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空間交會

太空會合指兩個太空載具,通常其中一個是太空站,抵達同一個軌道,並且距離非常接近(目視距離)時的軌道操縱。

1965年從雙子星6號太空船拍攝的雙子星7號太空船

太空會合要求兩個太空載具保持非常精確相等的軌道速度,才能保持兩者間的固定距離。會合後未必會進行對接,也就是兩者接合在一起使兩者能互連。

太空會合的技術也能用於使太空船降落在重力微弱的天體上。例如要登陸火星的衛星,必須讓太空船與火衛保持一樣的軌道速度,接下來的下降步驟也與太空對接類似。

歷史 编辑

蘇聯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的東方計劃裡,曾在短時間內從同一發射架,只隔一兩天發射兩個太空船(1962年東方3號東方4號,1963年東方5號東方6號)。這兩次火箭的導引系統都將兩個太空船發射至幾乎完全相同的軌道。然而因為東方太空船缺乏軌道操縱的推進器,因此無法達成會合。雖然一開始兩者間距離僅有5至6.5公里,但後來逐漸漂離至數千公里遠。

1963年,日後成為阿波羅登月太空人的伯茲·艾德林提交了博士論文,題目為載人軌道會合的視線導引技術 (Line-Of-Sight Guidance Techniques For Manned Orbital Rendezvous) [1] 作為NASA太空人,他"將複雜的軌道力學翻譯成平易近人的飛行計劃給我的同僚看" [2]

首次嘗試失敗 编辑

第一次太空會合的嘗試發生在1965年6月3日。美國太空人詹姆斯·麥克迪維特試著操作雙子星4號太空船與已使用完畢的泰坦火箭2型火箭會合。但因距離感的問題,還有火箭因推進劑排氣而不斷移動的問題,他無法靠得更近也無法保持位置。[3] 最主要失敗的原因,是當時NASA工程師並不了解會合時所需要的軌道力學。 僅僅只將太空船指向目標再推進,並無法達成會合。如果目標在同一軌道的前面,後者增加速度則會同時提升高度,反而遠離目標。 正確的做法是改變追逐者的軌道,讓會合的目標追上或被追上,然後再移動到同一軌道使得兩者相對速度為零。 [4]

雙子星計劃工程師André Meyer後來評論, "會合發生的錯誤有個很好的解釋" 太空人就像任何一個在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的人一般,"完全無法了解軌道力學的作用。因此,我們全都變得很聰明而且將太空會合機動臻至完美,後來阿波羅計劃就用上了。"

——[4]

首次成功會合 编辑

第一次成功的會合由美國太空人華爾特·舒拉在1965年12月15日達成。他將雙子星6號移動至姐妹船雙子星7號旁僅僅1英尺(30公分)。 太空船並無對接設備,但足足保持固定位置達20分鐘。

首次對接 编辑

首次有兩艘太空船對接是發生在1966年3月16日,雙子星8號尼爾·阿姆斯壯的指揮下與無人目標太空船會合。雙子星6號原本會是第一次對接,但該次任務所需的目標太空船發射失敗,所以對接計劃取消。[5]

蘇聯在1967年10月30日使用Cosmos 186及Cosmos 188太空船進行了第一次自動無人對接。 [6]

第一位嘗試手動對接的蘇聯太空人是格奥尔基·别列戈沃伊,他在1968年10月將聯盟3號與無人的聯盟2號對接卻失敗。他將太空船間的距離從200公尺降到僅僅1英尺(30公分),但在用盡機動燃料前來不及對接。

蘇聯第一次成功的載人太空船對接發生在1969年1月16日,聯盟4號與聯盟5號對接,並交換兩位太空人組員。

第一次兩個不同國家的太空載具對接發生在1975年6月17日,在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中,阿波羅太空船與一艘聯盟號太空船對接。

第一次多重對接發生在1978年1月,聯盟26號與聯盟27號都與禮砲6號太空站對接。

 
雙子星8號目標太空船
 
雙子星8號與目標太空船在1966年3月對接

用途 编辑

 
2011年12月 Soyuz TMA-03M在低地軌道與MRM-1 Rassvet對接,運送三位太空人至國際太空站

每次太空船要將太空人或補給送上太空站時,就需要進行太空會合。第一次與太空站的會合發生在1971年6月7日由聯盟11號太空船與禮炮1號會合。載人太空任務已成功與6個禮砲太空站,天空實驗室和平號國際太空站會合過。目前聯盟號大約每六個月運送太空人上下國際太空站。

步驟與方法 编辑

標準的會合及對接技巧是讓一個主動的太空船接近一個被動的目標。這技術已經成功展示在雙子星,阿波羅,阿波羅/聯盟號,禮砲號太空站,天空實驗室,和平號,國際太空站及神舟等太空計劃中。

會合步驟 编辑

太空會合由一個主動的追逐者太空載具以及一個被動的太空載具組成,可以分成幾個階段,通常始於兩個太空載具位於不同軌道,距離超過1000公里遠:[7]

