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自然後設語義

自然後設語義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NSM),又稱自然語義後設語言,或是簡稱自然語義理論,是語言學當中語義學的理論之一,源起於波蘭語言學者安德列傑‧波古斯洛斯基(Andrzej Bogusławski)的概念。主要理論創建者是澳洲籍波蘭語言學家安娜‧維茲畢卡(Anna Wierzbicka),創於70年代早期(Wierzbicka 1972), 其先在華沙大學,後來以澳洲國立大學為學派的大本營。90年代後又與澳洲學者克里福‧高得(Cliff Goddard)繼續合作拓展研究領域和方向(Goddard & Wierzbicka 1994, 2002)。

理論

自然後設語義學派著重於使用有限、簡單、普遍的詞彙概念作為語義元(semantic primitives或semantic primes),運用來把較為複雜的語義概念分析到最簡單的概念,此種語義分析稱為簡約釋意(reductive paraphrase)。

自然後設語義廣泛研究語言與認知、語言與文化等議題。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詞彙語義、語法語義、措辭法、語用學,以及跨文化溝通等。這個理論強調語義學研究應該針對語義本身的描述,而非結構學派重視的語義關係或是形式語義學派重視的命題真假值。語義的描述要能夠給出簡單、清楚且無循環的定義,使用的後設語言應該是自然語言當中的語義元詞,反對透過抽象邏輯式的後設語言來呈現,因為抽象的後設語言也還是需要透過自然語言去了解其定義。

目前使用這個理論研究過的語言包括英語俄語波蘭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等歐洲語言,還有馬來語日本語韓語標準漢語、亞威語(Ewe,非洲語言)、東克雷語(East Cree,美洲語言)和楊固尼加加拉語(Yankunytjatjara,澳洲語言)等等。[1] [2]

語義素和語義素詞

語義元(semantic primes)是人類天生具有的最基本語義概念的單位,在不同語言當中有不同的形態表現,可能是一個單詞或是一個詞素。多個語義原詞組合起來就構成更為複雜的語義概念。

語義元詞(exponents)則是語義元在某個語言當中的具體表達。要注意的是,這些語義元詞在某語言當中可能是具有多個語義的多義詞,但是在自然後設語義理論當中,只採用這些詞的某特定語義而已。[3]

語義元在英語當中的語義元詞舉例如下:[4]

實體詞(substantives)
I (我), YOU (你), SOMEONE(某人), PEOPLE(人), SOMETHING/THING(某事物), BODY(身體)
關係詞(relational substantives)
KIND(種), PART(部分)
限定詞(determiners)
THIS(這), THE SAME(相同), OTHER/ELSE(其他)
量化詞(quantifiers)
ONE(一), TWO(二), MUCH/MANY(多), SOME(一些), ALL(全部)
評價詞(evaluators)
GOOD(好), BAD(壞)
描述詞(descriptors)
BIG(大), SMALL(小)
心理述詞(mental predicates)
THINK(覺得), KNOW(知道), WANT(想要), FEEL(感覺), SEE(看), HEAR(聽)
說話詞(speech)
SAY(說), WORDS(話), TRUE(真)
行動詞(actions, events, movement, contact)
DO(做), HAPPEN(發生), MOVE(動), TOUCH(接觸)
存有詞(location, possession, specification)
BE (SOMEWHERE)(在), THERE IS(存在), HAVE(擁有), BE (SOMEONE/SOMETHING)(是)
生命詞(life, death)
LIVE(活), DIE(死)
時間詞(time)
WHEN/TIME(當...時候), NOW(現在), BEFORE(在...之前), AFTER(在...後), A LONG TIME(長期), A SHORT TIME(短暫), FOR SOME TIME(一些時候), MOMENT(片刻)
空間詞(space)
WHERE/PLACE(在...地方), HERE(這裡), ABOVE(在...之上), BELOW(在...之下), FAR(遠), NEAR(近), SIDE(邊), INSIDE(裡面)
邏輯詞(logical concepts)
NOT(不), MAYBE(也許), CAN(可能), BECAUSE(因為), IF(如果)
強調詞(intensifiers, augmentors)
VERY(非常), MORE(更)
相似詞(similarity)
LIKE/WAY(像)

語義元詞組合即可表達一些較複雜的語義概念,換而言之,複雜的語義概念可以透過語義元詞進行簡約釋意,英語的例子如下(Wierzbicka 1972):

X is wet (X是濕的)
Touching X we would say that there is water in it. (接觸X我們能說裡面有水)
I agree with you (我同意你)
Wanting to cause you to know whether or not I think as you do, I say: I think you are right. (我想要使你知道我是否如你所想,我說:我想你是對的。)

