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1973年泰國學運

1973年泰國學運,又稱10月14日事件泰語เหตุการณ์ 14 ตุลา皇家轉寫Hetkan Sip-Si Tula)或悲悼日泰語วันมหาวิปโยค皇家轉寫Wan Maha Wippayok[1],是泰國政治的分水嶺事件之一。事件導致反共的軍事獨裁他侬·吉滴卡宗總理下台,並促使泰國政治英语Politics of Thailand轉型,也反映了泰國大學生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泰国民主纪念碑前聚集的人群

背景 编辑

1950至1970年代的學生運動 编辑

1950年代起,左翼思潮開始進入泰國校園,許多學生開始發動學運及示威遊行,反對政府的親美政策。1957年2月,陸軍元帥鑾披汶由於選舉舞弊,致使朱拉隆功大學法政大學學生聯合抗議,陸軍元帥沙立則利用學生的憤怒情緒,於1957年9月16日在陸軍元帥他儂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披汶政權。政變後,他儂出任首相,但隨即於1958年遭到沙立發動的另一次政變推翻,沙立親任首相[2]

沙立上任後,廢除憲法、解散議會、禁止政黨活動,並實施戒嚴,令學生運動一度休止,並同時加速發展國家的經濟。1963年11月,沙立過世,他儂重新執政,對於知識份子及知識分子相對較為寬容[2]。1960年代出版的《社會科學研究》(Social Science Review)雜誌也使知識分子開始辯論及反思泰國的政治體制。在主要幾間大學開始出現不少讀書會以及重要的公民團體,如「Sapha Na Dome」、「Sethatham」,以及「SOTUS」等等。這些團體紛紛在社會科學研究上發表論文,甚至批評政府。有些團體亦開始舉行地下研討會,加強學生的分析及批判能力[3]。同時由於大學人數的成長,學生們的政治影響力也跟著增加。自1961年至事件發生前的1972年,泰國的大學生從15,000人成長到了150,000人,大學數量也從原本的5間增加到了17間[4]

全泰學生中心 编辑

讀書會團體與既存的學生會發揮了各自不同的功能。讀書會通常以較基進的方式對於泰國社會進行分析,對社會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也較左傾。且不同於官方的學生會,讀書會組織較為自由,且無校際競爭的關係,較容易形成校際團體[3]:10和平工作團等組織帶來的農村服務營,也藉由讓學生們下鄉服務,了解到農村所面對的問題。也使學生意識到學校訓練的不足,以致其所學無法用於改善大多數人所處的農村環境[5]:5–6

於是在校際活動熱絡的氛圍下,全泰學生中心(National Student Center of Thailand,NSCT)於1968年成立,以統籌及代表學生運動。該組織在運作初期主要跟外國大學組織聯絡,以及關注社區事務[2]。該組織由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學農業大學英语Kasetsart University藝術大學英语Silpakorn University瑪希敦大學清邁大學孔敬大學宋卡王子大學、巴訕米師範學院(Prasanmit Teachers College,今詩納卡寧威洛大學)、邦賢師範學院(Bangsaen Teachers College,今東方大學英语Burapha University)、巴吞旺師範學院(Patumwan Teachers College,今併入詩納卡寧威洛大學)以及等11間大學各派出2位代表組織而成[6]:47–50。組織下轄三個委員會,由各校的學生會長所組成,並決定全泰學生中心的政策走向以及選舉領導人[7]:17-18

然而,由於組織幹部大多由學生會幹部擔任,而社會運動者在當時的環境下無法獲得大多數學生的支持,藉由選舉進入學生會。因此全泰學生中心成立初期並不特別活躍,且並無組織任何政治活動。如朱拉隆功大學於1970年9月發起反貪腐運動時,全泰學生中心也未干涉。該組織反而較專注於社區服務、新生輔導,還演出電視節目讚頌蒲美蓬國王,顯示出其忠誠及保守的政治傾向,因此許多讀書會團體都認為全泰學生中心過於保守且消極[5]:6-7

然而到了1972年,朱拉隆功大學理工科學生提拉育·汶密英语Thirayuth Boonmee選上了該組織的祕書長,並提升全泰學生中心對於政治運動的關注。提拉育謹慎地選擇對抗的議題,使組織動員並保有政治動能[8]:245。然而,儘管在學生運動當下,成員們表面上看起來團結,但其實其中有明顯的分裂。如在推翻他儂內閣時,該組織雖然顯露了團結一心的表象。但在他儂流亡後,溫和派的大學生及激進派的職校生隨即分裂。同時,全泰學生中心也面臨了宋峇(Sombat Thamrongthanyawongse)及社訕英语Seksan Prasertkul(Seksan Prasertkul)等兩大領導人的派系問題。有些學者將此與泰國傳統官僚體系常見的個人派系權力競爭相關聯。但也有人藉由舉證兩者在反對建造曼谷第二機場時的立場,來論述他們是可能合作的[9]:517-521

