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水猿假說

水猿假說(英語:Aquatic ape hypothesis,AAH)是對人類演化過程的一個假說,這個理論假設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曾經度過一段半水棲時期,之後才又回到以陸地為主的生活方式。這個理論起源於科學家觀察到人類與水棲哺乳類生物之間,存在著類似的生理結構,因此提出這個假說。支持者認為這解釋了人類如何演化出雙足步行方式與無毛的體表,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化石與考古證據可以支持這項理論。

假說中提出的論點
涉水中的大猩猩

歷史 编辑

1942年,德國病理學家魏斯登霍法首先提出這種說法[1],但是沒有受到重視。1960年,英國海洋生物學家阿利斯特·哈代在《新科學家》發表水棲猿類的短文[2],但是並未被學界所廣泛接受。1967年,英國動物學家莫里斯在《裸猿》中簡短提及這個概念[3],英國作家伊莲·N·摩根讀到這本書,進而研究並出版一系列有關水猿假說的著作[4]

假說 编辑


乾草原假說 水猿假說
棲息地 5百萬年前由於氣候干旱化,導致非洲的森林減少,於是人、猿開始分家,原先生活在樹上的人類祖先因此離開樹林。留在森林的後代便是猿類,遷移至草原的後代便是人類。 5百萬年前的大裂谷地區是溪流交錯、湖泊遍布的沼澤地。定期氾濫的沼澤地迫使人類祖先使用兩足行走涉水。
兩足行走 為了解放雙手,以持用武器,因此改用雙腿奔跑。
在開闊草原上直立行走,可以降低曝曬面積,避免體溫過高。
源自涉水所需,可在涉水過程中繼續呼吸。
體表無毛 在炎熱的大草原追捕獵物導致身體過熱,所以褪去體表毛髮。 適應水棲環境的結果,可減少水中移動的阻力。

