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质子半径之谜

质子半径之谜(英語:proton radius puzzle)是物理学中与質子大小有关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1]历史上,质子半径是通过两种独立的方法测量的,它们的收敛值约为0.877飞米(1 fm = 10−15 m)。2010年的一项实验使用了第三种方法,该方法测得的半径为0.842飞米,比之前的结果小5%。[2]这一分歧仍未得到公认的解释,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

传统测量方法 编辑

在2010年之前,质子半径是用两种方法中来测量的:一种依靠光谱学,另一种依靠核散射。[3]

光谱法 编辑

光谱学方法使用围绕原子核运转的电子的能级。能级的精确值对核半径很敏感(参见蘭姆位移)。由於的原子核僅由一個質子組成,因此對氫原子中電子能級的測量可以間接得出質子半徑。现在氢能级的测量非常精确,在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时,质子半径是限制因素。用该方法得出的质子半径约为(8.768±0.069)×10−16 米(或0.8768±0.0069 fm),相对不确定度约为1%。[2]

核散射 编辑

核方法与證明原子核存在的卢瑟福散射实验原理相似。向质子发射像电子这样的小粒子,通过测量电子是如何散射的,可以推断出质子的大小。用此方法所得出的质子半径约为(8.775±0.005)×10−16 米(或0.8775±0.005 fm),這與光譜學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吻合。[4]

μ子氢实验及后续 编辑

μ子氢实验 编辑

2010年,波尔等人发表了一项依赖于μ子氢的实验结果。普通的氫原子是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組成,而μ子氫則是由一個質子和一個μ子所組成。而从概念上讲,这与利用普通氫原子的光谱学方法类似。不過,μ子的质量高得多,使得它和質子之間的距離比普通氫原子中电子和質子間的距離短207倍,因此它对质子的大小更敏感。實驗所得半徑值為0.842±0.001 fm,比先前的测量值小5个標準差(5σ)。[2][5]新测得的半径比先前的测量值小4%,此差值的准确度在1%以内。(新测量的不确定度限仅为0.1%,與兩項實驗所得半徑值的差值相比,可忽略不計。)[6]

后续实验 编辑

自2010年以来,科學家再次使用电子进行的测量,已将估计半径略微减小到(8.751±0.061)×10−16 米0.8751±0.0061 fm),[7]但不確定性也进一步降低,此次測量與用μ子測量的差異也因此扩大到7σ以上。

波尔等人于2016年8月进行了一项后续实验,利用原子制造出了μ子氘,并测量了氘的半径。这项实验使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提高了2.7倍,但结果却比預期值小7.5个标准差,偏差巨大。[8][9]2017年,波尔的团队进行了另一个实验,用两种不同的激光來激发氢原子。通过测量受激发电子回到低能态时所释放的能量,便可以计算出里德伯常量,并由此推断出质子半径。结果再次比普遍接受的质子半径小约5%。[3][10]

2019年,两个实验组分别使用光谱法和散射法得到了与2010年的μ子氢实验一致的结果,新的实验结果支持了较小的质子半径,但仍然无法解释与2010年以前的实验的差异。[11][12]

提出的解释 编辑

这一异常现象仍未有獲得科學界公认的解释,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理由怀疑旧数据的有效性。[3]問題的關鍵,是相互獨立的研究團隊都能夠重现这种异常现象。[3]

儘管現階段的实验证据仍有不确定因素,但理論學家已經陸續提出各種可能導致此現象的原理,包括:三体力英语three-body force[13]引力弱力的相互作用或与相关的相互作用[14][5]、額外維度引力[15]、新玻色子[16]以及准自由
π+
假说。[17]

最早研究这个谜题的學者兰道夫·波尔表示,假如谜题帶來新物理的發現,那固然是件令人振奮的事,不過最可能的解释並不是新的物理,而是某些测量過程所產生的假象。他个人的推測是,过去的测量结果误判了里德伯常量,即目前官方的质子大小是不准确的。[18]

