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西晉廣州行政區劃

孫吳舊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吳來屬,州治所在番禺縣(今廣東省廣州市)。範圍在今廣東省(不含北部清遠、韶關部分及雷州半島)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不含西北部桂林部分及南部的防城港、欽州、北海)的大部分。

郡級行政區 编辑

孫吳廣州領南海、蒼梧、鬱林、高涼、桂林、高興6郡,西晉平吳後,荊州始興、始安、臨賀3郡及交州合浦屬國來隸。太康年間廢高興郡,永嘉元年(307年)始興、始安、臨賀3郡移屬湘州。西晉末領6郡。

南海郡
孫吳舊郡,郡治番禺縣(今廣東省廣州市),領番禺、四會、增城、博羅、龍川、揭陽、平夷7縣。晉平吳後廢揭陽縣。西晉末領番禺、四會、增城、博羅、龍川、平夷6縣。
蒼梧郡
孫吳舊郡,郡治廣信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領廣信、端溪、高要、建陵、新寧(280年改名寧新)、猛陵、鄣平、豐城、臨允9縣。增置都羅(280年置)、武城(280年置)、元溪(280年置)、丁留(286年置)4縣。西晉末領13縣。
鬱林郡
孫吳舊郡,郡治陰平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領布山、阿林、安廣、臨浦(280年改名領方)、陰平(280年改名鬱平)、新邑、建始(280年改名安始)、長平(280年改名晉平)、廣鬱、懷安10縣。晉平吳後廢廣鬱、懷安2縣,桂林郡武安縣來隸(同時改名武熙),增置安遠縣(285年置)。西晉末領鬱平、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安始、領方、安廣、武熙、安遠10縣。
桂林郡
孫吳舊郡,郡治武安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西),領武安、潭中、中留、桂林、武豐、粟平、軍騰7縣。晉平吳後武安縣移屬鬱林郡,郡治移往潭中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廢中留、桂林縣,增置洋平(280年置)、龍剛(280年置)、夾陽(280年置)3縣。西晉末領潭中、武豐、粟平、軍騰、洋平、龍剛、夾陽7縣。
高涼郡
孫吳舊郡,郡治安寧縣(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參 1],領安寧、高涼、思平3縣。太康年間(280-289)高興郡廣化、海安、化平、莫陽、西平5縣來隸。西晉末領8縣。
寧浦郡
本合浦北部都尉,晉平吳後改置合浦屬國,太康七年(286年)改為寧浦郡[參 2]郡治昌平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南),領昌平(280年改名寧浦)、平山、興道(280年置)、吳安(280年置)、始定(280年分平山置)、澗陽(286年分寧浦置)6縣。西晉末領縣同前。
高興郡(廢除)
孫吳舊郡,郡治廣化縣(今廣東省陽江市西),領廣化、海寧(280年改名海安)、化平、莫陽、西平5縣。太康年間(280-289)廢高興郡併入高涼郡。[參 3]