事件前奏 编辑

1972年11月,全泰學生中心發動了抵制日貨的運動。當時選擇這個議題算是一種策略行動,既不會直接踩到他儂政權的底線,也可以對大眾顯示學生對社會的關心。在這次行動中,全泰學生中心在購物中心內發放抵制日貨的宣傳單,對總理他儂建議十點經濟計畫,並組織了遊行活動[10]:137。雖然當時仍有黨禁,但由於該次活動贏得了大眾的普遍支持,官方也無法直接干預全泰學生中心的運作[11]:144-145

在抵制日貨的行動成功後,組織又進一步於當年12月反對官方頒布的《全國行政委員會第299號令》。該命令將司法權置於全國行政委員會(National Executive Council)之下,使司法權受到官僚行政體系的掌控。於是全泰學生中心於法政大學發動了過夜靜坐活動,並從該校為起點,遊行至朱拉隆功大學。同時清邁大學也發動了示威活動。該項活動也受到泰國律師協會及部分媒體的支持,於是官方於三天後撤回了命令[12]

1973年4月29日,一部軍用直升機墜毀於童·艾·納雷松野生生物保護區,死者包含幾名高層軍官及家眷、富商,以及一位電影明星[13]:123。該事件明顯揭示官員違法進入保護區狩獵,且巨星的殞落引起輿論譁然[10]:139。1973年6月,9名南甘杏大學的大學生公開嚴厲譴責他儂及副總理巴博英语Praphas Charusathien(Praphas Charusathien)「延遲退休」的決定[14],並發放文宣諷刺前述的狩獵醜聞,揭露了醜聞的細節,這些學生遭到開除,但引起全國人民對於執政政府的震怒[10]:139。6月22日,全泰學生中心組織集會,號召五萬名學生在「民主紀念碑」前靜坐抗議,要求讓這些學生復學,並要求校長下台[2][11]:146。政府後來迫於學生壓力,答應學生要求,讓學生復學且撤換校長。

自此,全泰學生中心名聲鵲起,且同時也有了策畫集會的經驗。到了事件發生的1973年10月時,他們已經藉由過去的行動和策略,累積了足夠的政治聲望[10]

學運爆發 编辑

10月6日,提拉育等11名社會運動者在邦蘭普暹羅廣場,以及水門市場英语Pratunam Market等曼谷鬧區派發傳單,呼籲政府及早起草新憲法。結果遭到警方根據集會禁令中「不得聚眾多於五人」的規範逮捕[15]:3[註 1]。被逮捕者被送至警局總部,且其住處遭到搜查[6]。隔日,另一名呼籲及早頒布永久憲法的倡議者Kongkiat Kongka也遭到逮捕[6]:59-71。10月8日,12名被捕者遭到拒絕保釋,副首相巴博控告提拉育等人意圖顛覆政府[6]:59-71

10月9日,2000名法政大學學生發動反政府示威,並於示威後進行進行守夜活動,朱拉隆功大學學生及數名教授也於此時加入。同日,前國會議員Khaisaeng Suksai也遭到逮捕,被捕人數此時已上升至13人[6]。隔日,其他學生團體也參與了集會,使曼谷的示威人數上升[6]。同時,政府為因應抗議活動,秘密組織了以副首相巴博為首的危機控制中心[15]。10月11日,巴博同意會見學生,學生要求政府釋放,但遭到巴博拒絕。同時為因應逐漸上升的抗議人數,示威根據地移至法政大學。此時的示威人數已經達到了50,000人[6]。10月12日,政府宣布將會允許13人保釋,但遭到學生的拒絕,學生們要求政府必須無條件釋放被捕者[6]

