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

穆罕默德·賓·圖格盧克阿拉伯語محمد بن تغلق英語Muhammad bin Tughluq,約1300年-1351年3月20日)在1325年至1351年間是德里蘇丹國突厥裔蘇丹[1],他是圖格魯克王朝創建者吉亞斯·烏德·丁·圖格魯克(Ghiyath al-Din Tughluq)的長子。吉亞斯·烏德·丁·圖格魯克曾經派遣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到德干高原參與對卡卡提亞王朝帝王普拉塔帕魯德拉(Prataparudra)的戰爭[2],其時卡卡提亞王朝的都城是瓦朗加爾。他的父親在1325年逝世後,穆罕默德便繼承了皇位。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的硬幣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是一位熟識邏輯、哲學、數學、天文和自然科學的學者,且具備醫學方面的知識和精通辯證法,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圖塔在他的統治時期拜訪過他。

圖格魯克的統治 编辑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決意要將蘇丹國擴展至新近征服的印度南部,為了鞏固印度南部的控制權,他將首都由德里遷至德干高原以南700英里的德瓦吉里(Devagiri),改稱道拉塔巴德(Daulatabad)。他不僅將政府機構遷至新都,還強制將德里全體人民遷至新都[2]。這個計劃剛好在夏季執行,道拉塔巴德不完善的供水導致許多人死亡。兩年後,首都又遷回到德里[3],大批民眾在兩次遷都的過程當中死亡,據稱遷都到德里後的數年時間內,德里如同鬼城。著名旅行作者伊本·巴圖塔寫道:「我在踏進德里時,彷彿進入了沙漠。」[4]

印度史上第一種代幣是由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推行的,這種代幣仿照了中國的錢幣,使用黃銅和銅幣,以國庫當中的金銀為儲備。不過,只有很少的人民用他們的金銀幣來換取新幣,而且銅幣容易被仿造,造成重大損失[5]。推行新幣失敗後,據說堆積如山的銅幣仍堆放在皇室機關附近長達數年。

古吉拉特的戰爭 编辑

 
穆罕默德蘇丹在1320年代征服了淺綠地區,並將首都從德里遷到德干高原的道拉塔巴德(Daulatabad),但因為他的残暴與重稅掠奪,很快在1335年後激起巨大反叛,到1347年就失去這些佔領不到20年的淺綠東、南部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野心勃勃,計劃入侵周邊國家。他開始累積財富籌劃戰爭,他透過肯帕德(Khambhat)的港口將財帛由德瓦吉里運送到德里。當時,海盜莫哈達吉·戈希爾(Mokhadaji Gohil)統治鄰近的高哈和皮里阿姆貝(今巴夫那加爾)。他在1347年得悉德里蘇丹國會通過肯帕德轉移財帛,他的艦隊襲取了港口並劫掠了船貨,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派遣軍隊以挫敗莫哈達吉·戈希爾,德里蘇丹國軍隊在策略上希望鎮守皮里阿姆貝,但他們的海戰經驗不及海盜,他們被輕易擊敗。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親自在高哈建立據點,決意要殺死莫哈達吉·戈希爾。在他親征的首數個月裡都未能佔領皮里阿姆貝,他於是計謀誘使莫哈達吉·戈希爾登陸,然後在陸上戰消滅他。他向肯帕德的一位商人承諾給予商貿利益,讓他去說服莫哈達吉·戈希爾上岸。商人來到皮里阿姆貝激昂地向莫哈達吉·戈希爾表示當地人受蘇丹的軍隊壓迫,希望莫哈達吉·戈希爾能夠來幫助他們。莫哈達吉·戈希爾不虞有詐,結果被擒,並在高哈附近被斬首。

鑄幣 编辑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以喜好鑄幣見稱,他利用鑄幣來紀念自己和他的事跡,他所生產的金幣超越了前度君王,他發行了許多面值微不足道的錢幣。

