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铁佛塘 (桂林)

铁佛塘位于广西桂林市叠彩区宝积山北麓,中山北路与翊武路之间。水面面积1300平方米,属于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其周围15米范围内为非建设区。铁佛塘原本由护城河演变而来,湖边仍存留古城墙残垣。

历史 编辑

唐代会昌五年(845年), 桂州刺史元晦于宝积山北麓开华景洞,洞前有横塘深广,塘水澄碧,名之为华景塘,并于洞口与塘之间建亭,名岩光亭,以形容休憩于亭中,可兼收山光与水色之形胜。宋代蒋卓曾隐居于此洞。

明代张鸣凤《桂故》对此作了描绘:“横塘深广,晨飘霞绮,夕丽金波,得水而观益增。”

清代,线国安复于山麓塘前修建铁佛寺,寺宇恢宏,与岩岫争丽,塘因此又名为铁佛塘。 时人有诗志其景色绮丽:“探奇寻古寺,乘兴至林垌。螺色连天碧,波光绕郭青。”[1]

民国十七至十八年(1928年至1929年),有设中学在铁佛寺内。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抗日战争桂柳会战中,国军第三十一军军部就设在铁佛寺。然而,在桂林沦陷时寺庙的房屋被毁,铁佛被转移到了风洞山,其最终毁于文化大革命[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桂林市志(中). 中华书局. 1997: 20. ISBN 7-101-01800-9. 
  2. ^ 谭熙. 铁佛路:因塘得名. 桂林晚报. 2015-05-18. 

铁佛塘, 桂林, 铁佛塘位于广西桂林市叠彩区宝积山北麓, 中山北路与翊武路之间, 水面面积1300平方米, 属于两江四湖环城水系, 其周围15米范围内为非建设区, 铁佛塘原本由护城河演变而来, 湖边仍存留古城墙残垣, 历史, 编辑唐代会昌五年, 845年, 桂州刺史元晦于宝积山北麓开华景洞, 洞前有横塘深广, 塘水澄碧, 名之为华景塘, 并于洞口与塘之间建亭, 名岩光亭, 以形容休憩于亭中, 可兼收山光与水色之形胜, 宋代蒋卓曾隐居于此洞, 明代张鸣凤, 桂故, 对此作了描绘, 横塘深广, 晨飘霞绮, 夕丽金波, . 铁佛塘位于广西桂林市叠彩区宝积山北麓 中山北路与翊武路之间 水面面积1300平方米 属于两江四湖环城水系 其周围15米范围内为非建设区 铁佛塘原本由护城河演变而来 湖边仍存留古城墙残垣 历史 编辑唐代会昌五年 845年 桂州刺史元晦于宝积山北麓开华景洞 洞前有横塘深广 塘水澄碧 名之为华景塘 并于洞口与塘之间建亭 名岩光亭 以形容休憩于亭中 可兼收山光与水色之形胜 宋代蒋卓曾隐居于此洞 明代张鸣凤 桂故 对此作了描绘 横塘深广 晨飘霞绮 夕丽金波 得水而观益增 清代 线国安复于山麓塘前修建铁佛寺 寺宇恢宏 与岩岫争丽 塘因此又名为铁佛塘 时人有诗志其景色绮丽 探奇寻古寺 乘兴至林垌 螺色连天碧 波光绕郭青 1 民国十七至十八年 1928年至1929年 有设中学在铁佛寺内 民国三十三年 1944年 抗日战争桂柳会战中 国军第三十一军军部就设在铁佛寺 然而 在桂林沦陷时寺庙的房屋被毁 铁佛被转移到了风洞山 其最终毁于文化大革命 2 参考资料 编辑 桂林市志 中 中华书局 1997 20 ISBN 7 101 01800 9 谭熙 铁佛路 因塘得名 桂林晚报 2015 05 18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铁佛塘 桂林 amp oldid 6444354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