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Help talk: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2004年存档

2004年存档

討論存檔

讨论页太长,我把部分讨论存档了。我近期会处理一些简单的对应错误,并集中将转换表加到数据库中,让 用户自行修改(就像Mediawiki:名字空间)。-Zhengzhu 13:10 2004年12月25日(UTC)

也就是說目前「繁簡分歧詞表」那裡還沒有動用就是囉?因為我感覺很多問題都已經在那張表上了。--密爾希弗拉雪 05:23 2004年12月27日(UTC)
对,目前那表上的都要我手工加到程序里,很花时间哦:(-Zhengzhu 15:10 2004年12月27日(UTC)
我的天啊,沒有別的辦法嗎?這樣你真是太辛苦了……--密爾希弗拉雪 22:30 2004年12月27日(UTC)
有,就是把转换表放到数据库里,让用户象修改MediaWiki:名字空间一样来修改转换表。目前正在作此工作。-Zhengzhu 01:02 2004年12月28日(UTC)

不知道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有什么用处?--百无一用是书生 () 07:33 2004年12月28日 (UTC)

没用。-Zhengzhu 07:35 2004年12月28日 (UTC)
大家最好不要马上大量添加繁简体对应的词汇。最好先商量一个机制,在进行添加,否则经来维护起来很麻烦。以下是我的意见:
  • 建立一个wikipedia:繁简体转换或者类似的叶面
  • 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将被保护,只有管理员才能修改,防止有人进行恶意破坏。
  •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需要转换的词汇,经过社群的一致同意并确认无误后,再添加到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

请大家发表看法--百无一用是书生 () 07:40 2004年12月28日 (UTC)

可以从Wikipedia:繁簡分歧詞表入手。另如Shizhao言请先作小规模测试,确保程序没问题后,再对Zhconversiontable作大规模编写。-Zhengzhu 07:45 2004年12月28日 (UTC)

Shizhao能否把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tw的格式改正?-Zhengzhu 07:47 2004年12月28日 (UTC)

能不能把目前系统里的繁简词汇的对照表先放到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里?--百无一用是书生 () 07:58 2004年12月28日 (UTC)

建议不要,因为那样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了。-Zhengzhu 08:00 2004年12月28日 (UTC)
贊成先利用一個網頁收集有差異的詞彙後,再整理添加到系統上的作法,而簡繁分歧詞表的確是一個現成可以開始發展的頁面。然而,強烈的建議該頁的設計要更清晰易查一點,還有就是考慮到效率問題,我會建議對照詞彙不需勞師動眾經過一致同意後才放上(合議制),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採用提出後先修改,如果有人有異議,則拿下來進行討論是否保留的監察制。這樣的作法效率很高但又不是完全沒有防弊的功能,不知各位意見如何?--泅水大象 08:02 2004年12月28日 (UTC)
目前的那个簡繁分歧詞表其正确性不知如何?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审核一遍。我想繁简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效率不应该是首选因素。我更倾向于正确性。至于机制我觉得可以模仿删除投票的办法。提出的词条只要在某个期限内(例如5天)没有异议,就可以加入到Zhconversiontable。这种方式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但是长期下来效果必定显著--百无一用是书生 () 08:19 2004年12月28日 (UTC)

~轉錄自「Wikipedia talk:繁简体转换请求」~

我倾向于同意大象的提议。目前作法的主要用处就是快速地修改转换表。如果要等上几天,那就直接改程序也可以... 虽然恶意修改转换表会导致页面显示出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很容易修正-把转换表改回来就行了。由于Zhconversiontable页面本身就是受保护的,需要管理员才能修改,这道防线应该足够防止大部分恶意的修改。-Zhengzhu 13:00 2004年12月28日 (UTC)

之前沒說明白,我的意思其實也是類似上述的,既然更動對照表本身是有權限限制的動作,而我相信維基這裡的管理員們都有基本的智識可以過濾掉一些太離譜的錯誤對照,因此剩下會不小心跳過柵欄的,應該都是些較冷僻、比較牽涉到專業性質的譯名或用詞,或者是一些模擬兩可、會因認知差異而不同的用語才對。這些詞彙因為少用所以影響範圍小,說難聽點,它們是對是錯說不定根本沒啥人會注意,因此先放著讓有概念的人去挑錯出來後再修改也就足夠,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泅水大象 03:23 2004年12月29日 (UTC)
同意大家的意见。这个页面可以用来有人提出问题时的一个处理地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0 2004年12月29日 (UTC)

~轉錄完畢~

我建议把目前的规则改为类似如下:

  • 任何管理员都可自行决定是否将某一对应加到转换表里。(可以制定一个大约的准则)
  • 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表示異議
  • 有異議的词要经过一个协议过程(如投票等)才能加到系统的转换表里。如果是已经加到转换表里的,则管理员有义务将该词移出转换表,等待协议结果。

- Zhengzhu 03:39 2004年12月29日 (UTC)

謝謝Zhengzhu!

但我登錄後進入參數設定有如下的錯誤訊息....

Warning [host=<khaldun.wikimedia.or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4/includes/SpecialPreferences.php on line 76

Warning [host=<khaldun.wikimedia.or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4/includes/SpecialPreferences.php on line 603

-- GakmoTalk [[]] 15:20 2004年12月17日 (UTC)

其他人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吗? 我原先在wikiquote没有帐号,是用新建的帐号登录的,没有看到错误信息。- Zhengzhu 15:27 2004年12月17日 (UTC)
我没有问题--百无一用是书生 () 15: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错误已经确认!- Zhengzhu 15:50 2004年12月17日 (UTC)

已在CVS中修正。下次软件更新时就好了。-Zhengzhu 15:56 2004年12月17日 (UTC)
 好用的: 請在你不想要被轉換的字詞前後使用-{ 你不想要被轉換的字詞}-代碼;這樣就能清楚了解錯誤之處,謝謝! 

问题

页面顶部的繁简体切换选项太长,超过了浏览器的宽度,影响整体界面的美观,建议最好放在左侧的栏位里。可以放到其他语言里面,或者单独的一个部分--百无一用是书生 () 15:44 2004年12月17日 (UTC)

可以改变选项的文字,或去除某一选项,如只留台湾繁体和大陆简体。香港/新加坡用户可以在个人参数里选择zh-hk 和 zh-sg。-Zhengzhu 16: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也許可以改成【簡】(陸/新)【繁】(台/港)。這樣既清楚,又節省空間。 -- Toytoy 14:00 2004年12月23日 (UTC)

wikiquote 左上角的图标怎么没有了? 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 - Zhengzhu 15:40 2004年12月17日 (UTC)

老问题。偶尔会显示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

wikiquote的mediawiki:工作不正常,b:MediaWiki:Sitenotice的内容无法在页面顶部显示。--百无一用是书生 () 15:55 2004年12月17日 (UTC)

mediawiki: 现在可按语言定义。请修改MediaWiki:Sitenotice/zh, MediaWiki:Sitenotice/zh-cn,MediaWiki:Sitenotice/zh-tw, 等。-Zhengzhu 15:58 2004年12月17日 (UTC)
对不起... sitenotice 是例外 :( 刚发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改变,目前无法通过MediaWiki:Sitenotice来显示。其它运行1.4的站点也有同样的问题。-Zhengzhu 16:19 2004年12月17日 (UTC)
那么MediaWiki:Sitenotice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另外,希望Zhengzhu能大致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让大家对于技术上有个大致了解,这样测试起来会比较有目的性--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19 2004年12月17日 (UTC)
目前没任何用处。相关代码我没有参与,不很了解。另,FindSpam 也是同样的情况。-Zhengzhu 19:38 2004年12月17日 (UTC)

转换按钮建议:

  1. 文章首先不要转换,默认为zh-中文,为繁简共存。
  2. 增加zh-中文(不转换),zh-cn大陆简体,zh-tw台湾繁体zh-sg新加坡简体zh-hk香港繁体五个链接,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
  3. 按钮放在左侧比较好一点,这样不会过长影响显示效果。

理由:

  • 其实用户有时并不在意内容到底是简体还是繁体,只是注重界面语言而已。
  • 应该首先真实反映其中的内容其实际为繁简共存,个人再可以根据爱好设定自己显示的语言,这样比较好。
  • 转换可能费时间

--VipUser (和我对话点这里) 16:16 2004年12月17日 (UTC)

在参数设置中可以设定不进行繁简体转换--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19 2004年12月17日 (UTC)

参数设置中设定为不进行繁简体转换,如果有标记,这部分内容完全不处理,连标记都显示出来了。这个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不应该出现标记。不知道有何方法?--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23 2004年12月17日 (UTC)

而且设定为不进行繁简体转换,大陆简体、台湾繁体等链接也消失了。我觉得应该保留这些链接,容易对比--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25 2004年12月17日 (UTC)

看到了不进行繁简体转换按钮,但是在其他设置里,这样比较难找,我觉得要么:
  1. 放在中文字体中有一个zh-中文,因为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选择列表。
  2. 默认为不转换,用户需要再选上。

