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施派尔主教座堂

施派尔主教座堂(德語:Speyerer Dom),正式名称为圣母升天圣斯蒂芬圣殿皇帝主教座堂拉丁文:Domus sanctae Mariae Spirae;德文:Dom zu Unserer lieben Frau in Speyer;英語:Imperial Cathedral Basilica of the Assumption and St Stephen)即“施派尔皇帝教堂”(德語:Kaiserdom zu Speyer),位于德國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城市施派尔,是天主教施派尔教区主教座堂罗马天主教会宗座圣殿,用红色砂岩建造,是施派尔市的著名标志。在法國克吕尼隐修院損毀之後,施派尔主教座堂成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在1981年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施派尔主教座堂
世界遗产
施派尔主教座堂
官方名稱Speyer Cathedral(英文)
Cathédrale de Spire(法文)
位置 德國欧洲和北美地区
標準 (ii)
登录年份1981年(第5屆)(表达式错误:无法识别标点符号“年”。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坐標坐标49°19′02″N 8°26′33″E / 49.3172°N 8.4424°E / 49.3172; 8.4424

歷史 编辑

中世纪 编辑

 
1640年莱茵河畔的施派尔主教座堂

萨利安王朝罗马人民的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在1030年下令建造该教堂,目标是建立一座欧洲最大的教堂,但是他甚至是他的儿子亨利三世都没能亲眼目睹教堂的完工,直到他的孙子亨利四世时的1061年教堂才得以交付使用。传说康拉德二世先是为巴特迪克海姆的林堡修道院奠基,然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骑马来到施派尔为教堂和圣若翰教堂奠基,为了将建造教堂所需的石料和木材运送到施派尔,还特意挖凿了一条从普法尔茨森林通往莱茵河运河

教堂动工将近20年后,亨利四世下令推倒了其中一半的建筑,为的是能够蓋出比原先设计更大的规模:教堂的西楼楼顶被拆除,建筑增高了5米,并根据当时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将木质平顶换成了浅色的十字形穹窿。教堂的东楼则被完全拆除,重新铺设了8米深的地基,东楼的钟楼穹窿是当时典型的罗马样式。在亨利四世去世的1106年新教堂终于竣工,教堂长444罗马尺(1罗马尺约合31厘米至34厘米),宽111罗马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

施派尔在当时仅有500个居民,为什么亨利四世会在这么小的一个城市建造那么大的教堂,这是有着他特别的政治原因:罗马帝国皇帝不仅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也认为是宗教世界的领袖,由此导致了他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叙任权斗争中激烈的政治矛盾,施派尔教堂的规模和气势就是为了彰显皇帝宏大的政治权力抱负。

中世纪后至现代 编辑

 
1830年施派尔主教座堂的巴洛克风格正立面

1689年,施派尔在大同盟战争中遭受法国军队的进攻,市民们将他们的家具搬到教堂中,希望这样能够免于被法国军队烧毁。几公尺高的家具堆在教堂内,但并没有因此而幸免,法国军队依旧焚烧了家具,浓烈的火焰高温使得教堂西楼穹窿倒塌,而东楼在火灾中得以屹立未倒,教堂内的一部分皇室墓冢被法国军队破坏并洗劫一空。

18世纪后半叶,施派尔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重修教堂的西楼,新楼被建造成巴洛克风格,但它仅仅安稳了约60年时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该教堂再次成为人们政治攻击的目标,暴动的人们损毁了教堂内的所有圣坛,1806年人们又打算将教堂完全拆除,所幸得到美因茨主教Joseph Ludwig Colmar的阻止。拿破仑的法国军队还曾将教堂作为他们的牲畜圈、粮食和物资仓库。

拿破仑溃败后,教堂得到重新整修,1818年起成为主教座堂,1846年至1853年德国画家Johann von Schraudolph受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委托,为主教座堂绘制了一组拿撒勒派风格湿壁画作品,而保存至今的教堂内西侧的作品则是1854年至1858年间完成的,它们被认为是19世纪的大型作品,路德维希一世甚至相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施派尔主教座堂内的绘画作品是最大的。

现状 编辑

20世纪中叶,施派尔主教座堂经过了一次全面整修,按照当初的罗马样式,但又与当时的罗马样式不同。在1960年代的这次整修中采用了一项新技术,保存完好的湿壁画被取下,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特殊织布上保存,仅有主窗上的19平方米大的湿壁画被保留在原处,整修中还将摇摇欲坠的砂石柱被注入水泥加固。在当今的建筑学文献中,施派尔主教座堂被作为“以现代古迹保护标准来进行复原整修”的范例。

1996年起主教座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修,预计将持续到2015年,耗资也将达到2600万欧元,

