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为了验证“以太”存在与否而做的一个实验,1887年由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爱德华·莫雷合作在美国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进行。

迈克耳孙和莫雷的干涉仪装置,安装在一块漂浮在环形水槽中的石板上

实验原理 编辑

 
实验装置

当时的物理理论认为,的传播介质是“以太”,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太阳运动,就必然迎面受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从而必然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出现以后,立即引起人们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当“以太风”速度为0时,两束光应同时到达,因而相位相同;若“以太风”速度不为零,即装置相对以太运动,则两列光波相位不同。

假设装置在以太中向右以速度 运动,且从部分镀银的玻璃片(半反半透)到两面镜子的距离为 ,那么向右透过的那一束光在向右的过程中相对装置速度为 ,花费的时间 ,返回时速度为 ,时间 。所以总的时间是

 

而对于向上半反的那一束光,设它到达镜子所需的时间为 ,在这段时间里镜子向右移动了 ,所以光走过的路程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于是有

 

由此可得 

而返回时间与此相同,所以总时间 

所以两束光的到达时间是不同的,根据这个实验应该能测量出地球通过以太的速度。

 
红色激光造成的迈克耳孙干涉环

实验结果 编辑

莫雷不确信他自己的结论,继续与戴頓·米勒英语Dayton Miller做更多的实验。米勒制作了更大的实验设备,最大的安装于威尔逊山天文台的臂长32米(有效长度)的仪器。为了避免实体墙可能造成的对以太风的阻挡,他使用了帆布为主体的流动墙。他每次旋转设备都会观测到不同的小偏移,不论是恒星日还是年。他的测量值仅达到约10 km/s,而不是从地球轨道运动所期待的约30 km/s。他仍然不确信这是由于局部拖拽造成的,他没有尝试进行详细的解释。

肯尼迪后来在威尔逊山上作了实验,米勒发现1/10的漂移,并且不受季节影响。米勒的发现当时认为非常重要,并于1928年在一份会议报告上与迈克耳孙、洛伦兹等人讨论。普遍认为需要更多的实验来检验米勒的结果。洛伦兹认可这个结论,造成漂移的原因不符合他的以太说或者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出席会议,但是感觉这个实验结果恐怕是实验误差。后来的实验没能重新获得米勒的结果,现代实验的精度推翻了此实验结论。

实验人员 地点 年份 臂长 (米) 预计条纹偏移 实测条纹偏移 比例  以太的上限 实验精度 不符合预期?
迈克耳孙[1] 波茨坦 1881 1.2 0.04 ≤ 0.02 2 约20 km/s 0.02  
迈克耳孙和莫雷[2] 克利夫兰 1887 11.0 0.4 < 0.02
或 ≤ 0.01
40 约4–8 km/s 0.01  
莫雷和米勒[3][4] 克利夫兰 1902–1904 32.2 1.13 ≤ 0.015 80 约3.5 km/s 0.015
米勒[5] 威尔逊山英语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1 32.0 1.12 ≤ 0.08 15 约8–10 km/s 不明 不明
米勒[5] 克利夫兰 1923–1924 32.0 1.12 ≤ 0.03 40 约5 km/s 0.03
米勒(阳光)[5] 克利夫兰 1924 32.0 1.12 ≤ 0.014 80 约3 km/s 0.014
托马希克英语Rudolf Tomaschek(星光)[6] 海德堡 1924 8.6 0.3 ≤ 0.02 15 约7 km/s 0.02
米勒[5][A 1] 威尔逊山英语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5–1926 32.0 1.12 ≤ 0.088 13 约8–10 km/s 不明 不明
肯尼迪[7] 帕萨迪纳/威尔逊山英语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6 2.0 0.07 ≤ 0.002 35 约5 km/s 0.002
伊林沃思[8] 帕萨迪纳 1927 2.0 0.07 ≤ 0.0004 175 约2 km/s 0.0004
皮卡德和斯塔尔 [9] 气球 1926 2.8 0.13 ≤ 0.006 20 约7 km/s 0.006
皮卡德和斯塔尔 [10] 布鲁塞尔 1927 2.8 0.13 ≤ 0.0002 185 约2.5 km/s 0.0007
皮卡德和斯塔尔 [11] 瑞吉峰 1927 2.8 0.13 ≤ 0.0003 185 约2.5 km/s 0.0007
迈克耳孙等[12] 威尔逊山英语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9 25.9 0.9 ≤ 0.01 90 约3 km/s 0.01
约斯英语Georg Joos[13] 耶拿 1930 21.0 0.75 ≤ 0.002 375 约1.5 km/s 0.002