縣級行政區 编辑

廣州(州治:番禺縣)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廣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南海郡
(6)
番禺縣 番禺縣 今廣東省廣州市 南海郡(280-316)
四會縣 今廣東省四會市城區 南海郡(280-316)
增城縣 今廣東省增城市東北 南海郡(280-316)
博羅縣 今廣東省博羅縣 南海郡(280-316)
龍川縣 今廣東省龍川縣西 南海郡(280-316)
平夷縣 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西司前鎮 南海郡(280-316)
揭陽縣 今廣東省揭陽市西北 南海郡(280) 晉平吳後廢縣。
蒼梧郡
(13)
廣信縣 廣信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蒼梧郡(280-316)
端溪縣 今廣東省德慶縣城區 蒼梧郡(280-316)
高要縣 今廣東省肇慶市 蒼梧郡(280-316)
建陵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西南 蒼梧郡(280-316)
寧新縣[註 1]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 蒼梧郡(280-316) 孫吳名新寧縣,晉平吳改名寧新縣[參 4]
猛陵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西北、潯江北岸 蒼梧郡(280-316)
鄣平縣 地望不詳 蒼梧郡(280-316)
豐城縣[註 2] 地望不詳 蒼梧郡(280-316)
臨允縣 今廣東省新興縣 蒼梧郡(280-316)
都羅縣 地望不詳 蒼梧郡(280-316) 晉平吳後分建陵縣置縣。[參 5]
武城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 蒼梧郡(280-316) 晉平吳後分建陵縣置縣。[參 5]
元溪縣 今廣東省肇慶市西 蒼梧郡(280-316) 晉平吳後置縣。[參 6]
丁留縣 地望不詳 蒼梧郡(286-316) 太康七年(286年)以蒼梧郡蠻夷賓服而置縣。[參 7]
鬱林郡
(10)
鬱平縣 鬱平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鬱林郡(280-316) 孫吳名陰平縣,晉平吳改名鬱平縣[參 8]
布山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南 鬱林郡(280-316)
阿林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東南 鬱林郡(280-316)
新邑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280-316)
晉平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280-316) 孫吳名長平縣,晉平吳改名晉平縣[參 9]
安始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280-316) 孫吳名建始縣,晉平吳改名安始縣[參 10]
領方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西南 鬱林郡(280-316) 孫吳名臨浦縣,晉平吳改名領方縣[參 11]
安廣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北 鬱林郡(280-316)
武熙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西 桂林郡(280)→鬱林郡(280-316) 孫吳名武安縣,晉平吳改名武熙縣[參 12]
安遠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285-316) 太康六年(285年)置縣。[參 13]
廣鬱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東南 鬱林郡(280) 晉平吳後廢縣。
懷安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鬱林郡(280) 晉平吳後廢縣。[參 14]
桂林郡
(7)
潭中縣 潭中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 桂林郡(280-316)
武豐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280-316)
粟平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280-316)
軍騰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280-316)
洋平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280-316) 晉平吳後置縣。[參 15]
龍剛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山縣 桂林郡(280-316) 晉平吳後置縣。[參 16]
夾陽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280-316) 晉平吳後置縣。[參 17]
中留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東南 桂林郡(280) 晉平吳後廢縣。[參 18]
桂林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東南 桂林郡(280) 晉平吳後廢縣。
高涼郡
(8)
安寧縣 安寧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高涼郡(280-316)
高涼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 高涼郡(280-316)
思平縣 今廣東省恩平市 高涼郡(280-316)
廣化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海安縣 今廣東省台山市西南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孫吳時名海寧縣,晉平吳後改名海安縣[參 19]
化平縣 今廣東省化州市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莫陽縣[註 3] 今廣東省陽春市西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西平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北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寧浦郡
(6)
寧浦縣 寧浦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孫吳時名昌平縣,晉平吳後改名寧浦縣[參 20]
平山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興道縣[註 4]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東南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吳末時已廢縣,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註 5]
吳安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晉平吳後置縣。[參 21]
始定縣[註 6] 地望不詳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晉平吳後分平山縣置縣。[參 22]
澗陽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南 寧浦郡(286-316) 西晉太康七年(286年)分寧浦縣置縣。[參 23]

注釋 编辑

  1. ^ 《晉書地理志》作「新寧縣」。
  2. ^ 《晉書地理志》作「農城縣」。
  3. ^ 《晉書·地理志》作「黃陽縣」。
  4. ^ 《晉書地理志》誤作「連道縣」。
  5.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據《宋書·州郡志四》「興道令,晉武帝太康元年,以合浦北部營之連道立。吳錄有此縣,未詳」的記載,認為吳時名興道縣,後似見廢,故沈約以未詳疑之,至太康元年似於合浦北部之連道鄉再置興道縣。
  6. ^ 孔祥軍以《晉書》無此縣,認為太康四年廢。《晉書地理志》重出「昌平縣」(寧浦縣前縣名),或疑為始定縣之誤。

出處 编辑

  1. ^ 《大清一統志》卷447〈肇慶府〉:建安二十五年,孫權置高涼郡,又分高涼置安寧縣為郡治,晉因之。
  2.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晉太康地志》,武帝太康七年改合浦屬國都尉立。」
  3.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武帝後省高興郡。」
  4.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臨慶內史〉:「寧新令:二漢無,當是吳所立,屬蒼梧。」卷38〈州郡志四·蒼梧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新寧曰寧新。」
  5. ^ 5.0 5.1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都城令,何志晉初分建陵立,今無建陵縣。按《太康地志》唯有都羅、武城縣。」
  6.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元溪令,《晉太康地志》屬蒼梧。」
  7.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蒼梧太守〉:「丁留令,晉武帝太康七年,以蒼梧蠻夷賓服立,囗作丁溜。」
  8.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鬱平令,吳立曰陰平,晉武太康元年更名。」
  9.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晉平令,吳立曰長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0.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安始令,吳立曰建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1.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領方令,漢舊縣,吳改曰臨浦,晉武復舊。」
  12.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武熙令,本曰武安,應是吳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故屬鬱林。」
  13.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安遠令,晉武帝太康六年立,屬鬱林。」
  14.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懷安令,何志吳改,未知先何名。《吳錄》地理無懷安縣名。《太康地志》無。」
  15.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陽平令,《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云新置。按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洋平縣,疑是。」
  16.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龍定令,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龍岡,疑是。《永初郡國》、何、徐並云龍定。」
  17.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夾陽,晉武帝太康元年分龍岡立。」
  18.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中溜令,漢舊縣,屬鬱林,《晉太康地志》無。」
  19.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海安男相:吳曰海寧,晉武改名。《太康地志》屬高興。」
  20.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寧浦令,《晉太康地記》本名昌平,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吳錄》有此縣,未詳。」
  21.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吳安令,《吳錄》無。」
  22.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始定令,《晉太康地記》有,《永初郡國》無。」「又云晉分平山為始定,寧浦為澗陽。」
  23.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澗陽令,晉武帝太康七年立。」「又云晉分平山為始定,寧浦為澗陽。」

