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斐索實驗

斐索实验阿曼德·斐索1851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他在本实验中测定了光在运动的水中的相对速度。为了确定介质运动对光速的影响,斐索使用了一台特制的干涉仪。

斐索实验中用到的仪器

基于当时盛行的理论,在运动介质中传播的光会被介质拖动,导致最终测到的光速是光和介质的相对速度与介质运动速度的和。虽然斐索在实验中探测到了拖曳效应,但该效应却比预期弱很多。他的结果在当时被看作是奥古斯丁·菲涅耳的“以太部分拖曳假说英语Aether drag hypothesis#Partial aether dragging” 的证据,但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通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的狭义相对论得到完满的解释。爱因斯坦本人认为该实验对于狭义相对论非常重要。

实验装置 编辑

 
斐索实验用到的仪器

从光源S′放出的光线在被分光镜G反射后经透镜L准直为两束平行光。两束光线在通过狭缝O1O2后进入管道A1A2。两个管道分别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通入水流。在透镜L′焦点处放置的平面镜m是为了确保两束光中有一束总顺着水流方向传播,而另一束则逆着水流传播。在通过水管后,两束光线会在S处会聚形成干涉条纹。干涉条纹可以用来分析水管中的光速。[P 1][P 2][S 1]

菲涅耳拖曳系数 编辑

假设管中水流速度为v。依据非相对论性理论,光速在以太被水“拖曳”时增大,而在以太“克服”水阻力时减小。总光速是光与水的相对速度与水速的和。

n是水的折射率时,静水中的光速会是c/n。那么上述实验中,沿着水流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是

 

逆着水流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则会是

 

也就是说逆着水流传播的光会比顺着水流传播的光速度慢。

观察者看到的两束光重新会聚形成的干涉条纹取决于两束光的光程差。它可以用来确定光速与水速之间的函数关系。[S 2]

斐索发现

 

也就是说,光确实受到水的拖曳效应的影响,但拖曳效应却比预期弱很多。

斐索实验令物理学家接受了奥古斯丁·菲涅耳1818年提出的以太部分拖拽理论。菲涅耳曾利用此理论解释弗朗索瓦·阿拉戈1810年做的一项的实验的结果。依据这种理论,光速由介质拖曳效应产生的增加量只是介质速度的一部分,拖曳系数f满足

 

1895年,亨德里克·洛伦兹又在其中加入了与色散有关的项:[S 3]:15–20

 

重复实验 编辑

 
迈克耳孙与莫雷1886改进的仪器。准直光从光源a射向分光镜b。其中一束沿着b c d e f b g路径传播,另一束则沿着b f e d c b g路径传播。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爱德华·莫雷1886年重复了斐索的实验,并提升了精度。他们认为斐索的原始实验存在以下问题:[P 3]

  1. 仪器变形会导致干涉条纹失真;
  2. 由于加压水流持续时间很短,观察时间非常有限;
  3. 层流效应导致只有水流最中心部分的流速符合要求,这会导致条纹模糊;
  4. 斐索测定的水速也存在不确定度。

迈克耳孙重新设计了实验仪器。他加大了管径并使用了一个可以提供三分钟稳定水流的大水池。他所设计的同光路干涉仪(common path interferometer)可以自动补偿光路长度。结构上说,光路与萨尼亚克干涉仪(Sagnac interferometer)中的相同。每条光路上都会产生偶数次反射。[S 4]这种仪器对于一阶效应的稳定性非常高,并且对于其中任何组件的移位都不敏感。即使在h处放一个玻璃盘或者在光路中放入一个点燃的火柴也不会使条纹中心发生偏移。迈克耳孙与莫雷利用这种仪器确认了斐索的结果。[P 3]

彼得·塞曼也在1914年到1915年间做了重复实验。他将迈克耳孙的仪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其仪器直接与阿姆斯特丹的主供水管道相连。塞曼还对波长在4358 Å(紫)到6870 Å(红)范围内的单色光也进行了测量,以验证洛伦兹修改后的系数。[P 4][P 5]1910年,弗朗茨·哈雷斯(Franz Harress)使用了可以旋转的仪器来确认菲涅耳拖曳系数。不过,他发现数据存在“系统性的偏差”。后来他发现这是由萨尼亚克效应英语Sagnac effect造成的。[S 5]从那时起,许多测量拖曳系数的结果也都伴有萨尼亚克效应的影响。[S 6]比如,使用转盘与环形激光英语ring laser的实验[P 6][P 7][P 8][P 9]或者中子干涉英语Neutron interferometer实验。[P 10][P 11][P 12]此外,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垂直於光运动的介质产生的横向拖曳效应。[P 13][P 14]