10月13日,400,000人上街遊行至民主紀念碑,要求政府釋放被捕者。政府迅速答應該項要求,並承諾永久憲法會預定於1974年10月頒布。在政府答應要求後,學生答應回到學校,然而仍約有200,000名學生拒絕解散,領導人社訕英语Seksan Prasertkul決定率眾前往皇宮尋求蒲美蓬國王的答覆[6]。隔日學生到達皇宮,並與王室發言人見面,發言人要求學生解散,而學生也同意。於是警方設置路障,讓學生能往單一方向解散。但因為群眾數量過大,警方設置的動向使很多學生根本動彈不得,但警方拒絕分流人潮,導致學生不滿。後來因為不明原因,群眾開始躁動,開始發生了一些零星警方對民眾的暴力事件。在上午在皇宮附近發生了幾場炸彈爆炸案後,警方開始攻擊學生。於是在接近中午時,雙方之間的衝突於焉全面引爆。政府出動了坦克車、直升機、步兵來支援警力。事件造成77人死亡,857人受傷[16]拉差丹儂大道英语Ratchadamnoen Avenue附近多棟建築著火,軍隊更接著佔領了法政大學[17]:71。他儂下令陸軍總司令克立英语Kris Sivara進行更大規模的武力鎮壓,但遭到拒絕[17]:71。此時,同情學生的群眾加入抵抗,示威群眾頓時暴增到了500,000人,到了晚間軍隊終於撤出。隨著政治危機逐漸擴大,蒲美蓬召集他儂入宮[17]:71。下午7點15分,國王於電視和收音機上宣布,他儂請辭,軍政府內閣解散,並主張國家應該重返憲政[6][15]

警察總部周圍的示威則持續到10月15日,群眾要求必須剝奪他儂軍事長官的身分[18]。後來,他儂、巴博,以及納隆上校(Colonel Narong Kittikachorn,其妻為巴博之女)夫婦流亡國外,事件迅速平息。同日,國王任命文人部長訕耶教授擔任臨時總理,為泰國憲政史上第二度短暫的文人統治[17]:204

事件之後 编辑

事件之後的至1976年10月軍方再次發動政變為止,泰國進入了為時三年的「民主實驗時期」(Democratic Experiment),軍方對政治的影響力盪到谷底[17]:72。泰王任命訕耶擔任臨時總理,也任命了2,436個不同階層的人共同組成「國民大會」(National Convention),再由國民大會中選出299名制憲議員,以起草新憲法[17]:72。制憲委員中,軍方代表僅占了52席,其中28席還是退役軍官,現職軍人僅占總議席8%,為泰國議會史上軍方代表比例的最低紀錄[17]:72。雖然如此,大多數委員仍傾向保守及保護上層階級的利益,而參與1973年的群眾運動勢力則未納入,這也為日後的政治發展埋下隱患[19]

1974年10月,新憲法泰语รัฐธรรมนูญแห่ง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_พุทธศักราช_2517公布,新憲採用兩院制,下議院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上議院議員則由下議員領袖舉薦,泰王任命。此外,新憲也規定現役軍官不得入閣,為泰國首部禁止軍人干政的憲法[17]:72。1974年憲法被稱為「泰國最民主的憲法」[17]:72

分析 编辑

本次事件無疑是由大學生們所領導,但其中的仍有其他勢力參與。包含他儂軍政府的對立軍事力量,特別是海軍和陸軍之間的對立關係,以及1973年8月至9月之間的一些發動野貓罷工的勞工。這些勢力都一同創造了他儂軍政府倒台的氛圍[6]:71-72。蒲美蓬在調停事件之後,任命新總理及制憲議員。君權制度在此事件中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樹立的國王在重大爭議中最終裁決者的角色[9]:512-514

泰國共產黨在事件發生時並沒有產生重要影響,也出於下列幾項原因沒有成功將此次學運納入其鬥爭。第一,當時的大學生大多來自中產階級和中下階級,因此大多希望在畢業後覓得公職[11]:286。前共產黨黨員Gawin Chutima表示,泰國學生的思想仍囚錮在傳統的萨迪纳制度英语Sakdina中,服從上司及上流階級[20]:18。此外,泰共堅守毛主義,堅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泰國共產黨始終不將1973年10月事件視為共產革命的前鋒,甚至認為這些學生愚蠢又散漫,這種觀點一直到1976年之後仍然持續於泰共中[21]:16-17。不過在事件之後,泰共開始在大學中發放文宣、書籍,和文章來招募新血。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全泰學生中心的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呼籲暴力革命才是改善社會的唯一途徑[11]:162

政權倒台後的民主試驗時期雖有「民主」之名,但其實並不符合現今主流的民主觀點。1974年末期之後,軍方及右翼勢力在事件後的再起,右翼團體開始發動了對農運及學運領袖的刺殺行動[5]:20-21。說來有點諷刺,學運因為反對他儂而興起,但在他儂倒台之後,一個明顯的共同目標消失了,學生運動也隨之瓦解。

