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M67無後座力炮

M67無後座力砲是一款由美国和以後的大韩民国所生產的第三世代90毫米肩扛式反坦克无后座力砲,它亦可用以發射同口徑的M590殺傷人員砲彈以用作殺傷人員用途。發射90毫米無後座力砲彈。[1]

M67無後座力砲
M67無後座力砲
类型肩扛式英语Shoulder-fired missile无后座力砲
原产地 美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60年代—1990s年
2011年—
参与战争/衝突
基本规格
重量17.01千克(37.5
长度1,346.2毫米(53英吋
高度431.8毫米(17英吋)
操作人数3人

炮弹90毫米無後座力砲彈
口徑90毫米(3.54英吋)
枪管1根,無砲口
发射模式單發
後座力无后座力
载具無,射手肩扛英语Shoulder-fired missile
射速
枪口初速213.36米/秒(700英尺/秒
最大射程2,103.12公尺(2,300,6,900英尺,1.31英里
供弹方式手動後膛裝填英语Breechloader
瞄具光学瞄准镜:具有基線測距英语Stadiametric rangefinding功能

M67無後座力砲被設計為以使用兩腳架單腳架在地面上發射為主,但當將折疊式兩腳架用作肩托架而單腳架用作前握把以後也可以以肩扛形式射擊。該武器為空氣冷卻和後膛裝填,並發射固定彈藥。作為直接射擊武器,它採用了視距弧線英语Stadiametric rangefinding,以典型坦克在射擊範圍以內時使用的瞄準橋接線為藍本,用作簡易測距。

歷史和使用 编辑

1960年代早期,M67無後座力砲獲美国陆军海軍陸戰隊採用而投入服役以後,與大得多的106毫米口徑M40無後座力砲一起在越南战争中使用。[2]M67被證明是一款可靠和有效的武器,雖然它在戰鬥中主要是對人員和防禦工事用途,而對裝甲目標卻只有很少甚至根本沒有用。雖然部隊稱讚其成效,M67也受到了嚴厲批評,因為武器的重量和長度以及其筒後噴火英语Backblast area,這往往妨礙了在進攻行動中的使用。由於這些缺點,一些海軍陸戰隊部隊比起M67更傾向於繼續使用舊式的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自1975年開始,它在美軍的服役上很大程度地被M47「龍」式反坦克导弹系統所取代。

但M67並沒有完全地從步兵中退役。相反地,它被保留作為特殊任務或戰鬥環境以下的替代型標準反坦克武器。由於龍式的电池BGM-71「拖」電線可能會因為極低溫的環境以下發生故障,M67於部署在北極環境的單位中使用和在許多駐紮西德的步兵單位之中,比如第1營、第15步兵師、第3步兵師都獲保留。截至1988年,駐紮阿拉斯加的第6輕步兵師的特殊武器排之中仍在使用M67。1989年,有兩枝M67分別被第193步兵旅團的C Co 5/87號(步兵中尉)在巴拿馬共和國的「正義之師行動」(Operation Just Cause)期間使用,並且發射M590人員殺傷彈。同樣地,西柏林的城市環境促使了美軍的第502步兵團第4、第5和第6營,以及柏林旅英语Berlin Brigade保留該武器,遲至1991年的冬天;1992年1月,它才被M47「龍」式所取代。陸軍遊騎兵(包括第75遊騎兵團)在他們的每個排的武器中都保留了M67,直到1990年代,當它被84毫米卡爾·古斯塔夫M3所取代。1983年「緊急狂暴行動」(Operation Urgent Fury)期間,遊騎兵的M67,在格林纳达擊破人民革命軍英语People's Revolutionary Army (Grenada)的四至五輛BTR-60装甲输送车中起了關鍵作用。最後運用M67的兵科是戰鬥工兵,它們用M67作為摧毀碉堡和其它硬點目標的破障砲。至少晚至1990年,戰鬥工兵仍裝備M67以用作他們經修改後的編裝表(MTOE)的一部分。

在2011年2月的新聞中,提到第101空降師從庫存武器中提領了少數M67無後座力砲用於阿富汗戰場,這批M67供給第4作戰旅下屬之第506步兵團,用以打擊敵方防禦工事和集結敵軍。由於M67可重複裝填,且配有M590人員殺傷彈,在靜態防護陣地及伏擊時對於人類目標效果效果絕佳。[3]但隨著美軍引進彈藥種類更多樣化的M3 MAAWS成為制式武器後,M67再次淘汰。[4]