赫克实验 编辑

马丁·赫克英语Martin Hoek也在1868年间接验证了菲涅耳系数。[P 15][S 7]他所用的实验装置与斐索的类似,不过其中一条干涉臂充入的是静水,另一条则是空气。在静止以太中的观察者看来,地球是运动的,也就是说上述装置中的水也是运动的。所以两束传播方向相反的光的传播时间为(忽略横向效应):

 

 

 
赫克预测,在仪器朝向与以太风垂直时观测到的将是连续光谱,而在平行时则是干涉条纹。而在实际实验中,无论仪器朝向如何,他都没有看到干涉条纹。


在上图所展示的实验中,赫克先让狭缝透过的光经棱镜P色散,然后经C准直再进入主体装置。他预测当仪器朝向与以太风平行时,一条回路中的光会受到以太风的影响相对于另一条回路发生7/600mm的偏移。当这个偏移是光谱中某些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就会产生亮条纹;当偏移是波长半整数倍时就会产生暗条纹。而在仪器朝向与以太风垂直时,赫克预测看到的应是连续谱。而在实际实验中,无论仪器朝向如何,他却都没有看到条纹。赫克原本预测,两束光的传播是时间并不相同,因此应该能看到干涉偏移。然而,如果对以太系中的水适用菲涅耳拖曳系数,这种时间差(v/c一阶效应)就会消失。赫克在使用不同的装置时得到的也是零结果。这也就验证了菲涅耳拖曳系数。(古斯塔夫·哈马尔英语Gustaf Wilhelm Hammar也曾进行过类似的实验英语Hammar experiment。该实验否定了以太风存在的可能性。)[P 15][S 7]

争议 编辑

尽管菲涅耳假说可以解释斐索的实验结果,但在这个领域的专家看来,包括斐索本人(1851)、埃勒泰尔·马斯卡尔英语Éleuthère Mascart(1872)、克特勒(1873)、费尔特曼(1873)以及洛伦兹(1886),菲涅耳的以太部分拖曳假说并不可靠。比如,费尔特曼1870年提出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的拖曳系数并不相同,因为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马斯卡尔则在1872年测定双折射介质中偏振光的情况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换言之,以太要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拖曳系数。[S 8]

斐索本人在实验报告的结论中也表达了不满:

实验的成功让我不得不接受菲涅耳的假说,或者至少是他找到的动体对于光速的效应。尽管这个已经得到证实的定律可能是假说非常强的证据(尽管这个定律只是其中一个结果)。菲涅耳提出的概念尽管看起来如此接触,但在部分方面仍然非常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在将其视为真理前仍需要其他证据以及几何部分的验证。[P 1]

尽管这些物理学家都对菲涅耳的以太部分拖曳假说表示不满,但这种假说还是得到了其他科学家在更高精度下的验证。(见上文)

以太部分拖曳假说除了本身有问题之外,还与迈克耳孙-莫雷实验(1887)的结果并不兼容。在菲涅耳的假说里,以太几乎绝对静止,所以通过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应该能得到以太存在的证据。但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的结果表明绝对静止的以太不可能存在。从以太模型的角度来说,当时的实验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分野:一方面,光行差、斐索实验以及后续重复实验支持“以太部分拖曳模型”;另一方面,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则支持以太相对于地球完全静止的“完全以太拖曳模型”。[S 9]由此引起的理论危机直到狭义相对论出现后才得到解决。[S 8]

洛伦兹的解释 编辑

1892年,亨德里克·洛伦兹对于菲涅耳的模型做了修正。在他的模型中,以太是完全静止的。洛伦兹利用水与静止以太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出了菲涅耳拖曳系数。[S 9][S 10]:25–30他还发现可以通过引入时间参量,“局部时”,来简化参考系之间的变换:

 

