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何福 (明朝)

何福(?-1410年),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軍事將領,寧遠侯。

何福

明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爵位 寧遠侯
籍貫 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
族裔 汉族
出生 不详
安徽省鳳陽縣
逝世 永乐八年(1410年)
不詳
親屬 趙王妃徐氏(甥女)

洪武年間,曾參與南征雲南與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建文年間,在靖難之役中作戰但兵敗;永樂年間,鎮守西北并參與明成祖北征。后因被彈劾自盡身亡。

生平

平南征北

洪武初年,其累功至金吾後衛指揮同知。后跟從傅友德征討雲南有功,升為前軍都督府督僉事。此後與藍玉出塞攻擊北元,在捕魚兒海取得大勝。洪武二十一年,江陰侯吳高帥北降的兵眾南征,在抵達沅江時,眾人叛變,由思州逃出荊州樊州,通過渭河,準備進入沙漠。次年正月,何福與都督聶緯追擊并消滅該叛軍。之後移兵討平都勻蠻,俘虜斬殺敵軍達萬人[1]

洪武二十四年,被拜為平羌將軍,討伐越州叛蠻阿資,均破降。何福擇地立柵安置其眾,并設置寧越堡。隨後平定九名、九姓等蠻族。后與都督茅鼎會兵,準備攻佔五開。未行之時,而畢節諸蠻復叛,大掠屯堡、殺戮吏士。何福命畢節部隊戒嚴備戰,命都督陶文等跟從茅鼎直搗其巢,并擒殺叛酋。隨後分兵盡捕諸蠻,建堡設戍,逼近五開。洪武三十年三月,水西蠻居宗必登等作亂,何福會同顧成討伐平定。該年冬天,拜為征虜左將軍,作為副將輔佐西平侯沐春討伐麓川叛蠻刀幹孟。次年,何福與都督瞿能越過高良公山,直搗南甸、擒拿其酋長刀名孟,后回軍攻打景罕寨卻未曾攻下。隨後沐春率領精兵進入,敵軍驚潰,而其酋長幹孟亦恐懼乞降[2]

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刀干孟之乱仍未平息,明惠帝遂拜何福為征虜將軍。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幹孟,招降敵軍七萬余人。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同年,何福被召還南京,論功升為都督同知,此後在德州練兵,晋升為左都督[3]。之後率部增兵援助盛庸平安在小河戰役的中央軍[4]。当时,何福欲用持久战耗损燕军,于是移營靈璧并挖深塹筑高壘以自固;然而其糧運却并燕军所断,计不能成。平安于是分兵进攻,燕王朱棣派精锐骑兵使其部队一份为二。何福不得不開壁來援,却被朱高煦所敗。諸將计谋移軍淮河以解决粮草问题,密命部队晚上听三声炮声即走。次日,燕軍偷袭并发三炮。中央军以为是己方号令,于是争先撤退,遂大乱。燕军趁乱进攻,何福单骑撤退;而平安与陳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位将领都被捕[5][6]

鎮守邊陲

燕王朱棣即位后,為明成祖。成祖认为何福乃知兵宿将,於是推誠任用他為將領,并聘其甥女徐氏為趙王妃。之後,命何福佩征虜將軍印,擔任總兵官,鎮守寧夏,管制山西、陝西、河南等部隊。何福到任后,宣布德意,招徠遠民眾,塞外個部隊紛紛求降。邊陲無事,於是他請求設置驛館、進行屯田與積糧,并定明賞罰法律,為長久計謀[7]。當時有官員进谗言,而朱棣不聽,且下詔進行褒慰[8][9]。永樂五年,改為鎮守甘肅。何福治軍嚴格,屬下多有不便者。於是朱棣派遣使者告誡何福,須要保護自己,不要被小人離間。次年,何福上書請派遣京師中的蕃將將到北方招降民眾。朱棣對其說:“你長期帶領蕃、漢兵,恐怕招致很多人的讒言。你是老將,我非常倚重,請不要顧慮。”此外,何福上書請用絲布換馬,選其良種進行培養,并設置官至專門進行管理;此後馬種繁殖昌盛,此亦是永昌苑牧的起點[10]。次年,本雅失裏阿魯臺一同入寇,而被瓦剌擊敗,在臚朐河逃走,準備收復各潰散部隊并窺視河西走廊。朱棣下詔命何福進行備戰,當時迤北王子、國公、司徒以下十余人帥所部都駐紮到亦集乃,乞求依附明朝。何福上報朝廷,朱棣命右庶子杨荣前往,輔助處理甘肃管理军务,使得該民眾均求降于明。何福親自到亦集乃巡撫,并送其酋長到京城。朱棣嘉獎其功勞,命楊榮在軍中封何福為寧遠侯,千石祿,并下詔何福在軍中有先行後奏的權力[11][12][13]