近代实验 编辑

近代版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变得司空见惯。激光激微波通过让光线在充满高能原子的精心调整的空间内来回反射,以放大光线。这样的有效长度可达千米。还有一个好处,同一光源在不同光线角度产生同样的相位,给干涉计增加了额外精确度。

第一个这样的实验是由查尔斯·汤斯做的,第一个激微波制作者之一。他们1958年的实验把漂移的上限,包括可能的实验误差,降低到仅仅30m/s。在1974年通过三角形内修剪工具精确的激光重复实验把这个值降低到0.025m/s,并且在一个光臂上放上玻璃来测试拖拽效果。在1979年布里耶-霍尔实验把人以方向的上限降低到30m/s,但是双向因素降低到0.000001 m/s(即静止或者夹带以太)。希尔斯和霍尔在经过一年的重复实验之后,于1990年公布,各向异性的极限降低到2×10-13

实验结果证明,不论地球运动的方向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测出的光速都相同,在地球同设想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当时迈克耳孙因此认为这个结果表明以太是随着地球运动的。

实验者 年份 光速的最大各向异性
布里耶与霍尔[14] 1979
 
沃尔夫等 [15] 2003
缪勒等[16] 2003
沃尔夫等[17] 2004
沃尔夫等[18] 2004
安东尼尼等[19] 2005
 
斯坦尼克斯等[20] 2005
赫尔曼等[21] 2005
斯坦尼克斯等[22] 2006
缪勒等[23] 2007
艾泽勒等[24] 2009
 
赫尔曼等[25] 2009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编辑

喬治·斐茲杰惹在1892年对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提出了一种解释。他指出如果物质是由带电荷的粒子组成,一根相对于以太静止的量杆的长度,将完全由量杆粒子间取得的静电平衡决定,而量杆相对于以太在运动时,量杆就会缩短,因为组成量杆的带电粒子将会产生磁场,从而改变这些粒子之间的间隔平衡。这一来,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当它指向地球运动的方向时就会缩短,而缩短的程度正好抵消光速的减慢。

有些人曾经试行测量喬治·斐茲杰惹的缩短值,但都没有成功。这类实验表明喬治·斐茲杰惹的缩短,在一个运动体系内是不能被处在这个运动体系内的观察者测量到的,所以他们无法判斷他们体系内的绝对速度,光学的定律和各种电磁现象是不受绝对速度的影响的。再者,動系中的短縮,乃是所有物體皆短縮,而動系中的人,是無法測量到自己短縮值的。

1904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变换,用于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他提出运动物体的长度会收缩,并且收缩只发生运动方向上。如果物体静止时的长度为 ,当它以速度 以平行于长度的方向运动时,长度收缩为

 

引入这条规律后 ,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1905年,爱因斯坦在抛弃以太、以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也可以推导出洛伦兹变换。

里茨在1908年设想光速是依赖于光源的速度的,企图以此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但是威廉·德西特于1931年在莱顿大学指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麼一对相互环绕运动的星体将会出现表观上的异常运动,而这种现象并没有观察到。由此也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速和不受光源速度和观察者的影响是正确的,而且既然没有一种静止的以太传播光波振动,牛顿关于光速可以增加的看法就必须抛弃。

有人认为,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曾经受到过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的影响。约翰·施塔赫尔在《爱因斯坦和以太漂移实验》(Einstein and aether drift experiments)一文中指出,有间接的有力证据表明,爱因斯坦在1889年一定知道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从1889~1901年间,持续感兴趣于设计光学实验,以检查地球穿行于以太的假定运动。

爱因斯坦在1922年,在《我是怎样创造了相对论》中说道:「那时我想用某种方法演示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在给自己提出这一问题时,我没有怀疑过以太的存在和地球的运动。于是,我预料如果把光源发出的光线用镜子反射,则当它的传播方向是平行或反平行于地球的运动方向时,应该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我提出使用两个热电偶,利用测量它们所生热量的差值,来证实这一点。」[26]

对实验结果的再验证 编辑

1893年歐里佛·洛茲在伦敦发现,光通过两块快速转动的巨大钢盘时,速度并不改变,表明钢盘并不把以太带着转。对恒星光行差的观测也显示以太并不随着地球转动。

人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多次重复了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且应用各种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精度不断提高[27]。除光学方法外,还有使用其他技术进行的类似实验[28]。如1958年利用微波激射所做的实验得到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上限是3×10-2 km/s[29],1970年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所做的实验得到此速度的上限只有5×10-5 km/s[30]。综合各种实验结果,人们基本可以判定地球不存在相对以太的运动。

