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機動戰士技術













此頁中主要為說明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有關機動戰士的科技設定。這裏的科技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請勿當成現實世界科技來看

有關其他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的科技設定、請參考GUNDAM科技一頁。

宇宙世紀(UC)機動戰士技術 编辑

有關宇宙世紀的武器技術、請參考米諾夫斯基粒子應用技術條目。

AMBAC 编辑

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 (AMBAC) 是最基本的技術,利用手腳等肢體重心的偏移令到在宇宙無重力狀態中可以作出不使用推進劑的移動和轉身。這種能夠在不使用姿態制御噴嘴噴射下就能轉身的技術,在配合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之下、使得機動戰士的活動時間可以大幅上升。

AMBAC是利用牛頓力學三定律的慣性來實行。例如如果在一個無重力的空間,人在揮出左手時,身體就因為反作用力會向右邊移動,直至左手和身體之間沒有相對速度時才會停止。(即完全伸直時)此時,因為沒有外力,所以整體重心並沒有移開,但是身體中軸已經改變位置。亦能夠改變面向的方向。

尾部穩定器/穩定翼
穩定器是一種利用機體上的其他可動部份來輔助AMBAC的科技。概念很簡單,就是如果機動戰士可以使用四肢來加快轉身速度,那麼再加多一些肢體不就能夠更快了嗎?得出的結果就是尾部穩定器和翼狀穩定器。最先在MSN-00100 百式上裝備及測試。雖然最初只是為了裝備為可變機動戰士的一部份機構,但是因為百式完成時並沒有足夠的技術作出全可變機動戰士,所以最後就成為了尾部穩定器。而尾部穩定器最後還是證明了AMBAC可以多加其他肢體作為輔助。百式的運動性因此而超越其他同期只有四肢的量產機。Anaheim Electronics(亞納海姆電子)亦在此之後把穩定器裝在大部份它們設定的機動戰士上面。

w:ja:AMBAC

平衡器 编辑

機動戰士的一種基本裝備。平衡器的作用是讓機動戰士在地面兩足行走是保持平衡而不會跌倒。主要是利用上半身的活動使重心轉移到兩腳中間來作出平衡。

可動骨架 Movable frame 编辑

可動骨架是一個一年戰爭之後因為光束兵器被大量使用後出現的新概念。在此之前、大部份機動戰士都是由一堆內部結構及外部裝甲所組成(即外骨骼結構)。但是光束兵器可以輕易貫穿外層裝甲,而外骨骼結構的設計一旦裝甲破損就容易導致機體操控上出問題。所以設計者開始把機動戰士的裝甲盡力減輕減少、以求閃避而非防禦。可動骨架則是把所有重要結構都連接成一個內部骨架、可動性大幅上升、而裝甲亦非單單的蓋著結構部件而只是在外層作出最佳防禦形狀。最先裝備可動骨架的為RX-178 GUNDAM Mk-II

w:ja:ムーバブルフレーム

半透鏡裝甲鍍層 编辑

半透鏡技術原使用於雷射內部、用於反射能量不足的光線、讓雷射的能量漸漸加強至可以發射的水平。在宇宙世紀一年戰爭前和一年戰爭初期、為了防禦敵方的雷射兵器、機動戰士的裝甲表面則鍍上了半透鏡。此技術能夠非常有效的防禦雷射。但是在一年戰爭中後期因為米諾夫斯基原理兵器的普及化、使得雷射的使用大量減少、防禦的需求亦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則是要防禦米加粒子光束槍/炮的對光束多層防禦裝甲技術。此種新技術同時亦有一定程度的對雷射防禦能力、因此半透鏡鍍層就漸漸不再被使用。到了宇宙世紀0087年時、裝甲表層亦開始使用抗光束鍍層(Anti Beam Coating)、因此半透鏡鍍層就不再被使用。

機動兵器感應裝置 编辑

請參考機動兵器感應裝置條目。

米諾夫斯基推進系統 编辑

亦稱為光之翼。最初源於Mother Vanguard級戰艦上面,SNRI後於UC0136小型化並於F-99 Record Breaker上面測試。同期亦有AE社取得Mother Vangaurd級的殘骸並安裝到MS Speed King上面。因受襲擊而研究資料盡失,實際完成品至UC0153時才安裝到V2上面。

