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陇西郡

陇西郡,是一个中国古代,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的天水蘭州等地區,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處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爭之地。秦初置三十六郡時,隴西是其中之一,秦漢時郡治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南),三國時後遷到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唐時改隴西郡為渭州,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郡治襄武縣保留了隴西之名,成為隴西縣時改名鞏昌府民國以後改名隴西縣。

行政建置沿革

秦代隴西郡

先秦時期

戰國時期義渠國之地,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以前秦攻義渠後置郡。[1]因位在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為渭河平原和隴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秦漢時期

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仍置隴西郡,治狄道縣(今甘肅省臨洮縣)辖,轄縣數不明,據近人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所考証,秦朝隴西領郡領縣為狄道、西、蘭干、略陽、上邽、冀、邸道、故道、臨洮、獂道、綿諸、襄武、阿陽、下辨、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紀、枹罕等21縣。相當於現在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西漢政區地理》)。為當時右拒西羌、左護咸陽之要郡,兵家必爭之要地。

西漢繼承秦代領縣。西漢時大概新增安故、首陽、大夏、羌道、白石等縣;元鼎三年(前114年),分蘭干、略陽、冀、獂道、綿諸、阿陽、戎道、成紀等縣置天水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故道、下辨道、武都道等縣移屬武都郡;始元六年(前81年),白石、枹罕2縣移屬金城郡。 西漢末領狄道、上邽、氐道、予道、襄武、臨洮、西,安故、首陽、大夏、羌道11縣,屬涼州刺史部

元始二年(2年),涼州地區總戶口有26萬6799戶,總人口107萬1325人,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1.86%。其中隴西郡有戶數53,964,人口236,824,人口佔當時全國比例0.41%,郡域面積約25,44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9.31人。[2]

東漢時隴西郡治領縣如舊,屬涼州,但永和五年(140年)時,人口銳減到5628戶,29637人。東漢初省予道縣。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其枹罕、白石、河關等13縣屬隴西郡[3],次年(37年)以允吾、浩亹、令居等10縣復置金城郡。永元元年(89年)前置鄣縣(治今甘肅省漳縣西)[4]。永初五年(111年)以前,上邽、西、羌道3縣移屬漢陽郡[5]。因羌亂,永初五年(111年)三月,郡治由狄道縣內徙到襄武縣,延光三年(124年)還治狄道縣。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涼州併入雍州,歸屬雍州管轄。建安末因亂而廢枹罕、白石2縣。

東漢末,領狄道、安故、氐道、首陽、大夏、襄武、臨洮、鄣、河關9縣。

魏晉十六國時期

三國時期曹魏隴西郡遷治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領狄道、安故、氐道、首陽、大夏、襄武、臨洮、鄣、河關9縣。安故、大夏、鄣、氐道4縣無考。魏末領襄武、首陽、臨洮、狄道、河關、枹罕6縣。

泰始元年(265年)晉代魏後,封宗室司馬泰為隴西王,改隴西郡為隴西國,元康六年(296年)左右司馬泰改封高密王,隴西國除。[6][7]郡治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領襄武、首陽、臨洮、狄道、河關、枹罕6縣。西晉時廢枹罕縣。[8]太康年間(280-289)人口統計,晉代隴西國僅有三千戶。元康年間(291-299)狄道、臨洮、河關3縣移屬狄道郡。[9]西晉末領襄武、首陽2縣。

太興二年(319年)秦州刺史陳安投降前趙主劉曜[10]

十六國前趙後趙時,隴西郡仍屬秦州。前秦改屬河州後涼屬涼州。後秦屬雍州。西秦復屬秦州。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时,北魏屬渭州。西魏、北周因之。北周隴西郡領襄武、鄣、新興3縣。[11]隋文帝時實行廢郡存州制,隴西郡被廢除,由渭州管轄。

隋代隴西郡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渭州置隴西郡,治襄武縣(今甘肃省隴西縣東南),領襄武、隴西、鄣、長川、渭源5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廢郡改置渭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渭州為隴西郡。仍治襄武縣(今隴西縣東南),有戶6425,人口24520。下辖四县:襄武县陇西县鄣县渭源县[12]屬隴右道。乾元元年(758年),天下改郡为州,最终改隴西郡為渭州,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郡治襄武县保留了陇西之名,成为陇西县。

