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金门闸

金门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里渠,是清朝永定河上兴建的水利工程,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门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河北省涿州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350
登录2006年

历史 编辑

金门闸是清朝在北京永定河南行百余里处(卢沟桥下游31公里处)兴建的一座泄洪闸。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义和庄乡北蔡村东北3.5公里处的永定河右岸(西岸),北京市房山区窑上乡窑上村东南、窑上乡韩营村北,其地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的属于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块飞地[1]

永定河旧称浑河,自古常发生水灾。因其流经北京近郊,直接威胁北京安全,故清朝自康熙宣统200余年间,各代皇帝都将治理永定河作为重大国事,责令直隶总督负责,河道总督专责治河事务。[1]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浑河大水,灾民流离失所。康熙帝下诏命直隶巡抚于成龙治理浑河水患。于成龙奉命与洋人安多(葡萄牙传教士)前往勘察,于成龙把治理工程分成三部分,一是清淤疏浚;二是加固堤防,筑堤束水,束水攻沙;三是疏通下游河道。六个月后,浑河治理完工,于成龙建议将浑河更名为永定河,获康熙帝赞同,工程告竣日,康熙帝赐名“永定河”。[2]

对永定河的实际管理中,将永定河两岸堤防分成工段,编工号。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宛平县南、竹络坝北(今北京市房山区任营村与窑上村之间)创建金门闸,堤防编号“南二工八号段”,原是草闸,类型属于进水闸,设计功能是引檿牛河(牤牛河)水入永定河,借清刷浑,以便清淤排沙,加深永定河河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将原来的草闸改建为石闸。但因檿牛河水量小,随着永定河河床淤高,檿牛河水无法引入,雍正二年(1724年)此闸废弃。[1][2]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帝采纳大学士鄂尔泰减水分流的主张,敕令在“南二工九号段”移建减水石坝,分减永定河洪水,并沿用旧称“金门闸”,类型属于出水闸。乾隆三十八年《金门闸浚淤碑》载:乾隆帝闻“两岸堤工稳固”,“览奏稍慰”,传旨“务使积淤尽除,水道畅行,以资疏泄。嗣后金门闸每遇过水,永远照此办理。仍将永定河水长落情形随时奏闻。”乾隆帝巡视金门闸时作《堤柳》长诗,指出在堤内如何植柳,强调“堤柳以护堤,宜内不宜外”, 如果在堤外植柳,则“水至堤仍坏”,并评价了永定河水性及金门闸分泄功能。[1]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于河底逐年淤高和分洪要求,逐步对溢水坝加宽加高。[1]

自乾隆年间起,金门闸几乎每年都要修整。宣统年间总理直隶永定河道的吕佩芬在撰写的宣统元年《重建金门闸记》碑文中称,自乾隆至光绪“必数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每一大役兴,费必以巨万计”。金门闸历年的修建花费了巨资。例如雍正二年(1724年)修缮金门闸“用银五千六百一十四两九分余”。乾隆三年(1738年)移建金门闸(即减水石坝)“用银十八万六千一百一十二两有奇”。道光四年(1824年)拆修金门闸“耗银十万三千四百五十一两”,道光帝御批“所需银两,即于预拨各省封贮项下解到动用,其灰石等项料物,应于今冬采办到工,著蔣攸銛将解部粤海关饷先行截留一批,计银五万两,发交永定河道,赶紧购备,以免迟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金门闸(石坝改建为石闸)用“五万二千两金”。[1]

宣统元年(1909年)将石坝改建为石闸,辟闸空15道,各设闸板,启闭由人,成为泄洪闸。“水小可闭之以遏其轶,水大可启之以杀其怒。”现存的金门闸就是宣统元年所建。宣统元年(1909年),总理直隶永定河道吕佩芬在完成金门闸重建工程后,撰写了《重建金门闸记》碑文。其中记载,吕佩芬起初对乾隆年间将闸改坝但仍称闸名很不解,在巡视永定河河道时,见减水石坝“仅持一小埝横障之”,深感忧虑,乃建议复建大修金门闸。同时他派员对工程加以勘估,“因财政方艰”,在估算中“节无可节”,“犹估需五万二千两金”。此后,吕佩芬与直隶总督杨文敬商议修闸事宜,经过努力“遂奉部议准行”。但此时吕佩芬尚不知金门闸历史上并不是坝,所请的“五万二千两金”只是修坝经费而非建闸经费。后来他查阅《畿辅安澜志》,了解金门闸沿革后,才产生了“坝有定型,不若闸之启闭由人,可因水大小以为宣塞也”的建闸思想。[1]