杰斐逊实验室的阿拉孔等人(2018)试图在已有的物理学的框架里解决这个难题。他們提出,在現有電子散射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如果用另一種合理的方式,在擬合數據的過程中更偏重能量較高的數據點,便可得出與μ子氢测量结果一致的質子電荷半徑值。[19]換言之,過去在推算質子電荷半徑的數據擬合過程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理論不確定性,這才是質子半徑之謎的根本原因。

另一些研究者則认为,在利用電子的實驗中,數據分析過程並沒有正確地從狹義相對論的角度考慮到實驗每個部分的静止坐标系。[20][21]此外,μ子氢的极化現象在普通氫原子中並不會發生,這一差異也有可能導致兩種方法得出不同的質子半徑值。[22]2019年4月的一篇论文提出,在計算質子、μ子和電子的相對大小時套用尺度相对论英语scale relativity,或許能解答質子半徑之謎。[2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Krauth, J. J.; Schuhmann, K.; et al.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52nd Rencontres de Moriond EW 2017. La Thuile, Aosta Valley. 2017-06-02. Bibcode:2017arXiv170600696K. arXiv:1706.00696 . (原始内容于2020-12-19) 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 (帮助).  Presentation slides (19 March 2917).
  2. ^ 2.0 2.1 2.2 Pohl R, et al. The size of the proton (PDF). Nature. July 2010, 466 (7303): 213–216 [2019-09-08]. Bibcode:2010Natur.466..213P. PMID 20613837. doi:10.1038/nature09250. (原始内容 (PDF)于2017-10-09). 
  3. ^ 3.0 3.1 3.2 3.3 Davide Castelvecchi. Proton-size puzzle deepens. Nature. 2017-10-05 [2019-09-08]. (原始内容于2019-04-16). 
  4. ^ Sick I, Trautmann D. Proton root-mean-square radii and electron scattering. Physical Review C. 2014, 89 (1): 012201. Bibcode:2014PhRvC..89a2201S. arXiv:1407.1676 . doi:10.1103/PhysRevC.89.012201. 
  5. ^ 5.0 5.1 Zyga, Lisa. Proton radius puzzle may be solved by quantum gravity. Phys.org. 2013-11-26 [2016-09-02]. (原始内容于2016-09-17). 
  6. ^ Carlson CE.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 May 2015, 82: 59–77. Bibcode:2015PrPNP..82...59C. arXiv:1502.05314 . doi:10.1016/j.ppnp.2015.01.002. 
  7. ^ CODATA Internationally recommended 2014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Proton RMS charge radius rp. [2019-09-08]. (原始内容于2019-07-21). 
  8. ^ Pohl R, et al. Laser spectroscopy of muonic deuterium (PDF). Science. 2016, 353 (6300): 669–673. Bibcode:2016Sci...353..669P. PMID 27516595. doi:10.1126/science.aaf2468. hdl:10316/80061. [永久失效連結]
  9. ^ Proton-radius puzzle deepens. 2016-09-16 [2019-09-08]. (原始内容于2017-10-09). After our first study came out in 2010, I was afraid some veteran physicist would get in touch with us and point out our great blunder. But the years have passed, and so far nothing of the kind has happened.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0. ^ The Rydberg constant and proton size from atomic hydrogen, doi.org/10.1126/science.aah6677
  11. ^ Bezginov, N.; Valdez, T.; Horbatsch, M.; Marsman, A.; Vutha, A. C.; Hessels, E. A. A measurement of the atomic hydrogen Lamb shift and the proton charge radius. Science. 2019-09-05, 365 (6457): 1007–1012. doi:10.1126/science.aau7807. 
  12. ^ Xiong, W.; Gasparian, A.; Gao, H.; Dutta, D.; Khandaker, M.; Liyanage, N.; Pasyuk, E.; Peng, C.; Bai, X. A small proton charge radius from an electron–proton scattering experiment. Nature. 2019-11, 575 (7781): 147–150 [2020-03-05]. ISSN 1476-4687. doi:10.1038/s41586-019-1721-2. (原始内容于2020-06-09) (英语). 
  13. ^ Karr J, Hilico L. Why Three-Body Physics Does Not Solve the Proton-Radius Puzzl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2, 109 (10): 103401. Bibcode:2012PhRvL.109j3401K. PMID 23005286. arXiv:1205.0633 . doi:10.1103/PhysRevLett.109.103401. 