永樂八年,朱棣親自北征,并命何福跟從一同出塞。起初,明成祖以何福有才能,寵任其超過其他諸位將領。何福以善於規避嫉嫌,有事不敢專斷。當時嘗請取西平侯沐英封地進行蓄馬,以求繁殖牧养。明成祖則以此非對待功勳國戚的方法,以回絕何福請求。此外何福的各種請求,只要提出就一併批准。當時跟從出征時,屢次違背節度。諸位大臣有稱其罪的,何福聽後都有怨言。明成祖班師后,左都御史陳瑛再次彈劾何福。何福大懼,隨後自縊而亡,爵位被除[14]。而趙王妃亦因此被廢[15]

趣聞

在民間的八修敦本堂《湘潭银塘何氏族谱》中記載何福為該支何氏二祖。書中記載何福最終並未自殺,而為引疾告终還鄉[16]

参考文献

  1. ^ 明史》(卷144):“何福,鳳陽人。洪武初,累功為金吾後衛指揮同知。從傅友德征雲南,擢都督僉事。又從藍玉出塞,至捕魚兒海。二十一年,江陰侯吳高帥迤北降人南征。抵沅江,眾叛,由思州出荊、樊,道渭河,欲遁歸沙漠。明年正月,福與都督聶緯追擊,及諸鹿阝、延,盡殲之。移兵討平都勻蠻,俘斬萬計。”
  2. ^ 明史》(卷144):“二十四年,拜平羌將軍,討越州叛蠻阿資,破降之。擇地立柵處其眾,置寧越堡。遂平九名、九姓諸蠻。尋與都督茅鼎會兵,徇五開。未行,而畢節諸蠻復叛,大掠屯堡,殺吏士。福令畢節諸衛嚴備,而檄都督陶文等從鼎搗其巢。擒叛酋,戮之。分兵盡捕諸蠻,建堡設戍,乃趨五開。請因兵力討水西奢香,不許。三十年三月,水西蠻居宗必登等作亂,會顧成討平之。其冬拜征虜左將軍,副西平侯沐春討麓川叛蠻刀幹孟。明年,福與都督瞿能逾高良公山,搗南甸,擒其酋刀名孟。回軍擊景罕寨,不下。春以銳軍至,賊驚潰。幹孟懼,乞降。”
  3. ^ 明史》(卷144):“已而春卒,賊復懷貳。是時太祖已崩,惠帝初即位,拜福征虜將軍。福遂破擒刀幹孟,降其眾七萬。分兵徇下諸寨,麓川地悉定。建文元年,還京師,論功進都督同知。練兵德州,進左都督。與盛庸、平安會兵伐燕,戰淮北不利,奔還。”
  4. ^ 明史》(卷144):“已,復進至小河,張左右翼擊燕軍,斬其將陳文。已,復移軍齊眉山,與諸將列陣大戰。自午至酉,又敗之。燕諸將謀北還,圖後舉。王不聽。尋阻何福軍亦至,與安合。燕軍益大懼,王晝夜擐甲者數日。”
  5. ^ 《明史》(卷144):“福欲持久老燕師,移營靈璧,深塹高壘自固。而糧運為燕兵所陰,不得達。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騎遮安軍,分為二。福開壁來援,為高煦所敗。諸將謀移軍淮河就糧,夜令軍中聞三炮即走。翌日,燕軍猝薄壘,發三炮。軍中誤以為己號,爭趨門,遂大亂。燕兵乘之,人馬墜壕塹俱滿。福單騎走,安及陳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人皆被執。文臣宦官在軍被執者又百五十余人,時四月辛巳也。”
  6. ^ 《革除逸史》(卷2):“丁丑,安軍次靈璧,靖難兵遮其餉道,福等來援。己卯,戰敗,指揮宋瑄死之。於是安及參將馬浦、徐真,都指揮孫成、禮部侍郎陳性善、大理寺丞彭與民、欽天監副劉伯完、指揮王貴皆被執。
  7.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八):“上以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盖总兵官都督何福勤于用心,又以福请更定屯田赏罚为经久之计,降敕奖谕之。”