吕佩芬请张黼廷协助建闸。张黼廷提出,金门闸以坝称闸,名不副实,不如改建为闸,由人启闭闸门以便控制永定河分洪水量。吕佩芬“喜其意与己合”,但又提出以修坝经费能否建闸的问题。张黼廷“久历河防,且承修石工者屡矣”,他勘察金门闸的当天便回北京面复吕佩芬,提出了重建金门闸的方案,认为建闸“预计所需之灰土木石与夫大小匠作之工,其费当修坝等,纵有不足者亦仅矣”。吕佩芬乃决定改坝为闸,并启用了一批起家自河员、老于工程的官员,宣统元年二月金门闸大修工程开工,五月末告成。张黼廷等人程督有方,工繁而费简,建闸费用恰及吕佩芬向朝廷所请的修坝经费数额。[1]

1937年,改金门闸南端两空为铁闸门,用于农田浇灌,其余各空均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随着永定河干涸,金门闸逐渐闲置。[1]1993年7月15日,金门闸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历史年代为清代。2002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金门闸列为重点保护的水工建筑物。[3]2006年,金门闸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派专人看护金门闸。[4]

建筑 编辑

金门闸南北全长100.6米,占地总面积16000平米。金门闸在石坝面上建闸,主体由14座“鸡心垛”(闸桥墩)组成,形成15个闸空。上下游两侧砌有金刚墙,长28.6米,高8.5米。金刚墙东西两端有雁翅墙,使金门闸迎水面、顺水面形成敞口的簸箕形。南北金刚墙与雁翅墙衔接处置镇水兽(吞水兽)4尊,其中迎水面为狮子一对,顺水面为神牛(镇水牛)一对,现均已无存。[1][4]

闸桥墩由迎水面(东向)砌成等腰三角形的14座鸡心垛组成,每垛长6.02米,宽2.52米,高2.7米,均为方形花岗岩垒砌。每个垛顶斜置绞关石4根,每根长1.56米,宽0.32米,厚0.19米,其顶端有直径0.15米的圆孔,两孔之间横放木轴用于以绳提吊闸板启闭控制泄洪,闸板是双槽木制。鸡心垛之间形成15闸空,每空宽4.35米。每个垛的上沿设有五个凹槽放方木为梁,横铺木板,板上垫三合土成为桥面,桥面宽4.7米。[1]

闸底均为海墁石坦坡。迎水面海墁石纵深4米,延以灰土。顺水面海墁石纵深44.62米,坦坡落差5.3米。[1]

金门闸的鸡心垛、金刚墙、雁翅墙、石龙骨、海墁石所用块石之间,均用铸铁“银锭扣”相连接。银锭扣呈束腰形,所以旧时民间有“金门闸银锭扣,镇水的狮子饮水的牛”的说法。[1]

金门闸南侧的坝台新建汛铺房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起脊。汛铺房后院西房内立有五通石碑:乾隆题诗碑《堤柳》碑,乾隆《金门闸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同治《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碑、宣统元年《重建金门闸记》碑。[4]

其中乾隆的题诗碑《堤柳》碑十分高大,汉白玉质。碑首雕二龙戏珠。碑座为长方形,正面雕花蕊和龙纹。碑身有乾隆题诗,诗曰:“堤柳以护堤,宜内不宜外。内则根盘结,御浪堤弗败,外惟徒饰观,水至堤仍坏。此理本易晓,倒置尚有在。而况其精微,莫解亦奚怪,经过命补植,缓急或少赖。治标兹小助,探源斯岂逮。”碑身断裂,据说是因为早年曾遭雷击,后用铁杵加固。[1]

金门闸北侧现存清末防汛衙门、闸房的建筑遗址。[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张立国,试析金门闸的历史地位及人文蕴涵,文物春秋2007年第3期
  2. ^ 2.0 2.1 邱崇禄,金门闸探古,北京日报,2008年
  3. ^ 北京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全文). 搜狐. 2002-09-18. (原始内容于2017-01-16). 
  4. ^ 4.0 4.1 4.2 涿州“国保”金门闸期待新生. 光明网. 2013-04-25. (原始内容于2017-01-16). 

延伸阅读 编辑

  • 杨亦武,金门闸与清代永定河水患治理,北京文博,2004-06-2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黄涿生,古代治水工程的精品——金门闸,文物春秋2007(3):12-14
  • 马垒,宣统元年《重建金门闸记》碑的史料价值,文物春秋2014(6):75-79
  • 宋开金,从金门闸看清代永定河治理思想的演变,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6(3):58-62