參見 编辑

  • 1970年代泰國農民起義英语1970s peasant revolts in Thailand
  • 1976年法政大學大屠殺

註釋 编辑

  1. ^ 除提拉育外,被逮捕者還包含Prapansak Kamolpetch、Boonsong Chalethorn、Bandhit Hengnilrat、Visa Kanthap、Thanya Chunkathatharn、Thawee Muenthikorn、Montri Juengsirinarak、Nopporn Suwanpanich、Preedi Boonsue,以及Chaiwat Suravichai

參考文獻 编辑

  1. ^ Kobkua Suwannathat-Pian, Kings, Country and Constitutions: Thailand's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32-2000, RoutledgeCurzon: 169, 2003 
  2. ^ 2.0 2.1 2.2 2.3 TNL香港編輯. 1973年10月14日:泰王蒲美蓬和學生運動的血腥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6-10-14 [2018-02-25]. (原始内容于2019-05-02) (中文(繁體)). 
  3. ^ 3.0 3.1 Jumbala, Prudhisan. The Emergence of the Thai Student Movement in Southeast Asian Spectrum. Social Science Review. October 1975: 9–10. 
  4. ^ Prajak Kongkirati, "Thail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tudent Resistance" in Weiss, Meredith L. (ed), "Student Activism in Asia: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less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sota : 2012, pp. 234–241
  5. ^ 5.0 5.1 5.2 Elinor Bartak, "The Student Movement in Thailand: 1970-1976", Cent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Clayton, Australia:1993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Prizzia, Rosario, Thailand in transition: the role of oppositional forc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85.:59-71
  7. ^ Ross Prizzia and Narong Sinsawasdi, "Evolution of the Thai student Movement (1940–1974)", Asia Quarterly, vol 1, 1975.
  8. ^ Prajak Kongkirati, "Thail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tudent Resistance" in Weiss, Meredith L. (ed), Student Activism in Asia: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less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2012.
  9. ^ 9.0 9.1 Zimmerman, Robert F. "Student 'Revolution' in Thailand: The End of the Thai Bureaucratic Polity?", Asian Survey, XIV, 6 (June 1974).
  10. ^ 10.0 10.1 10.2 10.3 Prudhisan Jumbala, "Interest and Pressure Groups" in S. Xuto, Governments and Politics of Thai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1987
  11. ^ 11.0 11.1 11.2 11.3 David Morell and Chan-anan Samudavanija, Political Conflict in Thailand; Reform, Reaction, Revolution.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Mass: 1981
  12. ^ Ross Prizzia and Narong Sinsawasdi, Thailand; Student Activism and Political Change, Duang Kamol, Bangkok: 1974 pp. 30–34.
  13. ^ Lee, Yok-shiu F.; So, Alvin Y. 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M.E. Sharpe. 1999 [2018-02-28]. ISBN 9781563249099. (原始内容于2019-05-02) (英语). 
  14. ^ Bangkok Post, 24 May 1973.
  15. ^ 15.0 15.1 15.2 Kraiyudht Dhiratayakinant, ed., Thailand—Profile 1975, Bangkok: Voice of the Nation, 1975
  16. ^ Ashayagachat, Achara. Few crisis lessons learned. Bangkok Post. 2016-10-03 [2016-10-03].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陳佩修. 軍人與政治:泰國的軍事政變與政治變遷.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09年. ISBN 9789860199307. 
  18. ^ Bangkok Post, 16 October 1973.
  19. ^ SarDesai, D. R. 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 2 edition. Boulder, CO: Routledge. 2012-12-01 [2018-03-02]. ISBN 9780813348377. (原始内容于2019-05-02). 
  20. ^ Chutima, Gawi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ailand 1973-1987. Cellar Book Shop. May 1990 [2018-03-03]. ISBN 9789990732115. (原始内容于2018-03-03). 
  21. ^ Yuangrat Wedel, The Thai Radical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Maruzen Asia, Singapore: 1983.

延伸閱讀 编辑

  • Prachak Kongkirati. And Then the Movement Appears: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Students and Scholars before 14 October (pdf). Bangkok: Thammasat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8-02-28]. ISBN 9745719366. (原始内容 (PDF)于2020-10-19) (泰语). 