  8. ^ 明史》(卷144):“成祖即位,以福宿將知兵,推誠用之。聘其甥女徐氏為趙王妃。尋,命佩征虜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寧夏,節制山、陝、河南諸軍。福至鎮,宣布德意,招徠遠人,塞外諸部降者相踵。邊陲無事,因請置驛、屯田、積谷,定賞罰,為經久計。會有讒之者。帝不聽,降敕褒慰。”
  9.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朕委尔镇守一方,凡大小事务计度合宜即行之,勿以小人之言有疑惑意。朕推心任尔,尔不能自任,何以成事?”
  10. ^ 明史》(卷144):“永樂五年八月,移鎮甘肅。福馭軍嚴,下多不便者。帝間使使戒福,善自衛,毋為小人所中。六年,福請遣京師蕃將將迤北降人。帝報曰:「爾久總蕃、漢兵,恐勢眾致讒耳。爾老將,朕推誠倚重,毋顧慮。」尋請以布市馬,選其良者別為群,置官給印專領之。於是馬大蕃息。永昌苑牧馬自此始。”
  11.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九十六):“尔以卓越之才,弘伟之量,事予皇考,多历岁年,典兵督府,小心诚悫,故特加优待,以贻后人。自朕即位之初,遂联戚好,寄以边务,倚重干城,益尽乃心,招怀降附,勋绩之茂,宜有褒嘉,今特封尔为推诚辅运宣忠效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宁远侯,赐以诰券。尔其服兹荣命,益懋忠勤,功光社稷,钦哉!”
  12.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卷七十九):“今后有急务,先行后奏,待奏而行恐缓事机。”
  13. ^ 明史》(卷144):“明年,本雅失裏糾阿魯臺將入寇,為瓦剌所敗,走臚朐河,欲收諸部潰卒窺河西。詔福嚴兵為備。迤北王子、國公、司徒以下十余人帥所部駐亦集乃,乞內附。福以聞,帝令庶子楊榮往,佐福經理,其眾悉降。福親至亦集乃鎮撫之,送其酋長於京師。帝嘉福功,命榮即軍中封福為寧遠侯,祿千石,且詔福軍中事先行後聞。”
  14.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宁远侯何福惧罪自杀,命追削封爵。初,上以福旧人,委以心腹,命镇西陲。福虽有才略,宠禄既极,气志日骄,及从征沙漠,数违节度。群臣有言其罪者,上曲意容之,福怏怏有怨言。至是,都察院复奏之。福惧,自经死。”
  15. ^ 明史》(卷144):“八年,帝北征,召福從出塞。初,帝以福有才略,寵任逾諸將。福亦善引嫌,有事未嘗專決。在鎮嘗請取西平侯家鞏昌蓄馬,以充孳牧。帝報曰:「皇考時貴近家多許養馬,以示共享富貴之意。爾所奏固為國矣,然非待勛戚之道。」不聽。其余有請輒行,委寄甚重。及從征,數違節度。群臣有言其罪者,福益怏怏有怨言。師還,都御史陳瑛復劾之。福懼,自縊死,爵除。而趙王妃亦尋廢。”
  16.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湘潭银塘何氏族谱》(敦本堂版之八修):“及从征,群臣有言其怏怏有怨言者。师还,都御史陈瑛复劾之。福惧,引疾告终于家。”……“闻之先世相传,公智深勇沉,几莫能测。从北征还,成祖惑于谗,怒不可解。公阳告终于家,遂得释,而实归隐银塘,当时竟迄无知者。”

