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日本國大君

日本國大君,簡稱大君,是日本江戶時代征夷大將軍在外交文書(國書)上使用的一個稱號。最初在對朝鮮王朝的外交上使用,後來對琉球歐洲列國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國大君的稱號。明治維新以後,「大君」(日语:大君おおきみ ōkimi)一词成爲日本民衆對天皇的尊稱。

日本國大君
地方君主
三叶葵家纹
末代日本國大君德川慶喜
详情
尊稱大君
殿下
公方
上樣
大樹樣
开国君主德川家康(建立幕府)
德川秀忠(使用大君頭銜)
末代君主德川慶喜
建立1603年(幕府肇建)
1615年(大坂之役,滅豐臣氏
1636年(以大君為外交頭銜)
终结1868年(王政復古
居所江戶城
产生方式名義上:天皇任命
實際上:继承制
覬覦者德川家廣日语徳川家広德川宗家第19代當主)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日本国大君
假名にほんこくたいくん
平文式罗马字Nihonkoku Taikun
日語舊字體日本國大君

历史

 
1861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致日本國大君德川家茂國書,通知將調任美國駐日公使湯森·哈里斯回國。
 
1863年10月23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致日本國大君德川家茂的國書,通知將提名Léon Roches為新任法國駐日公使以替換原任公使的Duchesne de Bellecourt。

古墳時代倭國國君稱「大王」,但大王訓讀為おおきみ,與「大君」同。彼時,日本地方豪族,也有用「君」稱號者,並訓讀為きみ,但天武天皇時改字為「公」,而訓讀音不變。《上宮記》中,大王又作「大公」,而公字亦訓讀為きみ。

最初,日本室町時代的第三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本來在與明朝通商的國書上自稱「日本征夷將軍」。但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大覺系」的「日本國王懷良」(或作良懷)才是日本正統君主,而「持明系」則是亂臣。而足利義滿是「持明系」的軍官,更是「不正統」的僭臣,不予接納。義滿不得已,只好在接受明朝建文帝永樂帝冊封時自稱「日本國王」,外交文書上亦皆使用「日本國王」的稱號,因而沿用。

在戰國時期,幕府的通交權實際上掌握在細川氏大內氏毛利氏宗氏這些門閥大名的手裏,這些要人們為了經濟利益,常常偽造含有幕府將軍署名的國書,與明朝進行貿易。

1596年(慶長元年、萬曆二十四年),因萬曆朝鮮戰爭談和的緣故,明萬曆帝冊封太閤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平秀吉」,秀吉公拒絕接受明朝的封號再次向明朝宣戰。萬曆帝的冊封詔書現保存於大阪歷史博物館中,今日被認定為重要文化財產。

江戶時代初期,日本試圖恢復在萬曆朝鮮戰爭中被豐臣政權破壞的對朝鮮明朝之邦交關係,因此第二代江戶幕府將軍德川秀忠命令對馬藩藩主宗氏向朝鮮派遣大使,欲恢復邦交。因日本國王的稱號系明朝皇帝所冊封,也有僭越天皇的態貌,許多士大夫反對採用此稱號。德川秀忠遂以無頭銜的「日本國源秀忠」為名,向朝鮮送出國書。爾後,幕府將軍對朝鮮的稱號改為「大君」,並於1636年朝鮮通信使抵達江戶時開始正式使用。朝鮮對江戶幕府將軍的稱號也改為「日本國大君殿下」。

為了通商便利,對馬藩主在中日交流的過程多次篡改了國書,將將軍署名篡改成了 「日本國王源秀忠」,直到1663年(寬文三年)被江戶幕府發覺。這件事情被稱作「柳川一件日语柳川一件[1][2]。事後,參與者柳川調興日语柳川調興規伯玄方日语規伯玄方被處以流罪;對馬藩藩主宗義成雖倖免被改易日语改易,但幕府加強了對國書的監督和管理。

到了第六代將軍德川家宣的時候,任命新井白石進行改革,史稱「正德之治」。新井白石認為「大君」也是朝鮮宗室王子的一種稱號,因此使用「大君」一名不合適,遂又改為「日本國王」的稱號(史稱「大君一件」)[3]。然而遭到了反對,到了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時,又改回「大君」的稱號。

神奈川條約》簽訂以後,幕府將軍對歐美列國的稱號在日語版本中使用「日本大君」、「帝國日本大君」、「帝國大日本大君」等頭銜。早期「大君」一詞並無對應的外語譯名,西洋人也不知道天皇與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便意譯為「皇帝」(英語:Emperor荷蘭語Keizer,法語:Empereur)以彰顯日本的領袖同樣是「有尊嚴的君主」。後來西洋人知道了天皇與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或是採用音譯(如英語Ty-coon / Tycoon、法語Tai-koen),或是使用字面直譯(如荷蘭語Grand Souverain)。