宇宙紀元(CE)機動戰士技術 编辑

公元(AD) GN科技 编辑

GN-Drive 编辑

又稱為「太陽爐」,全稱為「Gundam Nucleus Drive」。

「天上人」私人武裝組織的創立人發明 及 其組織所使用的半永久能源裝置,也作為天人的機動戰士「Gundam」引擎使用,GN-Drive同時提供完全凌駕於各國現存機動戰士的極高性能。


GN粒子 编辑

變異性光粒子的亞種,是由GN-Drive所散佈的特殊粒子,能干擾舊時代的通訊技術。

「天上人」的創立人 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早在21世紀所發現的,建構了「多樣性變異光子」之基礎理論,

並提出 木星載人探索計劃,其成員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由一些不為人知大財團推動計劃,探索船出發一段時間後便失去聯絡。

實質上 木星載人探索計劃,其背後目的是秘密製造GN-Drive。



它的原始粒子是從木星的環境所收集的,並具有毒性,經由Topological defect(拓撲缺陷)所過濾而轉換成無害的特殊粒子,

皆因Topological defect能反覆地進行轉換 變異性光粒子,也成功達成了半永久能源的「GN-Drive」之基礎理論,

「GN-Drive」的核心負責整個轉換過程以及反應回收就是TD組件(Topological defect)。


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發現特殊粒子能滲透人體細胞,促使人類的進化,包括肉體強化、情況判斷力,空間認知能力 以及 激活腦量子波,

而進化了的人類會比平常人多一倍壽命。也不太會衰老 其後更發現「GN粒子」能作為腦量子波的媒介 分享共有意識 以及 產生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心靈感應。

不過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執著於第一階段的武力介入,使得GN粒子更偏向於武裝使用,即使世界毀滅也想要見證人類的變革和統一。


GN Bit 编辑

「天人」開發的遙控式武裝系統Bit Control System,內藏GN電容使用,能進行全方位攻擊。

首次出現在第二世代的高達GNY-0042-874 Gundam Artemie,由於過於複雜的數據處理,這種武裝系統連同GNY-0042-874 Gundam Artemie沒有被正式開發,唯一只有高達使者874一個能輕鬆使用,VEDA才批准開發製造。

第二個使用這個系統的高達是GN-XXX Gundam Rasiel,最大特徵是武裝使用的GN Prototype Bit,為以後的高達武器伸延而開發,是後期所有GN Bit的原型


Shield Bit GN-006 Cherudim Gundam,攻防兩用的盾牌型浮游武裝系統,能發射GN鐳射進行攻擊。

Shield Bit II GN-010 Gundam Zabanya,Shield Bit的發展型,能產生GN Field進行防禦。

Rifle Bit GN-006 Cherudim Gundam,步槍型浮游武裝系統,能進行精準射擊。

Rifle Bit II GN-010 Gundam Zabanya,Rifle Bit的發展型,功率更進一步提升,還能分離成連射性較高的手槍型Pistol Bit。

Scissor Bit GN-011 Gundam Harute,剪刀型浮游武裝系統,有鑑於過往的鉗子武裝設計。

Sword Bit GNT-0000 00 Qan[T],劍型浮游武裝系統,能產生鐳射刀刃和GN Field,更可以與GN Sword V連結成為Buster Rifle & Buster Sword。


還存在於GN Bit獨立出來的GN Fang武裝系統,是比GN Bit還要更早成熟的技術,而且更快更小型化,能進行全方位GN鐳射和GN刀刃攻擊,具有貫穿GN力場的能力。


GN Field 编辑

能阻隔所有物理攻擊的防禦力場,首次出現在第二世代的高達GNY-004 Gundam Plutone。

GN粒子具有阻隔鐳射的能力,為太陽爐附帶了保護作用,「天人」的工程師們想到凝聚粒子使高達可以全面防禦的方法,在GNY-004 Gundam Plutone上進行了首次測試。