金门闸,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里渠, 是清朝在永定河上兴建的水利工程, 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所在河北省涿州市分类古建筑时代清编号6, 350登录2006年, 目录, 历史, 建筑,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历史, 编辑是清朝在北京永定河南行百余里处, 卢沟桥下游31公里处, 兴建的一座泄洪闸, 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义和庄乡北蔡村东北3, 5公里处的永定河右岸, 西岸, 北京市房山区窑上乡窑上村东南, 窑上乡韩营村北, 其地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的属于河北省涿州市的. 金门闸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里渠 是清朝在永定河上兴建的水利工程 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门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所在河北省涿州市分类古建筑时代清编号6 350登录2006年 目录 1 历史 2 建筑 3 参考文献 4 延伸阅读历史 编辑金门闸是清朝在北京永定河南行百余里处 卢沟桥下游31公里处 兴建的一座泄洪闸 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义和庄乡北蔡村东北3 5公里处的永定河右岸 西岸 北京市房山区窑上乡窑上村东南 窑上乡韩营村北 其地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的属于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块飞地 1 永定河旧称浑河 自古常发生水灾 因其流经北京近郊 直接威胁北京安全 故清朝自康熙至宣统200余年间 各代皇帝都将治理永定河作为重大国事 责令直隶总督负责 河道总督专责治河事务 1 清康熙三十七年 1698年 浑河大水 灾民流离失所 康熙帝下诏命直隶巡抚于成龙治理浑河水患 于成龙奉命与洋人安多 葡萄牙传教士 前往勘察 于成龙把治理工程分成三部分 一是清淤疏浚 二是加固堤防 筑堤束水 束水攻沙 三是疏通下游河道 六个月后 浑河治理完工 于成龙建议将浑河更名为永定河 获康熙帝赞同 工程告竣日 康熙帝赐名 永定河 2 对永定河的实际管理中 将永定河两岸堤防分成工段 编工号 清朝康熙四十年 1701年 在宛平县南 竹络坝北 今北京市房山区任营村与窑上村之间 创建金门闸 堤防编号 南二工八号段 原是草闸 类型属于进水闸 设计功能是引檿牛河 牤牛河 水入永定河 借清刷浑 以便清淤排沙 加深永定河河槽 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 将原来的草闸改建为石闸 但因檿牛河水量小 随着永定河河床淤高 檿牛河水无法引入 雍正二年 1724年 此闸废弃 1 2 乾隆三年 1738年 乾隆帝采纳大学士鄂尔泰减水分流的主张 敕令在 南二工九号段 移建减水石坝 分减永定河洪水 并沿用旧称 金门闸 类型属于出水闸 乾隆三十八年 金门闸浚淤碑 载 乾隆帝闻 两岸堤工稳固 览奏稍慰 传旨 务使积淤尽除 水道畅行 以资疏泄 嗣后金门闸每遇过水 永远照此办理 仍将永定河水长落情形随时奏闻 乾隆帝巡视金门闸时作 堤柳 长诗 指出在堤内如何植柳 强调 堤柳以护堤 宜内不宜外 如果在堤外植柳 则 水至堤仍坏 并评价了永定河水性及金门闸分泄功能 1 乾隆六年 1741年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道光三年 1823年 道光十一年 1831年 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 同治十一年 1872年 由于河底逐年淤高和分洪要求 逐步对溢水坝加宽加高 1 自乾隆年间起 金门闸几乎每年都要修整 宣统年间总理直隶永定河道的吕佩芬在撰写的宣统元年 重建金门闸记 碑文中称 自乾隆至光绪 必数年一小修 三十年一大修 每一大役兴 费必以巨万计 金门闸历年的修建花费了巨资 例如雍正二年 1724年 修缮金门闸 用银五千六百一十四两九分余 乾隆三年 1738年 移建金门闸 即减水石坝 用银十八万六千一百一十二两有奇 道光四年 1824年 拆修金门闸 耗银十万三千四百五十一两 道光帝御批 所需银两 即于预拨各省封贮项下解到动用 其灰石等项料物 应于今冬采办到工 著蔣攸銛将解部粤海关饷先行截留一批 计银五万两 发交永定河道 赶紧购备 以免迟误 宣统元年 1909年 重建金门闸 石坝改建为石闸 用 五万二千两金 1 宣统元年 1909年 将石坝改建为石闸 辟闸空15道 各设闸板 启闭由人 成为泄洪闸 水小可闭之以遏其轶 水大可启之以杀其怒 现存的金门闸就是宣统元年所建 宣统元年 1909年 总理直隶永定河道吕佩芬在完成金门闸重建工程后 撰写了 重建金门闸记 碑文 其中记载 吕佩芬起初对乾隆年间将闸改坝但仍称闸名很不解 在巡视永定河河道时 见减水石坝 仅持一小埝横障之 