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HIV亚型

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一大障碍是病毒的高遗传变异性。[1]HIV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HIV-1型和HIV-2型。HIV-1与生活在西非的黑猩猩大猩猩体内发现的病毒有关,而HIV-2与西非的濒危灵长类白顶白眉猴英语Sooty mangabey体内发现的病毒有关。[2]HIV-1病毒向下可分为几组:其中,HIV-1的M组病毒数量占优,是艾滋病(AIDS)流行的肇因。基于基因序列数据,M组可进一步细分为各亚型。已知某一些亚型更具毒性或对不同药物具有抗药性。通常认为,HIV-2病毒的毒性比HIV-1低,也更不容易传播:尽管已知HIV-2也会导致艾滋病。

慢病毒属
SIV和HIV病毒的种系发生树。
病毒分類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副核糖病毒界 Pararnavirae
门: 逆转录酶病毒门 Artverviricota
纲: 逆转录酶病毒纲 Revtraviricetes
目: 逆转录病毒目 Ortervirales
科: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
亚科: 正逆转录病毒亚科 Orthoretrovirinae
属: 慢病毒属 Lentiviru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编号
类型类型[*]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傳染病學
ICD-10B20-B24
ICD-9-CM042-044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主要类型 编辑

HIV-1 编辑

HIV-1是本病毒最常见和最致病的毒株。科学家将HIV-1分为主组(M组)和两个或更多的次组:N组、O组和可能的P组。据信,各组分别代表着几次从SIV到人类的独立传染(然而同组的亚型则不是)。 在HIV-1的基因组全序列的6种可能的阅读框中,共发现了39条开放阅读框[3],但其中只有少数是功能性的。

M组 编辑

M组的“M”代表主要即“Major”,这是迄今最常见的HIV类型,它感染了超过90%的HIV/AIDS病例。M组向下可分为多条演化支,被称为“亚型”;这些亚型也以一个字母表示。此外,不同的亚型可以重组成所谓的“流行重组形式”(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每一个CRF以一个数字代称。例如,CRF12_BF是B和F亚型的重组。

  • A亚型常见于西非。[4]
  • B亚型是欧洲、美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主要类型。[5]
  • C亚型是南非、东非、印度、尼泊尔和中国部分地区的主要类型。
  • D亚型通常仅出现在东非和中非。
  • (E亚型)曾用于描述名为CRF01_AE的毒株[6],其发现于东南亚(泰国),为异性恋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其传染率远高于其他大多数的亚型。
  • F亚型发现于中非、南美洲和东欧地区。[7]
  • G亚型(以及CRF02_AG)发现于非洲和中欧地区。
  • H亚型仅限于中非。
  • (I亚型)曾用于描述现今被认为是CRF04_cpx的毒株;其中,cpx用于表示几种亚型的“复合”重组。[來源請求]
  • J亚型主要发现于北非、中非、西非以及加勒比地区。[8]
  • K亚型仅限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喀麦隆境内。

如上亚型有时会被进一步细分为亚亚型,例如A1、A2、F1和F2。[來源請求]

 
2002年的HIV-1亚型流行度

N组 编辑

N组的“N”代表着“非M”即“non-M”、“非O”即“non-O”。该组是弗朗科-喀麦隆团队在1998年发现的。当时,他们在一位因艾滋病死于1995年的喀麦隆妇女身上鉴定并分离出了HIV-1毒株YBF380,并发现这一毒株会与来自SIVcpz(来自黑猩猩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的包膜抗原发生反应,但不会与M组或O组的发生反应;这表明它确实是HIV-1的一种新毒株。[9]截至2015年,已记录到的N组感染少于20例。[10]

O组 编辑

O组(“O”代表“离群者”,即“Outlier”)通常不在西非和中非以外的地区出现。据报道,该毒株最常见于喀麦隆:一项1997年的调查显示,当地共有2%的HIV阳性样本来自O组。[11]O组曾引起过一些关注,因为早期版本的HIV-1检测套件无法检测到该组毒株。然而,现在已经开发出了更先进的HIV检测方式来检测O组和N组。[12]

