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韦丛芜

韦丛芜(1905年3月16日—1978年12月19日),原名崇武立人若愚笔名东滢蓼南白菜力行等,安徽霍邱叶集人,中国诗人、翻译家、政治人物[1],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家乡开展“全国合作化”的实验并从事乡村建设活动[2]。韦丛芜是作家韦素园的胞弟[3]

韦丛芜
立人、若愚
出生韦崇武
1905年3月16日
 大清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北大街
逝世1978年12月19日(1978歲—12—19)(7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
職業诗人、翻译家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平 编辑

1905年3月16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912年入霍邱县立小学读书。1918年考入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0年,进入阜阳安徽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22年,在安庆李霁野合办《评议报》的《微光周刊》和《皖报》的《微光副刊》,宣传新文化。是年秋天考入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二年级。1923年6月去北京,与三兄韦素园同住在北京大学第一院大楼对面的沙滩五号公寓内,并进北京崇实中学高中二年级读书[4]

投身文学 编辑

1924年开始翻译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1925年结识鲁迅,并经常去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同年秋天,考入燕京大学,并与曹靖华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著名的“未名社”,同时主编《燕大月刊》,创办《莽原》半月刊,从事办刊、创作、翻译及未名社的经营等工作[5][6]。1929年大学毕业,次年底去上海从事翻译工作。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罪与罚》,蒲宁的《新的梦》《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贝洛的童话集《睡美人》,英国葛斯的《近代英国文学史》等作品,还发表、出版了创作的小说《校长》、新诗集《君山》《冰块》及一些散文。1931年9月应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聘,来到天津担任该院英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国戏剧和翻译等课程。

怀梦从政 编辑

三十年代初,韦丛芜产生了“全国合作化”的构想。其在1933年1月第30卷第1号的《东方杂志》中“梦想的中国”专栏中说到:

后韦丛芜又将自己的构想整理成《合作同盟》一书。鲁迅在收到《合作同盟》后,在予台静农的信中表达了韦丛芜狂热政治追求的不满与担忧:

1933年9月韦丛芜回到故乡霍邱县城。为了从思想上做好准备,韦丛芜兴办了“复兴农村工作训练班”。他亲自讲课,给100多名受训的本土青年学子灌输他的“合作社”理论。陈立夫为韦丛芜竭诫报国的精神所打动,授意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任命韦丛芜为霍邱县县长。

1936年,省政府决定,同意开发城西湖垦区,由省财政厅向银行贷款8万元,交建设厅浚河筑堤;同时由事业扩充费中拨款20万元,在城西湖划出湖地10万亩,作为安徽大学农学院的基地。韦丛芜利用这两项投资,发动民众,在西湖北岸浪河赴上建成两座水闸,分别命名为“万民闸”和“万户闸”,通过两闸将水放入淮河,又收走当地乡绅的部分湖田,最后围出湖田20万亩作为“合作社”试验的基地。韦把这些湖田一分为三,分别作为“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试验农场,进行围湖垦殖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收回湖田的政策触动了当地权贵的利益,省政府迫于官绅压力,以“渎职罪”撤去其县长职位,其“合作社”计划被迫搁浅。抗战期间,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经商养家糊口,一度放弃了文学创作与翻译[7]

重拾旧业 编辑

抗战胜利后,韦丛芜重回文学界,又开始进行翻译与创作。1946年-1949年间,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的囚犯》《死人之家》《女房东》等小说。1950年,加入上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任文艺组组长。1952年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担任英文编辑[1]。 1957年翻译出版苏联短篇小说集《友好的微笑》,1958年翻译出版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巨人》。他50年代先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20余部[3]

晚年 编辑

1958年9月,韦丛芜突然被上海市公安机关拘捕,未经正式审讯,被关押了近一年半的时间;1960年1月13日,上海市法院以“历史反革命罪”判处韦丛芜3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1960年4月在监外执行期间,一家被政府强令迁居杭州。1978年12月,在杭州丝绸学院教英语课;同年12月19日,因心脏病去世[1][3]。1981年,上海中级人民法院对韦丛芜历史问题的决定给予平反[3]

著作 编辑

主要作品有诗集《君山》、《冰块》等,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穷人》、《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美国杰克·伦敦的《生命》等[1]。198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有《韦丛芜选集》。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韦丛芜. 中国作家网. [2020-02-06]. (原始内容于2020-02-06). 
  2. ^ 介绍韦丛芜的“全国合作化”实验. 维普网. [2020-02-06]. 
  3. ^ 3.0 3.1 3.2 3.3 韦丛芜. 叶集区人民政府. 2014-01-22 [2020-02-06]. (原始内容于2020-02-06). 
  4. ^ 韦丛芜. 六安新闻网. [2020-02-02]. [永久失效連結]
  5. ^ 鲁迅与未名社的青年们:流露出了父爱般的热情. 人民网. 2014-09-29 [2020-02-06]. (原始内容于2020-02-06). 
  6. ^ “未名四杰”的启蒙地. 六安新闻网. 2019-07-24 [2020-02-06]. (原始内容于2020-02-06). 
  7. ^ 韦丛芜和霍邱的乡村建设运动. 中国知网. [2020-02-06]. 