目前,M67仍被薩爾瓦多軍隊英语Salvadoran Army大韓民國陸軍所採用。

描述 编辑

M67的形狀像在一根長長的管子以上、沿著砲管身約一半的位置從相反的兩側偏置裝上光学瞄准镜組件和扳機。這位置之下的是獨腳架,而從那裡向後一半、同樣之下的是兩腳架。該武器需要三個操作人員操作它:一名砲手,副砲手(裝填手)和彈藥手。後膛是在右側以鉸鏈鉸接,並且必須擺動打開以裝填砲彈。然後將其擺動封閉,而當該無後座力砲開火以後,砲彈彈殼後端破裂,並從砲後膛座的背面炸出砲外。在砲管的左側,靠近光學瞄準鏡和扳機組件的是石棉隔熱罩,用以射擊時,保護砲手的肩部和頸部避免被砲管身的熱量灼傷

這無後座力砲能夠保持每分鐘一發的持續射速,但武器也可在由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操作以下將射速加快至以每六秒鐘一發(10發/分鐘)的速度快速射擊。但快速射擊被限制為5發砲彈以內,之後必須15分鐘的時間進行冷卻。

M49A1次口徑設備,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制式步枪子彈,通常用在將光學瞄準鏡歸零和排位的用途。光學瞄準鏡將通過在砲管開口設置交叉型弦線進行目視歸零(在砲管的端部具有橡膠圈環和凹槽,以促進保持弦線在正確位置),然後通過子口徑裝置裝置(和交叉型弦線)觀看砲管並設置固定的視距,使刻線瞄準上相同的目標。然後該子口徑彈可以用於進一步細化零點和出線。

彈藥 编辑

這門90毫米無后座力砲彈藥是以完全固定的形態發配給操作人員。“固定”的一詞是指砲彈彈頭和砲彈殼體壓接在一起。這可確保砲彈彈頭和砲彈殼體的正確對準。它也使其可更快的(重新)裝填,因為砲彈彈頭和砲彈殼體是以一個單位(一整發砲彈)般裝填被裝載。砲彈殼體的後端是由易碎材料所製成,發射時會被完全摧毀。所使用的砲彈彈頭是已預先刻上了膛線帶的附膛線彈藥,也就是說,被切割出來的迴轉帶是為了配合陽膛孔,用以捕集氣體和讓砲彈彈頭自旋穩定。

M371實訓彈 编辑

M371是M371A1高爆反坦克彈的訓練彈型版本。彈頭原來內裝的高爆性質炸藥填充物被惰性壓載物所取代,以保持它在相同的重量和飛行性能。鼻形帽中包含煙霧粒料以標記彈著點。

  • 砲彈重量:4.2公斤(9.25磅)
  • 砲彈長度:713.74毫米(28.1英吋)
  • 彈頭重量:3.06公斤(6.75磅)
  • 砲口初速:213.36米/秒(700英尺/秒
  • 最大有效射程:399.59公尺(437碼,1,311英尺)
  • 保險絲:PIBD M530A1

M371A1高爆反坦克彈 编辑

M371A1砲彈採用了特殊的尾翼穩定英语Vertical stabilizer式砲彈,而且採用了锥形装药原理擊破裝甲。它的效果並非取決於撞擊目標的一瞬間的速度,而是依靠炸藥填充物料的濃度並通過它的形狀實現效果。圓錐形狀的填料用以集中炸藥爆炸以後的力,聚焦形成一条高速高熱射流,使得壓力能集中於一點以貫穿裝甲。填料的形狀是由金屬錐狀成形內襯所保持,當填充物料爆炸以後就會形成獨頭彈。這獨頭彈或金屬可能會亦可能不會與跟隨爆炸射流貫穿裝甲。砲彈的末端部是一個相對於長度而言的狹長獨立物,可讓高爆反坦克彈的高熱射流用以實現對目標最大效果。

高爆反坦克彈主要是對裝甲用途的彈藥。它也可以對次要目標,比如砲架設位和碉堡使用,並具有極佳的效果。它能夠貫穿3.5英尺(1.1米)的填充土壤、2.5英尺(1.2米)的钢筋混凝土或1.15英尺(350毫米)的(製)装甲板。[5]

  • 砲彈重量:4.2公斤(9.25磅)
  • 砲彈長度:713.74毫米(28.1英吋)
  • 彈頭重量:3.06公斤(6.75磅)
  • 砲口初速:213.36米/秒(700英尺/秒
  • 最大有效射程:399.59公尺(437碼,1,311英尺)
  • 保險絲:PIBD M530A1