何福, 明朝, 何福, 1410年, 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 今安徽省鳳陽縣, 明朝政治人物, 軍事將領, 寧遠侯, 何福明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爵位, 寧遠侯籍貫, 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族裔, 汉族出生, 不详安徽省鳳陽縣逝世, 明永乐八年, 1410年, 不詳親屬, 趙王妃徐氏, 甥女, 洪武年間, 曾參與南征雲南與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建文年間, 在靖難之役中作戰但兵敗, 永樂年間, 鎮守西北并參與明成祖北征, 后因被彈劾自盡身亡, 目录, 生平, 平南征北, 靖難之役, 鎮守邊陲, 趣聞,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平南征北. 何福 1410年 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 今安徽省鳳陽縣 人 明朝政治人物 軍事將領 寧遠侯 何福明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爵位 寧遠侯籍貫 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族裔 汉族出生 不详安徽省鳳陽縣逝世 明永乐八年 1410年 不詳親屬 趙王妃徐氏 甥女 洪武年間 曾參與南征雲南與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建文年間 在靖難之役中作戰但兵敗 永樂年間 鎮守西北并參與明成祖北征 后因被彈劾自盡身亡 目录 1 生平 1 1 平南征北 1 2 靖難之役 1 3 鎮守邊陲 2 趣聞 3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平南征北 编辑 洪武初年 其累功至金吾後衛指揮同知 后跟從傅友德征討雲南有功 升為前軍都督府督僉事 此後與藍玉出塞攻擊北元 在捕魚兒海取得大勝 洪武二十一年 江陰侯吳高帥北降的兵眾南征 在抵達沅江時 眾人叛變 由思州逃出荊州 樊州 通過渭河 準備進入沙漠 次年正月 何福與都督聶緯追擊并消滅該叛軍 之後移兵討平都勻蠻 俘虜斬殺敵軍達萬人 1 洪武二十四年 被拜為平羌將軍 討伐越州叛蠻阿資 均破降 何福擇地立柵安置其眾 并設置寧越堡 隨後平定九名 九姓等蠻族 后與都督茅鼎會兵 準備攻佔五開 未行之時 而畢節諸蠻復叛 大掠屯堡 殺戮吏士 何福命畢節部隊戒嚴備戰 命都督陶文等跟從茅鼎直搗其巢 并擒殺叛酋 隨後分兵盡捕諸蠻 建堡設戍 逼近五開 洪武三十年三月 水西蠻居宗必登等作亂 何福會同顧成討伐平定 該年冬天 拜為征虜左將軍 作為副將輔佐西平侯沐春討伐麓川叛蠻刀幹孟 次年 何福與都督瞿能越過高良公山 直搗南甸 擒拿其酋長刀名孟 后回軍攻打景罕寨卻未曾攻下 隨後沐春率領精兵進入 敵軍驚潰 而其酋長幹孟亦恐懼乞降 2 靖難之役 编辑 建文元年 刀干孟之乱仍未平息 明惠帝遂拜何福為征虜將軍 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幹孟 招降敵軍七萬余人 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 麓川等地得以平定 同年 何福被召還南京 論功升為都督同知 此後在德州練兵 晋升為左都督 3 之後率部增兵援助盛庸 平安在小河戰役的中央軍 4 当时 何福欲用持久战耗损燕军 于是移營靈璧并挖深塹筑高壘以自固 然而其糧運却并燕军所断 计不能成 平安于是分兵进攻 燕王朱棣派精锐骑兵使其部队一份为二 何福不得不開壁來援 却被朱高煦所敗 諸將计谋移軍淮河以解决粮草问题 密命部队晚上听三声炮声即走 次日 