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汉口日租界

汉口日租界是近代中国五个在华日租界之一(另外五个是天津日租界重庆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同时也是汉口的五个租界之一。

1912年的汉口租界,从左至右:英、俄、法、德、日

历史

设立

汉口日租界于1898年开辟,为汉口五国租界中开辟最晚的一个。甲午战争后,日本取得在新开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以及天津、上海、厦门、汉口4个旧有通商口岸设立租界的权力。1898年7月16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代理小田切万寿之助与湖北按察使瞿廷韶签订《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款》,规定汉口日租界位于汉口德租界以北,沿长江下行100丈,西抵京汉铁路,面积约200亩。

扩张

1907年2月9日,汉口日租界沿长江向北扩展150丈,面积达到622亩。汉口日租界西侧与华界交界的道路(平和街,中国称为两国街,今中山大道)也为日租界完全控制。

交还

1937年8月,中日战争爆发,汉口的日侨(1984人)全部撤离回国,汉口日租界由中国政府代管。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一周年纪念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汉口日租界,改为汉口第四特别区。同年10月25日,日军攻陷“中国最后一个大城市”武汉,又恢复了汉口日租界。

1943年3月30日,日本将汉口日租界交还给汪精卫政府

居民

各国侨民

汉口日租界设立之初,在汉口仅有13名日本侨民。汉口日租界设立后,数年内汉口日本侨民增加到千人以上,但是只有少数居住在日租界。1937年,汉口有日本侨民1984人(外侨总数为3938人),其中1697人居住在日租界。此外还有116名其他国家的侨民也住在日租界。

华籍居民

管理

日租界建立之初,由日本领事馆负责行政。1907年,侨民自治团体汉口日本居留民团成立,接管了一切行政管理权。1909年,居留民团的权力扩大到征税和市政建设。惟巡捕房仍属于日本领事馆管理。1911年,汉口日租界巡捕中10人为日本籍,23人为中国籍。巡捕房设于中街与成忠街路口(今胜利街与张自忠路路口)。

市政

1909年汉口日本居留民团获得征税和市政建设权,汉口日租界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自1909年到1913年,日租界陆续建设三菱码头、日信码头等沿江码头,并开辟若干条与长江平行或垂直的道路。与长江平行的街道主要有3条,即江岸,中央的中街(今胜利街),以及西部边界的平和街(今中山大道)。

经济

汉口日租界在汉口五国租界中地理位置最为偏僻,日本商人财力又很有限,所以商务并不繁荣。直到1909年,界内仅有“家屋数栋”,“二三仓库及工场”,极为荒凉。较有实力的日本企业,如横滨正金银行台湾银行日清汽船株式会社,都前往汉口英租界立足。1909年日租界大规模建设以后,航运、贸易以及土产加工业开始发展,规模较大者有三菱洋行。在在华所有日租界中繁荣程度仅次于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还被公认是走私、贩毒的大本营。

文化

  • 明治小学校,由居留民团设立

宗教

  • 日本神社

其他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日本派遣500名陆军来汉口,保护侨民和租界,此后长期驻扎汉口。兵营设在界外。

现状

1944年12月18日,原汉口日租界地区被美军飞机轰炸成一片废墟。战后,原日租界大部分地方演变为贫民区。大致相当于武汉市江岸区的永清街道

仅剩的少量建筑遗存,如三菱洋行、日本神社,于2003年的永清片旧城改造中被拆除。不过,长春街北端1-4号的4栋西式公馆建筑被保留下来。列为保护文物或保护建筑的包括:日本领事馆(山海关路2号)、日租界军官宿舍(胜利街272号),以及1938年抗战初期与八路军、新四军有关的2幢建筑: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长春街57号)、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胜利街332-352号,旧地名大和街26号)。

武汉长江二桥修通以后,位于桥头的原汉口日租界所在地区的商业价值得到提升。2006年,香港瑞安集团将其改造为上海新天地模式的武汉天地商业区,其中有9栋历史建筑被保存下来,引入新的功能。

