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葉里溫汗國

葉里溫汗國波斯語خانات ایروان‎;亞美尼亞語Երևանի խանություն亞塞拜然語İrəvan xanlığı),是1747年建立於高加索地區汗國,為波斯附庸的高加索諸汗國英语Khanates of the Caucasus之一,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疆域約為19,500平方公里[2],包含今日亞美尼亞中部、土耳其厄德爾省卡爾斯省卡厄茲曼以及亞塞拜然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沙魯爾區薩達拉克區,國內居民以穆斯林為主,包括突厥人波斯人庫德人,另有約兩成為信仰基督教亞美尼亞人,其社群受葉里溫梅利克英语Melik直接管理[2]

葉里溫汗國
خانات ایروان
1747年—1828年
国旗
国徽
葉里溫汗國疆域(米黄色部分,約1800年)
首都葉里溫
常用语言波斯語(官方語言)、亞塞拜然語庫爾德語亞美尼亞語
族群突厥人波斯人庫德人亞美尼亞人
宗教伊斯蘭教什葉派
政府汗國
 
• 1747年-1752年
米爾梅赫迪汗阿塞拜疆语Mirmehdi xan Qasımlı-Əfşar(首任)
• 1807年-1828年
侯賽因·汗·薩達爾英语Hossein Khan Sardar(末任)
历史 
• 建立
1747年
• 终结
1828年
面积
• 总计
19,500平方公里
人口
• 1826年估计
110120人

葉里溫汗國的首都為今日亞美尼亞的首都葉里溫,是波斯在多次俄羅斯-波斯戰爭中對抗俄羅斯帝國的防禦中心[2]侯賽因·汗·薩達爾英语Hossein Khan Sardar治下的葉里溫相當繁榮,全城有居民近2萬人,葉里溫藍色清真寺英语Blue Mosque, Yerevan即為汗國的代表建築。1827年,波斯在最後一次俄罗斯-波斯战争中戰敗,葉里溫汗國被俄羅斯佔領[3],並於隔年的《土庫曼恰伊條約》中被割讓給俄羅斯,後者將葉里溫汗國與納希切萬汗國的領土合併為亞美尼亞州

歷史 编辑

 
 
1820年左右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時期的金幣,於葉里溫鑄造(左為正面、右為背面)

葉里溫汗國的疆域過去屬於薩法維王朝葉里溫省英语Erivan Province (Safavid Empire)阿夫沙爾王朝建立後,納迪爾沙將此地區分為葉里溫汗國、納希切萬汗國卡拉巴赫汗國占賈汗國英语Ganja Khanate[4],葉里溫汗國與納希切萬汗國的疆土屬於波斯亞美尼亞英语Iranian Armenia (1502–1828)[5]。納迪爾沙死後伊朗陷入混亂,葉里溫汗國先後成為桑德王朝卡扎爾王朝的附庸[6],其中後者會派任卡扎爾王室成員作為葉里溫汗國的統治者[7][8]。葉里溫汗國分為15個英语Mahallah,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9][10][11],地方官僚為仿照德黑蘭中央政府的官僚系統設立[12]

十九世紀初,俄羅斯帝國併吞了卡特利-卡赫季王國,1804年發動俄罗斯-波斯战争,葉里溫成為波斯抵禦俄羅斯的防衛中心[2]。1804年,俄軍在帕維爾·齊賈諾夫英语Pavel Tsitsianov率領下攻擊葉里溫,包圍葉里溫城英语葉里溫之圍,後來被卡札爾王朝的儲君阿巴斯·米爾札率軍擊退[2]。1807年,卡札爾王朝沙阿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任命侯賽因·汗·薩達爾英语Hossein Khan Sardar為葉里溫汗國統治者()與阿拉斯河以北波斯軍隊的指揮官(薩達爾英语Sardar[7][13],侯賽因·汗·薩達爾統治下的葉里溫汗國相當繁榮,為卡札爾王朝的模範省[2],他設立有效率的管理體制讓當地的亞美尼亞人恢復了對波斯統治的信心[2][12]

1808年,俄軍將領伊萬·古多維奇率軍襲擊葉里溫,亦被擊退,1813年《古利斯坦條約》簽訂後,波斯失去了大部分高加索的領土,葉里溫與大不里士成為兩國攻防的前線[2]。1826年,最後一次俄罗斯-波斯战争爆發[14],戰爭初期波斯成功奪回許多於1813年失去的領土,但隔年俄羅斯在阿巴薩巴德堡(位於納希切萬汗國)、薩達爾堡英语Sardar's Fortress(位於葉里溫汗國)與葉里溫大敗波斯軍隊,於1827年10月2日攻陷葉里溫。1828年2月,波斯被迫簽訂《土庫曼恰伊條約》,將葉里溫汗國與其他阿拉斯河以北的領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2]

行政區劃 编辑

 
 
葉爾溫汗國時期的彩色陶器,藏於亞塞拜然國家歷史博物館

葉里溫汗國分為以下15個英语Mahallah[15]

  1. 克爾克斯布拉赫區阿塞拜疆语Qırxbulaq mahalı
  2. 沙魯爾區阿塞拜疆语Şərur mahalı
  3. 曾吉巴薩爾區阿塞拜疆语Zəngibasar mahalı
  4. 敘爾梅利區阿塞拜疆语Sürməli mahalı
  5. 蓋爾尼巴薩爾區阿塞拜疆语Gərnibasar mahalı
  6. 德勒肯德-帕爾切尼斯區阿塞拜疆语Dərəkənd-Parçenis mahalı
  7. 韋迪巴薩爾區阿塞拜疆语Vedibasar mahalı
  8. 格伊切區阿塞拜疆语Göyçə mahalı
  9. 賽爾德利區阿塞拜疆语Səədli mahalı
  10. 塔勒恩區阿塞拜疆语Talın mahalı
  11. 塞伊德利-阿薩克斯勒區阿塞拜疆语Seyidli-Ağsaxlı
  12. 賽爾達拉巴德區阿塞拜疆语Sərdarabad mahalı
  13. 克爾皮巴薩爾區阿塞拜疆语Körpübasar mahalı
  14. 阿巴蘭區阿塞拜疆语Abaran mahalı
  15. 德勒奇切克區阿塞拜疆语Dərəçiçək mahalı