1973年泰國學運, 又稱10月14日事件, 泰語, เหต, การณ, ลา, 皇家轉寫, hetkan, tula, 或悲悼日, 泰語, นมหาว, ปโยค, 皇家轉寫, maha, wippayok, 是泰國政治的分水嶺事件之一, 事件導致反共的軍事獨裁者他侬, 吉滴卡宗總理下台, 並促使泰國政治, 英语, politics, thailand, 轉型, 也反映了泰國大學生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泰国民主纪念碑前聚集的人群, 目录, 背景, 1950至1970年代的學生運動, 全泰學生中心, 事件前. 1973年泰國學運 又稱10月14日事件 泰語 ehtukarn 14 tula 皇家轉寫 Hetkan Sip Si Tula 或悲悼日 泰語 wnmhawipoykh 皇家轉寫 Wan Maha Wippayok 1 是泰國政治的分水嶺事件之一 事件導致反共的軍事獨裁者他侬 吉滴卡宗總理下台 並促使泰國政治 英语 Politics of Thailand 轉型 也反映了泰國大學生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泰国民主纪念碑前聚集的人群 目录 1 背景 1 1 1950至1970年代的學生運動 1 2 全泰學生中心 2 事件前奏 3 學運爆發 4 事件之後 5 分析 6 參見 7 註釋 8 參考文獻 9 延伸閱讀背景 编辑1950至1970年代的學生運動 编辑 1950年代起 左翼思潮開始進入泰國校園 許多學生開始發動學運及示威遊行 反對政府的親美政策 1957年2月 陸軍元帥鑾披汶由於選舉舞弊 致使朱拉隆功大學及法政大學學生聯合抗議 陸軍元帥沙立則利用學生的憤怒情緒 於1957年9月16日在陸軍元帥他儂的支持下發動政變 推翻披汶政權 政變後 他儂出任首相 但隨即於1958年遭到沙立發動的另一次政變推翻 沙立親任首相 2 沙立上任後 廢除憲法 解散議會 禁止政黨活動 並實施戒嚴 令學生運動一度休止 並同時加速發展國家的經濟 1963年11月 沙立過世 他儂重新執政 對於知識份子及知識分子相對較為寬容 2 1960年代出版的 社會科學研究 Social Science Review 雜誌也使知識分子開始辯論及反思泰國的政治體制 在主要幾間大學開始出現不少讀書會以及重要的公民團體 如 Sapha Na Dome Sethatham 以及 SOTUS 等等 這些團體紛紛在社會科學研究上發表論文 甚至批評政府 有些團體亦開始舉行地下研討會 加強學生的分析及批判能力 3 同時由於大學人數的成長 學生們的政治影響力也跟著增加 自1961年至事件發生前的1972年 泰國的大學生從15 000人成長到了150 000人 大學數量也從原本的5間增加到了17間 4 全泰學生中心 编辑 讀書會團體與既存的學生會發揮了各自不同的功能 讀書會通常以較基進的方式對於泰國社會進行分析 對社會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也較左傾 且不同於官方的學生會 讀書會組織較為自由 且無校際競爭的關係 較容易形成校際團體 3 10 和平工作團等組織帶來的農村服務營 也藉由讓學生們下鄉服務 了解到農村所面對的問題 也使學生意識到學校訓練的不足 以致其所學無法用於改善大多數人所處的農村環境 5 5 6 於是在校際活動熱絡的氛圍下 全泰學生中心 National Student Center of Thailand NSCT 於1968年成立 以統籌及代表學生運動 該組織在運作初期主要跟外國大學組織聯絡 以及關注社區事務 2 該組織由朱拉隆功大学 法政大學 農業大學 英语 Kasetsart University 藝術大學 英语 Silpakorn University 瑪希敦大學 清邁大學 孔敬大學 宋卡王子大學 巴訕米師範學院 Prasanmit Teachers College 今詩納卡寧威洛大學 邦賢師範學院 Bangsaen Teachers College 今東方大學 英语 Burapha University 巴吞旺師範學院 Patumwan Teachers College 今併入詩納卡寧威洛大學 以及等11間大學各派出2位代表組織而成 6 47 50 組織下轄三個委員會 由各校的學生會長所組成 並決定全泰學生中心的政策走向以及選舉領導人 7 17 18 然而 由於組織幹部大多由學生會幹部擔任 而社會運動者在當時的環境下無法獲得大多數學生的支持 藉由選舉進入學生會 因此全泰學生中心成立初期並不特別活躍 且並無組織任何政治活動 如朱拉隆功大學於1970年9月發起反貪腐運動時 全泰學生中心也未干涉 該組織反而較專注於社區服務 新生輔導 還演出電視節目讚頌蒲美蓬國王 顯示出其忠誠及保守的政治傾向 因此許多讀書會團體都認為全泰學生中心過於保守且消極 5 6 7 然而到了1972年 朱拉隆功大學理工科學生提拉育 汶密 英语 Thirayuth Boonmee 選上了該組織的祕書長 並提升全泰學生中心對於政治運動的關注 提拉育謹慎地選擇對抗的議題 使組織動員並保有政治動能 8 245 然而 儘管在學生運動當下 成員們表面上看起來團結 但其實其中有明顯的分裂 如在推翻他儂內閣時 該組織雖然顯露了團結一心的表象 但在他儂流亡後 溫和派的大學生及激進派的職校生隨即分裂 同時 全泰學生中心也面臨了宋峇 Sombat Thamrongthanyawongse 及社訕 英语 Seksan Prasertkul Seksan Prasertkul 等兩大領導人的派系問題 有些學者將此與泰國傳統官僚體系常見的個人派系權力競爭相關聯 