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粵紫萁

粵紫萁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原始薄囊蕨綱紫萁蕨目紫萁科紫萁屬香港特有種草本植物。粵紫萁被懷疑是狹葉紫萁 (Osmunda angustifolia)以及紫萁(O. japonica)的天然雜交種

粵紫萁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纲: 真蕨綱 Polypodiopsida
目: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科: 紫萁科 Osmundaceae
属: 紫萁属 Osmunda
种: 粵紫萁 O. mildei
二名法
Osmunda mildei
C. Chr.

原產地為香港島柏架山新界大嶼山大帽山。主要生長於叢林之下。除此之外,粵紫萁亦曾於2000年在深圳市龍崗南澳筆架山的一條溪流意外地被發現,但為數只有三株。

植物高約53厘米,極短根狀莖深褐色,粗厚而直立,藏於淺層土壤,支根盤根錯節。葉軸禾稈,老軸呈黃白。葉片為二回羽狀互生,營養葉近紙質,色澤暗啞,頂部羽片披針形。各小羽軸上有卵形小羽片並有薄膜相連,基部卻獨立於著生點上,小羽片外緣略有波狀,其上生長著球形孢子囊群,幼時淺綠成熟時黃褐。

粵紫萁的首次被發現發生於1857年前。當年夏氏(Harland)到香港採摘,卻被威廉·傑克遜·胡克誤認為肉桂紫萁。直至1905年才被蕨類學家克利斯頓森確認為新品種。1906年,正式發表。1926年,林務主管鄧恩氏(S. T. Dunn)及德邱氏(W. J. Tutcher)分別於大潭水塘上方的柏架山大灘大鵬灣大埔區山谷鳳凰山等地亦有發現。1994年,香港浸會大學蘇美靈博士在《Hong Kong Ferns》(ISBN 962-7849-02-2)發表清晰的照片及描述。

外部連結

粵紫萁, 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原始薄囊蕨綱紫萁蕨目紫萁科紫萁屬, 香港特有種草本植物, 被懷疑是狹葉紫萁, osmunda, angustifolia, 以及紫萁, japonica, 的天然雜交種, 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纲, 真蕨綱, polypodiopsida目,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科, 紫萁科, osmundaceae属, 紫萁属, osmunda种, mildei二名法osmunda, mildeic, 原產地為香港島柏架山,. 粵紫萁 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原始薄囊蕨綱紫萁蕨目紫萁科紫萁屬 香港特有種草本植物 粵紫萁被懷疑是狹葉紫萁 Osmunda angustifolia 以及紫萁 O japonica 的天然雜交種 粵紫萁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纲 真蕨綱 Polypodiopsida目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科 紫萁科 Osmundaceae属 紫萁属 Osmunda种 粵紫萁 O mildei二名法Osmunda mildeiC Chr 原產地為香港島柏架山 新界大嶼山及大帽山 主要生長於叢林之下 除此之外 粵紫萁亦曾於2000年在深圳市龍崗南澳筆架山的一條溪流意外地被發現 但為數只有三株 植物高約53厘米 極短根狀莖深褐色 粗厚而直立 藏於淺層土壤 支根盤根錯節 葉軸禾稈 老軸呈黃白 葉片為二回羽狀互生 營養葉近紙質 色澤暗啞 頂部羽片披針形 各小羽軸上有卵形小羽片並有薄膜相連 基部卻獨立於著生點上 小羽片外緣略有波狀 其上生長著球形孢子囊群 幼時淺綠成熟時黃褐 粵紫萁的首次被發現發生於1857年前 當年夏氏 Harland 到香港採摘 卻被威廉 傑克遜 胡克誤認為肉桂紫萁 直至1905年才被蕨類學家克利斯頓森確認為新品種 1906年 正式發表 1926年 林務主管鄧恩氏 S T Dunn 及德邱氏 W J Tutcher 分別於大潭水塘上方的柏架山 大灘 大鵬灣 大埔區山谷及鳳凰山等地亦有發現 1994年 香港浸會大學蘇美靈博士在 Hong Kong Ferns ISBN 962 7849 02 2 發表清晰的照片及描述 外部連結 编辑不死的鳳凰 粵紫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粵紫萁 amp oldid 7449246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