影響與批評

自然後設語義理論不僅研究目標明確(非認知、非邏輯、純粹語義),研究過的語言類型眾多,研究的議題也逐漸擴大,加上引領的維茲碧卡和高得均為高產能的語言學學者,已經發展為語義學當中主流的理論學派之一,不僅主導了澳洲、紐西蘭地區的語義學研究,也提供了非美國式語義學研究的思考走向,具備有相當的潛力。然而,尚有爭議之處。第一、語言是否完全以語義為核心有待印證,不免有從形式語法學派以句法為核心的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可能性。第二、語義元的數量從早期14個擴增到64個,語義元的數量是否有限也令人懷疑。第三、從以語義為核心的理論還無法和其他領域研究接軌,例如音韻、句法、篇章等,在相容性上有極大的問題。換句話說,這個理論目前尚未發展成可以解釋所有語言層面的語言學理論體系。

參見

註解

  1. ^ "The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approach", in Bernd Heine and Heiko Narrog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inguistic Analysis (200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 "The different Swedish tack: An ethnopragmatic investigation of Swedish thanking and related concep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42:1258-1265.
  3. ^ NSM Semantics in brie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2-01-10.
  4. ^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C. Goddard (ed.) Cross-Linguistic Semantics (2008), p.33.

參考書目

  • Goddard, Cliff. 1998. Seman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oddard, Cliff (ed.) 2006. Ethnopragmatics - Understanding discourse in cultural context.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Goddard, Cliff (ed.) 2008. Cross-Linguistic Semantic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Goddard, Cliff and Wierzbicka, Anna (eds.). 1994. Semantic and Lexical Universals - 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Goddard, Cliff and Wierzbicka, Anna (eds.). 2002. Meaning and Universal Grammar: 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2 volume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Harkins, Jean & Anna Wierzbicka. 2001. Emotions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Peeters, Bert (ed.) 2006. Semantic Primes and Universal Grammar: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Romance languag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 Wierzbicka, Anna. 1972. Semantic Primitives. Frankfurt: Athenäum.
  • Wierzbicka, Anna. 1992. Semantics, Culture,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erzbicka, Anna. 1996. Semantics: Primes and Univers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erzbicka, Anna. 1997. Understanding Cultures Through Their Key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erzbicka, Anna. 1999. Emo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ierzbicka, Anna. 2003 (1991).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 2nd edi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Wierzbicka, Anna. 2006. English: Meaning and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連結