燕軍偷袭并发三炮 中央军以为是己方号令 于是争先撤退 遂大乱 燕军趁乱进攻 何福单骑撤退 而平安与陳暉 馬溥 徐真 孫成等三十七位将领都被捕 5 6 鎮守邊陲 编辑 燕王朱棣即位后 為明成祖 成祖认为何福乃知兵宿将 於是推誠任用他為將領 并聘其甥女徐氏為趙王妃 之後 命何福佩征虜將軍印 擔任總兵官 鎮守寧夏 管制山西 陝西 河南等部隊 何福到任后 宣布德意 招徠遠民眾 塞外個部隊紛紛求降 邊陲無事 於是他請求設置驛館 進行屯田與積糧 并定明賞罰法律 為長久計謀 7 當時有官員进谗言 而朱棣不聽 且下詔進行褒慰 8 9 永樂五年 改為鎮守甘肅 何福治軍嚴格 屬下多有不便者 於是朱棣派遣使者告誡何福 須要保護自己 不要被小人離間 次年 何福上書請派遣京師中的蕃將將到北方招降民眾 朱棣對其說 你長期帶領蕃 漢兵 恐怕招致很多人的讒言 你是老將 我非常倚重 請不要顧慮 此外 何福上書請用絲布換馬 選其良種進行培養 并設置官至專門進行管理 此後馬種繁殖昌盛 此亦是永昌苑牧的起點 10 次年 本雅失裏糾阿魯臺一同入寇 而被瓦剌擊敗 在臚朐河逃走 準備收復各潰散部隊并窺視河西走廊 朱棣下詔命何福進行備戰 當時迤北王子 國公 司徒以下十余人帥所部都駐紮到亦集乃 乞求依附明朝 何福上報朝廷 朱棣命右庶子杨荣前往 輔助處理甘肃管理军务 使得該民眾均求降于明 何福親自到亦集乃巡撫 并送其酋長到京城 朱棣嘉獎其功勞 命楊榮在軍中封何福為寧遠侯 千石祿 并下詔何福在軍中有先行後奏的權力 11 12 13 永樂八年 朱棣親自北征 并命何福跟從一同出塞 起初 明成祖以何福有才能 寵任其超過其他諸位將領 何福以善於規避嫉嫌 有事不敢專斷 當時嘗請取西平侯沐英封地進行蓄馬 以求繁殖牧养 明成祖則以此非對待功勳國戚的方法 以回絕何福請求 此外何福的各種請求 只要提出就一併批准 當時跟從出征時 屢次違背節度 諸位大臣有稱其罪的 何福聽後都有怨言 明成祖班師后 左都御史陳瑛再次彈劾何福 何福大懼 隨後自縊而亡 爵位被除 14 而趙王妃亦因此被廢 15 趣聞 编辑在民間的八修敦本堂 湘潭银塘何氏族谱 中記載何福為該支何氏二祖 書中記載何福最終並未自殺 而為引疾告终還鄉 16 参考文献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明史 卷144 明史 卷144 何福 鳳陽人 洪武初 累功為金吾後衛指揮同知 從傅友德征雲南 擢都督僉事 又從藍玉出塞 至捕魚兒海 二十一年 江陰侯吳高帥迤北降人南征 抵沅江 眾叛 由思州出荊 樊 道渭河 欲遁歸沙漠 明年正月 福與都督聶緯追擊 及諸鹿阝 延 盡殲之 移兵討平都勻蠻 俘斬萬計 明史 卷144 二十四年 拜平羌將軍 討越州叛蠻阿資 破降之 擇地立柵處其眾 置寧越堡 遂平九名 九姓諸蠻 尋與都督茅鼎會兵 徇五開 未行 而畢節諸蠻復叛 大掠屯堡 殺吏士 福令畢節諸衛嚴備 而檄都督陶文等從鼎搗其巢 擒叛酋 戮之 分兵盡捕諸蠻 建堡設戍 乃趨五開 請因兵力討水西奢香 不許 三十年三月 水西蠻居宗必登等作亂 會顧成討平之 其冬拜征虜左將軍 副西平侯沐春討麓川叛蠻刀幹孟 明年 福與都督瞿能逾高良公山 搗南甸 擒其酋刀名孟 回軍擊景罕寨 不下 春以銳軍至 賊驚潰 幹孟懼 乞降 明史 卷144 已而春卒 賊復懷貳 是時太祖已崩 惠帝初即位 拜福征虜將軍 福遂破擒刀幹孟 降其眾七萬 分兵徇下諸寨 麓川地悉定 建文元年 還京師 論功進都督同知 練兵德州 進左都督 與盛庸 平安會兵伐燕 戰淮北不利 奔還 明史 卷144 已 復進至小河 張左右翼擊燕軍 斬其將陳文 已 復移軍齊眉山 與諸將列陣大戰 自午至酉 又敗之 燕諸將謀北還 圖後舉 王不聽 尋阻何福軍亦至 與安合 燕軍益大懼 王晝夜擐甲者數日 明史 卷144 福欲持久老燕師 移營靈璧 深塹高壘自固 而糧運為燕兵所陰 不得達 安分兵往迎 燕王以精騎遮安軍 分為二 福開壁來援 為高煦所敗 諸將謀移軍淮河就糧 夜令軍中聞三炮即走 翌日 燕軍猝薄壘 發三炮 軍中誤以為己號 爭趨門 遂大亂 燕兵乘之 人馬墜壕塹俱滿 福單騎走 安及陳暉 馬溥 徐真 孫成等三十七人皆被執 