县名 现在地名 简介 备注
襄武县 上。
陇西县 上。
鄣县 下。天授二年曰武阳县神龙元年复故名。南二里有盐井。
渭源县 上。高宗上元二年更名首阳县,于渭源故县别置渭源县。仪凤三年省首阳入渭源。有鸟鼠同穴山,一名青雀山。

長官

隴西守(—前148年)

隴西太守(前148年—9年)

厭戎連率(9年—23年)

  • 蔡勳,陳留圉人,新莽始建國中在任。[18]

隴西太守(23年—265年)

隴西相(265年—289年)

隴西內史(289年—296年)

隴西太守(296年—395年)

隴西內史(395年—413年)

隴西太守(413年—557年)

隴西郡守(557年—583年)

隴西太守(607年—618年)

隴西太守(742年—758年)

國主

注釋

  1. ^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馬錯發隴西。」;《漢書·地理志》:「隴西郡,秦置。」;《水經·河水注》:「狄道故城……漢隴西郡治,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後漢書·西羌傳》:「至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后誇殺義渠王于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2.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元始二年郡國人口密度表,第96頁。
  3. ^ 枹罕,故屬金城;白石,故屬金城;河關,故屬金城。 《續漢志 卷二十三 郡國五》
  4. ^ 周振鶴《東漢政區地理》,頁144。
  5. ^ 周振鶴《東漢政區地理》,頁143。
  6.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泰為隴西王。」;卷4〈惠帝紀〉:「〔元康〕六年春正月,大赦。太尉、隴西王泰為尚書令。」;卷37〈宗室列傳〉:「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
  7. ^ 據《晉書·高密文獻王泰傳》記載「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守尚書令與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時,據《晉書·惠帝紀》,司馬泰守尚書令時間在元康六年(296年)正月。
  8.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6頁。
  9.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隴西之狄道、臨洮、河關,又立洮陽、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六縣,合九縣置狄道郡,屬秦州。」
  10. ^ 《晉書》卷6〈元帝紀〉:「〔太興二年四月〕,秦州刺史陳安叛,降于劉曜。」
  11. ^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2〈隴右〉,第150-151頁。
  12. ^ 新唐书·志第三十·地理四》陇右道,盖古雍、梁二州之境......渭州陇西郡,中都督府。土贡:龙须席、麝香、秦艽。户六千四百二十五,口二万四千五百二十。县四:有府四,曰渭源、平乐、临源、万年。襄武,上。陇西,上。鄣,下。天授二年曰武阳,神龙元年复故名。南二里有盐井。渭源。上。高宗上元二年更名首阳,于渭源故县别置渭源县。仪凤三年省首阳入渭源。有鸟鼠同穴山,一名青雀山。
  13. ^ 《新唐書 卷七十上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14. ^ 《史記 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15. ^ 《史記 卷一百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16. ^ 16.0 16.1 《漢書 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17. ^ 《漢書 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第四十七》
  18. ^ 《後漢書 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19. ^ 《後漢書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20. ^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21. ^ 《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22. ^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
  23. ^ 23.0 23.1 《後漢書 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
  24. ^ 《後漢書 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25. ^ 《後漢書 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26. ^ 《後漢書 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27. ^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28. ^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29. ^ 《三國志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裴註引《三輔決錄注》
  30. ^ 《晉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31. ^ 《三國志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32. ^ 32.0 32.1 《晉書 卷八十六 列傳第五十六》
  33. ^ 《新唐書 卷七十五下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34.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35.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36. ^ 《晉書 卷一百三 載記第三》
  37. ^ 《晉書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38. ^ 《晉書 卷一百二十五 載記第二十五》
  39. ^ 《晉書 卷一百十八 載記第十八》
  40. ^ 《晉書 卷一百十九 載記第十九》
  41. ^ 《周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42. ^ 《王司徒墓誌》
  43. ^ 《周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44. ^ 《魏書 卷八十七 列傳節義第七十五》
  45. ^ 《周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46. ^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47. ^ 《隋書 卷三 帝紀第三》
  48. ^ 《新唐書 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49. ^ 《新唐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