參閱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关于实验 编辑

  1. ^ Michelson, Albert Abraham.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1, 22: 120–129. 
  2. ^ Michelson, Albert Abraham & Morley, Edward Williams.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7, 34: 333–345. 
  3. ^ Edward W. Morley and Dayton C. Miller. Extract from a Letter dated Cleveland, Ohio, August 5th, 1904, to Lord Kelvin from Profs. Edward W. Morley and Dayton C. Miller. Philosophical Magazine. 6. 1904, 8 (48): 753–754. 
  4. ^ Edward W. Morley and Dayton C. Miller. Report of an experiment to detect the Fitzgerald-Lorentz Effect.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05, XLI (12): 321–8. 
  5. ^ 5.0 5.1 5.2 5.3 Miller, Dayton C. Ether-Drift Experiments at Mount Wils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25, 11 (6): 306–314. Bibcode:1925PNAS...11..306M. doi:10.1073/pnas.11.6.306. 
  6. ^ Tomaschek, R. Über das Verhalten des Lichtes außerirdischer Lichtquellen. Annalen der Physik. 1924, 378 (1): 105–126 [2012-06-25]. Bibcode:1924AnP...378..105T. doi:10.1002/andp.19243780107. (原始内容于2021-02-24). 
  7. ^ Kennedy, Roy J. A Refinement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26, 12 (11): 621–629. Bibcode:1926PNAS...12..621K. doi:10.1073/pnas.12.11.621. 
  8. ^ Illingworth, K. K. A Repetition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Using Kennedy's Refinement. Physical Review. 1927, 30 (5): 692–696. Bibcode:1927PhRv...30..692I. doi:10.1103/PhysRev.30.692. 
  9. ^ Piccard, A.; Stahel, E. L'expérience de Michelson, réalisée en ballon libre. Comptes Rendus. 1926, 183 (7): 420–421 [2012-06-25]. (原始内容于2021-02-25). 
  10. ^ Piccard, A.; Stahel, E. Nouveaux résultats obtenus par l'expérience de Michelson. Comptes Rendus. 1927, 184: 152 [2012-06-25]. (原始内容于2021-02-25). 
  11. ^ Piccard, A.; Stahel, E. L'absence du vent d'éther au Rigi. Comptes Rendus. 1927, 184: 1198–1200 [2012-06-25]. (原始内容于2021-02-25). 
  12. ^ Michelson, A. A.; Pease, F. G.; Pearson, F.; Pease; Pearson. Results of repetition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29, 18 (3): 181. Bibcode:1929JOSA...18..181M. 
  13. ^ Joos, G. Die Jenaer Wiederholung des Michelsonversuchs. Annalen der Physik. 1930, 399 (4): 385–407. Bibcode:1930AnP...399..385J. doi:10.1002/andp.19303990402. 
  14. ^ Brillet, A.; Hall, J. L. Improved laser test of the isotropy of space. Phys. Rev. Lett. 1979, 42 (9): 549–552. Bibcode:1979PhRvL..42..549B. doi:10.1103/PhysRevLett.42.549. 
  15. ^ Wolf, P.; Bize, S.; Clairon, A.; Luiten, A. N.; Santarelli, G; Tobar, M. E. New Limit on Signals of Lorentz Violation in Electrodynamics. Phys. Rev. Lett. 2003, 90 (6): 060402. Bibcode:2003PhRvL..90f0402W. PMID 12633279. arXiv:gr-qc/0210049 . doi:10.1103/PhysRevLett.90.060402. 
  16. ^ Müller, H.; Herrmann, S.; Braxmaier, C.; Schiller, S.; Peters, A. Modern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using cryogenic optical resonators. Phys. Rev. Lett. 2003, 91 (2): 020401. Bibcode:2003PhRvL..91b0401M. PMID 12906465. arXiv:physics/0305117 . doi:10.1103/PhysRevLett.91.020401. 