参见

汉口日租界, 是近代中国五个在华日租界之一, 另外五个是天津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苏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福州日租界, 同时也是汉口的五个租界之一, 1912年的汉口租界, 从左至右,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11月6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目录, 历史, 设立, 扩张, 交还, 居民, 各国侨民, 华籍居民, 管理, 市政, 经济, 文化, 宗教, 其他, 现状, 参见历史, 编辑设立, 编辑. 汉口日租界是近代中国五个在华日租界之一 另外五个是天津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苏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福州日租界 同时也是汉口的五个租界之一 1912年的汉口租界 从左至右 英 俄 法 德 日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11月6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目录 1 历史 1 1 设立 1 2 扩张 1 3 交还 2 居民 2 1 各国侨民 2 2 华籍居民 3 管理 4 市政 5 经济 6 文化 6 1 宗教 7 其他 8 现状 9 参见历史 编辑设立 编辑 汉口日租界于1898年开辟 为汉口五国租界中开辟最晚的一个 甲午战争后 日本取得在新开通商口岸苏州 杭州 沙市 重庆以及天津 上海 厦门 汉口4个旧有通商口岸设立租界的权力 1898年7月16日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代理小田切万寿之助与湖北按察使瞿廷韶签订 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款 规定汉口日租界位于汉口德租界以北 沿长江下行100丈 西抵京汉铁路 面积约200亩 扩张 编辑 1907年2月9日 汉口日租界沿长江向北扩展150丈 面积达到622亩 汉口日租界西侧与华界交界的道路 平和街 中国称为两国街 今中山大道 也为日租界完全控制 交还 编辑 1937年8月 中日战争爆发 汉口的日侨 1984人 全部撤离回国 汉口日租界由中国政府代管 1938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一周年纪念日 中国政府正式收回汉口日租界 改为汉口第四特别区 同年10月25日 日军攻陷 中国最后一个大城市 武汉 又恢复了汉口日租界 1943年3月30日 日本将汉口日租界交还给汪精卫政府 居民 编辑各国侨民 编辑 汉口日租界设立之初 在汉口仅有13名日本侨民 汉口日租界设立后 数年内汉口日本侨民增加到千人以上 但是只有少数居住在日租界 1937年 汉口有日本侨民1984人 外侨总数为3938人 其中1697人居住在日租界 此外还有116名其他国家的侨民也住在日租界 华籍居民 编辑管理 编辑日租界建立之初 由日本领事馆负责行政 1907年 侨民自治团体汉口日本居留民团成立 接管了一切行政管理权 1909年 居留民团的权力扩大到征税和市政建设 惟巡捕房仍属于日本领事馆管理 1911年 汉口日租界巡捕中10人为日本籍 23人为中国籍 巡捕房设于中街与成忠街路口 今胜利街与张自忠路路口 市政 编辑1909年汉口日本居留民团获得征税和市政建设权 汉口日租界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自1909年到1913年 日租界陆续建设三菱码头 日信码头等沿江码头 并开辟若干条与长江平行或垂直的道路 与长江平行的街道主要有3条 即江岸 中央的中街 今胜利街 以及西部边界的平和街 今中山大道 经济 编辑汉口日租界在汉口五国租界中地理位置最为偏僻 日本商人财力又很有限 所以商务并不繁荣 直到1909年 界内仅有 家屋数栋 二三仓库及工场 极为荒凉 较有实力的日本企业 如横滨正金银行 台湾银行和日清汽船株式会社 都前往汉口英租界立足 1909年日租界大规模建设以后 航运 贸易以及土产加工业开始发展 规模较大者有三菱洋行 在在华所有日租界中繁荣程度仅次于天津日租界 汉口日租界还被公认是走私 贩毒的大本营 文化 编辑明治小学校 由居留民团设立宗教 编辑 日本神社其他 编辑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 日本派遣500名陆军来汉口 保护侨民和租界 此后长期驻扎汉口 兵营设在界外 现状 编辑1944年12月18日 原汉口日租界地区被美军飞机轰炸成一片废墟 战后 原日租界大部分地方演变为贫民区 大致相当于武汉市江岸区的永清街道 仅剩的少量建筑遗存 如三菱洋行 日本神社 于2003年的永清片旧城改造中被拆除 不过 长春街北端1 4号的4栋西式公馆建筑被保留下来 列为保护文物或保护建筑的包括 日本领事馆 山海关路2号 日租界军官宿舍 胜利街272号 以及1938年抗战初期与八路军 新四军有关的2幢建筑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街57号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胜利街332 352号 旧地名大和街26号 武汉长江二桥修通以后 位于桥头的原汉口日租界所在地区的商业价值得到提升 2006年 香港瑞安集团将其改造为上海新天地模式的武汉天地商业区 其中有9栋历史建筑被保存下来 引入新的功能 参见 编辑天津日租界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汉口日租界 amp oldid 7688390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