参考资料

  • 《秦代郡守考述》
  •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93年4月,ISBN:666671995-6

陇西郡, 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 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 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 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的天水, 蘭州等地區, 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地處渭水上游, 地理位置很重要, 兵家必爭之地, 秦初置三十六郡時, 隴西是其中之一, 秦漢時郡治在狄道, 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三國時後遷到襄武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唐時改隴西郡為渭州, 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 郡治襄武縣保留了隴西之名, 成為隴西縣, 元時改名鞏昌府, 民國以後改名隴西縣, 目录, 行政建置沿革, 秦代隴西郡, 先秦時期, 秦漢時期, 魏晉. 陇西郡 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 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 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 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的天水 蘭州等地區 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地處渭水上游 地理位置很重要 兵家必爭之地 秦初置三十六郡時 隴西是其中之一 秦漢時郡治在狄道 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三國時後遷到襄武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唐時改隴西郡為渭州 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 郡治襄武縣保留了隴西之名 成為隴西縣 金 元時改名鞏昌府 民國以後改名隴西縣 目录 1 行政建置沿革 1 1 秦代隴西郡 1 1 1 先秦時期 1 1 2 秦漢時期 1 1 3 魏晉十六國時期 1 1 4 南北朝時期 1 2 隋代隴西郡 2 長官 2 1 隴西守 前148年 2 2 隴西太守 前148年 9年 2 3 厭戎連率 9年 23年 2 4 隴西太守 23年 265年 2 5 隴西相 265年 289年 2 6 隴西內史 289年 296年 2 7 隴西太守 296年 395年 2 8 隴西內史 395年 413年 2 9 隴西太守 413年 557年 2 10 隴西郡守 557年 583年 2 11 隴西太守 607年 618年 2 12 隴西太守 742年 758年 3 國主 4 注釋 5 参考资料行政建置沿革 编辑秦代隴西郡 编辑 先秦時期 编辑 在戰國時期屬義渠國之地 秦昭王二十八年 前279年 以前秦攻義渠後置郡 1 因位在隴山 六盤山南段別稱 為渭河平原和隴西高原之分界 以西而得名 秦漢時期 编辑 秦統一中國後 實行郡縣制 分全國為三十六郡 仍置隴西郡 治狄道縣 今甘肅省臨洮縣 辖 轄縣數不明 據近人后曉榮 秦代政區地理 所考証 秦朝隴西領郡領縣為狄道 西 蘭干 略陽 上邽 冀 邸道 故道 臨洮 獂道 綿諸 襄武 阿陽 下辨 辨道 戎道 武都道 予道 薄道 成紀 枹罕等21縣 相當於現在的蘭州市 定西市 天水市 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 西漢政區地理 為當時右拒西羌 左護咸陽之要郡 兵家必爭之要地 西漢繼承秦代領縣 西漢時大概新增安故 首陽 大夏 羌道 白石等縣 元鼎三年 前114年 分蘭干 略陽 冀 獂道 綿諸 阿陽 戎道 成紀等縣置天水郡 元鼎六年 前111年 故道 下辨道 武都道等縣移屬武都郡 始元六年 前81年 白石 枹罕2縣移屬金城郡 西漢末領狄道 上邽 氐道 予道 襄武 臨洮 西 安故 首陽 大夏 羌道11縣 屬涼州刺史部 元始二年 2年 涼州地區總戶口有26萬6799戶 總人口107萬1325人 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1 86 其中隴西郡有戶數53 964 人口236 824 人口佔當時全國比例0 41 郡域面積約25 443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9 31人 2 東漢時隴西郡治領縣如舊 屬涼州 但永和五年 140年 時 人口銳減到5628戶 29637人 東漢初省予道縣 建武十二年 