首府 编辑

卡札爾王朝時期,葉里溫汗國治下的葉里溫相當繁榮,城市範圍約為一平方英里,花園等城郊則延伸到距城市18英里處。Kettenhofen等編纂的伊朗百科全書描述葉里溫有3個區,超過1700間房舍、850間商舖、約10座清真寺、7座教堂、10間澡堂、7座商隊驛站、5個廣場、2處巴剎與2所學校[2]。城內兩座最重要的清真寺中,一座建於薩法維時期,另一座(葉里溫藍色清真寺英语Blue Mosque, Yerevan)則是葉里溫汗國時期建造,為該時期代表性的建築之一[16]。侯賽因·汗·薩達爾時期,葉里溫的城防據稱是波斯全境最堅固的[17],城市的人口穩定增長 在葉里溫被俄羅斯攻陷前夕,全城有居民近2萬人[18],而俄羅斯統治約70年後,葉里溫的人口僅剩約14000人[18][註 1]

君主列表 编辑

 
侯賽因·汗·薩達爾英语Hossein Khan Sardar
  1. 米爾梅赫迪汗阿塞拜疆语Mirmehdi xan Qasımlı-Əfşar(1747年-1752年)[19]
  2. 哈利勒·汗·烏茲別克阿塞拜疆语Xəlil xan Özbək(1752年-1755年)[20]
  3. 哈桑纳利汗阿塞拜疆语Həsənəli xan Ziyadoğlu-Qacar(1755年-1759年)[21]
  4. 胡塞纳利汗阿塞拜疆语Hüseynəli xan Ziyadoğlu-Qacar(1759年-1783年)[22]
  5. 古拉姆阿里汗阿塞拜疆语Qulaməli xan Ziyadoğlu-Qacar(1783年-1784年)[23]
  6. 穆罕默德汗阿塞拜疆语Muhammad khan Ziyadli-Gajar(1785年-1805年)[24]
  7. 莫赫迪古魯汗阿塞拜疆语Mehdiqulu xan Dəvəli-Qacar(1805年-1806年)[25]
  8. 艾哈邁德·汗·穆卡德姆英语Ahmad Khan Muqaddam(1806年)[26]
  9. 侯賽因·汗·薩達爾英语Hossein Khan Sardar(1807年-1828年)

人口 编辑

葉里溫汗國的人口多數為穆斯林,約占八成,另外兩成則為信仰基督教亞美尼亞人[27][註 2]

葉里溫汗國人口(1826年)[29][30]
種族 人數
亞美尼亞人[註 3] 20,073人
庫德人 25,237人
波斯官員、軍隊[註 4] 10,000人
突厥人(定居與半定居)[註 5] 31,588人
突厥人(遊牧) 23,222人
總計 110,120人

波斯人 编辑

 
葉里溫汗的宮殿

葉里溫汗國的統治者與部分居民為波斯人[31],不過「波斯人」一詞在此語境中常用來表示統治階級,包括官員與其部屬、軍人與部分商人等[32],不一定反映種族,因此有時也包含突厥人在內[28]。有些波斯人死於1826-1828年的戰爭,其餘在俄羅斯佔領葉里溫汗國後幾乎全部遷至波斯本土[32]

突厥人 编辑

突厥人為葉里溫汗國最大的族群,有巴岳特Ayrumlu英语Ayrumlu卡扎爾人卡拉帕帕赫人、白羊土庫曼人、黑羊土庫曼人等部族[33],包括定居、半定居與隨季節遷徙的遊牧者[31],前者多務農為業[34] ,後者則為汗國提供了重要的馬匹來源[35]。有時突厥部族間會發生衝突,傳統上也與庫德人不合[36],突厥人與庫德人遊牧的範圍約為汗國疆域的一半,主要位於中北部。卡拉帕帕赫人與Ayrumlu是汗國中主要的兩個突厥遊牧部族,1828年後他們多在阿巴斯·米爾札幫助下遷至了伊朗亞塞拜然[37]

庫德人 编辑

庫德人的生活型態多為遊牧,和許多突厥人相似。庫德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亞茲迪教英语Yazidism[38],傳統上庫德人與突厥人不合[36]

亞美尼亞人 编辑

亞美尼亞人信仰基督教,在葉里溫汗國中約占兩成,雖集中在汗國中的數個區域[39],但在各區域均非主要族群[27][註 6]。14世紀中葉以前亞美尼亞人是東亞美尼亞英语Eastern Armenia的主要族群[41],隨著穆斯林移入和幾位統治者的壓迫而成為少數族群[42][43]。但葉里溫汗國的商業貿易為亞美尼亞人主導[44][2],因此他們對波斯統治者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他們雖與俄羅斯人同為基督徒,但對其不抱持特別的好感,而較為關注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45],例如1808年俄軍包圍葉里溫英语Siege of Erivan (1808)時,亞美尼亞人即維持中立[46]

俄羅斯佔領葉里溫汗國後,波斯官員與軍隊回到伊朗本土[31],大量亞美尼亞人從土耳其與俄羅斯遷入[44][47],1832年亞美尼亞人人數已與穆斯林相當[27]克里米亞戰爭1877年俄土戰爭後,另一批土耳其亞美尼亞人的移入使亞美尼亞人在此地占穩定多數。不過葉里溫直至20世紀仍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城市[40]

