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瓦橋關

瓦橋關,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

瓦桥关西出可至保定,北接军事重镇幽州,東可依大清河入海,南通冀中各镇,地位重要。由于“三关”一带居民稀少,易为敵速攻,在此設關,利于防守。

歷史 编辑

五代 编辑

唐末年,东北部的契丹渐强大。屡南犯,所以“三关”一带时有战争。到了五代,契丹向外扩张,三关战不停。后唐同光二年,契丹南侵,犯瓦桥关屯兵佔領。

后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魏博軍戍守瓦橋關的士兵皇甫暉煽動同袍叛變,攻下鄴都(今河北省大名縣),是為鄴都之變,莊宗討伐無功,卻死於後續的興教門之變

后来,石敬瑭乞兵于契丹,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瓦桥等三关便为契丹所有。

后周世宗对契丹用兵。显德六年(959年),世宗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州莫州和“三关”,于是“三关”以南始为国境。

宋代 编辑

北宋建立初年,国力不强,采取守势,瓦桥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北宋集结重兵驻扎“三关”,以防契丹辽军南侵。可是“三关”四周平原,无大山大河可守。为了增强边防能力,宋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壅塞九河中徐、鲍、沙、唐等河流,形成众多水泊,河泊相连南北防线。以后水域逐渐增广成为一道沿流曲折800里,宽处达60里的水上长城。水上长城为瓦桥关等三关助威不少,对阻止遼的南侵重要作用。

今日 编辑

时至今日,瓦桥关等关早已不存,那道水上长城大部分都已填平,只有西部的白洋淀尚保留下来。

參考 编辑

瓦橋關,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12月19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 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 拒马河之南, 河湖相连, 水路交通便利, 瓦桥关西出可至保定, 北接军事重镇幽州, 東可依大清河入海, 南通冀中各镇, 地位重要, 由于, 三关, 一带居民稀少, 易为敵速攻, 在此設關, 利于防守, 目录, 歷史, 五代, 宋代, 今日, 參考歷史, 编辑五代, 编辑, 唐末年.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12月19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瓦橋關 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 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 拒马河之南 河湖相连 水路交通便利 瓦桥关西出可至保定 北接军事重镇幽州 東可依大清河入海 南通冀中各镇 地位重要 由于 三关 一带居民稀少 易为敵速攻 在此設關 利于防守 目录 1 歷史 1 1 五代 1 2 宋代 1 3 今日 2 參考歷史 编辑五代 编辑 唐末年 东北部的契丹渐强大 屡南犯 所以 三关 一带时有战争 到了五代 契丹向外扩张 三关战不停 后唐同光二年 契丹南侵 犯瓦桥关屯兵佔領 后唐莊宗同光四年 926年 魏博軍戍守瓦橋關的士兵皇甫暉煽動同袍叛變 攻下鄴都 今河北省大名縣 是為鄴都之變 莊宗討伐無功 卻死於後續的興教門之變 后来 石敬瑭乞兵于契丹 灭了后唐 建立后晋 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瓦桥等三关便为契丹所有 后周世宗对契丹用兵 显德六年 959年 世宗亲自率军伐辽 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州 莫州和 三关 于是 三关 以南始为国境 宋代 编辑 北宋建立初年 国力不强 采取守势 瓦桥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 北宋集结重兵驻扎 三关 以防契丹辽军南侵 可是 三关 四周平原 无大山大河可守 为了增强边防能力 宋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 壅塞九河中徐 鲍 沙 唐等河流 形成众多水泊 河泊相连南北防线 以后水域逐渐增广成为一道沿流曲折800里 宽处达60里的水上长城 水上长城为瓦桥关等三关助威不少 对阻止遼的南侵重要作用 今日 编辑 时至今日 瓦桥关等关早已不存 那道水上长城大部分都已填平 只有西部的白洋淀尚保留下来 參考 编辑瓦桥关之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瓦橋關 amp oldid 7512086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