參考資料 编辑

書籍 编辑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

參見 编辑

西晉廣州行政區劃, 孫吳舊州, 太康元年, 280年, 平吳來屬, 州治所在番禺縣, 今廣東省廣州市, 範圍在今廣東省, 不含北部清遠, 韶關部分及雷州半島, 及廣西壯族自治區, 不含西北部桂林部分及南部的防城港, 欽州, 北海, 的大部分, 目录, 郡級行政區, 縣級行政區, 注釋, 出處, 參考資料, 書籍, 參見郡級行政區, 编辑孫吳廣州領南海, 蒼梧, 鬱林, 高涼, 桂林, 高興6郡, 西晉平吳後, 荊州始興, 始安, 臨賀3郡及交州合浦屬國來隸, 太康年間廢高興郡, 永嘉元年, 307年, 始興, 始安. 孫吳舊州 太康元年 280年 平吳來屬 州治所在番禺縣 今廣東省廣州市 範圍在今廣東省 不含北部清遠 韶關部分及雷州半島 及廣西壯族自治區 不含西北部桂林部分及南部的防城港 欽州 北海 的大部分 目录 1 郡級行政區 2 縣級行政區 3 注釋 4 出處 5 參考資料 5 1 書籍 6 參見郡級行政區 编辑孫吳廣州領南海 蒼梧 鬱林 高涼 桂林 高興6郡 西晉平吳後 荊州始興 始安 臨賀3郡及交州合浦屬國來隸 太康年間廢高興郡 永嘉元年 307年 始興 始安 臨賀3郡移屬湘州 西晉末領6郡 南海郡 孫吳舊郡 郡治番禺縣 今廣東省廣州市 領番禺 四會 增城 博羅 龍川 揭陽 平夷7縣 晉平吳後廢揭陽縣 西晉末領番禺 四會 增城 博羅 龍川 平夷6縣 蒼梧郡 孫吳舊郡 郡治廣信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領廣信 端溪 高要 建陵 新寧 280年改名寧新 猛陵 鄣平 豐城 臨允9縣 增置都羅 280年置 武城 280年置 元溪 280年置 丁留 286年置 4縣 西晉末領13縣 鬱林郡 孫吳舊郡 郡治陰平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領布山 阿林 安廣 臨浦 280年改名領方 陰平 280年改名鬱平 新邑 建始 280年改名安始 長平 280年改名晉平 廣鬱 懷安10縣 晉平吳後廢廣鬱 懷安2縣 桂林郡武安縣來隸 同時改名武熙 增置安遠縣 285年置 西晉末領鬱平 布山 阿林 新邑 晉平 安始 領方 安廣 武熙 安遠10縣 桂林郡 孫吳舊郡 郡治武安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西 領武安 潭中 中留 桂林 武豐 粟平 軍騰7縣 晉平吳後武安縣移屬鬱林郡 郡治移往潭中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 廢中留 桂林縣 增置洋平 280年置 龍剛 280年置 夾陽 280年置 3縣 西晉末領潭中 武豐 粟平 軍騰 洋平 龍剛 夾陽7縣 高涼郡 孫吳舊郡 郡治安寧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參 1 領安寧 高涼 思平3縣 太康年間 280 289 高興郡廣化 海安 化平 莫陽 西平5縣來隸 西晉末領8縣 寧浦郡 本合浦北部都尉 晉平吳後改置合浦屬國 太康七年 286年 改為寧浦郡 參 2 郡治昌平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南 領昌平 280年改名寧浦 平山 興道 280年置 吳安 280年置 始定 280年分平山置 澗陽 286年分寧浦置 6縣 西晉末領縣同前 高興郡 廢除 孫吳舊郡 郡治廣化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領廣化 海寧 280年改名海安 化平 莫陽 西平5縣 太康年間 280 289 廢高興郡併入高涼郡 參 3 縣級行政區 编辑廣州 州治 番禺縣 說明 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 316年 廣州各郡所轄的縣份 以深灰色表示者 為曾經建置 後來廢除的縣份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 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南海郡 6 番禺縣 番禺縣 今廣東省廣州市 南海郡 280 316 四會縣 今廣東省四會市城區 南海郡 280 316 增城縣 今廣東省增城市東北 南海郡 280 316 博羅縣 今廣東省博羅縣 南海郡 280 316 龍川縣 今廣東省龍川縣西 南海郡 280 316 平夷縣 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西司前鎮 南海郡 280 316 揭陽縣 今廣東省揭陽市西北 南海郡 280 晉平吳後廢縣 蒼梧郡 13 廣信縣 廣信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蒼梧郡 280 316 端溪縣 今廣東省德慶縣城區 蒼梧郡 280 316 高要縣 今廣東省肇慶市 蒼梧郡 280 316 建陵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西南 蒼梧郡 280 316 寧新縣 註 1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南蒼梧縣境 蒼梧郡 280 316 孫吳名新寧縣 晉平吳改名寧新縣 參 4 猛陵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西北 潯江北岸 蒼梧郡 280 316 鄣平縣 地望不詳 蒼梧郡 280 316 豐城縣 註 2 地望不詳 蒼梧郡 280 316 臨允縣 今廣東省新興縣南 蒼梧郡 280 316 都羅縣 地望不詳 蒼梧郡 280 316 晉平吳後分建陵縣置縣 參 5 武城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東 蒼梧郡 280 316 晉平吳後分建陵縣置縣 參 5 元溪縣 今廣東省肇慶市西 蒼梧郡 280 316 晉平吳後置縣 參 6 丁留縣 地望不詳 蒼梧郡 286 316 太康七年 