幕末時期的慶應改革日语慶応の改革中,西周曾提出引入議會政治、建立以「大君」為元首的國家體制的構想。

明治时代以后,「大君」(日语:大君おおきみ)一词成为了天皇在非官方场合下的尊称之一。

解析

「大君」一詞源於儒家的經典《易經》。《易經》有「大君有命,開國承家」、[4]「武人為於大君」[5]、「知臨,大君之宜」[6]等句。大君在漢語可以指「偉大的封君」,也可以是「偉大的天子」,大君本是中國古代時天子的別稱,尤其周天子常稱大君;幕府將軍以此暗示了自己雖非天皇,但與天皇同樣擁有正統性。[原創研究?]

參考文獻

脚注

  1. ^ 歴史の勉強・大名騒動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柳川一件の概要
  2. ^ [柳川一件. [2010-08-27]. (原始内容于2020-04-25).  柳川一件]
  3. ^ .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5).  - 「1711(正徳元)年、新井白石は、朝鮮と日本との関係を正すと称して、朝鮮通信使の待遇を簡素・倹約化しました。今まで、将軍の別称として使用していた「日本国大君」は、朝鮮の王子を指す語であるとして廃止し、「日本国王」に改めました。学者らしい発想です。
  4. ^ 《易經·地水師卦·上六之》:「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5. ^ 《易經·天澤履·六三之爻》:「象曰:武人為於大君,志剛也。」
  6. ^ 《易經·地澤臨·六五之爻》:「知臨,大君之宜,吉。」