「天人」的戰鬥母艦也經常展開GN力場作戰,能完全無效敵人的米加粒子炮擊能力。

後期幾乎每一部裝有GN-Drive的機動戰士都能展開GN力場進行防禦,彷彿成為了MS的標準武裝配置。


Trans-AM系統 编辑

Trans-AM,應用GN科技發展出來的獨有系統。

原理為把機體中(GN電容)儲藏起來的高濃度壓縮粒子完全釋放,於粒子耗盡前,能使GN-Drive輸出功率大幅提升至原來的三倍(00 Raiser更達到七倍以上),使高達能充分地發揮最大的能力。

使用過後,機體內(GN容器)會處於粒子不足的狀態而令GN-Drive給予儲藏裝置再次充填,輸出功率、各方面性能都會急劇下降(充填結束時會回復至通常狀態),

改良過的Trans-AM則可以粒子耗盡前結束Trans-AM,避免性能下降

全面釋放狀態下會變成紅色,裝甲因此也會受此影響,便高速移動時會留下殘像。


Twin-Drive系統 编辑

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發明的革命性GN科技,與Trans-AM同時間傳承至天人。

將兩組GN-Drive同步運作,GN粒子的生產量應用指數並二乘法,即是將兩邊的Topological defect(拓撲缺陷)的轉換完全同步運作,

讓粒子加以融合,而這個融合過程是在機體內進行,成為 Gundam 全新的動力裝置主要理論。


GN-0000 00高達是首個使用這套系統的機動戰士,但不論是GN-Drive還是機體方面都不是以Twin-Drive為前提開發,同步率與融合率也不穩定,

最終藉由Trans-AM成功啟動Twin-Drive,其後為Twin-Drive加裝大型電容組件(0 Raiser),才達到完全同步與完全融合,

附上Trans-AM增幅機能,能讓Twin-Drive得以完全發揮。

啟動Trans-AM的狀態底下,Twin-Drive產生了本不能應該超越的三倍釋放量,還展現出各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令開發團隊極為震驚,感慨伊奧里亞竟然能預見這種事情。


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的發明 编辑

「VEDA」

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所發明的量子電腦,早在21世紀完成了它的基礎,並稱為「量子型演算處理系統 VEDA」, 

是「天人」私人武裝組織在執行「伊奧里亞計劃」的任務不可或缺的,其計劃在2307正式行動。


雖然 VEDA 是一台量子電腦,但是它的作用超越了量子電腦的範疇,它能夠培育人工生命體「Innovade」,

Innovade 是 VEDA 生物終端,VEDA能派這些 Innovades 去世界各地擔任不同的角色,

混在人類群眾當中生活,而這些Innovade不知道自己是VEDA的生物終端,並深信自身是人類,

各國政府和軍隊都有Innovade存在,所以 VEDA 不管現實上或網絡上,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監察和情報收集,

