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新批評

新批評(英語:New Criticism)是一種關注文本主體的形式主義批評,認為文學研究應以作品為中心,對作品的語言、構成、意象等進行細緻的分析。但新批評從來便不是一個統一的流派,是由後來的文論史家對20世紀20、30年代以來在英美新興的批評傾向的一種概括。[1]英國I·A·瑞恰慈威廉·燕卜蓀、F·R·利維斯(F. R. Leavis)為代表,在美國以約翰·克羅·藍色姆(John Crowe Ransom)、克林斯·布魯克斯艾倫·泰特羅伯特·潘·沃倫、W·K·維姆薩特(William Kurtz Wimsatt, Jr.)、R·P·布萊克穆爾(R. P. Blackmur)為代表。

多數論者傾向於將新批評的歷程分為三個阶段:初始期(1910-30)、形成期(1930-45)和極盛期(1945-57),文森特·利奇(Vincent Leitch)則提出第四個階段:慣常期(60年代至今)。[2]

概述

大致說來,新批評的主張是文學批評應以作品為中心,反對把作品當作作者與讀者的中介,也就是評論一首詩歌時,可以不管它是誰寫的,關於作者的一切(如生平、歷史、社會背景等等)只是作品的外部範疇。

英國

T·S·艾略特在1919年至1923年間發表了一系列批評論文,闡述他對於詩歌的見解,他認為「誠實的批評和敏感的鑑賞不應著眼於詩人,而應著眼於詩篇」[3],是英美新批評的先聲。

I·A·理查茲認為,文學文本是由文學語言的本質特徵決定的,他首次提出了語言兩分說,即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不同:文學語言著重於情感而不在實證,科學語言依靠辭典意義(denotation),文學語言則依賴引申意義(connotations)。而「文學作品是獨立的認識客體的主張」,為新批評建立了理論基礎。

美國

藍色姆在著名的《詩歌:本體論札記》(Poetry: A Note in Ontology,1934)裡,將本來是哲學術語的「本體論」運用於他的文學理論。他認為詩是一種具有存在秩序的本體。世界是由許多鬆散事物所構成的組合體,藝術和詩歌的任務,便是要傳達關於事物「無窮無盡的多樣性」的認識。[4]藍色姆關於詩歌的本體論可視為新批評的理論核心。

藍色姆的學生艾倫·退特,是新批評的主將之一。他在《詩的張力》(Tension in Poetery,1938)提出詩的外延(extension)與內涵(intension)兩種概念,即詞語的本義與引申義,我們能從詩的外延及內涵之間找到全部意義的統一體:即「張力」(tension)。退特的張力說將詩歌的批評的導向內部研究。

同樣是藍色姆的學生,布魯克斯主要的成果是將新批評的原理具體化,新批評的操作原則,在處理詩的結構上,要把握「反諷」(irony)和「詩的戲劇化結構」(poem as drama);處理詩的語言,要把握「含混」(ambiguity)和「悖論」(paradox)。另外,他反對將詩歌以意譯的方式將其簡單化,認為這樣是一種「意釋誤說」(heresy of paraphrase)。內容與形式是一種辯證的構成體,應全面的對詩歌的內容、形式、結構、意向、詞語等等進行分析,許多好的詩歌不是只有單一意義的。布魯克斯和藍色姆另一位學生沃倫合編的《理解詩歌》(Understanding Poetry,1938),成為40至60年代的美國大學的文學教材,新批評在普遍而具體的操作下,讀者對於一首詩歌的態度著重於「如何寫」更甚於「寫什麼」。布魯克斯與沃倫後來又合編了《理解小說》(Understading Fiction,1943),將新批評的方法運用於小說上,卻沒有達到預期,突顯了新批評的侷限性,也就是二戰後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的批評之處。

二戰之後,維姆薩特與門羅·比厄茲利(Monroe Beardsley)合著兩篇著名論文《意圖謬見》(The intentional fallacy,1946)和《感受謬見》(The affective fallacy,1949)。「意圖謬見」強調,作品的意義與作家的意圖不相干,不能將作家在其他場合(如談話、日記、書信等)的意圖強加於作品中,也就是說,在研究作品時,作品之外的一切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而「感受謬見」則強調讀者的感覺不一定可靠,有時讀者的動情是誤讀了文學作品。「意圖謬見」和「感受謬見」確立了文本的核心地位。

方法

新批評的分法論主要是細讀(close reading),理查茲在《實用批評》(Practical Criticism,1929)裡提出詩的四個意義:意識、情感、語氣、意象,好詩的結構具有張力,語言充滿反諷悖論、含混,唯有透過細讀才能真正的掌握一首詩。理查茲的學生燕卜蓀著有《七種類型的含混》(Seven Types of Ambiguity,1930)更竭心盡力挖掘了詩歌的語言內涵,提出了詩歌的七種歧義性