P组 编辑

2009年,据报道,一条新近分析的HIV序列被认为更接近于在野生大猩猩身上新发现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gor),而非来自黑猩猩的SIVcpz。该病毒是从一位定居在法国的喀麦隆妇女身上分离出的,她在2004年被诊断感染有HIV-1病毒。报告这一序列的科学家将其列入拟议的P组,“等待确定其他人类病例”。[13][14][15]

HIV-2 编辑

在非洲以外地区,HIV-2并未广泛流行。1987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病例。[16] 许多检测HIV-1的套件亦可用于检测HIV-2。[17]

截至2010年,HIV-2病毒已知的分组共有8组(A到H)。其中,只有A组和B组流行。A组主要发现于西非,但已全球扩散到安哥拉莫桑比克巴西印度欧洲美国。尽管HIV-2有着全球范围的分布,但B组仍然主要限于西非。[18][19] 尽管其分布相对受限,诊断表现出HIV感染症状的患者时,需要考虑HIV-2的情况并不仅限于来自西非的患者,还应包括与来自西非的人有体液交换的患者(如共用针头、性接触等)。[20]

HIV-2与在白顶白眉猴英语Sooty mangabey中流行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smm)关系密切,这一灵长类物种栖息在西非沿岸的森林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和在人类中显著扩散的两种HIV-2毒株(A组和B组)最密切相关的病毒,是在科特迪瓦西部塔伊森林的白顶白眉猴体内发现的SIVsmm。

另外6个已知的HIV-2组,每组均只有一名病例。它们可能分别来自从白顶白眉猴英语Sooty mangabey到人类的几次独立传染。在利比亚的两个人身上发现了C组和D组,在塞拉利昂的两个人身上发现了E组和F组,在科特迪瓦的两个人身上发现了G组和H组。上述每种HIV-2毒株(人类可能是其终结宿主)和来自所感染人类同一国的白顶白眉猴英语Sooty mangabey身上发现的SIVsmm毒株最为相关。[18][19]

诊断 编辑

当患者没有症状,但存在HIV血液检测阳性结果时,可被诊断为HIV-2。Multispot HIV-1/HIV-2快速检测是目前唯一经FDA批准的区分这两种病毒的方法。可以识别出HIV-1、HIV-1的O组以及HIV-2的酶免疫测定,一直以来都是筛查和诊断HIV的推荐方法。[20]如果在组合筛查中发现测试结果虽为阳性,但HIV-1免疫印迹法却无法确定结果时,则还应进行氨基酸测试等后续测试,以区分感染类型。[21]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当个体具有西非血统,或曾与具有该血统的其他人性接触或共用过针头时,应考虑可区分HIV-2的诊断方式。西非被列为最高风险,因为该病毒起源于这一地区。

治疗 编辑

HIV-2的致病性被发现低于HIV-1。HIV-2的致病机理并不十分明确,它与HIV-1的具体差异亦不了解;然而,已知HIV-2的传播速率远低于HIV-1。两种病毒的感染都可以让感染者患上艾滋病,也都可以突变产生抗药性。[20]HIV-2患者的疾病监测包括临床评估和CD4细胞计数,而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蛋白酶抑制剂(PI)和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并联合使用CCR5共受体拮抗剂和融合抑制剂。[22]

尚未确定对HIV-2的初始和二线治疗方案。HIV-2似乎本身对NNRTI有抗性,但可能对NRTI敏感,尽管目前对其机理不甚了解。蛋白酶抑制剂呈现的效果多变,整合酶抑制剂则尚在评估中。针对上述治疗的组合方案研究指出,其治疗效果受组合使用药物的不同而变化。尽管尚不明确HIV-1和HIV-2病毒的致病机理,但已知二者的致病途径和模式有所不同,使得用以评估HIV-1抗药性相关突变的算法,无法作用于HIV-2。[20]