自治 编辑

葉里溫汗國的亞美尼亞人直接受葉里溫阿加马利安(Aghamalyan)家族的梅利克英语Melik管轄。1639年鄂圖曼-波斯戰爭英语Ottoman–Safavid War (1623–1639)結束後波斯亞美尼亞英语Iranian Armenia (1502–1828)即開始了梅利克的行政管理系統,1736年納迪爾沙加冕時,當時的葉里溫梅利克哈克布延(Melik Hakobjan)便出席觀禮[2]。葉里溫梅利克受沙阿授權,可穿著波斯官員的服飾,對其轄下的亞美尼亞人具有完整的行政、立法與司法權,甚至有權判處死刑。此外梅利克還有軍事功能,在戰爭時率領部眾參加波斯軍隊。除葉里溫梅利克外,汗國內還有其他地區的梅利克,各自管理當地的亞美尼亞人,不過仍以葉里溫梅利克最為重要、最具影響力,幾乎僅次於汗本人,汗國內的亞美尼亞村落每年均需向葉里溫梅利克繳稅[2]

後世影響 编辑

 
葉里溫藍色清真寺英语Blue Mosque, Yerevan為葉里溫汗國的代表建築

葉里溫汗國為波斯附庸,且居民以突厥人為主,在現代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兩國的領土爭議中,亞塞拜然經常提起葉里溫汗國以強調自己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並削弱亞美尼亞領土主張的正當性。2018年,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演講時指出葉里溫與許多亞美尼亞的領土歷史上屬於亞塞拜然人,因此後者應有權返回那些地區,其外交部發言人隨後表示阿利耶夫的言論並非領土主張,而是「恢復歷史正義」,讓亞塞拜然人能回到那些地方、拿回失去的財產與拜訪祖先的墓地[48][49][50]。2020年,在紀念納哥諾卡拉巴克戰爭戰勝的閱兵遊行中,阿利耶夫再次指出葉里溫等地在歷史上為亞塞拜然人的土地[51][52]

現在葉里溫除了藍色清真寺英语Blue Mosque, Yerevan作為「波斯清真寺」被保留之外,包括宮殿在內的其他葉里溫汗國建築皆已不存[48]

註釋 编辑

  1. ^ 造成人口減少的原因包括大量穆斯林遷往波斯本土、較高的稅率、鄰近的提比里斯巴庫興起成為新的商業中心、以及戰後葉里溫失去重要戰略地位[18]
  2. ^ 另外還有少數喬治亞人猶太人切爾克斯人俄羅斯人和其他高加索民族[28]
  3. ^ 包括少數葉里溫羅姆人英语Lom people[30]
  4. ^ 「波斯人」在此指汗國的統治階級,而非嚴格指涉種族,波斯統治階級亦包涵部分突厥人[28]
  5. ^ 包括汗國中少數的波斯農民[30]
  6. ^ 不過亞美尼亞人有可能在克爾皮巴薩爾區阿塞拜疆语Körpübasar mahalı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所在地)占多數[40]

