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權力歸花兒

權力歸花兒英語:Flower power,亦稱為花的力量權力歸花權力歸花的精神)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反文化活動口號,標誌著消極抵抗非暴力思想[1]。源於反越戰運動[2]。這口號是由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於1965年所提出的,主張以和平方式來反對戰爭[3][4][5]嬉皮士信奉象徵主義,他們身穿繡花和色彩鮮明的衣服,頭上戴花,並且向市民派發鮮花,因而被稱為花的孩子英语Flower children[6]。口號後來概括為一個現代人與嬉皮士運動、毒品文化、迷幻药物音樂、迷幻藝術和社會放任有關[7]

一名示威者在1967年10月21日於阿靈頓的反越戰抗議活動中將花兒遞給美軍宪兵

起源

權力歸花兒起源於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是反越南戰爭運動的一個象徵。1965年11月,艾倫·金斯堡發表了以「如何能有進展或景象」(How to Make a March/Spectacle)為題的文章,他提出示威者應將「群眾的花兒」(Masses of flowers)給予警察、傳媒、政治家和旁觀者[8]。使用花兒、玩具、旗幟、糖果和音樂等道具是為了把原本的反戰集會形式轉為以街頭劇場英语Street theater的模式來展現,從而減少恐懼、憤怒和威脅等與抗議一脈相承的因素[9]。特別是,艾倫·金斯堡希望對付支持戰爭,並且威脅要暴力破壞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所舉辦的反戰示威的地獄天使摩托車團的「幽靈」[10]。艾倫·金斯堡的方法使抗議受到積極的關注,並且讓權力歸花兒成為反文化運動不可或缺的標誌[11]

運動

「權力歸花兒」這口號引起了全國的回響。我們是不會枯萎的。讓數以千計的花兒綻放吧。
艾比·霍夫曼英语Abbie Hoffman,非暴力工作坊,1967年5月

1966年後期,權力歸花兒以街頭流動戲劇英语Guerilla theater形式已經從加利褔尼亞蔓延至美國其他地區。麵包和木偶劇團英语Bread and Puppet Theater在紐約市舉行的多次抗議活動中派發氣球和鮮花連同他們的反戰文學[12]。《非暴力工作坊》(Workshop in Nonviolence)是一本由紐約活動(New York activists)出版的雜誌,鼓勵使用權力歸花兒這口號。1967年5月,阿比·霍夫曼組織了花兒團,作為紐約市歌頌在越南的士兵的遊行的一支正式隊伍。新聞報導拍攝到,手持花兒、旗幟和印有LOVE字樣的粉紅色海報的花兒團成員遭到旁觀者的襲擊和毆打[12]。為了向暴力行為作出回應,阿比·霍夫曼在《非暴力工作坊》中寫道:「計劃在東河種植水仙花。將連串蒲公英圍住就職中心...「權力 歸花兒這口號」引起了全國的回響。我們是不會枯萎的。」

1967年5月,在接下來的星期日,《非暴力工作坊》宣佈軍人節為「權力歸花兒日」並在中央公園舉行集會來抗衡傳統的遊行。集會人數偏低,據阿比·霍夫曼指,集會是無效的,因為街頭流動戲劇的對抗性遠比集會來得大[12][13]

1967年10月,阿比·霍夫曼和傑里·魯賓英语Jerry Rubin協助組織了進軍五角大樓英语Opposition to the Vietnam War,利用了權力歸花兒的概念來打造一個戲劇場面[14]。這個想法包括呼籲遊行者試圖讓五角大樓飄浮起來。當遊行者與2500名陸軍國民警衛隊士兵在五角大樓前所組成的路障對峙時,他們將花兒放在士兵的步槍槍管中[15]

《權力歸花兒》,一幅由華盛頓星報攝影師伯尼·波士頓英语Bernie Boston所拍攝的普立茲獎提名照片成為反越南戰爭時期的經典象徵[16]。相片攝於1967年10月21日在進軍五角大樓,展示了一名年輕、長髮、穿高領毛衣的男子將康乃馨放在憲兵的步槍槍管中(這位青年後來被認認是喬治·埃傑利·哈里斯三世,一名18歲來自紐約並正在前往三藩市途中的演員,並以藝名芙蓉英语Hibiscus (entertainer)在當地演出[17]。)