相關條目

日本國大君,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日本國王或日本天皇, 簡稱大君, 是日本江戶時代征夷大將軍在外交文書, 國書, 上使用的一個稱號, 最初在對朝鮮王朝的外交上使用, 後來對琉球和歐洲列國的外交上亦使用的稱號, 明治維新以後, 大君, 日语, 大君, おおきみ, ōkimi, 一词成爲日本民衆對天皇的尊稱, 日本國, 大君地方君主三叶葵家纹末代德川慶喜详情尊稱大君殿下公方樣上樣大樹樣开国君主德川家康, 建立幕府, 德川秀忠, 使用大君頭銜, 末代君主德川慶喜建立1603年, 幕府肇建, 1615年, 大坂之役, .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日本國王或日本天皇 日本國大君 簡稱大君 是日本江戶時代征夷大將軍在外交文書 國書 上使用的一個稱號 最初在對朝鮮王朝的外交上使用 後來對琉球和歐洲列國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國大君的稱號 明治維新以後 大君 日语 大君 おおきみ ōkimi 一词成爲日本民衆對天皇的尊稱 日本國 大君地方君主三叶葵家纹末代日本國大君德川慶喜详情尊稱大君殿下公方樣上樣大樹樣开国君主德川家康 建立幕府 德川秀忠 使用大君頭銜 末代君主德川慶喜建立1603年 幕府肇建 1615年 大坂之役 滅豐臣氏 1636年 以大君為外交頭銜 终结1868年 王政復古 居所江戶城产生方式名義上 天皇任命實際上 继承制覬覦者德川家廣 日语 徳川家広 德川宗家第19代當主 日語寫法日語原文日本国大君假名にほんこくたいくん平文式罗马字Nihonkoku Taikun日語舊字體日本國大君 目录 1 历史 2 解析 3 參考文獻 4 脚注 5 相關條目历史 编辑 1861年11月14日 美國總統亞伯拉罕 林肯致日本國大君德川家茂的國書 通知將調任美國駐日公使湯森 哈里斯回國 1863年10月23日 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致日本國大君德川家茂的國書 通知將提名Leon Roches為新任法國駐日公使以替換原任公使的Duchesne de Bellecourt 古墳時代 倭國國君稱 大王 但大王訓讀為おおきみ 與 大君 同 彼時 日本地方豪族 也有用 君 稱號者 並訓讀為きみ 但天武天皇時改字為 公 而訓讀音不變 上宮記 中 大王又作 大公 而公字亦訓讀為きみ 最初 日本室町時代的第三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本來在與明朝通商的國書上自稱 日本征夷將軍 但明太祖朱元璋認為 大覺系 的 日本國王懷良 或作良懷 才是日本正統君主 而 持明系 則是亂臣 而足利義滿是 持明系 的軍官 更是 不正統 的僭臣 不予接納 義滿不得已 只好在接受明朝建文帝 永樂帝的冊封時自稱 日本國王 外交文書上亦皆使用 日本國王 的稱號 因而沿用 在戰國時期 幕府的通交權實際上掌握在細川氏 大內氏 毛利氏和宗氏這些門閥大名的手裏 這些要人們為了經濟利益 常常偽造含有幕府將軍署名的國書 與明朝進行貿易 1596年 慶長元年 明萬曆二十四年 因萬曆朝鮮戰爭談和的緣故 明萬曆帝冊封太閤豐臣秀吉為 日本國王平秀吉 秀吉公拒絕接受明朝的封號再次向明朝宣戰 萬曆帝的冊封詔書現保存於大阪歷史博物館中 今日被認定為重要文化財產 江戶時代初期 日本試圖恢復在萬曆朝鮮戰爭中被豐臣政權破壞的對朝鮮 明朝之邦交關係 因此第二代江戶幕府將軍德川秀忠命令對馬藩藩主宗氏向朝鮮派遣大使 欲恢復邦交 因日本國王的稱號系明朝皇帝所冊封 也有僭越天皇的態貌 許多士大夫反對採用此稱號 德川秀忠遂以無頭銜的 日本國源秀忠 為名 向朝鮮送出國書 爾後 幕府將軍對朝鮮的稱號改為 大君 並於1636年朝鮮通信使抵達江戶時開始正式使用 朝鮮對江戶幕府將軍的稱號也改為 日本國大君殿下 為了通商便利 對馬藩主在中日交流的過程多次篡改了國書 將將軍署名篡改成了 日本國王源秀忠 直到1663年 寬文三年 被江戶幕府發覺 這件事情被稱作 柳川一件 日语 柳川一件 1 2 事後 參與者柳川調興 日语 柳川調興 規伯玄方 日语 規伯玄方 被處以流罪 對馬藩藩主宗義成雖倖免被改易 日语 改易 但幕府加強了對國書的監督和管理 到了第六代將軍德川家宣的時候 任命新井白石進行改革 史稱 正德之治 新井白石認為 大君 也是朝鮮宗室王子的一種稱號 因此使用 大君 一名不合適 遂又改為 日本國王 的稱號 史稱 大君一件 3 然而遭到了反對 到了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時 又改回 大君 的稱號 神奈川條約 簽訂以後 幕府將軍對歐美列國的稱號在日語版本中使用 日本大君 帝國日本大君 帝國大日本大君 等頭銜 早期 大君 一詞並無對應的外語譯名 西洋人也不知道天皇與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 便意譯為 皇帝 英語 Emperor 荷蘭語 Keizer 法語 Empereur 以彰顯日本的領袖同樣是 有尊嚴的君主 後來西洋人知道了天皇與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 或是採用音譯 如英語Ty coon Tycoon 法語Tai koen 或是使用字面直譯 如荷蘭語Grand Souverain 在幕末時期的慶應改革 日语 慶応の改革 中 西周曾提出引入議會政治 建立以 大君 為元首的國家體制的構想 明治时代以后 大君 日语 大君 おおきみ 一词成为了天皇在非官方场合下的尊称之一 解析 编辑 大君 一詞源於儒家的經典 易經 易經 有 大君有命 開國承家 4 武人為於大君 5 知臨 大君之宜 6 等句 大君在漢語可以指 偉大的封君 也可以是 偉大的天子 大君本是中國古代時天子的別稱 尤其周天子常稱大君 幕府將軍以此暗示了自己雖非天皇 但與天皇同樣擁有正統性 原創研究 參考文獻 编辑平凡社 日本史大事典 脚注 编辑 歴史の勉強 大名騒動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柳川一件の概要 柳川一件 2010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5 柳川一件 存档副本 2010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05 1711 正徳元 年 新井白石は 朝鮮と日本との関係を正すと称して 朝鮮通信使の待遇を簡素 倹約化しました 今まで 将軍の別称として使用していた 日本国大君 は 朝鮮の王子を指す語であるとして廃止し 日本国王 に改めました 学者らしい発想です 易經 地水師卦 上六之爻 大君有命 開國承家 小人勿用 易經 天澤履 六三之爻 象曰 武人為於大君 志剛也 易經 地澤臨 六五之爻 知臨 大君之宜 吉 相關條目 编辑治天下大王 日本國王 征夷大將軍 江戶幕府 朝鮮通信使 柳川一件 大君 朝鮮 太君 電影用語 大亨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日本國大君 amp oldid 7655086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