參考文獻 编辑

腳註

  1. ^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1820 Russian Survey of the Khanate of Shirvan: A Primary Source on the Demography and Economy of an Iranian Province prior to its Annexation by Russia. Gibb Memorial Trust. 2016: xvii. ISBN 978-1909724808. Serious historians and geographers agree that after the fall of the Safavids,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mid-eighteenth century, the territory of the South Caucasus was composed of the khanates of Ganja, Kuba, Shirvan, Baku, Talesh, Sheki, Karabagh, Nakhichivan and Yerevan, all of which were under Iranian suzerainty.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Kettenhofen, Bournoutian & Hewsen 1998,第542–551頁.
  3. ^ Muriel Atkin. Russia and Iran, 1780-1828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0), p. 89; "The new khan of Yerevan, Hosein Qoli, was one of the most able men in Fath' Ali's government and ruled Yerevan from 1807 until its conquest by the Russians in 1827."
  4. ^ Bournoutian 2006,第214–215頁.
  5. ^ Bournoutian 1980,第1–2頁.
  6. ^ Bournoutian 2006,第215頁.
  7. ^ 7.0 7.1 Bournoutian 2002,第215頁. "Iranians, in order to save the rest of eastern Armenia, heavily subsidized the region and appointed a capable governor, Hosein Qoli Khan, to administer it."
  8. ^ Bournoutian 2004,第519–520頁.
  9. ^ Swietochowski, Tadeusz. Russian Azerbaijan, 1905-1920: The Shaping of a National Identity in a Muslim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 ISBN 978-0521522458. (...) and Persian continued to be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judiciary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even after the abolishment of the khanates]. 
  10. ^ Pavlovich, Petrushevsky Ilya.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feudal relations in Armenia and Azerbaijan in XVI - the beginning of XIX centuries. LSU them. Zhdanov. 1949: 7. (...) The language of official acts not only in Iran proper and its fully dependant Khanates, but also in those Caucasian khanates that were semi-independent until the time of their accession to the Russian Empire, and even for some time after, was New Persian (Farsi). It played the role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class feudal lords as well. 
  11. ^ Katouzian, Homa. Iranian history and politics. Routledge. 2003: 128. ISBN 978-0415297547. Indeed,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Ghaznavids state in the tenth century until the fall of Qaj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st parts of the Iranian cultural regions were ruled by Turkic-speaking dynasties most of the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icial language was Persian, the court literature was in Persian, and most of the chancellors, ministers, and mandarins were Persian speakers of the highest learning and ability. 
  12. ^ 12.0 12.1 Bournoutian 1982,第86頁. "The Khan Hosein Qoli Khan's efficient administration soon transformed the region. He modeled his bureaucracy on tha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viding power between tribal and settled groups (...) In essence the Erevan administration, like its counterpart in Tehran, was organized into three branches (...)"
  13. ^ Bournoutian 2004,第519–520頁. "ḤOSAYNQOLI KHAN SARDĀR-E IRAVĀNI; important governor in the early Qajar period (b. ca. 1742, d. 1831). (...) Requiring a strong and loyal governor to command the fortress of Erevan against the Russian advances during the first Russo-Persian War (1804-13), the shah appointed Ḥosaynqoli as the commander-in-chief (sardār) of the Persian forces north of the Araxes (Aras) River."
  14. ^ Dowling, Timothy C. (编). Russia at War: From the Mongol Conquest to Afghanistan, Chechnya, and Beyond. ABC-CLIO. 2015: 729. ISBN 978-1598849486. In May 1826, Russia therefore occupied Mirak, in the Erivan khanate, in violation of the Treaty of Gulistan. 
  15. ^ Шопен 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памятник состояния Армя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в эпоху ее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я 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 441-448 (俄语). 
  16. ^ Kettenhofen, Bournoutian & Hewsen 1998,第542–551頁. "(...) built in 1776 near the end of Persian rule."
  17. ^ Hambly, Gavin. The traditional Iranian city in the Qājār period. Avery, Peter; Hambly, Gavin; Melville, Charles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552. ISBN 978-0521200950. Erivan was renowned for its strong natural defences and the impressive fortifications maintained by its governor between 1807 and 1827, the famous sardār, Husain Qulī Khan, which were said to be the strongest in the country. 
  18. ^ 18.0 18.1 18.2 Bournoutian 1992,第62頁.
  19. ^ Qarayev 2016,第52頁.
  20. ^ Əliyev & Həsənov 2007,第90頁.
  21. ^ Qarayev 2016,第60頁.
  22. ^ Qarayev 2016,第83-84頁.
  23. ^ Qarayev 2016,第90頁.
  24. ^ Əliyev & Həsənov 2007,第148頁.
  25. ^ Qarayev 2016,第173頁.
  26. ^ A.A.Bakıxanov adına Tarix İnstitutu. İrəvan xanlığı (Rusiya işğalı və ermənilərin Şimali Azərbaycan torpaqlarına köçürülməsi). Regionların inkişafı ictimai birliyi. 2010: 204 (阿塞拜疆语). 
  27. ^ 27.0 27.1 27.2 Bournoutian 1980,第12–13頁.
  28. ^ 28.0 28.1 28.2 Bournoutian 1980,第15頁.
  29. ^ Bournoutian 1980,第12頁.
  30. ^ 30.0 30.1 30.2 Bournoutian 1992,第63頁.
  31. ^ 31.0 31.1 31.2 Bournoutian 1980,第3頁.
  32. ^ 32.0 32.1 Bournoutian 1992,第49頁.
  33. ^ Bournoutian 1980,第4, 15頁.
  34. ^ Bournoutian 1992,第50頁.
  35. ^ Bournoutian 1980,第5–6頁.
  36. ^ 36.0 36.1 Bournoutian 1992,第53頁.
  37. ^ Bournoutian 1992,第53–54頁.
  38. ^ Bournoutian 1992,第54頁.
  39. ^ Bournoutian 1992,第61頁.
  40. ^ 40.0 40.1 Bournoutian 1980,第13頁.
  41. ^ Bournoutian 1980,第11, 13–14頁.
  42. ^ An Ethno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ussian and Soviet Empires, James S. Olson, Greenwood(1994), p. 44
  43. ^ An Historical Atlas of Islam by William Charles Brice,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81 p. 276
  44. ^ 44.0 44.1 Bournoutian 1980,第14頁.
  45. ^ Bournoutian 1992,第91–92頁.
  46. ^ Bournoutian 1992,第83頁.
  47. ^ Bournoutian 1980,第11–13頁.
  48. ^ 48.0 48.1 Austin Clayton. Azerbaijan mounts exhibition showcasing Erivan Khanate. Eurasianet. 2019-10-17 [2020-12-27]. (原始内容于2020-11-01). 
  49. ^ Joshua Kucera. Azerbaijan President Calls for Return to “Historic Lands” in Armenia. Eurasianet. 2018-02-13 [2020-12-27]. (原始内容于2020-05-10). 
  50. ^ Yerevan Slams Aliyev’s Latest Territorial Claim on Armenia; Calls Azerbaijani President’s Remarks ‘Racist’. The Armenian Weekly. 2018-02-09 [2020-12-27]. (原始内容于2020-11-09). 
  51. ^ At Baku Victory Parade, Aliyev Calls Yerevan, Zangezur, Sevan Historical Azerbaijani Lands, Erdogan Praises Enver Pasha. The Armenian Mirror-Spectator. 2020-12-11 [2020-12-12]. (原始内容于2020-12-15) (英语). 
  52. ^ Yerevan Condemns 'Azeri Territorial Claims'. Azatutyun. 2020-12-11 [2020-12-12]. (原始内容于2020-12-24) (英语). 

文獻

  •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Population of Persian Armenia Prior to and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s Annexation to the Russian Empire: 1826-1832. The Wilson Center, Kenn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ussian Studies. 1980. 
  • Bournoutian, George A. Eastern Armenia in the Last Decades of Persian Rule 1807-1828: A 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Study of the Khanate of Erevan on the Eve of the Russian Conquest. Undena Publications. 1982: 1–290. ISBN 978-0890031223. 
  •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Khanate of Erevan Under Qajar Rule: 1795-1828. Mazda Publishers. 1992: 1–355. ISBN 978-0939214181. 
  • Bournoutian, George A.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Mazda Publishers. 2002. 
  • Bournoutian, George A. ḤOSAYNQOLI KHAN SARDĀR-E IRAVĀNI.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XII, Fasc. 5: 519–520. 2004. 
  • Bournoutian, George A.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People 5. Costa Mesa, California: Mazda Publishers. 2006. ISBN 1-56859-141-1. 
  • Floor, Willem M. Titles and Emoluments in Safavid Iran: A Third Manual of Safavid Administration, by Mirza Naqi Nasiri. Washington, DC: Mage Publishers. 2008. ISBN 978-1933823232. 
  • Kettenhofen, Erich; Bournoutian, George A.; Hewsen, Robert H. EREVAN.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VIII, Fasc. 5: 542–551. 1998. 
  • Əliyev, Fuad; Həsənov, Urfan. İrəvan xanlığı. Şərq- Qərb. 2007. ISBN 978-9952-34-166-9 (阿塞拜疆语). 
  • Qarayev, Elçin. "Azərbaycanın İrəvan bölgəsinin tarixindən(XVII yüzilliyin sonu–XIX yüzilliyin ortalarında)". Mütərcim Tərcümə və Nəşriyyat-Poliqrafiya Mərkəzi. 2016 (阿塞拜疆语). 