1895年,洛伦兹基于局部时的概念给出了菲涅耳系数更为普遍的解释。然而,洛伦兹的理论与菲涅耳的理论具有相同的基础问题,即不能与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相调和。所以洛伦兹在1892年提出了运动物体会在运动方向上发生长度收缩的假说(乔治·斐兹杰惹也在1889年提出类似假说)。他后来又继续发展能够描述这些效应的方程。最终的方程组后来叫做“洛伦兹变换”。这个方程组与爱因斯坦后来从第一性原理推得的方程组形式相同。但与爱因斯坦的方程组不同的是,洛伦兹的方程组只是特例假设,也就是说它们只是为了使已有的理论成立才设立的。[S 9][S 10]:27–30

狭义相对论解释 编辑

爱因斯坦后来展示了洛伦兹的方程组如何从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公设推出。除此之外,爱因斯坦还认定静止以太在狭义相对论中没有存在的必要,并且洛伦兹变换与时空本身性质有关。与移動中的磁鐵與導體問題以太零漂移实验以及光行差问题一样,斐索实验是促成爱因斯坦形成相对性思想的关键实验结果之一。[S 11][S 12]罗伯特·尚克兰英语Robert S. Shankland与爱因斯坦曾经有过几次交流。爱因斯坦是这样强调斐索实验的重要性的:[S 13]

他接着说道,对他影响最大的实验结果是天体光行差的观测以及斐索对于流动的水中光速的测定。“有它们就足够了。”他这样说。

马克斯·冯·劳厄在1907年展示了菲涅耳拖曳系数可以通过相对论中的速度加成式推出:[S 14]

静水中的光速为c/n
从速度加成式可以得到,实验室中观测到的流速为v的水流中光速(光的传播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为
 
因此速度差为(假设v相对於c非常小,可以在高阶项中省略)
  