文臣宦官在軍被執者又百五十余人 時四月辛巳也 革除逸史 卷2 丁丑 安軍次靈璧 靖難兵遮其餉道 福等來援 己卯 戰敗 指揮宋瑄死之 於是安及參將馬浦 徐真 都指揮孫成 禮部侍郎陳性善 大理寺丞彭與民 欽天監副劉伯完 指揮王貴皆被執 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三十八 上以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 盖总兵官都督何福勤于用心 又以福请更定屯田赏罚为经久之计 降敕奖谕之 明史 卷144 成祖即位 以福宿將知兵 推誠用之 聘其甥女徐氏為趙王妃 尋 命佩征虜將軍印 充總兵官 鎮寧夏 節制山 陝 河南諸軍 福至鎮 宣布德意 招徠遠人 塞外諸部降者相踵 邊陲無事 因請置驛 屯田 積谷 定賞罰 為經久計 會有讒之者 帝不聽 降敕褒慰 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之二十四 朕委尔镇守一方 凡大小事务计度合宜即行之 勿以小人之言有疑惑意 朕推心任尔 尔不能自任 何以成事 明史 卷144 永樂五年八月 移鎮甘肅 福馭軍嚴 下多不便者 帝間使使戒福 善自衛 毋為小人所中 六年 福請遣京師蕃將將迤北降人 帝報曰 爾久總蕃 漢兵 恐勢眾致讒耳 爾老將 朕推誠倚重 毋顧慮 尋請以布市馬 選其良者別為群 置官給印專領之 於是馬大蕃息 永昌苑牧馬自此始 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九十六 尔以卓越之才 弘伟之量 事予皇考 多历岁年 典兵督府 小心诚悫 故特加优待 以贻后人 自朕即位之初 遂联戚好 寄以边务 倚重干城 益尽乃心 招怀降附 勋绩之茂 宜有褒嘉 今特封尔为推诚辅运宣忠效力武臣 特进荣禄大夫 柱国 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宁远侯 赐以诰券 尔其服兹荣命 益懋忠勤 功光社稷 钦哉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 卷七十九 今后有急务 先行后奏 待奏而行恐缓事机 明史 卷144 明年 本雅失裏糾阿魯臺將入寇 為瓦剌所敗 走臚朐河 欲收諸部潰卒窺河西 詔福嚴兵為備 迤北王子 國公 司徒以下十余人帥所部駐亦集乃 乞內附 福以聞 帝令庶子楊榮往 佐福經理 其眾悉降 福親至亦集乃鎮撫之 送其酋長於京師 帝嘉福功 命榮即軍中封福為寧遠侯 祿千石 且詔福軍中事先行後聞 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一百七 宁远侯何福惧罪自杀 命追削封爵 初 上以福旧人 委以心腹 命镇西陲 福虽有才略 宠禄既极 气志日骄 及从征沙漠 数违节度 群臣有言其罪者 上曲意容之 福怏怏有怨言 至是 都察院复奏之 福惧 自经死 明史 卷144 八年 帝北征 召福從出塞 初 帝以福有才略 寵任逾諸將 福亦善引嫌 有事未嘗專決 在鎮嘗請取西平侯家鞏昌蓄馬 以充孳牧 帝報曰 皇考時貴近家多許養馬 以示共享富貴之意 爾所奏固為國矣 然非待勛戚之道 不聽 其余有請輒行 委寄甚重 及從征 數違節度 群臣有言其罪者 福益怏怏有怨言 師還 都御史陳瑛復劾之 福懼 自縊死 爵除 而趙王妃亦尋廢 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 湘潭银塘何氏族谱 敦本堂版之八修 及从征 群臣有言其怏怏有怨言者 师还 都御史陈瑛复劾之 福惧 引疾告终于家 闻之先世相传 公智深勇沉 几莫能测 从北征还 成祖惑于谗 怒不可解 公阳告终于家 遂得释 而实归隐银塘 当时竟迄无知者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何福 明朝 amp oldid 7527622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