  14. ^ Onofrio R. Proton radius puzzle and quantum gravity at the Fermi scale. EPL. 2013, 104 (2): 20002. Bibcode:2013EL....10420002O. arXiv:1312.3469 . doi:10.1209/0295-5075/104/20002. 
  15. ^ Dahia F, Lemos AS. Is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evidence of extra dimens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2016, 76 (8): 435. Bibcode:2016EPJC...76..435D. arXiv:1509.08735 . doi:10.1140/epjc/s10052-016-4266-7. 
  16. ^ Liu Y, McKeen D, Miller GA. Electrophobic Scalar Boson and Muonic Puzz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6, 117 (10): 101801. Bibcode:2016PhRvL.117j1801L. PMID 27636468. arXiv:1605.04612 . doi:10.1103/PhysRevLett.117.101801. 
  17. ^ Lestone, JP. "Muonic atom Lamb shift via simple means", Los Alamos Report LA-UR-17-29148.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17-10-04 [2022-03-28]. (原始内容于2020-12-19). 
  18. ^ Wolchover, Natalie. New Measurement Deepens Proton Puzzle. Quanta Magazine. 2016-08-11 [2016-09-02]. (原始内容于2016-09-19). 
  19. ^ J. M. Alarcón, D. Higinbotham, C. Weiss, Z. Ye, "Proton charge radius extraction from electron scattering data using dispersively improved chiral effective field theory" (September 17, 2018). https://arxiv.org/abs/1809.063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M.M. Giannini, E. Santopinto, "On the proton radius problem" (1 Nov 2013) https://arxiv.org/abs/131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D. Robson, "Solution to the Proton Radius Problem" (27 Jan 2015) https://arxiv.org/abs/1305.455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Antonio Pineda, "Brief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the muonic hydrogen Lamb shift and the proton radius" (5 Aug 2011)https://arxiv.org/abs/1108.126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L. Nottale, "Scale relativity of the proton radius: solving the puzzle" (10 Apr 2019) https://arxiv.org/abs/1904.057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质子半径之谜, 英語, proton, radius, puzzle, 是物理学中与質子大小有关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历史上, 质子半径是通过两种独立的方法测量的, 它们的收敛值约为0, 877飞米, 2010年的一项实验使用了第三种方法, 该方法测得的半径为0, 842飞米, 比之前的结果小5, 这一分歧仍未得到公认的解释, 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 目录, 传统测量方法, 光谱法, 核散射, μ子氢实验及后续, μ子氢实验, 后续实验, 提出的解释, 参考文献传统测量方法, 编辑在2010年之前, 质子半径. 质子半径之谜 英語 proton radius puzzle 是物理学中与質子大小有关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1 历史上 质子半径是通过两种独立的方法测量的 它们的收敛值约为0 877飞米 1 fm 10 15 m 2010年的一项实验使用了第三种方法 该方法测得的半径为0 842飞米 比之前的结果小5 2 这一分歧仍未得到公认的解释 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 目录 1 传统测量方法 1 1 光谱法 1 2 核散射 2 m子氢实验及后续 2 1 m子氢实验 2 2 后续实验 3 提出的解释 4 参考文献传统测量方法 编辑在2010年之前 质子半径是用两种方法中来测量的 一种依靠光谱学 另一种依靠核散射 3 光谱法 编辑 光谱学方法使用围绕原子核运转的电子的能级 能级的精确值对核半径很敏感 参见蘭姆位移 由於氫的原子核僅由一個質子組成 因此對氫原子中電子能級的測量可以間接得出質子半徑 现在氢能级的测量非常精确 在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时 质子半径是限制因素 用该方法得出的质子半径约为6984876800000000000 8 768 0 069 10 16 米 或6984876800000000000 0 8768 0 0069 fm 相对不确定度约为1 2 核散射 编辑 核方法与證明原子核存在的卢瑟福散射实验原理相似 向质子发射像电子这样的小粒子 通过测量电子是如何散射的 可以推断出质子的大小 用此方法所得出的质子半径约为6984877500000000000 8 775 0 005 10 16 米 或6984877500000000000 0 8775 0 005 fm 