建筑 编辑

 
施派尔主教座堂的穹窿

施派尔主教座堂在罗马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继承和发展了加洛林奥托王朝的建筑风格。那个时代困扰建筑师的最大问题是教堂的穹窿,小教堂可以使用半圆形的穹窿,亨利四世在施派尔主教座堂的侧翼使用十字形的穹窿,而在中殿使用圆形穹窿,这给人以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这种在垂直高度上的运用已经有些类似哥特式

主教座堂中殿穹窿的建造要求很高的技术,因为它不再是传统的一整个平面,而是由很多小块组成。施派尔主教座堂的外部由一种独特的罗马样式装饰,与当时著名的美因茨主教座堂沃尔姆斯主教座堂完全不同。

  • 总长:134米
  • 中殿高度:33米
  • 正厅宽度:37.62m
  • 东塔高度:71.20米
  • 西塔高度:65.60米

地下墓室 编辑

施派尔主教座堂曾是神聖羅馬帝国皇帝埋葬的地方,持续有近300年,主教座堂的地下墓室建造于1041年,是欧洲最大的罗马式柱廊,42个十字形穹窿简单地架在立方柱子上。

地下墓室埋葬有:

参考文献 编辑

  • Rudolf Wiegmann: Die Wiederherstellung des Domes zu Speyer nach dem Plan des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Baudirectors Hübsch In: Deutsches Kunstblatt 6, 1855, Spalte 324-326.
  • Walter Haas: Der Dom zu Speyer. Fotos von Franz Klimm u. a., ISBN 3-7845-1523-1
  • Hartmut Jericke: Der Speyerer Dom und seine Bedeutung als zentrale Grablege des abendländischen Kaisertums im 12. Jahrhundert, in: Zeitschrift für die Geschichte des Oberrheins (ZGO) 154 (2006) S. 77-110.
  • speyer.de: .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外部連結 编辑

  • 施派尔主教座堂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文)
  • (德文)
  • (德文)
  • 施派尔主教座堂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文)
  • (德文)

