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簡稱福衛三號,原稱中華衛星三號(簡稱華衛三號),2004年12月30日更名[1]。是台灣的一個氣象衛星群,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第一期國家太空科技計畫」的第三個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是一大型雙邊國際合作計畫,由雙方政府授權執行,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UCAR)共同合作執行。2006年4月15日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畫。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氣象變遷研究、電離層動態監測。福衛三號並一次發射六顆微衛星(重量大於50kg),以建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2007年9月8日,編號FM6的微衛星一度斷訊失聯,但其後恢復運作。2019年,福衛七號升空將接續其任務。[2]2020年5月1日,福衛三號正式退役。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FORMOSAT-3/COSMIC
衛星構造概要
任务类型地球科學觀測衛星
运营方NSPO · NOAA
国际卫星标识符2006-011(A–F)
衛星目錄序號29047–29052
网站www.nspo.narl.org.tw
任務時長原定5年
實際共運作14年16天
航天器属性
制造方NSPO
發射質量62 公斤 x 六架衛星
尺寸直徑約 103 公分
高約 16 公分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2006年4月15日
1時40分整 UTC
載具米諾陶1號運載火箭
發射場范登堡空軍基地 SLC-8英语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 Space Launch Complex 8
任務終止
丟棄形式終止通訊
最後通訊2020年5月1日
軌道參數
参考系地心軌道
軌域太陽同步軌道
搭載儀器
 

任務歷史

  • 1997年,任務籌劃工作展開 [3]
  • 1998年,任務定義完成。
  • 2001年5月,簽訂合約(太空中心與UCAR簽訂合作協議)。
  • 2005年12月,完成衛星整體測試。
  • 2006年3月,完成任務被便審查。同年4月15日(臺灣時間上午9點40分),六顆一組的衛星群組,利用火箭發射升空至516公里高度之「暫駐軌道」。在完成軌道性能驗證,開始進行每隔三個月逐一啟動推進器,於16個月內,分別將六顆衛星推升至800公里的任務軌道高度。且利用地球扁圓效應與衛星高度差,形成每顆衛星於各區隔30度的六軌道面上且均勻分布,涵蓋全球大氣層與電離層,每日提供平均2,000筆輸入資料值。約每三小時可完成全球氣象蒐集及計算分析,約每90分鐘更新一次。
  • 2016年3月9日,福衛三號自發射升空迄今已近十年資歷,六顆衛星除一顆於2010年因失效除役外,其餘五顆尚能每日提供約650筆探測資料(初期每日可提供2,400筆資料)給地面接收站使用[4]
  • 2019年4月11日,尚餘兩顆衛星還在運作(持續提供掩星資料)[5][6][7]
  • 2020年5月1日,福衛三號正式退役。

基本資料

 
福衛三號模型
  • 數量:由六顆微衛星組成一個氣象衛星群(英語:Constellation[8]
  • 重量:每一顆約重62公斤(包含燃料)。
  • 尺寸:外型呈圓扁柱形,直徑約103公分,高約16公分(有兩片圓形太陽能電池板,分別展開121度和59度,發電量207瓦)。
  • 電腦中央處理器型號為68302,固態儲存器,飛行軟體為C語言建成。
  • 任務軌道:圓形軌道,高度700-800公里,傾角72度。
  • 繞行地球一週時間:約100分鐘。
  • 酬載儀:(每枚衛星均有酬載)
    • 全球定位系統氣象量測儀(GPS Occultation Experiment, GOX)。
    • 小型電離層光度計(Tiny Ionosphere Photometer,TIP)。
    • 三頻段信標儀(Tri-Band Beacon,TBB)
  • 製作總經費:約一億美元(臺灣80%、美方20%)[9]

發射系統

米諾陶運載火箭基本規格

  • 推進器:四節固體火箭
  • 全長為:19.21公尺
  • 總重為:36.2噸

地面系統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的地面系統是以太空中心既有之系統為主體,透過位於美國的USN網路系統連結位於瑞典基律納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的兩個海外追蹤站來執行福衛三號衛星。

