觸和交織拓撲學以及剛柔現象的突破性發現2017 多發性關節炎 坂口志文 日本人 與調節性T細胞有關的發現 這種細胞可以對抗關節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有害免疫反應 46 佛瑞德 拉姆斯德爾 英语 Fred Ramsdell 美國人 亚历山大 鲁登斯基 英语 Alexander Rudensky 美國人 註 7 2018 地球科學 真鍋淑郎 日本人 美國人 理解大氣中痕量氣體在地球氣候系統中的作用作出的根本性貢獻 48 苏姗 所罗门 英语 Susan Solomon 美國人2019 生物科學 沙利 W 西斯霍姆 美國人 對地球上最豐富的光合作用生物原球菌的發現和開創性進行研究 49 2020 天文學 尤金 派克 美國人 從恆星到星系尺度的太陽風和磁場的開創性和基礎性進行研究 50 數學 恩里科 邦別里 意大利人 美國人 表彰在所有主要數學領域 特別是數論 分析和代數幾何學領域做出的傑出和有影響力的貢獻2021 美國人 51 2022 安德鲁 H 诺尔 美國人 52 注釋 编辑 尼倫伯格於加拿大出生 7 格羅滕迪克於德國出生 但大部分時間在法國度過 並且在法律上沒有國籍 他拒絕了他的獎項 14 丘成桐於中國出生 21 齊文斯基於波蘭出生 26 孔采維奇於俄羅斯出生 36 艾利夏伯格於俄羅斯出生 45 魯登斯基於俄羅斯出生 47 參閱 编辑京都獎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About the prize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07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30 2 0 2 1 King of Sweden awards Crafoord Prize to IC researchers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00 10 04 2015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13 The Crafoord Prizes in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2020 2020 01 30 2020 04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1 30 Crafoord Prize Laureates The Crafoord Prize 2018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2 28 5 00 5 01 5 02 5 03 5 04 5 05 5 06 5 07 5 08 5 09 5 10 5 11 5 12 5 13 5 14 5 15 5 16 5 17 5 18 5 19 5 20 5 21 5 22 5 23 5 24 5 25 5 26 5 27 5 28 5 29 5 30 5 31 5 32 5 33 5 34 5 35 5 36 5 37 5 38 5 39 5 40 5 41 5 42 5 43 The Crafoord Prize 1982 2014 PD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1 26 Maugh II Thomas H Vladimir Arnold dies at 72 Russian mathematician Los Angeles Times 2010 06 21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7 0 7 1 Louis Nirenberg Receive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111 October 1996 2009 07 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2 10 19 Smith Leonard A Professor Edward Lorenz Meteorologist whose work on weather prediction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chaos and the butterfly effect The Independent 2011 10 23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Daniel H Janzen Wins 2011 BBVA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2 02 16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Gahm Gosta The Crafoord Prize 1985 in Astronomy to Professor Lyman Spitzer Jr Physica Scripta IOP Publishing 1985 3 4 doi 10 1088 0031 8949 1985 T11 001 11 0 11 1 11 2 11 3 Reed Christina Earth Science New York NY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291 ISBN 978 1 4381 0979 4 Becher Anne Richey Joseph American Environmental Leaders M Z Amenia NY Grey House Publishing 2008 603 ISBN 978 1 5923 7119 8 Ruelle David The Mathematician s Brai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7 2020 07 30 ISBN 978 0 6911 2982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1 14 0 14 1 Matthews Robert Mathematics where nothing is ever as simple as it seems The Daily Telegraph 2006 08 20 2009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14 Paul R Ehrlich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Edward O Wilso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5 Allan Sandage The Daily Telegraph 2010 11 21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5 William Donald Hamilto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19 0 19 1 19 2 19 3 Crafoord Laureat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Simon Donaldson Royal Society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Overbye Dennis The Emperor of Math The New York Times 2006 10 17 2009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15 Shing Tung Yau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Levine Simon A Robert May Receives Crafoord Prize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977 September 1996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11 17 Professor Sir Fred Hoyl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1 08 22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04 Edwin Salpeter The Guardian 2009 02 04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26 0 26 1 Dziewonski Receives 2002 William Bowie Medal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9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1 27 Sussex Biologist Scoops Crafoord Prize University of Sussex 1999 02 26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Connes Receives 2001 Crafoord Prize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502 May 2001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 03 04 Dan McKenzie British Library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Yardley William Carl Woese Dies at 84 Discovered Life s Third Domain The New York Times 2012 12 31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9 Baker Mitzi Pathology professor Butcher takes home Sweden s other big prize the Crafoord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 02 11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17 Schilling Govert Cosmology Pays Off Sci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05 01 27 2015 11 12 Wallace Broecker Royal Society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6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Crafoord Prize 2008 awarded to Rashid Sunyaev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2008 01 21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36 0 36 1 Kontsevich and Witten Receive 2008 Crafoord Prize in Mathematics PD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583 May 2008 2009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10 08 Techne Corporation Board Member Recognized PR Newswire 2009 06 10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Ilkka Hanski receives the Crafoord Priz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2 Reinhard Genzel wins Crafoord Priz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5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Jean Bourgain and Terence Tao Named 2012 Crafoord Laureates in Mathematic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2012 01 19 2015 1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Wollheim Frank A The Crafoord Prize in polyarthritis 2013 PDF Rheumatology 2013 08 22 53 4 581 582 2015 11 13 PMID 23970543 doi 10 1093 rheumatology ket285 Peter Molnar wins Crafoord Prize in Geosciences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4 01 17 2015 1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Lane Isabel Crafoord Prize in Biosciences goes to genetic polymorphism research Biofuels Digest 2015 01 19 2015 1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1 17 NZ astrophysicist awarded 1m prize Sky News Australia 2016 01 15 2016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18 45 0 45 1 Yakov Eliashberg awarded the Crafoord Prize in Mathema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2016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2 03 Crafoord Prize 2017 2020 07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1 18 Alexander Rudensky Appointed Immunology Program Chair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017 05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27 Crafoord Prize 2018 2020 07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3 22 Crafoord Prize 2019 2020 07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19 Crafoord Prize 2020 2020 07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1 30 The Crafoord Prize in Polyarthritis 2021 Crafoord Prize 1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1 Crafoord Prize 2022 2022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8 外部链接 编辑瑞典皇家科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克拉福德奖 amp oldid 7195974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