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契丹 (中国称号)

契丹蒙古语ᠬᠢᠲᠠᠳ汉语拼音字母Hîtad,标准音(察哈尔):[xɪtɑ̆d]突厥文𐰶𐰃𐱃𐰪 k̂ᶭyt̂ñK̂ᶭîtañ,或拼𐰴𐰃𐱃𐰪 k̂yt̂ñK̂îtañ)是中世纪欧洲国家对中国汉族称谓之一。是长期以来蒙古人、中亞突厥人、东斯拉夫人和中世纪歐洲人对中国的錯誤认识[1][2],而且多为模糊之词,称呼也不统一,在众多关于中国的叫法中,部分欧洲国家曾使用契丹。第一个如此称呼中国的是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将元朝称为契丹。但真正使欧洲人为中国给定统一专名的是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他在1605年寄回意大利的信函中断定中国就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3] 如今,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国家仍在各種場合普遍使用契丹(КитайҚытай)一詞;维吾尔语中也可称中国为契丹(خىتاي),但已成为过时并带有歧视性的用法[4]

1459年制成的弗拉·毛罗地图中右上角的"Chataio",即葡萄牙语的“契丹”。

渊源 编辑

在蒙古接触中原之前,契丹族已经部分汉化。辽国(契丹国)对于当时的北方民族而言成为汉文化的代表并进入蒙古语。而西辽依然保有着较高的汉化程度,并以K̂ıtañ形式进入诸突厥语,替代突厥语对中原民族的原有称呼桃花石(拓跋)。

无论是英语中的Cathay还是当代俄语中的Китай,从词源上讲均来自辽代国号“契丹”。这一词义因13世纪蒙古的西征逐步扩大,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通过突厥语民族转手给欧洲人,该词泛指中国。在蒙古人统治下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交往的国度,都已习惯用契丹来称中国。《克拉维约东使记》中提到公元1404年,西班牙公使克拉维约撒马尔罕觐见帖木儿汗,他就用契丹来称呼中国。大部分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称中国为契丹,这并非源自契丹强盛之故,俄罗斯伊凡三世(1440年-1505年)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俄罗斯按照当时給欧洲部分国家的說法,故把习惯称中国为契丹的方式傳入東歐。在金帐汗国时期,很多突厥语和蒙古语的词根和词汇进入了古罗斯的语言,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而俄罗斯受鞑靼蒙古的桎梏近250年,加上蒙古帝国武力强盛,国祚长久,也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称中国为契丹。[3]

契丹人雖然只控制了中国边緣部分地区,但延续两个多世纪的统治,加上其统治范围东起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有效地隔断了中国南方与中亚和西亚的直接联系。因而,西方自然得出了契丹是真正中国主人的误解。这种对契丹长期统治的误解和夸大,亦深印在同时代的亚洲人脑海中,直到辽朝灭亡之后,这种看法还延续了很长时间[1]

辨义 编辑

在蒙古语中,Hîtad本为Hîtan(契丹)的复数,今契丹的复数被重写为Hîtanûûd,而Hîtad用作表示汉族的单数形式,其复数读作Hîtdûûd。

所有现代突厥语均已完成ñ→y语音转变,K̂ıtay或借自蒙古语的K̂ıtad表示中国及汉族,而使用新借入K̂ıtan或Kitan表示古契丹。 俄语借自ñ→y语音转变完成后的突厥语言,故使用Kjitaj表示中国及汉族,Kjitanj表示契丹;英语亦然

演变 编辑

“契丹”这一称号在由东向西的传播中逐渐演变:

应用 编辑

现时前苏联突厥语族斯拉夫语族的多数语言中仍把中国称为“契丹”,如俄语中的Китай。在英语中,由Khitan演变而来的Cathay也是中国的雅称,但多用于诗歌中。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有时译为“国泰”,如中華民國國泰世華銀行(Cathay United Bank)、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国泰电影院(Cathay Theatre)等,另外上海的华懋饭店译作Cathay Hotel。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一章 辽
  2. ^ 赵永春; 张喜丰. 契丹的“中国”认同.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 (01): 71–77. ISSN 1004-4922. doi:10.16415/j.cnki.23-1021/c.2015.01.015. CNKI HLMZ201501015. 
  3. ^ 3.0 3.1 赵春晶. 俄语称中国为“契丹”的原因. 俄语学习. 2012, (06): 17–19. ISSN 0470-9055. CNKI EYXX201206008. 
  4. ^ 维基词典