--VipUser (和我对话点这里) 16: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连接错误

导航条中的我要捐助链接到了Wikiquote:Site support,而实际的链接地址应该为http://wikimediafoundation.org/wiki/Fundraising --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33 2004年12月17日 (UTC)

不能在Mediawiki:里改吗? - Zhengzhu 16:38 2004年12月17日 (UTC)
以前不用改的,现在需要在Mediawiki:里设置吗?不知道是哪一个?--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43 2004年12月17日 (UTC)
因该是sitesupport-url - Zhengzhu 16:46 2004年12月17日 (UTC)

设置

文章主体缺省设置为zh比较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43 2004年12月17日 (UTC)

特殊页面

特殊页面中的Special:FindSpam怎么不见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48 2004年12月17日 (UTC)

关于繁简转换的个人意见集合:

关于繁简转换的个人意见集合:

本人测试了关于中文版繁简转换的一些问题,零散的在各个地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总结一下:

  1. 界面语言(分各地域)
  1. 匿名用户语言根据浏览器语言决定。
  2. 注册用户语言根据用户自己决定,默认为zh-中文
  1. 内容转换(分繁简,不分地域)
  1. 首先显示为文章原貌(包括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显示文章原来是用简体,繁体,或是繁简混合写成的,有利于用户做链接的时候使用原词条的标题的原本写法,这样可以在其他文章和维基计划中做到正确链接。
  2. 增加三个阅读转换按钮,原貌,繁体,简体即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转换为原貌,单一简体或单一繁体。
  3. 不要设置四个选项因为不可能穷尽各种不同地域的不同说法,对照表不可能做到很完全。
    • 為什麼「不可能窮盡各種不同地域的不同說法呢、對照表不可能做到很完全」呢?我覺得對照表可以讓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各地的使用者不斷增補啊,這樣遇到轉換不正確的時候就可以藉眾人之力讓對照表越來越完全不是嗎?同樣是繁體,香港和台灣用語仍然會有所不同,能做到更細緻的轉換豈不美哉?我不想看到「祖雲達斯」,香港的朋友也不想看到「貝克漢」吧:p--密爾希弗拉雪 09:18 2004年12月18日 (UTC)
  1. 参数设置中关于繁简的选项设置
  1. 界面语言中显示zh-中文,zh-cn大陆简体,zh-tw台湾繁体zh-sg新加坡简体zh-hk香港繁体五个选项。
  2. 将现在的中文字体选项列表改成设置默认阅读方式列表,原貌(默认),繁体,简体三种。(可能再考虑一下,可能不需要,也可能需要)
  3. 去掉其他设置中的不进行繁简体转换 选项

--VipUser (和我对话点这里) 17:08 2004年12月17日 (UTC)

繁體部份的轉換標籤仍是英文

中國簡體和新加坡簡體右上角的標籤都是中文的,台灣繁體和香港繁體的還是cn、tw、hk、sg。--密爾希弗拉雪 09:19 2004年12月18日 (UTC)

Copied from Wikipedia:聊天

  • Category:?? 中的 「??」沒繁簡轉換; Category 裡面的條目也是...
  • 的標題在繁體中沒跟著變成「場」 (why why??)
  • zh-hk 的介面很多英文... 如:
    • History
    • Move
    • Opens in new window
    • Templates used on this page:
    • There are 13629 registered users. 32 of these are administrators. 等等

--KennyTM~ 09:43 2004年12月23日 (UTC)

关于“后”的问题

在连珠条目页,我是按大陆简体看的,一片简体字里冒出很多“後”。“然後”、“前後”、“随後”、“後成为”和“此後”。我按不转换,看原文,发现“後”都是“后”。本来就是简体了,怎么反而转换成繁体呢? 另外看我这帖要用“不转换”看,要不然看起来很奇怪。Sosei 11:14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还有“乾隆”和其他一些带“乾”的年号全部都成“干”了。本帖也要用“不转换”看。yangyu

界面

现在界面每一条mediawiki:都分别有5个相对应。其中一些是关于全站范围的,内容有可能会经常变化,例如MediaWiki:Sitenotice等,如果修改的话,必须分别修改,很麻烦。我现在的做法是修改MediaWiki:Sitenotice,其他的MediaWiki:Sitenotice/zh-tw等用{{MediaWiki:Sitenotice}}方式直接引用,这样能够保证繁简体用户看到的信息是一致的(用重定向的方法不行,似乎mediawiki:不支持重定向)。还有,原来的界面完全是简体的,zh-cn界面似乎有些多余,最好能够和zh界面合并--百无一用是书生 () 11:48 2004年12月23日 (UTC)

支持多界面的原意就是要让每种界面语言都可以自定义界面信息。其实每一条MediaWiki:信息不只是有5个对应,而是有超过100个对应:英语,法语,俄语,等等。-Zhengzhu 13:40 2004年12月23日 (UTC)

繁简体条目

用繁体为标题创建的条目(計算機世界報),如果在文章中用简体输入计算机世界报,则显示为红色链接,打开后没有页面存在。这是一个bug,还是原先的设计就是这样?如果这样的话,所有繁简体标题不一样的文章都必须有重定向,否则现在这样可以设定繁简体显示的话,很容易以后造成许多文章出现繁简体重复的条目,而且比现在更不容易发现,因为设定好繁简体转换方式后,用户很难发现标题一样的文章其实是两篇文章,这对维护会造成很大问题,希望能够解决--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03 2004年12月23日 (UTC)

也就是说,现在还必须通过重定向的方式合并现存的和将来的繁简体条目--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16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这是因为“计算机”会被转换成“電腦”而非“計算機”。这应该只是一个特例,即“計算機世界報”这个条目使用的是简体的用法,但是又是用繁体字。-Zhengzhu 13:27 2004年12月23日 (UTC)
好像发现问题出在那里了。[[]]中的文字必须全是简体或者繁体,不能繁简体混杂,例如中國历史教科书这样就不行,创建了中國历史教科书,但是中国历史教科书仍然显示为没有文章。纯粹繁体字或简体字就行:如果东岳大帝東嶽大帝被创建,二者都显示为有文章。但是选择不转换浏览时,东岳大帝東嶽大帝都显示为被创建的那个字体。例如创建得是東嶽大帝,那么在不转换浏览时,东岳大帝東嶽大帝都显示为東嶽大帝,但是用舰体或者繁体浏览时正常。希望繁简体混杂的标题也可以被正常转换--百无一用是书生 () 13:54 2004年12月23日 (UTC)
在选择不转换浏览时,-{[[东岳大帝]]}-或-{[[東嶽大帝]]}-都被强制转换为東嶽大帝;而-{东岳大帝}-或-{東嶽大帝}-,显示则正常。--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12 2004年12月23日 (UTC)

奇怪,无论输入電腦報还是电脑报,还是强制不转换,显示都是電腦--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19 2004年12月23日 (UTC)

后面的文字全都没有了,请在编辑模式下看下面的文字:

计算机世界报这是何原因?--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31 2004年12月23日 (UTC)

搜索问题

搜索東嶽大帝可以找到文章,用东岳大帝却不行,而且点击您也可以用这个标题新建一个条目,可以创建东岳大帝的文章。也就是说,搜索不支持繁简体转换--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08 2004年12月23日 (UTC)

直接输入url也存在相同的问题。例如 http://zh.wikipedia.org/wiki/东岳大帝 ,不能显示東嶽大帝这篇文章--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15 2004年12月23日 (UTC)

因为这些功能都还没实现嘛:) - Zhengzhu 14:21 2004年12月23日 (UTC)

跨语言链接

闽南语的跨语言链接有问题,请参看中国--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17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这因该是数据库端的问题,我会到IRC上问问。-Zhengzhu 14:29 2004年12月23日 (UTC)
已更正。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15:11 2004年12月23日 (UTC)
闽南语的跨语言链接請用[[minnan:條目名稱]] 。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15:15 2004年12月23日 (UTC)

地名列表

現在維基百科上有沒有人名或地名譯名列表?有的話可以方便地對照各地使用的譯名,對繁簡轉換也有很大的幫助。 -- ran留言) 23:41 2004年12月23日 (UTC)

哦,找到了,在譯名表.... -- ran留言) 23:47 2004年12月23日 (UTC)

有一个字翻译的不对

畫应该翻译为画,现在翻译为划。 -- 203.198.18.51 02:00 2004年12月24日 (UTC)

這個應該可以改的。--石添小草 03:38 2004年12月24日 (UTC)

歷史(正確)現在變了曆史(錯誤)。 -- 203.198.18.51 02:00 2004年12月24日 (UTC)

上面已經提及了吧?--石添小草 03:38 2004年12月24日 (UTC)

简体的"后"在大陆简体中变为了繁体的了。--用心阁 04:00 2004年12月24日 (UTC)

最好加上警告

如果最近有人用中文版當寫作的參考資料,搞不好會碰到很多繁簡轉換的錯字。所以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下面,最好加上一句警告,叫大家以不轉換的版本為準。 -- Toytoy 07:52 2004年12月24日 (UTC)