  17. ^ Wolf, P.; Tobar, M. E.; Bize, S.; Clairon, A.; Luiten, A. N.; Santarelli, G. Whispering Gallery Resonators and Tests of Lorentz Invariance. General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 2004, 36 (10): 2351–2372. Bibcode:2004GReGr..36.2351W. arXiv:gr-qc/0401017 . doi:10.1023/B:GERG.0000046188.87741.51. 
  18. ^ Wolf, P.; Bize, S.; Clairon, A.; Santarelli, G.; Tobar, M. E.; Luiten, A. N. Improved test of Lorentz invariance in electrodynamics. Physical Review D. 2004, 70 (5): 051902. Bibcode:2004PhRvD..70e1902W. arXiv:hep-ph/0407232 . doi:10.1103/PhysRevD.70.051902. 
  19. ^ Antonini, P.; Okhapkin, M.; Göklü, E.; Schiller, S. Test of constancy of speed of light with rotating cryogenic optical resonators. Physical Review A. 2005, 71 (5): 050101. Bibcode:2005PhRvA..71e0101A. arXiv:gr-qc/0504109 . doi:10.1103/PhysRevA.71.050101. 
  20. ^ Stanwix, P. L.; Tobar, M. E.; Wolf, P.; Susli, M.; Locke, C. R.; Ivanov, E. N.; Winterflood, J.; van Kann, F. Test of Lorentz Invariance in Electrodynamics Using Rotating Cryogenic Sapphire Microwave Oscillator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5, 95 (4): 040404. Bibcode:2005PhRvL..95d0404S. PMID 16090785. arXiv:hep-ph/0506074 . doi:10.1103/PhysRevLett.95.040404. 
  21. ^ Herrmann, S.; Senger, A.; Kovalchuk, E.; Müller, H.; Peters, A. Test of the Isotropy of the Speed of Light Using a Continuously Rotating Optical Resonator. Phys. Rev. Lett. 2005, 95 (15): 150401. Bibcode:2005PhRvL..95o0401H. PMID 16241700. arXiv:physics/0508097 . doi:10.1103/PhysRevLett.95.150401. 
  22. ^ Stanwix, P. L.; Tobar, M. E.; Wolf, P.; Locke, C. R.; Ivanov, E. N. Improved test of Lorentz invariance in electrodynamics using rotating cryogenic sapphire oscillators. Physical Review D. 2006, 74 (8): 081101. Bibcode:2006PhRvD..74h1101S. arXiv:gr-qc/0609072 . doi:10.1103/PhysRevD.74.081101. 
  23. ^ Müller, H.; Stanwix, Paul L.; Tobar, M. E.; Ivanov, E.; Wolf, P.; Herrmann, S.; Senger, A.; Kovalchuk, E.; Peters, A. Relativity tests by complementary rotating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s. Phys. Rev. Lett. 2007, 99 (5): 050401. Bibcode:2007PhRvL..99e0401M. PMID 17930733. arXiv:0706.2031 . doi:10.1103/PhysRevLett.99.050401. 
  24. ^ Eisele, Ch.; Nevsky, A. Yu.; Schiller, S. Laboratory Test of the Isotropy of Light Propagation at the 10-17 leve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9, 103 (9): 090401. Bibcode:2009PhRvL.103i0401E. PMID 19792767. doi:10.1103/PhysRevLett.103.090401. 
  25. ^ Herrmann, S.; Senger, A.; Möhle, K.; Nagel, M.; Kovalchuk, E. V.; Peters, A. Rotating optical cavity experiment testing Lorentz invariance at the 10-17 level. Physical Review D. 2009, 80 (100): 105011. Bibcode:2009PhRvD..80j5011H. arXiv:1002.1284 . doi:10.1103/PhysRevD.80.105011. 
  26. ^ Einstein, Albert. How I creat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PDF). Physics today. 1982, 35 (8): 46 [2020-03-26].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4-13). 
  27. ^ Shankland, R.S., McCuskey, S.W., Laone, F.C., Kuerti,G.,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27(1955)167.
  28. ^ 郭硕鸿,电动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32页. ISBN 7-04-005550-3
  29. ^ Cedarholm, J.P., Bland, G.F., Havens, B.L., Townes, C.H.,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1(1958)342.
  30. ^ Isaak, G.R., Physics Bulletin, 255(1970).

