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社群意識

社群意識(英語:sense of community)是社會心理學的一種(更確切的說,是社區心理學的一種),主要關注焦點在於社群的經驗,而不是社群的結構、形態、場域定位(setting)[1],或者其他外在的特徵。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人類學者及其他學者等對於社群作了許多學術研究,提供理論架構去解釋社群的形成跟發展,但心理學家嘗試從個人知覺、理解、態度以及感覺等微觀面向切入研究社群,企圖從社群以及居民間的交互關係中獲得完整的、多方面的社群經驗。

心理學家西摩·賽爾森英语Seymour Sarason在1974年指出,心理學中的社群意識成為社區心理學的研究重心,但有許多定義是模糊的而且非理論(Pretty, 1990)。所以,有些學者開始針對社群意識發展實證研究,其中1986年是研究的高峰(賽爾森,1986;夏維斯與佩提,1999)。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中,McMillan & Chavis(1986)的研究是最具有影響力,並且開創了近來研究的領域先鋒。在McMillan & Chavis (1986)之後,社群意識相關研究皆承襲McMillan & Chavis (1986) 的四大面向,但受到社群性質、社群成熟度以及社群成員的影響,導致研究結果會略有差異。

社群意識定義

賽爾森認為,社群心理意識是:「對於其他人有類似的知覺、與其他人交互相依、藉由給予或為其他人做所期望之事而有意願去維持交互相依,並且是一部分較為可靠及穩定的結構的情感」(1974, p.157)。

McMillan & Chavis(1986)則定義社群意識為:「一種成員有著歸屬的情緒、一種成員與他人及團體間關係的情緒,並在成員間分享彼此需求的同時,承諾所帶來的信賴感」。

Gusfield(1975)則指出社群所在的空間(territorial)與成員的關係(relational)的兩個面向。成員的關係面向與關係的性質及品質有關,有些社群甚至無法透過所在的空間來定義。學術研究中甚至有這樣的案例,成員雖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僅透過一些方式維繫著彼此,但成員間的關係卻具有一定的品質。也有僅透過空間來定義的例子,如同你我周遭的鄰里、社區,成員間具有鄰近性並彼此共享一個空間,但成員間的關係卻不一定有品質。所以「關係」仍是關鍵所在。

Riger與Lavrakas(1981)用城市鄰里(urban neighborhoods)問卷的因素分析產生兩個明確的因素,描繪出「社會的特殊關係(social bonding)」及「物理上的根深蒂固(physical rootedness)」兩個概念與Gusfield所提出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早期發現的成果

早期社群心理意識是基於鄰里關係而理論化,並且發現社群心理意識的關係、更多的參與(greater participation)(Hunter, 1975; Wandersman & Giamartino, 1980)、察覺的安全性(perceived safety)(Doolittle & McDonald, 1978)、社群內能適當地運作(ability to function competently in the community)(Glynn, 1981)、社會的特殊關係(social bonding)(Riger & Lavrakas, 1981)、社會組織(social fabric)(相互人際關係的加強)(Ahlbrandt & Cunningham, 1979)、較強的目的意識與察覺控制(greater sense of purpose and perceived control)(Bachrach & Zautra, 1985)、較多的市民貢獻(仁慈的奉獻與市民參與)(Davidson & Cotter, 1986)。然而這些初期的研究缺乏清楚的概念化架構,而且沒有一個測量方法是基於理論化的社群心理意識的定義。

McMillan與Chavis主要的理論貢獻

McMillan & Chavis (1986)將社群意識分為四個:會員關係(Membership)、影響力(Influence)、整合與滿足需求(Integr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needs)、分享情感(Shared emotional connections)。

會員關係

會員關係是指個人感受到社群內其他成員的共識並接受後,所產生的認同行為。會員關係主要由五個子構面所組成:

  1. 邊界(Boundaries):透過象徵(譬如語言、穿著、儀式)作為成員或非成員的辨識方法。當社群的邊界愈明顯時,非社群成員會較不受到尊重並且容易受到指責及處罰。
  2. 情感安全(Emotional safety):當邊界確立後,成員知覺在社群中的活動與互動是安全的,進而提高個人參與。
  3. 個人投入(Personal investment):成員在金錢以及勞力上的貢獻,進而為促進會員關係,增強社群意識。
  4. 歸屬感與認同感(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fication):成員感覺自己屬於社群,並且接受社群的價值與象徵。
  5. 共有的象徵體系(A common symbol system):社群的名字、logo、語言、穿著,以及儀式等,這些象徵可促成員間的團結感。

影響力

影響力指的是權力的關係,由兩個作用力組成:(1)拉力是指個人為了獲得得權力而加入社群(2)推力則是為了達到社群的團結,透過權力迫使成員順從。McMillan & Chavis 認為「影響力」是社群意識中最重要的因素。

整合與滿足需求

這裡所指的需求,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是指當人們衣食無虞後所產生的其他需求,其中包括個人的價值判斷。整合與滿足需求的意思就是,社群中的人們體認到自己與其他社群成員相互依賴,進而會順從他人的期望(Sarason, 1974: p. 157)。而McMillan(1996)在之後的研究又補充這個概念,社群成員透過互動尋找相似性,已經形成社群的一種動態過程,這也可以形容是一種社會交換。

分享情感

與社群成員分享自己的故事。McMillan & Chavis 認為此種互動關係可幫助社群成員間相互瞭解,有助於社群的發展。

各因素之間的動態性

McMillan & Chavis(1986)提供以下的例子來描述這些因素的動態性(p.16):

某人張貼一張有關校內宿舍棒球隊的公告在宿舍的公佈欄上。大家即使彼此為陌生人,但會因為個人的需求(整合與滿足需求)仍可能參加此種有組織的聚會。這個隊伍的形成是由宿舍的舍友而產生(會員的邊界),而且會花時間參與練習(接觸的假設)。他們參與比賽並且贏球(分享成功勝利的活動)。隊員在比賽時候會對於他們的隊伍盡力求勝(個人在團體上的投資)。一旦隊伍持續贏球,隊員會有認同及喜悅(增加榮譽以及地位提升)。某人則會提議隊員一起購買適合的隊衣及鞋子(共同的符號),並且隊員會彼此認同共同去做(影響力)。

社群意識相關研究

作者 社群意識的面向 研究對象
McMillan & Chavis (1986) 會員關係,影響力,整合與滿足需求,分享情感 一般社群
McMillan (1996) 精神,信任,交換,藝術 成熟的社群
Rovai (2002a) 精神,信任,互動,共同性
虛擬學習型社群 
Rovai (2002b) 凝聚力、價值與目標分享 虛擬學習型社群
Blanchard & Markus (2004) 成員關係(相互認同,歸屬感,社群象徵),整合與滿足需求,情感分享 線上的虛擬社群
Kim, Lee & Hiemstra (2004) 成員關係的認同,影響關係,整合與滿足需求,情感分享 旅遊的新聞群組
曾淑芬等 (1999) 參與感,歸屬感,團結感,包容感 線上的虛擬社群
Burroughs & Eby (1998) 支持,情感安全,歸屬感,精神象徵,團隊熟悉度,誠懇的互動 工作團隊
陳家維 (2006) 會員關係,整合與滿足需求,分享行為 線上的虛擬社群

