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英日同盟

英日同盟(英語:Anglo–Japanese Alliance),日本作日英同盟(日语:日英同盟にちえいどうめい nichi-ei dōmei),簽訂於1902年1月30日,條約立即生效,到1923年失效。意旨為英國日本兩國為了維護其各自在大清大韓帝國的利益而結成的互助同盟。盟約雙方對大清及大韓帝國的獨立地位達成共識,承認且尊重各自在兩國的所具有的特殊權益及對其進行保護的行為。簽約方承諾在另一方對清韓二國發起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並保證在簽約國與多於一國進入戰爭狀態時給予支持。[1]而日本在同盟後不久,即展開日俄戰爭

1902年1月30日〈英日同盟〉。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日语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在英國方面,在拿破崙戰爭後的數十年,大部份時期採用「光榮孤立」之外交政策。然而,經過三國干涉還遼布尔戰爭以後,再加上在十九世紀末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組成的「三國同盟」,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組成的「法俄同盟」兩大陣營,英國感到自己在國際上是受到孤立的。因此,英國在1902年以後便決定放棄其孤立政策,開始尋求盟友。開始時,英國嘗試與德國結盟,失敗後便與日本在1902年結盟。這個安排,是由於英國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國和德國在遠東尤其在大清的發展。事實上,在兩國互利下,該同盟條約陸續展延至1923年,於1923年8月17日正式失效。

同盟在倫敦的蘭士登侯爵邸[2],由日本駐英公使林董和英國外交大臣蘭士登侯爵亨利·佩蒂-菲茨莫里斯簽訂。

日本以此為契機,將大多黃金儲備存在倫敦,其中有一半投資在英國國債,或提供倫敦存款銀行借貸。[3]

1902年1月30日,英國與日本簽訂盟約,即第一次英日同盟。於1905年8月12日再續盟約,簽訂第二次英日同盟。1911年7月13日再續盟約,簽訂第三次英日同盟。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俄羅斯德國在遠東對英國的威脅基本已經消除,反而日本反過來在遠東坐大,成為英國最大威脅,故在1923年8月11日,英日不再續盟,同盟失效。

效果

 
因英日同盟而被授予嘉德勳章明治天皇(1906年)。

1902年2月12日,英日同盟正式對外宣布。[4]面對這個同盟,俄國希望可以和結成三國同盟,像以前的三帝同盟,但是因德皇威廉二世和俄國持敵對態度,於是德國拒絕了。1902年3月16日,法俄發表了《共同宣言》。清帝國美國強烈地反對英日同盟。而英日同盟的內容,使得法國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無法支援俄國,因為那等於和英國宣戰,如果強硬介入,在歐洲的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的三國同盟可能加入戰爭,變成世界大戰。

英國與日本都從英日同盟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特別是日本崛起的一大關鍵。對剛崛起的大日本帝國而言,與大英帝國結盟大大的提升了其聲望與自信心,讓他們敢於在兩年後發動日俄戰爭。在日俄戰爭初期的黃海海戰中,日本海軍給予了俄國的太平洋艦隊毀滅性的打擊,迫使俄國必須調動歐洲波羅的海及黑海的艦隊馳援太平洋,然而黑海艦隊不能通過和俄羅斯敵對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掌控的達達尼爾海峽,所以可調動的只剩波羅的海艦隊。當時的蘇伊士運河已經開通,但由於掌控在日本的同盟英國手中,使得俄國的艦隊無法通過,被迫只能繞過非洲,大大的延長了航行時間,加上中途無法停靠英國殖民地的海港取得補給,讓波羅的海艦隊戰力嚴重衰退,在七個月的航行之後在對馬海戰中被日軍輕易的擊敗。日本在此戰之後,躍升為亞洲第一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以英日同盟做為藉口,向英國的敵人德國宣戰,並出兵攻打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膠州灣,是為青島戰役。由於中日同為一戰的勝利國,因此戰後日本拒絕歸還膠州灣的情況引發中國不滿,引發山東問題,最後1922年以中國以鉅款贖回山東才告結束。

對英國而言,與剛崛起的日本結盟有利於遏止帝國主義的老對手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並且成功收到了奇效,日俄戰爭重創了帝俄又使俄國爆發革命,即血腥星期日,此後帝俄一直到崩潰為止無力再與英國進行殖民地競賽。此外,一戰爆發後,德國的情報部門不斷的嘗試策反英屬印度軍反抗英國的統治,在1915年2月14日,新加坡的印度駐軍發動叛亂,一時間英方沒有其他部隊可鎮壓,是恰好停泊在新加坡的日本海軍迅速擊敗了叛軍,讓事態不至於惡化。

参考文献

  1. ^ 第1回日英同盟協約.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2-07-21]. (原始内容于2022-05-26). 
  2. ^ 現The Lansdowne Clu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地図
  3. ^ 吉岡昭彦 『近代イギリス経済史』 岩波書店 1981年 p.276.
  4. ^ Sydney Morning Herald, 13 February 1902.