两种病毒可以分别被感染,但也可以一起被感染:这被称为“共感染”。与单独的HIV-1感染或共感染相比,HIV-2似乎具有较低的致死率、较不严重的症状和较慢的艾滋病进程。然而,共感染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感染的是哪种病毒。HIV-1倾向于与HIV-2竞争疾病进程的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共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似乎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多数已确定的病例出现在西非国家,美国亦有一些此类病例。[22]

怀孕 编辑

如果孕妇遭到暴露,应正常进行筛查。如果发现有HIV-2存在,可提供一些围产期的ART药物来降低出现母婴传播的风险。婴儿出生后,应开始为期6周的预防性疗程。母乳亦有可能含有HIV-2病毒,因此,严禁母乳喂养。[21]

演化 编辑

HIV病毒正在演化为更温和的形式,但要成为不致死的病毒还有“极为漫长的路”。[23]

抗药性突变 编辑

具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性的HIV-1和HIV-2分离株产生于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已被追踪和分析。斯坦福HIV耐药性数据库和国际艾滋病协会公布了最重要的一些突变。

参考文献 编辑

  1. ^ Robertson DL, Hahn BH, Sharp PM; Hahn; Sharp. Recombination in AIDS viruses. J. Mol. Evol. March 1995, 40 (3): 249–59. PMID 7723052. doi:10.1007/BF00163230. 
  2. ^ Sharp, P. M.; Hahn, B. H. Origins of HIV and the AIDS Pandemic (PDF).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2011, 1 (1): a006841–a006835 [2017-02-13]. PMC 3234451 . PMID 22229120. doi:10.1101/cshperspect.a006841. (原始内容 (PDF)于2015-02-24). 
  3. ^ Dhar¹, D. V., Amit, P., & Kumar, M. S. In-Silico Identification of New Genes in HIV-1 by ORF Prediction Method.
  4. ^ Bobkov AF, Kazennova EV, Selimova LM,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the HIV-1 epidemic in Russia: predominance of subtype A. J. Med. Virol. October 2004, 74 (2): 191–6. PMID 15332265. doi:10.1002/jmv.20177. 
  5. ^ Goudsmit, Jaap.
  6.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Sub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Worldwide Epidemic: Pathogene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2020-01-16]. (原始内容于2020-01-16). 
  7.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roduction to HIV types, groups and subtypes.
  8. ^ Hemelaar J, Gouws E, Ghys PD, Osmanov S.; Gouws; Ghys; Osmanov. Global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V-1 genetic subtypes and recombinants in 2004. AIDS. March 2006, 20 (16): W13–23. PMID 17053344. doi:10.1097/01.aids.0000247564.73009.bc. 
  9. ^ T. Mourez, F. Simon, and J.C. Plantiera,. Non-M varian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3, 26: 448–461. doi:10.1128/cmr.00012-13. 
  10. ^ M. D’arc, A. Ayoubaa, A. Estebana, G. H. Learnc, V. Bouéa, F. Liegeoisa, L. Etiennea; et al. Origin of the HIV-1 group O epidemic in western lowland gorill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22 (1): 83–92. 