施派尔主教座堂, 德語, speyerer, 正式名称为圣母升天圣斯蒂芬圣殿皇帝主教座堂, 拉丁文, domus, sanctae, mariae, spirae, 德文, unserer, lieben, frau, speyer, 英語, imperial, cathedral, basilica, assumption, stephen, 施派尔皇帝教堂, 德語, kaiserdom, speyer, 位于德國莱茵兰, 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城市施派尔, 是天主教施派尔教区的主教座堂, 罗马天主教会宗座圣殿, . 施派尔主教座堂 德語 Speyerer Dom 正式名称为圣母升天圣斯蒂芬圣殿皇帝主教座堂 拉丁文 Domus sanctae Mariae Spirae 德文 Dom zu Unserer lieben Frau in Speyer 英語 Imperial Cathedral Basilica of the Assumption and St Stephen 即 施派尔皇帝教堂 德語 Kaiserdom zu Speyer 位于德國莱茵兰 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城市施派尔 是天主教施派尔教区的主教座堂 罗马天主教会宗座圣殿 用红色砂岩建造 是施派尔市的著名标志 在法國的克吕尼隐修院損毀之後 施派尔主教座堂成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 在1981年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施派尔主教座堂世界遗产施派尔主教座堂官方名稱Speyer Cathedral 英文 Cathedrale de Spire 法文 位置 德國 欧洲和北美地区 標準文 ii 登录年份1981年 第5屆 表达式错误 无法识别标点符号 年 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 英文 坐標坐标 49 19 02 N 8 26 33 E 49 3172 N 8 4424 E 49 3172 8 4424 目录 1 歷史 1 1 中世纪 1 2 中世纪后至现代 1 3 现状 2 建筑 3 地下墓室 4 参考文献 5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中世纪 编辑 nbsp 1640年莱茵河畔的施派尔主教座堂萨利安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在1030年下令建造该教堂 目标是建立一座欧洲最大的教堂 但是他甚至是他的儿子亨利三世都没能亲眼目睹教堂的完工 直到他的孙子亨利四世时的1061年教堂才得以交付使用 传说康拉德二世先是为巴特迪克海姆的林堡修道院奠基 然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骑马来到施派尔为教堂和圣若翰教堂奠基 为了将建造教堂所需的石料和木材运送到施派尔 还特意挖凿了一条从普法尔茨森林通往莱茵河的运河 教堂动工将近20年后 亨利四世下令推倒了其中一半的建筑 为的是能够蓋出比原先设计更大的规模 教堂的西楼楼顶被拆除 建筑增高了5米 并根据当时的罗马式建筑风格 将木质平顶换成了浅色的十字形穹窿 教堂的东楼则被完全拆除 重新铺设了8米深的地基 东楼的钟楼穹窿是当时典型的罗马样式 在亨利四世去世的1106年新教堂终于竣工 教堂长444罗马尺 1罗马尺约合31厘米至34厘米 宽111罗马尺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 施派尔在当时仅有500个居民 为什么亨利四世会在这么小的一个城市建造那么大的教堂 这是有着他特别的政治原因 罗马帝国皇帝不仅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他也认为是宗教世界的领袖 由此导致了他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在叙任权斗争中激烈的政治矛盾 施派尔教堂的规模和气势就是为了彰显皇帝宏大的政治权力抱负 中世纪后至现代 编辑 nbsp 1830年施派尔主教座堂的巴洛克风格正立面1689年 施派尔在大同盟战争中遭受法国军队的进攻 市民们将他们的家具搬到教堂中 希望这样能够免于被法国军队烧毁 几公尺高的家具堆在教堂内 但并没有因此而幸免 法国军队依旧焚烧了家具 浓烈的火焰高温使得教堂西楼穹窿倒塌 而东楼在火灾中得以屹立未倒 教堂内的一部分皇室墓冢被法国军队破坏并洗劫一空 18世纪后半叶 施派尔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重修教堂的西楼 新楼被建造成巴洛克风格 但它仅仅安稳了约60年时间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该教堂再次成为人们政治攻击的目标 暴动的人们损毁了教堂内的所有圣坛 1806年人们又打算将教堂完全拆除 所幸得到美因茨主教Joseph Ludwig Colmar的阻止 拿破仑的法国军队还曾将教堂作为他们的牲畜圈 粮食和物资仓库 拿破仑溃败后 教堂得到重新整修 1818年起成为主教座堂 1846年至1853年德国画家Johann von Schraudolph受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委托 为主教座堂绘制了一组拿撒勒派风格的湿壁画作品 而保存至今的教堂内西侧的作品则是1854年至1858年间完成的 它们被认为是19世纪的大型作品 路德维希一世甚至相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施派尔主教座堂内的绘画作品是最大的 现状 编辑 20世纪中叶 施派尔主教座堂经过了一次全面整修 按照当初的罗马样式 但又与当时的罗马样式不同 在1960年代的这次整修中采用了一项新技术 保存完好的湿壁画被取下 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特殊织布上保存 仅有主窗上的19平方米大的湿壁画被保留在原处 整修中还将摇摇欲坠的砂石柱被注入水泥加固 在当今的建筑学文献中 施派尔主教座堂被作为 以现代古迹保护标准来进行复原整修 的范例 1996年起主教座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修 预计将持续到2015年 耗资也将达到2600万欧元 建筑 编辑 nbsp 施派尔主教座堂的穹窿施派尔主教座堂在罗马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 因为它继承和发展了加洛林和奥托王朝的建筑风格 那个时代困扰建筑师的最大问题是教堂的穹窿 小教堂可以使用半圆形的穹窿 亨利四世在施派尔主教座堂的侧翼使用十字形的穹窿 而在中殿使用圆形穹窿 这给人以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 这种在垂直高度上的运用已经有些类似哥特式 主教座堂中殿穹窿的建造要求很高的技术 因为它不再是传统的一整个平面 而是由很多小块组成 施派尔主教座堂的外部由一种独特的罗马样式装饰 与当时著名的美因茨主教座堂和沃尔姆斯主教座堂完全不同 总长 134米 中殿高度 33米 正厅宽度 37 62m 东塔高度 71 20米 西塔高度 65 60米地下墓室 编辑施派尔主教座堂曾是神聖羅馬帝国皇帝埋葬的地方 持续有近300年 主教座堂的地下墓室建造于1041年 是欧洲最大的罗马式柱廊 42个十字形穹窿简单地架在立方柱子上 地下墓室埋葬有 康拉德二世 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三世 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四世 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五世 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罗马帝国皇帝 比阿特丽斯 冯 勃艮第 腓特烈一世的皇后 菲利普 冯 士瓦本 Philipp von Schwaben 亨利六世的弟弟 奥托四世的对立国王 鲁道夫一世 罗马人民的国王 哈布斯堡王朝的创立者 阿道夫一世 拿骚伯爵 罗马人民的国王 阿尔布雷希特一世 哈布斯堡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 参考文献 编辑Rudolf Wiegmann Die Wiederherstellung des Domes zu Speyer nach dem Plan des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Baudirectors Hubsch In Deutsches Kunstblatt 6 1855 Spalte 324 326 Walter Haas Der Dom zu Speyer Fotos von Franz Klimm u a ISBN 3 7845 1523 1 Hartmut Jericke Der Speyerer Dom und seine Bedeutung als zentrale Grablege des abendlandischen Kaisertums im 12 Jahrhundert in Zeitschrift fur die Geschichte des Oberrheins ZGO 154 2006 S 77 110 speyer de Dom zu Speyer nbsp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施派尔主教座堂施派尔主教座堂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德文 天主教施派尔教区网站 德文 施派尔主教座堂国际音乐节 德文 施派尔主教座堂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德文 施派尔城市网站关于施派尔主教座堂 德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施派尔主教座堂 amp oldid 7778567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