此式在v/c ≪ 1成立,并与斐索得到的方程一致(斐索实验满足v/c ≪ 1

斐索实验也因此可以验证爱因斯坦速度加成式在合成速度共线的情况下成立。[P 16]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第二手来源
  1. ^ Mascart, Éleuthère Élie Nicolas. Traité d'optique. Paris: Gauthier-Villars. 1889: 101 [9 August 2015]. 
  2. ^ Robert Williams Wood. Physical Optics.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05: 514 [2017-02-23]. (原始内容于2019-05-02). 
  3. ^ Pauli, Wolfgang. Theory of Relativity. New York: Dover. 1981 [1921]. ISBN 0-486-64152-X. 
  4. ^ Hariharan, P. Basics of Interferometry, 2nd edition. Elsevier. 2007: 19. ISBN 0-12-373589-0. 
  5. ^ Anderson, R.; Bilger, H.R.; Stedman, G.E. Sagnac effect: A century of Earth-rotated interferometers. Am. J. Phys. 1994, 62 (11): 975–985. Bibcode:1994AmJPh..62..975A. doi:10.1119/1.17656. 
  6. ^ Stedman, G. E. Ring-laser tests of fundamental physics and geophysics.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1997, 60 (6): 615–688. Bibcode:1997RPPh...60..615S. doi:10.1088/0034-4885/60/6/001. ; see pp. 631–634, and references therein.
  7. ^ 7.0 7.1 Rafael Ferraro. Hoek's experiment. Einstein's Space-Time: 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and General Relativity. Springer. 2007: 33–35. ISBN 0-387-69946-5. 
  8. ^ 8.0 8.1 Stachel, J. Fresnel's (dragging) coefficient as a challenge to 19th century optics of moving bodies. Kox, A.J.; Eisenstaedt, J (编). The universe of general relativity. Boston: Birkhäuser. 2005: 1–13 [17 April 2012]. ISBN 0-8176-4380-X. 
  9. ^ 9.0 9.1 9.2 Janssen, Michel; Stachel, John, The Optics and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PDF), John Stachel (编), Going Critical, Springer, 2010 [2012-04-23], ISBN 1-4020-1308-6, (原始内容 (PDF)于2015-09-29) 
  10. ^ 10.0 10.1 Miller, A.I. Albert Einstein'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Emergence (1905) and early interpretation (1905–1911). Reading: Addison–Wesley. 1981. ISBN 0-201-04679-2. 
  11. ^ Lahaye, Thierry; Labastie, Pierre; Mathevet, Renaud. Fizeau's "aether-drag" experiment in the undergraduate laborator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2012, 80 (6): 497. Bibcode:2012AmJPh..80..497L. arXiv:1201.0501 . doi:10.1119/1.3690117. 
  12. ^ Norton, John D., John D., Einstein's Investigations of Galilean Covariant Electrodynamics prior to 1905,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2004, 59: 45–105 [2017-02-23], Bibcode:2004AHES...59...45N, doi:10.1007/s00407-004-0085-6, (原始内容于2009-01-11) 
  13. ^ Shankland, R. S. Conversations with Albert Einste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63, 31 (1): 47–57. Bibcode:1963AmJPh..31...47S. doi:10.1119/1.1969236. 
  14. ^ N David Mermin. It's about time: understanding Einstein's rela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39 ff [2017-02-23]. ISBN 0-691-12201-6. (原始内容于2019-05-02). 
第一手来源
  1. ^ 1.0 1.1 Fizeau, H. Sur les hypothèses relatives à l'éther lumineux. Comptes Rendus. 1851, 33: 349–355 [2017-02-23]. (原始内容于2011-12-30). 
    English: Fizeau, H. The Hypotheses Relating to the Luminous Aether, and an Experiment which Appear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Motion of Bodies Alters the Velocity with which Light Propagates itself in their Interior.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851, 2: 568–573. 
  2. ^ Fizeau, H. Sur les hypothèses relatives à l'éther lumineux. Ann. Chim. Phys. 1859, 57: 385–404 [2017-02-23]. (原始内容于2020-11-24). 
    English: Fizeau, H. On the Effect of the Motion of a Body upon the Velocity with which it is traversed by Light.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860, 19: 245–260. 
  3. ^ 3.0 3.1 Michelson, A. A.; Morley, E.W. Influence of Motion of the Medium on the Velocity of Light. Am. J. Sci. 1886, 31: 377–386. 
  4. ^ Zeeman, Pieter. Fresnel's coefficient for light of different colours. (First part). Proc. Kon. Acad. Van Weten. 1914, 17: 445–451. Bibcode:1914KNAB...17..445Z. 
  5. ^ Zeeman, Pieter. Fresnel's coefficient for light of different colours. (Second part). Proc. Kon. Acad. Van Weten. 1915, 18: 398–408. Bibcode:1915KNAB...18..398Z. 
  6. ^ Macek, W. M. Measurement of Fresnel Drag with the Ring Laser.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64, 35 (8): 2556–2557. Bibcode:1964JAP....35.2556M. doi:10.1063/1.1702908. 
  7. ^ Bilger, H. R.; Zavodny, A. T. Fresnel Drag in a Ring Laser: Measurement of the Dispersive Term. Physical Review A. 1972, 5 (2): 591–599. Bibcode:1972PhRvA...5..591B. doi:10.1103/PhysRevA.5.591. 
  8. ^ Bilger, H. R.; Stowell, W. K. Light drag in a ring laser – An improved determination of the drag coefficient. Physical Review A. 1977, 16: 313–319. Bibcode:1977PhRvA..16..313B. doi:10.1103/PhysRevA.16.313. 
  9. ^ Sanders, G. A.; Ezekiel, Shaoul. Measurement of Fresnel drag in moving media using a ring-resonator technique.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1988, 5 (3): 674–678. Bibcode:1988JOSAB...5..674S. doi:10.1364/JOSAB.5.000674. 
  10. ^ Klein, A. G.; Opat, G. I.; Cimmino, A.; Zeilinger, A.; Treimer, W.; Gähler, R. Neutron Propagation in Moving Matter: The Fizeau Experiment with Massive Partic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1, 46 (24): 1551–1554. Bibcode:1981PhRvL..46.1551K. doi:10.1103/PhysRevLett.46.1551. 
  11. ^ Bonse, U.; Rumpf, A. Interferometric measurement of neutron Fizeau effec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6, 56 (23): 2441–2444. Bibcode:1986PhRvL..56.2441B. PMID 10032993. doi:10.1103/PhysRevLett.56.2441. 
  12. ^ Arif, M.; Kaiser, H.; Clothier, R.; Werner, S. A.; Hamilton, W. A.; Cimmino, A.; Klein, A. G. Observation of a motion-induced phase shift of neutron de Broglie waves passing through matter near a nuclear resonance. Physical Review A. 1989, 39 (3): 931–937. Bibcode:1989PhRvA..39..931A. PMID 9901325. doi:10.1103/PhysRevA.39.931. 
  13. ^ Jones, R. V. 'Fresnel Aether Drag' in a Transversely Moving Mediu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1972, 328 (1574): 337–352. Bibcode:1972RSPSA.328..337J. doi:10.1098/rspa.1972.0081. 
  14. ^ Jones, R. V. "Aether Drag" in a Transversely Moving Mediu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1975, 345 (1642): 351–364. Bibcode:1975RSPSA.345..351J. doi:10.1098/rspa.1975.0141. 
  15. ^ 15.0 15.1 Hoek, M. Determination de la vitesse avec laquelle est entrainée une onde lumineuse traversant un milieu en mouvement. Verslagen en mededeelingen. 1868, 2: 189–194. 
  16. ^ Laue, Max von, Die Mitführung des Lichtes durch bewegte Körper nach dem Relativitätsprinzip [The Entrainment of Light by Moving Bod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Annalen der Physik, 1907, 328 (10): 989–990, Bibcode:1907AnP...328..989L, doi:10.1002/andp.19073281015 