掌握世界各地的資訊,對世界的趨勢進行推算和預測,是極其精準,並且能有效地操作情報和封鎖情報。

天人的戰術預報員 皇 • 李 • 諾瑞加 往往得和 VEDA 達成共識才能進行武力介入的。

VEDA 還存在 獨立AI ,擁有自我意識,

存在於VEDA中的資料包含了許多機密事項,其中最主要的包括GN-Drive、高達的設計圖、「托勒密」和高達使者們的資料,

均屬於最高等級LEVEL 7的資訊,VEDA曾被自己所培育的 Innovade 利馮茲 • 阿爾馬克 入侵,VEDA即時屏蔽重要資料,

即使一度被 利馮茲 • 阿爾馬克 掌握主系統,其實VEDA自身也在暗中繼續執行「伊奧里亞計劃」。



「軌道電梯與太陽能發電系統」

是 伊歐利亞 • 修罕貝格 在21世紀提倡的,其實際興建花費了約半個世紀,

由三大國家 Union、人革聯、AEU興建於赤道附近,是可通往外太空的大型電梯塔柱。


分為軌道衛星站,低軌道站和高軌道站三部分;低軌道站作為停泊民間磁懸浮列車之用,而高軌道站和軌道衛星站就作為軍方太空軍事作戰用。

除了方便各國和民間探索及拓展外太空影響力外,還可以提供太陽能給地表使用。 市民和軍人能以磁懸浮列車來往外太空和地表,也能進行大型運輸用途,包括機動戰士。

出現於超過一個時代的科技 编辑

抗光束鍍層 Anti-Beam Coating (ABC) 编辑

抗光束鍍層在宇宙世紀和宇宙紀元兩個GUNDAM世界都有出現、此種塗層的原理是在機體外部鍍上一層熱容很高的塗料、使得光束兵器在擊中機體時、鍍層會吸去大量熱力然後揮發。是一種犧牲式防禦系統。因為鍍層會在被擊中時揮發、因此防禦的次數是有限的。

宇宙世紀抗光束鍍層 编辑

最先使用此技術的機體為MSN-100 百式。因為此種技術還是測試期,因此百式的機體表面變成金色。後來的鍍層顏色都能夠自由改變,所以顏色就可以變回較為不明顯的。此種技術在UC0088以後,因為價錢便宜,所以大部份機動戰士甚至戰鬥艦隻都會有此種鍍層。為了增加防禦次數,到了UC0133時代,此種技術還有塗到布上面再由機體蓋上的使用方式(XM-X1 Crossbone Gundam X1,XM-X2 Cross Bone Gundam X-2)。此種防禦雖然沒有光束盾那麼可靠,但是因為隱密性較高,所以亦受到駕駛員歡迎。

耐光束鍍層 编辑

一年戰爭後期,機體表面放棄使用臨界半透體來防禦雷射兵器而改用耐光束鍍層。此種鍍層效果不及抗光束鍍層,但是還是能減少光束的破壞力。

宇宙紀元抗光束鍍層 编辑

此技術在大部份機體戰士的盾上也有使用,不過因為會做成金屬疲勞以及不能和PS裝甲同時存在,因此並沒有被大量使用在機動戰士上面不過ZAFT的戰鬥艦隻上面也有使用這種鍍層,同時一些機動戰士使用的實體刀刃為了要擊破光束盾或是防禦光束武器,也會有此種鍍層。

帕拉夫斯基粒子技術 编辑

帕拉夫斯基粒子(プラフスキー粒子,Plavsky Particle) 编辑

鋼普拉(高達模型)對戰時使用的特殊粒子,在十年前被發現。它會對用來製作鋼普拉的塑膠素材產生反應,使操作者可以從模型外部進行流體式的操作。此外,透過這種粒子的變化效果,可以顯示出鐳射兵器或是爆炸之類的效果,讓鋼普拉間的對戰,看起來更具臨場感。 因為帕拉夫斯基粒子的存在,原本不能動的鋼普拉有了生命, 可以進行終極的鋼普拉對戰。 實際上是大型寶石「阿利斯達之星」經粒子化後而成的反粒子。

對戰系統(バトルシステム) 编辑

鋼普拉對戰會在特定的戰鬥系統上進行。 將內含鋼普拉製作資料的「GP BASE」跟鋼普拉,設置在戰鬥系統內之後,系統就會開始散布被稱為「帕拉夫斯基」的特殊粒子。10年前發現的這種粒子,會對用來製作鋼普拉的塑膠素材產生反應,可以從外部進行流體式的操作。 此外,透過這種粒子的變化效果,可以顯示出鐳射兵器或是爆炸之類的效果,讓鋼普拉間的對戰,看起來更具臨場感。 因為帕拉夫斯基粒子的存在,原本不能動的鋼普拉有了生命,可以進行終極的鋼普拉對戰。

