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陳若曦

陳若曦Lucy Chen,1938年11月15日),原名陳秀美新北市永和人,台灣作家

陳若曦
原文名稱Lucy Chen
出生陳秀美
(1938-11-15) 1938年11月15日84歲)
日治臺灣臺北州中和庄(今新北市永和區
職業小說家
國籍 大日本帝国(1938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至今)
 美國(1984至今)
教育程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系碩士
創作時期1963年-至今
代表作尹縣長
配偶段世堯
1964年结婚—1998年结束)

陳明和
2001年结婚—2003年结束)
兒女長子:段煉-1967年(55—56歲)
次子:陳賡-1970年(52—53歲)

生平 编辑

1957年於北一女中畢業後就讀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1960年與系上同學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

1966年於文化大革命時期隨著丈夫段世堯前往中國大陸定居[1]。陳若曦夫婦兩人曾在青龍山煤礦挖煤,又到五七幹校進行了三年勞動改造[2]

1973年離開大陸,前往香港,後移居加拿大溫哥華,此一期間,她將在中國大陸的經歷,寫成短篇小說集《尹縣長》,1976年由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

1979年應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之聘,移居美國。

1983年出任柏克萊加州大學東方語言學系客座講師。

1984年隨已有美國國籍的丈夫段世堯取得美國國籍。

1989年創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並當選首任會長。

1995年回台灣定居,並出任國立中央大學駐校作家,兼任慈濟大學教授。

2006年出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駐校作家。

2007年當選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專欄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台灣銀髮族協會「藝文列車」主任委員。

創作風格與題材 编辑

陳若曦的創作風格以寫實主義為主,她始終秉持「絕不無病呻吟」的寫作理念,其創作充滿現實政治色彩[3],具人道關懷精神與敏銳的時代嗅覺[1]。她的創作風格與題材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960年代:臺灣鄉土題材 编辑

陳若曦此時期創作的小說多為臺灣鄉土題材,常探討死亡命題,並具破迷信、反封建的意識,小說帶有虛無晦暗的情調,主要作品如〈辛莊〉、〈最後夜戲〉。[1]

1970年代:在中國大陸時的文革經驗 编辑

陳若曦此時期小說的自傳色彩甚濃,其代表作《尹縣長》對大陸文革生活進行反思,以洗鍊的文筆、樸實無華的白描,將文革時期悲慘的經驗提煉昇華,轉化為展現人性的藝術之作。《尹縣長》成為大陸「傷痕文學」的先聲。[1]

她取材於文革時期的小說,尚有《老人》、《歸》、《文革雜憶》等書,長篇小說《歸》為陳若曦文革經驗的回憶與總結。[1]

1980年代:在美國的移民小說 编辑

從1980年《向著太平洋彼岸》開始,陳若曦轉向書寫從大陸或臺灣移民至美國的華人知識份子生活,代表作品包括《城裏城外》、《突圍》、《遠見》、《二胡》、《紙婚》及《貴州女人》等。此時的作品已擺脫1970年代中期傷痕小說乾冷的筆調與悲怨的氣息,呈現出兩岸三地華人的多元形象,使臺灣的移民小說在1980年代的文壇展現出不同的面貌。[1]

1990年代:女性主體思考 编辑

1995年陳若曦從海外回到臺灣定居,作品主要以女性為主體思考,其中也帶有移民小說的餘緒。她透過反思海內外及臺灣的女性生命經驗,寫出超越文化與時空的人情小說。此時期的作品包括《王左的悲哀》、《女兒的家》、《清水嬸回家》、《完美丈夫的秘密》等。[1]

代表作 编辑

尹縣長 编辑

短篇小說集,1976年出版。

《尹縣長》一書共有〈晶晶的生日〉、〈值夜〉、〈查戶口〉、〈任秀蘭〉、〈耿爾在北京〉、〈尹縣長〉6篇小說,陳若曦以寫實手法描寫文革受害者的悲劇經驗,並以冷靜紀實之筆,利用旁白、自白或對話,細膩道出角色的心聲。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令人感受到驚心動魄的震撼。小說中的主角多為知識份子,作者著重描寫他們在文革生活中所受的迫害和壓制,以及文革時期人性的扭曲。《尹縣長》是陳若曦追求理想的幻滅之作,卻成功地刻劃了中國大陸文革時期的苦難。[4]

