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雅各布·貝肯斯坦

雅各布·大衛·貝肯斯坦希伯來語יעקב בקנשטיין‎,英語:Jacob David Bekenstein,1947年5月1日—2015年8月16日),以色列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貝肯斯坦是黑洞熱力學的奠基人之一,這也是他最著名的成就。物理訊息與引力之間的連結也是貝肯斯坦的研究範圍。

雅各布·大衛·貝肯斯坦
雅各布·貝肯斯坦
出生(1947-05-01)1947年5月1日
 墨西哥墨西哥城
逝世2015年8月16日(2015歲—08—16)(68歲)[1]
 芬兰赫爾辛基
母校普林斯頓大學
紐約科技大學
知名于黑洞熱力學
奖项羅斯柴爾德物理學獎(Rothschild Prize)
以色列獎 (2005年)
沃爾夫物理獎 (2012年)[2]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理論物理學家
机构希伯來大學
博士導師約翰·惠勒

生涯 编辑

貝肯斯坦於1947年出生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父母親都是波蘭猶太人。他曾擔任本·古里安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後來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教授。他也是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與世界猶太人科學院成員。

教育 编辑

貝肯斯坦畢業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紐約科技大學,然後他在1972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約翰·惠勒

研究 编辑

貝肯斯坦在1972年借用了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關於黑洞面积永遠不會减小的理論,首次提出黑洞擁有的概念,認為黑洞的表面積與它的熵成正比,因此黑洞的視界表面積成為本身熵的量度,不會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貝肯斯坦在他的論文中指出:

貝肯斯坦以這個相似性为出發點建立了黑洞熵的概念。霍金最初反對貝肯斯坦的想法[4],認為黑洞不可能擁有熵,因為黑洞不會放射出任何物質。但是在兩年後,霍金提出霍金輻射的概念,承認貝肯斯坦的理論正確。

貝肯斯坦根據黑洞熱力學的研究結果,提出貝肯斯坦極限:表示存儲於有限的空間中的潛在信息量上限(類似於全像原理)。

1982年,貝肯斯坦是第一個制定了精確的架構來概括電磁學準則,並用它來處理變化無常的物理常數。他的框架取代了純量場的精細結構常數。然而該架構未納入重力常數。

2004年,貝肯斯坦發展出修正牛頓重力理論(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 MOND)的相對論改良版本,該理論由莫德采·米爾格若姆於1981年首先提出。該理論被稱為張量-向量-數量重力,在重力理論中加入了量子效應。

獎項 编辑

文章 编辑

  • J. D. Bekenstein, Information in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ume 289, Number 2, August 2003, p. 61.
  • J. D. Bekenstein and M. Schiffer, "Quantum Limitations on the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t. J. of Modern Physics 1:355-422 (199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 D. Bekenstein, "Entropy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systems with limited energy", Phys. Rev. D 30:1669–1679 (198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Communication and energy", Phys. Rev A 37(9):3437-3449 (198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s and the second law", Nuovo Cimento Letters 4:737-740 (1972).
  • J. D. Bekenstein, "Entropy bounds and the second law for black holes", Phys. Rev. D 27(10):2262–2270 (1983).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Specific entropy and the sign of the energy", Phys. Rev. D 26(4):950-953 (1982).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s and everyday physics", General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 14(4):355-359 (1982).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Universal upper bound to entropy-to-energy ratio for bounded systems", Phys. Rev. D 23:287-298 (1981).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Energy cost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Phys. Rev. Lett 46:623-626. (1981).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Black-hole thermodynamics," Physics Today, 24-31 (Jan. 1980).
  • J. D. Bekenstein, "Statistical black hole thermodynamics", Phys. Rev. D12:3077- (1975).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Generalized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n black hole physics", Phys. Rev. D 9:3292-3300 (197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s and entropy", Phys. Rev. D 7:2333–2346 (19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Nonexistence of baryon number of static black holes", ii. Phys. Rev. D 5:2403–2412 (1972). [citeseer]
  • J. D. Bekenstein, "Machnal" - the unbelievable test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8-20). 
  2. ^ Wolf Prize Recipients in Physics. [2012-10-04]. (原始内容于2016-03-14). 
  3. ^ 雅各布·貝肯斯坦:《黑洞和熵》Phys. Rev. D 7:2333-2346 (19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Levi Julian, Hana. . Arutz Sheva. 3 September 2012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5. ^ Israel Prize Judges’ Rationale for the award (in Hebrew). Israel Prize Official Sit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6月29日). 
  6. ^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 Wolf Prize 201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1-22.