他從印度南部搜掠了許多黃金,增加了錢幣的分量,金第納爾由172格令增加到202格令。他推行了一種銀幣,但在七年後由於不受歡迎和缺乏認受性而被廢除。

他的錢幣反映出他堅定的宗教熱忱,錢幣上有「真主的戰士」、「四大哈里發的忠實支持者」等題字。他的大部分錢幣都鑄有清真言。在德里和道拉塔巴德所鑄的錢幣用以紀念其父親,在拉克瑙提、蘇丹普爾、蒂魯特等地均有鑄幣廠。至目前已知的錢幣品種超過30種。

當中最獨特的一種錢幣是「強制流通貨幣」,這種貨幣有兩個版本,分別在德里和道拉塔巴德發行。貨幣跟從兩個標準,可能是分別要合乎先前存在在北部和南部的標準。他在貨幣上刻有「遵從蘇丹者,善者」以誘使民眾支持新幣[6],刻字甚至呈現那格利字體,但由於採用合金鑄幣,錢幣會變壞,而且銅幣容易被仿制,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最終放棄鑄幣,以牛隻和黃金贖回貨幣。

帝國崩塌 编辑

1351年,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在前往塔塔(Thatta)途中逝世,此時帝國已在1340年代飽經飢荒和叛亂折磨,他親眼看著帝國衰落,原來在1320年代征服的地區大多失去控制。在他的晚年統治期間,德干高原紛紛建立了一些新的王朝,如原來的部下──將軍阿拉丁·哈桑·巴赫曼沙阿(Ala-ud-Din Bahman)在1347年建立的巴赫曼尼蘇丹國[7]

宗教包容 编辑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相對寬容,容許印度教耆那教徒居住在德里[8],這政策被他的甥姪菲魯茲沙·圖格魯克(Firuz Shah Tughluq)顛倒。

流行文化 编辑

  •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是泰米爾人的社會政治諷刺戲劇,由祖·拉馬斯瓦米(Cho Ramaswamy)在1968年編劇及上演[9]
  • 圖格魯克是祖·拉馬斯瓦米在1970年創辦的泰米爾新聞週刊[10]
  • 穆罕默德·賓·圖格魯克是吉里什·卡納德(Girish Karnad)在1972年所著的書目「圖格魯克」的主要角色[11]

參考文獻 编辑

  1. ^ Tughlaq Shahi Kings of Delhi: Chart. The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1909 [2011-01-01]. (原始内容于2015-01-22) (英语). 
  2. ^ 2.0 2.1 Dale Hoiberg、Indu Ramchandani. Students' Britannica India. 1-5. Popular Prakashan. 2000年: 第29頁. ISBN 0852297602 (英语). 
  3. ^ Jaswant Lal Mehta. Advanced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India. 1. Sterling Publishers Pvt. Ltd. 1979年: 第202頁. ISBN 812070617X (英语). 
  4. ^ Robert Sewell. A Forgotten Empire, Vijayanagar: 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India. Forgotten Books. 1972年: 第15頁. ISBN 1606209590 (英语). 
  5. ^ Behula Khan、Subhadra Sen Gupta、Monisha Mukundan、SJ Mitchell. History & Civics 7 (Col. Ed.). Ratna Sagar. : 第39頁. ISBN 8183320619 (英语). 
  6. ^ Asoke Kumar Bhattacharyya. A pageant of Indian culture: art and archaeology. Abhinav Publications. 1995年: 第52頁. ISBN 817017273X (英语). 
  7. ^ D. C. Verma. History of Bijapur. Kumar Brothers. 1974年: 第1頁 (英语). 
  8. ^ Indian History Congress. Proceedings of the Indian History Congress. 1994年: 第224頁 (英语). 
  9. ^ Gowri Ramnarayan. . The Hindu. 07-06-2004 [02-01-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9) (英语). 
  10. ^ Shobha Warrier. . Rediff. 04-07-2005 [02-01-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英语). 
  11. ^ Girish Raghunath Karnad. Tughlaq: a play in thirteen scen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年 (英语). 
前任:
吉亞斯·烏德·丁·圖格魯克
德里蘇丹國蘇丹
1325年-1351年
繼任:
菲魯茲沙·圖格魯克

