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S型电力动车组

S型电力动车组(俄語:Электросекция С)是苏联铁路电力动车组车型之一,也是苏联第一种投入大批量生产的电力动车组,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后期3000伏)直流电电气化铁路,由位于莫斯科州梅季希机器制造厂设计制造。

S型电力动车组
Электросекция С
概覽
類型電力動車組
原產國 蘇聯
製造梅季希机器制造厂
里加车辆制造厂
製造年份1929年—1958年
主要用戶 苏联铁路
技術數據
列車編組3辆(1M2T)
車輛長度19,710毫米
車體宽度3,480毫米
車體高度4,910毫米
轨距1,524毫米
輪徑1,050毫米
營運速度85公里每小時
起動加速度1.62 km/h/s
供電制式DC 1500V、3000V
傳動方式直—直流电
傳動比3.684

发展历史 编辑

SV 编辑

 
由SV型改造而成的SM3型电力动车组

1920年,根据苏联劳动国防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以制定、执行及监督全国电气化计划。电气化铁路也是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决定首先在运输繁忙区段及大坡道困难区段实现电气化。1926年,苏联在巴库铁路枢纽的部分近郊铁路区段上首次试验实行1200伏直流电的电气化。与此同时,随着莫斯科往梅季希奧熱列利耶普希金诺晓尔科沃等方向的近郊铁路旅客运输量快速增长,莫斯科铁路枢纽的电气化计划由此提上日程,并决定采用1500伏直流电作为供电制式。1929年7月,北方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莫斯科至梅季希区段完成了电气化改造,并于同年10月1日开通营运。1930年,电气化铁路进一步延展至博尔谢沃、普希金诺、晓尔科沃等地。

1929年,梅季希机器制造厂生产了首批9列SV型电力动车组(СВ),每组列车采用三辆编组,由一辆动车和两辆拖车组成,构造速度为85公里/小时。列车的车体和机械结构部分由梅季希机器制造厂生产,牵引电动机由迪纳摩电气工厂生产,而其他电气设备则采用由英国都城维克斯公司的进口产品。传动系统为直—直流电传动,每辆动车装有两台受电弓及四台牵引电动机,ДП-150型牵引电动机的小时功率和持续功率分别为150千瓦和110千瓦。列车通过对牵引电动机的并联和串联换接进行调速控制,在并联连接时并能使用一级磁场削弱(35.5%)以扩大恒功调速范围,因此列车共有三级经济运行位。列车的电路系统设有熔断器和过流继电器保护,以防止过载和短路。为了提高列车载客量,SV型电力动车组的车体宽度达到3,480毫米,比当时普通客车车厢的宽度加大了超过10%,使车内得以采用“3+3”的座位布置方式。

1929年至1934年期间,梅季希机器制造厂共生产了33组(99辆)SV型电力动车组。

SD 编辑

1932年,由于苏联铁路电气化的发展对电力动车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梅季希机器制造厂和迪纳摩电气工厂在SV型电力动车组的基础上,研制了SD型电力动车组(СД)。SD型电力动车组不再采用英国都城维克斯公司的电气装置,改为采用迪纳摩电气工厂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引进的电气设备。除了电气系统之外,列车其他部分仍然和SV型电力动车组保持相同。

1932年至1941年间,梅季希机器制造厂共生产了232组(696辆)SD型电力动车组。从1935年起,列车开始采用加强的ДПИ-150型牵引电动机,小时功率和持续功率分别提高至180千瓦和165千瓦,列车的小时轮周功率和持续轮周功率分别提高至660千瓦和490千瓦。除此之外,在生产过程中列车亦作出了其他改进,包括安装SA-3型自动车钩、采用更平滑的有级调速控制器等。

SM 编辑

1945年,由于苏联当时的电气化铁路干线均采用了电压较高的3000伏直流电,因而决定研制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1500、3000伏直流电气化铁路的电力动车组,以实现从1500伏转换到3000伏的过渡。1946年底,迪纳摩电气工厂在一辆未完成的SD型电力动车组动车上,安装了新的电气设备和ДК-103型牵引电动机,新的双电压列车被称为SM型电力动车组(СМ)。当受流电压为1500伏时,四台牵引电动机全部采用并联连接,而当受流电压为3000伏时则全部采用串联连接。1946年12月,首列SM型电力动车组在莫斯科—亚历山德罗夫区段进行试验,随后又在外高加索铁路进行了试运行。此后,部分SV、SD型电力动车组陆续被改造为双电压制式的SM型电力动车组。