參考 编辑

機動戰士技術,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5月4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頁中主要為說明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有關機動戰士的科技設定, 這裏的科技除非有特別說明, 否則請勿當成現實世界科技來看, 有關其他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的科技設定, 請參考gundam科技一頁, 目录, 宇宙世紀, ambac, 平衡器, 可動骨架, movable, frame, 半透鏡裝甲鍍層, 機動兵器感應裝置, 米.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5月4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頁中主要為說明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有關機動戰士的科技設定 這裏的科技除非有特別說明 否則請勿當成現實世界科技來看 有關其他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的科技設定 請參考GUNDAM科技一頁 目录 1 宇宙世紀 UC 機動戰士技術 1 1 AMBAC 1 2 平衡器 1 3 可動骨架 Movable frame 1 4 半透鏡裝甲鍍層 1 5 機動兵器感應裝置 1 6 米諾夫斯基推進系統 2 宇宙紀元 CE 機動戰士技術 3 公元 AD GN科技 3 1 GN Drive 3 2 GN粒子 3 3 GN Bit 3 4 GN Field 3 5 Trans AM系統 3 6 Twin Drive系統 3 7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的發明 4 出現於超過一個時代的科技 4 1 抗光束鍍層 Anti Beam Coating ABC 4 1 1 宇宙世紀抗光束鍍層 4 1 1 1 耐光束鍍層 4 1 2 宇宙紀元抗光束鍍層 5 帕拉夫斯基粒子技術 5 1 帕拉夫斯基粒子 プラフスキー粒子 Plavsky Particle 5 2 對戰系統 バトルシステム 6 參考宇宙世紀 UC 機動戰士技術 编辑有關宇宙世紀的武器技術 請參考米諾夫斯基粒子應用技術條目 AMBAC 编辑 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 AMBAC 是最基本的技術 利用手腳等肢體重心的偏移令到在宇宙無重力狀態中可以作出不使用推進劑的移動和轉身 這種能夠在不使用姿態制御噴嘴噴射下就能轉身的技術 在配合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之下 使得機動戰士的活動時間可以大幅上升 AMBAC是利用牛頓力學三定律的慣性來實行 例如如果在一個無重力的空間 人在揮出左手時 身體就因為反作用力會向右邊移動 直至左手和身體之間沒有相對速度時才會停止 即完全伸直時 此時 因為沒有外力 所以整體重心並沒有移開 但是身體中軸已經改變位置 亦能夠改變面向的方向 尾部穩定器 穩定翼 穩定器是一種利用機體上的其他可動部份來輔助AMBAC的科技 概念很簡單 就是如果機動戰士可以使用四肢來加快轉身速度 那麼再加多一些肢體不就能夠更快了嗎 得出的結果就是尾部穩定器和翼狀穩定器 最先在MSN 00100 百式上裝備及測試 雖然最初只是為了裝備為可變機動戰士的一部份機構 但是因為百式完成時並沒有足夠的技術作出全可變機動戰士 所以最後就成為了尾部穩定器 而尾部穩定器最後還是證明了AMBAC可以多加其他肢體作為輔助 百式的運動性因此而超越其他同期只有四肢的量產機 Anaheim Electronics 亞納海姆電子 亦在此之後把穩定器裝在大部份它們設定的機動戰士上面 w ja AMBAC 平衡器 编辑 機動戰士的一種基本裝備 平衡器的作用是讓機動戰士在地面兩足行走是保持平衡而不會跌倒 主要是利用上半身的活動使重心轉移到兩腳中間來作出平衡 可動骨架 Movable frame 编辑 可動骨架是一個一年戰爭之後因為光束兵器被大量使用後出現的新概念 