新批評與其他

同樣是形式主義,新批評與俄國形式主義都同樣關注文本的主體,區分文學語言與實用語言,強調詩的動態結構,但俄國形式主義主張內容只是作為形式的一個方面而存在的,比起新批評而言更傾向於形式主義。而整個形式主義的脈絡可上溯至18世紀末德國唯心主義的哲學及美學思想,尤其是康德美學。因此藍賽姆要回到「想像與理性共居的真實世界」,理查茲「想像力與知識力協調統一」等主張,皆可說上承於康德[5]另外,新批評與解構主義有著近似的主張:兩者都同樣的將「作者」給排除了。只是新批評偏向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centrism):一切意義均在文本之中,解構主義則傾向非邏各斯中心主義:文字之外無意義。

注釋

  1. ^ 盛寧:「嚴格地說,把『新批評』說成是一個批評流派並不妥當,因為通常被劃入該流派的批評家們,幾乎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是什麼『新批評』派的成員……之所以如此命名……主要是因為藍色姆的那本《新批評》專著。從這個意義上說,恐怕只有藍色姆才是名副其實的新批評家。」見盛寧:《二十世紀美國文論》,頁74-75。
  2. ^ 藍仁哲:〈新批評〉,趙一凡等編:《西方文論關鍵詞》,頁686。
  3. ^ 藍仁哲:〈新批評〉引艾略特言,趙一凡等編:《西方文論關鍵詞》,頁682。
  4. ^ 王臘寶、張哲:〈譯序〉,約翰·克羅·藍色姆:《新批評》,頁12。
  5. ^ 盛寧:「名曰『新批評』,其實也無『新』可言。作為一種具有唯心、唯美主義傾向的形式主義批評,其思想淵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康德、柯爾律治」見盛寧《二十世紀美國文論》,頁72。