  11. ^ Peeters M, Gueye A, Mboup S, Bibollet-Ruche F, Ekaza E, Mulanga C, Ouedrago R, Gandji R, Mpele P, Dibanga G, Koumare B, Saidou M, Esu-Williams E, Lombart JP, Badombena W, Luo N, Vanden Haesevelde M, Delaporte 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IV-1 group O viruses in Africa. AIDS. March 1997, 11 (4): 493–8. PMID 9084797. doi:10.1097/00002030-199704000-00013. 
  12. ^ (PDF). [2008-05-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1). 
  13. ^ Plantier JC, Leoz M, Dickerson JE, De Oliveira F, Cordonnier F, Lemée V, Damond F, Robertson DL, Simon F. A new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erived from gorillas. Nature Medicine. August 2009, 15 (8): 871–2. PMID 19648927. doi:10.1038/nm.2016. 
  14. ^ New HIV strain discovered. Associated Press (CBC News). 2009-08-03 [2009-08-03]. (原始内容于2009-08-05). 
  15. ^ Donald G. McNeil, Jr. Precursor to H.I.V. Was in Monkeys for Millennia.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6, 2010 [2010-09-17]. (原始内容于2011-05-11). But P appears to have crossed over from a gorilla; it was discovered only last year, and in only one woman, who was from Cameroon, where lowland gorillas are hunted for meat. 
  16. ^ .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17. ^ CBER - Donor Screening Assays for Infectious Agents and HIV Diagnostic Assays. [2017-02-13]. (原始内容于2009-05-11). 
  18. ^ 18.0 18.1 Santiago, Mario L.; Range, Friederike; Keele, Brandon F.; Li, Yingying; Bailes, Elizabeth; Bibollet-Ruche, Frederic; Fruteau, Cecile; Noë, Ronald; Peeters, Martine; Brookfield, John F. Y.; Shaw, George M.; Sharp, Paul M.; Hahn, Beatrice H.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Free-Ranging Sooty Mangabeys (Cercocebus atys atys) from the Taï Forest, Côte d'Ivoire: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Epidem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Journal of Virology. 2005, 79 (19): 12515–27. PMC 1211554 . PMID 16160179. doi:10.1128/JVI.79.19.12515-12527.2005. 
  19. ^ 19.0 19.1 Marx PA, Alcabes PG, Drucker E. Serial human passage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by unsterile injec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epidem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 Africa.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1, 356 (1410): 911–20 [2017-02-13]. PMC 1088484 . PMID 11405938. doi:10.1098/rstb.2001.0867. (原始内容于2016-03-29). 
  20. ^ 20.0 20.1 20.2 20.3 存档副本. [2017-02-13]. (原始内容于2019-12-13). 
  21. ^ 21.0 21.1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HIV-2) by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AIDS Institute: http://www.hivguidelines.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22.0 22.1 R Kannangai, S David, G Sridharan.
  23. ^ HIV evolving 'into milder form'. [2017-02-13]. (原始内容于2019-04-22). 