建议测试期内容默认为不转换,这样用户需要显示为其他字体可以点相应标签,如果有错误的话也知道是程序问题。

繁简处理也要看上文下理

如在唐朝軍事裏,應該是唐朝防備南昭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而不是唐朝防備南昭計程車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這裡的南昭士兵不是指計程車。原來唐朝時南昭士兵會開計程車!先進!LOL!暈倒!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08:54 2004年12月24日 (UTC)

特殊也页面转换问题

请看: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Contributions&target=Yaohua2000

若点转换有问题,会消除&target=Yaohua2000

请zhengzhu修正--VipUser (圣诞快乐_^o^) 14:28 2004年12月24日 (UTC)

預覽功能

我認為繁簡轉換短期內絕對不可能做到讓大家都滿意,所以在編輯的「顯示預覽」功能內,最好加上預覽轉換的功能。

例句:

南昭的士兵不滿
→南昭的士{出租車/計程車/出租車/計程車}兵不滿

雖然很難看,但是至少讓寫的人知道會出問題。我剛才已經把唐朝的條目改過,改成「南昭之士兵不滿」了。中文的好處就是經常有可以替換的字可用。 -- Toytoy 18:14 2004年12月24日 (UTC)

的士

從實證的觀點看,有些困難的詞轉換其實可以用改寫解決。例如「的士」是taxi的音譯,可是「的」是中文的最常用字。除了少數一定要用「的士」的地方,例如香港(1條),其他地方的三個計程車解釋都可以改成「計程車」或是「出租車」。

我建議廢除「的士」→「計程車」或「出租車」的轉換。但是香港繁體可以保留「計程車」或「出租車」→「的士」的轉換。因為技術困難。要做到完美,就要判斷上下文。這真的非常不容易。因為「的士」是taxi的音譯,「的士高」又是disco的音譯。

以後如果還有人用「的士」當taxi解釋(例如溫哥華的「的士」),在可以改的情況下,就由用戶自己改算了。香港繁體可以用轉換的方法得到「的士」。

其他類似的困難字詞最好也以這個方式解決。但是這種霸道的方法不該濫用。

當計程車解釋,不建議改成計程車

  1. 香港交通 ... 的士. 在香港行走的的士(計程車、出租車)分為三類:市區的士、新界的士及大嶼山的士。 ...

當計程車解釋,建議改成計程車

  1. 溫哥華 ... 計程車(出租車,的士,taxi) ...
  2. 社會角色 ... 同的士司機、超市服務生等人打交道 ...
  3. 京釜高速國道 ... 半夜有非法的“死亡的士”以高速在八小時 ...

(以上修改完畢 -- Toytoy 05:07 2004年12月25日 (UTC))

當「的士兵」解釋,不可自動修改

  1. 奧林匹克運動會 ... 參賽的士兵可以被允許 ...
  2. 葡萄牙語 ... 當時的士兵帶入到當地 ...
  3. 南京大屠殺 ... 潰退的士兵自相踐踏 ...
  4. 唐朝 ... 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 ...
  5. 托斯卡 ... 執行槍決的士兵來把卡瓦 ...
  6. Talk:朝鮮戰爭 ... 他們的士兵和家屬隱瞞重大歷史情節 ...
  7. 2003年8月 ... 戰鬥中受傷的士兵。 ...
  8. 喜克索斯人 ... 戰爭的細節來自一個與他同名的士兵的墓 ...
  9. 溫斯頓·丘吉爾 ... 救援在海峽對岸的士兵 ...
  10. 海灣戰爭 ... 從海灣戰爭返回的士兵說他們獲病 ...

(其實把“士兵”改成“兵士”即可解決。--石添小草 13:56 2004年12月25日 (UTC))

其他解釋,不可自動修改

  1. 氯胺酮 ... 世界各地的夜店,如舞廳、的士高、狂野派對 ... (改成“迪斯可”--石添小草 13:56 2004年12月25日 (UTC))
  2. 明治維新 ... 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 ...
  3. 李氏朝鮮 ... 士大夫為主的士林派 ...

(以上兩個用“引號”分開了“的”和“士”。--石添小草 13:56 2004年12月25日 (UTC)

以上是從google找到的所有「的士」。「計程車」出現4條,「出租車」出現6條,「麵包車」出現1條。繁簡轉換表不計。 -- Toytoy 03:21 2004年12月25日 (UTC)

和分词的联系

象“的士”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和分词有关。目前系统并没有任何分词功能,只是用一个很简单的最大匹配法来分词,然后对词进行转换。作为临时的措施,可以手工对“的士”分词。如“南昭的士兵”可写成“南昭的-{}-士兵”。当然,从长远来讲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分词系统完成之前只有如此。(前面提到关于“域名”的问题也可以同样处理)。- Zhengzhu 03:32 2004年12月25日 (UTC)

我建議:
  • 廢除「的士」→「計程車」或「出租車」的轉換。
  • 保留「計程車」或「出租車」→「的士」的轉換。
  • 手工轉換少數當taxi解釋的「的士」→「計程車」或「出租車」。
這樣就不必實施任何需要「的士」最大匹配法的轉換了。從實證的觀點看,這樣最經濟。 -- Toytoy 03:40 2004年12月25日 (UTC)
同意。-Zhengzhu 04:12 2004年12月25日 (UTC)

轉換表範圍

有一點我不太明白:轉換表似乎並不包括所有的轉換對應關係,比如大陸簡體轉換表裏面只有一個對應關係(乾隆轉乾隆),大陸簡體設置卻照樣可以顯示簡體字。那麽系統現在已經默認的對應關係又有哪些呢?-- ran留言) 20:32 2004年12月29日 (UTC)

目前还在技术测试阶段,所以转换表里只有几个例词。系统默认的转换表有空我会贴上来。-Zhengzhu 20:57 2004年12月29日 (UTC)
我觉得繁简转换应该以各种学科的术语名词为准,其他词汇不应该转换。因为汉语有很多方言,但是书面语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汉语词汇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如果所有都要转换,反而影响阅读--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26 2005年1月14日 (UTC)

维基语录测试版中不能转换的词语列表

格式:问题词条问题语言问题描述问题建议

  1. q:歇後語--q:歇後语--zh-cn
  1. 点击大陆简体不能正确转换为:歇后语
  2. 无论使用上面的那个链接从其他维基计划都无法连接到正确的词条,不知道词条原来是什么语言写的
建议首先显示为zh-中文,这样看到词条或文章原来的面目,要阅读时再转换。
  1. 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简体标准GB2312中包括了繁体字“後”,其繁体当然也是“後”。也就是说,原文是用GB2312写的,必须手改为“歇后语”。

没错,原来的条目是歇后语,但是现在无论哪种字体都是歇後语--百无一用是书生 () 16:36 2004年12月17日(UTC)

  1. 注意→繁簡相同。現在注意(簡)會變成註意(繁)。--虎兒06:41 2004年12月18日(UTC)

對應錯誤

/對應錯誤存档

  • 「概率」台灣稱之為「機率」;//還是有稱"概率"的,大約是8:2吧
  • "苗栗"和"苗栗縣"變成了"苗慄" check苗栗阿牛 05:42 2005年1月5日(UTC)
  • 張三丰」名字中的不用變成。check張三丰--可夫 09:55 2005年1月5日(UTC)
  • -{坤}貌似变成了{坤} check乾坤
  • -{作}变成了{作} check著作--Exile 13:17 2005年1月5日(UTC)
  • 文汇报變成了文彙報 -check文汇报--Ahleong 14:50 2005年1月9日(UTC)
  • 如果是单字转换繁简,应是匯←→汇、滙→匯/汇、彙→汇似是繁简对应表错误所致--Hello World! 07:48 2005年1月13日(UTC)
  • 「哪吒」在简体版变成「哪咤」;check哪吒
  • 「连字号」(hyphen)在繁体版变了「連字型大小」 check连字号--Hello World! 07:45 2005年1月13日(UTC)
  • 「油畫」在简体版变成「油划」;check油畫--Vincivinci 06:00 2005年1月17日(UTC)
  • 十字軍東征中,句子「参加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在轉換繁體會變成「參加戰爭計程車兵佩有十字標誌」check参加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Wrightbus 14:44 2005年1月18日(UTC)
  • -{大阪在简体中成大坂--高晶 10:16 2005年1月20日(UTC)}
  • 阪字变成坂是错误的,阪字在中国大陆是规范汉字(虽然只有Osaka一个用法)check大阪--Hello World! 02:54 2005年1月23日(UTC)

计算机世界报

计算机世界报转换有问题。繁体变成了電腦世界報。虽然可以加上,但是页面标题仍然是電腦世界報。像这种繁简地区的杂志、报纸以及一些特有的名称苏呼不应该转换,因为转换后反而不知道是什么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09:01 2004年12月20日(UTC)是不是可以这样使用标记:[[-{计算机世界报-}]],表示页面标题不进行转换--百无一用是书生 () 09:01 2004年12月20日(UTC)