但也有人藉由舉證兩者在反對建造曼谷第二機場時的立場 來論述他們是可能合作的 9 517 521 事件前奏 编辑1972年11月 全泰學生中心發動了抵制日貨的運動 當時選擇這個議題算是一種策略行動 既不會直接踩到他儂政權的底線 也可以對大眾顯示學生對社會的關心 在這次行動中 全泰學生中心在購物中心內發放抵制日貨的宣傳單 對總理他儂建議十點經濟計畫 並組織了遊行活動 10 137 雖然當時仍有黨禁 但由於該次活動贏得了大眾的普遍支持 官方也無法直接干預全泰學生中心的運作 11 144 145 在抵制日貨的行動成功後 組織又進一步於當年12月反對官方頒布的 全國行政委員會第299號令 該命令將司法權置於全國行政委員會 National Executive Council 之下 使司法權受到官僚行政體系的掌控 於是全泰學生中心於法政大學發動了過夜靜坐活動 並從該校為起點 遊行至朱拉隆功大學 同時清邁大學也發動了示威活動 該項活動也受到泰國律師協會及部分媒體的支持 於是官方於三天後撤回了命令 12 1973年4月29日 一部軍用直升機墜毀於童 艾 納雷松野生生物保護區 死者包含幾名高層軍官及家眷 富商 以及一位電影明星 13 123 該事件明顯揭示官員違法進入保護區狩獵 且巨星的殞落引起輿論譁然 10 139 1973年6月 9名南甘杏大學的大學生公開嚴厲譴責他儂及副總理巴博 英语 Praphas Charusathien Praphas Charusathien 延遲退休 的決定 14 並發放文宣諷刺前述的狩獵醜聞 揭露了醜聞的細節 這些學生遭到開除 但引起全國人民對於執政政府的震怒 10 139 6月22日 全泰學生中心組織集會 號召五萬名學生在 民主紀念碑 前靜坐抗議 要求讓這些學生復學 並要求校長下台 2 11 146 政府後來迫於學生壓力 答應學生要求 讓學生復學且撤換校長 自此 全泰學生中心名聲鵲起 且同時也有了策畫集會的經驗 到了事件發生的1973年10月時 他們已經藉由過去的行動和策略 累積了足夠的政治聲望 10 學運爆發 编辑10月6日 提拉育等11名社會運動者在邦蘭普 暹羅廣場 以及水門市場 英语 Pratunam Market 等曼谷鬧區派發傳單 呼籲政府及早起草新憲法 結果遭到警方根據集會禁令中 不得聚眾多於五人 的規範逮捕 15 3 註 1 被逮捕者被送至警局總部 且其住處遭到搜查 6 隔日 另一名呼籲及早頒布永久憲法的倡議者Kongkiat Kongka也遭到逮捕 6 59 71 10月8日 12名被捕者遭到拒絕保釋 副首相巴博控告提拉育等人意圖顛覆政府 6 59 71 10月9日 2000名法政大學學生發動反政府示威 並於示威後進行進行守夜活動 朱拉隆功大學學生及數名教授也於此時加入 同日 前國會議員Khaisaeng Suksai也遭到逮捕 被捕人數此時已上升至13人 6 隔日 其他學生團體也參與了集會 使曼谷的示威人數上升 6 同時 政府為因應抗議活動 秘密組織了以副首相巴博為首的危機控制中心 15 10月11日 巴博同意會見學生 學生要求政府釋放 但遭到巴博拒絕 同時為因應逐漸上升的抗議人數 示威根據地移至法政大學 此時的示威人數已經達到了50 000人 6 10月12日 政府宣布將會允許13人保釋 但遭到學生的拒絕 學生們要求政府必須無條件釋放被捕者 6 10月13日 400 000人上街遊行至民主紀念碑 要求政府釋放被捕者 政府迅速答應該項要求 並承諾永久憲法會預定於1974年10月頒布 在政府答應要求後 學生答應回到學校 然而仍約有200 000名學生拒絕解散 領導人社訕 英语 Seksan Prasertkul 決定率眾前往皇宮尋求蒲美蓬國王的答覆 6 隔日學生到達皇宮 並與王室發言人見面 發言人要求學生解散 而學生也同意 於是警方設置路障 讓學生能往單一方向解散 但因為群眾數量過大 警方設置的動向使很多學生根本動彈不得 但警方拒絕分流人潮 導致學生不滿 後來因為不明原因 群眾開始躁動 開始發生了一些零星警方對民眾的暴力事件 在上午在皇宮附近發生了幾場炸彈爆炸案後 警方開始攻擊學生 於是在接近中午時 雙方之間的衝突於焉全面引爆 政府出動了坦克車 直升機 步兵來支援警力 事件造成77人死亡 857人受傷 16 拉差丹儂大道 英语 Ratchadamnoen Avenue 附近多棟建築著火 軍隊更接著佔領了法政大學 17 71 他儂下令陸軍總司令克立 英语 Kris Sivara 進行更大規模的武力鎮壓 但遭到拒絕 17 71 此時 同情學生的群眾加入抵抗 示威群眾頓時暴增到了500 000人 到了晚間軍隊終於撤出 隨著政治危機逐漸擴大 蒲美蓬召集他儂入宮 17 71 下午7點15分 國王於電視和收音機上宣布 他儂請辭 軍政府內閣解散 並主張國家應該重返憲政 6 15 警察總部周圍的示威則持續到10月15日 群眾要求必須剝奪他儂軍事長官的身分 18 後來 他儂 巴博 以及納隆上校 Colonel Narong Kittikachorn 其妻為巴博之女 夫婦流亡國外 事件迅速平息 同日 國王任命文人部長訕耶教授擔任臨時總理 為泰國憲政史上第二度短暫的文人統治 17 204 事件之後 编辑事件之後的至1976年10月軍方再次發動政變為止 泰國進入了為時三年的 民主實驗時期 Democratic Experiment 軍方對政治的影響力盪到谷底 17 72 泰王任命訕耶擔任臨時總理 也任命了2 436個不同階層的人共同組成 國民大會 National Convention 再由國民大會中選出299名制憲議員 以起草新憲法 17 72 制憲委員中 軍方代表僅占了52席 其中28席還是退役軍官 現職軍人僅占總議席8 為泰國議會史上軍方代表比例的最低紀錄 17 