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高知城

高知城(日语:高知城こうちじょう Kōchi-jō */?)是位於日本高知縣高知市(舊土佐國土佐郡高知)的一座城堡,別名「鷹城」。高知城在江戶時代土佐藩的藩廳。高知城在江戶時代修築的天守及本丸御殿、追手門等建築仍有保存,是日本的史跡並被選入日本100名城。高知城位於高知平原日语高知平野中心處的大高坂山上,是梯郭式平山城。高知城利用大高坂山南側的鏡川日语鏡川和北側江之口川日语江ノ口川為天然護城河。在戰國時代之前,高知城名為大高坂山城。現在的高知城由江戶時代初期土佐藩初代藩主山內一豐興建,在第二代藩主山內忠義日语山内忠義時期竣工。山內一豐時期,高知城名為河中山城,後改名為高智山城,再改為現名。

高知城
こうちじょう Kōchi-jō
大高坂山城、河中山城
类型城郭構造:梯郭式平山城
天守構造:独立式望楼型
位置 日本高知縣
坐标33°33′38.53″N 133°31′53.54″E / 33.5607028°N 133.5315389°E / 33.5607028; 133.5315389坐标33°33′38.53″N 133°31′53.54″E / 33.5607028°N 133.5315389°E / 33.5607028; 133.5315389
建成时间1603年
廢城時間1871年
当前用途現存遺跡:現存天守・御殿・・門
石垣、堀
文化財指定:國家重要文化財(天守等15棟)
國家史跡
主要維修者山內豐敷日语山内豊敷
主要城主山內氏
建造者山內一豐

高知城躲過了明治時期廢城令及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是日本唯一本丸內建築得到完全保留的城郭。天守、御殿、追手門等15棟建築都得以現存,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城郭全體現在是高知公園,免費對公眾開放,但天守及本丸御殿需付費參觀。高知城附近地區城聚集有高知市政府、高知縣政府、地方法院、地方檢察院等行政和司法機構,是高知縣的行政中心。城內有山內一豐及妻子千代(見性院)、板垣退助的銅像。

歷史 编辑

古代 编辑

高知城的前身是大高坂山城,由南北朝時代支持南朝的大高坂松王丸日语大高坂松王丸修築在大高坂山上。然而1341年(興國2年)時,松王丸在戰爭中失敗,此後大高坂山城也消失於文獻之中。1587年,長宗我部元親在參加九州征伐後在大高坂山重新築城(但亦有長宗我部元親在1585年時就在大高坂築城的說法)[1]:169。1591年(天正19年),由於大高坂山城排水不暢,長宗我部元親決定放棄大高坂山城,在桂濱附近的浦戶興建浦戶城日语浦戸城

 
高知城繪圖

關原之戰後,由於長宗我部元親之子長宗我部盛親參加西軍一方而被改封。掛川城山內一豐改封至土佐國,成為浦戶城主。因浦戶地區由於面積狹小,不適合修築城下町,山內一豐決定在大高坂山修築新城。然而浦戶城亦有臨浦戶灣日语浦戸湾的地利,且大高坂山附近地區是遍布濕地的三角洲地區,地勢低濕,難以築城。山內一豐懇請德川家康赦免舊織田秀信家老百百綱家並僱其在大高坂山修築新城。百百綱家被任命為總奉行,全權負責築城和興建城下町。他不僅開始在大高坂山興建本丸,還為興建城下町而進行鏡川、江之口川的治水工程。1603年,高知城本丸竣工,山內一豐亦在同年入城。當時高知城的名稱是河中山城(こうちやまじょう[2]。1610年,由於河中山城多次遭到洪水,第二代藩主山內忠義日语山内忠義下令變更「河中」一名。竹林寺僧侶空鏡遂將城郭名稱改為高智山城,後再省略為高知城,城下町也因此改稱高知。1611年,三之丸竣工,高知城全面竣工[2]

1727年,高知城發生大火,追手門以外的建築幾乎都被燒毀,現在高知城的大部分建築都是在此之後重建的。1729年,第八代城主山內豐敷日语山内豊敷任命深尾帯刀為普請奉行,著手重建城郭。1749年,天守、櫓、門等部分完成重建。1753年,高知城重建工程竣工[2]

近現代 编辑

1873年日本頒布廢城令日语廃城令之後,高知城變為高知公園,現存建築以外的建築都被拆除。1934年,高知城按國寶保存法被指定為國寶(相當於現在的重要文化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高知城於1948年進行大修,並在1950年正式列入重要文化財。進入21世紀後,高知城又進行了本丸南石垣、三之丸石垣等部分的修復工程[2]