可以参看q:user:shizhao/test--百无一用是书生 () 09:02 2004年12月20日(UTC)

好像有些怪怪的q:user:zy26/test,-{zh-hans:[[计算机世界报]];zh-hant:[[計算機世界報]]}-好像不太好使。--[[User:Zy26|zy26 (Talk)]] 12:59 2004年12月21日(UTC)
奇怪,-{zh-hans:[[计算机世界报]];zh-hant:[[計算機世界報]]}-在简体中没有显示,在繁体显示为zh-hans:计算机世界报;zh-hant:計算機世界報。希望zhengzhu能够仔细讲解一下的用法--百无一用是书生 () 13:20 2004年12月21日(UTC)
这是因为[[]]的内容会先处理,其处理结果可能包含“:”和“;”,从而令-{}-的处理出现异常。必须改变-{}-内的格式。初始建议如下:-{zh-hans::文字1;;zh-hant::文字二}-。但我还要仔细检查wikilink的相关代码,确保“::”和“;;”不会在其它地方出现。-Zhengzhu 03:29 2004年12月22日(UTC)

请看[1]。正在编辑计算机世界报,而下面的提示信息则是維基語錄目前還沒有題目為電腦世界報的文章。--百无一用是书生 () 03:44 2004年12月22日(UTC)

日文汉字

日文汉字如何处理?是不是必须加标记。那么到日文版的跨语言链接又如何处理?--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52 2004年12月19日(UTC)

没仔细想过。能给个示例页面吗?-Zhengzhu 15:09 2004年12月19日(UTC)

参看q:User:Shizhao/test。跨语言连接没有问题,但是使用[[:ja:英語の諺]]时,链接没有问题,但是英語の諺显示为英语の谚--百无一用是书生 () 15:59 2004年12月19日(UTC)

可使用-{ [[:ja:英語の諺]] }-。这样足够吗?Zhengzhu 00:19 2004年12月20日(UTC)
看来只能这样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09:03 2004年12月20日(UTC)

我想要...

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测试。目前发现的问题不少,但是我不太可能有时间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想知道,那些问题对日常使用影响最大,我就现花时间解决那些问题。请大家在此节讨论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最想实现的功能。- Zhengzhu 14:25 2004年12月23日(UTC)

  • 先来一个:让sysop定义转换表,通过类似Mediawiki:的机制。- Zhengzhu 14:25 2004年12月23日(UTC)
    • 绝对支持。
  • 再来一个:搜索功能相关的繁体/简体转换。- Zhengzhu 14:29 2004年12月23日(UTC)
    • 还有url输入的繁简体转换,还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没有文字的那个问题。--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30 2004年12月23日(UTC)
  • 转换按钮的位置需要调整--百无一用是书生 () 14:32 2004年12月23日(UTC)
同感Sosei 17:27 2004年12月23日(UTC)
我觉得转换按钮应该跟随条目的内容(至少在Monobook里),而不是放在左侧的选单里,因为我们转换的是该条目的内容,而不是整个维基百科(如界面)。另,我们在初始测试阶段可能会频繁使用转换按钮以查看效果,但是正常使用时,大部分用户应该是不需要使用转换按钮的,只需在个人参数中设定就行了。-Zhengzhu 18:43 2004年12月23日(UTC)
总感觉在正常使用时转化按钮也需要的……--[[User:Zy26|zy26 (Talk)]] 02:06 2004年12月24日(UTC)
对。我的意思是它们会不那么常用。-Zhengzhu 02:57 2004年12月24日(UTC)
已經轉換成另外一種的時候,進一步的連接是不是也應該保持轉換的狀態,variant=zh-cn之類的應該被繼承……--[[User:Zy26|zy26 (Talk)]] 03:19 2004年12月24日(UTC)
可以加一个选项来选择这两种方式。但是这样就和个人参数中的设置重复了。个人参数里设置的,是用户想要一直使用的字体。页面上的按钮,是用作临时转换的。如果想要一直使用某一字体,就应该在个人参数中设定。-Zhengzhu 03:34 2004年12月24日(UTC)
不转换按钮在测试阶段非常重要,但是稳定后应该不需要这个按钮,而是放在参数设置里比较合适,另外,是否可以用http://zh.wikipedia.org/wiki/xxx/zh-tw这种形式来进行转换?--百无一用是书生 () 06:04 2004年12月24日(UTC)
我希望稳定后保留不转换按钮。对于读写繁简没有障碍的人来说,可能更希望阅读原文,这样不会遇到转换带来的错误。--Alexcn 06:21 2004年12月24日(UTC)

我想要一个想nowiki这样一个标志,可以使一些汉字不进行转换,主要用于在简体版本中提到以前的字形的时候使用。--用心阁 06:51 2004年12月24日(UTC)

建议招募志愿者一同开发--用心阁 06:28 2004年12月24日(UTC) 天那,你们都厉害得要命.我昨天刚发现这个网,问题一个都没看出来.不过好在我繁简阅读都没有问题.嗯嗯嗯,该向大家学习了.但是我强烈要求这里建设一个论坛.

复钵式塔

覆钵式塔的覆字在沙盒里是正确的,可显示的是错误的,怎么办?还有著名的著字,都是这样。--smartneddy 01:19 2004年12月25日(UTC)

错误对应

我已在程序中对上述部分错误对应作了修改,请大家验证一下。修改不是很全面。另,请列举错误时尽量提供完整的信息,这样可以然我更好的工作。最好每条错误用以下格式列出:

* -{错误词条}- ** -{错误所在句子}- **错误所在句子 **问题描述 

举例:

  • 的士
    • 唐朝防備南昭的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
    • 唐朝防備南昭的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
    • “的士”在此不应转换...

这样可以及时检查我对程序的修正是否能处理该具体问题。-Zhengzhu 13:28 2004年12月25日(UTC)

  • 對於像「的士」被誤轉的問題,必須使用分詞的概念,現在的機制就可以手動解決。若要用自動處理的方式,則電腦必須能正確地處理分詞,這樣做太耗資源了。方法如:
    • 南昭的-{士兵}-。 check南昭的士兵。
    • 南昭的士兵。 check南昭的士兵。
  • 而且,「內存」也可以這樣處理。128MB的內存。
    • 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 check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
    • 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 check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Vertex (☎) 05:16 2004年12月26日(UTC)

如果要自動處理分詞,危險太大也太困難。我之前提議過廢除「的士」→「計程車」,改成人工轉換。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改成:

  • 南昭的[[士兵]]

但是不能每次出現「士兵」的時候都要連結成[[士兵]],所以這個方法不適用於所有地方。-- Toytoy 05:57 2004年12月26日(UTC)

目前未处理之简繁转换错误

  • 简体:徵+征=>繁体:征
  • 简体:馀+余=>繁体:余
  • 简体:著+着=>繁体:着
  • 胡同
    • 具體說來八大胡同包括
    • 具體說來八大胡同包括
    • 簡體的胡同不必轉成衚衕

--阿福 03:54 2004年12月26日(UTC)

报错

  1. “老字号”转繁没有转成“號” check老字号
  2. 在閱覽某些頁面中,一個空白「space」在台灣正體版中變成了一個「tab」,可是在編輯時又看不出來有這種問題,舉個例子來說,在Perl這一頁中,Larry(空白)Wall閱讀時變成了Larry(tab)Wall。另外,我在「Special:Recentchanges頁面中,看到一則「天然卫星」,我點了一下台灣正體,並沒有自動換成「天然衛星」,「神圣罗马帝国」沒有換成「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其他。在這裡報一下。Dowba
大部分特殊页面都还没作转换处理。-Zhengzhu 02:54 2004年12月27日(UTC)
  1. 在特殊页面這一頁中,「站外书源」被轉成「戰外書源」。應該是「站外書源」才對。
  2. 余弦定理不是“馀弦定理”。--Exile 12:07 2005年2月2日(UTC)
同意,简体的余应该没有食字旁。--Isnow 10:12 2005年2月8日(UTC)
  1. 还有世紀帝國建议转换成“帝国时代”。--Exile 03:23 2005年2月14日(UTC)
  2. 《朝花夕十》,应为《朝花夕拾》,繁体《朝花夕拾》转换为前者。
  3. 岳麓书院转繁应转成“嶽麓書院”。涓生

地名

  • 蚌埠地名不简化,简繁应该一样,现在简化成了蚌端口了。check蚌埠
  • 還有乌干达變成了烏乾達。應作烏干達。check乌干达
  • 乾的问题比较多,清朝的康雍乾也不能转成干。check康雍乾--肉丝跑蛋 (留言) 05:32 2004年12月29日(UTC)

测试-Zhengzhu 06:56 2004年12月28日(UTC)

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

讨论已经移动到Wikipedia talk:繁简体转换请求

对于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的用法有些疑问。例如突尼西亞和突尼斯,应该放在zh-cn还是zh-tw?还是两边都放?就是说在zh-cn放上突尼西亞=>突尼斯,而在zh-tw放上突尼斯=>突尼西亞?--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55 2004年12月30日(UTC)

