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西貢東郊野公園

西貢東郊野公園(英語:Sai Kung East Country Park)位於香港東部的西貢半島,成立於1978年,北潭路以東的整個地區,包括了萬宜水庫一帶、糧船灣洲大浪灣北潭坳上窰黃石碼頭一帶,均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之內,面積達4477公頃,從西至東平均長約7公里,從南至北的最長處足有11公里,位列全港第四。郊野公園內的地貌植被最為豐富多樣,其中大部份地方仍未受發展影響,風景優美,景點多不勝數,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

咸田灣,左後方的山峰是蚺蛇尖
萬宜水庫獨孤山至橫頭墩全景圖
眺望一尖四灣

地質

 
扭曲的六角柱狀凝灰岩,位於萬宜東壩附近

東南部

西貢東部的自然地貌主要由遠古火山活動塑造而成。糧船灣一帶有一座糧船灣超級火山[1],大約1億7千萬至1億5千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的火山活動變得活躍,火山口火山噴道冒出熔岩,並發生火山爆發。火山活動留下巨大的凹陷地,稱為糧船灣破火山口。極熱的火山火山灰、石塊和礫石彈至半空,碎屑墜落地面後填入這個直徑大約20公里的凹陷處,構成最少400米厚的灰層,當中的物質緩慢冷卻和收縮成柱狀節理,形成今日所見獨特的「淺水灣組」火山岩地層,遍布西貢東部和西部。

萬宜水庫南北兩岸、西貢半島東的中部大部分及其東岸都是典型的火山岩地形,布滿由酸性熔岩形成的岩層。這些熔岩冷卻後凝固,呈垂直六角形晶體狀,經過歲月的洗禮,成為今天所見的六邊形岩柱。這種顆粒幼細的岩石稱為流紋岩,由熔岩迅速冷卻而成,成為西貢半島最獨特的地質特徵,此區域已被列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糧船灣景區。

東北及西北部

西貢半島的東北和西北部亦屬火山岩地質,但與西貢中部種類不盡相同,主要由含熔岩的火成碎屑岩;西部地區(北潭路附近)的山丘則主要由狀酸性熔岩和熔結凝灰岩組成。

海岸與海灣

 
浪茄灣

香港所有海岸都是冰河時期後海洋水位高漲而成,當中西貢東岸便最具代表性。海岸經歷數千萬年的海浪侵蝕,海岸線變得曲折,形成許多港內小灣、崖壁、海蝕洞海蝕柱和海蝕拱。

西貢東郊野公園為香港擁有最多海灣的一個郊野公園,擁有全港最著名的四大名灘─—西灣、鹹田灣、大灣及東灣,加上附近的浪茄灣、白腊灣及蚺蛇灣等,均以水清沙幼而聞名。

西貢半島有三個大岬角延伸入海,位於東南端的罾棚角咀、東北角的大浪咀及北端的蛋家灣均約長兩公里。岬角的岩質較為堅固,較能抵受海浪侵蝕,漸漸形成延伸出海的美麗景色。

大浪灣

西貢東部沿海一帶,面向東南,沒有陸地遮擋,源自太平洋的大風浪的持續撞擊海岸,加上漲退潮的落差極大,海浪以巨大的力量在較易風化的岩石上不斷侵蝕,並將擊碎了的石塊沖走,逐漸形成內灣;其後,內於內灣水流變緩,被侵蝕至粉碎的沙粒便在內灣中堆積,形成沙灘。較堅硬的岩石則有較強抗蝕力,較能抵禦風浪,成為突出的岬角。大浪灣的岩體強弱相間,形成今日所見的大浪四灘。

咸田灣和大灣

鹹田灣和大灣是香港其中兩個最大的海灘。兩灘特徵相似,分別由兩級沙灘組成:較近海邊的沙灘呈白色,潮水高漲時有可能被海水浸沒,是近代堆積而成;沙灘後方有寬闊的綠色地帶,離海較遠,地勢較白沙灘為高,其實這是一條在古時形成的沙壩,是由沙組成、狀似堤壩的地貌。後來海平線相對下降,流經沙壩的河水及地下水漸漸降低沙土的鹽分,在上面生長的植物越來越豐富,部分地帶更長出樹木和草地。沙壩出現後,由於河流的水被困於沙壩後方,形成潟湖,逐漸變成沼澤,部分更被開墾作農耕用途。