參見

英日同盟,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11月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11月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英日同盟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英日同盟 英語 Anglo Japanese Alliance 日本作日英同盟 日语 日英同盟 にちえいどうめい nichi ei dōmei 簽訂於1902年1月30日 條約立即生效 到1923年失效 意旨為英國和日本兩國為了維護其各自在大清與大韓帝國的利益而結成的互助同盟 盟約雙方對大清及大韓帝國的獨立地位達成共識 承認且尊重各自在兩國的所具有的特殊權益及對其進行保護的行為 簽約方承諾在另一方對清韓二國發起的戰爭中保持中立 並保證在簽約國與多於一國進入戰爭狀態時給予支持 1 而日本在同盟後不久 即展開日俄戰爭 1902年1月30日 英日同盟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日语 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在英國方面 在拿破崙戰爭後的數十年 大部份時期採用 光榮孤立 之外交政策 然而 經過三國干涉還遼和布尔戰爭以後 再加上在十九世紀末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及意大利王國組成的 三國同盟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和俄羅斯帝國組成的 法俄同盟 兩大陣營 英國感到自己在國際上是受到孤立的 因此 英國在1902年以後便決定放棄其孤立政策 開始尋求盟友 開始時 英國嘗試與德國結盟 失敗後便與日本在1902年結盟 這個安排 是由於英國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國和德國在遠東尤其在大清的發展 事實上 在兩國互利下 該同盟條約陸續展延至1923年 於1923年8月17日正式失效 同盟在倫敦的蘭士登侯爵邸 2 由日本駐英公使林董和英國外交大臣蘭士登侯爵亨利 佩蒂 菲茨莫里斯簽訂 日本以此為契機 將大多黃金儲備存在倫敦 其中有一半投資在英國國債 或提供倫敦存款銀行借貸 3 1902年1月30日 英國與日本簽訂盟約 即第一次英日同盟 於1905年8月12日再續盟約 簽訂第二次英日同盟 1911年7月13日再續盟約 簽訂第三次英日同盟 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俄羅斯及德國在遠東對英國的威脅基本已經消除 反而日本反過來在遠東坐大 成為英國最大威脅 故在1923年8月11日 英日不再續盟 同盟失效 效果 编辑 因英日同盟而被授予嘉德勳章的明治天皇 1906年 1902年2月12日 英日同盟正式對外宣布 4 面對這個同盟 俄國希望可以和德法結成三國同盟 像以前的三帝同盟 但是因德皇威廉二世和俄國持敵對態度 於是德國拒絕了 1902年3月16日 法俄發表了 共同宣言 清帝國和美國強烈地反對英日同盟 而英日同盟的內容 使得法國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無法支援俄國 因為那等於和英國宣戰 如果強硬介入 在歐洲的德國 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王國的三國同盟可能加入戰爭 變成世界大戰 英國與日本都從英日同盟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特別是日本崛起的一大關鍵 對剛崛起的大日本帝國而言 與大英帝國結盟大大的提升了其聲望與自信心 讓他們敢於在兩年後發動日俄戰爭 在日俄戰爭初期的黃海海戰中 日本海軍給予了俄國的太平洋艦隊毀滅性的打擊 迫使俄國必須調動歐洲波羅的海及黑海的艦隊馳援太平洋 然而黑海艦隊不能通過和俄羅斯敵對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掌控的達達尼爾海峽 所以可調動的只剩波羅的海艦隊 當時的蘇伊士運河已經開通 但由於掌控在日本的同盟英國手中 使得俄國的艦隊無法通過 被迫只能繞過非洲 大大的延長了航行時間 加上中途無法停靠英國殖民地的海港取得補給 讓波羅的海艦隊戰力嚴重衰退 在七個月的航行之後在對馬海戰中被日軍輕易的擊敗 日本在此戰之後 躍升為亞洲第一強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日本以英日同盟做為藉口 向英國的敵人德國宣戰 並出兵攻打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膠州灣 是為青島戰役 由於中日同為一戰的勝利國 因此戰後日本拒絕歸還膠州灣的情況引發中國不滿 引發山東問題 最後1922年以中國以鉅款贖回山東才告結束 對英國而言 與剛崛起的日本結盟有利於遏止帝國主義的老對手俄國在遠東的擴張 並且成功收到了奇效 日俄戰爭重創了帝俄又使俄國爆發革命 即血腥星期日 此後帝俄一直到崩潰為止無力再與英國進行殖民地競賽 此外 一戰爆發後 德國的情報部門不斷的嘗試策反英屬印度軍反抗英國的統治 在1915年2月14日 新加坡的印度駐軍發動叛亂 一時間英方沒有其他部隊可鎮壓 是恰好停泊在新加坡的日本海軍迅速擊敗了叛軍 讓事態不至於惡化 参考文献 编辑 第1回日英同盟協約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2022 07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6 現The Lansdowne Club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地図 吉岡昭彦 近代イギリス経済史 岩波書店 1981年 p 276 Sydney Morning Herald 13 February 1902 參見 编辑 英国主题 日本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历史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题 三帝同盟 德奧同盟 三國同盟 再保險條約 地中海協定 法俄同盟 英法協約 英俄條約 三國協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英日同盟 amp oldid 7502986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