两边都放- Zhengzhu 18:17 2004年12月30日(UTC)

維基共享資源=>维基共享资源

在繁体时显示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共用資源,怎么修改也不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46 2004年12月31日(UTC)

返回到“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2004年存档”页面。

help, talk, 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 2004年存档,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 請勿編輯本頁, 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 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2004年存档, 目录, 討論存檔, 问题, 转换按钮建议, 连接错误, 设置, 特殊页面, 关于繁简转换的个人意见集合, 繁體部份的轉換標籤仍是英文, copied, from, wikipedia, 聊天, 关于, 的问题, 界面, 繁简体条目, 搜索问题, 跨语言链接, 地名列表, 有一个字翻译的不对, 最好加上警告, 繁简处理也要看上文下理, 特.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 請勿編輯本頁 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 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2004年存档 目录 1 討論存檔 2 问题 2 1 转换按钮建议 3 连接错误 4 设置 5 特殊页面 6 关于繁简转换的个人意见集合 7 繁體部份的轉換標籤仍是英文 8 Copied from Wikipedia 聊天 9 关于 后 的问题 10 界面 11 繁简体条目 12 搜索问题 13 跨语言链接 14 地名列表 15 有一个字翻译的不对 16 最好加上警告 17 繁简处理也要看上文下理 18 特殊也页面转换问题 19 預覽功能 20 的士 20 1 當計程車解釋 不建議改成計程車 20 2 當計程車解釋 建議改成計程車 20 3 當 的士兵 解釋 不可自動修改 20 4 其他解釋 不可自動修改 20 5 和分词的联系 21 轉換表範圍 22 维基语录测试版中不能转换的词语列表 23 對應錯誤 24 计算机世界报 25 日文汉字 26 我想要 27 复钵式塔 28 错误对应 29 目前未处理之简繁转换错误 30 报错 31 地名 32 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討論存檔讨论页太长 我把部分讨论存档了 我近期会处理一些简单的对应错误 并集中将转换表加到数据库中 让 用户自行修改 就像Mediawiki 名字空间 Zhengzhu 13 10 2004年12月25日 UTC 也就是說目前 繁簡分歧詞表 那裡還沒有動用就是囉 因為我感覺很多問題都已經在那張表上了 密爾希弗拉雪 05 23 2004年12月27日 UTC 对 目前那表上的都要我手工加到程序里 很花时间哦 Zhengzhu 15 10 2004年12月27日 UTC 我的天啊 沒有別的辦法嗎 這樣你真是太辛苦了 密爾希弗拉雪 22 30 2004年12月27日 UTC 有 就是把转换表放到数据库里 让用户象修改MediaWiki 名字空间一样来修改转换表 目前正在作此工作 Zhengzhu 01 02 2004年12月28日 UTC dd dd dd 不知道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有什么用处 百无一用是书生 07 33 2004年12月28日 UTC 没用 Zhengzhu 07 35 2004年12月28日 UTC 大家最好不要马上大量添加繁简体对应的词汇 最好先商量一个机制 在进行添加 否则经来维护起来很麻烦 以下是我的意见 建立一个wikipedia 繁简体转换或者类似的叶面 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将被保护 只有管理员才能修改 防止有人进行恶意破坏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需要转换的词汇 经过社群的一致同意并确认无误后 再添加到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 请大家发表看法 百无一用是书生 07 40 2004年12月28日 UTC 可以从Wikipedia 繁簡分歧詞表入手 另如Shizhao言请先作小规模测试 确保程序没问题后 再对Zhconversiontable作大规模编写 Zhengzhu 07 45 2004年12月28日 UTC Shizhao能否把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 zh tw的格式改正 Zhengzhu 07 47 2004年12月28日 UTC 能不能把目前系统里的繁简词汇的对照表先放到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里 百无一用是书生 07 58 2004年12月28日 UTC 建议不要 因为那样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了 Zhengzhu 08 00 2004年12月28日 UTC 贊成先利用一個網頁收集有差異的詞彙後 再整理添加到系統上的作法 而簡繁分歧詞表的確是一個現成可以開始發展的頁面 然而 強烈的建議該頁的設計要更清晰易查一點 還有就是考慮到效率問題 我會建議對照詞彙不需勞師動眾經過一致同意後才放上 合議制 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採用提出後先修改 如果有人有異議 則拿下來進行討論是否保留的監察制 這樣的作法效率很高但又不是完全沒有防弊的功能 不知各位意見如何 泅水大象 08 02 2004年12月28日 UTC dd 目前的那个簡繁分歧詞表其正确性不知如何 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审核一遍 我想繁简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效率不应该是首选因素 我更倾向于正确性 至于机制我觉得可以模仿删除投票的办法 提出的词条只要在某个期限内 例如5天 没有异议 就可以加入到Zhconversiontable 这种方式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效果 但是长期下来效果必定显著 百无一用是书生 08 19 2004年12月28日 UTC dd dd 轉錄自 Wikipedia talk 繁简体转换请求 我倾向于同意大象的提议 目前作法的主要用处就是快速地修改转换表 如果要等上几天 那就直接改程序也可以 虽然恶意修改转换表会导致页面显示出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也很容易修正 把转换表改回来就行了 由于Zhconversiontable页面本身就是受保护的 需要管理员才能修改 这道防线应该足够防止大部分恶意的修改 Zhengzhu 13 00 2004年12月28日 UTC 之前沒說明白 我的意思其實也是類似上述的 既然更動對照表本身是有權限限制的動作 而我相信維基這裡的管理員們都有基本的智識可以過濾掉一些太離譜的錯誤對照 因此剩下會不小心跳過柵欄的 應該都是些較冷僻 比較牽涉到專業性質的譯名或用詞 或者是一些模擬兩可 會因認知差異而不同的用語才對 這些詞彙因為少用所以影響範圍小 說難聽點 它們是對是錯說不定根本沒啥人會注意 因此先放著讓有概念的人去挑錯出來後再修改也就足夠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泅水大象 03 23 2004年12月29日 UTC 同意大家的意见 这个页面可以用来有人提出问题时的一个处理地方 百無一用是書生 03 30 2004年12月29日 UTC dd 轉錄完畢 我建议把目前的规则改为类似如下 任何管理员都可自行决定是否将某一对应加到转换表里 可以制定一个大约的准则 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表示異議 有異議的词要经过一个协议过程 如投票等 才能加到系统的转换表里 如果是已经加到转换表里的 则管理员有义务将该词移出转换表 等待协议结果 Zhengzhu 03 39 2004年12月29日 UTC 謝謝Zhengzhu 但我登錄後進入參數設定有如下的錯誤訊息 Warning host lt khaldun wikimedia org gt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usr local apache common local php 1 4 includes SpecialPreferences php on line 76Warning host lt khaldun wikimedia org gt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usr local apache common local php 1 4 includes SpecialPreferences php on line 603 GakmoTalk 15 20 2004年12月17日 UTC 其他人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吗 我原先在wikiquote没有帐号 是用新建的帐号登录的 没有看到错误信息 Zhengzhu 15 27 2004年12月17日 UTC 我没有问题 百无一用是书生 15 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dd 错误已经确认 Zhengzhu 15 50 2004年12月17日 UTC 已在CVS中修正 下次软件更新时就好了 Zhengzhu 15 56 2004年12月17日 UTC 好用的 請在你不想要被轉換的字詞前後使用 你不想要被轉換的字詞 代碼 這樣就能清楚了解錯誤之處 謝謝 问题页面顶部的繁简体切换选项太长 超过了浏览器的宽度 影响整体界面的美观 建议最好放在左侧的栏位里 可以放到其他语言里面 或者单独的一个部分 百无一用是书生 15 44 2004年12月17日 UTC 可以改变选项的文字 或去除某一选项 如只留台湾繁体和大陆简体 香港 新加坡用户可以在个人参数里选择zh hk 和 zh sg Zhengzhu 16 