對後世的影響

權力歸花兒的標誌性中心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海特阿什伯里英语Haight Ashbury[18][19]。到1960年代中期,海特阿什伯里的街道交叉口已經成為迷幻搖滾音樂的一個焦點[20]。不少音樂人和樂隊,例如傑佛森飛船感激的死者賈尼斯·喬普林均住在距離交叉口很近的地方。1967年爱之夏期間,數以千計的嬉皮士聚集在那裡以打入排行榜英语chart hit的歌曲作宣傳,例如《三藩市(務必在你的頭髮上戴上鮮花)英语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1967年7月7日,《時代雜誌》以「嬉皮士:亞文化的哲学」(The Hippies: Philosophy of a Subculture)作為封面故事,而在8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則以「嬉皮士的誘惑」(The Hippie Temptation)來報導[21],與此同時,其他主要媒體亦展露對嬉皮士亞文化的全國性重視和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權力歸花兒運動的宣傳。

參考資料

  1. ^ (英文)Stuart Hall, "The Hippies: An American Moment" published in Ann Gray (Ed.),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s, Routledge, (December 20, 2007), p.155 ISBN 0-415-32441-6
  2. ^ (英文)Chatarji, Subarno, Memories of a Lost War: American Poetic Responses to the Vietnam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42 ISBN 0-19-924711-0
  3. ^ (英文)"Allen Ginsbu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Masters,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pbs.org, retrieved 30-04-2009
  4. ^ (英文) "Guide to the Allen Ginsberg Papers: Biography/Administrative History", The Online Archive of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2009
  5. ^ (英文)Tony Perry, "Poet Allen Ginsberg Dies at 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06, 1997
  6. ^ (英文)Rennay Craats, History of the 1960s, Weigl Publishers Inc., 2001, p.36 ISBN 1-930954-29-8
  7. ^ (英文)Heilig, S., "The Brotherhood of Eternal Love-From Flower Power to Hippie Mafia: The Story of LSD Counterculture",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2007, Vol 39; No 3, pages 307-308
  8. ^ (英文)Ginsberg, Allen, "Demonstration or Spectacle as Example, As Communication, or How to Make a March/Spectacle", Berkeley Barb, November 19, 1965, republished in The Portable Sixties Reader, Ann Charles (Ed.), Penguin Classic, 2002, p.208-212 ISBN 978-0-14-200194-3
  9. ^ (英文)Ben Shepard,"Absurd Responses vs. Earnest Politic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8-07-03.,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Protest, Volume 1, Issue 2, January 2003
  10. ^ (英文)Lewis Hyde, On the poetry of Allen Ginsber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January 1, 1985), p264 , ISBN 0-472-06353-7
  11. ^ (英文)William Lawlor, Beat culture: lifestyles, icons, and impact, ABC-CLIO (2005), p.126 ISBN 1-85109-400-8
  12. ^ 12.0 12.1 12.2 (英文)Marty Jezer, Abbie Hoffman: American Rebel, p.115
  13. ^ (英文)Richard M. Freid,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Pageantry and Patriotism in Cold-War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41, ISBN 0-19-513417-6
  14. ^ (英文)James J. Farrell, The Spirit of the Sixties: The Making of Postwar Radicalism, Routledge, 1997, p.223
  15. ^ (英文)Carlito Rivera, "The 1967 March on the Pentagon and lessons for today" , Socialism and Liberation Magazine, March 2007, retrieved 26-09-2009
  16. ^ (英文)Bernie Boston, "Flower Pow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ashington Evening Star, October 21, 1967
  17. ^ (英文)"Flowers, Guns and an Iconic Snapsho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ashington Post, March 18, 2007; Page D04
  18. ^ (英文)Anthony Ashbolt, "Go Ask Alice: Remembering the Summer of Lov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9-09-13.,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December 2007, p.35-47
  19. ^ (英文)Mandalit del Barco, "Haight-Ashbury a Flower-Power Holdov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rning Editi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July 2, 2007
  20. ^ (英文)Charles Perry, The Haight Ashbury: A History, Wenner Books; Reprint edition (30 Mar 2007), 320pp , ISBN 1-932958-55-X
  21. ^ (英文)Harry Reasoner, "The Hippie Temptat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6-03-19., CBS News, August 22, 1967

延伸閱讀

  • Bennett M. Berger, "Hippie morality—more old than new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ociety, Volume 5, Number 2 / December, 1967
  • Stuart Hall, "The Hippies: an American 'moment'",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2007, ISBN 0-415-32441-6

