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王皙

王皙(?—?),又名王晢王哲[1]微之[2]北宋太原(今屬山西)人。[3]

生平 编辑

生卒年不詳。皇祐元年(1049年),以著作佐郎知耀州富平县。[4]至和中,爲太常博士[5]出守汝州。[6]改知衛州,[7]嘉祐三年,知池州。[8]任江南東路轉運使,遷刑部郎中。[9]熙寧中,官兵部郎中,集賢校理,提點醴泉觀。[10]元祐元年(1087年),判登聞檢院。[11]曾注《孙子兵法》三卷。[12]有《春秋皇綱論》五卷傳世。又有《春秋通義》十二卷、《異義》十二卷、《孫子注》三卷,皆佚。

注釋 编辑

  1. ^ 王哲之名可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九一,卷三九三、卷四三〇。
  2. ^ 司馬光《齊山詩呈王學士》題註:“皙,字微之。”(《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四)。另,清人沈钦韩認定王微之為王贽,他在注释王诗《和王微之登高斋》时,说李壁注王微之为王皙为错,应该是王贽(《王荆公诗文沈氏注》,1977年9月,页24)。沈說有誤。
  3. ^ 《宋元學案補遺》卷一○
  4. ^ 《金石萃编》卷一三三《唐李太尉祠堂記》
  5. ^ 玉海》卷四○
  6. ^ 劉摯有《九月十日趙韓王園同舍餞送王微之皙出守汝州即席次春韻》(《忠肅集》卷一九)
  7. ^ 《東坡外制集》卷上《王哲知衛州制》
  8. ^ 《南赣志》載:“王哲字微之,嘉祐中以学士知池州。”
  9. ^ 《韓南陽集》卷一七《江南東路轉運使尚書祠部郎中充集賢校理王晳可尚書刑部郎中制》
  10. ^ 《續會稽掇英集》卷二
  11.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九一
  12. ^ 《通志·艺文略》录“王哲注《孙子》三卷”。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王皙以古本校正阙误,又为之注。”并说:“仁宗时,天下久承平,人不习兵。元昊既叛,边将数败,朝廷颇访知兵者,士大夫人人言兵矣。故本朝注解孙武书者,大抵皆当时人也。”

參考書目 编辑

  • 全宋诗·王晳小传》卷五一四
  • 湯江浩《北宋臨川王氏家族及文學考論:以王安石為中心》

王皙, 又名王晢或王哲, 字微之, 北宋太原, 今屬山西, 生平, 编辑生卒年不詳, 皇祐元年, 1049年, 以著作佐郎知耀州富平县, 至和中, 爲太常博士, 出守汝州, 改知衛州, 嘉祐三年, 知池州, 任江南東路轉運使, 遷刑部郎中, 熙寧中, 官兵部郎中, 集賢校理, 提點醴泉觀, 元祐元年, 1087年, 判登聞檢院, 曾注, 孙子兵法, 三卷, 春秋皇綱論, 五卷傳世, 又有, 春秋通義, 十二卷, 異義, 十二卷, 孫子注, 三卷, 皆佚, 注釋, 编辑, 王哲之名可見,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三九一,. 王皙 又名王晢或王哲 1 字微之 2 北宋太原 今屬山西 人 3 生平 编辑生卒年不詳 皇祐元年 1049年 以著作佐郎知耀州富平县 4 至和中 爲太常博士 5 出守汝州 6 改知衛州 7 嘉祐三年 知池州 8 任江南東路轉運使 遷刑部郎中 9 熙寧中 官兵部郎中 集賢校理 提點醴泉觀 10 元祐元年 1087年 判登聞檢院 11 曾注 孙子兵法 三卷 12 有 春秋皇綱論 五卷傳世 又有 春秋通義 十二卷 異義 十二卷 孫子注 三卷 皆佚 注釋 编辑 王哲之名可見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三九一 卷三九三 卷四三 司馬光 齊山詩呈王學士 題註 皙 字微之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卷四 另 清人沈钦韩認定王微之為王贽 他在注释王诗 和王微之登高斋 时 说李壁注王微之为王皙为错 应该是王贽 王荆公诗文沈氏注 1977年9月 页24 沈說有誤 宋元學案補遺 卷一 金石萃编 卷一三三 唐李太尉祠堂記 玉海 卷四 劉摯有 九月十日趙韓王園同舍餞送王微之皙出守汝州即席次春韻 忠肅集 卷一九 東坡外制集 卷上 王哲知衛州制 南赣志 載 王哲字微之 嘉祐中以学士知池州 韓南陽集 卷一七 江南東路轉運使尚書祠部郎中充集賢校理王晳可尚書刑部郎中制 續會稽掇英集 卷二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三九一 通志 艺文略 录 王哲注 孙子 三卷 据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记载 王皙以古本校正阙误 又为之注 并说 仁宗时 天下久承平 人不习兵 元昊既叛 边将数败 朝廷颇访知兵者 士大夫人人言兵矣 故本朝注解孙武书者 大抵皆当时人也 參考書目 编辑 全宋诗 王晳小传 卷五一四 湯江浩 北宋臨川王氏家族及文學考論 以王安石為中心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王皙 amp oldid 7094048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