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也許可以改成 簡 陸 新 繁 台 港 這樣既清楚 又節省空間 Toytoy 14 00 2004年12月23日 UTC dd wikiquote 左上角的图标怎么没有了 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 Zhengzhu 15 40 2004年12月17日 UTC 老问题 偶尔会显示出来 不知道什么原因 wikiquote的mediawiki 工作不正常 b MediaWiki Sitenotice的内容无法在页面顶部显示 百无一用是书生 15 55 2004年12月17日 UTC mediawiki 现在可按语言定义 请修改MediaWiki Sitenotice zh MediaWiki Sitenotice zh cn MediaWiki Sitenotice zh tw 等 Zhengzhu 15 58 2004年12月17日 UTC 对不起 sitenotice 是例外 刚发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改变 目前无法通过MediaWiki Sitenotice来显示 其它运行1 4的站点也有同样的问题 Zhengzhu 16 19 2004年12月17日 UTC dd 那么MediaWiki Sitenotice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另外 希望Zhengzhu能大致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让大家对于技术上有个大致了解 这样测试起来会比较有目的性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19 2004年12月17日 UTC dd 目前没任何用处 相关代码我没有参与 不很了解 另 FindSpam 也是同样的情况 Zhengzhu 19 38 2004年12月17日 UTC dd 转换按钮建议 文章首先不要转换 默认为zh 中文 为繁简共存 增加zh 中文 不转换 zh cn大陆简体 zh tw台湾繁体zh sg新加坡简体zh hk香港繁体五个链接 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 按钮放在左侧比较好一点 这样不会过长影响显示效果 理由 其实用户有时并不在意内容到底是简体还是繁体 只是注重界面语言而已 应该首先真实反映其中的内容其实际为繁简共存 个人再可以根据爱好设定自己显示的语言 这样比较好 转换可能费时间 VipUser 和我对话点这里 16 16 2004年12月17日 UTC 在参数设置中可以设定不进行繁简体转换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19 2004年12月17日 UTC 参数设置中设定为不进行繁简体转换 如果有标记 这部分内容完全不处理 连标记都显示出来了 这个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 不应该出现标记 不知道有何方法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23 2004年12月17日 UTC 而且设定为不进行繁简体转换 大陆简体 台湾繁体等链接也消失了 我觉得应该保留这些链接 容易对比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25 2004年12月17日 UTC 看到了不进行繁简体转换按钮 但是在其他设置里 这样比较难找 我觉得要么 放在中文字体中有一个zh 中文 因为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选择列表 默认为不转换 用户需要再选上 dd VipUser 和我对话点这里 16 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连接错误导航条中的我要捐助链接到了Wikiquote Site support 而实际的链接地址应该为http wikimediafoundation org wiki Fundraising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33 2004年12月17日 UTC 不能在Mediawiki 里改吗 Zhengzhu 16 38 2004年12月17日 UTC 以前不用改的 现在需要在Mediawiki 里设置吗 不知道是哪一个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43 2004年12月17日 UTC 因该是sitesupport url Zhengzhu 16 46 2004年12月17日 UTC dd 设置文章主体缺省设置为zh比较好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43 2004年12月17日 UTC 特殊页面特殊页面中的Special FindSpam怎么不见了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48 2004年12月17日 UTC 关于繁简转换的个人意见集合 关于繁简转换的个人意见集合 本人测试了关于中文版繁简转换的一些问题 零散的在各个地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现总结一下 界面语言 分各地域 匿名用户语言根据浏览器语言决定 注册用户语言根据用户自己决定 默认为zh 中文 内容转换 分繁简 不分地域 首先显示为文章原貌 包括文章的标题和内容 显示文章原来是用简体 繁体 或是繁简混合写成的 有利于用户做链接的时候使用原词条的标题的原本写法 这样可以在其他文章和维基计划中做到正确链接 增加三个阅读转换按钮 原貌 繁体 简体即可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转换为原貌 单一简体或单一繁体 不要设置四个选项因为不可能穷尽各种不同地域的不同说法 对照表不可能做到很完全 為什麼 不可能窮盡各種不同地域的不同說法呢 對照表不可能做到很完全 呢 我覺得對照表可以讓中國 台灣 香港 新加坡各地的使用者不斷增補啊 這樣遇到轉換不正確的時候就可以藉眾人之力讓對照表越來越完全不是嗎 同樣是繁體 香港和台灣用語仍然會有所不同 能做到更細緻的轉換豈不美哉 我不想看到 祖雲達斯 香港的朋友也不想看到 貝克漢 吧 p 密爾希弗拉雪 09 18 2004年12月18日 UTC 参数设置中关于繁简的选项设置 界面语言中显示zh 中文 zh cn大陆简体 zh tw台湾繁体zh sg新加坡简体zh hk香港繁体五个选项 将现在的中文字体选项列表改成设置默认阅读方式列表 原貌 默认 繁体 简体三种 可能再考虑一下 可能不需要 也可能需要 去掉其他设置中的不进行繁简体转换 选项 VipUser 和我对话点这里 17 08 2004年12月17日 UTC 繁體部份的轉換標籤仍是英文中國簡體和新加坡簡體右上角的標籤都是中文的 台灣繁體和香港繁體的還是cn tw hk sg 密爾希弗拉雪 09 19 2004年12月18日 UTC Copied from Wikipedia 聊天Category 中的 沒繁簡轉換 Category 裡面的條目也是 场 的標題在繁體中沒跟著變成 場 why why zh hk 的介面很多英文 如 History Move Opens in new window Templates used on this page There are 13629 registered users 32 of these are administrators 等等 KennyTM 09 43 2004年12月23日 UTC 关于 后 的问题在连珠条目页 我是按大陆简体看的 一片简体字里冒出很多 後 然後 前後 随後 後成为 和 此後 我按不转换 看原文 发现 後 都是 后 本来就是简体了 怎么反而转换成繁体呢 另外看我这帖要用 不转换 看 要不然看起来很奇怪 Sosei 11 14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还有 乾隆 和其他一些带 乾 的年号全部都成 干 了 本帖也要用 不转换 看 yangyu界面现在界面每一条mediawiki 都分别有5个相对应 其中一些是关于全站范围的 内容有可能会经常变化 例如MediaWiki Sitenotice等 如果修改的话 必须分别修改 很麻烦 我现在的做法是修改MediaWiki Sitenotice 其他的MediaWiki Sitenotice zh tw等用 MediaWiki Sitenotice 方式直接引用 这样能够保证繁简体用户看到的信息是一致的 用重定向的方法不行 似乎mediawiki 不支持重定向 还有 原来的界面完全是简体的 zh cn界面似乎有些多余 最好能够和zh界面合并 百无一用是书生 11 48 2004年12月23日 UTC 支持多界面的原意就是要让每种界面语言都可以自定义界面信息 其实每一条MediaWiki 信息不只是有5个对应 而是有超过100个对应 英语 法语 俄语 等等 Zhengzhu 13 40 2004年12月23日 UTC 繁简体条目用繁体为标题创建的条目 計算機世界報 如果在文章中用简体输入计算机世界报 则显示为红色链接 打开后没有页面存在 这是一个bug 还是原先的设计就是这样 如果这样的话 所有繁简体标题不一样的文章都必须有重定向 否则现在这样可以设定繁简体显示的话 很容易以后造成许多文章出现繁简体重复的条目 而且比现在更不容易发现 因为设定好繁简体转换方式后 用户很难发现标题一样的文章其实是两篇文章 这对维护会造成很大问题 希望能够解决 百无一用是书生 12 03 2004年12月23日 UTC 也就是说 现在还必须通过重定向的方式合并现存的和将来的繁简体条目 百无一用是书生 12 16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这是因为 计算机 会被转换成 電腦 而非 計算機 这应该只是一个特例 即 計算機世界報 这个条目使用的是简体的用法 但是又是用繁体字 Zhengzhu 13 27 2004年12月23日 UTC 好像发现问题出在那里了 中的文字必须全是简体或者繁体 不能繁简体混杂 例如中國历史教科书这样就不行 创建了中國历史教科书 但是中国历史教科书仍然显示为没有文章 纯粹繁体字或简体字就行 如果东岳大帝或東嶽大帝被创建 二者都显示为有文章 但是选择不转换浏览时 东岳大帝或東嶽大帝都显示为被创建的那个字体 例如创建得是東嶽大帝 那么在不转换浏览时 东岳大帝或東嶽大帝都显示为東嶽大帝 但是用舰体或者繁体浏览时正常 希望繁简体混杂的标题也可以被正常转换 百无一用是书生 13 54 2004年12月23日 UTC dd 在选择不转换浏览时 东岳大帝 或 東嶽大帝 都被强制转换为東嶽大帝 而 东岳大帝 或 東嶽大帝 