山峰

 
蚺蛇尖

相對香港其他地區比較,西貢的山峰較小和低矮。區內最高的山峰是位於西貢半島東北部、高468米的蚺蛇尖。區內其餘的主要山峰有大枕蓋(408米)、牌額山(380米)、大蚊山(370米)、西灣山(314米)等。

蚺蛇尖

蚺蛇尖屬火成碎屑岩,頂峰被嚴重侵蝕風化,山勢陡峭碎石遍佈,山徑崎嶇難行,被遠足人士稱為「香港三尖之首」。由於其輪廓突出,尖削的頂峰外型獨特,吸引大批本地以至海外的旅遊人士慕名攀登。

生態

西貢東郊野公園的山區多草原,草原上的主要草類為石珍芒、鴨嘴草及鐵芒箕。野牡丹桃金娘(崗棯)、崗松細齒葉柃大頭茶亦常見於灌木叢中。一些稀有植物品種,如吊鐘花山百合羅漢松等亦生長在公園內。

白頭鵯褐翅鴉鵑(毛雞)、大山雀暗綠繡眼鳥相思)和喜鵲等雀鳥,常在樹木較茂密的地方棲息。古村旁的風水林則為一些冬季候鳥所喜愛,例如從中國南下的鶇類。翠鳥(釣魚郎)則經常在河溪覓食。此外,大部分體形較大的野生動物多是晝伏夜出,所以甚少被人發現。在這區曾發現有箭豬穿山甲果子狸、中國豹貓、野豬蟒蛇出沒。

歷史文物

 
上窰民俗文物館

西貢東郊野公園內有多條古村,包括建於19世紀末的客家村落上窰村,現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及改建成上窰民俗文物館供遊客參觀;超過250年歷史的大浪村(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及超過150年歷史的咸田村(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仍尚算完整,見證西貢村落的發展。區內聚居點亦遺下了不少宗教建築,例如位於糧船灣東丫、建於乾隆年間(1741年)的糧船灣天后宮(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及位於大浪村、約建於1867年的聖母無原罪小堂 (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反映當時西貢居民的信仰習俗。

景點及設施

 
萬宜東壩的六角柱狀凝灰岩,位於西貢火山岩園區內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西貢火山岩園區主要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特色為六角形岩柱群和海岸侵蝕地貌。這些六角形的岩柱群是現時所知世界上面積和體積最大的,積類為凝灰岩,由酸性火山灰構成。岩柱體積粗大,直徑平均達1.2米。與之相比,北愛爾蘭著名的世界遺產巨人堤道六角形岩柱,岩石直徑只得0.5米。

萬宜水庫

 
萬宜水庫東壩以及其巨大的錨形石防波副堤(弱波堤)

萬宜水庫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萬宜水庫的工程計劃1969年展開,1978年完工。建築工程艱鉅而龐大,其兩座主壩更是香港水塘發展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兩座巨型大壩把官門海峽與海洋隔開,是全球首個以大壩圍封天然海岸而成的超級水庫。兩座大壩比海平面高出64米,從地基量度則高逾100米。

上窰民俗文物館

博物館位於北潭涌,佔地500平方米,原址是一條建於19世紀末原籍廣東寶安縣黃草嶺黃姓族人之客家村落──上窰村。全館以房舍、更樓、豬舍、牛欄、敞闊的曬坪和其他附設的建築結構為主題,陳列各種客家農具和家庭用品,重現上窰昔日的鄉村風貌。

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全長100公里,共分10段。首段在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第一段長10.6公里,始於北潭涌,沿萬宜水庫南路前進,終點為浪茄。第二段長13.5公里,起點位於浪茄,攀過多個山嶺至大浪灣,然後轉入內陸,經赤徑而抵達北潭凹。兩段路徑所經之處山明水秀,是整條麥理浩徑風光最美麗的路段。

遠足路徑

除麥理浩徑外,園內亦設有多條遠足徑,包括三條郊遊徑。鹿湖郊遊徑攀越牌額山及鹿湖,可遠眺清水灣半島萬宜水庫馬鞍山的風光。北潭郊遊徑原為一條鄉村古道,沿途可欣賞美麗的滘西洲鹽田仔橋咀釣魚翁的景色。上窰郊遊徑全段為平緩小徑,沿途可眺望斬竹灣、鹽田仔、滘西洲等西貢內海的風光。