遠見 编辑

長篇小說,1984年出版。

《遠見》寫一位臺灣女子廖淑貞因為丈夫吳道遠的移民「遠見」,而陪同女兒到美國來升學,歷經煎熬才終於拿到綠卡,但先生卻在臺灣外遇生子。作者在人性慾望與現實考量中,對美國、臺灣和中國大陸三個社會進行多層面的探討,並對華人女性在人生中的追尋也有深入剖析。陳若曦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時代感,透過描寫美國的華人社會,深刻刻畫海外華人的形象與情感。[5]

各時期主要作品 编辑

大學時期作品 编辑

  • 〈欽之舅舅〉
  • 〈灰眼黑貓〉
  • 〈巴里的旅程〉
  • 〈收魂〉
  • 〈辛莊〉
  • 〈喬琪〉
  • 〈燃燒的夜〉
  • 〈最後夜戲〉
  • 〈婦人桃花〉

文革相關作品 编辑

  • 〈尹縣長〉
  • 〈耿爾在北京〉
  • 〈歸〉
  • 〈晶晶的生日〉
  • 〈尼克森的記者團〉
  • 〈查戶口〉
  • 〈任秀蘭〉
  • 〈丁雲〉
  • 〈十三號單元〉
  • 〈女友艾芬〉
  • 〈文革雜憶〉

美國及兩岸三地人情世故相關作品 编辑

  • 《突圍》
  • 《遠見》
  • 《二胡》
  • 《紙婚》
  • 《城裡城外》
  • 《王左的悲哀》
  • 《貴州女人》

在臺時期作品 编辑

  • 《女兒的家》
  • 《打造桃花源》
  • 《清水嬸回家》
  • 《完美丈夫的秘密》
  • 《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

参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蔡雅薰. 陳若曦(1938.11.15~ ).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3-08=09]. 
  2. ^ (PDF). 大众日报. 2015-04-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10-16). 
  3. ^ 陳, 若曦. 堅持‧無悔──陳若曦70自述. 九歌. 2008. 
  4. ^ 蔡雅薰. 尹縣長.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3-08-09]. 
  5. ^ 蔡雅薰. 遠見.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3-08-09]. 