286年 以蒼梧郡蠻夷賓服而置縣 參 7 鬱林郡 10 鬱平縣 鬱平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鬱林郡 280 316 孫吳名陰平縣 晉平吳改名鬱平縣 參 8 布山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南 鬱林郡 280 316 阿林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東南 鬱林郡 280 316 新邑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 280 316 晉平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 280 316 孫吳名長平縣 晉平吳改名晉平縣 參 9 安始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 280 316 孫吳名建始縣 晉平吳改名安始縣 參 10 領方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西南 鬱林郡 280 316 孫吳名臨浦縣 晉平吳改名領方縣 參 11 安廣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北 鬱林郡 280 316 武熙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西 桂林郡 280 鬱林郡 280 316 孫吳名武安縣 晉平吳改名武熙縣 參 12 安遠縣 地望不詳 鬱林郡 285 316 太康六年 285年 置縣 參 13 廣鬱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東南 鬱林郡 280 晉平吳後廢縣 懷安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南 鬱林郡 280 晉平吳後廢縣 參 14 桂林郡 7 潭中縣 潭中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 桂林郡 280 316 武豐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 280 316 粟平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 280 316 軍騰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 280 316 洋平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 280 316 晉平吳後置縣 參 15 龍剛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山縣 桂林郡 280 316 晉平吳後置縣 參 16 夾陽縣 地望不詳 桂林郡 280 316 晉平吳後置縣 參 17 中留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東南 桂林郡 280 晉平吳後廢縣 參 18 桂林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東南 桂林郡 280 晉平吳後廢縣 高涼郡 8 安寧縣 安寧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高涼郡 280 316 高涼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北 高涼郡 280 316 思平縣 今廣東省恩平市北 高涼郡 280 316 廣化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高興郡 280 283 高涼郡 283 316 海安縣 今廣東省台山市西南 高興郡 280 283 高涼郡 283 316 孫吳時名海寧縣 晉平吳後改名海安縣 參 19 化平縣 今廣東省化州市 高興郡 280 283 高涼郡 283 316 莫陽縣 註 3 今廣東省陽春市西 高興郡 280 283 高涼郡 283 316 西平縣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北 高興郡 280 283 高涼郡 283 316 寧浦郡 6 寧浦縣 寧浦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南 寧浦郡 280 316 合浦屬國280 286 孫吳時名昌平縣 晉平吳後改名寧浦縣 參 20 平山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北 寧浦郡 280 316 合浦屬國280 286 興道縣 註 4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東南 寧浦郡 280 316 合浦屬國280 286 吳末時已廢縣 晉太康元年 280年 復置縣 註 5 吳安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 寧浦郡 280 316 合浦屬國280 286 晉平吳後置縣 參 21 始定縣 註 6 地望不詳 寧浦郡 280 316 合浦屬國280 286 晉平吳後分平山縣置縣 參 22 澗陽縣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南 寧浦郡 286 316 西晉太康七年 286年 分寧浦縣置縣 參 23 注釋 编辑 晉書地理志 作 新寧縣 晉書地理志 作 農城縣 晉書 地理志 作 黃陽縣 晉書地理志 誤作 連道縣 孔祥軍 三國政區地理研究 據 宋書 州郡志四 興道令 晉武帝太康元年 以合浦北部營之連道立 吳錄有此縣 未詳 的記載 認為吳時名興道縣 後似見廢 故沈約以未詳疑之 至太康元年似於合浦北部之連道鄉再置興道縣 孔祥軍以 晉書 無此縣 認為太康四年廢 晉書地理志 重出 昌平縣 寧浦縣前縣名 