階段 距離 此階段一般時間長度
Drift Orbit A
(視線之外,無接觸)
>2 λmax[8] 1 至 20 天
Drift Orbit B
(視線接觸內)
2 λmax to 1公里(3,300英尺) 1 至 5 天
近接操作 A 1,000-100米(3,280-330英尺) 1 至 5 orbits
近接操作 B 100-10米(328-33英尺) 45 – 90 分鐘
對接 <10米(33英尺) <5 分鐘

有很多種太空船操作技巧可用於進行平移轉動的機動以作為近接及對接操作。[9]

進場方法 编辑

V-bar法 编辑

R-bar法 编辑

Z-bar法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Buzz Aldrin. Orbital Rendezvous. [2014-05-26]. (原始内容于2011-10-09). 
  2. ^ Buzz Aldrin. (PDF). [2014-05-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27). 
  3. ^ Oral History Transcript / James A. McDivit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terviewed by Doug Ward / Elk Lake, Michigan – June 29, 1999
  4. ^ 4.0 4.1 .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4-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9). 
  5. ^ 存档副本. [2014-05-26]. (原始内容于2020-04-03). 
  6. ^ NSSDC ID: 1967-105A[失效連結] NASA, NSSDC Master Catalog
  7. ^ Wertz, James R.; Bell, Robert. (PDF). SPIE AeroSense Symposium. Space Systems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s Conference, Orlando Florida, April 21–25, 2003. 2003, 5088: 20. Bibcode:2003SPIE.5088...20W. S2CID 64002452. doi:10.1117/12.498121. Paper 5088-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25). 
  8. ^ λmax is the angular radius of the spacecraft’s true horizon as seen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lanet; for LEO, it is the maximum Earth central angle from the altitude of the spacecraft.
  9. ^ Lee, Daero; Pernicka, Henry. (PDF). Int’l J. of Aeronautical & Space Science. 2010, 11 (3): 206–220 [November 3, 2011]. Bibcode:2010IJASS..11..206L. doi:10.5139/IJASS.2010.11.3.2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3月31日). 