穆罕默德, 圖格魯克, 穆罕默德, 圖格盧克, 阿拉伯語, محمد, بن, تغلق, 英語, muhammad, tughluq, 約1300年, 1351年3月20日, 在1325年至1351年間是德里蘇丹國的突厥裔蘇丹, 他是圖格魯克王朝創建者吉亞斯, 烏德, 圖格魯克, ghiyath, tughluq, 的長子, 吉亞斯, 烏德, 圖格魯克曾經派遣到德干高原參與對卡卡提亞王朝帝王普拉塔帕魯德拉, prataparudra, 的戰爭, 其時卡卡提亞王朝的都城是瓦朗加爾, 他的父親在1325年逝世後, 穆. 穆罕默德 賓 圖格盧克 阿拉伯語 محمد بن تغلق 英語 Muhammad bin Tughluq 約1300年 1351年3月20日 在1325年至1351年間是德里蘇丹國的突厥裔蘇丹 1 他是圖格魯克王朝創建者吉亞斯 烏德 丁 圖格魯克 Ghiyath al Din Tughluq 的長子 吉亞斯 烏德 丁 圖格魯克曾經派遣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到德干高原參與對卡卡提亞王朝帝王普拉塔帕魯德拉 Prataparudra 的戰爭 2 其時卡卡提亞王朝的都城是瓦朗加爾 他的父親在1325年逝世後 穆罕默德便繼承了皇位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的硬幣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是一位熟識邏輯 哲學 數學 天文和自然科學的學者 且具備醫學方面的知識和精通辯證法 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 巴圖塔在他的統治時期拜訪過他 目录 1 圖格魯克的統治 2 古吉拉特的戰爭 3 鑄幣 4 帝國崩塌 5 宗教包容 6 流行文化 7 參考文獻圖格魯克的統治 编辑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決意要將蘇丹國擴展至新近征服的印度南部 為了鞏固印度南部的控制權 他將首都由德里遷至德干高原以南700英里的德瓦吉里 Devagiri 改稱道拉塔巴德 Daulatabad 他不僅將政府機構遷至新都 還強制將德里全體人民遷至新都 2 這個計劃剛好在夏季執行 道拉塔巴德不完善的供水導致許多人死亡 兩年後 首都又遷回到德里 3 大批民眾在兩次遷都的過程當中死亡 據稱遷都到德里後的數年時間內 德里如同鬼城 著名旅行作者伊本 巴圖塔寫道 我在踏進德里時 彷彿進入了沙漠 4 印度史上第一種代幣是由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推行的 這種代幣仿照了中國的錢幣 使用黃銅和銅幣 以國庫當中的金銀為儲備 不過 只有很少的人民用他們的金銀幣來換取新幣 而且銅幣容易被仿造 造成重大損失 5 推行新幣失敗後 據說堆積如山的銅幣仍堆放在皇室機關附近長達數年 古吉拉特的戰爭 编辑 nbsp 穆罕默德蘇丹在1320年代征服了淺綠地區 並將首都從德里遷到德干高原的道拉塔巴德 Daulatabad 但因為他的残暴與重稅掠奪 很快在1335年後激起巨大反叛 到1347年就失去這些佔領不到20年的淺綠東 南部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野心勃勃 計劃入侵周邊國家 他開始累積財富籌劃戰爭 他透過肯帕德 Khambhat 的港口將財帛由德瓦吉里運送到德里 當時 海盜莫哈達吉 戈希爾 Mokhadaji Gohil 統治鄰近的高哈和皮里阿姆貝 今巴夫那加爾 他在1347年得悉德里蘇丹國會通過肯帕德轉移財帛 他的艦隊襲取了港口並劫掠了船貨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派遣軍隊以挫敗莫哈達吉 戈希爾 德里蘇丹國軍隊在策略上希望鎮守皮里阿姆貝 但他們的海戰經驗不及海盜 他們被輕易擊敗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親自在高哈建立據點 決意要殺死莫哈達吉 戈希爾 在他親征的首數個月裡都未能佔領皮里阿姆貝 他於是計謀誘使莫哈達吉 戈希爾登陸 然後在陸上戰消滅他 他向肯帕德的一位商人承諾給予商貿利益 讓他去說服莫哈達吉 戈希爾上岸 商人來到皮里阿姆貝激昂地向莫哈達吉 戈希爾表示當地人受蘇丹的軍隊壓迫 希望莫哈達吉 戈希爾能夠來幫助他們 莫哈達吉 戈希爾不虞有詐 結果被擒 並在高哈附近被斬首 鑄幣 编辑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以喜好鑄幣見稱 他利用鑄幣來紀念自己和他的事跡 他所生產的金幣超越了前度君王 他發行了許多面值微不足道的錢幣 他從印度南部搜掠了許多黃金 增加了錢幣的分量 金第納爾由172格令增加到202格令 他推行了一種銀幣 但在七年後由於不受歡迎和缺乏認受性而被廢除 他的錢幣反映出他堅定的宗教熱忱 錢幣上有 真主的戰士 四大哈里發的忠實支持者 等題字 他的大部分錢幣都鑄有清真言 在德里和道拉塔巴德所鑄的錢幣用以紀念其父親 在拉克瑙提 蘇丹普爾 蒂魯特等地均有鑄幣廠 至目前已知的錢幣品種超過30種 當中最獨特的一種錢幣是 強制流通貨幣 這種貨幣有兩個版本 分別在德里和道拉塔巴德發行 貨幣跟從兩個標準 可能是分別要合乎先前存在在北部和南部的標準 他在貨幣上刻有 