主要任務

  • 觀測範圍涵蓋全球大氣層電離層,每天提供全球平均2500點的輸入資料值。這些資料均勻分佈於全球上空,且約每三小時可完成全球氣象資料蒐集及計算分析,約每90分鐘更新一次。除提高氣象預報更新的頻率,及促使氣象報告更具實際效益外,本系統亦可用於長時間之氣候變遷現象之研究、對電離層進行動態監測、進行全球天氣之預報、和提供地球重力研究等相關科學研究。[10]

壽命

  • 任務壽命:2年。
  • 設計壽命:5年。

成果

  • 2018年4月18日,自2006年4月15日發射至今(2018年4月18日)止,全球氣象資料已蒐集1千萬筆(六百萬筆大氣資料與四百萬筆電離層資料),相關資料已提供88個國家,超過3千8百位人員運用於氣象播報或氣象研究上。其中關於掩星電離層觀測資料五百萬筆(福衛三號佔約其中四百五十萬筆之多),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6%[11]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認識NSPO │ 大事記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家太空中心
  2. ^ 福衛三號多撐了11年 福衛七號功能更強│ 要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
  3. ^ 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國家實驗研究院
  4. ^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星系發射十週年暨2016年第三屆國際GPS掩星觀測研討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即時新聞/動態訊息 NSPO 2016-03-09
  5. ^ 行政院第3646次會議-簡報_福衛七號發射整備現況報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林俊良 科技部 2019-04-11
  6. ^ 福衛三號多撐了11年 福衛七號功能更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雷光涵 聯合報 2019-04-14
  7. ^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FS3-1~6)運行天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ACC
  8. ^ 福衛系列衛星 副總統:太空發展里程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吳翊寧 中央社 2018-10-22
  9. ^ 福衛七號即將升空!為何沒有福衛六號原因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林孟汝 中央社 2019-06-24
  10. ^ . 國家太空中心. [201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11. ^ 2018年第四屆國際GPS掩星觀測研討會國家研究院 2018-04-18