此外,位於北潭涌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提供了一個戶外教育場所,沿途可以學習到海灘濕地常見植物,如紅樹林露兜樹等本地原生植物。上窰家樂徑及黃石家樂徑輕鬆易走,方便一家大小。大灘及黃石亦設立了有兩條樹木研習徑,沿途可觀賞有趣的樹木品種。

威脅

 
被開挖的人工湖

西灣開發事件

2010年7月,南華早報報導西灣一片10萬呎的地方被開發,興建私人別墅。該片土地為西灣舊村(西灣上村),位於西灣北部,麥理浩徑第二段之西。土地擁有者為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他以1千6百萬向村民購下該片土地。土地的植被全被清除,溪流亦被改道,附近石澗溪水混濁,疑是建築廢料污染所致。

事件引起大量市民關注,譴責工程的Facebook群組迅即有數萬人網民加入,多個環保團體亦要求發展商立即停止開發工程,並發起請願行動。政府在遂於8月正式刊登憲報,將西灣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大浪西灣發展審批地區草圖編號 DPA/SK-TLSW/1》,有效期三年[10],禁止區內未經申請的工程發展。魯連城在輿論壓力下亦宣布停止工程。


交通

公園範圍主要由四條道路連接:

  • 大網仔路由陸路往返公園必經之路,西面途經西沙路(往十四鄉馬鞍山新市鎮)至西貢普通路
  • 西貢萬宜路西端連接大網仔路東端及西貢西灣路西端,經萬宜水庫西壩、糧船灣洲至萬宜水庫東壩止
    • 新界專線小巴9A號線:只限公眾假期下午服務
  • 西貢西灣路西端連接大網仔路東端及西貢萬宜路西端,經萬宜水庫北岸至西灣亭附近止
    • 居民巴士服務NR29線
  • 北潭路連接大網仔路鯽魚湖起至黃石碼頭,為公園西面邊界

大網仔路由北潭涌起屬限制道路,只限政府車輛、指定公共交通車輛(包括市區的士及新界的士)或持許可證車輛進入

海路方面,有三條街渡服務連接:

  • 黃石碼頭至塔門線,途經高流灣,部份班次途經赤徑
  • 黃石碼頭至灣仔及赤徑(星期六及公眾假期服務)
  • 馬料水至塔門

另外西貢碼頭亦有非法載客小艇往返浪茄、西灣、鹹田灣海灘(全部在沙灘登陸,需涉水及視乎潮汐情況),及黃石碼頭往返高流灣、赤徑、東心淇、土瓜坪(設公眾碼頭及/或渡頭)

颱風登陸

2017年7月23日的10時,熱帶風暴洛克在本郊野公園登陸。

參見

注释

  1. ^ 香港首度發現古火山

參考資料

  • 漁農自然護理署:西貢東郊野公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地質公園:各地質景點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艾思滔、吳振揚,2004,《新西貢山海美》,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魏遠娥,2004,《地理日記》,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歐文彬、蕭偉立,2009,《西貢—地質公園考察指南》,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相集