這與光譜學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吻合 4 m子氢实验及后续 编辑m子氢实验 编辑 2010年 波尔等人发表了一项依赖于m子氢的实验结果 普通的氫原子是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組成 而m子氫則是由一個質子和一個m子所組成 而从概念上讲 这与利用普通氫原子的光谱学方法类似 不過 m子的质量高得多 使得它和質子之間的距離比普通氫原子中电子和質子間的距離短207倍 因此它对质子的大小更敏感 實驗所得半徑值為6984842000000000000 0 842 0 001 fm 比先前的测量值小5个標準差 5s 2 5 新测得的半径比先前的测量值小4 此差值的准确度在1 以内 新测量的不确定度限仅为0 1 與兩項實驗所得半徑值的差值相比 可忽略不計 6 后续实验 编辑 自2010年以来 科學家再次使用电子进行的测量 已将估计半径略微减小到6984875100000000000 8 751 0 061 10 16 米 6999875100000000000 0 8751 0 0061 fm 7 但不確定性也进一步降低 此次測量與用m子測量的差異也因此扩大到7s以上 波尔等人于2016年8月进行了一项后续实验 利用氘原子制造出了m子氘 并测量了氘的半径 这项实验使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提高了2 7倍 但结果却比預期值小7 5个标准差 偏差巨大 8 9 2017年 波尔的团队进行了另一个实验 用两种不同的激光來激发氢原子 通过测量受激发电子回到低能态时所释放的能量 便可以计算出里德伯常量 并由此推断出质子半径 结果再次比普遍接受的质子半径小约5 3 10 2019年 两个实验组分别使用光谱法和散射法得到了与2010年的m子氢实验一致的结果 新的实验结果支持了较小的质子半径 但仍然无法解释与2010年以前的实验的差异 11 12 提出的解释 编辑这一异常现象仍未有獲得科學界公认的解释 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理由怀疑旧数据的有效性 3 問題的關鍵 是相互獨立的研究團隊都能夠重现这种异常现象 3 儘管現階段的实验证据仍有不确定因素 但理論學家已經陸續提出各種可能導致此現象的原理 包括 三体力 英语 three body force 13 引力与弱力的相互作用或与味相关的相互作用 14 5 額外維度引力 15 新玻色子 16 以及准自由p 假说 17 最早研究这个谜题的學者兰道夫 波尔表示 假如谜题帶來新物理的發現 那固然是件令人振奮的事 不過最可能的解释並不是新的物理 而是某些测量過程所產生的假象 他个人的推測是 过去的测量结果误判了里德伯常量 即目前官方的质子大小是不准确的 18 杰斐逊实验室的阿拉孔等人 2018 试图在已有的物理学的框架里解决这个难题 他們提出 在現有電子散射實驗數據的基礎上 如果用另一種合理的方式 在擬合數據的過程中更偏重能量較高的數據點 便可得出與m子氢测量结果一致的質子電荷半徑值 19 換言之 過去在推算質子電荷半徑的數據擬合過程中 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理論不確定性 這才是質子半徑之謎的根本原因 另一些研究者則认为 在利用電子的實驗中 數據分析過程並沒有正確地從狹義相對論的角度考慮到實驗每個部分的静止坐标系 20 21 此外 m子氢的极化現象在普通氫原子中並不會發生 這一差異也有可能導致兩種方法得出不同的質子半徑值 22 2019年4月的一篇论文提出 在計算質子 m子和電子的相對大小時套用尺度相对论 英语 scale relativity 或許能解答質子半徑之謎 23 参考文献 编辑 Krauth J J Schuhmann K et al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52nd Rencontres de Moriond EW 2017 La Thuile Aosta Valley 2017 06 02 Bibcode 2017arXiv170600696K arXiv 1706 00696 nbs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19 使用 archiveurl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Presentation slides 19 March 2917 2 0 2 1 2 2 Pohl R et al The size of the proton PDF Nature July 2010 466 7303 213 216 2019 09 08 Bibcode 2010Natur 466 213P PMID 20613837 doi 10 1038 nature0925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10 09 3 0 3 1 3 2 3 3 Davide Castelvecchi Proton size puzzle deepens Nature 2017 10 05 2019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6 Sick I Trautmann D Proton root mean square radii and electron scattering Physical Review C 2014 89 1 012201 Bibcode 2014PhRvC 89a2201S arXiv 1407 1676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C 89 012201 5 0 5 1 Zyga Lisa Proton radius puzzle may be solved by quantum gravity Phys org 2013 11 26 2016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9 17 Carlson CE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 May 2015 82 59 77 Bibcode 2015PrPNP 82 59C arXiv 1502 05314 nbsp doi 10 1016 j ppnp 2015 01 002 CODATA Internationally recommended 2014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Proton RMS charge radius rp 2019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21 Pohl R et al Laser spectroscopy of muonic deuterium PDF Science 2016 353 6300 669 673 Bibcode 2016Sci 353 669P PMID 27516595 doi 10 1126 science aaf2468 hdl 10316 80061 