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泸定桥

泸定桥,又称大渡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

瀘定橋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
分類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時代1935年
編號22
登錄1961年3月4日
瀘定橋
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瀘定縣
時代1935年
編號21
登錄1980年7月7日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红4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並在5月29日凌晨6时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長征經過的革命遺址[1]。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紅軍長征中搶奪鐵索橋戰役紀念地[3]

铁索桥

泸定桥所在的地区,是四川通往西康西藏地区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商旅甚多。在未建桥之前,人们大都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但因为水流湍急,过河十分不易。为了加强与康藏地区的联系,政府决定在河谷狭窄、地势低平、水流较缓的泸定城西建造悬索桥梁。泸定桥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次年竣工。因为是康熙帝御批建造的,因此它又叫做“皇桥”,而民间则称之为“铁索桥”。桥建成后,为保证安全,每天仅允许定时通行并限制同时过桥的人数。

泸定桥是一座悬索桥,跨度为101.6米,宽度为2.8米,底部距离枯水时的水面约14.5米。桥由13条铁索组成,其中9条为底索,索间距离33厘米,上铺横木板,横木板上再铺八道纵木板作为桥面。另外4条铁索则作为行人的扶栏。铁索每根长127.45米,重约2.5吨,有碗口粗细,由800-900个扁环扣链而成。[4]

桥的两岸有桥台,高20米,上为梯形,下为方形,用条石砌筑而成。两个桥台的后面各开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铁铸就的地龙桩7根或8根,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每根重1800斤。泸定桥的铁索就固定在这些卧龙桩上,由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坚固无比。两岸的桥台上都建有桥亭,既可防止雨水侵蚀落井,也是官府征收过桥税费的场所。东桥亭内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述造桥的始末,西面有康熙亲自书写的“泸定桥”三字碑。[5]东桥亭背后还有观音阁,登临其上可俯瞰整个泸定城。

1950年,泸定城以北新建了川藏公路钢索悬桥,泸定桥已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作用。1977年整个桥梁进行了重修,岸上还建造了陈列红军史迹的展示馆等。

参考文献

  1. ^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在工農業生產建設中注意保護文物的通知』,「(56)省二文字第0618號」
  2.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文習字40號,1961年3月4日
  3. ^ 『關於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〇年七月七日,川府發(1980)154號文件
  4. ^ 飞夺泸定桥战斗是“真刀真枪”的拼搏. 人民网. 2016-11-18 [2017-08-14]. (原始内容于2017-08-15). 
  5. ^ 文榮普. 《御制泸定桥碑记》考析. 四川文物. 1984年, (3期) [2022-10-01]. (原始内容于2022-10-01). 

外部链接

  • 71年前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真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我也谈谈泸定桥边的几个问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泸定桥, 又称大渡桥, 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 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始建于清康熙44年, 1705年, 建成于康熙45年, 1706年, 瀘定橋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地点四川省雅安專區瀘定縣編號61登錄1956年8月16日瀘定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地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分類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時代1935年編號22登錄1961年3月4日瀘定橋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点四川省瀘定縣時代1935年編號21登錄1980年7. 泸定桥 又称大渡桥 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 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始建于清康熙44年 1705年 建成于康熙45年 1706年 瀘定橋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地点四川省雅安專區瀘定縣編號61登錄1956年8月16日瀘定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地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分類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時代1935年編號22登錄1961年3月4日瀘定橋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点四川省瀘定縣時代1935年編號21登錄1980年7月7日1935年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 飞夺泸定桥 红4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 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 並在5月29日凌晨6时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長征經過的革命遺址 1 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長征中搶奪鐵索橋戰役紀念地 3 铁索桥 编辑更多信息 悬索桥 泸定桥所在的地区 是四川通往西康 西藏地区的交通要道 来往的商旅甚多 在未建桥之前 人们大都依靠竹索 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 但因为水流湍急 过河十分不易 为了加强与康藏地区的联系 清政府决定在河谷狭窄 地势低平 水流较缓的泸定城西建造悬索桥梁 泸定桥于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 动工 次年竣工 因为是康熙帝御批建造的 因此它又叫做 皇桥 而民间则称之为 铁索桥 桥建成后 为保证安全 每天仅允许定时通行并限制同时过桥的人数 泸定桥是一座悬索桥 跨度为101 6米 宽度为2 8米 底部距离枯水时的水面约14 5米 桥由13条铁索组成 其中9条为底索 索间距离33厘米 上铺横木板 横木板上再铺八道纵木板作为桥面 另外4条铁索则作为行人的扶栏 铁索每根长127 45米 重约2 5吨 有碗口粗细 由800 900个扁环扣链而成 4 桥的两岸有桥台 高20米 上为梯形 下为方形 用条石砌筑而成 两个桥台的后面各开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 每口井都有生铁铸就的地龙桩7根或8根 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 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 每根重1800斤 泸定桥的铁索就固定在这些卧龙桩上 由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 坚固无比 两岸的桥台上都建有桥亭 既可防止雨水侵蚀落井 也是官府征收过桥税费的场所 东桥亭内有康熙 御制泸定桥碑 记述造桥的始末 西面有康熙亲自书写的 泸定桥 三字碑 5 东桥亭背后还有观音阁 登临其上可俯瞰整个泸定城 1950年 泸定城以北新建了川藏公路钢索悬桥 泸定桥已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作用 1977年整个桥梁进行了重修 岸上还建造了陈列红军史迹的展示馆等 参考文献 编辑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在工農業生產建設中注意保護文物的通知 56 省二文字第0618號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國文習字40號 1961年3月4日 關於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 年七月七日 川府發 1980 154號文件 飞夺泸定桥战斗是 真刀真枪 的拼搏 人民网 2016 11 18 2017 08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15 文榮普 御制泸定桥碑记 考析 四川文物 1984年 3期 2022 10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1 外部链接 编辑71年前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真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我也谈谈泸定桥边的几个问题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泸定桥 amp oldid 746745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