36年 省金城郡 其枹罕 白石 河關等13縣屬隴西郡 3 次年 37年 以允吾 浩亹 令居等10縣復置金城郡 永元元年 89年 前置鄣縣 治今甘肅省漳縣西 4 永初五年 111年 以前 上邽 西 羌道3縣移屬漢陽郡 5 因羌亂 永初五年 111年 三月 郡治由狄道縣內徙到襄武縣 延光三年 124年 還治狄道縣 建安十八年 213年 以後涼州併入雍州 歸屬雍州管轄 建安末因亂而廢枹罕 白石2縣 東漢末 領狄道 安故 氐道 首陽 大夏 襄武 臨洮 鄣 河關9縣 魏晉十六國時期 编辑 三國時期曹魏隴西郡遷治襄武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 領狄道 安故 氐道 首陽 大夏 襄武 臨洮 鄣 河關9縣 安故 大夏 鄣 氐道4縣無考 魏末領襄武 首陽 臨洮 狄道 河關 枹罕6縣 泰始元年 265年 晉代魏後 封宗室司馬泰為隴西王 改隴西郡為隴西國 元康六年 296年 左右司馬泰改封高密王 隴西國除 6 7 郡治襄武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 領襄武 首陽 臨洮 狄道 河關 枹罕6縣 西晉時廢枹罕縣 8 太康年間 280 289 人口統計 晉代隴西國僅有三千戶 元康年間 291 299 狄道 臨洮 河關3縣移屬狄道郡 9 西晉末領襄武 首陽2縣 太興二年 319年 秦州刺史陳安投降前趙主劉曜 10 十六國前趙 後趙時 隴西郡仍屬秦州 前秦改屬河州 後涼屬涼州 後秦屬雍州 西秦復屬秦州 南北朝時期 编辑 南北朝时 北魏屬渭州 西魏 北周因之 北周隴西郡領襄武 鄣 新興3縣 11 隋文帝時實行廢郡存州制 隴西郡被廢除 由渭州管轄 隋代隴西郡 编辑 隋朝大業三年 607年 改渭州置隴西郡 治襄武縣 今甘肃省隴西縣東南 領襄武 隴西 鄣 長川 渭源5縣 唐武德元年 618年 廢郡改置渭州 天寶元年 742年 改渭州為隴西郡 仍治襄武縣 今隴西縣東南 有戶6425 人口24520 下辖四县 襄武县 陇西县 鄣县 渭源县 12 屬隴右道 乾元元年 758年 天下改郡为州 最终改隴西郡為渭州 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 郡治襄武县保留了陇西之名 成为陇西县 县名 现在地名 简介 备注襄武县 上 陇西县 上 鄣县 下 天授二年曰武阳县 神龙元年复故名 南二里有盐井 渭源县 上 高宗上元二年更名首阳县 于渭源故县别置渭源县 仪凤三年省首阳入渭源 有鸟鼠同穴山 一名青雀山 長官 编辑隴西守 前148年 编辑 李崇 字伯祐 戰國時在任 13 公孫昆邪 北地義渠人 漢景帝前六年 前151年 前後在任 14 隴西太守 前148年 9年 编辑 李廣 隴西成紀人 漢景帝時在任 15 馮野王 字君卿 上黨潞人 漢元帝時在任 16 馮逡 字子產 上黨潞人 漢成帝時在任 16 何並 字子廉 右扶風平陵人 漢哀帝時在任 17 厭戎連率 9年 23年 编辑 蔡勳 陳留圉人 新莽始建國中在任 18 隴西太守 23年 265年 编辑 馬援 字文淵 右扶風茂陵人 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 35年 拜 19 韓尋 潁川舞陽人 漢光武帝時在任 20 劉盱 漢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 56年 前後在任 21 鄧融 漢明帝時在任 22 孫純 漢章帝建初元年 76年 前後在任 23 張紆 漢章帝元和三年 86年 前後在任 23 馮緄 字鴻卿 巴郡宕渠人 漢桓帝時在任 24 孫羌 漢桓帝延熹六年 163年 前後在任 25 魯謙 右扶風平陵人 東漢後期在任 26 李相如 漢靈帝中平三年 186年 反 27 徐邈 字景山 燕國薊人 漢獻帝後期領 28 游楚 字仲允 魏明帝太和中在任 29 束混 陽平元城人 曹魏時在任 30 牽弘 安平觀津人 魏元帝時在任 31 隴西相 265年 289年 编辑 隴西內史 289年 296年 编辑 張越 晉昌人 晉惠帝時在任 32 徐暢 字彥春 高平人 晉惠帝時在任 33 隴西太守 296年 395年 编辑 韓稚 晉惠帝永興二年 305年 前後在任 34 閻纂 西晉時在任 35 吳紹 晉愍帝建興四年 316年 前後在任 32 梁勛 322年降於前趙 36 姜衡 前秦時在任 37 越質詰歸 前秦時在任 38 隴西內史 395年 413年 编辑 索棱 後秦姚興弘始十三年 411年 領 十五年 413年 以隴西降於西秦 39 隴西太守 413年 557年 编辑 姚秦都 南安赤亭人 後秦姚泓時領 40 李富 隴西成紀人 北魏太武帝時贈 41 王潤 秦川略陽人 北魏時在任 42 梁去斤 長池人 北魏獻文帝時在任 43 于提 代人 北魏孝文帝時在任 44 權曇騰 天水顯親人 北魏後期在任 45 薛巒 河東汾陰人 北魏後期帶 46 隴西郡守 557年 583年 编辑 隴西太守 607年 618年 编辑 韓洪 字叔明 河南東垣人 隋煬帝大業六年 610年 前後在任 47 隴西太守 742年 758年 编辑 薛上童 河東汾陰人 唐玄宗天寶中在任 48 鄧景山 唐肅宗至德元载 756年 前後在任 49 國主 编辑隴西王司馬泰 265年 296年在位 隴西王姚碩德 395年 在位 注釋 编辑 史記 秦本紀 昭襄王二十七年 使司馬錯發隴西 漢書 地理志 隴西郡 秦置 水經 河水注 狄道故城 