遵從蘇丹者 善者 以誘使民眾支持新幣 6 刻字甚至呈現那格利字體 但由於採用合金鑄幣 錢幣會變壞 而且銅幣容易被仿制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最終放棄鑄幣 以牛隻和黃金贖回貨幣 帝國崩塌 编辑1351年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在前往塔塔 Thatta 途中逝世 此時帝國已在1340年代飽經飢荒和叛亂折磨 他親眼看著帝國衰落 原來在1320年代征服的地區大多失去控制 在他的晚年統治期間 德干高原紛紛建立了一些新的王朝 如原來的部下 將軍阿拉丁 哈桑 巴赫曼沙阿 Ala ud Din Bahman 在1347年建立的巴赫曼尼蘇丹國 7 宗教包容 编辑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相對寬容 容許印度教和耆那教徒居住在德里 8 這政策被他的甥姪菲魯茲沙 圖格魯克 Firuz Shah Tughluq 顛倒 流行文化 编辑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 是泰米爾人的社會政治諷刺戲劇 由祖 拉馬斯瓦米 Cho Ramaswamy 在1968年編劇及上演 9 圖格魯克是祖 拉馬斯瓦米在1970年創辦的泰米爾新聞週刊 10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是吉里什 卡納德 Girish Karnad 在1972年所著的書目 圖格魯克 的主要角色 11 參考文獻 编辑 Tughlaq Shahi Kings of Delhi Chart The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1909 2011 01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1 22 英语 2 0 2 1 Dale Hoiberg Indu Ramchandani Students Britannica India 1 5 Popular Prakashan 2000年 第29頁 ISBN 0852297602 英语 Jaswant Lal Mehta Advanced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India 1 Sterling Publishers Pvt Ltd 1979年 第202頁 ISBN 812070617X 英语 Robert Sewell A Forgotten Empire Vijayanagar 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India Forgotten Books 1972年 第15頁 ISBN 1606209590 英语 Behula Khan Subhadra Sen Gupta Monisha Mukundan SJ Mitchell History amp Civics 7 Col Ed Ratna Sagar 第39頁 ISBN 8183320619 英语 Asoke Kumar Bhattacharyya A pageant of Indian culture art and archaeology Abhinav Publications 1995年 第52頁 ISBN 817017273X 英语 D C Verma History of Bijapur Kumar Brothers 1974年 第1頁 英语 Indian History Congress Proceedings of the Indian History Congress 1994年 第224頁 英语 Gowri Ramnarayan Cho what s up The Hindu 07 06 2004 02 01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19 英语 请检查 access date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Shobha Warrier This is the time for imposing Emergency Rediff 04 07 2005 02 01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0 英语 请检查 access date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Girish Raghunath Karnad Tughlaq a play in thirteen scen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年 英语 前任 吉亞斯 烏德 丁 圖格魯克 德里蘇丹國蘇丹1325年 1351年 繼任 菲魯茲沙 圖格魯克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穆罕默德 賓 圖格魯克 amp oldid 7495416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