深感忧虑 乃建议复建大修金门闸 同时他派员对工程加以勘估 因财政方艰 在估算中 节无可节 犹估需五万二千两金 此后 吕佩芬与直隶总督杨文敬商议修闸事宜 经过努力 遂奉部议准行 但此时吕佩芬尚不知金门闸历史上并不是坝 所请的 五万二千两金 只是修坝经费而非建闸经费 后来他查阅 畿辅安澜志 了解金门闸沿革后 才产生了 坝有定型 不若闸之启闭由人 可因水大小以为宣塞也 的建闸思想 1 吕佩芬请张黼廷协助建闸 张黼廷提出 金门闸以坝称闸 名不副实 不如改建为闸 由人启闭闸门以便控制永定河分洪水量 吕佩芬 喜其意与己合 但又提出以修坝经费能否建闸的问题 张黼廷 久历河防 且承修石工者屡矣 他勘察金门闸的当天便回北京面复吕佩芬 提出了重建金门闸的方案 认为建闸 预计所需之灰土木石与夫大小匠作之工 其费当修坝等 纵有不足者亦仅矣 吕佩芬乃决定改坝为闸 并启用了一批起家自河员 老于工程的官员 宣统元年二月金门闸大修工程开工 五月末告成 张黼廷等人程督有方 工繁而费简 建闸费用恰及吕佩芬向朝廷所请的修坝经费数额 1 1937年 改金门闸南端两空为铁闸门 用于农田浇灌 其余各空均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随着永定河干涸 金门闸逐渐闲置 1 1993年7月15日 金门闸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类型为古建筑 历史年代为清代 2002年 北京市出台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将金门闸列为重点保护的水工建筑物 3 2006年 金门闸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派专人看护金门闸 4 建筑 编辑金门闸南北全长100 6米 占地总面积16000平米 金门闸在石坝面上建闸 主体由14座 鸡心垛 闸桥墩 组成 形成15个闸空 上下游两侧砌有金刚墙 长28 6米 高8 5米 金刚墙东西两端有雁翅墙 使金门闸迎水面 顺水面形成敞口的簸箕形 南北金刚墙与雁翅墙衔接处置镇水兽 吞水兽 4尊 其中迎水面为狮子一对 顺水面为神牛 镇水牛 一对 现均已无存 1 4 闸桥墩由迎水面 东向 砌成等腰三角形的14座鸡心垛组成 每垛长6 02米 宽2 52米 高2 7米 均为方形花岗岩垒砌 每个垛顶斜置绞关石4根 每根长1 56米 宽0 32米 厚0 19米 其顶端有直径0 15米的圆孔 两孔之间横放木轴用于以绳提吊闸板启闭控制泄洪 闸板是双槽木制 鸡心垛之间形成15闸空 每空宽4 35米 每个垛的上沿设有五个凹槽放方木为梁 横铺木板 板上垫三合土成为桥面 桥面宽4 7米 1 闸底均为海墁石坦坡 迎水面海墁石纵深4米 延以灰土 顺水面海墁石纵深44 62米 坦坡落差5 3米 1 金门闸的鸡心垛 金刚墙 雁翅墙 石龙骨 海墁石所用块石之间 均用铸铁 银锭扣 相连接 银锭扣呈束腰形 所以旧时民间有 金门闸银锭扣 镇水的狮子饮水的牛 的说法 1 金门闸南侧的坝台新建汛铺房一座 坐北朝南 面阔三间 硬山起脊 汛铺房后院西房内立有五通石碑 乾隆题诗碑 堤柳 碑 乾隆 金门闸浚淤 碑 道光 上谕 碑 同治 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 碑 宣统元年 重建金门闸记 碑 4 其中乾隆的题诗碑 堤柳 碑十分高大 汉白玉质 碑首雕二龙戏珠 碑座为长方形 正面雕花蕊和龙纹 碑身有乾隆题诗 诗曰 堤柳以护堤 宜内不宜外 内则根盘结 御浪堤弗败 外惟徒饰观 水至堤仍坏 此理本易晓 倒置尚有在 而况其精微 莫解亦奚怪 经过命补植 缓急或少赖 治标兹小助 探源斯岂逮 碑身断裂 据说是因为早年曾遭雷击 后用铁杵加固 1 金门闸北侧现存清末防汛衙门 闸房的建筑遗址 1 参考文献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张立国 试析金门闸的历史地位及人文蕴涵 文物春秋2007年第3期 2 0 2 1 邱崇禄 金门闸探古 北京日报 2008年 北京出台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全文 搜狐 2002 09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6 4 0 4 1 4 2 涿州 国保 金门闸期待新生 光明网 2013 04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6 延伸阅读 编辑杨亦武 金门闸与清代永定河水患治理 北京文博 2004 06 2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黄涿生 古代治水工程的精品 金门闸 文物春秋2007 3 12 14 马垒 宣统元年 重建金门闸记 碑的史料价值 文物春秋2014 6 75 79 宋开金 从金门闸看清代永定河治理思想的演变 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6 3 58 62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金门闸 amp oldid 6626985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