M590殺傷人員碳罐彈 编辑

M590(XM590E1)殺傷人員(碳罐英语Canister shot)彈(簡稱:M590砲彈)的碳罐內藏箭形彈,設計用於近距離打擊集結步兵攻勢的防禦。砲彈是由一個砲彈殼體壓接到鋁製炭罐。碳罐是由薄壁、深拉、鋁合金罐身,內藏2,400八粒(0.5克)、低風阻、尾翼穩定、鋼絲製飛鏢彈的有效載荷。當碳罐離開砲口,壓力使碳罐沿著刻有用以標識的劃線破裂以釋放內藏飛鏢彈,並向碳罐前方以約8度的錐角分散。

  • 砲彈重量:3,08公斤(6.79磅)
  • 砲彈長度:487.43毫米(19.19英吋)
  • 彈頭重量:1.8公斤(3.97磅)
  • 砲口初速:381米/秒(1,250英尺/秒
  • 最大有效射程:299.92公尺(328碼,984英尺)
  • 保險絲:無

與可比的武器性能相比較 编辑

武器 口徑 砲口初速 彈頭 裝甲貫穿深度 有效射程 瞄準具倍率
M67 90公釐 213米/秒 3.06公斤HEAT 350公釐 400公尺
卡爾·古斯塔夫M2 84公釐 310米/秒 1.70公斤HEAT 400公釐 450公尺
LRAC F1反坦克火箭筒 89公釐 300米/秒 2.20公斤HEAT 400公釐 600公尺 N/A
RPG-7 85公釐 300米/秒 2.25公斤HEAT 320公釐 500公尺 2.5×
B-300反坦克火箭筒英语B-300 82公釐 280米/秒 3.00公斤HEAT 400公釐 400公尺 N/A

數據來自簡氏步兵武器1984-85年版本。

流行文化 编辑

電子遊戲 编辑

  • 2007年—《反恐精英Online》:隨火箭砲战模式登場並僅限於火箭砲战模式及其他部份地圖中使用,正式命名為「Bazooka」;港台地區命名為「火箭筒90 Milli無反動槍」;中國大陸地區命名為「火箭砲」。奇怪地新增了可拆卸式彈匣而具有20發容量、可半自動射擊、發射84毫米火箭彈和使用AT4光学瞄准镜,而且能力在火箭砲战模式當中亦有所誇大。

參見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1. ^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84–85, p. 740
  2. ^ Green, Michael, and Stewart, Greg, Weapons of the Modern Marines, (2004), St. Paul: MBI Publishing Co., p. 51
  3. ^ Menzies, Kimberly K. Currahees add to their Weapons Arsenal. Task Force Currahee Public Affairs. Clarksville TN Online. 2011-02-12 [2011-11-06]. (原始内容于2021-01-25). 
  4. ^ The U.S. Army Wants to Give Troops a New Super Miss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arisboring.com, 16 December 2015
  5. ^ Worldwide Equipment Guide 2001 (PDF). [2016-09-1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1-25). 

參考文獻 编辑

  • (JIW) Hogg, Ian.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84–85, London: Jane's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84.

