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二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的一次全国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普遍调查活动,从1981年开始[1][2]

历史 编辑

为了解和掌握文物现状,摸清“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物的受损情况[3][4][5],1981年1月1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要分别情况进行一次文物普查或文物复查工作。”[6][5]1981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文物(文化)局长会议,对文物普查和编写文物志等工作进行了部署[7]

1985年,各省都表示初步调查完毕,但实际上存在部分省份未调查或虚报的情况[3],有320个县(占全国县区总数的12.1%)没有开展普查[8][9]

持续时间 编辑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于1981年[1][2][10][11]。但各种资料对结束时间有不同的说法:有资料表示,二普结束于1985年[2][12][13];也有资料表示结束于1989年[11]。据《内蒙古日报》2010年12月10日署名贤子的文章表示,二普结束于1989年[10];据《中国文物报》署名史勇的文章表示,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曾定于1985年基本完成二普,但随着主客观环境变化,此次普查至20世纪80年代末方告结束[6]。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的说法,该市于1988年至1989年的二普期间,登记在册文物点19处[14]

普查数据 编辑

此次普查共普查2330个县、区,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0多万处[12]

至1989年底,除个别省份外,查明全国共有石窟寺、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古生物化石、近现代史迹等不可移动文物34万余处[6]

评价 编辑

此次普查覆盖面积比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明显增大,基本实现了对全国文物资源的总体掌握[1]。其普查成果编研利用广度与深度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应用方式多元、影响深远[6]

此次普查未跟上时代发展,对一些文物类型没注意到;没有对普查制定统一规划,提出具体要求;没有进行监督检查[3]

“一普”和“三普”由国务院直接部署实施,“二普”期间由于正处于进行改革开放工作的重要年份,国务院无暇顾及。故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向国务院申请后由各地方依情况组织施行,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较弱[12]

后续 编辑

在普查基础上,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二批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各地也重新公布原有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新文物保护单位[6]。并编纂地方各级文物志、编辑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文物局. 2023-10-30 [2023-12-20]. (原始内容于2023-12-20). 
  2. ^ 2.0 2.1 2.2 王玨; 赵思雯. 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新中国的“第一”·文化篇). 人民日报. 2019-10-26: 6 [2023-12-21]. (原始内容于2023-12-21). 
  3. ^ 3.0 3.1 3.2 3.3 李艳. 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中国知网 (中国文物报). 2007-05-04: 3 [2024-03-25]. 
  4. ^ 张柏等主编. 中国长城志·遗址遗存.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26. ISBN 978-7-5537-6389-7. 
  5. ^ 5.0 5.1 李小宁编. 浙江通志·第九十卷·文物志.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1: 795. ISBN 978-7-5540-2139-2.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史勇.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应用及意义. 中国文物报. 2024-01-16: 3 [2024-03-20]. 
  7. ^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 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 377. ISBN 7-5010-0437-4. 
  8. ^ 单霁翔:全面动员 精心组织 推进第三次文物普查. 中国政府网. 2006-12-18 [2024-03-25]. 
  9. ^ 刘爱河. 我国文物调查制度与实践思考.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 (3): 7–14. CNKI ZGWW201803002. 
  10. ^ 10.0 10.1 贤子. . 内蒙古日报. 2010-12-10: 第09版:文化·娱乐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2). 
  11. ^ 11.0 11.1 炮台寻古.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2024-02-28]. (原始内容于2022-07-03). 
  12. ^ 12.0 12.1 12.2 闫可恒. 浅析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及变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 (20): 56–61. CNKI WWJS202120020. 
  13. ^ 刘建美. 1956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述评.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1, (5): 79–86. CNKI DSYJ201105013. 
  14. ^ 乌海市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 乌海市人民政府网. [2024-01-23]. (原始内容于2024-01-23).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简称, 二普,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的一次全国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普遍调查活动, 从1981年开始, 目录, 历史, 持续时间, 普查数据, 评价, 后续,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为了解和掌握文物现状, 摸清, 文化大革命, 期间文物的受损情况, 1981年1月15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 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 要求, 各省, 自治区要分别情况进行一次文物普查或文物复查工作, 1981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文物, 文化, 局长会议, 对文物普查和编写文物志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简称 二普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的一次全国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普遍调查活动 从1981年开始 1 2 目录 1 历史 2 持续时间 3 普查数据 4 评价 5 后续 6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为了解和掌握文物现状 摸清 文化大革命 期间文物的受损情况 3 4 5 1981年1月15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 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 要求 各省 市 自治区要分别情况进行一次文物普查或文物复查工作 6 5 1981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文物 文化 局长会议 对文物普查和编写文物志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7 1985年 各省都表示初步调查完毕 但实际上存在部分省份未调查或虚报的情况 3 有320个县 占全国县区总数的12 1 没有开展普查 8 9 持续时间 编辑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于1981年 1 2 10 11 但各种资料对结束时间有不同的说法 有资料表示 二普结束于1985年 2 12 13 也有资料表示结束于1989年 11 据 内蒙古日报 2010年12月10日署名贤子的文章表示 二普结束于1989年 10 据 中国文物报 署名史勇的文章表示 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曾定于1985年基本完成二普 但随着主客观环境变化 此次普查至20世纪80年代末方告结束 6 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的说法 该市于1988年至1989年的二普期间 登记在册文物点19处 14 普查数据 编辑此次普查共普查2330个县 区 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0多万处 12 至1989年底 除个别省份外 查明全国共有石窟寺 古建筑 古遗址 古墓葬 石刻 古生物化石 近现代史迹等不可移动文物34万余处 6 评价 编辑此次普查覆盖面积比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明显增大 基本实现了对全国文物资源的总体掌握 1 其普查成果编研利用广度与深度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 应用方式多元 影响深远 6 此次普查未跟上时代发展 对一些文物类型没注意到 没有对普查制定统一规划 提出具体要求 没有进行监督检查 3 一普 和 三普 由国务院直接部署实施 二普 期间由于正处于进行改革开放工作的重要年份 国务院无暇顾及 故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向国务院申请后由各地方依情况组织施行 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较弱 12 后续 编辑在普查基础上 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二批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6 3 各地也重新公布原有文物保护单位 核定公布新文物保护单位 6 并编纂地方各级文物志 编辑出版 中国文物地图集 6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文物局 2023 10 30 2023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12 20 2 0 2 1 2 2 王玨 赵思雯 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中国的 第一 文化篇 人民日报 2019 10 26 6 2023 1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12 21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 0 3 1 3 2 3 3 李艳 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中国知网 中国文物报 2007 05 04 3 2024 03 25 张柏等主编 中国长城志 遗址遗存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26 ISBN 978 7 5537 6389 7 5 0 5 1 李小宁编 浙江通志 第九十卷 文物志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1 795 ISBN 978 7 5540 2139 2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史勇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应用及意义 中国文物报 2024 01 16 3 2024 03 20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 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 1989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 377 ISBN 7 5010 0437 4 单霁翔 全面动员 精心组织 推进第三次文物普查 中国政府网 2006 12 18 2024 03 25 刘爱河 我国文物调查制度与实践思考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 3 7 14 CNKI ZGWW201803002 10 0 10 1 贤子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内蒙古日报 2010 12 10 第09版 文化 娱乐 2024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22 11 0 11 1 炮台寻古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2024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03 12 0 12 1 12 2 闫可恒 浅析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及变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 20 56 61 CNKI WWJS202120020 刘建美 1956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述评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1 5 79 86 CNKI DSYJ201105013 乌海市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 乌海市人民政府网 2024 0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 01 2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amp oldid 8263701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