引文注释 编辑


其他书籍 编辑

  1. ^ Miller, Dayton C. The Ether-Drift Experimen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bsolute Motion of the Earth.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33, 5 (3): 203–242. Bibcode:1933RvMP....5..203M. doi:10.1103/RevModPhys.5.203.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是为了验证, 以太, 存在与否而做的一个实验, 1887年由阿尔伯特, 迈克耳孙与爱德华, 莫雷合作在美国克利夫兰的凯斯西储大学进行, 迈克耳孙和莫雷的干涉仪装置, 安装在一块漂浮在环形水槽中的石板上, 目录, 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近代实验,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对实验结果的再验证, 參閱, 参考文献, 关于实验, 引文注释, 其他书籍实验原理, 编辑, nbsp, 实验装置当时的物理理论认为, 光的传播介质是, 以太,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 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是为了验证 以太 存在与否而做的一个实验 1887年由阿尔伯特 迈克耳孙与爱德华 莫雷合作在美国克利夫兰的凯斯西储大学进行 迈克耳孙和莫雷的干涉仪装置 安装在一块漂浮在环形水槽中的石板上 目录 1 实验原理 2 实验结果 3 近代实验 4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5 对实验结果的再验证 6 參閱 7 参考文献 7 1 关于实验 7 2 引文注释 7 3 其他书籍实验原理 编辑 nbsp 实验装置当时的物理理论认为 光的传播介质是 以太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 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 就必然迎面受到每秒30公里的 以太风 从而必然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 这个问题出现以后 立即引起人们探讨 以太风 存在与否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当 以太风 速度为0时 两束光应同时到达 因而相位相同 若 以太风 速度不为零 即装置相对以太运动 则两列光波相位不同 假设装置在以太中向右以速度v displaystyle v nbsp 运动 且从部分镀银的玻璃片 半反半透 到两面镜子的距离为L displaystyle L nbsp 那么向右透过的那一束光在向右的过程中相对装置速度为c v displaystyle c v nbsp 花费的时间t 1 L c v displaystyle t 1 frac L c v nbsp 返回时速度为c v displaystyle c v nbsp 时间t 2 L c v displaystyle t 2 frac L c v nbsp 所以总的时间是t 1 t 2 2 L c c 2 v 2 2 L c 1 v 2 c 2 displaystyle t 1 t 2 frac 2Lc c 2 v 2 frac 2L c cdot 1 frac v 2 c 2 nbsp 而对于向上半反的那一束光 设它到达镜子所需的时间为t 3 displaystyle t 3 nbsp 在这段时间里镜子向右移动了v t 3 displaystyle vt 3 nbsp 所以光走过的路程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于是有L 2 c t 3 2 v t 3 2 c 2 v 2 t 3 2 displaystyle L 2 ct 3 2 vt 3 2 c 2 v 2 t 3 2 nbsp 由此可得t 3 L c 2 v 2 displaystyle t 3 frac L sqrt c 2 v 2 nbsp 而返回时间与此相同 所以总时间2 t 3 2 L c 2 v 2 2 L c 1 v 2 c 2 displaystyle 2t 3 frac 2L sqrt c 2 v 2 frac 2L c cdot sqrt 1 frac v 2 c 2 nbsp 所以两束光的到达时间是不同的 根据这个实验应该能测量出地球通过以太的速度 nbsp 红色激光造成的迈克耳孙干涉环实验结果 编辑莫雷不确信他自己的结论 继续与戴頓 米勒 英语 Dayton Miller 做更多的实验 米勒制作了更大的实验设备 最大的安装于威尔逊山天文台的臂长32米 有效长度 的仪器 为了避免实体墙可能造成的对以太风的阻挡 他使用了帆布为主体的流动墙 他每次旋转设备都会观测到不同的小偏移 不论是恒星日还是年 他的测量值仅达到约10 km s 而不是从地球轨道运动所期待的约30 km s 他仍然不确信这是由于局部拖拽造成的 他没有尝试进行详细的解释 肯尼迪后来在威尔逊山上作了实验 米勒发现1 10的漂移 并且不受季节影响 米勒的发现当时认为非常重要 并于1928年在一份会议报告上与迈克耳孙 洛伦兹等人讨论 普遍认为需要更多的实验来检验米勒的结果 洛伦兹认可这个结论 造成漂移的原因不符合他的以太说或者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没有出席会议 但是感觉这个实验结果恐怕是实验误差 后来的实验没能重新获得米勒的结果 现代实验的精度推翻了此实验结论 实验人员 地点 年份 臂长 米 预计条纹偏移 实测条纹偏移 比例 v displaystyle v nbsp 以太的上限 实验精度 不符合预期 迈克耳孙 1 波茨坦 1881 1 2 0 04 0 02 2 约20 km s 0 02 displaystyle approx nbsp 是迈克耳孙和莫雷 2 克利夫兰 1887 11 0 0 4 lt 0 02或 0 01 40 约4 8 km s 0 01 displaystyle approx nbsp 是莫雷和米勒 3 4 克利夫兰 1902 1904 32 2 1 13 0 015 80 约3 5 km s 0 015 是米勒 5 威尔逊山 英语 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1 32 0 1 12 0 08 15 约8 10 km s 不明 不明米勒 5 克利夫兰 1923 1924 32 0 1 12 0 03 40 约5 km s 0 03 是米勒 阳光 5 克利夫兰 1924 32 0 1 12 0 014 80 约3 km s 0 014 是托马希克 英语 Rudolf Tomaschek 星光 6 海德堡 1924 8 6 0 3 0 02 15 约7 km s 0 02 是米勒 5 A 1 威尔逊山 英语 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5 1926 32 0 1 12 0 088 13 约8 10 km s 不明 不明肯尼迪 7 帕萨迪纳 威尔逊山 英语 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6 2 0 0 07 0 002 35 约5 km s 0 002 是伊林沃思 8 帕萨迪纳 1927 2 