72 雖然如此 大多數委員仍傾向保守及保護上層階級的利益 而參與1973年的群眾運動勢力則未納入 這也為日後的政治發展埋下隱患 19 1974年10月 新憲法 泰语 rththrrmnuyaehngrachxanackrithy phuththskrach 2517 公布 新憲採用兩院制 下議院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 上議院議員則由下議員領袖舉薦 泰王任命 此外 新憲也規定現役軍官不得入閣 為泰國首部禁止軍人干政的憲法 17 72 1974年憲法被稱為 泰國最民主的憲法 17 72 分析 编辑本次事件無疑是由大學生們所領導 但其中的仍有其他勢力參與 包含他儂軍政府的對立軍事力量 特別是海軍和陸軍之間的對立關係 以及1973年8月至9月之間的一些發動野貓罷工的勞工 這些勢力都一同創造了他儂軍政府倒台的氛圍 6 71 72 蒲美蓬在調停事件之後 任命新總理及制憲議員 君權制度在此事件中不但沒有受到影響 還樹立的國王在重大爭議中最終裁決者的角色 9 512 514 泰國共產黨在事件發生時並沒有產生重要影響 也出於下列幾項原因沒有成功將此次學運納入其鬥爭 第一 當時的大學生大多來自中產階級和中下階級 因此大多希望在畢業後覓得公職 11 286 前共產黨黨員Gawin Chutima表示 泰國學生的思想仍囚錮在傳統的萨迪纳制度 英语 Sakdina 中 服從上司及上流階級 20 18 此外 泰共堅守毛主義 堅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泰國共產黨始終不將1973年10月事件視為共產革命的前鋒 甚至認為這些學生愚蠢又散漫 這種觀點一直到1976年之後仍然持續於泰共中 21 16 17 不過在事件之後 泰共開始在大學中發放文宣 書籍 和文章來招募新血 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全泰學生中心的報紙上的一篇文章 呼籲暴力革命才是改善社會的唯一途徑 11 162 政權倒台後的民主試驗時期雖有 民主 之名 但其實並不符合現今主流的民主觀點 1974年末期之後 軍方及右翼勢力在事件後的再起 右翼團體開始發動了對農運及學運領袖的刺殺行動 5 20 21 說來有點諷刺 學運因為反對他儂而興起 但在他儂倒台之後 一個明顯的共同目標消失了 學生運動也隨之瓦解 參見 编辑1970年代泰國農民起義 英语 1970s peasant revolts in Thailand 1976年法政大學大屠殺註釋 编辑 除提拉育外 被逮捕者還包含Prapansak Kamolpetch Boonsong Chalethorn Bandhit Hengnilrat Visa Kanthap Thanya Chunkathatharn Thawee Muenthikorn Montri Juengsirinarak Nopporn Suwanpanich Preedi Boonsue 以及Chaiwat Suravichai參考文獻 编辑 Kobkua Suwannathat Pian Kings Country and Constitutions Thailand s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32 2000 RoutledgeCurzon 169 2003 2 0 2 1 2 2 2 3 TNL香港編輯 1973年10月14日 泰王蒲美蓬和學生運動的血腥史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6 10 14 2018 0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2 中文 繁體 3 0 3 1 Jumbala Prudhisan The Emergence of the Thai Student Movement in Southeast Asian Spectrum Social Science Review October 1975 9 10 Prajak Kongkirati Thail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tudent Resistance in Weiss Meredith L ed Student Activism in Asia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less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sota 2012 pp 234 241 5 0 5 1 5 2 Elinor Bartak The Student Movement in Thailand 1970 1976 Cent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Clayton Australia 1993 6 00 6 01 6 02 6 03 6 04 6 05 6 06 6 07 6 08 6 09 6 10 Prizzia Rosario Thailand in transition the role of oppositional forc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85 59 71 Ross Prizzia and Narong Sinsawasdi