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週期的一部分。東太平洋颶風季從1999年5月至1999年11月結束;而中太平洋颶風季從1999年6月開始,至1999年11月結束。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颱風,並被列入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在中東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xxE或xxC。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999年6月18日
末個系統消散1999年10月11日
最強風暴
名稱戴娜
 • 最高風速140 mph(220 km/h)
 • 最低氣壓943 mbarhPa;27.85 inHg
氣旋季統計
熱帶低氣壓數14
風暴數9
颶風數6
大型颶風數
三級+
2
死亡人數16
財產損失不明
太平洋颶風季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熱帶氣旋

颶風Adrian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6月18日-1999年6月22日
強度100 mph(155 km/h)(一分鐘) 
973 mbarhPa

颶風Beatriz

3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9日-1999年7月17日
強度120 mph(195 km/h)(一分鐘) 
955 mbarhPa

熱帶風暴Calvin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25日-1999年7月27日
強度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5 mbarhPa

颶風多拉 (Dora)

4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6日-1999年8月20日離開東北太平洋
強度140 mph(220 km/h)(一分鐘) 
943 mbarhPa

8月6日,於北美洲墨西哥以南的東太平洋海面有一熱帶擾動發展,並向穩定西移動,更名多拉。多拉於夏威夷群島和北美洲大陸之間的東太平洋海面曾一度達至每分鐘220公里每小時的最高持續風速。於夏威夷群島以南略過後,強度開始進一步減弱。

其後,多拉進入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發出最後的警報,並改由日本氣象廳(JMA)發報。

颶風Eugene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6日-1999年8月15日
強度110 mph(175 km/h)(一分鐘) 
964 mbarhPa

熱帶風暴Fernand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17日-1999年8月22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4 mbarhPa

颶風Greg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9月5日-1999年9月9日
強度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6 mbarhPa

颶風Hilary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9月17日-1999年9月21日
強度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7 mbarhPa

熱帶風暴Irwin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10月8日-1999年10月11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96 mbarhPa

其他熱帶氣旋

除了被國家颶風中心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03E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14日-1999年7月15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熱帶低氣壓04E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23日-1999年7月25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熱帶低氣壓06E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26日-1999年7月28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5 mbarhPa

熱帶低氣壓09E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13日-1999年8月15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5 mbarhPa

熱帶低氣壓11E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23日-1999年8月24日
強度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0 mbarhPa

風暴名稱

東太平洋

下面的名字將被用於於1999年在東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風暴。如果有退役名稱的話,將由世界氣象組織在2000年春天宣布。在這個名單中未退役的名字將在2005年的風季中再次使用。這是的1993年風季使用相同的名單。

  • Adrian
  • Beatriz
  • Calvin
  • Dora
  • Eugene
  • Fernanda
  • Greg
  • Hilary
  • Irwin
  • Jova(未用)
  • Kenneth(未用)
  • Lidia(未用)
  • Max(未用)
  • Norma(未用)
  • Otis(未用)
  • Pilar(未用)
  • Ramon(未用)
  • Selma(未用)
  • Todd(未用)
  • Veronica(未用)
  • Wiley(未用)
  • Xina(未用)
  • York(未用)
  • Zelda(未用)

中太平洋

下列名稱將用於1999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風暴

  • Upana(未用)
  • Wene(未用)
  • Alika(未用)
  • Ele(未用)

