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澤利科·科帕尼亞

澤利科·科帕尼亞(Željko Kopanja,1954年10月21日—2016年8月8日[1])是一位波斯尼亞塞族報紙編輯及董事,於報紙《獨立報》(Nezavisne Novine)工作。《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把他描述為一位支持種族平等的評論家及「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中最可怕的記者」。[2]於1999年10月,他在汽車炸彈襲擊中喪去了雙腿。

澤利科·科帕尼亞
Željko Kopanja
出生(1954-10-21)1954年10月21日
南斯拉夫科托爾城
逝世2016年8月8日(2016歲—08—08)(61歲)
波黑巴尼亞盧卡
国籍 波黑
职业記者
组织獨立報
知名于1999年汽車炸彈襲擊
奖项国际新闻自由奖(2000年)
赫爾曼 - 哈米特補助金(2000年)

早期生涯 编辑

科帕尼亞於1954年10月21日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科托爾城出生。後來,他於巴尼亞盧卡大學畢業,並且獲得了一個經濟學學位。他也是一位專業足球運動員。[3]他在波斯尼亞戰爭爆發前於巴尼亞盧卡日報《聲音》(Glas)開始了其記者生涯。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他轉往貝爾格萊德週報《電訊報》(Telegraf)工作。

於1995年,在結束波斯尼亞戰爭的岱頓協定簽定後不久,科帕尼亞與別人合資創辦了獨立週報《獨立報》,旨在「改善波斯尼亞中塞爾維亞人、穆斯林和克羅地亞人之間的關係」。[3]美国国际开发署亦資助了《獨立報》。[4]週報起初的每期發行量僅為4,000份,但週報隨即變成了日報,而每日發行量在5年內亦急升至8,000份。[5]

於1999年8月,《獨立報》報道了塞爾維亞警察於1992年謀殺了200穆斯林的事件。[2]這次報道令《獨立報》成為了首份報道了塞爾維亞人在南斯拉夫戰爭期間的暴行的波斯尼亞報紙。[3]在同一時間,科帕尼亞亦指出「我相信沒有一個民族是有罪的,只有民族中的某些個體是有罪的。因此,我認為某些塞爾維亞人的暴行不能代表全部塞爾維亞人。」[3]

汽車炸彈襲擊 编辑

在科帕尼亞報道了塞爾維亞警察的暴行後,他便被一些塞爾維亞愛國團體指責為「叛徒」,而科帕尼亞亦開始收到死亡威脅。[3]於1999年10月22日,他險些被汽車炸彈爆炸殺死。[2][6]汽車炸彈襲擊後,科帕尼亞身負重傷,被送往附近的醫院。醫生最終截去他的雙腿以保存其性命。[7]事後,國際間的支持者資助了科帕尼亞醫療費用,並為他購買了一雙高質義肢。[3]

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引起了穆斯林和塞爾維亞媒體的憤怒。[4]《塞爾維亞之聲》(Srpski Glas)聯同《獨立報》發起抗議運動,連續三天在頭版顯示「我們想知道」字句請求警方深入調查事件。波斯尼亞電視台亦在節目播放期間顯示相同字句。[4]

事件作案者仍未尋獲,但科帕尼亞指出塞爾維亞安全部隊很可能是作案者。[1]美國联邦调查局亦公開支持其對作案者的看法。[8]出院後,科帕尼亞繼續在《獨立報》工作。[3]

獎項 编辑

於2000年11月,科帕尼亞獲保護記者委員會頒發国际新闻自由奖[9]同年,科帕尼亞亦獲人權觀察頒發赫爾曼 - 哈米特補助金。[10]

個人生活 编辑

科帕尼亞的配偶是一個克羅地亞女性。[5]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Amer Cohadzic. Interview with Željko Kopanja of Bosnia-Herzegovina.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8 August 2008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8). 
  2. ^ 2.0 2.1 2.2 Arie Farnam. .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6 September 2001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Zeljko Kopanja, co-founder and editor of Nezavisne Novine. NewsHour. PBS.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9). 
  4. ^ 4.0 4.1 4.2 Claire Shaeffer-Duffy. .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4 February 2000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5. ^ 5.0 5.1 Brian Whitmore. . The Boston Globe. 15 October 2000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6. ^ Anna Husarksa. A Bomb Atrocity in Bosnia Provides a Warning for Kosovo. The New York Times. 26 October 1999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8). 
  7. ^ Terence Neilan. World Briefing. The New York Times. 23 October 1999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8). 
  8. ^ Nicholas Wood. .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6 April 2005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9. ^ Four Courageous Journalists Win CPJ International Press Freedom Awards. 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000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8). 
  10. ^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2001: Appendix. Human Rights Watch. 2001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9). 