葉里溫汗國, 波斯語, خانات, ایروان, 亞美尼亞語, Երևանի, խանություն, 亞塞拜然語, irəvan, xanlığı, 是1747年建立於高加索地區的汗國, 為波斯附庸的高加索諸汗國, 英语, khanates, caucasus, 之一, 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疆域約為19, 500平方公里, 包含今日亞美尼亞中部, 土耳其厄德爾省和卡爾斯省的卡厄茲曼以及亞塞拜然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的沙魯爾區和薩達拉克區, 國內居民以穆斯林為主, 包括突厥人, 波斯人與庫德人, 另有約兩成為信仰. 葉里溫汗國 波斯語 خانات ایروان 亞美尼亞語 Երևանի խանություն 亞塞拜然語 Irevan xanligi 是1747年建立於高加索地區的汗國 為波斯附庸的高加索諸汗國 英语 Khanates of the Caucasus 之一 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疆域約為19 500平方公里 2 包含今日亞美尼亞中部 土耳其厄德爾省和卡爾斯省的卡厄茲曼以及亞塞拜然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的沙魯爾區和薩達拉克區 國內居民以穆斯林為主 包括突厥人 波斯人與庫德人 另有約兩成為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 其社群受葉里溫梅利克 英语 Melik 直接管理 2 葉里溫汗國 خانات ایروان 1747年 1828年国旗 国徽葉里溫汗國疆域 米黄色部分 約1800年 首都葉里溫常用语言波斯語 官方語言 亞塞拜然語 庫爾德語 亞美尼亞語族群突厥人 波斯人 庫德人 亞美尼亞人宗教伊斯蘭教什葉派政府汗國汗 1747年 1752年米爾梅赫迪汗 阿塞拜疆语 Mirmehdi xan Qasimli Efsar 首任 1807年 1828年侯賽因 汗 薩達爾 英语 Hossein Khan Sardar 末任 历史 建立1747年 终结1828年面积 总计19 500平方公里人口 1826年估计110120人前身 继承阿夫沙爾王朝 亞美尼亞州葉里溫汗國的首都為今日亞美尼亞的首都葉里溫 是波斯在多次俄羅斯 波斯戰爭中對抗俄羅斯帝國的防禦中心 2 侯賽因 汗 薩達爾 英语 Hossein Khan Sardar 治下的葉里溫相當繁榮 全城有居民近2萬人 葉里溫藍色清真寺 英语 Blue Mosque Yerevan 即為汗國的代表建築 1827年 波斯在最後一次俄罗斯 波斯战争中戰敗 葉里溫汗國被俄羅斯佔領 3 並於隔年的 土庫曼恰伊條約 中被割讓給俄羅斯 後者將葉里溫汗國與納希切萬汗國的領土合併為亞美尼亞州 目录 1 歷史 2 行政區劃 2 1 首府 3 君主列表 4 人口 4 1 波斯人 4 2 突厥人 4 3 庫德人 4 4 亞美尼亞人 4 4 1 自治 5 後世影響 6 註釋 7 參考文獻歷史 编辑 nbsp nbsp 1820年左右法特赫 阿里沙 卡扎爾時期的金幣 於葉里溫鑄造 左為正面 右為背面 葉里溫汗國的疆域過去屬於薩法維王朝的葉里溫省 英语 Erivan Province Safavid Empire 阿夫沙爾王朝建立後 納迪爾沙將此地區分為葉里溫汗國 納希切萬汗國 卡拉巴赫汗國與占賈汗國 英语 Ganja Khanate 4 葉里溫汗國與納希切萬汗國的疆土屬於波斯亞美尼亞 英语 Iranian Armenia 1502 1828 5 納迪爾沙死後伊朗陷入混亂 葉里溫汗國先後成為桑德王朝與卡扎爾王朝的附庸 6 其中後者會派任卡扎爾王室成員作為葉里溫汗國的統治者 7 8 葉里溫汗國分為15個區 英语 Mahallah 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9 10 11 地方官僚為仿照德黑蘭中央政府的官僚系統設立 12 十九世紀初 俄羅斯帝國併吞了卡特利 卡赫季王國 1804年發動俄罗斯 波斯战争 葉里溫成為波斯抵禦俄羅斯的防衛中心 2 1804年 俄軍在帕維爾 齊賈諾夫 英语 Pavel Tsitsianov 率領下攻擊葉里溫 包圍葉里溫城 英语 葉里溫之圍 後來被卡札爾王朝的儲君阿巴斯 米爾札率軍擊退 2 1807年 卡札爾王朝沙阿法特赫 阿里沙 卡扎爾任命侯賽因 汗 薩達爾 英语 Hossein Khan Sardar 為葉里溫汗國統治者 汗 與阿拉斯河以北波斯軍隊的指揮官 薩達爾 英语 Sardar 7 13 侯賽因 汗 薩達爾統治下的葉里溫汗國相當繁榮 為卡札爾王朝的模範省 2 他設立有效率的管理體制讓當地的亞美尼亞人恢復了對波斯統治的信心 2 12 1808年 俄軍將領伊萬 古多維奇率軍襲擊葉里溫 亦被擊退 1813年 古利斯坦條約 簽訂後 波斯失去了大部分高加索的領土 葉里溫與大不里士成為兩國攻防的前線 2 1826年 最後一次俄罗斯 波斯战争爆發 14 戰爭初期波斯成功奪回許多於1813年失去的領土 但隔年俄羅斯在阿巴薩巴德堡 位於納希切萬汗國 薩達爾堡 英语 Sardar s Fortress 位於葉里溫汗國 與葉里溫大敗波斯軍隊 於1827年10月2日攻陷葉里溫 1828年2月 波斯被迫簽訂 土庫曼恰伊條約 將葉里溫汗國與其他阿拉斯河以北的領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 2 行政區劃 编辑 nbsp nbsp 葉爾溫汗國時期的彩色陶器 藏於亞塞拜然國家歷史博物館 葉里溫汗國分為以下15個區 英语 Mahallah 15 克爾克斯布拉赫區 阿塞拜疆语 Qirxbulaq mahali 沙魯爾區 阿塞拜疆语 Serur mahali 曾吉巴薩爾區 阿塞拜疆语 Zengibasar mahali 敘爾梅利區 阿塞拜疆语 Surmeli mahali 蓋爾尼巴薩爾區 阿塞拜疆语 Gernibasar mahali 德勒肯德 帕爾切尼斯區 阿塞拜疆语 Derekend Parcenis mahali 韋迪巴薩爾區 阿塞拜疆语 Vedibasar mahali 格伊切區 阿塞拜疆语 Goyce mahali 賽爾德利區 阿塞拜疆语 Seedli mahali 塔勒恩區 阿塞拜疆语 Talin mahali 塞伊德利 阿薩克斯勒區 阿塞拜疆语 Seyidli Agsaxli 賽爾達拉巴德區 阿塞拜疆语 Serdarabad mahali 克爾皮巴薩爾區 阿塞拜疆语 Korpubasar mahali 阿巴蘭區 阿塞拜疆语 Abaran mahali 德勒奇切克區 阿塞拜疆语 Derecicek mahali 首府 编辑 卡札爾王朝時期 葉里溫汗國治下的葉里溫相當繁榮 城市範圍約為一平方英里 花園等城郊則延伸到距城市18英里處 Kettenhofen等編纂的伊朗百科全書描述葉里溫有3個區 超過1700間房舍 850間商舖 約10座清真寺 7座教堂 10間澡堂 7座商隊驛站 5個廣場 2處巴剎與2所學校 2 城內兩座最重要的清真寺中 一座建於薩法維時期 另一座 葉里溫藍色清真寺 英语 Blue Mosque Yerevan 則是葉里溫汗國時期建造 為該時期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16 侯賽因 汗 薩達爾時期 葉里溫的城防據稱是波斯全境最堅固的 17 城市的人口穩定增長 在葉里溫被俄羅斯攻陷前夕 全城有居民近2萬人 18 而俄羅斯統治約70年後 葉里溫的人口僅剩約14000人 18 註 1 君主列表 编辑 nbsp 侯賽因 汗 薩達爾 英语 Hossein Khan Sardar 米爾梅赫迪汗 阿塞拜疆语 Mirmehdi xan Qasimli Efsar 1747年 1752年 19 哈利勒 汗 烏茲別克 阿塞拜疆语 Xelil xan Ozbek 1752年 1755年 20 哈桑纳利汗 阿塞拜疆语 Heseneli xan Ziyadoglu Qacar 1755年 1759年 21 胡塞纳利汗 阿塞拜疆语 Huseyneli xan Ziyadoglu Qacar 1759年 1783年 22 古拉姆阿里汗 阿塞拜疆语 Qulameli