外部連結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簡稱福衛三號, 原稱中華衛星三號, 簡稱華衛三號, 2004年12月30日更名, 是台灣的一個氣象衛星群, 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 第一期國家太空科技計畫, 的第三個衛星, 計畫, 是一大型台美雙邊國際合作計畫, 由雙方政府授權執行, 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 ucar, 共同合作執行, 2006年4月15日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 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畫, 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 氣象變遷研究, 電離層動態監測, 福衛三號並一次發射六顆微衛星, 重.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簡稱福衛三號 原稱中華衛星三號 簡稱華衛三號 2004年12月30日更名 1 是台灣的一個氣象衛星群 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 第一期國家太空科技計畫 的第三個衛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 是一大型台美雙邊國際合作計畫 由雙方政府授權執行 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 UCAR 共同合作執行 2006年4月15日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 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畫 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 氣象變遷研究 電離層動態監測 福衛三號並一次發射六顆微衛星 重量大於50kg 以建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 2007年9月8日 編號FM6的微衛星一度斷訊失聯 但其後恢復運作 2019年 福衛七號升空將接續其任務 2 2020年5月1日 福衛三號正式退役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FORMOSAT 3 COSMIC衛星構造概要任务类型地球科學觀測衛星运营方NSPO NOAA国际卫星标识符2006 011 A F 衛星目錄序號29047 29052网站www nspo narl org tw任務時長原定5年實際共運作14年16天航天器属性制造方NSPO發射質量62 公斤 x 六架衛星尺寸直徑約 103 公分高約 16 公分任務開始發射日期2006年4月15日1時40分整 UTC載具米諾陶1號運載火箭發射場范登堡空軍基地 SLC 8 英语 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 Space Launch Complex 8 任務終止丟棄形式終止通訊最後通訊2020年5月1日軌道參數参考系地心軌道軌域太陽同步軌道搭載儀器GOX全球定位系統氣象量測儀TIP小型電離層光度計TBB三頻段信標儀福爾摩沙衛星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目录 1 任務歷史 2 基本資料 2 1 發射系統 2 2 地面系統 3 主要任務 4 壽命 5 成果 6 參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任務歷史 编辑1997年 任務籌劃工作展開 3 1998年 任務定義完成 2001年5月 簽訂合約 太空中心與UCAR簽訂合作協議 2005年12月 完成衛星整體測試 2006年3月 完成任務被便審查 同年4月15日 臺灣時間上午9點40分 六顆一組的衛星群組 利用火箭發射升空至516公里高度之 暫駐軌道 在完成軌道性能驗證 開始進行每隔三個月逐一啟動推進器 於16個月內 分別將六顆衛星推升至800公里的任務軌道高度 且利用地球扁圓效應與衛星高度差 形成每顆衛星於各區隔30度的六軌道面上且均勻分布 涵蓋全球大氣層與電離層 每日提供平均2 000筆輸入資料值 約每三小時可完成全球氣象蒐集及計算分析 約每90分鐘更新一次 2016年3月9日 福衛三號自發射升空迄今已近十年資歷 六顆衛星除一顆於2010年因失效除役外 其餘五顆尚能每日提供約650筆探測資料 初期每日可提供2 400筆資料 給地面接收站使用 4 2019年4月11日 尚餘兩顆衛星還在運作 持續提供掩星資料 5 6 7 2020年5月1日 福衛三號正式退役 基本資料 编辑 福衛三號模型 數量 由六顆微衛星組成一個氣象衛星群 英語 Constellation 8 重量 每一顆約重62公斤 包含燃料 尺寸 外型呈圓扁柱形 直徑約103公分 高約16公分 有兩片圓形太陽能電池板 分別展開121度和59度 發電量207瓦 電腦中央處理器型號為68302 固態儲存器 飛行軟體為C語言建成 任務軌道 圓形軌道 高度700 800公里 傾角72度 繞行地球一週時間 約100分鐘 酬載儀 每枚衛星均有酬載 全球定位系統氣象量測儀 GPS Occultation Experiment GOX 小型電離層光度計 Tiny Ionosphere Photometer TIP 三頻段信標儀 Tri Band Beacon TBB 製作總經費 約一億美元 臺灣80 美方20 9 發射系統 编辑 米諾陶運載火箭基本規格 推進器 四節固體火箭 全長為 19 21公尺 總重為 36 2噸地面系統 编辑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的地面系統是以太空中心既有之系統為主體 透過位於美國的USN網路系統連結位於瑞典基律納及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的兩個海外追蹤站來執行福衛三號衛星 主要任務 编辑觀測範圍涵蓋全球大氣層及電離層 每天提供全球平均2500點的輸入資料值 這些資料均勻分佈於全球上空 且約每三小時可完成全球氣象資料蒐集及計算分析 約每90分鐘更新一次 除提高氣象預報更新的頻率 及促使氣象報告更具實際效益外 本系統亦可用於長時間之氣候變遷現象之研究 對電離層進行動態監測 進行全球天氣之預報 和提供地球重力研究等相關科學研究 10 壽命 编辑任務壽命 2年 設計壽命 5年 成果 编辑2018年4月18日 自2006年4月15日發射至今 2018年4月18日 止 全球氣象資料已蒐集1千萬筆 六百萬筆大氣資料與四百萬筆電離層資料 相關資料已提供88個國家 超過3千8百位人員運用於氣象播報或氣象研究上 其中關於掩星電離層觀測資料五百萬筆 福衛三號佔約其中四百五十萬筆之多 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6 11 參見 编辑中新一號 中新二號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 原名中華衛星一號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 原名中華衛星二號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參考文獻 编辑 認識NSPO 大事記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太空中心 福衛三號多撐了11年 福衛七號功能更強 要聞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聯合報 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國家實驗研究院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星系發射十週年暨2016年第三屆國際GPS掩星觀測研討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即時新聞 動態訊息 NSPO 2016 03 09 行政院第3646次會議 簡報 福衛七號發射整備現況報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林俊良 科技部 2019 04 11 福衛三號多撐了11年 福衛七號功能更強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雷光涵 聯合報 2019 04 14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FS3 1 6 運行天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CC 福衛系列衛星 副總統 太空發展里程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吳翊寧 中央社 2018 10 22 福衛七號即將升空 為何沒有福衛六號原因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林孟汝 中央社 2019 06 24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計畫簡介 國家太空中心 2018 09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25 2018年第四屆國際GPS掩星觀測研討會國家研究院 2018 04 18外部連結 编辑UCAR COSMIC Progra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amp oldid 7260996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