显示则正常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12 2004年12月23日 UTC dd 奇怪 无论输入電腦報还是电脑报 还是强制不转换 显示都是電腦 百无一用是书生 12 19 2004年12月23日 UTC 后面的文字全都没有了 请在编辑模式下看下面的文字 计算机世界报这是何原因 百无一用是书生 12 31 2004年12月23日 UTC 搜索问题搜索東嶽大帝可以找到文章 用东岳大帝却不行 而且点击您也可以用这个标题新建一个条目 可以创建东岳大帝的文章 也就是说 搜索不支持繁简体转换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08 2004年12月23日 UTC 直接输入url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例如 http zh wikipedia org wiki 东岳大帝 不能显示東嶽大帝这篇文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15 2004年12月23日 UTC 因为这些功能都还没实现嘛 Zhengzhu 14 21 2004年12月23日 UTC 跨语言链接闽南语的跨语言链接有问题 请参看中国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17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这因该是数据库端的问题 我会到IRC上问问 Zhengzhu 14 29 2004年12月23日 UTC 已更正 ZZZ 很睏 对话 留言按这里 15 11 2004年12月23日 UTC 闽南语的跨语言链接請用 minnan 條目名稱 ZZZ 很睏 对话 留言按这里 15 15 2004年12月23日 UTC 地名列表現在維基百科上有沒有人名或地名譯名列表 有的話可以方便地對照各地使用的譯名 對繁簡轉換也有很大的幫助 ran 留言 23 41 2004年12月23日 UTC 哦 找到了 在譯名表 ran 留言 23 47 2004年12月23日 UTC 有一个字翻译的不对畫应该翻译为画 现在翻译为划 203 198 18 51 02 00 2004年12月24日 UTC 這個應該可以改的 石添小草 03 38 2004年12月24日 UTC 歷史 正確 現在變了曆史 錯誤 203 198 18 51 02 00 2004年12月24日 UTC 上面已經提及了吧 石添小草 03 38 2004年12月24日 UTC 简体的 后 在大陆简体中变为了繁体的了 用心阁 04 00 2004年12月24日 UTC 最好加上警告如果最近有人用中文版當寫作的參考資料 搞不好會碰到很多繁簡轉換的錯字 所以在 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面 最好加上一句警告 叫大家以不轉換的版本為準 Toytoy 07 52 2004年12月24日 UTC 建议测试期内容默认为不转换 这样用户需要显示为其他字体可以点相应标签 如果有错误的话也知道是程序问题 繁简处理也要看上文下理如在唐朝軍事裏 應該是唐朝防備南昭的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 而不是唐朝防備南昭計程車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 這裡的南昭的士兵不是指計程車 原來唐朝時南昭士兵會開計程車 先進 LOL 暈倒 ZZZ 很睏 对话 留言按这里 08 54 2004年12月24日 UTC 特殊也页面转换问题请看 http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Special Contributions amp target Yaohua2000若点转换有问题 会消除 amp target Yaohua2000请zhengzhu修正 VipUser 圣诞快乐 o 14 28 2004年12月24日 UTC 預覽功能我認為繁簡轉換短期內絕對不可能做到讓大家都滿意 所以在編輯的 顯示預覽 功能內 最好加上預覽轉換的功能 例句 南昭的士兵不滿 南昭的士 出租車 計程車 出租車 計程車 兵不滿 dd 雖然很難看 但是至少讓寫的人知道會出問題 我剛才已經把唐朝的條目改過 改成 南昭之士兵不滿 了 中文的好處就是經常有可以替換的字可用 Toytoy 18 14 2004年12月24日 UTC 的士從實證的觀點看 有些困難的詞轉換其實可以用改寫解決 例如 的士 是taxi的音譯 可是 的 是中文的最常用字 除了少數一定要用 的士 的地方 例如香港 1條 其他地方的三個計程車解釋都可以改成 計程車 或是 出租車 我建議廢除 的士 計程車 或 出租車 的轉換 但是香港繁體可以保留 計程車 或 出租車 的士 的轉換 因為技術困難 要做到完美 就要判斷上下文 這真的非常不容易 因為 的士 是taxi的音譯 的士高 又是disco的音譯 以後如果還有人用 的士 當taxi解釋 例如溫哥華的 的士 在可以改的情況下 就由用戶自己改算了 香港繁體可以用轉換的方法得到 的士 其他類似的困難字詞最好也以這個方式解決 但是這種霸道的方法不該濫用 當計程車解釋 不建議改成計程車 香港交通 的士 在香港行走的的士 計程車 出租車 分為三類 市區的士 新界的士及大嶼山的士 當計程車解釋 建議改成計程車 溫哥華 計程車 出租車 的士 taxi 社會角色 同的士司機 超市服務生等人打交道 京釜高速國道 半夜有非法的 死亡的士 以高速在八小時 以上修改完畢 Toytoy 05 07 2004年12月25日 UTC 當 的士兵 解釋 不可自動修改 奧林匹克運動會 參賽的士兵可以被允許 葡萄牙語 當時的士兵帶入到當地 南京大屠殺 潰退的士兵自相踐踏 唐朝 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 托斯卡 執行槍決的士兵來把卡瓦 Talk 朝鮮戰爭 他們的士兵和家屬隱瞞重大歷史情節 2003年8月 戰鬥中受傷的士兵 喜克索斯人 戰爭的細節來自一個與他同名的士兵的墓 溫斯頓 丘吉爾 救援在海峽對岸的士兵 海灣戰爭 從海灣戰爭返回的士兵說他們獲病 其實把 士兵 改成 兵士 即可解決 石添小草 13 56 2004年12月25日 UTC 其他解釋 不可自動修改 氯胺酮 世界各地的夜店 如舞廳 的士高 狂野派對 改成 迪斯可 石添小草 13 56 2004年12月25日 UTC 明治維新 廢除傳統時代的士 農 工 李氏朝鮮 士大夫為主的士林派 以上兩個用 引號 分開了 的 和 士 石添小草 13 56 2004年12月25日 UTC 以上是從google找到的所有 的士 計程車 出現4條 出租車 出現6條 麵包車 出現1條 繁簡轉換表不計 Toytoy 03 21 2004年12月25日 UTC 和分词的联系 象 的士 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和分词有关 目前系统并没有任何分词功能 只是用一个很简单的最大匹配法来分词 然后对词进行转换 作为临时的措施 可以手工对 的士 分词 如 南昭的士兵 可写成 南昭的 士兵 当然 从长远来讲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但在分词系统完成之前只有如此 前面提到关于 域名 的问题也可以同样处理 Zhengzhu 03 32 2004年12月25日 UTC 我建議 廢除 的士 計程車 或 出租車 的轉換 保留 計程車 或 出租車 的士 的轉換 手工轉換少數當taxi解釋的 的士 計程車 或 出租車 這樣就不必實施任何需要 的士 最大匹配法的轉換了 從實證的觀點看 這樣最經濟 Toytoy 03 40 2004年12月25日 UTC 同意 Zhengzhu 04 12 2004年12月25日 UTC 轉換表範圍有一點我不太明白 轉換表似乎並不包括所有的轉換對應關係 比如大陸簡體轉換表裏面只有一個對應關係 乾隆轉乾隆 大陸簡體設置卻照樣可以顯示簡體字 那麽系統現在已經默認的對應關係又有哪些呢 ran 留言 20 32 2004年12月29日 UTC 目前还在技术测试阶段 所以转换表里只有几个例词 系统默认的转换表有空我会贴上来 Zhengzhu 20 57 2004年12月29日 UTC 我觉得繁简转换应该以各种学科的术语名词为准 其他词汇不应该转换 因为汉语有很多方言 但是书面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而且汉语词汇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如果所有都要转换 反而影响阅读 百無一用是書生 12 26 2005年1月14日 UTC 维基语录测试版中不能转换的词语列表格式 问题词条问题语言问题描述问题建议 q 歇後語 q 歇後语 zh cn 点击大陆简体不能正确转换为 歇后语 无论使用上面的那个链接从其他维基计划都无法连接到正确的词条 不知道词条原来是什么语言写的建议首先显示为zh 中文 这样看到词条或文章原来的面目 要阅读时再转换 dd 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 简体标准GB2312中包括了繁体字 後 其繁体当然也是 後 也就是说 原文是用GB2312写的 必须手改为 歇后语 dd 没错 原来的条目是歇后语 但是现在无论哪种字体都是歇後语 百无一用是书生 16 36 2004年12月17日 UTC 注意 繁簡相同 現在注意 簡 會變成註意 繁 虎兒06 41 2004年12月18日 UTC 對應錯誤 對應錯誤存档 概率 台灣稱之為 機率 還是有稱 概率 的 大約是8 2吧 苗栗 和 苗栗縣 變成了 苗慄 check苗栗阿牛 05 42 2005年1月5日 UTC 張三丰 名字中的丰不用變成豐 check張三丰 可夫 09 55 2005年1月5日 UTC 乾坤 貌似变成了 干坤 check乾坤 著作 变成了 着作 check著作 Exile 13 17 2005年1月5日 UTC 文汇报變成了文彙報 check文汇报 Ahleong 14 50 2005年1月9日 UTC 如果是单字转换繁简 应是匯 汇 滙 匯 汇 彙 汇似是繁简对应表错误所致 Hello World 07 48 2005年1月13日 UTC 哪吒 在简体版变成 哪咤 check哪吒 连字号 hyphen 在繁体版变了 連字型大小 check连字号 Hello World 07 45 2005年1月13日 UTC 油畫 在简体版变成 油划 check油畫 Vincivinci 06 00 2005年1月17日 UTC 在十字軍東征中 句子 参加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 在轉換繁體會變成 參加戰爭計程車兵佩有十字標誌 check参加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 Wrightbus 14 44 2005年1月18日 UTC 大阪在简体中成大坂 高晶 10 16 