0 0 07 0 0004 175 约2 km s 0 0004 是皮卡德和斯塔尔 9 气球上 1926 2 8 0 13 0 006 20 约7 km s 0 006 是皮卡德和斯塔尔 10 布鲁塞尔 1927 2 8 0 13 0 0002 185 约2 5 km s 0 0007 是皮卡德和斯塔尔 11 瑞吉峰 1927 2 8 0 13 0 0003 185 约2 5 km s 0 0007 是迈克耳孙等 12 威尔逊山 英语 Mount Wilson California 1929 25 9 0 9 0 01 90 约3 km s 0 01 是约斯 英语 Georg Joos 13 耶拿 1930 21 0 0 75 0 002 375 约1 5 km s 0 002 是近代实验 编辑近代版的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变得司空见惯 激光和激微波通过让光线在充满高能原子的精心调整的空间内来回反射 以放大光线 这样的有效长度可达千米 还有一个好处 同一光源在不同光线角度产生同样的相位 给干涉计增加了额外精确度 第一个这样的实验是由查尔斯 汤斯做的 第一个激微波制作者之一 他们1958年的实验把漂移的上限 包括可能的实验误差 降低到仅仅30m s 在1974年通过三角形内修剪工具精确的激光重复实验把这个值降低到0 025m s 并且在一个光臂上放上玻璃来测试拖拽效果 在1979年布里耶 霍尔实验把人以方向的上限降低到30m s 但是双向因素降低到0 000001 m s 即静止或者夹带以太 希尔斯和霍尔在经过一年的重复实验之后 于1990年公布 各向异性的极限降低到2 10 13 实验结果证明 不论地球运动的方向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 测出的光速都相同 在地球同设想的 以太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当时迈克耳孙因此认为这个结果表明以太是随着地球运动的 实验者 年份 光速的最大各向异性布里耶与霍尔 14 1979 10 15 displaystyle lesssim 10 15 nbsp 沃尔夫等 15 2003缪勒等 16 2003沃尔夫等 17 2004沃尔夫等 18 2004安东尼尼等 19 2005 10 16 displaystyle lesssim 10 16 nbsp 斯坦尼克斯等 20 2005赫尔曼等 21 2005斯坦尼克斯等 22 2006缪勒等 23 2007艾泽勒等 24 2009 10 17 displaystyle lesssim 10 17 nbsp 赫尔曼等 25 2009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编辑喬治 斐茲杰惹在1892年对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提出了一种解释 他指出如果物质是由带电荷的粒子组成 一根相对于以太静止的量杆的长度 将完全由量杆粒子间取得的静电平衡决定 而量杆相对于以太在运动时 量杆就会缩短 因为组成量杆的带电粒子将会产生磁场 从而改变这些粒子之间的间隔平衡 这一来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所使用的仪器 当它指向地球运动的方向时就会缩短 而缩短的程度正好抵消光速的减慢 有些人曾经试行测量喬治 斐茲杰惹的缩短值 但都没有成功 这类实验表明喬治 斐茲杰惹的缩短 在一个运动体系内是不能被处在这个运动体系内的观察者测量到的 所以他们无法判斷他们体系内的绝对速度 光学的定律和各种电磁现象是不受绝对速度的影响的 再者 動系中的短縮 乃是所有物體皆短縮 而動系中的人 是無法測量到自己短縮值的 1904年 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变换 用于解释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的结果 他提出运动物体的长度会收缩 并且收缩只发生运动方向上 如果物体静止时的长度为L 0 displaystyle L 0 nbsp 当它以速度v displaystyle v nbsp 以平行于长度的方向运动时 长度收缩为L L 0 1 v 2 c 2 displaystyle L L 0 cdot sqrt 1 frac v 2 c 2 nbsp 引入这条规律后t 1 t 2 2 L 1 v 2 c 2 c 1 v 2 c 2 2 L c 1 v 2 c 2 2 t 3 displaystyle t 1 t 2 frac 2L cdot sqrt 1 frac v 2 c 2 c cdot 1 frac v 2 c 2 frac 2L c cdot sqrt 1 frac v 2 c 2 2t 3 nbsp 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1905年 爱因斯坦在抛弃以太 以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 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 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 在狭义相对论中 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 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 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 也可以推导出洛伦兹变换 里茨在1908年设想光速是依赖于光源的速度的 企图以此解释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但是威廉 德西特于1931年在莱顿大学指出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麼一对相互环绕运动的星体将会出现表观上的异常运动 而这种现象并没有观察到 由此也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速和不受光源速度和观察者的影响是正确的 而且既然没有一种静止的以太传播光波振动 牛顿关于光速可以增加的看法就必须抛弃 有人认为 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 曾经受到过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结果的影响 约翰 施塔赫尔在 爱因斯坦和以太漂移实验 Einstein and aether drift experiments 一文中指出 有间接的有力证据表明 爱因斯坦在1889年一定知道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并从1889 1901年间 持续感兴趣于设计光学实验 以检查地球穿行于以太的假定运动 爱因斯坦在1922年 在 我是怎样创造了相对论 中说道 那时我想用某种方法演示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 在给自己提出这一问题时 我没有怀疑过以太的存在和地球的运动 于是 我预料如果把光源发出的光线用镜子反射 则当它的传播方向是平行或反平行于地球的运动方向时 应该具有不同的能量 所以我提出使用两个热电偶 利用测量它们所生热量的差值 来证实这一点 26 对实验结果的再验证 编辑1893年歐里佛 洛茲在伦敦发现 光通过两块快速转动的巨大钢盘时 