外部链接

    權力歸花兒, 此条目的主題是美国反文化活动口号, 关于韩国女子音乐团体少女时代同名单曲, 請見, flower, power, 少女時代單曲, 英語, flower, power, 亦稱為花的力量, 權力歸花或權力歸花的精神, 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反文化活動的口號, 標誌著消極抵抗和非暴力思想, 源於反越戰運動, 這口號是由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 金斯堡於1965年所提出的, 主張以和平方式來反對戰爭, 嬉皮士信奉象徵主義, 他們身穿繡花和色彩鮮明的衣服, 頭上戴花, 並且向市民派發鮮花, 因而被稱. 此条目的主題是美国反文化活动口号 关于韩国女子音乐团体少女时代同名单曲 請見 Flower Power 少女時代單曲 權力歸花兒 英語 Flower power 亦稱為花的力量 權力歸花或權力歸花的精神 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反文化活動的口號 標誌著消極抵抗和非暴力思想 1 源於反越戰運動 2 這口號是由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 金斯堡於1965年所提出的 主張以和平方式來反對戰爭 3 4 5 嬉皮士信奉象徵主義 他們身穿繡花和色彩鮮明的衣服 頭上戴花 並且向市民派發鮮花 因而被稱為花的孩子 英语 Flower children 6 口號後來概括為一個現代人與嬉皮士運動 毒品文化 迷幻药物音樂 迷幻藝術和社會放任有關 7 一名示威者在1967年10月21日於阿靈頓的反越戰抗議活動中將花兒遞給美軍宪兵 目录 1 起源 2 運動 3 對後世的影響 4 參考資料 5 延伸閱讀 6 外部链接起源 编辑權力歸花兒起源於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 是反越南戰爭運動的一個象徵 1965年11月 艾倫 金斯堡發表了以 如何能有進展或景象 How to Make a March Spectacle 為題的文章 他提出示威者應將 群眾的花兒 Masses of flowers 給予警察 傳媒 政治家和旁觀者 8 使用花兒 玩具 旗幟 糖果和音樂等道具是為了把原本的反戰集會形式轉為以街頭劇場 英语 Street theater 的模式來展現 從而減少恐懼 憤怒和威脅等與抗議一脈相承的因素 9 特別是 艾倫 金斯堡希望對付支持戰爭 並且威脅要暴力破壞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所舉辦的反戰示威的地獄天使摩托車團的 幽靈 10 艾倫 金斯堡的方法使抗議受到積極的關注 並且讓權力歸花兒成為反文化運動不可或缺的標誌 11 運動 编辑 權力歸花兒 這口號引起了全國的回響 我們是不會枯萎的 讓數以千計的花兒綻放吧 艾比 霍夫曼 英语 Abbie Hoffman 非暴力工作坊 1967年5月 1966年後期 權力歸花兒以街頭流動戲劇 英语 Guerilla theater 形式已經從加利褔尼亞蔓延至美國其他地區 麵包和木偶劇團 英语 Bread and Puppet Theater 在紐約市舉行的多次抗議活動中派發氣球和鮮花連同他們的反戰文學 12 非暴力工作坊 Workshop in Nonviolence 是一本由紐約活動 New York activists 出版的雜誌 鼓勵使用權力歸花兒這口號 1967年5月 阿比 霍夫曼 組織了花兒團 作為紐約市歌頌在越南的士兵的遊行的一支正式隊伍 新聞報導拍攝到 手持花兒 旗幟和印有LOVE字樣的粉紅色海報的花兒團成員遭到旁觀者的襲擊和毆打 12 為了向暴力行為作出回應 阿比 霍夫曼在 非暴力工作坊 中寫道 計劃在東河種植水仙花 將連串蒲公英圍住就職中心 權力 歸花兒這口號 引起了全國的回響 我們是不會枯萎的 1967年5月 在接下來的星期日 非暴力工作坊 宣佈軍人節為 權力歸花兒日 並在中央公園舉行集會來抗衡傳統的遊行 集會人數偏低 據阿比 霍夫曼指 集會是無效的 因為街頭流動戲劇的對抗性遠比集會來得大 12 13 1967年10月 阿比 霍夫曼和傑里 魯賓 英语 Jerry Rubin 協助組織了進軍五角大樓 英语 Opposition to the Vietnam War 利用了權力歸花兒的概念來打造一個戲劇場面 14 這個想法包括呼籲遊行者試圖讓五角大樓飄浮起來 當遊行者與2500名陸軍國民警衛隊士兵在五角大樓前所組成的路障對峙時 他們將花兒放在士兵的步槍槍管中 15 權力歸花兒 一幅由華盛頓星報攝影師伯尼 波士頓 英语 Bernie Boston 所拍攝的普立茲獎提名照片成為反越南戰爭時期的經典象徵 16 相片攝於1967年10月21日在進軍五角大樓 展示了一名年輕 長髮 穿高領毛衣的男子將康乃馨放在憲兵的步槍槍管中 這位青年後來被認認是喬治 埃傑利 哈里斯三世 一名18歲來自紐約並正在前往三藩市途中的演員 並以藝名芙蓉 英语 Hibiscus entertainer 在當地演出 17 對後世的影響 编辑權力歸花兒的標誌性中心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的海特阿什伯里 英语 Haight Ashbury 區 18 19 到1960年代中期 海特阿什伯里的街道交叉口已經成為迷幻搖滾音樂的一個焦點 20 不少音樂人和樂隊 例如傑佛森飛船 感激的死者和賈尼斯 喬普林均住在距離交叉口很近的地方 1967年爱之夏期間 數以千計的嬉皮士聚集在那裡以打入排行榜 英语 chart hit 的歌曲作宣傳 例如 三藩市 務必在你的頭髮上戴上鮮花 英语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 1967年7月7日 時代雜誌 以 嬉皮士 亞文化的哲学 The Hippies Philosophy of a Subculture 作為封面故事 而在8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則以 嬉皮士的誘惑 The Hippie Temptation 來報導 21 與此同時 其他主要媒體亦展露對嬉皮士亞文化的全國性重視和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權力歸花兒運動的宣傳 參考資料 编辑 英文 Stuart Hall The Hippies An American Moment published in Ann Gray Ed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s Routledge December 20 2007 p 155 ISBN 0 415 32441 6 英文 Chatarji Subarno Memories of a Lost War American Poetic Responses to the Vietnam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42 ISBN 0 