爭論點 编辑

水猿假說 支持 反對
體表無毛 和大猿比較,人類體表幾乎無毛;反而與犀牛大象等有著水棲祖先的動物類似[5]
人類毛髮生長方向與游泳時的水流方向相同[6]
體表無毛只對全水棲性哺乳類有優勢,例如海豚,而且這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結果。
呼吸控制 和其他靈長類比較,人類可自主控制鼻翼張合以達到吸氣吐氣憋氣[7][8],這有助於潛水或游泳。 在椎骨的神經開口的位置,改變的進化定時和大小表明,在人類呼吸控制的,因為增加的複雜性和使用語音而不是進化的水生相的改善。此外,呼吸控制是認為是之前兩足行走,從而釋放從周圍運動的上身肌肉和呼吸允許出現獨立運動的速度。自願語音被認為是足夠的進化壓力來解釋呼吸控制,獨立於其他解釋。海豚和其他水生物種的發聲不認為是堪比人類。此外,某些鳥類有言論和呼吸控制堪比人類,而不水產一個適應的階段。[9]
潛水反射 當頭部浸入水中會發生潛水反射 (心跳減緩、血管收縮)[10] 潛水反射可被解釋為對失溫的反應[11]
發達大腦 大腦的發展與攝食海產中豐富的omega-3與omega-6脂肪酸有關[12] 含必須脂肪酸的深海魚類的棲息環境與人類棲息的沿海地區相差甚遠。
皮下脂肪 和其他靈長類比較,人類皮下有一層脂肪,特別是嬰兒[2][13]。與海洋哺乳動物相似。有保暖及浮力的功能。 皮膚裡的血管可以繞過脂肪,進行體溫調節。
皮脂腺 與其他靈長類比較,人類有著大量擴散的皮脂腺,尤其是鼻子,這在草原淨化論中顯得不合理,因為這樣潤滑的鼻子更適合游泳,相反在陸地上這是一種攜帶大量細菌的不合理之處。[14]
兩足行走 陸地上的兩足行走造成種種病痛,如背部、膝部及器官的相關疾病,而水棲環境可支持關節和軀幹[7][15] 在AAH中引用的兩足動物的缺點是往往比較人類中,陸地四足動物的結果,而是人類的進化從未納入了一段四足運動的。相反,人類的進化特徵主要肱,懸掛和登山交通的主要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雙足移動。此外,人類的拉長下肢,這被解釋為提高游泳速度,只出現了智人屬的進化後。肱猿是更常見的兩足動物不是被地面居住的人,和水生物種的只有鳥在陸地上行駛雙足。此外,人類化石記錄表明一個逐漸適應的樹居到兩足行走,而不是一個突然的轉變,以水環境。
喉頭下降 除了海象等水棲哺乳類外,人類是唯一喉頭下降 (鼻腔和口腔相通) 的哺乳動物[6][16]。下降喉頭使人類可用口腔呼吸。 人類喉不形如水生動物的喉部;它形成和下降的嬰兒開始說話,使它更容易吸水淹死。此外,一個下降喉不是唯一的水生動物,和永久或暫時下降喉可見於狗,豬,山羊,猴子,大型貓科動物,鹿和年輕黑猩猩。主流人類學解釋後裔喉作為一種適應通過增加可發音元音的數量和提高人類來控制他們的語音的能力,以改善發聲。
鼻子形態 鼻孔朝下可避免水灌入鼻孔[6] 不同种族的人的鼻子的形状变化很大,科学家相信这跟人生存地方的气候不同有关,而且应该是为了在吸入空气时温暖和加湿空气,而不是为了防止在游泳时水进入鼻子。此外,鼻子周围的肌肉并不认为是退化的,反而是有助于人类表达情感以及加强交流。
指間殘跡 手指間有著類似蹼的祖跡[17] 所谓似蹼的祖跡不过是一种遗传缺陷,在人和猩猩手上都存在。
鼻毛 在所有已知哺乳動物裡只有人類有鼻毛。這一個鼻毛噴嚏和鼻黏膜的進化專屬於過濾海洋中大量的浮游生物而不是草原上零星的飛蟲,如果在陸地進化則無法解釋噴嚏與鼻毛的合理性。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estenhöfer, M. Der Eigenweg des Menschen. Berlin: Mannstaedt & Co. 1942. 
  2. ^ 2.0 2.1 Hardy, A. (PDF). New Scientist. 1960, 7: 642–64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3. ^ Morris, Desmond. The Naked Ape. McGraw-Hill. 1967: 29. ISBN 0 09 948201 0. 
  4. ^ Morgan's books on the topic include:
  5. ^ Morgan, E. The Aquatic Ape. Stein & Day Pub. 1982. ISBN 0-285-62509-8. 
  6. ^ 6.0 6.1 6.2 Morgan, Elaine.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Souvenir Press. 1997. ISBN 0-285-63518-2. 
  7. ^ 7.0 7.1 Niemitz C. A Theor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Habitual Orthograde Human Bipedalism - The "Amphibisce Generalistheorie". Anthropologischer Anzeiger. 2002, 60: 3–66. 
  8. ^ Patrick, John. Human Respiratory Adaptations for Swimming and Diving. Souvenir Press. 1991. ISBN 0-285-63033 4. 
  9. ^ Langdon JH. Umbrella hypotheses and parsimony in human evolution: a critique of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J. Hum. Evol. 1997, 33 (4): 479–94. PMID 9361254. doi:10.1006/jhev.1997.0146. 
  10. ^ Odent M. We are All Water Babies. Celestial Arts. 1996. ISBN 0890877580. 
  11. ^ Hanna, N; Mustard A. The Art of Diving: And Adventure in the Underwater World. Globe Pequot. 2007: 193. ISBN 1599212277. 
  12. ^ Ellis DV. Wetlands or aquatic ap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Nutrition and health (Berkhamsted, Hertfordshire). 1993, 9 (3): 205–17. PMID 8183488. ; Cunnane, S., Plourde, M., Stewart, K., Crawford, M. Docosahexaenoic Acid and Shore-Based Diets in Hominin Encephalization: A Rebuttal.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007, 19 (4): 578–591. doi:10.1002/ajhb.20673. ; Crawford, M; et al. Evidence for the unique function of docosahexanoic acid (DHA)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hominid brain. Lipids. 2000, 34: S39–S47. doi:10.1007/BF02562227. 
  13. ^ Pawlowski B. Why are human newborns so big and fat?. Human Evolution. 1998, 13: N1. 
  14. ^ Kingdon, Jonathan. Lowly origin: where, when, and why our ancestors first stood up.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242. ISBN 0-691-05086-4. 
  15. ^ Verhaegen M. Origin of hominid bipedalism. Nature. 1987, 325: 305–6. doi:10.1038/325305d0. 
  16. ^ Crelin, Edmund S. The Human Vocal Tract: Anatomy,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New York: Vantage Press. 1987. ISBN 0 533 06967 X. 
  17. ^ Roede M. The aquatic ape: fact or fiction?: the firs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a controversial theory of human evolution. London: Souvenir Press. 1991: 99. ISBN 0-285-63033-4. 