外部链接 编辑

hiv亚型, 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一大障碍是病毒的高遗传变异性, hiv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型和hiv, 2型, 1与生活在西非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体内发现的病毒有关, 而hiv, 2与西非的濒危灵长类白顶白眉猴, 英语, sooty, mangabey, 体内发现的病毒有关, 1病毒向下可分为几组, 其中, 1的m组病毒数量占优, 是艾滋病, aids, 流行的肇因, 基于基因序列数据, m组可进一步细分为各亚型, 已知某一些亚型更具毒性或对不同药物具有抗药性, 通常认为, 2病毒的毒性比hiv, 1低, . 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一大障碍是病毒的高遗传变异性 1 HIV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HIV 1型和HIV 2型 HIV 1与生活在西非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体内发现的病毒有关 而HIV 2与西非的濒危灵长类白顶白眉猴 英语 Sooty mangabey 体内发现的病毒有关 2 HIV 1病毒向下可分为几组 其中 HIV 1的M组病毒数量占优 是艾滋病 AIDS 流行的肇因 基于基因序列数据 M组可进一步细分为各亚型 已知某一些亚型更具毒性或对不同药物具有抗药性 通常认为 HIV 2病毒的毒性比HIV 1低 也更不容易传播 尽管已知HIV 2也会导致艾滋病 慢病毒属SIV和HIV病毒的种系发生树 病毒分類 未分级 病毒 Virus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界 副核糖病毒界 Pararnavirae门 逆转录酶病毒门 Artverviricota纲 逆转录酶病毒纲 Revtraviricetes目 逆转录病毒目 Ortervirales科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亚科 正逆转录病毒亚科 Orthoretrovirinae属 慢病毒属 Lentivirus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HIV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 HIV 2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编号类型类型 分类和外部资源醫學專科傳染病學ICD 10B20 B24ICD 9 CM042 044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目录 1 主要类型 1 1 HIV 1 1 1 1 M组 1 1 2 N组 1 1 3 O组 1 1 4 P组 1 2 HIV 2 1 2 1 诊断 1 2 2 治疗 1 2 3 怀孕 2 演化 2 1 抗药性突变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主要类型 编辑HIV 1 编辑 HIV 1是本病毒最常见和最致病的毒株 科学家将HIV 1分为主组 M组 和两个或更多的次组 N组 O组和可能的P组 据信 各组分别代表着几次从SIV到人类的独立传染 然而同组的亚型则不是 在HIV 1的基因组全序列的6种可能的阅读框中 共发现了39条开放阅读框 3 但其中只有少数是功能性的 M组 编辑 M组的 M 代表主要即 Major 这是迄今最常见的HIV类型 它感染了超过90 的HIV AIDS病例 M组向下可分为多条演化支 被称为 亚型 这些亚型也以一个字母表示 此外 不同的亚型可以重组成所谓的 流行重组形式 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 每一个CRF以一个数字代称 例如 CRF12 BF是B和F亚型的重组 A亚型常见于西非 4 B亚型是欧洲 美洲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主要类型 5 C亚型是南非 东非 印度 尼泊尔和中国部分地区的主要类型 D亚型通常仅出现在东非和中非 E亚型 曾用于描述名为CRF01 AE的毒株 6 其发现于东南亚 泰国 为异性恋中的主要类型 因为其传染率远高于其他大多数的亚型 F亚型发现于中非 南美洲和东欧地区 7 G亚型 以及CRF02 AG 发现于非洲和中欧地区 H亚型仅限于中非 I亚型 曾用于描述现今被认为是CRF04 cpx的毒株 其中 cpx用于表示几种亚型的 复合 重组 來源請求 J亚型主要发现于北非 中非 西非以及加勒比地区 8 K亚型仅限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喀麦隆境内 如上亚型有时会被进一步细分为亚亚型 例如A1 A2 F1和F2 來源請求 nbsp 2002年的HIV 1亚型流行度N组 编辑 N组的 N 代表着 非M 即 non M 非O 即 non O 该组是弗朗科 喀麦隆团队在1998年发现的 当时 他们在一位因艾滋病死于1995年的喀麦隆妇女身上鉴定并分离出了HIV 1毒株YBF380 并发现这一毒株会与来自SIVcpz 来自黑猩猩的猴免疫缺陷病毒 的包膜抗原发生反应 但不会与M组或O组的发生反应 这表明它确实是HIV 1的一种新毒株 9 截至2015年 已记录到的N组感染少于20例 10 O组 编辑 O组 O 代表 离群者 即 Outlier 通常不在西非和中非以外的地区出现 据报道 该毒株最常见于喀麦隆 一项1997年的调查显示 当地共有2 的HIV阳性样本来自O组 11 O组曾引起过一些关注 因为早期版本的HIV 1检测套件无法检测到该组毒株 然而 现在已经开发出了更先进的HIV检测方式来检测O组和N组 12 P组 编辑 2009年 据报道 一条新近分析的HIV序列被认为更接近于在野生大猩猩身上新发现的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gor 而非来自黑猩猩的SIVcpz 该病毒是从一位定居在法国的喀麦隆妇女身上分离出的 她在2004年被诊断感染有HIV 1病毒 报告这一序列的科学家将其列入拟议的P组 等待确定其他人类病例 13 14 15 HIV 2 编辑 在非洲以外地区 HIV 2并未广泛流行 1987年 在美国发现第一例病例 16 许多检测HIV 1的套件亦可用于检测HIV 2 17 截至2010年 HIV 2病毒已知的分组共有8组 A到H 其中 只有A组和B组流行 A组主要发现于西非 但已全球扩散到安哥拉 莫桑比克 巴西 印度 欧洲和美国 尽管HIV 2有着全球范围的分布 但B组仍然主要限于西非 18 19 尽管其分布相对受限 诊断表现出HIV感染症状的患者时 需要考虑HIV 2的情况并不仅限于来自西非的患者 还应包括与来自西非的人有体液交换的患者 如共用针头 性接触等 20 HIV 2与在白顶白眉猴 英语 Sooty mangabey 中流行的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smm 关系密切 这一灵长类物种栖息在西非沿岸的森林里 种系发生分析显示 和在人类中显著扩散的两种HIV 2毒株 A组和B组 最密切相关的病毒 