xan Ziyadoglu Qacar 1783年 1784年 23 穆罕默德汗 阿塞拜疆语 Muhammad khan Ziyadli Gajar 1785年 1805年 24 莫赫迪古魯汗 阿塞拜疆语 Mehdiqulu xan Develi Qacar 1805年 1806年 25 艾哈邁德 汗 穆卡德姆 英语 Ahmad Khan Muqaddam 1806年 26 侯賽因 汗 薩達爾 英语 Hossein Khan Sardar 1807年 1828年 人口 编辑葉里溫汗國的人口多數為穆斯林 約占八成 另外兩成則為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 27 註 2 葉里溫汗國人口 1826年 29 30 種族 人數亞美尼亞人 註 3 20 073人庫德人 25 237人波斯官員 軍隊 註 4 10 000人突厥人 定居與半定居 註 5 31 588人突厥人 遊牧 23 222人總計 110 120人波斯人 编辑 nbsp 葉里溫汗的宮殿葉里溫汗國的統治者與部分居民為波斯人 31 不過 波斯人 一詞在此語境中常用來表示統治階級 包括官員與其部屬 軍人與部分商人等 32 不一定反映種族 因此有時也包含突厥人在內 28 有些波斯人死於1826 1828年的戰爭 其餘在俄羅斯佔領葉里溫汗國後幾乎全部遷至波斯本土 32 突厥人 编辑 突厥人為葉里溫汗國最大的族群 有巴岳特 Ayrumlu 英语 Ayrumlu 卡扎爾人 卡拉帕帕赫人 白羊土庫曼人 黑羊土庫曼人等部族 33 包括定居 半定居與隨季節遷徙的遊牧者 31 前者多務農為業 34 後者則為汗國提供了重要的馬匹來源 35 有時突厥部族間會發生衝突 傳統上也與庫德人不合 36 突厥人與庫德人遊牧的範圍約為汗國疆域的一半 主要位於中北部 卡拉帕帕赫人與Ayrumlu是汗國中主要的兩個突厥遊牧部族 1828年後他們多在阿巴斯 米爾札幫助下遷至了伊朗亞塞拜然 37 庫德人 编辑 庫德人的生活型態多為遊牧 和許多突厥人相似 庫德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伊斯蘭教遜尼派 什葉派與亞茲迪教 英语 Yazidism 38 傳統上庫德人與突厥人不合 36 亞美尼亞人 编辑 亞美尼亞人信仰基督教 在葉里溫汗國中約占兩成 雖集中在汗國中的數個區域 39 但在各區域均非主要族群 27 註 6 14世紀中葉以前亞美尼亞人是東亞美尼亞 英语 Eastern Armenia 的主要族群 41 隨著穆斯林移入和幾位統治者的壓迫而成為少數族群 42 43 但葉里溫汗國的商業貿易為亞美尼亞人主導 44 2 因此他們對波斯統治者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他們雖與俄羅斯人同為基督徒 但對其不抱持特別的好感 而較為關注自己的社會 經濟地位 45 例如1808年俄軍包圍葉里溫 英语 Siege of Erivan 1808 時 亞美尼亞人即維持中立 46 俄羅斯佔領葉里溫汗國後 波斯官員與軍隊回到伊朗本土 31 大量亞美尼亞人從土耳其與俄羅斯遷入 44 47 1832年亞美尼亞人人數已與穆斯林相當 27 克里米亞戰爭與1877年俄土戰爭後 另一批土耳其亞美尼亞人的移入使亞美尼亞人在此地占穩定多數 不過葉里溫直至20世紀仍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城市 40 自治 编辑 葉里溫汗國的亞美尼亞人直接受葉里溫阿加马利安 Aghamalyan 家族的梅利克 英语 Melik 管轄 1639年鄂圖曼 波斯戰爭 英语 Ottoman Safavid War 1623 1639 結束後波斯亞美尼亞 英语 Iranian Armenia 1502 1828 即開始了梅利克的行政管理系統 1736年納迪爾沙加冕時 當時的葉里溫梅利克哈克布延 Melik Hakobjan 便出席觀禮 2 葉里溫梅利克受沙阿授權 可穿著波斯官員的服飾 對其轄下的亞美尼亞人具有完整的行政 立法與司法權 甚至有權判處死刑 此外梅利克還有軍事功能 在戰爭時率領部眾參加波斯軍隊 除葉里溫梅利克外 汗國內還有其他地區的梅利克 各自管理當地的亞美尼亞人 不過仍以葉里溫梅利克最為重要 最具影響力 幾乎僅次於汗本人 汗國內的亞美尼亞村落每年均需向葉里溫梅利克繳稅 2 後世影響 编辑 nbsp 葉里溫藍色清真寺 英语 Blue Mosque Yerevan 為葉里溫汗國的代表建築葉里溫汗國為波斯附庸 且居民以突厥人為主 在現代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國的領土爭議中 亞塞拜然經常提起葉里溫汗國以強調自己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 並削弱亞美尼亞領土主張的正當性 2018年 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 阿利耶夫演講時指出葉里溫與許多亞美尼亞的領土歷史上屬於亞塞拜然人 因此後者應有權返回那些地區 其外交部發言人隨後表示阿利耶夫的言論並非領土主張 而是 恢復歷史正義 讓亞塞拜然人能回到那些地方 拿回失去的財產與拜訪祖先的墓地 48 49 50 2020年 在紀念納哥諾卡拉巴克戰爭戰勝的閱兵遊行中 阿利耶夫再次指出葉里溫等地在歷史上為亞塞拜然人的土地 51 52 現在葉里溫除了藍色清真寺 英语 Blue Mosque Yerevan 作為 波斯清真寺 被保留之外 包括宮殿在內的其他葉里溫汗國建築皆已不存 48 註釋 编辑 造成人口減少的原因包括大量穆斯林遷往波斯本土 較高的稅率 鄰近的提比里斯與巴庫興起成為新的商業中心 以及戰後葉里溫失去重要戰略地位 18 另外還有少數喬治亞人 猶太人 切爾克斯人 俄羅斯人和其他高加索民族 28 包括少數葉里溫羅姆人 英语 Lom people 30 波斯人 在此指汗國的統治階級 而非嚴格指涉種族 波斯統治階級亦包涵部分突厥人 28 包括汗國中少數的波斯農民 30 不過亞美尼亞人有可能在克爾皮巴薩爾區 阿塞拜疆语 Korpubasar mahali 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所在地 占多數 40 參考文獻 编辑腳註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1820 Russian Survey of the Khanate of Shirvan A Primary Source on the Demography and Economy of an Iranian Province prior to its Annexation by Russia Gibb Memorial Trust 2016 xvii ISBN 978 1909724808 Serious historians and geographers agree that after the fall of the Safavids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mid eighteenth century the territory of the South Caucasus was composed of the khanates of Ganja Kuba Shirvan Baku Talesh Sheki Karabagh Nakhichivan and Yerevan all of which were under Iranian suzerainty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Kettenhofen Bournoutian amp Hewsen 1998 第542 551頁 Muriel Atkin Russia and Iran 1780 1828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0 p 89 The new khan of Yerevan Hosein Qoli was one of the most able men in