韦丛芜, 1905年3月16日, 1978年12月19日, 原名崇武, 号立人, 若愚, 笔名东滢, 蓼南, 白菜, 力行等, 安徽霍邱叶集人, 中国诗人, 翻译家, 政治人物, 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家乡开展, 全国合作化, 的实验并从事乡村建设活动, 是作家韦素园的胞弟, 號立人, 若愚出生韦崇武, 1905年3月16日, 大清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北大街逝世1978年12月19日, 1978歲, 7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職業诗人, 翻译家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生平, 投身文学, 怀梦从政. 韦丛芜 1905年3月16日 1978年12月19日 原名崇武 号立人 若愚 笔名东滢 蓼南 白菜 力行等 安徽霍邱叶集人 中国诗人 翻译家 政治人物 1 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家乡开展 全国合作化 的实验并从事乡村建设活动 2 韦丛芜是作家韦素园的胞弟 3 韦丛芜號立人 若愚出生韦崇武 1905年3月16日 大清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北大街逝世1978年12月19日 1978歲 12 19 7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職業诗人 翻译家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1 生平 1 1 投身文学 1 2 怀梦从政 1 3 重拾旧业 1 4 晚年 2 著作 3 外部链接 4 参考生平 编辑1905年3月16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 1912年入霍邱县立小学读书 1918年考入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20年 进入阜阳安徽第三师范学校学习 1922年 在安庆与李霁野合办 评议报 的 微光周刊 和 皖报 的 微光副刊 宣传新文化 是年秋天考入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二年级 1923年6月去北京 与三兄韦素园同住在北京大学第一院大楼对面的沙滩五号公寓内 并进北京崇实中学高中二年级读书 4 投身文学 编辑 1924年开始翻译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穷人 1925年结识鲁迅 并经常去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 同年秋天 考入燕京大学 并与曹靖华 韦素园 台静农 李霁野等在鲁迅的倡导下 创办了著名的 未名社 同时主编 燕大月刊 创办 莽原 半月刊 从事办刊 创作 翻译及未名社的经营等工作 5 6 1929年大学毕业 次年底去上海从事翻译工作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他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穷人 罪与罚 蒲宁的 新的梦 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法国贝洛的童话集 睡美人 英国葛斯的 近代英国文学史 等作品 还发表 出版了创作的小说 校长 新诗集 君山 冰块 及一些散文 1931年9月应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聘 来到天津担任该院英文系教授 讲授英国文学史 英国戏剧和翻译等课程 怀梦从政 编辑 三十年代初 韦丛芜产生了 全国合作化 的构想 其在1933年1月第30卷第1号的 东方杂志 中 梦想的中国 专栏中说到 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 凡成年人都是社员 都是股东 军事 政治 经济 教育 均附属于其下 形成一个经济单位 向着世界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的目标走去 韦丛芜后韦丛芜又将自己的构想整理成 合作同盟 一书 鲁迅在收到 合作同盟 后 在予台静农的信中表达了韦丛芜狂热政治追求的不满与担忧 立人先生大作 曾以册见惠 读之既哀其梦梦 又觉其凄凄 昔之诗人 本为梦者 今谈世事 遂如狂酲 诗人原宜热中 然神驰宦海 则溺矣 立人已无可救 鲁迅 1933年6月28日 1933年9月韦丛芜回到故乡霍邱县城 为了从思想上做好准备 韦丛芜兴办了 复兴农村工作训练班 他亲自讲课 给100多名受训的本土青年学子灌输他的 合作社 理论 陈立夫为韦丛芜竭诫报国的精神所打动 授意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 任命韦丛芜为霍邱县县长 1936年 省政府决定 同意开发城西湖垦区 由省财政厅向银行贷款8万元 交建设厅浚河筑堤 同时由事业扩充费中拨款20万元 在城西湖划出湖地10万亩 作为安徽大学农学院的基地 韦丛芜利用这两项投资 发动民众 在西湖北岸浪河赴上建成两座水闸 分别命名为 万民闸 和 万户闸 通过两闸将水放入淮河 又收走当地乡绅的部分湖田 最后围出湖田20万亩作为 合作社 试验的基地 韦把这些湖田一分为三 分别作为 社会主义 半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的试验农场 进行围湖垦殖的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其收回湖田的政策触动了当地权贵的利益 省政府迫于官绅压力 以 渎职罪 撤去其县长职位 其 合作社 计划被迫搁浅 抗战期间 为生计所迫 不得不经商养家糊口 一度放弃了文学创作与翻译 7 重拾旧业 编辑 抗战胜利后 韦丛芜重回文学界 又开始进行翻译与创作 1946年 1949年间 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西伯利亚的囚犯 死人之家 女房东 等小说 1950年 加入上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 任文艺组组长 1952年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担任英文编辑 1 1957年翻译出版苏联短篇小说集 友好的微笑 1958年翻译出版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 巨人 他50年代先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20余部 3 晚年 编辑 1958年9月 韦丛芜突然被上海市公安机关拘捕 未经正式审讯 被关押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1960年1月13日 上海市法院以 历史反革命罪 判处韦丛芜3年有期徒刑 缓刑2年 1960年4月在监外执行期间 一家被政府强令迁居杭州 1978年12月 在杭州丝绸学院教英语课 同年12月19日 因心脏病去世 1 3 1981年 上海中级人民法院对韦丛芜历史问题的决定给予平反 3 著作 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 君山 冰块 等 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穷人 罪与罚 卡拉玛卓夫兄弟 美国杰克 伦敦的 生命 等 1 198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有 韦丛芜选集 外部链接 编辑韦丛芜诗选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 编辑 1 0 1 1 1 2 1 3 韦丛芜 中国作家网 2020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6 介绍韦丛芜的 全国合作化 实验 维普网 2020 02 06 3 0 3 1 3 2 3 3 韦丛芜 叶集区人民政府 2014 01 22 2020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6 韦丛芜 六安新闻网 2020 02 02 永久失效連結 鲁迅与未名社的青年们 流露出了父爱般的热情 人民网 2014 09 29 2020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6 未名四杰 的启蒙地 六安新闻网 2019 07 24 2020 0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06 韦丛芜和霍邱的乡村建设运动 中国知网 2020 02 0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韦丛芜 amp oldid 6186196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