注释 编辑

  1. ^ 内蒙古称中国为Dûndad Ûls,Hîtad一词专指汉族和汉语。喀尔喀蒙古语中也有Дундад Улс一词,但仅用于大陆时期的中华民国(主要指1928年以前)及清朝时期的中国本部
  2. ^ 原为俄语中对“契丹”的称呼,现中国维吾尔语使用جۇڭگو(Junggo)和Hänzu表示相应概念,中国境内认为维吾尔语等语言使用该称呼会带贬义
  3. ^ 下列中亚和东欧语言中为主流用法
  4. ^ 以下语言现已不用该词

参见 编辑

契丹, 中国称号, 契丹, 蒙古语, ᠬᠢᠲᠠᠳ, 汉语拼音字母, hîtad, 标准音, 察哈尔, xɪtɑ, 突厥文, 𐰶𐰃𐱃𐰪, ᶭyt, ᶭîtañ, 或拼𐰴𐰃𐱃𐰪, îtañ, 是中世纪欧洲国家对中国及汉族的称谓之一, 是长期以来蒙古人, 中亞突厥人, 东斯拉夫人和中世纪歐洲人对中国的錯誤认识, 而且多为模糊之词, 称呼也不统一, 在众多关于中国的叫法中, 部分欧洲国家曾使用契丹, 第一个如此称呼中国的是马可波罗在, 马可波罗游记, 此书将元朝称为契丹, 但真正使欧洲人为中国给定统一专名的是意大利来华的传. 契丹 蒙古语 ᠬᠢᠲᠠᠳ 汉语拼音字母 Hitad 标准音 察哈尔 xɪtɑ d 突厥文 𐰶𐰃𐱃𐰪 k ᶭyt n K ᶭitan 或拼𐰴𐰃𐱃𐰪 k yt n K itan 是中世纪欧洲国家对中国及汉族的称谓之一 是长期以来蒙古人 中亞突厥人 东斯拉夫人和中世纪歐洲人对中国的錯誤认识 1 2 而且多为模糊之词 称呼也不统一 在众多关于中国的叫法中 部分欧洲国家曾使用契丹 第一个如此称呼中国的是马可波罗在 马可波罗游记 此书将元朝称为契丹 但真正使欧洲人为中国给定统一专名的是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 他在1605年寄回意大利的信函中断定中国就是马可波罗笔下的 契丹 3 如今 俄羅斯 烏克蘭 哈薩克斯坦等国家仍在各種場合普遍使用契丹 Kitaj 或Қytaj 一詞 维吾尔语中也可称中国为契丹 خىتاي 但已成为过时并带有歧视性的用法 4 1459年制成的弗拉 毛罗地图中右上角的 Chataio 即葡萄牙语的 契丹 目录 1 渊源 2 辨义 3 演变 4 应用 5 参考文献 6 注释 7 参见渊源 编辑在蒙古接触中原之前 契丹族已经部分汉化 辽国 契丹国 对于当时的北方民族而言成为汉文化的代表并进入蒙古语 而西辽依然保有着较高的汉化程度 并以K itan形式进入诸突厥语 替代突厥语对中原民族的原有称呼桃花石 拓跋 无论是英语中的Cathay还是当代俄语中的Kitaj 从词源上讲均来自辽代国号 契丹 这一词义因13世纪蒙古的西征逐步扩大 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 通过突厥语民族转手给欧洲人 该词泛指中国 在蒙古人统治下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交往的国度 都已习惯用契丹来称中国 克拉维约东使记 中提到公元1404年 西班牙公使克拉维约赴撒马尔罕觐见帖木儿汗 他就用契丹来称呼中国 大部分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称中国为契丹 这并非源自契丹强盛之故 俄罗斯从伊凡三世 1440年 1505年 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俄罗斯按照当时給欧洲部分国家的說法 故把习惯称中国为契丹的方式傳入東歐 在金帐汗国时期 很多突厥语和蒙古语的词根和词汇进入了古罗斯的语言 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 后该词泛指中国 而俄罗斯受鞑靼蒙古的桎梏近250年 加上蒙古帝国武力强盛 国祚长久 也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称中国为契丹 