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德語:Herbert Marcuse,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德国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社会批判方向的一员。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他作为新左翼西德、法国和美国的学生运动的杰出理论家而闻名,一些人更将其称为“新左翼之父”[1]

马尔库塞

生平

1898年7月19日,马尔库塞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2]。1916年应征入伍,但并未到前线。1919年曾参加柏林一月革命。1922年通过研究“艺术家小说”拿到了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回到柏林,从事出版行业。1928年他重回弗莱堡,和海德格尔一起在埃德蒙德·胡塞尔指导下做研究。1933年纳粹政府不允许他完成论文,他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同麦克斯·霍克海默合作。同年他写了自己第一部综述性的专著,讨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尔库塞从此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3]

1933年马尔库塞离开德国,先前往瑞士,随后前往美国。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虽然他有生之年再没回到德国定居,但他仍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二战中,他先在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负责反纳粹的宣传。1943年到战略服务办公室(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工作。二战结束后他被美国国务院任命为中欧部门负责人,直到1951年退休。

1952年他開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布兰代斯大学教授政治理論。1965-70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在此期間寫下了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單向度的人

1979年夏天,在德國演講的旅途中因為中風去世,2003年他的骨灰由德國柏林移至美國重新下葬。

哲学思想

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弗洛依德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论)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从50年代开始,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向度的人。他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实现“非压抑升华”。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向度的人》中,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在《审美之维》中则认为,艺术(主要指先锋派)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成完整人的再生。在《反革命與反叛》里,他强调艺术既是一种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他认为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艺术的肯定性力量同时也是否定这一肯定性的力量。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中,它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

主要著作

  • 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Hegel's Ontology and Theory of Historicity)(1932)
  • A Study on Authority (1936)
  • 理性和革命英语Reason and Revolution: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1941)
  • 爱欲与文明英语Eros and Civilization: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1955)
  •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 一种批判的分析 (Soviet Marxism: A Critical Analysis) (1958)
  • 单向度的人》 (又译《单维人》、《一维的人》)(One-Dimensional Man) (1964)
  • 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 (1965) (与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英语Robert Paul Wolff and 巴灵顿·摩尔 合著)
  • Negations: 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 (1968)
  • 论解放 (An Essay on Liberation) (1969)
  • 反革命與反叛(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1972)
  • 审美之维(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1978)

参考文献

  1. ^ Rothman, Stanle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Rise of Cultural Elites and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Civic Culture. Routledge. 2017: 177 [2017-10-31]. ISBN 9781351295628. (原始内容于2020-08-03). 
  2. ^ Herbert Marcus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9-04-10 [2018-09-02]. (原始内容于2018-09-01). According to Marcuse, his childhood was that of a typical German upper-middle class youth whose Jewish family was well integrated into German society 
  3. ^ 存档副本. [2012-05-22]. (原始内容于2019-11-01). 