現存建築 编辑

 
高知城天守老照片

高知城天守在南北方向設有千鳥博風板,東西方向設有唐博風板,是安土桃山時代様式的天守閣。高知城最初的天守閣在1727年時燒毀,現在的建築是在1747年時重建的天守,忠實重現了燒毀之前的外觀,是一座復古型的天守。高知城天守是一座獨立式望樓型天守,外觀四重六層。天守最上層設有高欄,是初代藩主山內一豐模仿之前的居城遠州掛川城而修建,在當時的四國僅見於高知城[3]。高知城的本丸御殿和天守連接,亦是較為少見的構造[4]:127

除了天守之外,高知城的追手門、詰門等建築也是江戶時代的建築[5]。高知城也是唯一可以自現存追手門看到現存天守的城郭[4]:127,因此追手門前常被作為將高知城全景收入照片的取景地點[6]。高知城的詰門是連接二之丸和本丸的通道,二層是通路,一層是城門並和本丸大手的廊下門呈T字形連接,這一構造也很少有[4]:127

重要文化財 编辑

1950年8月29日,高知城的天守、懐德館(本丸御殿)、納戶藏、黑鐵門、西多聞、東多聞、詰門、廊下門、追手門、天守東南矢狹間塀、天守西北矢狹間塀、黒鐵門西北矢狹間塀、黒鉄門東南矢狹間塀、追手門西南矢狹間塀、追手門東北矢狹間塀十五處現存的江戶時代建築被列入重要文化財[7]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平岡昭利. 《中国・四国 (地図で読む百年)》. 東京都: 古今書院. 1999. ISBN 4-7722-5030-1 (日语). 
  2. ^ 2.0 2.1 2.2 2.3 . 高知城.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2) (日语). 
  3. ^ . 高知城.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0) (日语). 
  4. ^ 4.0 4.1 4.2 日本城郭協会. 《日本100名城公式ガイドブック》. 東京都: 学習研究社. 2007. ISBN 9784056046380 (日语). 
  5. ^ 高知城 追手門. 高知城. [2017-07-10]. (原始内容于2019-11-03) (日语). 
  6. ^ . 高知市.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日语). 
  7. ^ . 高知城.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1) (日语). 