外部連結 编辑

  • (英文)—Modern Firearms—M67 recoilless rifle / antitank grenade launch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globalsecurity.org—
  • (英文)—Gary's U.S. Infantry Weapons Reference Gui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
  • (英文)
  • (英文)—Military Guns and Related Small Arms throughout History—M67 Recoilless Rif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Recoilless Weapons - M67 90 mm Recoilless Rifle and M72 LA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67無後座力炮, 此条目页的主題是美国生產的90毫米肩扛式反坦克无后座力砲, 关于同樣由美国生產的手榴弹, 請見, m67手榴彈, m67無後座力砲是一款由美国和以後的大韩民国所生產的第三世代90毫米肩扛式反坦克无后座力砲, 它亦可用以發射同口徑的m590殺傷人員砲彈以用作殺傷人員用途, 發射90毫米無後座力砲彈, m67無後座力砲m67無後座力砲类型肩扛式, 英语, shoulder, fired, missile, 无后座力砲原产地, 美國服役记录服役期间1960年代, 1990s年2011年, 参与战争, . 此条目页的主題是美国生產的90毫米肩扛式反坦克无后座力砲 关于同樣由美国生產的手榴弹 請見 M67手榴彈 M67無後座力砲是一款由美国和以後的大韩民国所生產的第三世代90毫米肩扛式反坦克无后座力砲 它亦可用以發射同口徑的M590殺傷人員砲彈以用作殺傷人員用途 發射90毫米無後座力砲彈 1 M67無後座力砲M67無後座力砲类型肩扛式 英语 Shoulder fired missile 无后座力砲原产地 美國服役记录服役期间1960年代 1990s年2011年 参与战争 衝突1953年老撾內戰 1955年越南戰爭 1979年薩爾瓦多內戰 1982年福克蘭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基本规格重量17 01千克 37 5磅 长度1 346 2毫米 53英吋 高度431 8毫米 17英吋 操作人数3人炮弹90毫米無後座力砲彈口徑90毫米 3 54英吋 枪管1根 無砲口发射模式單發後座力无后座力载具無 射手肩扛 英语 Shoulder fired missile 射速最低 1發 分鐘 最高 10發 分鐘 限射5發 枪口初速213 36米 秒 700英尺 秒 最大射程2 103 12公尺 2 300码 6 900英尺 1 31英里 供弹方式手動後膛裝填 英语 Breechloader 瞄具光学瞄准镜 具有基線測距 英语 Stadiametric rangefinding 功能M67無後座力砲被設計為以使用兩腳架和單腳架在地面上發射為主 但當將折疊式兩腳架用作肩托架而單腳架用作前握把以後也可以以肩扛形式射擊 該武器為空氣冷卻和後膛裝填 並發射固定彈藥 作為直接射擊武器 它採用了視距弧線 英语 Stadiametric rangefinding 以典型坦克在射擊範圍以內時使用的瞄準橋接線為藍本 用作簡易測距 目录 1 歷史和使用 2 描述 3 彈藥 3 1 M371實訓彈 3 2 M371A1高爆反坦克彈 3 3 M590殺傷人員碳罐彈 4 與可比的武器性能相比較 5 流行文化 5 1 電子遊戲 6 參見 7 資料來源 8 參考文獻 9 外部連結歷史和使用 编辑1960年代早期 M67無後座力砲獲美国陆军和海軍陸戰隊採用而投入服役以後 與大得多的106毫米口徑M40無後座力砲一起在越南战争中使用 2 M67被證明是一款可靠和有效的武器 雖然它在戰鬥中主要是對人員和防禦工事用途 而對裝甲目標卻只有很少甚至根本沒有用 雖然部隊稱讚其成效 M67也受到了嚴厲批評 因為武器的重量和長度以及其筒後噴火 英语 Backblast area 這往往妨礙了在進攻行動中的使用 由於這些缺點 一些海軍陸戰隊部隊比起M67更傾向於繼續使用舊式的M20 超級巴祖卡 火箭筒 自1975年開始 它在美軍的服役上很大程度地被M47 龍 式反坦克导弹系統所取代 但M67並沒有完全地從步兵中退役 相反地 它被保留作為特殊任務或戰鬥環境以下的替代型標準反坦克武器 由於龍式的电池和BGM 71 拖 的電線可能會因為極低溫的環境以下發生故障 M67於部署在北極環境的單位中使用和在許多駐紮西德的步兵單位之中 比如第1營 第15步兵師 第3步兵師都獲保留 截至1988年 駐紮阿拉斯加的第6輕步兵師的特殊武器排之中仍在使用M67 1989年 有兩枝M67分別被第193步兵旅團的C Co 5 87號 步兵中尉 在巴拿馬共和國的 正義之師行動 Operation Just Cause 期間使用 並且發射M590人員殺傷彈 同樣地 