西貢東郊野公園, 英語, kung, east, country, park, 位於香港東部的西貢半島, 成立於1978年, 北潭路以東的整個地區, 包括了萬宜水庫一帶, 糧船灣洲, 大浪灣, 北潭坳, 上窰及黃石碼頭一帶, 均屬於範圍之內, 面積達4477公頃, 從西至東平均長約7公里, 從南至北的最長處足有11公里, 位列全港第四, 郊野公園內的地貌和植被最為豐富多樣, 其中大部份地方仍未受發展影響, 風景優美, 景點多不勝數, 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 咸田灣, 左後方的山峰是蚺蛇尖, 萬宜水庫獨孤山至橫頭墩全景. 西貢東郊野公園 英語 Sai Kung East Country Park 位於香港東部的西貢半島 成立於1978年 北潭路以東的整個地區 包括了萬宜水庫一帶 糧船灣洲 大浪灣 北潭坳 上窰及黃石碼頭一帶 均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之內 面積達4477公頃 從西至東平均長約7公里 從南至北的最長處足有11公里 位列全港第四 郊野公園內的地貌和植被最為豐富多樣 其中大部份地方仍未受發展影響 風景優美 景點多不勝數 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 咸田灣 左後方的山峰是蚺蛇尖 萬宜水庫獨孤山至橫頭墩全景圖 眺望一尖四灣 目录 1 地質 1 1 東南部 1 2 東北及西北部 2 海岸與海灣 2 1 大浪灣 2 2 咸田灣和大灣 3 山峰 3 1 蚺蛇尖 4 生態 5 歷史文物 6 景點及設施 6 1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6 2 萬宜水庫 6 3 上窰民俗文物館 6 4 麥理浩徑 6 5 遠足路徑 7 威脅 7 1 西灣開發事件 8 交通 9 颱風登陸 10 參見 11 注释 12 參考資料 13 相集地質 编辑 扭曲的六角柱狀凝灰岩 位於萬宜東壩附近 東南部 编辑 西貢東部的自然地貌主要由遠古火山活動塑造而成 糧船灣一帶有一座糧船灣超級火山 1 大約1億7千萬至1億5千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的火山活動變得活躍 火山口和火山噴道冒出熔岩 並發生火山爆發 火山活動留下巨大的凹陷地 稱為糧船灣破火山口 極熱的火山火山灰 石塊和礫石彈至半空 碎屑墜落地面後填入這個直徑大約20公里的凹陷處 構成最少400米厚的灰層 當中的物質緩慢冷卻和收縮成柱狀節理 形成今日所見獨特的 淺水灣組 火山岩地層 遍布西貢東部和西部 萬宜水庫南北兩岸 西貢半島東的中部大部分及其東岸都是典型的火山岩地形 布滿由酸性熔岩形成的岩層 這些熔岩冷卻後凝固 呈垂直六角形晶體狀 經過歲月的洗禮 成為今天所見的六邊形岩柱 這種顆粒幼細的岩石稱為流紋岩 由熔岩迅速冷卻而成 成為西貢半島最獨特的地質特徵 此區域已被列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糧船灣景區 東北及西北部 编辑 西貢半島的東北和西北部亦屬火山岩地質 但與西貢中部種類不盡相同 主要由含熔岩的火成碎屑岩 西部地區 北潭路附近 的山丘則主要由狀酸性熔岩和熔結凝灰岩組成 海岸與海灣 编辑 浪茄灣 香港所有海岸都是冰河時期後海洋水位高漲而成 當中西貢東岸便最具代表性 海岸經歷數千萬年的海浪侵蝕 海岸線變得曲折 形成許多港內小灣 崖壁 海蝕洞 海蝕柱和海蝕拱 西貢東郊野公園為香港擁有最多海灣的一個郊野公園 擁有全港最著名的四大名灘 西灣 鹹田灣 大灣及東灣 加上附近的浪茄灣 白腊灣及蚺蛇灣等 均以水清沙幼而聞名 西貢半島有三個大岬角延伸入海 位於東南端的罾棚角咀 東北角的大浪咀及北端的蛋家灣均約長兩公里 岬角的岩質較為堅固 較能抵受海浪侵蝕 漸漸形成延伸出海的美麗景色 大浪灣 编辑 西貢東部沿海一帶 面向東南 沒有陸地遮擋 源自太平洋的大風浪的持續撞擊海岸 加上漲退潮的落差極大 海浪以巨大的力量在較易風化的岩石上不斷侵蝕 並將擊碎了的石塊沖走 逐漸形成內灣 其後 內於內灣水流變緩 被侵蝕至粉碎的沙粒便在內灣中堆積 形成沙灘 較堅硬的岩石則有較強抗蝕力 較能抵禦風浪 成為突出的岬角 大浪灣的岩體強弱相間 形成今日所見的大浪四灘 咸田灣和大灣 编辑 鹹田灣和大灣是香港其中兩個最大的海灘 兩灘特徵相似 分別由兩級沙灘組成 較近海邊的沙灘呈白色 潮水高漲時有可能被海水浸沒 是近代堆積而成 沙灘後方有寬闊的綠色地帶 