自然後設語義,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又稱自然語義後設語言, 或是簡稱自然語義理論, 是語言學當中語義學的理論之一, 源起於波蘭語言學者安德列傑, 波古斯洛斯基, andrzej, bogusławski, 的概念, 主要理論創建者是澳洲籍波蘭語言學家安娜, 維茲畢卡, anna, wierzbicka, 創於70年代早期, wierzbicka, 1972, 其先在華沙大學, 後來以澳洲國立大學為學派的大本營, 90年代後又與澳洲學者克里福, 高得, cliff, go. 自然後設語義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NSM 又稱自然語義後設語言 或是簡稱自然語義理論 是語言學當中語義學的理論之一 源起於波蘭語言學者安德列傑 波古斯洛斯基 Andrzej Boguslawski 的概念 主要理論創建者是澳洲籍波蘭語言學家安娜 維茲畢卡 Anna Wierzbicka 創於70年代早期 Wierzbicka 1972 其先在華沙大學 後來以澳洲國立大學為學派的大本營 90年代後又與澳洲學者克里福 高得 Cliff Goddard 繼續合作拓展研究領域和方向 Goddard amp Wierzbicka 1994 2002 目录 1 理論 2 語義素和語義素詞 3 影響與批評 4 參見 5 註解 6 參考書目 7 外部連結理論 编辑自然後設語義學派著重於使用有限 簡單 普遍的詞彙概念作為語義元 semantic primitives或semantic primes 運用來把較為複雜的語義概念分析到最簡單的概念 此種語義分析稱為簡約釋意 reductive paraphrase 自然後設語義廣泛研究語言與認知 語言與文化等議題 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詞彙語義 語法語義 措辭法 語用學 以及跨文化溝通等 這個理論強調語義學研究應該針對語義本身的描述 而非結構學派重視的語義關係或是形式語義學派重視的命題真假值 語義的描述要能夠給出簡單 清楚且無循環的定義 使用的後設語言應該是自然語言當中的語義元詞 反對透過抽象邏輯式的後設語言來呈現 因為抽象的後設語言也還是需要透過自然語言去了解其定義 目前使用這個理論研究過的語言包括英語 俄語 波蘭語 法語 德語 西班牙語 瑞典語等歐洲語言 還有馬來語 日本語 韓語 標準漢語 亞威語 Ewe 非洲語言 東克雷語 East Cree 美洲語言 和楊固尼加加拉語 Yankunytjatjara 澳洲語言 等等 1 2 語義素和語義素詞 编辑語義元 semantic primes 是人類天生具有的最基本語義概念的單位 在不同語言當中有不同的形態表現 可能是一個單詞或是一個詞素 多個語義原詞組合起來就構成更為複雜的語義概念 語義元詞 exponents 則是語義元在某個語言當中的具體表達 要注意的是 這些語義元詞在某語言當中可能是具有多個語義的多義詞 但是在自然後設語義理論當中 只採用這些詞的某特定語義而已 3 語義元在英語當中的語義元詞舉例如下 4 實體詞 substantives I 我 YOU 你 SOMEONE 某人 PEOPLE 人 SOMETHING THING 某事物 BODY 身體 關係詞 relational substantives KIND 種 PART 部分 限定詞 determiners THIS 這 THE SAME 相同 OTHER ELSE 其他 量化詞 quantifiers ONE 一 TWO 二 MUCH MANY 多 SOME 一些 ALL 全部 評價詞 evaluators GOOD 好 BAD 壞 描述詞 descriptors BIG 大 SMALL 小 心理述詞 mental predicates THINK 覺得 KNOW 知道 WANT 想要 FEEL 感覺 SEE 看 HEAR 聽 說話詞 speech SAY 說 WORDS 話 TRUE 真 行動詞 actions events movement contact DO 做 HAPPEN 發生 MOVE 動 TOUCH 接觸 存有詞 location possession specification BE SOMEWHERE 在 THERE IS 存在 HAVE 擁有 BE SOMEONE SOMETHING 是 生命詞 life death LIVE 活 DIE 死 時間詞 time WHEN TIME 當 時候 NOW 現在 BEFORE 在 之前 AFTER 在 後 A LONG TIME 長期 A SHORT TIME 短暫 FOR SOME TIME 一些時候 MOMENT 片刻 空間詞 space WHERE PLACE 在 地方 HERE 這裡 ABOVE 在 之上 BELOW 在 之下 FAR 遠 NEAR 近 SIDE 邊 INSIDE 裡面 邏輯詞 logical concepts NOT 不 MAYBE 也許 CAN 可能 BECAUSE 因為 IF 如果 強調詞 intensifiers augmentors VERY 非常 MORE 更 相似詞 similarity LIKE WAY 像 語義元詞組合即可表達一些較複雜的語義概念 換而言之 複雜的語義概念可以透過語義元詞進行簡約釋意 英語的例子如下 Wierzbicka 1972 X is wet X是濕的 Touching X we would say that there is water in it 接觸X我們能說裡面有水 I agree with you 我同意你 Wanting to cause you to know whether or not I think as you do I say I think you are right 我想要使你知道我是否如你所想 我說 我想你是對的 影響與批評 编辑自然後設語義理論不僅研究目標明確 非認知 非邏輯 純粹語義 研究過的語言類型眾多 研究的議題也逐漸擴大 加上引領的維茲碧卡和高得均為高產能的語言學學者 已經發展為語義學當中主流的理論學派之一 不僅主導了澳洲 紐西蘭地區的語義學研究 也提供了非美國式語義學研究的思考走向 具備有相當的潛力 然而 尚有爭議之處 第一 語言是否完全以語義為核心有待印證 不免有從形式語法學派以句法為核心的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可能性 第二 語義元的數量從早期14個擴增到64個 語義元的數量是否有限也令人懷疑 第三 從以語義為核心的理論還無法和其他領域研究接軌 例如音韻 句法 篇章等 在相容性上有極大的問題 換句話說 這個理論目前尚未發展成可以解釋所有語言層面的語言學理論體系 參見 编辑語言學 語義學 後設語言註解 编辑 The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approach in Bernd Heine and Heiko Narrog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inguistic Analysis 200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different Swedish tack An ethnopragmatic investigation of Swedish thanking and related concep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42 1258 1265 NSM Semantics in brie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1 10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C Goddard ed Cross Linguistic Semantics 2008 p 33 參考書目 编辑Goddard Cliff 1998 Seman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ddard Cliff ed 2006 Ethnopragmatics Understanding discourse in cultural context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Goddard Cliff ed 2008 Cross Linguistic Semantic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Goddard Cliff and Wierzbicka Anna eds 1994 Semantic and Lexical Universals 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Goddard Cliff and Wierzbicka Anna eds 2002 Meaning and Universal Grammar 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2 volume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Harkins Jean amp Anna Wierzbicka 2001 Emotions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Peeters Bert ed 2006 Semantic Primes and Universal Grammar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Romance languag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Wierzbicka Anna 1972 Semantic Primitives Frankfurt Athenaum Wierzbicka Anna 1992 Semantics Culture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erzbicka Anna 1996 Semantics Primes and Univers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erzbicka Anna 1997 Understanding Cultures Through Their Key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erzbicka Anna 1999 Emo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erzbicka Anna 2003 1991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s 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 2nd edi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Wierzbicka Anna 2006 English Meaning and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連結 编辑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Homepage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Wik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自然後設語義 amp oldid 7483567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