參見 编辑

高知城, 日语, こうちじょう, kōchi, 是位於日本高知縣高知市, 舊土佐國土佐郡高知, 的一座城堡, 別名, 鷹城, 在江戶時代是土佐藩的藩廳, 在江戶時代修築的天守及本丸御殿, 追手門等建築仍有保存, 是日本的史跡並被選入日本100名城, 位於高知平原, 日语, 高知平野, 中心處的大高坂山上, 是梯郭式平山城, 利用大高坂山南側的鏡川, 日语, 鏡川, 和北側江之口川, 日语, 江ノ口川, 為天然護城河, 在戰國時代之前, 名為大高坂山城, 現在的由江戶時代初期土佐藩初代藩主山內一豐興建, 在第二代藩主. 高知城 日语 高知城 こうちじょう Kōchi jō 是位於日本高知縣高知市 舊土佐國土佐郡高知 的一座城堡 別名 鷹城 高知城在江戶時代是土佐藩的藩廳 高知城在江戶時代修築的天守及本丸御殿 追手門等建築仍有保存 是日本的史跡並被選入日本100名城 高知城位於高知平原 日语 高知平野 中心處的大高坂山上 是梯郭式平山城 高知城利用大高坂山南側的鏡川 日语 鏡川 和北側江之口川 日语 江ノ口川 為天然護城河 在戰國時代之前 高知城名為大高坂山城 現在的高知城由江戶時代初期土佐藩初代藩主山內一豐興建 在第二代藩主山內忠義 日语 山内忠義 時期竣工 山內一豐時期 高知城名為河中山城 後改名為高智山城 再改為現名 高知城こうちじょう Kōchi jō大高坂山城 河中山城天守类型城郭構造 梯郭式平山城天守構造 独立式望楼型位置 日本高知縣坐标33 33 38 53 N 133 31 53 54 E 33 5607028 N 133 5315389 E 33 5607028 133 5315389 坐标 33 33 38 53 N 133 31 53 54 E 33 5607028 N 133 5315389 E 33 5607028 133 5315389建成时间1603年廢城時間1871年当前用途現存遺跡 現存天守 御殿 櫓 門石垣 堀文化財指定 國家重要文化財 天守等15棟 國家史跡主要維修者山內豐敷 日语 山内豊敷 主要城主山內氏建造者山內一豐高知城躲過了明治時期廢城令及太平洋戰爭的影響 是日本唯一本丸內建築得到完全保留的城郭 天守 御殿 追手門等15棟建築都得以現存 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 城郭全體現在是高知公園 免費對公眾開放 但天守及本丸御殿需付費參觀 高知城附近地區城聚集有高知市政府 高知縣政府 地方法院 地方檢察院等行政和司法機構 是高知縣的行政中心 城內有山內一豐及妻子千代 見性院 板垣退助的銅像 目录 1 歷史 1 1 古代 1 2 近現代 2 現存建築 3 重要文化財 4 參考資料 5 參見歷史 编辑古代 编辑 高知城的前身是大高坂山城 由南北朝時代支持南朝的大高坂松王丸 日语 大高坂松王丸 修築在大高坂山上 然而1341年 興國2年 時 松王丸在戰爭中失敗 此後大高坂山城也消失於文獻之中 1587年 長宗我部元親在參加九州征伐後在大高坂山重新築城 但亦有長宗我部元親在1585年時就在大高坂築城的說法 1 169 1591年 天正19年 由於大高坂山城排水不暢 長宗我部元親決定放棄大高坂山城 在桂濱附近的浦戶興建浦戶城 日语 浦戸城 nbsp 高知城繪圖關原之戰後 由於長宗我部元親之子長宗我部盛親參加西軍一方而被改封 掛川城主山內一豐改封至土佐國 成為浦戶城主 因浦戶地區由於面積狹小 不適合修築城下町 山內一豐決定在大高坂山修築新城 然而浦戶城亦有臨浦戶灣 日语 浦戸湾 的地利 且大高坂山附近地區是遍布濕地的三角洲地區 地勢低濕 難以築城 山內一豐懇請德川家康赦免舊織田秀信家老百百綱家並僱其在大高坂山修築新城 百百綱家被任命為總奉行 全權負責築城和興建城下町 他不僅開始在大高坂山興建本丸 還為興建城下町而進行鏡川 江之口川的治水工程 1603年 高知城本丸竣工 山內一豐亦在同年入城 當時高知城的名稱是河中山城 こうちやまじょう 2 1610年 由於河中山城多次遭到洪水 第二代藩主山內忠義 日语 山内忠義 下令變更 河中 一名 竹林寺僧侶空鏡遂將城郭名稱改為高智山城 後再省略為高知城 城下町也因此改稱高知 1611年 三之丸竣工 高知城全面竣工 2 1727年 高知城發生大火 追手門以外的建築幾乎都被燒毀 現在高知城的大部分建築都是在此之後重建的 1729年 第八代城主山內豐敷 日语 山内豊敷 任命深尾帯刀為普請奉行 著手重建城郭 1749年 天守 櫓 門等部分完成重建 1753年 高知城重建工程竣工 2 近現代 编辑 1873年日本頒布廢城令 日语 廃城令 之後 高知城變為高知公園 現存建築以外的建築都被拆除 1934年 高知城按國寶保存法被指定為國寶 相當於現在的重要文化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高知城於1948年進行大修 並在1950年正式列入重要文化財 進入21世紀後 高知城又進行了本丸南石垣 三之丸石垣等部分的修復工程 2 現存建築 编辑 nbsp 高知城天守老照片高知城天守在南北方向設有千鳥博風板 東西方向設有唐博風板 是安土桃山時代様式的天守閣 高知城最初的天守閣在1727年時燒毀 現在的建築是在1747年時重建的天守 忠實重現了燒毀之前的外觀 是一座復古型的天守 高知城天守是一座獨立式望樓型天守 外觀四重六層 天守最上層設有高欄 是初代藩主山內一豐模仿之前的居城遠州掛川城而修建 在當時的四國僅見於高知城 3 高知城的本丸御殿和天守連接 亦是較為少見的構造 4 127 除了天守之外 高知城的追手門 詰門等建築也是江戶時代的建築 5 高知城也是唯一可以自現存追手門看到現存天守的城郭 4 127 因此追手門前常被作為將高知城全景收入照片的取景地點 6 高知城的詰門是連接二之丸和本丸的通道 二層是通路 一層是城門並和本丸大手的廊下門呈T字形連接 這一構造也很少有 4 127 nbsp 天守及本丸御殿 nbsp 追手門 nbsp 詰門 自東側起 右側是二之丸 左側是本丸 重要文化財 编辑1950年8月29日 高知城的天守 懐德館 本丸御殿 納戶藏 黑鐵門 西多聞 東多聞 詰門 廊下門 追手門 天守東南矢狹間塀 天守西北矢狹間塀 黒鐵門西北矢狹間塀 黒鉄門東南矢狹間塀 追手門西南矢狹間塀 追手門東北矢狹間塀十五處現存的江戶時代建築被列入重要文化財 7 參考資料 编辑 平岡昭利 中国 四国 地図で読む百年 東京都 古今書院 1999 ISBN 4 7722 5030 1 日语 2 0 2 1 2 2 2 3 高知城の歴史 高知城 2017 07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12 日语 天守の構造 高知城 2017 07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10 日语 4 0 4 1 4 2 日本城郭協会 日本100名城公式ガイドブック 東京都 学習研究社 2007 ISBN 9784056046380 日语 高知城 追手門 高知城 2017 07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03 日语 高知城 高知市 2017 07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02 日语 重要文化財 高知城 2017 07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01 日语 參見 编辑掛川城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高知城 nbsp OpenStreetMap上有關高知城的地理信息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高知城 amp oldid 7804932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