Evolution of the Thai student Movement 1940 1974 Asia Quarterly vol 1 1975 Prajak Kongkirati Thail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tudent Resistance in Weiss Meredith L ed Student Activism in Asia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less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2012 9 0 9 1 Zimmerman Robert F Student Revolution in Thailand The End of the Thai Bureaucratic Polity Asian Survey XIV 6 June 1974 10 0 10 1 10 2 10 3 Prudhisan Jumbala Interest and Pressure Groups in S Xuto Governments and Politics of Thai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1987 11 0 11 1 11 2 11 3 David Morell and Chan anan Samudavanija Political Conflict in Thailand Reform Reaction Revolution Oelgeschlager Gunn amp Hain Mass 1981 Ross Prizzia and Narong Sinsawasdi Thailand Student Activism and Political Change Duang Kamol Bangkok 1974 pp 30 34 Lee Yok shiu F So Alvin Y Asia 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M E Sharpe 1999 2018 02 28 ISBN 97815632490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2 英语 Bangkok Post 24 May 1973 15 0 15 1 15 2 Kraiyudht Dhiratayakinant ed Thailand Profile 1975 Bangkok Voice of the Nation 1975 Ashayagachat Achara Few crisis lessons learned Bangkok Post 2016 10 03 2016 10 03 17 0 17 1 17 2 17 3 17 4 17 5 17 6 17 7 17 8 陳佩修 軍人與政治 泰國的軍事政變與政治變遷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09年 ISBN 9789860199307 Bangkok Post 16 October 1973 SarDesai D R 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 2 edition Boulder CO Routledge 2012 12 01 2018 03 02 ISBN 97808133483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2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Chutima Gawi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ailand 1973 1987 Cellar Book Shop May 1990 2018 03 03 ISBN 9789990732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3 03 Yuangrat Wedel The Thai Radical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Maruzen Asia Singapore 1983 延伸閱讀 编辑Prachak Kongkirati And Then the Movement Appears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Students and Scholars before 14 October pdf Bangkok Thammasat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8 02 28 ISBN 974571936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10 19 泰语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1973年泰國學運 amp oldid 7910555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