外部連結 编辑

  • Bekenstein's papers list at ArXi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links to the full papers
  • Israel Prize Official Site - CV of Jacob Bekenste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雅各布, 貝肯斯坦, 雅各布, 大衛, 貝肯斯坦, 希伯來語, יעקב, בקנשטיין, 英語, jacob, david, bekenstein, 1947年5月1日, 2015年8月16日, 以色列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 貝肯斯坦是黑洞熱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這也是他最著名的成就, 物理訊息與引力之間的連結也是貝肯斯坦的研究範圍, 雅各布, 大衛, 貝肯斯坦出生, 1947, 1947年5月1日, 墨西哥墨西哥城逝世2015年8月16日, 2015歲, 68歲, 芬兰赫爾辛基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紐約科技大學知名于. 雅各布 大衛 貝肯斯坦 希伯來語 יעקב בקנשטיין 英語 Jacob David Bekenstein 1947年5月1日 2015年8月16日 以色列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 貝肯斯坦是黑洞熱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這也是他最著名的成就 物理訊息與引力之間的連結也是貝肯斯坦的研究範圍 雅各布 大衛 貝肯斯坦雅各布 貝肯斯坦出生 1947 05 01 1947年5月1日 墨西哥墨西哥城逝世2015年8月16日 2015歲 08 16 68歲 1 芬兰赫爾辛基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紐約科技大學知名于黑洞熱力學奖项羅斯柴爾德物理學獎 Rothschild Prize 以色列獎 2005年 沃爾夫物理獎 2012年 2 科学生涯研究领域理論物理學家机构希伯來大學博士導師約翰 惠勒 目录 1 生涯 2 教育 3 研究 4 獎項 5 文章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生涯 编辑貝肯斯坦於1947年出生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父母親都是波蘭猶太人 他曾擔任本 古里安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 後來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教授 他也是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與世界猶太人科學院成員 教育 编辑貝肯斯坦畢業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紐約科技大學 然後他在1972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指導教授為約翰 惠勒 研究 编辑貝肯斯坦在1972年借用了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 霍金關於黑洞面积永遠不會减小的理論 首次提出黑洞擁有熵的概念 認為黑洞的表面積與它的熵成正比 因此黑洞的視界表面積成為本身熵的量度 不會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貝肯斯坦在他的論文中指出 黑洞物理學及熱力學之間存在有很多相似之處 其中最明顯的是黑洞表面積和熵的行为之間的相似性 這兩個量都不可逆地增加 3 貝肯斯坦以這個相似性为出發點建立了黑洞熵的概念 霍金最初反對貝肯斯坦的想法 4 認為黑洞不可能擁有熵 因為黑洞不會放射出任何物質 但是在兩年後 霍金提出霍金輻射的概念 承認貝肯斯坦的理論正確 貝肯斯坦根據黑洞熱力學的研究結果 提出貝肯斯坦極限 表示存儲於有限的空間中的潛在信息量上限 類似於全像原理 1982年 貝肯斯坦是第一個制定了精確的架構來概括電磁學準則 並用它來處理變化無常的物理常數 他的框架取代了純量場的精細結構常數 然而該架構未納入重力常數 2004年 貝肯斯坦發展出修正牛頓重力理論 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 MOND 的相對論改良版本 該理論由莫德采 米爾格若姆於1981年首先提出 該理論被稱為張量 向量 數量重力 在重力理論中加入了量子效應 獎項 编辑他於1988年獲得羅斯柴爾德物理學獎 他於2005年因物理學貢獻 而獲得以色列獎 5 他於2012年因黑洞研究 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 6 文章 编辑J D Bekenstein Information in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ume 289 Number 2 August 2003 p 61 J D Bekenstein and M Schiffer Quantum Limitations on the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t J of Modern Physics 1 355 422 199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 D Bekenstein Entropy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systems with limited energy Phys Rev D 30 1669 1679 1984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Communication and energy Phys Rev A 37 9 3437 3449 198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s and the second law Nuovo Cimento Letters 4 737 740 1972 J D Bekenstein Entropy bounds and the second law for black holes Phys Rev D 27 10 2262 2270 1983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Specific entropy and the sign of the energy Phys Rev D 26 4 950 953 1982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s and everyday physics General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 14 4 355 359 1982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Universal upper bound to entropy to energy ratio for bounded systems Phys Rev D 23 287 298 1981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Energy cost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Phys Rev Lett 46 623 626 1981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 thermodynamics Physics Today 24 31 Jan 1980 J D Bekenstein Statistical black hole thermodynamics Phys Rev D12 3077 1975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Generalized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n black hole physics Phys Rev D 9 3292 3300 1974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Black holes and entropy Phys Rev D 7 2333 2346 197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Nonexistence of baryon number of static black holes ii Phys Rev D 5 2403 2412 1972 citeseer J D Bekenstein Machnal the unbelievable test參考文獻 编辑 存档副本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0 Wolf Prize Recipients in Physics 2012 10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14 雅各布 貝肯斯坦 黑洞和熵 Phys Rev D 7 2333 2346 197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vi Julian Hana 40 Years of Black Hole Thermodynamics in Jerusalem Arutz Sheva 3 September 2012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22 Israel Prize Judges Rationale for the award in Hebrew Israel Prize Official Sit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6月29日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Wolf Prize 201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1 22 外部連結 编辑Bekenstein s papers list at ArXiv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links to the full papers Israel Prize Official Site CV of Jacob Bekenstei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雅各布 貝肯斯坦 amp oldid 7941933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