延伸阅读

马尔库塞
  • John Abromeit and W. Mark Cobb, eds. (2004), Herbert Marcuse: 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 Andrew Feenberg and William Leiss (2007), The Essential Marcuse: Selected Writings of Philosopher and Social Critic Herbert Marcuse, Boston: Beacon Press.
  • Technology, War and Fascism. Collected papers of Herbert Marcuse, volume 1. (London: Routledge 1998)
评论和分析
  • C. Fred Alford (1985), Science and Revenge of Nature: Marcuse and Haberma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 Harold Bleich (1977), The Philosophy of Herbert Marcus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Paul Breines (1970), Critical Interruptions: New Left Perspectives on Herbert Marcuse,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 Douglas Kellner (1984),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London: Macmillan. ISBN 978-0-520-05295-6.
  • Paul Mattick (1972), Critique of Marcuse: One-dimensional man in class society Merlin Press
  • Alain Martineau (1986). Herbert Marcuse's Utopia, Harvest House, Montreal.
  • Alasdair MacIntyre (1970), Herbert Marcuse. An exposition and a polemic, Viking, New York
  • Eliseo Vivas (1971), Contra Marcuse, Arlington House, New Rochelle. ISBN 0-87000-112-4
  • Andrew T. Lamas, Todd Wolfson, and Peter N. Funke, editors (2017), The Great Refusal: Herbert Marcuse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7.
  • Raffaele Laudani, editor (2013), Secret Reports on Nazi Germany. The Frankfurt School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 by Franz Neumann, Herbert Marcuse & Otto Kirchheim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Kurt H. Wolff and Barrington Moore, Jr., editors (1967), The Critical Spirit. Essays in honor of Herbert Marcuse. Beacon Press, Boston.
  • J. Michael Tilley (2011). "Herbert Marcuse: Social Critique, Haecker and Kierkegaardian Individualism" in Kierkegaard's Influence on Social-Political Thought edited by Jon Stewart.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 马尔库塞, 德語, herbert, marcuse, 1898年7月19日, 1979年7月29日, 德国裔美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 法兰克褔学派社会批判方向的一员, 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他作为新左翼和西德, 法国和美国的学生运动的杰出理论家而闻名, 一些人更将其称为, 新左翼之父, 马尔库塞, 目录, 生平, 哲学思想, 主要著作,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1898年7月19日, 马尔库塞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 赫伯特 马尔库塞 德語 Herbert Marcuse 1898年7月19日 1979年7月29日 德国裔美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 法兰克褔学派社会批判方向的一员 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他作为新左翼和西德 法国和美国的学生运动的杰出理论家而闻名 一些人更将其称为 新左翼之父 1 马尔库塞 目录 1 生平 2 哲学思想 3 主要著作 4 参考文献 5 延伸阅读 6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1898年7月19日 马尔库塞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 2 1916年应征入伍 但并未到前线 1919年曾参加柏林一月革命 1922年通过研究 艺术家小说 拿到了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随后回到柏林 从事出版行业 1928年他重回弗莱堡 和海德格尔一起在埃德蒙德 胡塞尔指导下做研究 1933年纳粹政府不允许他完成论文 他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同麦克斯 霍克海默合作 同年他写了自己第一部综述性的专著 讨论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尔库塞从此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3 1933年马尔库塞离开德国 先前往瑞士 随后前往美国 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 虽然他有生之年再没回到德国定居 但他仍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二战中 他先在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 负责反纳粹的宣传 1943年到战略服务办公室 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工作 二战结束后他被美国国务院任命为中欧部门负责人 直到1951年退休 1952年他開始在哥伦比亚大学 哈佛大学和布兰代斯大学教授政治理論 1965 70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 在此期間寫下了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單向度的人 1979年夏天 在德國演講的旅途中因為中風去世 2003年他的骨灰由德國柏林移至美國重新下葬 哲学思想 编辑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 胡塞尔 海德格尔和弗洛依德的影响 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 特别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的异化论 的很大影响 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 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 从50年代开始 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 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 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 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 没有精神生活 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向度的人 他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一种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 实现 非压抑升华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单向度的人 中 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 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 在 审美之维 中则认为 艺术 主要指先锋派 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 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 促成完整人的再生 在 反革命與反叛 里 他强调艺术既是一种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 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 他认为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 艺术的肯定性力量同时也是否定这一肯定性的力量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中 它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 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 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 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 主要著作 编辑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 Hegel s Ontology and Theory of Historicity 1932 A Study on Authority 1936 理性和革命 英语 Reason and Revolution 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1941 爱欲与文明 英语 Eros and Civilization 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1955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一种批判的分析 Soviet Marxism A Critical Analysis 1958 单向度的人 又译 单维人 一维的人 One Dimensional Man 1964 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 1965 与 罗伯特 保罗 沃尔夫 英语 Robert Paul Wolff and 巴灵顿 摩尔 合著 Negations 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 1968 论解放 An Essay on Liberation 1969 反革命與反叛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1972 审美之维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1978 参考文献 编辑 Rothman Stanle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Rise of Cultural Elites and the Decline of America s Civic Culture Routledge 2017 177 2017 10 31 ISBN 9781351295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3 Herbert Marcus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9 04 10 2018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01 According to Marcuse his childhood was that of a typical German upper middle class youth whose Jewish family was well integrated into German society 存档副本 2012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01 延伸阅读 编辑马尔库塞John Abromeit and W Mark Cobb eds 2004 Herbert Marcuse 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Andrew Feenberg and William Leiss 2007 The Essential Marcuse Selected Writings of Philosopher and Social Critic Herbert Marcuse Boston Beacon Press Technology War and Fascism Collected papers of Herbert Marcuse volume 1 London Routledge 1998 评论和分析C Fred Alford 1985 Science and Revenge of Nature Marcuse and Haberma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Harold Bleich 1977 The Philosophy of Herbert Marcus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aul Breines 1970 Critical Interruptions New Left Perspectives on Herbert Marcuse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Douglas Kellner 1984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London Macmillan ISBN 978 0 520 05295 6 Paul Mattick 1972 Critique of Marcuse One dimensional man in class society Merlin Press Alain Martineau 1986 Herbert Marcuse s Utopia Harvest House Montreal Alasdair MacIntyre 1970 Herbert Marcuse An exposition and a polemic Viking New York Eliseo Vivas 1971 Contra Marcuse Arlington House New Rochelle ISBN 0 87000 112 4 Andrew T Lamas Todd Wolfson and Peter N Funke editors 2017 The Great Refusal Herbert Marcuse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7 Raffaele Laudani editor 2013 Secret Reports on Nazi Germany The Frankfurt School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 by Franz Neumann Herbert Marcuse amp Otto Kirchheim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urt H Wolff and Barrington Moore Jr editors 1967 The Critical Spirit Essays in honor of Herbert Marcuse Beacon Press Boston J Michael Tilley 2011 Herbert Marcuse Social Critique Haecker and Kierkegaardian Individualism in Kierkegaard s Influence on Social Political Thought edited by Jon Stewart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赫伯特 马尔库塞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上的赫伯特 马尔库塞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赫伯特 马尔库塞 amp oldid 7548727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