西柏林的城市環境促使了美軍的第502步兵團第4 第5和第6營 以及柏林旅 英语 Berlin Brigade 保留該武器 遲至1991年的冬天 1992年1月 它才被M47 龍 式所取代 陸軍遊騎兵 包括第75遊騎兵團 在他們的每個排的武器中都保留了M67 直到1990年代 當它被84毫米卡爾 古斯塔夫M3所取代 1983年 緊急狂暴行動 Operation Urgent Fury 期間 遊騎兵的M67 在格林纳达擊破人民革命軍 英语 People s Revolutionary Army Grenada 的四至五輛BTR 60装甲输送车中起了關鍵作用 最後運用M67的兵科是戰鬥工兵 它們用M67作為摧毀碉堡和其它硬點目標的破障砲 至少晚至1990年 戰鬥工兵仍裝備M67以用作他們經修改後的編裝表 MTOE 的一部分 在2011年2月的新聞中 提到第101空降師從庫存武器中提領了少數M67無後座力砲用於阿富汗戰場 這批M67供給第4作戰旅下屬之第506步兵團 用以打擊敵方防禦工事和集結敵軍 由於M67可重複裝填 且配有M590人員殺傷彈 在靜態防護陣地及伏擊時對於人類目標效果效果絕佳 3 但隨著美軍引進彈藥種類更多樣化的M3 MAAWS成為制式武器後 M67再次淘汰 4 目前 M67仍被薩爾瓦多軍隊 英语 Salvadoran Army 和大韓民國陸軍所採用 描述 编辑M67的形狀像在一根長長的管子以上 沿著砲管身約一半的位置從相反的兩側偏置裝上光学瞄准镜組件和扳機 這位置之下的是獨腳架 而從那裡向後一半 同樣之下的是兩腳架 該武器需要三個操作人員操作它 一名砲手 副砲手 裝填手 和彈藥手 後膛是在右側以鉸鏈鉸接 並且必須擺動打開以裝填砲彈 然後將其擺動封閉 而當該無後座力砲開火以後 砲彈彈殼後端破裂 並從砲後膛座的背面炸出砲外 在砲管的左側 靠近光學瞄準鏡和扳機組件的是石棉隔熱罩 用以射擊時 保護砲手的肩部和頸部避免被砲管身的熱量灼傷 這無後座力砲能夠保持每分鐘一發的持續射速 但武器也可在由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操作以下將射速加快至以每六秒鐘一發 10發 分鐘 的速度快速射擊 但快速射擊被限制為5發砲彈以內 之後必須15分鐘的時間進行冷卻 M49A1次口徑設備 發射7 62 51毫米北约口徑制式步枪子彈 通常用在將光學瞄準鏡歸零和排位的用途 光學瞄準鏡將通過在砲管開口設置交叉型弦線進行目視歸零 在砲管的端部具有橡膠圈環和凹槽 以促進保持弦線在正確位置 然後通過子口徑裝置裝置 和交叉型弦線 觀看砲管並設置固定的視距 使刻線瞄準上相同的目標 然後該子口徑彈可以用於進一步細化零點和出線 彈藥 编辑這門90毫米無后座力砲彈藥是以完全固定的形態發配給操作人員 固定 的一詞是指砲彈彈頭和砲彈殼體壓接在一起 這可確保砲彈彈頭和砲彈殼體的正確對準 它也使其可更快的 重新 裝填 因為砲彈彈頭和砲彈殼體是以一個單位 一整發砲彈 般裝填被裝載 砲彈殼體的後端是由易碎材料所製成 發射時會被完全摧毀 所使用的砲彈彈頭是已預先刻上了膛線帶的附膛線彈藥 也就是說 被切割出來的迴轉帶是為了配合陽膛孔 用以捕集氣體和讓砲彈彈頭自旋穩定 M371實訓彈 编辑 M371是M371A1高爆反坦克彈的訓練彈型版本 彈頭原來內裝的高爆性質炸藥填充物被惰性壓載物所取代 以保持它在相同的重量和飛行性能 鼻形帽中包含煙霧粒料以標記彈著點 砲彈重量 4 2公斤 9 25磅 砲彈長度 713 74毫米 28 1英吋 彈頭重量 3 06公斤 6 75磅 砲口初速 213 36米 秒 700英尺 秒 最大有效射程 399 59公尺 437碼 1 311英尺 保險絲 PIBD M530A1M371A1高爆反坦克彈 编辑 M371A1砲彈採用了特殊的尾翼穩定 英语 Vertical stabilizer 式砲彈 而且採用了锥形装药原理擊破裝甲 它的效果並非取決於撞擊目標的一瞬間的速度 而是依靠炸藥填充物料的濃度並通過它的形狀實現效果 圓錐形狀的填料用以集中炸藥爆炸以後的力 聚焦形成一条高速高熱射流 使得壓力能集中於一點以貫穿裝甲 填料的形狀是由金屬錐狀成形內襯所保持 當填充物料爆炸以後就會形成獨頭彈 這獨頭彈或金屬可能會亦可能不會與跟隨爆炸射流貫穿裝甲 砲彈的末端部是一個相對於長度而言的狹長獨立物 可讓高爆反坦克彈的高熱射流用以實現對目標最大效果 高爆反坦克彈主要是對裝甲用途的彈藥 它也可以對次要目標 比如砲架設位和碉堡使用 並具有極佳的效果 它能夠貫穿3 5英尺 1 1米 的填充土壤 2 5英尺 1 2米 的钢筋混凝土或1 15英尺 350毫米 的 钢製 装甲板 5 砲彈重量 4 2公斤 9 25磅 砲彈長度 713 74毫米 28 1英吋 彈頭重量 3 06公斤 6 75磅 砲口初速 213 36米 秒 700英尺 秒 最大有效射程 399 59公尺 437碼 1 311英尺 保險絲 PIBD M530A1M590殺傷人員碳罐彈 编辑 M590 XM590E1 殺傷人員 碳罐 英语 Canister shot 彈 簡稱 M590砲彈 的碳罐內藏箭形彈 設計用於近距離打擊集結步兵攻勢的防禦 砲彈是由一個砲彈殼體壓接到鋁製炭罐 碳罐是由薄壁 深拉 鋁合金罐身 內藏2 400八粒 0 5克 低風阻 尾翼穩定 鋼絲製飛鏢彈的有效載荷 