Fath Ali s government and ruled Yerevan from 1807 until its conquest by the Russians in 1827 Bournoutian 2006 第214 215頁 Bournoutian 1980 第1 2頁 Bournoutian 2006 第215頁 7 0 7 1 Bournoutian 2002 第215頁 Iranians in order to save the rest of eastern Armenia heavily subsidized the region and appointed a capable governor Hosein Qoli Khan to administer it Bournoutian 2004 第519 520頁 Swietochowski Tadeusz Russian Azerbaijan 1905 1920 The Shaping of a National Identity in a Muslim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 ISBN 978 0521522458 and Persian continued to be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judiciary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even after the abolishment of the khanates Pavlovich Petrushevsky Ilya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feudal relations in Armenia and Azerbaijan in XVI the beginning of XIX centuries LSU them Zhdanov 1949 7 The language of official acts not only in Iran proper and its fully dependant Khanates but also in those Caucasian khanates that were semi independent until the time of their accession to the Russian Empire and even for some time after was New Persian Farsi It played the role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class feudal lords as well Katouzian Homa Iranian history and politics Routledge 2003 128 ISBN 978 0415297547 Indeed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Ghaznavids state in the tenth century until the fall of Qaj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st parts of the Iranian cultural regions were ruled by Turkic speaking dynasties most of the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icial language was Persian the court literature was in Persian and most of the chancellors ministers and mandarins were Persian speakers of the highest learning and ability 12 0 12 1 Bournoutian 1982 第86頁 The Khan Hosein Qoli Khan s efficient administration soon transformed the region He modeled his bureaucracy on tha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viding power between tribal and settled groups In essence the Erevan administration like its counterpart in Tehran was organized into three branches Bournoutian 2004 第519 520頁 ḤOSAYNQOLI KHAN SARDAR E IRAVANI important governor in the early Qajar period b ca 1742 d 1831 Requiring a strong and loyal governor to command the fortress of Erevan against the Russian advances during the first Russo Persian War 1804 13 the shah appointed Ḥosaynqoli as the commander in chief sardar of the Persian forces north of the Araxes Aras River Dowling Timothy C 编 Russia at War From the Mongol Conquest to Afghanistan Chechnya and Beyond ABC CLIO 2015 729 ISBN 978 1598849486 In May 1826 Russia therefore occupied Mirak in the Erivan khanate in violation of the Treaty of Gulistan Shopen I Istoricheskij pamyatnik sostoyaniya Armyanskoj oblasti v epohu ee prisoedineniya k Rossijskoj imperii 441 448 俄语 Kettenhofen Bournoutian amp Hewsen 1998 第542 551頁 built in 1776 near the end of Persian rule Hambly Gavin The traditional Iranian city in the Qajar period Avery Peter Hambly Gavin Melville Charles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552 ISBN 978 0521200950 Erivan was renowned for its strong natural defences and the impressive fortifications maintained by its governor between 1807 and 1827 the famous sardar Husain Quli Khan which were said to be the strongest in the country 18 0 18 1 18 2 Bournoutian 1992 第62頁 Qarayev 2016 第52頁 Eliyev amp Hesenov 2007 第90頁 Qarayev 2016 第60頁 Qarayev 2016 第83 84頁 Qarayev 2016 第90頁 Eliyev amp Hesenov 2007 第148頁 Qarayev 2016 第173頁 A