在此之前 大部份機動戰士都是由一堆內部結構及外部裝甲所組成 即外骨骼結構 但是光束兵器可以輕易貫穿外層裝甲 而外骨骼結構的設計一旦裝甲破損就容易導致機體操控上出問題 所以設計者開始把機動戰士的裝甲盡力減輕減少 以求閃避而非防禦 可動骨架則是把所有重要結構都連接成一個內部骨架 可動性大幅上升 而裝甲亦非單單的蓋著結構部件而只是在外層作出最佳防禦形狀 最先裝備可動骨架的為RX 178 GUNDAM Mk II w ja ムーバブルフレーム 半透鏡裝甲鍍層 编辑 半透鏡技術原使用於雷射內部 用於反射能量不足的光線 讓雷射的能量漸漸加強至可以發射的水平 在宇宙世紀一年戰爭前和一年戰爭初期 為了防禦敵方的雷射兵器 機動戰士的裝甲表面則鍍上了半透鏡 此技術能夠非常有效的防禦雷射 但是在一年戰爭中後期因為米諾夫斯基原理兵器的普及化 使得雷射的使用大量減少 防禦的需求亦大大降低 取而代之的則是要防禦米加粒子光束槍 炮的對光束多層防禦裝甲技術 此種新技術同時亦有一定程度的對雷射防禦能力 因此半透鏡鍍層就漸漸不再被使用 到了宇宙世紀0087年時 裝甲表層亦開始使用抗光束鍍層 Anti Beam Coating 因此半透鏡鍍層就不再被使用 機動兵器感應裝置 编辑 請參考機動兵器感應裝置條目 米諾夫斯基推進系統 编辑 亦稱為光之翼 最初源於Mother Vanguard級戰艦上面 SNRI後於UC0136小型化並於F 99 Record Breaker上面測試 同期亦有AE社取得Mother Vangaurd級的殘骸並安裝到MS Speed King上面 因受襲擊而研究資料盡失 實際完成品至UC0153時才安裝到V2上面 宇宙紀元 CE 機動戰士技術 编辑主条目 宇宙紀元科技列表公元 AD GN科技 编辑GN Drive 编辑 又稱為 太陽爐 全稱為 Gundam Nucleus Drive 天上人 私人武裝組織的創立人發明 及 其組織所使用的半永久能源裝置 也作為天人的機動戰士 Gundam 引擎使用 GN Drive同時提供完全凌駕於各國現存機動戰士的極高性能 GN粒子 编辑 變異性光粒子的亞種 是由GN Drive所散佈的特殊粒子 能干擾舊時代的通訊技術 天上人 的創立人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早在21世紀所發現的 建構了 多樣性變異光子 之基礎理論 並提出 木星載人探索計劃 其成員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 由一些不為人知大財團推動計劃 探索船出發一段時間後便失去聯絡 實質上 木星載人探索計劃 其背後目的是秘密製造GN Drive 它的原始粒子是從木星的環境所收集的 並具有毒性 經由Topological defect 拓撲缺陷 所過濾而轉換成無害的特殊粒子 皆因Topological defect能反覆地進行轉換 變異性光粒子 也成功達成了半永久能源的 GN Drive 之基礎理論 GN Drive 的核心負責整個轉換過程以及反應回收就是TD組件 Topological defect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發現特殊粒子能滲透人體細胞 促使人類的進化 包括肉體強化 情況判斷力 空間認知能力 以及 激活腦量子波 而進化了的人類會比平常人多一倍壽命 也不太會衰老 其後更發現 GN粒子 能作為腦量子波的媒介 分享共有意識 以及 產生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心靈感應 不過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執著於第一階段的武力介入 使得GN粒子更偏向於武裝使用 即使世界毀滅也想要見證人類的變革和統一 GN Bit 编辑 天人 開發的遙控式武裝系統Bit Control System 內藏GN電容使用 能進行全方位攻擊 首次出現在第二世代的高達GNY 0042 874 Gundam Artemie 由於過於複雜的數據處理 這種武裝系統連同GNY 0042 874 Gundam Artemie沒有被正式開發 唯一只有高達使者874一個能輕鬆使用 VEDA才批准開發製造 第二個使用這個系統的高達是GN XXX Gundam Rasiel 最大特徵是武裝使用的GN Prototype Bit 為以後的高達武器伸延而開發 