當碳罐離開砲口 壓力使碳罐沿著刻有用以標識的劃線破裂以釋放內藏飛鏢彈 並向碳罐前方以約8度的錐角分散 砲彈重量 3 08公斤 6 79磅 砲彈長度 487 43毫米 19 19英吋 彈頭重量 1 8公斤 3 97磅 砲口初速 381米 秒 1 250英尺 秒 最大有效射程 299 92公尺 328碼 984英尺 保險絲 無與可比的武器性能相比較 编辑武器 口徑 砲口初速 彈頭 裝甲貫穿深度 有效射程 瞄準具倍率M67 90公釐 213米 秒 3 06公斤HEAT 350公釐 400公尺 3 卡爾 古斯塔夫M2 84公釐 310米 秒 1 70公斤HEAT 400公釐 450公尺 2 LRAC F1反坦克火箭筒 89公釐 300米 秒 2 20公斤HEAT 400公釐 600公尺 N ARPG 7 85公釐 300米 秒 2 25公斤HEAT 320公釐 500公尺 2 5 B 300反坦克火箭筒 英语 B 300 82公釐 280米 秒 3 00公斤HEAT 400公釐 400公尺 N A數據來自簡氏步兵武器1984 85年版本 流行文化 编辑電子遊戲 编辑 2007年 反恐精英Online 隨火箭砲战模式登場並僅限於火箭砲战模式及其他部份地圖中使用 正式命名為 Bazooka 港台地區命名為 火箭筒90 Milli無反動槍 中國大陸地區命名為 火箭砲 奇怪地新增了可拆卸式彈匣而具有20發容量 可半自動射擊 發射84毫米火箭彈和使用AT4的光学瞄准镜 而且能力在火箭砲战模式當中亦有所誇大 參見 编辑反坦克武器 无后座力砲 RPG 2 55 S 55無後座力砲 78式无后坐力砲 布雷達迅雷無後座力砲 M18無後座力砲 M40無後座力砲 B 10無後座力炮 英语 B 10 recoilless rifle SPG 9無後座力砲 M72輕型反裝甲武器 鐵拳三型火箭筒 M47龍式反坦克飛彈資料來源 编辑 Jane s Infantry Weapons 1984 85 p 740 Green Michael and Stewart Greg Weapons of the Modern Marines 2004 St Paul MBI Publishing Co p 51 Menzies Kimberly K Currahees add to their Weapons Arsenal Task Force Currahee Public Affairs Clarksville TN Online 2011 02 12 2011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5 The U S Army Wants to Give Troops a New Super Missi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risboring com 16 December 2015 Worldwide Equipment Guide 2001 PDF 2016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1 25 參考文獻 编辑 JIW Hogg Ian Jane s Infantry Weapons 1984 85 London Jane s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84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M67無後座力炮 英文 Modern Firearms M67 recoilless rifle antitank grenade launch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globalsecurity org M67 Field Manua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67 90mm Recoilless Rif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Gary s U S Infantry Weapons Reference Guid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Vietnam war info 英文 ArmyRanger com 英文 Military Guns and Related Small Arms throughout History M67 Recoilless Rif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Recoilless Weapons M67 90 mm Recoilless Rifle and M72 LA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M67無後座力炮 amp oldid 8047039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