是在科特迪瓦西部塔伊森林的白顶白眉猴体内发现的SIVsmm 另外6个已知的HIV 2组 每组均只有一名病例 它们可能分别来自从白顶白眉猴 英语 Sooty mangabey 到人类的几次独立传染 在利比亚的两个人身上发现了C组和D组 在塞拉利昂的两个人身上发现了E组和F组 在科特迪瓦的两个人身上发现了G组和H组 上述每种HIV 2毒株 人类可能是其终结宿主 和来自所感染人类同一国的白顶白眉猴 英语 Sooty mangabey 身上发现的SIVsmm毒株最为相关 18 19 诊断 编辑 当患者没有症状 但存在HIV血液检测阳性结果时 可被诊断为HIV 2 Multispot HIV 1 HIV 2快速检测是目前唯一经FDA批准的区分这两种病毒的方法 可以识别出HIV 1 HIV 1的O组以及HIV 2的酶免疫测定 一直以来都是筛查和诊断HIV的推荐方法 20 如果在组合筛查中发现测试结果虽为阳性 但HIV 1免疫印迹法却无法确定结果时 则还应进行氨基酸测试等后续测试 以区分感染类型 21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当个体具有西非血统 或曾与具有该血统的其他人性接触或共用过针头时 应考虑可区分HIV 2的诊断方式 西非被列为最高风险 因为该病毒起源于这一地区 治疗 编辑 HIV 2的致病性被发现低于HIV 1 HIV 2的致病机理并不十分明确 它与HIV 1的具体差异亦不了解 然而 已知HIV 2的传播速率远低于HIV 1 两种病毒的感染都可以让感染者患上艾滋病 也都可以突变产生抗药性 20 HIV 2患者的疾病监测包括临床评估和CD4细胞计数 而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RT 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蛋白酶抑制剂 PI 和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 并联合使用CCR5共受体拮抗剂和融合抑制剂 22 尚未确定对HIV 2的初始和二线治疗方案 HIV 2似乎本身对NNRTI有抗性 但可能对NRTI敏感 尽管目前对其机理不甚了解 蛋白酶抑制剂呈现的效果多变 整合酶抑制剂则尚在评估中 针对上述治疗的组合方案研究指出 其治疗效果受组合使用药物的不同而变化 尽管尚不明确HIV 1和HIV 2病毒的致病机理 但已知二者的致病途径和模式有所不同 使得用以评估HIV 1抗药性相关突变的算法 无法作用于HIV 2 20 两种病毒可以分别被感染 但也可以一起被感染 这被称为 共感染 与单独的HIV 1感染或共感染相比 HIV 2似乎具有较低的致死率 较不严重的症状和较慢的艾滋病进程 然而 共感染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感染的是哪种病毒 HIV 1倾向于与HIV 2竞争疾病进程的速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共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似乎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多数已确定的病例出现在西非国家 美国亦有一些此类病例 22 怀孕 编辑 如果孕妇遭到暴露 应正常进行筛查 如果发现有HIV 2存在 可提供一些围产期的ART药物来降低出现母婴传播的风险 婴儿出生后 应开始为期6周的预防性疗程 母乳亦有可能含有HIV 2病毒 因此 严禁母乳喂养 21 演化 编辑HIV病毒正在演化为更温和的形式 但要成为不致死的病毒还有 极为漫长的路 23 抗药性突变 编辑 具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性的HIV 1和HIV 2分离株产生于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已被追踪和分析 斯坦福HIV耐药性数据库和国际艾滋病协会公布了最重要的一些突变 参考文献 编辑 Robertson DL Hahn BH Sharp PM Hahn Sharp Recombination in AIDS viruses J Mol Evol March 1995 40 3 249 59 PMID 7723052 doi 10 1007 BF00163230 Sharp P M Hahn B H Origins of HIV and the AIDS Pandemic PDF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2011 1 1 a006841 a006835 2017 02 13 PMC 3234451 nbsp PMID 22229120 doi 10 1101 cshperspect a00684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02 24 Dhar D V Amit P amp Kumar M S In Silico Identification of New Genes in HIV 1 by ORF Prediction Method Bobkov AF Kazennova EV Selimova LM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the HIV 1 epidemic in Russia predominance of subtype A J Med Virol October 2004 74 2 191 6 PMID 15332265 doi 10 1002 jmv 20177 Goudsmit Jaap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Sub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Worldwide Epidemic Pathogene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2020 01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1 16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roduction to HIV types groups and subtypes Hemelaar J Gouws E Ghys PD Osmanov S Gouws Ghys Osmanov Global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V 1 genetic subtypes and recombinants in 2004 AIDS March 2006 20 16 W13 23 PMID 17053344 doi 10 1097 01 aids 0000247564 73009 bc T Mourez F Simon and J C Plantiera Non M varian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3 26 448 461 doi 10 1128 cmr 00012 13 M D arc A Ayoubaa A Estebana G H Learnc V Bouea F Liegeoisa L Etiennea