澤利科, 科帕尼亞, Željko, kopanja, 1954年10月21日, 2016年8月8日, 是一位波斯尼亞塞族報紙編輯及董事, 於報紙, 獨立報, nezavisne, novine, 工作,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把他描述為一位支持種族平等的評論家及, 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中最可怕的記者, 於1999年10月, 他在汽車炸彈襲擊中喪去了雙腿, Željko, kopanja出生, 1954, 1954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科托爾城逝世2016年8月8日, 2016歲, 61歲, 波黑巴尼亞盧卡国籍, . 澤利科 科帕尼亞 Zeljko Kopanja 1954年10月21日 2016年8月8日 1 是一位波斯尼亞塞族報紙編輯及董事 於報紙 獨立報 Nezavisne Novine 工作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把他描述為一位支持種族平等的評論家及 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中最可怕的記者 2 於1999年10月 他在汽車炸彈襲擊中喪去了雙腿 澤利科 科帕尼亞Zeljko Kopanja出生 1954 10 21 1954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科托爾城逝世2016年8月8日 2016歲 08 08 61歲 波黑巴尼亞盧卡国籍 波黑职业記者组织 獨立報 知名于1999年汽車炸彈襲擊奖项国际新闻自由奖 2000年 赫爾曼 哈米特補助金 2000年 目录 1 早期生涯 2 汽車炸彈襲擊 3 獎項 4 個人生活 5 參考文獻早期生涯 编辑科帕尼亞於1954年10月21日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科托爾城出生 後來 他於巴尼亞盧卡大學畢業 並且獲得了一個經濟學學位 他也是一位專業足球運動員 3 他在波斯尼亞戰爭爆發前於巴尼亞盧卡日報 聲音 Glas 開始了其記者生涯 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 他轉往貝爾格萊德週報 電訊報 Telegraf 工作 於1995年 在結束波斯尼亞戰爭的岱頓協定簽定後不久 科帕尼亞與別人合資創辦了獨立週報 獨立報 旨在 改善波斯尼亞中塞爾維亞人 穆斯林和克羅地亞人之間的關係 3 美国国际开发署亦資助了 獨立報 4 週報起初的每期發行量僅為4 000份 但週報隨即變成了日報 而每日發行量在5年內亦急升至8 000份 5 於1999年8月 獨立報 報道了塞爾維亞警察於1992年謀殺了200穆斯林的事件 2 這次報道令 獨立報 成為了首份報道了塞爾維亞人在南斯拉夫戰爭期間的暴行的波斯尼亞報紙 3 在同一時間 科帕尼亞亦指出 我相信沒有一個民族是有罪的 只有民族中的某些個體是有罪的 因此 我認為某些塞爾維亞人的暴行不能代表全部塞爾維亞人 3 汽車炸彈襲擊 编辑在科帕尼亞報道了塞爾維亞警察的暴行後 他便被一些塞爾維亞愛國團體指責為 叛徒 而科帕尼亞亦開始收到死亡威脅 3 於1999年10月22日 他險些被汽車炸彈爆炸殺死 2 6 汽車炸彈襲擊後 科帕尼亞身負重傷 被送往附近的醫院 醫生最終截去他的雙腿以保存其性命 7 事後 國際間的支持者資助了科帕尼亞醫療費用 並為他購買了一雙高質義肢 3 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引起了穆斯林和塞爾維亞媒體的憤怒 4 塞爾維亞之聲 Srpski Glas 聯同 獨立報 發起抗議運動 連續三天在頭版顯示 我們想知道 字句請求警方深入調查事件 波斯尼亞電視台亦在節目播放期間顯示相同字句 4 事件作案者仍未尋獲 但科帕尼亞指出塞爾維亞安全部隊很可能是作案者 1 美國联邦调查局亦公開支持其對作案者的看法 8 出院後 科帕尼亞繼續在 獨立報 工作 3 獎項 编辑於2000年11月 科帕尼亞獲保護記者委員會頒發国际新闻自由奖 9 同年 科帕尼亞亦獲人權觀察頒發赫爾曼 哈米特補助金 10 個人生活 编辑科帕尼亞的配偶是一個克羅地亞女性 5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Amer Cohadzic Interview with Zeljko Kopanja of Bosnia Herzegovina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8 August 2008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8 2 0 2 1 2 2 Arie Farnam Bosnian newspaper crosses ethnic divide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6 September 2001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10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Zeljko Kopanja co founder and editor of Nezavisne Novine NewsHour PBS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9 4 0 4 1 4 2 Claire Shaeffer Duffy Reporting in post war Balkans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4 February 2000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10 5 0 5 1 Brian Whitmore Serb Journalist Exposes Atrocities Despite Threats Injuries The Boston Globe 15 October 2000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10 Anna Husarksa A Bomb Atrocity in Bosnia Provides a Warning for Kosovo The New York Times 26 October 1999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8 Terence Neilan World Briefing The New York Times 23 October 1999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8 Nicholas Wood Balkan states yielding to Hague Effects of pressure show across reg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6 April 2005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10 Four Courageous Journalists Win CPJ International Press Freedom Awards 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000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8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2001 Appendix Human Rights Watch 2001 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9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澤利科 科帕尼亞 amp oldid 7329955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