2005年1月20日 UTC 阪字变成坂是错误的 阪字在中国大陆是规范汉字 虽然只有Osaka一个用法 check大阪 Hello World 02 54 2005年1月23日 UTC 计算机世界报计算机世界报转换有问题 繁体变成了電腦世界報 虽然可以加上 但是页面标题仍然是電腦世界報 像这种繁简地区的杂志 报纸以及一些特有的名称苏呼不应该转换 因为转换后反而不知道是什么了 百无一用是书生 09 01 2004年12月20日 UTC 是不是可以这样使用标记 计算机世界报 表示页面标题不进行转换 百无一用是书生 09 01 2004年12月20日 UTC 可以参看q user shizhao test 百无一用是书生 09 02 2004年12月20日 UTC 好像有些怪怪的q user zy26 test zh hans 计算机世界报 zh hant 計算機世界報 好像不太好使 User Zy26 zy26 Talk 12 59 2004年12月21日 UTC 奇怪 zh hans 计算机世界报 zh hant 計算機世界報 在简体中没有显示 在繁体显示为zh hans 计算机世界报 zh hant 計算機世界報 希望zhengzhu能够仔细讲解一下的用法 百无一用是书生 13 20 2004年12月21日 UTC dd 这是因为 的内容会先处理 其处理结果可能包含 和 从而令 的处理出现异常 必须改变 内的格式 初始建议如下 zh hans 文字1 zh hant 文字二 但我还要仔细检查wikilink的相关代码 确保 和 不会在其它地方出现 Zhengzhu 03 29 2004年12月22日 UTC dd 请看 1 正在编辑计算机世界报 而下面的提示信息则是維基語錄目前還沒有題目為電腦世界報的文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03 44 2004年12月22日 UTC 日文汉字日文汉字如何处理 是不是必须加标记 那么到日文版的跨语言链接又如何处理 百无一用是书生 12 52 2004年12月19日 UTC 没仔细想过 能给个示例页面吗 Zhengzhu 15 09 2004年12月19日 UTC 参看q User Shizhao test 跨语言连接没有问题 但是使用 ja 英語の諺 时 链接没有问题 但是英語の諺显示为英语の谚 百无一用是书生 15 59 2004年12月19日 UTC 可使用 ja 英語の諺 这样足够吗 Zhengzhu 00 19 2004年12月20日 UTC 看来只能这样了 百无一用是书生 09 03 2004年12月20日 UTC dd 我想要 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测试 目前发现的问题不少 但是我不太可能有时间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我想知道 那些问题对日常使用影响最大 我就现花时间解决那些问题 请大家在此节讨论你最想解决的问题 最想实现的功能 Zhengzhu 14 25 2004年12月23日 UTC 先来一个 让sysop定义转换表 通过类似Mediawiki 的机制 Zhengzhu 14 25 2004年12月23日 UTC 绝对支持 再来一个 搜索功能相关的繁体 简体转换 Zhengzhu 14 29 2004年12月23日 UTC 还有url输入的繁简体转换 还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没有文字的那个问题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30 2004年12月23日 UTC 转换按钮的位置需要调整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32 2004年12月23日 UTC 同感Sosei 17 27 2004年12月23日 UTC 我觉得转换按钮应该跟随条目的内容 至少在Monobook里 而不是放在左侧的选单里 因为我们转换的是该条目的内容 而不是整个维基百科 如界面 另 我们在初始测试阶段可能会频繁使用转换按钮以查看效果 但是正常使用时 大部分用户应该是不需要使用转换按钮的 只需在个人参数中设定就行了 Zhengzhu 18 43 2004年12月23日 UTC 总感觉在正常使用时转化按钮也需要的 User Zy26 zy26 Talk 02 06 2004年12月24日 UTC 对 我的意思是它们会不那么常用 Zhengzhu 02 57 2004年12月24日 UTC 已經轉換成另外一種的時候 進一步的連接是不是也應該保持轉換的狀態 variant zh cn之類的應該被繼承 User Zy26 zy26 Talk 03 19 2004年12月24日 UTC 可以加一个选项来选择这两种方式 但是这样就和个人参数中的设置重复了 个人参数里设置的 是用户想要一直使用的字体 页面上的按钮 是用作临时转换的 如果想要一直使用某一字体 就应该在个人参数中设定 Zhengzhu 03 34 2004年12月24日 UTC dd dd dd 不转换按钮在测试阶段非常重要 但是稳定后应该不需要这个按钮 而是放在参数设置里比较合适 另外 是否可以用http zh wikipedia org wiki xxx zh tw这种形式来进行转换 百无一用是书生 06 04 2004年12月24日 UTC 我希望稳定后保留不转换按钮 对于读写繁简没有障碍的人来说 可能更希望阅读原文 这样不会遇到转换带来的错误 Alexcn 06 21 2004年12月24日 UTC dd dd dd dd dd 我想要一个想nowiki这样一个标志 可以使一些汉字不进行转换 主要用于在简体版本中提到以前的字形的时候使用 用心阁 06 51 2004年12月24日 UTC 建议招募志愿者一同开发 用心阁 06 28 2004年12月24日 UTC 天那 你们都厉害得要命 我昨天刚发现这个网 问题一个都没看出来 不过好在我繁简阅读都没有问题 嗯嗯嗯 该向大家学习了 但是我强烈要求这里建设一个论坛 复钵式塔覆钵式塔的覆字在沙盒里是正确的 可显示的是错误的 怎么办 还有著名的著字 都是这样 smartneddy 01 19 2004年12月25日 UTC 错误对应我已在程序中对上述部分错误对应作了修改 请大家验证一下 修改不是很全面 另 请列举错误时尽量提供完整的信息 这样可以然我更好的工作 最好每条错误用以下格式列出 错误词条 错误所在句子 错误所在句子 问题描述 举例 的士 唐朝防備南昭的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 唐朝防備南昭的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 的士 在此不应转换 这样可以及时检查我对程序的修正是否能处理该具体问题 Zhengzhu 13 28 2004年12月25日 UTC 對於像 的士 被誤轉的問題 必須使用分詞的概念 現在的機制就可以手動解決 若要用自動處理的方式 則電腦必須能正確地處理分詞 這樣做太耗資源了 方法如 南昭的 士兵 check南昭的士兵 南昭的士兵 check南昭的士兵 而且 內存 也可以這樣處理 128MB的內存 我三年內 存了 快一百萬 check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 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 check我三年內存了快一百萬 Vertex 05 16 2004年12月26日 UTC 如果要自動處理分詞 危險太大也太困難 我之前提議過廢除 的士 計程車 改成人工轉換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改成 南昭的 士兵 但是不能每次出現 士兵 的時候都要連結成 士兵 所以這個方法不適用於所有地方 Toytoy 05 57 2004年12月26日 UTC 目前未处理之简繁转换错误简体 徵 征 gt 繁体 征 简体 馀 余 gt 繁体 余 简体 著 着 gt 繁体 着 胡同 具體說來八大胡同包括 具體說來八大胡同包括 簡體的胡同不必轉成衚衕 阿福 03 54 2004年12月26日 UTC 报错 老字号 转繁没有转成 號 check老字号 在閱覽某些頁面中 一個空白 space 在台灣正體版中變成了一個 tab 可是在編輯時又看不出來有這種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 在Perl這一頁中 Larry 空白 Wall閱讀時變成了Larry tab Wall 另外 我在 Special Recentchanges頁面中 看到一則 天然卫星 我點了一下台灣正體 並沒有自動換成 天然衛星 神圣罗马帝国 沒有換成 神聖羅馬帝國 以及其他 在這裡報一下 Dowba 大部分特殊页面都还没作转换处理 Zhengzhu 02 54 2004年12月27日 UTC 在特殊页面這一頁中 站外书源 被轉成 戰外書源 應該是 站外書源 才對 余弦定理不是 馀弦定理 Exile 12 07 2005年2月2日 UTC 同意 简体的余应该没有食字旁 Isnow 10 12 2005年2月8日 UTC 还有世紀帝國建议转换成 帝国时代 Exile 03 23 2005年2月14日 UTC 朝花夕十 应为 朝花夕拾 繁体 朝花夕拾 转换为前者 岳麓书院转繁应转成 嶽麓書院 涓生地名蚌埠地名不简化 简繁应该一样 现在简化成了蚌端口了 check蚌埠 還有乌干达變成了烏乾達 應作烏干達 check乌干达 乾的问题比较多 清朝的康雍乾也不能转成干 check康雍乾 肉丝跑蛋 留言 05 32 2004年12月29日 UTC 测试 Zhengzhu 06 56 2004年12月28日 UTC 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讨论已经移动到Wikipedia talk 繁简体转换请求对于Mediawiki Zhconversiontable的用法有些疑问 例如突尼西亞和突尼斯 应该放在zh cn还是zh tw 还是两边都放 就是说在zh cn放上突尼西亞 gt 突尼斯 而在zh tw放上突尼斯 gt 突尼西亞 百無一用是書生 03 55 2004年12月30日 UTC 两边都放 Zhengzhu 18 17 2004年12月30日 UTC 維基共享資源 gt 维基共享资源在繁体时显示維基共享資源 gt 維基共用資源 怎么修改也不行 百無一用是書生 03 46 2004年12月31日 UTC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Help talk 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 2004年存档 amp oldid 11582814 返回到 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 2004年存档 页面,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