離海較遠 地勢較白沙灘為高 其實這是一條在古時形成的沙壩 是由沙組成 狀似堤壩的地貌 後來海平線相對下降 流經沙壩的河水及地下水漸漸降低沙土的鹽分 在上面生長的植物越來越豐富 部分地帶更長出樹木和草地 沙壩出現後 由於河流的水被困於沙壩後方 形成潟湖 逐漸變成沼澤 部分更被開墾作農耕用途 山峰 编辑 蚺蛇尖 相對香港其他地區比較 西貢的山峰較小和低矮 區內最高的山峰是位於西貢半島東北部 高468米的蚺蛇尖 區內其餘的主要山峰有大枕蓋 408米 牌額山 380米 大蚊山 370米 西灣山 314米 等 蚺蛇尖 编辑 主条目 蚺蛇尖 蚺蛇尖屬火成碎屑岩 頂峰被嚴重侵蝕風化 山勢陡峭碎石遍佈 山徑崎嶇難行 被遠足人士稱為 香港三尖之首 由於其輪廓突出 尖削的頂峰外型獨特 吸引大批本地以至海外的旅遊人士慕名攀登 生態 编辑西貢東郊野公園的山區多草原 草原上的主要草類為石珍芒 鴨嘴草及鐵芒箕 野牡丹 桃金娘 崗棯 崗松 細齒葉柃及大頭茶亦常見於灌木叢中 一些稀有植物品種 如吊鐘花 山百合 羅漢松等亦生長在公園內 白頭鵯 褐翅鴉鵑 毛雞 大山雀 暗綠繡眼鳥 相思 和喜鵲等雀鳥 常在樹木較茂密的地方棲息 古村旁的風水林則為一些冬季候鳥所喜愛 例如從中國南下的鶇類 翠鳥 釣魚郎 則經常在河溪覓食 此外 大部分體形較大的野生動物多是晝伏夜出 所以甚少被人發現 在這區曾發現有箭豬 穿山甲 果子狸 中國豹貓 野豬及蟒蛇出沒 歷史文物 编辑 上窰民俗文物館 西貢東郊野公園內有多條古村 包括建於19世紀末的客家村落上窰村 現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及改建成上窰民俗文物館供遊客參觀 超過250年歷史的大浪村 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及超過150年歷史的咸田村 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仍尚算完整 見證西貢村落的發展 區內聚居點亦遺下了不少宗教建築 例如位於糧船灣東丫 建於乾隆年間 1741年 的糧船灣天后宮 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及位於大浪村 約建於1867年的聖母無原罪小堂 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反映當時西貢居民的信仰習俗 景點及設施 编辑 萬宜東壩的六角柱狀凝灰岩 位於西貢火山岩園區內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编辑 主条目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西貢火山岩園區主要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 特色為六角形岩柱群和海岸侵蝕地貌 這些六角形的岩柱群是現時所知世界上面積和體積最大的 積類為凝灰岩 由酸性火山灰構成 岩柱體積粗大 直徑平均達1 2米 與之相比 北愛爾蘭著名的世界遺產巨人堤道六角形岩柱 岩石直徑只得0 5米 萬宜水庫 编辑 萬宜水庫東壩以及其巨大的錨形石防波副堤 弱波堤 主条目 萬宜水庫 萬宜水庫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 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 容量達2 81億立方米 萬宜水庫的工程計劃1969年展開 1978年完工 建築工程艱鉅而龐大 其兩座主壩更是香港水塘發展史上最偉大的建築 兩座巨型大壩把官門海峽與海洋隔開 是全球首個以大壩圍封天然海岸而成的超級水庫 兩座大壩比海平面高出64米 從地基量度則高逾100米 上窰民俗文物館 编辑 主条目 上窰民俗文物館 博物館位於北潭涌 佔地500平方米 原址是一條建於19世紀末原籍廣東寶安縣黃草嶺黃姓族人之客家村落 上窰村 全館以房舍 更樓 豬舍 牛欄 敞闊的曬坪和其他附設的建築結構為主題 陳列各種客家農具和家庭用品 重現上窰昔日的鄉村風貌 麥理浩徑 编辑 主条目 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 全長100公里 共分10段 首段在西貢東郊野公園內 第一段長10 6公里 始於北潭涌 沿萬宜水庫南路前進 終點為浪茄 第二段長13 5公里 起點位於浪茄 攀過多個山嶺至大浪灣 然後轉入內陸 