參考 编辑

陳若曦,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2月2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 但文內引註不足, 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22年1月11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来改善此条目, lucy, chen, 1938年11月15日, 原名陳秀美, 新北市永和人, 台灣作家, 原文名稱.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2月2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陳若曦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 但文內引註不足 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22年1月11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来改善此条目 陳若曦 Lucy Chen 1938年11月15日 原名陳秀美 新北市永和人 台灣作家 陳若曦原文名稱Lucy Chen出生陳秀美 1938 11 15 1938年11月15日 84歲 日治臺灣臺北州中和庄 今新北市永和區 職業小說家國籍 大日本帝国 1938年 1945年 中華民國 1945年至今 美國 1984至今 教育程度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系碩士創作時期1963年 至今代表作 尹縣長 配偶段世堯 1964年 结婚 1998年 结束 陳明和 2001年 结婚 2003年 结束 兒女長子 段煉 1967年 55 56歲 次子 陳賡 1970年 52 53歲 目录 1 生平 2 創作風格與題材 2 1 1960年代 臺灣鄉土題材 2 2 1970年代 在中國大陸時的文革經驗 2 3 1980年代 在美國的移民小說 2 4 1990年代 女性主體思考 3 代表作 3 1 尹縣長 3 2 遠見 4 各時期主要作品 4 1 大學時期作品 4 2 文革相關作品 4 3 美國及兩岸三地人情世故相關作品 4 4 在臺時期作品 5 参考文獻 6 參考生平 编辑1957年於北一女中畢業後就讀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 1960年與系上同學白先勇 歐陽子 王文興等人創辦 現代文學 雜誌 1966年於文化大革命時期隨著丈夫段世堯前往中國大陸定居 1 陳若曦夫婦兩人曾在青龍山煤礦挖煤 又到五七幹校進行了三年勞動改造 2 1973年離開大陸 前往香港 後移居加拿大溫哥華 此一期間 她將在中國大陸的經歷 寫成短篇小說集 尹縣長 1976年由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 1979年應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之聘 移居美國 1983年出任柏克萊加州大學東方語言學系客座講師 1984年隨已有美國國籍的丈夫段世堯取得美國國籍 1989年創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 並當選首任會長 1995年回台灣定居 並出任國立中央大學駐校作家 兼任慈濟大學教授 2006年出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駐校作家 2007年當選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專欄作家協會副理事長 台灣銀髮族協會 藝文列車 主任委員 創作風格與題材 编辑陳若曦的創作風格以寫實主義為主 她始終秉持 絕不無病呻吟 的寫作理念 其創作充滿現實政治色彩 3 具人道關懷精神與敏銳的時代嗅覺 1 她的創作風格與題材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960年代 臺灣鄉土題材 编辑 陳若曦此時期創作的小說多為臺灣鄉土題材 常探討死亡命題 並具破迷信 反封建的意識 小說帶有虛無晦暗的情調 主要作品如 辛莊 最後夜戲 1 1970年代 在中國大陸時的文革經驗 编辑 陳若曦此時期小說的自傳色彩甚濃 其代表作 尹縣長 對大陸文革生活進行反思 以洗鍊的文筆 樸實無華的白描 將文革時期悲慘的經驗提煉昇華 轉化為展現人性的藝術之作 尹縣長 成為大陸 傷痕文學 的先聲 1 她取材於文革時期的小說 尚有 老人 歸 文革雜憶 等書 長篇小說 歸 為陳若曦文革經驗的回憶與總結 1 1980年代 在美國的移民小說 编辑 從1980年 向著太平洋彼岸 開始 陳若曦轉向書寫從大陸或臺灣移民至美國的華人知識份子生活 代表作品包括 城裏城外 突圍 遠見 二胡 紙婚 及 貴州女人 等 此時的作品已擺脫1970年代中期傷痕小說乾冷的筆調與悲怨的氣息 呈現出兩岸三地華人的多元形象 使臺灣的移民小說在1980年代的文壇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1 1990年代 女性主體思考 编辑 1995年陳若曦從海外回到臺灣定居 作品主要以女性為主體思考 其中也帶有移民小說的餘緒 她透過反思海內外及臺灣的女性生命經驗 寫出超越文化與時空的人情小說 此時期的作品包括 王左的悲哀 女兒的家 清水嬸回家 完美丈夫的秘密 等 1 代表作 编辑尹縣長 编辑 短篇小說集 1976年出版 尹縣長 一書共有 晶晶的生日 值夜 查戶口 任秀蘭 耿爾在北京 尹縣長 6篇小說 陳若曦以寫實手法描寫文革受害者的悲劇經驗 並以冷靜紀實之筆 利用旁白 自白或對話 細膩道出角色的心聲 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 令人感受到驚心動魄的震撼 小說中的主角多為知識份子 作者著重描寫他們在文革生活中所受的迫害和壓制 以及文革時期人性的扭曲 尹縣長 是陳若曦追求理想的幻滅之作 卻成功地刻劃了中國大陸文革時期的苦難 4 遠見 编辑 長篇小說 1984年出版 遠見 寫一位臺灣女子廖淑貞因為丈夫吳道遠的移民 遠見 而陪同女兒到美國來升學 歷經煎熬才終於拿到綠卡 但先生卻在臺灣外遇生子 作者在人性慾望與現實考量中 對美國 臺灣和中國大陸三個社會進行多層面的探討 並對華人女性在人生中的追尋也有深入剖析 陳若曦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時代感 透過描寫美國的華人社會 深刻刻畫海外華人的形象與情感 5 各時期主要作品 编辑大學時期作品 编辑 欽之舅舅 灰眼黑貓 巴里的旅程 收魂 辛莊 喬琪 燃燒的夜 最後夜戲 婦人桃花 文革相關作品 编辑 尹縣長 耿爾在北京 歸 晶晶的生日 尼克森的記者團 查戶口 任秀蘭 丁雲 十三號單元 女友艾芬 文革雜憶 美國及兩岸三地人情世故相關作品 编辑 突圍 遠見 二胡 紙婚 城裡城外 王左的悲哀 貴州女人 在臺時期作品 编辑 女兒的家 打造桃花源 清水嬸回家 完美丈夫的秘密 堅持 無悔 陳若曦七十自述 参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蔡雅薰 陳若曦 1938 11 15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3 08 09 请检查 access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陈若曦 寻找 桃花源 PDF 大众日报 2015 04 1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10 16 陳 若曦 堅持 無悔 陳若曦70自述 九歌 2008 蔡雅薰 尹縣長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3 08 09 蔡雅薰 遠見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3 08 09 參考 编辑维基语录上的陳若曦语录陳若曦佛教小說中女性形象與主題意識 九歌文學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現代小說家 永久失效連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陳若曦 amp oldid 7879821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