速度并不改变 表明钢盘并不把以太带着转 对恒星光行差的观测也显示以太并不随着地球转动 人们在不同地点 不同时间多次重复了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并且应用各种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精度不断提高 27 除光学方法外 还有使用其他技术进行的类似实验 28 如1958年利用微波激射所做的实验得到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上限是3 10 2 km s 29 1970年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所做的实验得到此速度的上限只有5 10 5 km s 30 综合各种实验结果 人们基本可以判定地球不存在相对以太的运动 參閱 编辑邁克生干涉儀 移動中的磁鐵與導體問題 狹義相對論發現史参考文献 编辑关于实验 编辑 Michelson Albert Abraham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1 22 120 129 Michelson Albert Abraham amp Morley Edward Williams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7 34 333 345 Edward W Morley and Dayton C Miller Extract from a Letter dated Cleveland Ohio August 5th 1904 to Lord Kelvin from Profs Edward W Morley and Dayton C Miller Philosophical Magazine 6 1904 8 48 753 754 Edward W Morley and Dayton C Miller Report of an experiment to detect the Fitzgerald Lorentz Effect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05 XLI 12 321 8 5 0 5 1 5 2 5 3 Miller Dayton C Ether Drift Experiments at Mount Wils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25 11 6 306 314 Bibcode 1925PNAS 11 306M doi 10 1073 pnas 11 6 306 Tomaschek R Uber das Verhalten des Lichtes ausserirdischer Lichtquellen Annalen der Physik 1924 378 1 105 126 2012 06 25 Bibcode 1924AnP 378 105T doi 10 1002 andp 1924378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Kennedy Roy J A Refinement of the Michelson Morley Experi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26 12 11 621 629 Bibcode 1926PNAS 12 621K doi 10 1073 pnas 12 11 621 Illingworth K K A Repetition of the Michelson Morley Experiment Using Kennedy s Refinement Physical Review 1927 30 5 692 696 Bibcode 1927PhRv 30 692I doi 10 1103 PhysRev 30 692 Piccard A Stahel E L experience de Michelson realisee en ballon libre Comptes Rendus 1926 183 7 420 421 2012 06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5 Piccard A Stahel E Nouveaux resultats obtenus par l experience de Michelson Comptes Rendus 1927 184 152 2012 06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5 Piccard A Stahel E L absence du vent d ether au Rigi Comptes Rendus 1927 184 1198 1200 2012 06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5 Michelson A A Pease F G Pearson F Pease Pearson Results of repetition of the Michelson Morley experiment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29 18 3 181 Bibcode 1929JOSA 18 181M Joos G Die Jenaer Wiederholung des Michelsonversuchs Annalen der Physik 1930 399 4 385 407 Bibcode 1930AnP 399 385J doi 10 1002 andp 19303990402 Brillet A Hall J L Improved laser test of the isotropy of space Phys Rev Lett 1979 42 9 549 552 Bibcode 1979PhRvL 42 549B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42 549 Wolf P Bize S Clairon A Luiten A N Santarelli G Tobar M E New Limit on Signals of Lorentz Violation in Electrodynamics Phys Rev Lett 2003 90 6 060402 Bibcode 2003PhRvL 90f0402W PMID 12633279 arXiv gr qc 0210049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90 060402 Muller H Herrmann S Braxmaier C Schiller S Peters A Modern Michelson Morley experiment using cryogenic optical resonators Phys Rev Lett 2003 91 2 020401 Bibcode 2003PhRvL 91b0401M PMID 12906465 arXiv physics 0305117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91 020401 Wolf P Tobar M E Bize S Clairon A Luiten A N Santarelli G Whispering Gallery Resonators and