經赤徑而抵達北潭凹 兩段路徑所經之處山明水秀 是整條麥理浩徑風光最美麗的路段 遠足路徑 编辑 除麥理浩徑外 園內亦設有多條遠足徑 包括三條郊遊徑 鹿湖郊遊徑攀越牌額山及鹿湖 可遠眺清水灣半島萬宜水庫及馬鞍山的風光 北潭郊遊徑原為一條鄉村古道 沿途可欣賞美麗的滘西洲 鹽田仔 橋咀及釣魚翁的景色 上窰郊遊徑全段為平緩小徑 沿途可眺望斬竹灣 鹽田仔 滘西洲等西貢內海的風光 此外 位於北潭涌的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提供了一個戶外教育場所 沿途可以學習到海灘濕地常見植物 如紅樹林及露兜樹等本地原生植物 上窰家樂徑及黃石家樂徑輕鬆易走 方便一家大小 大灘及黃石亦設立了有兩條樹木研習徑 沿途可觀賞有趣的樹木品種 威脅 编辑 被開挖的人工湖 西灣開發事件 编辑 2010年7月 南華早報報導西灣一片10萬呎的地方被開發 興建私人別墅 該片土地為西灣舊村 西灣上村 位於西灣北部 麥理浩徑第二段之西 土地擁有者為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 他以1千6百萬向村民購下該片土地 土地的植被全被清除 溪流亦被改道 附近石澗溪水混濁 疑是建築廢料污染所致 事件引起大量市民關注 譴責工程的Facebook群組迅即有數萬人網民加入 多個環保團體亦要求發展商立即停止開發工程 並發起請願行動 政府在遂於8月正式刊登憲報 將西灣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 大浪西灣發展審批地區草圖編號 DPA SK TLSW 1 有效期三年 10 禁止區內未經申請的工程發展 魯連城在輿論壓力下亦宣布停止工程 交通 编辑公園範圍主要由四條道路連接 大網仔路由陸路往返公園必經之路 西面途經西沙路 往十四鄉及馬鞍山新市鎮 至西貢普通路 西貢萬宜路西端連接大網仔路東端及西貢西灣路西端 經萬宜水庫西壩 糧船灣洲至萬宜水庫東壩止 新界專線小巴9A號線 只限公眾假期下午服務 西貢西灣路西端連接大網仔路東端及西貢萬宜路西端 經萬宜水庫北岸至西灣亭附近止 居民巴士服務NR29線 北潭路連接大網仔路鯽魚湖起至黃石碼頭 為公園西面邊界 九龍巴士94線 九龍巴士96R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9號線大網仔路由北潭涌起屬限制道路 只限政府車輛 指定公共交通車輛 包括市區的士及新界的士 或持許可證車輛進入海路方面 有三條街渡服務連接 黃石碼頭至塔門線 途經高流灣 部份班次途經赤徑 黃石碼頭至灣仔及赤徑 星期六及公眾假期服務 馬料水至塔門另外西貢碼頭亦有非法載客小艇往返浪茄 西灣 鹹田灣海灘 全部在沙灘登陸 需涉水及視乎潮汐情況 及黃石碼頭往返高流灣 赤徑 東心淇 土瓜坪 設公眾碼頭及 或渡頭 颱風登陸 编辑2017年7月23日的10時 熱帶風暴洛克在本郊野公園登陸 參見 编辑香港郊野公園注释 编辑 香港首度發現古火山參考資料 编辑漁農自然護理署 西貢東郊野公園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漁農自然護理署 郊野樂行 香港地質公園 各地質景點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艾思滔 吳振揚 2004 新西貢山海美 香港 郊野公園之友會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魏遠娥 2004 地理日記 香港 郊野公園之友會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歐文彬 蕭偉立 2009 西貢 地質公園考察指南 香港 郊野公園之友會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相集 编辑 海蝕洞 位於萬宜東壩附近 萬宜水庫東壩附近的六角火山凝灰岩石柱 斷裂的六角形石柱 位於萬宜東壩附近 浪茄灣 大浪西灣 大浪西灣的海邊茶座 從蚺蛇尖山頂往北望 遠方的小島 中間的岬角及下方的海灘分別是塔門 蛋家灣及蚺蛇灣 從蚺蛇尖山頂往東望 前方是東灣山及香港東極長咀 上窰民俗文物館的正門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西貢東郊野公園 amp oldid 7117499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