參考資料

新批評, 此條目部分链接不符合格式手冊規範, 跨語言链接及章節標題等處的链接可能需要清理, 2015年12月12日, 請協助改善此條目, 參見wp, linkstyle, mosiw以了解細節, 突出显示跨语言链接可以便于检查, 英語, criticism, 是一種關注文本主體的形式主義批評, 認為文學研究應以作品為中心, 對作品的語言, 構成, 意象等進行細緻的分析, 但從來便不是一個統一的流派, 是由後來的文論史家對20世紀20, 30年代以來在英美新興的批評傾向的一種概括, 在英國以i, 瑞恰慈, 威廉, 燕. 此條目部分链接不符合格式手冊規範 跨語言链接及章節標題等處的链接可能需要清理 2015年12月12日 請協助改善此條目 參見WP LINKSTYLE WP MOSIW以了解細節 突出显示跨语言链接可以便于检查 新批評 英語 New Criticism 是一種關注文本主體的形式主義批評 認為文學研究應以作品為中心 對作品的語言 構成 意象等進行細緻的分析 但新批評從來便不是一個統一的流派 是由後來的文論史家對20世紀20 30年代以來在英美新興的批評傾向的一種概括 1 在英國以I A 瑞恰慈 威廉 燕卜蓀 F R 利維斯 F R Leavis 為代表 在美國以約翰 克羅 藍色姆 John Crowe Ransom 克林斯 布魯克斯 艾倫 泰特 羅伯特 潘 沃倫 W K 維姆薩特 William Kurtz Wimsatt Jr R P 布萊克穆爾 R P Blackmur 為代表 多數論者傾向於將新批評的歷程分為三個阶段 初始期 1910 30 形成期 1930 45 和極盛期 1945 57 文森特 利奇 Vincent Leitch 則提出第四個階段 慣常期 60年代至今 2 目录 1 概述 1 1 英國 1 2 美國 2 方法 3 新批評與其他 4 注釋 5 參考資料概述 编辑大致說來 新批評的主張是文學批評應以作品為中心 反對把作品當作作者與讀者的中介 也就是評論一首詩歌時 可以不管它是誰寫的 關於作者的一切 如生平 歷史 社會背景等等 只是作品的外部範疇 英國 编辑 T S 艾略特在1919年至1923年間發表了一系列批評論文 闡述他對於詩歌的見解 他認為 誠實的批評和敏感的鑑賞不應著眼於詩人 而應著眼於詩篇 3 是英美新批評的先聲 I A 理查茲認為 文學文本是由文學語言的本質特徵決定的 他首次提出了語言兩分說 即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不同 文學語言著重於情感而不在實證 科學語言依靠辭典意義 denotation 文學語言則依賴引申意義 connotations 而 文學作品是獨立的認識客體的主張 為新批評建立了理論基礎 美國 编辑 藍色姆在著名的 詩歌 本體論札記 Poetry A Note in Ontology 1934 裡 將本來是哲學術語的 本體論 運用於他的文學理論 他認為詩是一種具有存在秩序的本體 世界是由許多鬆散事物所構成的組合體 藝術和詩歌的任務 便是要傳達關於事物 無窮無盡的多樣性 的認識 4 藍色姆關於詩歌的本體論可視為新批評的理論核心 藍色姆的學生艾倫 退特 是新批評的主將之一 他在 詩的張力 Tension in Poetery 1938 提出詩的外延 extension 與內涵 intension 兩種概念 即詞語的本義與引申義 我們能從詩的外延及內涵之間找到全部意義的統一體 即 張力 tension 退特的張力說將詩歌的批評的導向內部研究 同樣是藍色姆的學生 布魯克斯主要的成果是將新批評的原理具體化 新批評的操作原則 在處理詩的結構上 要把握 反諷 irony 和 詩的戲劇化結構 poem as drama 處理詩的語言 要把握 含混 ambiguity 和 悖論 paradox 另外 他反對將詩歌以意譯的方式將其簡單化 認為這樣是一種 意釋誤說 heresy of paraphrase 內容與形式是一種辯證的構成體 應全面的對詩歌的內容 形式 結構 意向 詞語等等進行分析 許多好的詩歌不是只有單一意義的 布魯克斯和藍色姆另一位學生沃倫合編的 理解詩歌 Understanding Poetry 1938 成為40至60年代的美國大學的文學教材 新批評在普遍而具體的操作下 讀者對於一首詩歌的態度著重於 如何寫 更甚於 寫什麼 布魯克斯與沃倫後來又合編了 理解小說 Understading Fiction 1943 將新批評的方法運用於小說上 卻沒有達到預期 突顯了新批評的侷限性 也就是二戰後芝加哥學派 Chicago school 的批評之處 二戰之後 維姆薩特與門羅 比厄茲利 Monroe Beardsley 合著兩篇著名論文 意圖謬見 The intentional fallacy 1946 和 感受謬見 The affective fallacy 1949 意圖謬見 強調 作品的意義與作家的意圖不相干 不能將作家在其他場合 如談話 日記 書信等 的意圖強加於作品中 也就是說 在研究作品時 作品之外的一切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 而 感受謬見 則強調讀者的感覺不一定可靠 有時讀者的動情是誤讀了文學作品 意圖謬見 和 感受謬見 確立了文本的核心地位 方法 编辑新批評的分法論主要是細讀 close reading 理查茲在 實用批評 Practical Criticism 1929 裡提出詩的四個意義 意識 情感 語氣 意象 好詩的結構具有張力 語言充滿反諷 悖論 含混 唯有透過細讀才能真正的掌握一首詩 理查茲的學生燕卜蓀著有 七種類型的含混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1930 更竭心盡力挖掘了詩歌的語言內涵 提出了詩歌的七種歧義性 新批評與其他 编辑同樣是形式主義 新批評與俄國形式主義都同樣關注文本的主體 區分文學語言與實用語言 強調詩的動態結構 但俄國形式主義主張內容只是作為形式的一個方面而存在的 比起新批評而言更傾向於形式主義 而整個形式主義的脈絡可上溯至18世紀末德國唯心主義的哲學及美學思想 尤其是康德美學 因此藍賽姆要回到 想像與理性共居的真實世界 理查茲 想像力與知識力協調統一 等主張 皆可說上承於康德 5 另外 新批評與解構主義有著近似的主張 兩者都同樣的將 作者 給排除了 只是新批評偏向邏各斯中心主義 Logocentrism 一切意義均在文本之中 解構主義則傾向非邏各斯中心主義 文字之外無意義 注釋 编辑 盛寧 嚴格地說 把 新批評 說成是一個批評流派並不妥當 因為通常被劃入該流派的批評家們 幾乎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是什麼 新批評 派的成員 之所以如此命名 主要是因為藍色姆的那本 新批評 專著 從這個意義上說 恐怕只有藍色姆才是名副其實的新批評家 見盛寧 二十世紀美國文論 頁74 75 藍仁哲 新批評 趙一凡等編 西方文論關鍵詞 頁686 藍仁哲 新批評 引艾略特言 趙一凡等編 西方文論關鍵詞 頁682 王臘寶 張哲 譯序 約翰 克羅 藍色姆 新批評 頁12 盛寧 名曰 新批評 其實也無 新 可言 作為一種具有唯心 唯美主義傾向的形式主義批評 其思想淵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康德 柯爾律治 見盛寧 二十世紀美國文論 頁72 參考資料 编辑盛寧 二十世紀美國文論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趙一凡 張中載 李德恩主編 西方文論關鍵詞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6 約翰 克羅 藍色姆著 王臘寶 張哲譯 新批評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 新批評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新批評 amp oldid 7046750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