參考文獻

  1. ^ 陳欣欣(2004),領袖角色與社會資本累積關係之比較研究-以高雄市三個社區為案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10-30]. (原始内容于2016-03-05). 
  • Chavis, D.M., Hogge, J.H., McMillan, D.W., & Wandersman, A.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ck's lens: A first loo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24-40.
  • McMillan, D.W., & Chavis, D.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 Gusfield, J. R. (1975). The community: A critical response.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社群意識, 英語, sense, community, 是社會心理學的一種, 更確切的說, 是社區心理學的一種, 主要關注焦點在於社群的經驗, 而不是社群的結構, 形態, 場域定位, setting, 或者其他外在的特徵, 社會學家, 社會心理學家, 人類學者及其他學者等對於社群作了許多學術研究, 提供理論架構去解釋社群的形成跟發展, 但心理學家嘗試從個人知覺, 理解, 態度以及感覺等微觀面向切入研究社群, 企圖從社群以及居民間的交互關係中獲得完整的, 多方面的社群經驗, 心理學家西摩, 賽爾森, 英语, seym. 社群意識 英語 sense of community 是社會心理學的一種 更確切的說 是社區心理學的一種 主要關注焦點在於社群的經驗 而不是社群的結構 形態 場域定位 setting 1 或者其他外在的特徵 社會學家 社會心理學家 人類學者及其他學者等對於社群作了許多學術研究 提供理論架構去解釋社群的形成跟發展 但心理學家嘗試從個人知覺 理解 態度以及感覺等微觀面向切入研究社群 企圖從社群以及居民間的交互關係中獲得完整的 多方面的社群經驗 心理學家西摩 賽爾森 英语 Seymour Sarason 在1974年指出 心理學中的社群意識成為社區心理學的研究重心 但有許多定義是模糊的而且非理論 Pretty 1990 所以 有些學者開始針對社群意識發展實證研究 其中1986年是研究的高峰 賽爾森 1986 夏維斯與佩提 1999 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中 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的研究是最具有影響力 並且開創了近來研究的領域先鋒 在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之後 社群意識相關研究皆承襲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的四大面向 但受到社群性質 社群成熟度以及社群成員的影響 導致研究結果會略有差異 目录 1 社群意識定義 2 早期發現的成果 3 McMillan與Chavis主要的理論貢獻 3 1 會員關係 3 2 影響力 3 3 整合與滿足需求 3 4 分享情感 3 5 各因素之間的動態性 4 社群意識相關研究 5 參考文獻社群意識定義 编辑賽爾森認為 社群心理意識是 對於其他人有類似的知覺 與其他人交互相依 藉由給予或為其他人做所期望之事而有意願去維持交互相依 並且是一部分較為可靠及穩定的結構的情感 1974 p 157 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則定義社群意識為 一種成員有著歸屬的情緒 一種成員與他人及團體間關係的情緒 並在成員間分享彼此需求的同時 承諾所帶來的信賴感 Gusfield 1975 則指出社群所在的空間 territorial 與成員的關係 relational 的兩個面向 成員的關係面向與關係的性質及品質有關 有些社群甚至無法透過所在的空間來定義 學術研究中甚至有這樣的案例 成員雖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 僅透過一些方式維繫著彼此 但成員間的關係卻具有一定的品質 也有僅透過空間來定義的例子 如同你我周遭的鄰里 社區 成員間具有鄰近性並彼此共享一個空間 但成員間的關係卻不一定有品質 所以 關係 仍是關鍵所在 Riger與Lavrakas 1981 用城市鄰里 urban neighborhoods 問卷的因素分析產生兩個明確的因素 描繪出 社會的特殊關係 social bonding 及 物理上的根深蒂固 physical rootedness 兩個概念與Gusfield所提出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早期發現的成果 编辑早期社群心理意識是基於鄰里關係而理論化 並且發現社群心理意識的關係 更多的參與 greater participation Hunter 1975 Wandersman amp Giamartino 1980 察覺的安全性 perceived safety Doolittle amp McDonald 1978 社群內能適當地運作 ability to function competently in the community Glynn 1981 社會的特殊關係 social bonding Riger amp Lavrakas 1981 社會組織 social fabric 相互人際關係的加強 