SR 编辑

1947年初,位于拉脱维亚里加车辆制造厂根据梅季希机器制造厂提供的SM型电力动车组技术资料,开始批量生产双电压制式的SR型电力动车组(СР),其中“R”即代表里加车辆厂。里加车辆制造厂仅负责制造车体和转向架等机械机构部分,而电气设备初期仍然由迪纳摩电气工厂提供,从1949年开始转由里加电机制造厂提供。从1951年开始,列车开始采用金属顶盖,取代了以往的木结构及帆布顶棚。1947年至1952年期间,里加车辆制造厂共生产了343组(1029辆)SR型电力动车组。

SR3/SM3 编辑

 
SR3型电力动车组

1950年代初,随着苏联早期兴建1500伏直流电气化铁路逐步全面过渡到3000伏直流电,已不再需要双电压制式的SR型电力动车组。1952年10月起,里加车辆制造厂开始生产仅适用于3000伏直流电的SR3型电力动车组(СР3)。与SR型电力动车组相比,除了改变了牵引电路系统外,其他部分亦作出了一些改进,例如取消了行李间、增加一级磁场削弱、采用经过改进的ДК-103Г型牵引电动机、更换新型司机控制器等,而车体侧墙亦改为具有加强压根的焊接结构。从1952年至1955年期间,里加车辆制造厂共生产了351组(1053辆)SR3型电力动车组。与此同时,其余的SV、SD型电力动车组亦陆续被改造,以适用于3000伏直流电气化铁路,经改造后的车辆改称为SM3型电力动车组。

参考书目 编辑

  • Раков В. А. Электровагоны пригородных поездов // Локомотивы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х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1845 - 1955. — 2-е, переработанное и дополненное.. Москва: Транспорт. 1995: 435-452. ISBN 5-277-00821-7 (俄语). 