Tests of Lorentz Invariance General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 2004 36 10 2351 2372 Bibcode 2004GReGr 36 2351W arXiv gr qc 0401017 nbsp doi 10 1023 B GERG 0000046188 87741 51 Wolf P Bize S Clairon A Santarelli G Tobar M E Luiten A N Improved test of Lorentz invariance in electrodynamics Physical Review D 2004 70 5 051902 Bibcode 2004PhRvD 70e1902W arXiv hep ph 0407232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D 70 051902 Antonini P Okhapkin M Goklu E Schiller S Test of constancy of speed of light with rotating cryogenic optical resonators Physical Review A 2005 71 5 050101 Bibcode 2005PhRvA 71e0101A arXiv gr qc 0504109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A 71 050101 Stanwix P L Tobar M E Wolf P Susli M Locke C R Ivanov E N Winterflood J van Kann F Test of Lorentz Invariance in Electrodynamics Using Rotating Cryogenic Sapphire Microwave Oscillator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5 95 4 040404 Bibcode 2005PhRvL 95d0404S PMID 16090785 arXiv hep ph 0506074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95 040404 Herrmann S Senger A Kovalchuk E Muller H Peters A Test of the Isotropy of the Speed of Light Using a Continuously Rotating Optical Resonator Phys Rev Lett 2005 95 15 150401 Bibcode 2005PhRvL 95o0401H PMID 16241700 arXiv physics 0508097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95 150401 Stanwix P L Tobar M E Wolf P Locke C R Ivanov E N Improved test of Lorentz invariance in electrodynamics using rotating cryogenic sapphire oscillators Physical Review D 2006 74 8 081101 Bibcode 2006PhRvD 74h1101S arXiv gr qc 0609072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D 74 081101 Muller H Stanwix Paul L Tobar M E Ivanov E Wolf P Herrmann S Senger A Kovalchuk E Peters A Relativity tests by complementary rotating Michelson Morley experiments Phys Rev Lett 2007 99 5 050401 Bibcode 2007PhRvL 99e0401M PMID 17930733 arXiv 0706 2031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99 050401 Eisele Ch Nevsky A Yu Schiller S Laboratory Test of the Isotropy of Light Propagation at the 10 17 leve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9 103 9 090401 Bibcode 2009PhRvL 103i0401E PMID 19792767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03 090401 Herrmann S Senger A Mohle K Nagel M Kovalchuk E V Peters A Rotating optical cavity experiment testing Lorentz invariance at the 10 17 level Physical Review D 2009 80 100 105011 Bibcode 2009PhRvD 80j5011H arXiv 1002 1284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D 80 105011 Einstein Albert How I creat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PDF Physics today 1982 35 8 46 2020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4 13 Shankland R S McCuskey S W Laone F C Kuerti G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27 1955 167 郭硕鸿 电动力学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32页 ISBN 7 04 005550 3 Cedarholm J P Bland G F Havens B L Townes C H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1 1958 342 Isaak G R Physics Bulletin 255 1970 引文注释 编辑 其他书籍 编辑 Miller Dayton C The Ether Drift Experimen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bsolute Motion of the Earth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33 5 3 203 242 Bibcode 1933RvMP 5 203M doi 10 1103 RevModPhys 5 20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amp oldid 7366763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