Ahlbrandt amp Cunningham 1979 較強的目的意識與察覺控制 greater sense of purpose and perceived control Bachrach amp Zautra 1985 較多的市民貢獻 仁慈的奉獻與市民參與 Davidson amp Cotter 1986 然而這些初期的研究缺乏清楚的概念化架構 而且沒有一個測量方法是基於理論化的社群心理意識的定義 McMillan與Chavis主要的理論貢獻 编辑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將社群意識分為四個 會員關係 Membership 影響力 Influence 整合與滿足需求 Integr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needs 分享情感 Shared emotional connections 會員關係 编辑 會員關係是指個人感受到社群內其他成員的共識並接受後 所產生的認同行為 會員關係主要由五個子構面所組成 邊界 Boundaries 透過象徵 譬如語言 穿著 儀式 作為成員或非成員的辨識方法 當社群的邊界愈明顯時 非社群成員會較不受到尊重並且容易受到指責及處罰 情感安全 Emotional safety 當邊界確立後 成員知覺在社群中的活動與互動是安全的 進而提高個人參與 個人投入 Personal investment 成員在金錢以及勞力上的貢獻 進而為促進會員關係 增強社群意識 歸屬感與認同感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fication 成員感覺自己屬於社群 並且接受社群的價值與象徵 共有的象徵體系 A common symbol system 社群的名字 logo 語言 穿著 以及儀式等 這些象徵可促成員間的團結感 影響力 编辑 影響力指的是權力的關係 由兩個作用力組成 1 拉力是指個人為了獲得得權力而加入社群 2 推力則是為了達到社群的團結 透過權力迫使成員順從 McMillan amp Chavis 認為 影響力 是社群意識中最重要的因素 整合與滿足需求 编辑 這裡所指的需求 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而是指當人們衣食無虞後所產生的其他需求 其中包括個人的價值判斷 整合與滿足需求的意思就是 社群中的人們體認到自己與其他社群成員相互依賴 進而會順從他人的期望 Sarason 1974 p 157 而McMillan 1996 在之後的研究又補充這個概念 社群成員透過互動尋找相似性 已經形成社群的一種動態過程 這也可以形容是一種社會交換 分享情感 编辑 與社群成員分享自己的故事 McMillan amp Chavis 認為此種互動關係可幫助社群成員間相互瞭解 有助於社群的發展 各因素之間的動態性 编辑 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提供以下的例子來描述這些因素的動態性 p 16 某人張貼一張有關校內宿舍棒球隊的公告在宿舍的公佈欄上 大家即使彼此為陌生人 但會因為個人的需求 整合與滿足需求 仍可能參加此種有組織的聚會 這個隊伍的形成是由宿舍的舍友而產生 會員的邊界 而且會花時間參與練習 接觸的假設 他們參與比賽並且贏球 分享成功勝利的活動 隊員在比賽時候會對於他們的隊伍盡力求勝 個人在團體上的投資 一旦隊伍持續贏球 隊員會有認同及喜悅 增加榮譽以及地位提升 某人則會提議隊員一起購買適合的隊衣及鞋子 共同的符號 並且隊員會彼此認同共同去做 影響力 社群意識相關研究 编辑作者 社群意識的面向 研究對象McMillan amp Chavis 1986 會員關係 影響力 整合與滿足需求 分享情感 一般社群McMillan 1996 精神 信任 交換 藝術 成熟的社群Rovai 2002a 精神 信任 互動 共同性 虛擬學習型社群Rovai 2002b 凝聚力 價值與目標分享 虛擬學習型社群Blanchard amp Markus 2004 成員關係 相互認同 歸屬感 社群象徵 整合與滿足需求 情感分享 線上的虛擬社群Kim Lee amp Hiemstra 2004 成員關係的認同 影響關係 整合與滿足需求 情感分享 旅遊的新聞群組曾淑芬等 1999 參與感 歸屬感 團結感 包容感 線上的虛擬社群Burroughs amp Eby 1998 支持 情感安全 歸屬感 精神象徵 團隊熟悉度 誠懇的互動 工作團隊陳家維 2006 會員關係 整合與滿足需求 分享行為 線上的虛擬社群參考文獻 编辑 陳欣欣 2004 領袖角色與社會資本累積關係之比較研究 以高雄市三個社區為案例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Chavis D M Hogge J H McMillan D W amp Wandersman A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ck s lens A first loo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1 24 40 McMillan D W amp Chavis D 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1 6 23 Gusfield J R 1975 The community A critical response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社群意識 amp oldid 7711426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