19 924711 0 英文 Allen Ginsbu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Masters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pbs org retrieved 30 04 2009 英文 Guide to the Allen Ginsberg Papers Biography Administrative History The Online Archive of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2009 英文 Tony Perry Poet Allen Ginsberg Dies at 7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06 1997 英文 Rennay Craats History of the 1960s Weigl Publishers Inc 2001 p 36 ISBN 1 930954 29 8 英文 Heilig S The Brotherhood of Eternal Love From Flower Power to Hippie Mafia The Story of LSD Counterculture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2007 Vol 39 No 3 pages 307 308 英文 Ginsberg Allen Demonstration or Spectacle as Example As Communication or How to Make a March Spectacle Berkeley Barb November 19 1965 republished in The Portable Sixties Reader Ann Charles Ed Penguin Classic 2002 p 208 212 ISBN 978 0 14 200194 3 英文 Ben Shepard Absurd Responses vs Earnest Politic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 07 03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Protest Volume 1 Issue 2 January 2003 英文 Lewis Hyde On the poetry of Allen Ginsber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January 1 1985 p264 ISBN 0 472 06353 7 英文 William Lawlor Beat culture lifestyles icons and impact ABC CLIO 2005 p 126 ISBN 1 85109 400 8 12 0 12 1 12 2 英文 Marty Jezer Abbie Hoffman American Rebel p 115 英文 Richard M Freid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Pageantry and Patriotism in Cold War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41 ISBN 0 19 513417 6 英文 James J Farrell The Spirit of the Sixties The Making of Postwar Radicalism Routledge 1997 p 223 英文 Carlito Rivera The 1967 March on the Pentagon and lessons for today Socialism and Liberation Magazine March 2007 retrieved 26 09 2009 英文 Bernie Boston Flower Pow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ashington Evening Star October 21 1967 英文 Flowers Guns and an Iconic Snapsho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hington Post March 18 2007 Page D04 英文 Anthony Ashbolt Go Ask Alice Remembering the Summer of Lov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9 09 13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December 2007 p 35 47 英文 Mandalit del Barco Haight Ashbury a Flower Power Holdov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rning Editi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July 2 2007 英文 Charles Perry The Haight Ashbury A History Wenner Books Reprint edition 30 Mar 2007 320pp ISBN 1 932958 55 X 英文 Harry Reasoner The Hippie Temptat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6 03 19 CBS News August 22 1967延伸閱讀 编辑Bennett M Berger Hippie morality more old than ne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ciety Volume 5 Number 2 December 1967 Stuart Hall The Hippies an American moment 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2007 ISBN 0 415 32441 6外部链接 编辑A 1960s photographic archive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權力歸花兒 amp oldid 7371236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