外部連結 编辑

  •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水猿假說相关的内容
  • Presen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Elaine Morgan at TED July, 2009; Com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ScienceBlogs by paleoanthropologist Greg Laden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Nd3cOyTEC8 人類演化自水猿_Elaine Morg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cuttling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Brian Switek
  • Aquatic ape theory: Sink or Swi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ebsite critical of the AAH

水猿假說,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6年6月5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href, template,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href, wikipedia,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提交刪除,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6年6月5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a href Template D html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D d a a href Wikipedia CSD html G13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CSD G13 a 提交刪除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15年7月3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12月29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水猿假說 英語 Aquatic ape hypothesis AAH 是對人類演化過程的一個假說 這個理論假設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曾經度過一段半水棲時期 之後才又回到以陸地為主的生活方式 這個理論起源於科學家觀察到人類與水棲哺乳類生物之間 存在著類似的生理結構 因此提出這個假說 支持者認為這解釋了人類如何演化出雙足步行方式與無毛的體表 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化石與考古證據可以支持這項理論 假說中提出的論點涉水中的大猩猩 目录 1 歷史 2 假說 3 爭論點 4 相關條目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1942年 德國病理學家魏斯登霍法首先提出這種說法 1 但是沒有受到重視 1960年 英國海洋生物學家阿利斯特 哈代在 新科學家 發表水棲猿類的短文 2 但是並未被學界所廣泛接受 1967年 英國動物學家莫里斯在 裸猿 中簡短提及這個概念 3 英國作家伊莲 N 摩根讀到這本書 進而研究並出版一系列有關水猿假說的著作 4 假說 编辑乾草原假說 水猿假說棲息地 5百萬年前由於氣候干旱化 導致非洲的森林減少 於是人 猿開始分家 原先生活在樹上的人類祖先因此離開樹林 留在森林的後代便是猿類 遷移至草原的後代便是人類 5百萬年前的大裂谷地區是溪流交錯 湖泊遍布的沼澤地 定期氾濫的沼澤地迫使人類祖先使用兩足行走涉水 兩足行走 為了解放雙手 以持用武器 因此改用雙腿奔跑 在開闊草原上直立行走 可以降低曝曬面積 避免體溫過高 源自涉水所需 可在涉水過程中繼續呼吸 體表無毛 在炎熱的大草原追捕獵物導致身體過熱 所以褪去體表毛髮 適應水棲環境的結果 可減少水中移動的阻力 爭論點 编辑水猿假說 支持 反對體表無毛 和大猿比較 人類體表幾乎無毛 反而與犀牛 大象等有著水棲祖先的動物類似 5 人類毛髮生長方向與游泳時的水流方向相同 6 體表無毛只對全水棲性哺乳類有優勢 例如海豚 而且這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結果 呼吸控制 和其他靈長類比較 人類可自主控制鼻翼張合以達到吸氣吐氣憋氣 7 8 這有助於潛水或游泳 在椎骨的神經開口的位置 改變的進化定時和大小表明 在人類呼吸控制的 因為增加的複雜性和使用語音而不是進化的水生相的改善 此外 呼吸控制是認為是之前兩足行走 從而釋放從周圍運動的上身肌肉和呼吸允許出現獨立運動的速度 自願語音被認為是足夠的進化壓力來解釋呼吸控制 獨立於其他解釋 海豚和其他水生物種的發聲不認為是堪比人類 此外 某些鳥類有言論和呼吸控制堪比人類 而不水產一個適應的階段 9 潛水反射 當頭部浸入水中會發生潛水反射 心跳減緩 血管收縮 10 潛水反射可被解釋為對失溫的反應 11 發達大腦 大腦的發展與攝食海產中豐富的omega 3與omega 6脂肪酸有關 12 含必須脂肪酸的深海魚類的棲息環境與人類棲息的沿海地區相差甚遠 皮下脂肪 和其他靈長類比較 人類皮下有一層脂肪 特別是嬰兒 2 13 與海洋哺乳動物相似 有保暖及浮力的功能 皮膚裡的血管可以繞過脂肪 進行體溫調節 皮脂腺 與其他靈長類比較 人類有著大量擴散的皮脂腺 尤其是鼻子 這在草原淨化論中顯得不合理 因為這樣潤滑的鼻子更適合游泳 相反在陸地上這是一種攜帶大量細菌的不合理之處 14 兩足行走 陸地上的兩足行走造成種種病痛 如背部 膝部及器官的相關疾病 而水棲環境可支持關節和軀幹 7 15 在AAH中引用的兩足動物的缺點是往往比較人類中 陸地四足動物的結果 而是人類的進化從未納入了一段四足運動的 相反 人類的進化特徵主要肱 懸掛和登山交通的主要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雙足移動 此外 人類的拉長下肢 這被解釋為提高游泳速度 只出現了智人屬的進化後 肱猿是更常見的兩足動物不是被地面居住的人 和水生物種的只有鳥在陸地上行駛雙足 此外 人類化石記錄表明一個逐漸適應的樹居到兩足行走 而不是一個突然的轉變 以水環境 喉頭下降 除了海象等水棲哺乳類外 人類是唯一喉頭下降 鼻腔和口腔相通 的哺乳動物 6 16 下降喉頭使人類可用口腔呼吸 人類喉不形如水生動物的喉部 它形成和下降的嬰兒開始說話 使它更容易吸水淹死 此外 一個下降喉不是唯一的水生動物 和永久或暫時下降喉可見於狗 豬 山羊 猴子 大型貓科動物 鹿和年輕黑猩猩 主流人類學解釋後裔喉作為一種適應通過增加可發音元音的數量和提高人類來控制他們的語音的能力 以改善發聲 鼻子形態 鼻孔朝下可避免水灌入鼻孔 6 不同种族的人的鼻子的形状变化很大 科学家相信这跟人生存地方的气候不同有关 而且应该是为了在吸入空气时温暖和加湿空气 而不是为了防止在游泳时水进入鼻子 此外 鼻子周围的肌肉并不认为是退化的 反而是有助于人类表达情感以及加强交流 指間蹼殘跡 手指間有著類似蹼的祖跡 17 所谓似蹼的祖跡不过是一种遗传缺陷 在人和猩猩手上都存在 鼻毛 在所有已知哺乳動物裡只有人類有鼻毛 這一個鼻毛噴嚏和鼻黏膜的進化專屬於過濾海洋中大量的浮游生物而不是草原上零星的飛蟲 如果在陸地進化則無法解釋噴嚏與鼻毛的合理性 相關條目 编辑人魚 幼態延續参考文献 编辑 Westenhofer M