參考資料

內部連結

  • 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 1999年大西洋颶風季
  • 1999年北印度洋氣旋季
  • 1998-1999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 1998-1999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
  • 1998-1999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1999-2000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 1999-2000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
  • 1999-2000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外部連結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 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週期的一部分, 東太平洋颶風季從1999年5月至1999年11月結束, 而中太平洋颶風季從1999年6月開始, 至1999年11月結束,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颱風, 並被列入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在中東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及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 國際編號為xxe或xxc, 氣旋季總結圖氣旋季長度首個系統形成1999年6月18日末個系統消散1999年.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週期的一部分 東太平洋颶風季從1999年5月至1999年11月結束 而中太平洋颶風季從1999年6月開始 至1999年11月結束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颱風 並被列入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在中東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及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 國際編號為xxE或xxC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氣旋季總結圖氣旋季長度首個系統形成1999年6月18日末個系統消散1999年10月11日最強風暴名稱戴娜 最高風速140 mph 220 km h 最低氣壓943 mbar hPa 27 85 inHg 氣旋季統計熱帶低氣壓數14風暴數9颶風數6大型颶風數 三級 2死亡人數16財產損失不明太平洋颶風季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目录 1 熱帶氣旋 1 1 颶風Adrian 1 2 颶風Beatriz 1 3 熱帶風暴Calvin 1 4 颶風多拉 Dora 1 5 颶風Eugene 1 6 熱帶風暴Fernanda 1 7 颶風Greg 1 8 颶風Hilary 1 9 熱帶風暴Irwin 2 其他熱帶氣旋 2 1 熱帶低氣壓03E 2 2 熱帶低氣壓04E 2 3 熱帶低氣壓06E 2 4 熱帶低氣壓09E 2 5 熱帶低氣壓11E 3 風暴名稱 3 1 東太平洋 3 2 中太平洋 4 參考資料 5 內部連結 6 外部連結熱帶氣旋 编辑颶風Adrian 编辑 2級 颶風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6月18日 1999年6月22日強度100 mph 155 km h 一分鐘 973 mbar hPa 主条目 颶風Adrian 1999年 颶風Beatriz 编辑 3級 颶風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9日 1999年7月17日強度120 mph 195 km h 一分鐘 955 mbar hPa 熱帶風暴Calvin 编辑 熱帶風暴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25日 1999年7月27日強度40 mph 65 km h 一分鐘 1005 mbar hPa 颶風多拉 Dora 编辑 4級 颶風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6日 1999年8月20日 離開東北太平洋 強度140 mph 220 km h 一分鐘 943 mbar hPa 主条目 颶風多拉 1999年 8月6日 於北美洲墨西哥以南的東太平洋海面有一熱帶擾動發展 並向穩定西移動 更名多拉 多拉於夏威夷群島和北美洲大陸之間的東太平洋海面曾一度達至每分鐘220公里每小時的最高持續風速 於夏威夷群島以南略過後 強度開始進一步減弱 其後 多拉進入西北太平洋海域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發出最後的警報 並改由日本氣象廳 JMA 發報 颶風Eugene 编辑 2級 颶風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6日 1999年8月15日強度110 mph 175 km h 一分鐘 964 mbar hPa 熱帶風暴Fernanda 编辑 熱帶風暴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17日 1999年8月22日強度65 mph 100 km h 一分鐘 994 mbar hPa 颶風Greg 编辑 1級 颶風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9月5日 1999年9月9日強度75 mph 120 km h 一分鐘 986 mbar hPa 主条目 颶風Greg 1999年 颶風Hilary 编辑 1級 颶風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9月17日 1999年9月21日強度75 mph 120 km h 一分鐘 987 mbar hPa 熱帶風暴Irwin 编辑 熱帶風暴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10月8日 1999年10月11日強度60 mph 95 km h 一分鐘 996 mbar hPa 其他熱帶氣旋 编辑除了被國家颶風中心和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的熱帶氣旋外 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 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03E 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14日 1999年7月15日強度35 mph 55 km h 一分鐘 1007 mbar hPa 熱帶低氣壓04E 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23日 1999年7月25日強度35 mph 55 km h 一分鐘 1007 mbar hPa 熱帶低氣壓06E 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7月26日 1999年7月28日強度35 mph 55 km h 一分鐘 1005 mbar hPa 熱帶低氣壓09E 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13日 1999年8月15日強度35 mph 55 km h 一分鐘 1005 mbar hPa 熱帶低氣壓11E 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WS 持續日期1999年8月23日 1999年8月24日強度35 mph 55 km h 一分鐘 1000 mbar hPa 風暴名稱 编辑東太平洋 编辑 下面的名字將被用於於1999年在東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風暴 如果有退役名稱的話 將由世界氣象組織在2000年春天宣布 在這個名單中未退役的名字將在2005年的風季中再次使用 這是的1993年風季使用相同的名單 Adrian Beatriz Calvin Dora Eugene Fernanda Greg Hilary Irwin Jova 未用 Kenneth 未用 Lidia 未用 Max 未用 Norma 未用 Otis 未用 Pilar 未用 Ramon 未用 Selma 未用 Todd 未用 Veronica 未用 Wiley 未用 Xina 未用 York 未用 Zelda 未用 中太平洋 编辑 下列名稱將用於1999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風暴 Upana 未用 Wene 未用 Alika 未用 Ele 未用 參考資料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內部連結 编辑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1999年大西洋颶風季 1999年北印度洋氣旋季 1998 1999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1998 1999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 1998 1999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1999 2000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1999 2000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 1999 2000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外部連結 编辑美國國家颶風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國中太平洋颶風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國海軍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1999年太平洋颶風季 amp oldid 6395008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