是後期所有GN Bit的原型 Shield Bit GN 006 Cherudim Gundam 攻防兩用的盾牌型浮游武裝系統 能發射GN鐳射進行攻擊 Shield Bit II GN 010 Gundam Zabanya Shield Bit的發展型 能產生GN Field進行防禦 Rifle Bit GN 006 Cherudim Gundam 步槍型浮游武裝系統 能進行精準射擊 Rifle Bit II GN 010 Gundam Zabanya Rifle Bit的發展型 功率更進一步提升 還能分離成連射性較高的手槍型Pistol Bit Scissor Bit GN 011 Gundam Harute 剪刀型浮游武裝系統 有鑑於過往的鉗子武裝設計 Sword Bit GNT 0000 00 Qan T 劍型浮游武裝系統 能產生鐳射刀刃和GN Field 更可以與GN Sword V連結成為Buster Rifle amp Buster Sword 還存在於GN Bit獨立出來的GN Fang武裝系統 是比GN Bit還要更早成熟的技術 而且更快更小型化 能進行全方位GN鐳射和GN刀刃攻擊 具有貫穿GN力場的能力 GN Field 编辑 能阻隔所有物理攻擊的防禦力場 首次出現在第二世代的高達GNY 004 Gundam Plutone GN粒子具有阻隔鐳射的能力 為太陽爐附帶了保護作用 天人 的工程師們想到凝聚粒子使高達可以全面防禦的方法 在GNY 004 Gundam Plutone上進行了首次測試 天人 的戰鬥母艦也經常展開GN力場作戰 能完全無效敵人的米加粒子炮擊能力 後期幾乎每一部裝有GN Drive的機動戰士都能展開GN力場進行防禦 彷彿成為了MS的標準武裝配置 Trans AM系統 编辑 Trans AM 應用GN科技發展出來的獨有系統 原理為把機體中 GN電容 儲藏起來的高濃度壓縮粒子完全釋放 於粒子耗盡前 能使GN Drive輸出功率大幅提升至原來的三倍 00 Raiser更達到七倍以上 使高達能充分地發揮最大的能力 使用過後 機體內 GN容器 會處於粒子不足的狀態而令GN Drive給予儲藏裝置再次充填 輸出功率 各方面性能都會急劇下降 充填結束時會回復至通常狀態 改良過的Trans AM則可以粒子耗盡前結束Trans AM 避免性能下降 全面釋放狀態下會變成紅色 裝甲因此也會受此影響 便高速移動時會留下殘像 Twin Drive系統 编辑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發明的革命性GN科技 與Trans AM同時間傳承至天人 將兩組GN Drive同步運作 GN粒子的生產量應用指數並二乘法 即是將兩邊的Topological defect 拓撲缺陷 的轉換完全同步運作 讓粒子加以融合 而這個融合過程是在機體內進行 成為 Gundam 全新的動力裝置主要理論 GN 0000 00高達是首個使用這套系統的機動戰士 但不論是GN Drive還是機體方面都不是以Twin Drive為前提開發 同步率與融合率也不穩定 最終藉由Trans AM成功啟動Twin Drive 其後為Twin Drive加裝大型電容組件 0 Raiser 才達到完全同步與完全融合 附上Trans AM增幅機能 能讓Twin Drive得以完全發揮 啟動Trans AM的狀態底下 Twin Drive產生了本不能應該超越的三倍釋放量 還展現出各種不可思議的現象 令開發團隊極為震驚 感慨伊奧里亞竟然能預見這種事情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的發明 编辑 VEDA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所發明的量子電腦 早在21世紀完成了它的基礎 並稱為 量子型演算處理系統 VEDA 是 天人 私人武裝組織在執行 伊奧里亞計劃 的任務不可或缺的 其計劃在2307正式行動 雖然 VEDA 是一台量子電腦 但是它的作用超越了量子電腦的範疇 它能夠培育人工生命體 Innovade Innovade 是 VEDA 生物終端 VEDA能派這些 Innovades 去世界各地擔任不同的角色 混在人類群眾當中生活 而這些Innovade不知道自己是VEDA的生物終端 並深信自身是人類 各國政府和軍隊都有Innovade存在 所以 VEDA 不管現實上或網絡上 