或疑為始定縣之誤 出處 编辑 大清一統志 卷447 肇慶府 建安二十五年 孫權置高涼郡 又分高涼置安寧縣為郡治 晉因之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寧浦太守 晉太康地志 武帝太康七年改合浦屬國都尉立 晉書 卷15 地理志下 武帝後省高興郡 宋書 卷37 州郡志三 臨慶內史 寧新令 二漢無 當是吳所立 屬蒼梧 卷38 州郡志四 蒼梧太守 晉武帝太康元年 改新寧曰寧新 5 0 5 1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晉康太守 都城令 何志晉初分建陵立 今無建陵縣 按 太康地志 唯有都羅 武城縣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晉康太守 元溪令 晉太康地志 屬蒼梧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蒼梧太守 丁留令 晉武帝太康七年 以蒼梧蠻夷賓服立 囗作丁溜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鬱林太守 鬱平令 吳立曰陰平 晉武太康元年更名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鬱林太守 晉平令 吳立曰長平 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鬱林太守 安始令 吳立曰建始 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鬱林太守 領方令 漢舊縣 吳改曰臨浦 晉武復舊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桂林太守 武熙令 本曰武安 應是吳立 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故屬鬱林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桂林太守 安遠令 晉武帝太康六年立 屬鬱林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鬱林太守 懷安令 何志吳改 未知先何名 吳錄 地理無懷安縣名 太康地志 無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桂林太守 陽平令 永初郡國 何 徐並有 何云新置 按晉武帝太康元年 立桂林之洋平縣 疑是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桂林太守 龍定令 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龍岡 疑是 永初郡國 何 徐並云龍定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桂林太守 夾陽 晉武帝太康元年分龍岡立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鬱林太守 中溜令 漢舊縣 屬鬱林 晉太康地志 無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寧浦太守 海安男相 吳曰海寧 晉武改名 太康地志 屬高興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寧浦太守 寧浦令 晉太康地記 本名昌平 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吳錄 有此縣 未詳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寧浦太守 吳安令 吳錄 無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寧浦太守 始定令 晉太康地記 有 永初郡國 無 又云晉分平山為始定 寧浦為澗陽 宋書 卷38 州郡志四 寧浦太守 澗陽令 晉武帝太康七年立 又云晉分平山為始定 寧浦為澗陽 參考資料 编辑書籍 编辑 吳增僅 三國郡縣表 上海 開明書局 1937 李錫甫 漢晉城陽郡沿革考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 1977 劉琳 華陽國志校注 成都 巴蜀書社 1984 李曉杰 東漢政區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胡阿祥 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 增訂本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5 錢儀吉 楊晨 三國會要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陳健梅 孫吳政區地理研究 長沙 岳麓書社 2007 孔祥軍 三國政區地理研究 南京 南京大學歷史系 2007 任乃強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12 胡阿祥 孔祥軍 徐成合著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三國兩晉南朝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 范曄 後漢書 維基文庫 房玄齡 晉書 維基文庫 沈約 宋書 維基文庫 魏收 魏書 維基文庫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 維基文庫 樂史 太平寰宇記 維基文庫 歐陽忞 輿地廣記 維基文庫 酈道元 水經注 維基文庫參見 编辑晉朝行政區劃 東晉行政區劃 西晋行政区划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西晉廣州行政區劃 amp oldid 7681366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