外部链接 编辑

  • (俄文)Электропоезд постояного тока С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型电力动车组, 俄語, Электросекция, 是苏联铁路的电力动车组车型之一, 也是苏联第一种投入大批量生产的电力动车组, 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 后期3000伏, 直流电的电气化铁路, 由位于莫斯科州的梅季希机器制造厂设计制造, Электросекция, С概覽類型電力動車組原產國, 蘇聯製造梅季希机器制造厂里加车辆制造厂製造年份1929年, 1958年主要用戶苏联铁路技術數據列車編組3辆, 1m2t, 車輛長度19, 710毫米車體宽度3, 480毫米車體高度4, 910毫米轨距1, 524. S型电力动车组 俄語 Elektrosekciya S 是苏联铁路的电力动车组车型之一 也是苏联第一种投入大批量生产的电力动车组 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 后期3000伏 直流电的电气化铁路 由位于莫斯科州的梅季希机器制造厂设计制造 S型电力动车组Elektrosekciya S概覽類型電力動車組原產國 蘇聯製造梅季希机器制造厂里加车辆制造厂製造年份1929年 1958年主要用戶苏联铁路技術數據列車編組3辆 1M2T 車輛長度19 710毫米車體宽度3 480毫米車體高度4 910毫米轨距1 524毫米輪徑1 050毫米營運速度85公里每小時起動加速度1 62 km h s供電制式DC 1500V 3000V傳動方式直 直流电傳動比3 684 目录 1 发展历史 1 1 SV 1 2 SD 1 3 SM 1 4 SR 1 5 SR3 SM3 2 参考书目 3 外部链接发展历史 编辑SV 编辑 nbsp 由SV型改造而成的SM3型电力动车组1920年 根据苏联劳动国防委员会的决定 成立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 以制定 执行及监督全国电气化计划 电气化铁路也是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决定首先在运输繁忙区段及大坡道困难区段实现电气化 1926年 苏联在巴库铁路枢纽的部分近郊铁路区段上首次试验实行1200伏直流电的电气化 与此同时 随着莫斯科往梅季希 奧熱列利耶 普希金诺 晓尔科沃等方向的近郊铁路旅客运输量快速增长 莫斯科铁路枢纽的电气化计划由此提上日程 并决定采用1500伏直流电作为供电制式 1929年7月 北方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莫斯科至梅季希区段完成了电气化改造 并于同年10月1日开通营运 1930年 电气化铁路进一步延展至博尔谢沃 普希金诺 晓尔科沃等地 1929年 梅季希机器制造厂生产了首批9列SV型电力动车组 SV 每组列车采用三辆编组 由一辆动车和两辆拖车组成 构造速度为85公里 小时 列车的车体和机械结构部分由梅季希机器制造厂生产 牵引电动机由迪纳摩电气工厂生产 而其他电气设备则采用由英国都城维克斯公司的进口产品 传动系统为直 直流电传动 每辆动车装有两台受电弓及四台牵引电动机 DP 150型牵引电动机的小时功率和持续功率分别为150千瓦和110千瓦 列车通过对牵引电动机的并联和串联换接进行调速控制 在并联连接时并能使用一级磁场削弱 35 5 以扩大恒功调速范围 因此列车共有三级经济运行位 列车的电路系统设有熔断器和过流继电器保护 以防止过载和短路 为了提高列车载客量 SV型电力动车组的车体宽度达到3 480毫米 比当时普通客车车厢的宽度加大了超过10 使车内得以采用 3 3 的座位布置方式 1929年至1934年期间 梅季希机器制造厂共生产了33组 99辆 SV型电力动车组 SD 编辑 1932年 由于苏联铁路电气化的发展对电力动车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梅季希机器制造厂和迪纳摩电气工厂在SV型电力动车组的基础上 研制了SD型电力动车组 SD SD型电力动车组不再采用英国都城维克斯公司的电气装置 改为采用迪纳摩电气工厂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引进的电气设备 除了电气系统之外 列车其他部分仍然和SV型电力动车组保持相同 1932年至1941年间 梅季希机器制造厂共生产了232组 696辆 SD型电力动车组 从1935年起 列车开始采用加强的DPI 150型牵引电动机 小时功率和持续功率分别提高至180千瓦和165千瓦 列车的小时轮周功率和持续轮周功率分别提高至660千瓦和490千瓦 除此之外 在生产过程中列车亦作出了其他改进 包括安装SA 3型自动车钩 采用更平滑的有级调速控制器等 SM 编辑 1945年 由于苏联当时的电气化铁路干线均采用了电压较高的3000伏直流电 因而决定研制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1500 3000伏直流电气化铁路的电力动车组 以实现从1500伏转换到3000伏的过渡 1946年底 迪纳摩电气工厂在一辆未完成的SD型电力动车组动车上 安装了新的电气设备和DK 103型牵引电动机 新的双电压列车被称为SM型电力动车组 SM 当受流电压为1500伏时 四台牵引电动机全部采用并联连接 而当受流电压为3000伏时则全部采用串联连接 1946年12月 首列SM型电力动车组在莫斯科 亚历山德罗夫区段进行试验 随后又在外高加索铁路进行了试运行 此后 部分SV SD型电力动车组陆续被改造为双电压制式的SM型电力动车组 SR 编辑 1947年初 位于拉脱维亚的里加车辆制造厂根据梅季希机器制造厂提供的SM型电力动车组技术资料 开始批量生产双电压制式的SR型电力动车组 SR 其中 R 即代表里加车辆厂 里加车辆制造厂仅负责制造车体和转向架等机械机构部分 而电气设备初期仍然由迪纳摩电气工厂提供 从1949年开始转由里加电机制造厂提供 从1951年开始 列车开始采用金属顶盖 取代了以往的木结构及帆布顶棚 1947年至1952年期间 里加车辆制造厂共生产了343组 1029辆 SR型电力动车组 SR3 SM3 编辑 nbsp SR3型电力动车组1950年代初 随着苏联早期兴建1500伏直流电气化铁路逐步全面过渡到3000伏直流电 已不再需要双电压制式的SR型电力动车组 1952年10月起 里加车辆制造厂开始生产仅适用于3000伏直流电的SR3型电力动车组 SR3 与SR型电力动车组相比 除了改变了牵引电路系统外 其他部分亦作出了一些改进 例如取消了行李间 增加一级磁场削弱 采用经过改进的DK 103G型牵引电动机 更换新型司机控制器等 而车体侧墙亦改为具有加强压根的焊接结构 从1952年至1955年期间 里加车辆制造厂共生产了351组 1053辆 SR3型电力动车组 与此同时 其余的SV SD型电力动车组亦陆续被改造 以适用于3000伏直流电气化铁路 经改造后的车辆改称为SM3型电力动车组 参考书目 编辑Rakov V A Elektrovagony prigorodnyh poezdov Lokomotivy otechestvennyh zheleznyh dorog 1845 1955 2 e pererabotannoe i dopolnennoe Moskva Transport 1995 435 452 ISBN 5 277 00821 7 俄语 外部链接 编辑 俄文 Elektropoezd postoyanogo toka Sv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S型电力动车组 amp oldid 6478212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