空間交會, 太空會合指兩個太空載具, 通常其中一個是太空站, 抵達同一個軌道, 並且距離非常接近, 目視距離, 時的軌道操縱, 1965年從雙子星6號太空船拍攝的雙子星7號太空船太空會合要求兩個太空載具保持非常精確相等的軌道速度, 才能保持兩者間的固定距離, 會合後未必會進行對接, 也就是兩者接合在一起使兩者能互連, 太空會合的技術也能用於使太空船降落在重力微弱的天體上, 例如要登陸火星的衛星, 必須讓太空船與火衛保持一樣的軌道速度, 接下來的下降步驟也與太空對接類似, 目录, 歷史, 首次嘗試失敗, 首次成功會合. 太空會合指兩個太空載具 通常其中一個是太空站 抵達同一個軌道 並且距離非常接近 目視距離 時的軌道操縱 1965年從雙子星6號太空船拍攝的雙子星7號太空船太空會合要求兩個太空載具保持非常精確相等的軌道速度 才能保持兩者間的固定距離 會合後未必會進行對接 也就是兩者接合在一起使兩者能互連 太空會合的技術也能用於使太空船降落在重力微弱的天體上 例如要登陸火星的衛星 必須讓太空船與火衛保持一樣的軌道速度 接下來的下降步驟也與太空對接類似 目录 1 歷史 1 1 首次嘗試失敗 1 2 首次成功會合 1 3 首次對接 2 用途 3 步驟與方法 3 1 會合步驟 3 2 進場方法 3 2 1 V bar法 3 2 2 R bar法 3 2 3 Z bar法 4 參見 5 參考資料歷史 编辑蘇聯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的東方計劃裡 曾在短時間內從同一發射架 只隔一兩天發射兩個太空船 1962年東方3號 東方4號 1963年東方5號 東方6號 這兩次火箭的導引系統都將兩個太空船發射至幾乎完全相同的軌道 然而因為東方太空船缺乏軌道操縱的推進器 因此無法達成會合 雖然一開始兩者間距離僅有5至6 5公里 但後來逐漸漂離至數千公里遠 1963年 日後成為阿波羅登月太空人的伯茲 艾德林提交了博士論文 題目為載人軌道會合的視線導引技術 Line Of Sight Guidance Techniques For Manned Orbital Rendezvous 1 作為NASA太空人 他 將複雜的軌道力學翻譯成平易近人的飛行計劃給我的同僚看 2 首次嘗試失敗 编辑 第一次太空會合的嘗試發生在1965年6月3日 美國太空人詹姆斯 麥克迪維特試著操作雙子星4號太空船與已使用完畢的泰坦火箭2型火箭會合 但因距離感的問題 還有火箭因推進劑排氣而不斷移動的問題 他無法靠得更近也無法保持位置 3 最主要失敗的原因 是當時NASA工程師並不了解會合時所需要的軌道力學 僅僅只將太空船指向目標再推進 並無法達成會合 如果目標在同一軌道的前面 後者增加速度則會同時提升高度 反而遠離目標 正確的做法是改變追逐者的軌道 讓會合的目標追上或被追上 然後再移動到同一軌道使得兩者相對速度為零 4 雙子星計劃工程師Andre Meyer後來評論 會合發生的錯誤有個很好的解釋 太空人就像任何一個在林顿 约翰逊太空中心的人一般 完全無法了解軌道力學的作用 因此 我們全都變得很聰明而且將太空會合機動臻至完美 後來阿波羅計劃就用上了 4 首次成功會合 编辑 第一次成功的會合由美國太空人華爾特 舒拉在1965年12月15日達成 他將雙子星6號移動至姐妹船雙子星7號旁僅僅1英尺 30公分 太空船並無對接設備 但足足保持固定位置達20分鐘 首次對接 编辑 首次有兩艘太空船對接是發生在1966年3月16日 雙子星8號在尼爾 阿姆斯壯的指揮下與無人目標太空船會合 雙子星6號原本會是第一次對接 但該次任務所需的目標太空船發射失敗 所以對接計劃取消 5 蘇聯在1967年10月30日使用Cosmos 186及Cosmos 188太空船進行了第一次自動無人對接 6 第一位嘗試手動對接的蘇聯太空人是格奥尔基 别列戈沃伊 他在1968年10月將聯盟3號與無人的聯盟2號對接卻失敗 他將太空船間的距離從200公尺降到僅僅1英尺 30公分 但在用盡機動燃料前來不及對接 蘇聯第一次成功的載人太空船對接發生在1969年1月16日 聯盟4號與聯盟5號對接 並交換兩位太空人組員 第一次兩個不同國家的太空載具對接發生在1975年6月17日 在阿波羅 聯盟測試計劃中 阿波羅太空船與一艘聯盟號太空船對接 第一次多重對接發生在1978年1月 聯盟26號與聯盟27號都與禮砲6號太空站對接 nbsp 雙子星8號目標太空船 nbsp 雙子星8號與目標太空船在1966年3月對接用途 编辑 nbsp 2011年12月 Soyuz TMA 03M在低地軌道與MRM 1 Rassvet對接 運送三位太空人至國際太空站每次太空船要將太空人或補給送上太空站時 就需要進行太空會合 第一次與太空站的會合發生在1971年6月7日由聯盟11號太空船與禮炮1號會合 載人太空任務已成功與6個禮砲太空站 天空實驗室 和平號及國際太空站會合過 目前聯盟號大約每六個月運送太空人上下國際太空站 步驟與方法 编辑標準的會合及對接技巧是讓一個主動的太空船接近一個被動的目標 這技術已經成功展示在雙子星 阿波羅 阿波羅 聯盟號 禮砲號太空站 天空實驗室 和平號 國際太空站及神舟等太空計劃中 會合步驟 编辑 太空會合由一個主動的追逐者太空載具以及一個被動的太空載具組成 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通常始於兩個太空載具位於不同軌道 距離超過1000公里遠 7 階段 距離 此階段一般時間長度Drift Orbit A 視線之外 無接觸 gt 2 lmax 8 1 至 20 天Drift Orbit B 視線接觸內 2 lmax to 1公里 3 300英尺 1 至 5 天近接操作 A 1 000 100米 3 280 330英尺 1 至 5 orbits近接操作 B 100 10米 328 33英尺 45 90 分鐘對接 lt 10米 33英尺 lt 5 分鐘有很多種太空船操作技巧可用於進行平移 轉動的機動以作為近接及對接操作 9 進場方法 编辑 V bar法 编辑 R bar法 编辑 Z bar法 编辑參見 编辑 nbsp 航天主题 空间对接 Androgynous Peripheral Attach System 共用靠泊機制 月球軌道交會 節點歲差 Path constrained rendezvous參考資料 编辑 Buzz Aldrin Orbital Rendezvous 2014 05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09 Buzz Aldrin From Earth to Moon to Earth PDF 2014 05 2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4 05 27 Oral History Transcript James A McDivit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viewed by Doug Ward Elk Lake Michigan June 29 1999 4 0 4 1 Gemini 4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4 05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1 29 存档副本 2014 05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03 NSSDC ID 1967 105A 失效連結 NASA NSSDC Master Catalog Wertz James R Bell Robert Autonomous Rendezvous and Docking Technologies Status and Prospects PDF SPIE AeroSense Symposium Space Systems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s Conference Orlando Florida April 21 25 2003 2003 5088 20 Bibcode 2003SPIE 5088 20W S2CID 64002452 doi 10 1117 12 498121 Paper 5088 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4 25 lmax is the angular radius of the spacecraft s true horizon as seen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lanet for LEO it is the maximum Earth central angle from the altitude of the spacecraft Lee Daero Pernicka Henry Optimal Control for Proximity Operations and Docking PDF Int l J of Aeronautical amp Space Science 2010 11 3 206 220 November 3 2011 Bibcode 2010IJASS 11 206L doi 10 5139 IJASS 2010 11 3 20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年3月31日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空間交會 amp oldid 7908899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