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監察和情報收集 掌握世界各地的資訊 對世界的趨勢進行推算和預測 是極其精準 並且能有效地操作情報和封鎖情報 天人的戰術預報員 皇 李 諾瑞加 往往得和 VEDA 達成共識才能進行武力介入的 VEDA 還存在 獨立AI 擁有自我意識 存在於VEDA中的資料包含了許多機密事項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GN Drive 高達的設計圖 托勒密 和高達使者們的資料 均屬於最高等級LEVEL 7的資訊 VEDA曾被自己所培育的 Innovade 利馮茲 阿爾馬克 入侵 VEDA即時屏蔽重要資料 即使一度被 利馮茲 阿爾馬克 掌握主系統 其實VEDA自身也在暗中繼續執行 伊奧里亞計劃 軌道電梯與太陽能發電系統 是 伊歐利亞 修罕貝格 在21世紀提倡的 其實際興建花費了約半個世紀 由三大國家 Union 人革聯 AEU興建於赤道附近 是可通往外太空的大型電梯塔柱 分為軌道衛星站 低軌道站和高軌道站三部分 低軌道站作為停泊民間磁懸浮列車之用 而高軌道站和軌道衛星站就作為軍方太空軍事作戰用 除了方便各國和民間探索及拓展外太空影響力外 還可以提供太陽能給地表使用 市民和軍人能以磁懸浮列車來往外太空和地表 也能進行大型運輸用途 包括機動戰士 出現於超過一個時代的科技 编辑抗光束鍍層 Anti Beam Coating ABC 编辑 抗光束鍍層在宇宙世紀和宇宙紀元兩個GUNDAM世界都有出現 此種塗層的原理是在機體外部鍍上一層熱容很高的塗料 使得光束兵器在擊中機體時 鍍層會吸去大量熱力然後揮發 是一種犧牲式防禦系統 因為鍍層會在被擊中時揮發 因此防禦的次數是有限的 宇宙世紀抗光束鍍層 编辑 最先使用此技術的機體為MSN 100 百式 因為此種技術還是測試期 因此百式的機體表面變成金色 後來的鍍層顏色都能夠自由改變 所以顏色就可以變回較為不明顯的 此種技術在UC0088以後 因為價錢便宜 所以大部份機動戰士甚至戰鬥艦隻都會有此種鍍層 為了增加防禦次數 到了UC0133時代 此種技術還有塗到布上面再由機體蓋上的使用方式 XM X1 Crossbone Gundam X1 XM X2 Cross Bone Gundam X 2 此種防禦雖然沒有光束盾那麼可靠 但是因為隱密性較高 所以亦受到駕駛員歡迎 耐光束鍍層 编辑 一年戰爭後期 機體表面放棄使用臨界半透體來防禦雷射兵器而改用耐光束鍍層 此種鍍層效果不及抗光束鍍層 但是還是能減少光束的破壞力 宇宙紀元抗光束鍍層 编辑 此技術在大部份機體戰士的盾上也有使用 不過因為會做成金屬疲勞以及不能和PS裝甲同時存在 因此並沒有被大量使用在機動戰士上面不過ZAFT的戰鬥艦隻上面也有使用這種鍍層 同時一些機動戰士使用的實體刀刃為了要擊破光束盾或是防禦光束武器 也會有此種鍍層 帕拉夫斯基粒子技術 编辑帕拉夫斯基粒子 プラフスキー粒子 Plavsky Particle 编辑 鋼普拉 高達模型 對戰時使用的特殊粒子 在十年前被發現 它會對用來製作鋼普拉的塑膠素材產生反應 使操作者可以從模型外部進行流體式的操作 此外 透過這種粒子的變化效果 可以顯示出鐳射兵器或是爆炸之類的效果 讓鋼普拉間的對戰 看起來更具臨場感 因為帕拉夫斯基粒子的存在 原本不能動的鋼普拉有了生命 可以進行終極的鋼普拉對戰 實際上是大型寶石 阿利斯達之星 經粒子化後而成的反粒子 對戰系統 バトルシステム 编辑 鋼普拉對戰會在特定的戰鬥系統上進行 將內含鋼普拉製作資料的 GP BASE 跟鋼普拉 設置在戰鬥系統內之後 系統就會開始散布被稱為 帕拉夫斯基 的特殊粒子 10年前發現的這種粒子 會對用來製作鋼普拉的塑膠素材產生反應 可以從外部進行流體式的操作 此外 透過這種粒子的變化效果 可以顯示出鐳射兵器或是爆炸之類的效果 讓鋼普拉間的對戰 看起來更具臨場感 因為帕拉夫斯基粒子的存在 原本不能動的鋼普拉有了生命 可以進行終極的鋼普拉對戰 參考 编辑GUNDAM科技 新類型人應用技術 米諾夫斯基粒子應用技術 w Universal Century Technology w Cosmic Era technology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機動戰士技術 amp oldid 6599497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