3 契丹人雖然只控制了中国边緣部分地区 但延续两个多世纪的统治 加上其统治范围东起日本海 西至阿尔泰山 有效地隔断了中国南方与中亚和西亚的直接联系 因而 西方自然得出了契丹是真正中国主人的误解 这种对契丹长期统治的误解和夸大 亦深印在同时代的亚洲人脑海中 直到辽朝灭亡之后 这种看法还延续了很长时间 1 辨义 编辑在蒙古语中 Hitad本为Hitan 契丹 的复数 今契丹的复数被重写为Hitanuud 而Hitad用作表示汉族的单数形式 其复数读作Hitduud 所有现代突厥语均已完成n y语音转变 K itay或借自蒙古语的K itad表示中国及汉族 而使用新借入K itan或Kitan表示古契丹 俄语借自n y语音转变完成后的突厥语言 故使用Kjitaj表示中国及汉族 Kjitanj表示契丹 英语亦然演变 编辑 契丹 这一称号在由东向西的传播中逐渐演变 蒙古语喀尔喀标准音 Hyatad Khyatad 註 1 卫拉特蒙古语 ᡍᡅᡐᠠᡑ 中蒙托忒文转写 xitad或ḳitad 卡尔梅克卫拉特语 Kitd Kited 圖瓦語 Kydat 羅馬化 Kidat 阿爾泰語 Kydat 羅馬化 Qidat 苏联维吾尔语 Hitaj Xitay Hitay 註 2 哈萨克语 Қytaj Qitay قىتاي 註 3 鞑靼语 Kytaj Qitay 俄語 Kitaj 羅馬化 Kitay 烏克蘭語 Kitaj 羅馬化 Kytai 乌兹别克语 Xitoy Hitoj 保加利亚语 Kitaj Kitay 波兰语 Kitaj 註 4 斯洛文尼亚语 Kitajska 中世纪拉丁语 Cataya Kitai 意大利语 Catai 西班牙语 Catay 葡萄牙语 Cataio Catai 法语 英语 德语 荷兰语 北日耳曼语支 Cathay应用 编辑现时前苏联突厥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多数语言中仍把中国称为 契丹 如俄语中的Kitaj 在英语中 由Khitan演变而来的Cathay也是中国的雅称 但多用于诗歌中 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有时译为 国泰 如中華民國國泰世華銀行 Cathay United Bank 香港國泰航空 Cathay Pacific 国泰电影院 Cathay Theatre 等 另外上海的华懋饭店译作Cathay Hotel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第一章 辽 赵永春 张喜丰 契丹的 中国 认同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 01 71 77 ISSN 1004 4922 doi 10 16415 j cnki 23 1021 c 2015 01 015 CNKI HLMZ201501015 3 0 3 1 赵春晶 俄语称中国为 契丹 的原因 俄语学习 2012 06 17 19 ISSN 0470 9055 CNKI EYXX201206008 维基词典注释 编辑 内蒙古称中国为Dundad Uls Hitad一词专指汉族和汉语 喀尔喀蒙古语中也有Dundad Uls一词 但仅用于大陆时期的中华民国 主要指1928年以前 及清朝时期的中国本部 原为俄语中对 契丹 的称呼 现中国维吾尔语使用جۇڭگو Junggo 和Hanzu表示相应概念 中国境内认为维吾尔语等语言使用该称呼会带贬义 下列中亚和东欧语言中为主流用法 以下语言现已不用该词参见 编辑 nbsp 中国主题 nbsp 中世纪主题 中國的稱號 國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契丹 中国称号 amp oldid 7856689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