Der Eigenweg des Menschen Berlin Mannstaedt amp Co 1942 2 0 2 1 Hardy A Was man more aquatic in the past PDF New Scientist 1960 7 642 64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 03 26 Morris Desmond The Naked Ape McGraw Hill 1967 29 ISBN 0 09 948201 0 Morgan s books on the topic include Morgan Elaine The Descent of Woman Souvenir Press 1972 ISBN 0 285 62700 7 Morgan Elaine The Aquatic Ape Stein amp Day Pub 1982 ISBN 0 285 62509 8 Morgan Elaine The Scars of Evolution Souvenir Press 1990 ISBN 0 285 62996 4 Morgan Elaine The Descent of the child Souvenir Press 1994 ISBN 0 285 63377 5 Morgan Elaine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Penguin 1997 ISBN 0 285 63518 2 Morgan Elaine The Naked Darwinist Eildon Press 2008 ISBN 0 9525620 30 Morgan E The Aquatic Ape Stein amp Day Pub 1982 ISBN 0 285 62509 8 6 0 6 1 6 2 Morgan Elaine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Souvenir Press 1997 ISBN 0 285 63518 2 7 0 7 1 Niemitz C A Theor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Habitual Orthograde Human Bipedalism The Amphibisce Generalistheorie Anthropologischer Anzeiger 2002 60 3 66 Patrick John Human Respiratory Adaptations for Swimming and Diving Souvenir Press 1991 ISBN 0 285 63033 4 Langdon JH Umbrella hypotheses and parsimony in human evolution a critique of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J Hum Evol 1997 33 4 479 94 PMID 9361254 doi 10 1006 jhev 1997 0146 Odent M We are All Water Babies Celestial Arts 1996 ISBN 0890877580 Hanna N Mustard A The Art of Diving And Adventure in the Underwater World Globe Pequot 2007 193 ISBN 159921227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Ellis DV Wetlands or aquatic ap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Nutrition and health Berkhamsted Hertfordshire 1993 9 3 205 17 PMID 8183488 Cunnane S Plourde M Stewart K Crawford M Docosahexaenoic Acid and Shore Based Diets in Hominin Encephalization A Rebuttal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007 19 4 578 591 doi 10 1002 ajhb 20673 Crawford M et al Evidence for the unique function of docosahexanoic acid DHA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hominid brain Lipids 2000 34 S39 S47 doi 10 1007 BF0256222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Pawlowski B Why are human newborns so big and fat Human Evolution 1998 13 N1 Kingdon Jonathan Lowly origin where when and why our ancestors first stood up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242 ISBN 0 691 05086 4 Verhaegen M Origin of hominid bipedalism Nature 1987 325 305 6 doi 10 1038 325305d0 Crelin Edmund S The Human Vocal Tract Anatomy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New York Vantage Press 1987 ISBN 0 533 06967 X Roede M The aquatic ape fact or fiction the firs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a controversial theory of human evolution London Souvenir Press 1991 99 ISBN 0 285 63033 4 外部連結 编辑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水猿假說相关的内容 Presen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Elaine Morgan at TED July 2009 Comme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ScienceBlogs by paleoanthropologist Greg Laden http www youtube com watch v YNd3cOyTEC8 人類演化自水猿 Elaine Morg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uttling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Brian Switek Aquatic ape theory Sink or Swi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ebsite critical of the AAH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水猿假說 amp oldid 765106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