永久失效連結 Proton radius puzzle deepens 2016 09 16 2019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09 After our first study came out in 2010 I was afraid some veteran physicist would get in touch with us and point out our great blunder But the years have passed and so far nothing of the kind has happened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The Rydberg constant and proton size from atomic hydrogen doi org 10 1126 science aah6677 Bezginov N Valdez T Horbatsch M Marsman A Vutha A C Hessels E A A measurement of the atomic hydrogen Lamb shift and the proton charge radius Science 2019 09 05 365 6457 1007 1012 doi 10 1126 science aau7807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Xiong W Gasparian A Gao H Dutta D Khandaker M Liyanage N Pasyuk E Peng C Bai X A small proton charge radius from an electron proton scattering experiment Nature 2019 11 575 7781 147 150 2020 03 05 ISSN 1476 4687 doi 10 1038 s41586 019 1721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09 英语 Karr J Hilico L Why Three Body Physics Does Not Solve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2 109 10 103401 Bibcode 2012PhRvL 109j3401K PMID 23005286 arXiv 1205 0633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09 103401 Onofrio R Proton radius puzzle and quantum gravity at the Fermi scale EPL 2013 104 2 20002 Bibcode 2013EL 10420002O arXiv 1312 3469 nbsp doi 10 1209 0295 5075 104 20002 Dahia F Lemos AS Is the proton radius puzzle evidence of extra dimens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2016 76 8 435 Bibcode 2016EPJC 76 435D arXiv 1509 08735 nbsp doi 10 1140 epjc s10052 016 4266 7 Liu Y McKeen D Miller GA Electrophobic Scalar Boson and Muonic Puzz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6 117 10 101801 Bibcode 2016PhRvL 117j1801L PMID 27636468 arXiv 1605 04612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17 101801 Lestone JP Muonic atom Lamb shift via simple means Los Alamos Report LA UR 17 29148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17 10 04 2022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19 Wolchover Natalie New Measurement Deepens Proton Puzzle Quanta Magazine 2016 08 11 2016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9 19 J M Alarcon D Higinbotham C Weiss Z Ye Proton charge radius extraction from electron scattering data using dispersively improved chiral effective field theory September 17 2018 https arxiv org abs 1809 0637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 M Giannini E Santopinto On the proton radius problem 1 Nov 2013 https arxiv org abs 1311 0319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 Robson Solution to the Proton Radius Problem 27 Jan 2015 https arxiv org abs 1305 455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tonio Pineda Brief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the muonic hydrogen Lamb shift and the proton radius 5 Aug 2011 https arxiv org abs 1108 126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 Nottale Scale relativity of the proton radius solving the puzzle 10 Apr 2019 https arxiv org abs 1904 0577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质子半径之谜 amp oldid 7806965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