et al Origin of the HIV 1 group O epidemic in western lowland gorill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22 1 83 92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Peeters M Gueye A Mboup S Bibollet Ruche F Ekaza E Mulanga C Ouedrago R Gandji R Mpele P Dibanga G Koumare B Saidou M Esu Williams E Lombart JP Badombena W Luo N Vanden Haesevelde M Delaporte 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IV 1 group O viruses in Africa AIDS March 1997 11 4 493 8 PMID 9084797 doi 10 1097 00002030 199704000 00013 存档副本 PDF 2008 05 1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9 21 Plantier JC Leoz M Dickerson JE De Oliveira F Cordonnier F Lemee V Damond F Robertson DL Simon F A new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erived from gorillas Nature Medicine August 2009 15 8 871 2 PMID 19648927 doi 10 1038 nm 2016 New HIV strain discovered Associated Press CBC News 2009 08 03 2009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8 05 Donald G McNeil Jr Precursor to H I V Was in Monkeys for Millennia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6 2010 2010 09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11 But P appears to have crossed over from a gorilla it was discovered only last year and in only one woman who was from Cameroon where lowland gorillas are hunted for meat HIV 2 2017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15 CBER Donor Screening Assays for Infectious Agents and HIV Diagnostic Assays 2017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5 11 18 0 18 1 Santiago Mario L Range Friederike Keele Brandon F Li Yingying Bailes Elizabeth Bibollet Ruche Frederic Fruteau Cecile Noe Ronald Peeters Martine Brookfield John F Y Shaw George M Sharp Paul M Hahn Beatrice H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Free Ranging Sooty Mangabeys Cercocebus atys atys from the Tai Forest Cote d Ivoire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Epidem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Journal of Virology 2005 79 19 12515 27 PMC 1211554 nbsp PMID 16160179 doi 10 1128 JVI 79 19 12515 12527 2005 19 0 19 1 Marx PA Alcabes PG Drucker E Serial human passage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by unsterile injec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epidem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 Africa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1 356 1410 911 20 2017 02 13 PMC 1088484 nbsp PMID 11405938 doi 10 1098 rstb 2001 08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29 20 0 20 1 20 2 20 3 存档副本 2017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3 21 0 21 1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HIV 2 by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AIDS Institute http www hivguidelines o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0 22 1 R Kannangai S David G Sridharan HIV evolving into milder form 2017 02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22 外部链接 编辑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HIV AIDS相关的内容 Avert org的HIV Typ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D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s of HIV 1 at the EM Data Bank EMDB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HIV亚型 amp oldid 6825690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