漢隴西郡治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置 後漢書 西羌傳 至赧王四十三年 宣太后誇殺義渠王于甘泉宮 因起兵滅之 始置隴西 北地 上郡焉 葛劍雄 西漢人口地理 元始二年郡國人口密度表 第96頁 枹罕 故屬金城 白石 故屬金城 河關 故屬金城 續漢志 卷二十三 郡國五 周振鶴 東漢政區地理 頁144 周振鶴 東漢政區地理 頁143 晉書 卷3 武帝紀 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 泰為隴西王 卷4 惠帝紀 元康 六年春正月 大赦 太尉 隴西王泰為尚書令 卷37 宗室列傳 瑋既誅 乃以泰錄尚書事 遷太尉 守尚書令 改封高密王 邑萬戶 據 晉書 高密文獻王泰傳 記載 瑋既誅 乃以泰錄尚書事 遷太尉 守尚書令 改封高密王 邑萬戶 守尚書令與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時 據 晉書 惠帝紀 司馬泰守尚書令時間在元康六年 296年 正月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106頁 晉書 卷14 地理志上 惠帝分隴西之狄道 臨洮 河關 又立洮陽 遂平 武街 始興 第五 真仇六縣 合九縣置狄道郡 屬秦州 晉書 卷6 元帝紀 太興二年四月 秦州刺史陳安叛 降于劉曜 王仲犖 北周地理志 卷2 隴右 第150 151頁 新唐书 志第三十 地理四 陇右道 盖古雍 梁二州之境 渭州陇西郡 中都督府 土贡 龙须席 麝香 秦艽 户六千四百二十五 口二万四千五百二十 县四 有府四 曰渭源 平乐 临源 万年 襄武 上 陇西 上 鄣 下 天授二年曰武阳 神龙元年复故名 南二里有盐井 渭源 上 高宗上元二年更名首阳 于渭源故县别置渭源县 仪凤三年省首阳入渭源 有鸟鼠同穴山 一名青雀山 新唐書 卷七十上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史記 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 卷一百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16 0 16 1 漢書 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漢書 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第四十七 後漢書 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後漢書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 23 0 23 1 後漢書 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 後漢書 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後漢書 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後漢書 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三國志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裴註引 三輔決錄注 晉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32 0 32 1 晉書 卷八十六 列傳第五十六 新唐書 卷七十五下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晉書 卷一百三 載記第三 晉書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晉書 卷一百二十五 載記第二十五 晉書 卷一百十八 載記第十八 晉書 卷一百十九 載記第十九 周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王司徒墓誌 周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魏書 卷八十七 列傳節義第七十五 周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隋書 卷三 帝紀第三 新唐書 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新唐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 参考资料 编辑 秦代郡守考述 嚴耕望 兩漢太守刺史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1993年4月 ISBN 666671995 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陇西郡 amp oldid 7693003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