A Bakixanov adina Tarix Institutu Irevan xanligi Rusiya isgali ve ermenilerin Simali Azerbaycan torpaqlarina kocurulmesi Regionlarin inkisafi ictimai birliyi 2010 204 阿塞拜疆语 27 0 27 1 27 2 Bournoutian 1980 第12 13頁 28 0 28 1 28 2 Bournoutian 1980 第15頁 Bournoutian 1980 第12頁 30 0 30 1 30 2 Bournoutian 1992 第63頁 31 0 31 1 31 2 Bournoutian 1980 第3頁 32 0 32 1 Bournoutian 1992 第49頁 Bournoutian 1980 第4 15頁 Bournoutian 1992 第50頁 Bournoutian 1980 第5 6頁 36 0 36 1 Bournoutian 1992 第53頁 Bournoutian 1992 第53 54頁 Bournoutian 1992 第54頁 Bournoutian 1992 第61頁 40 0 40 1 Bournoutian 1980 第13頁 Bournoutian 1980 第11 13 14頁 An Ethno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ussian and Soviet Empires James S Olson Greenwood 1994 p 44 An Historical Atlas of Islam by William Charles Brice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81 p 276 44 0 44 1 Bournoutian 1980 第14頁 Bournoutian 1992 第91 92頁 Bournoutian 1992 第83頁 Bournoutian 1980 第11 13頁 48 0 48 1 Austin Clayton Azerbaijan mounts exhibition showcasing Erivan Khanate Eurasianet 2019 10 17 2020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1 Joshua Kucera Azerbaijan President Calls for Return to Historic Lands in Armenia Eurasianet 2018 02 13 2020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0 Yerevan Slams Aliyev s Latest Territorial Claim on Armenia Calls Azerbaijani President s Remarks Racist The Armenian Weekly 2018 02 09 2020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9 At Baku Victory Parade Aliyev Calls Yerevan Zangezur Sevan Historical Azerbaijani Lands Erdogan Praises Enver Pasha The Armenian Mirror Spectator 2020 12 11 2020 12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15 英语 Yerevan Condemns Azeri Territorial Claims Azatutyun 2020 12 11 2020 12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4 英语 文獻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Population of Persian Armenia Prior to and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s Annexation to the Russian Empire 1826 1832 The Wilson Center Kenn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ussian Studies 1980 Bournoutian George A Eastern Armenia in the Last Decades of Persian Rule 1807 1828 A 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Study of the Khanate of Erevan on the Eve of the Russian Conquest Undena Publications 1982 1 290 ISBN 978 0890031223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Khanate of Erevan Under Qajar Rule 1795 1828 Mazda Publishers 1992 1 355 ISBN 978 0939214181 Bournoutian George A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Mazda Publishers 2002 Bournoutian George A ḤOSAYNQOLI KHAN SARDAR E IRAVANI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XII Fasc 5 519 520 2004 Bournoutian George A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People 5 Costa Mesa California Mazda Publishers 2006 ISBN 1 56859 141 1 Floor Willem M Titles and Emoluments in Safavid Iran A Third Manual of Safavid Administration by Mirza Naqi Nasiri Washington DC Mage Publishers 2008 ISBN 978 1933823232 Kettenhofen Erich Bournoutian George A Hewsen Robert H EREVAN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VIII Fasc 5 542 551 1998 Eliyev Fuad Hesenov Urfan Irevan xanligi Serq Qerb 2007 ISBN 978 9952 34 166 9 阿塞拜疆语 Qarayev Elcin Azerbaycanin Irevan bolgesinin tarixinden XVII yuzilliyin sonu XIX yuzilliyin ortalarinda Mutercim Tercume ve Nesriyyat Poliqrafiya Merkezi 2016 阿塞拜疆语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葉里溫汗國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葉里溫汗國 amp oldid 783218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