斐索實驗, 斐索实验是阿曼德, 斐索1851年进行的一项实验, 他在本实验中测定了光在运动的水中的相对速度, 为了确定介质运动对光速的影响, 斐索使用了一台特制的干涉仪, 斐索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基于当时盛行的理论, 在运动介质中传播的光会被介质拖动, 导致最终测到的光速是光和介质的相对速度与介质运动速度的和, 虽然斐索在实验中探测到了拖曳效应, 但该效应却比预期弱很多, 他的结果在当时被看作是奥古斯丁, 菲涅耳的, 以太部分拖曳假说, 英语, aether, drag, hypothesis, partial, ae. 斐索实验是阿曼德 斐索1851年进行的一项实验 他在本实验中测定了光在运动的水中的相对速度 为了确定介质运动对光速的影响 斐索使用了一台特制的干涉仪 斐索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基于当时盛行的理论 在运动介质中传播的光会被介质拖动 导致最终测到的光速是光和介质的相对速度与介质运动速度的和 虽然斐索在实验中探测到了拖曳效应 但该效应却比预期弱很多 他的结果在当时被看作是奥古斯丁 菲涅耳的 以太部分拖曳假说 英语 Aether drag hypothesis Partial aether dragging 的证据 但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通过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发展的狭义相对论得到完满的解释 爱因斯坦本人认为该实验对于狭义相对论非常重要 目录 1 实验装置 2 菲涅耳拖曳系数 3 重复实验 4 赫克实验 5 争议 6 洛伦兹的解释 7 狭义相对论解释 8 参看 9 参考文献实验装置 编辑 nbsp 斐索实验用到的仪器从光源S 放出的光线在被分光镜G反射后经透镜L准直为两束平行光 两束光线在通过狭缝O1和 O2后进入管道A1和A2 两个管道分别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通入水流 在透镜L 焦点处放置的平面镜m是为了确保两束光中有一束总顺着水流方向传播 而另一束则逆着水流传播 在通过水管后 两束光线会在S处会聚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分析水管中的光速 P 1 P 2 S 1 菲涅耳拖曳系数 编辑假设管中水流速度为v 依据非相对论性理论 光速在以太被水 拖曳 时增大 而在以太 克服 水阻力时减小 总光速是光与水的相对速度与水速的和 当n是水的折射率时 静水中的光速会是c n 那么上述实验中 沿着水流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是 w c n v displaystyle w frac c n v nbsp 逆着水流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则会是 w c n v displaystyle w frac c n v nbsp 也就是说逆着水流传播的光会比顺着水流传播的光速度慢 观察者看到的两束光重新会聚形成的干涉条纹取决于两束光的光程差 它可以用来确定光速与水速之间的函数关系 S 2 斐索发现 w c n v 1 1 n 2 displaystyle w frac c n v left 1 frac 1 n 2 right nbsp 也就是说 光确实受到水的拖曳效应的影响 但拖曳效应却比预期弱很多 斐索实验令物理学家接受了奥古斯丁 菲涅耳1818年提出的以太部分拖拽理论 菲涅耳曾利用此理论解释弗朗索瓦 阿拉戈1810年做的一项的实验的结果 依据这种理论 光速由介质拖曳效应产生的增加量只是介质速度的一部分 拖曳系数f满足 f 1 1 n 2 displaystyle f left 1 frac 1 n 2 right nbsp 1895年 亨德里克 洛伦兹又在其中加入了与色散有关的项 S 3 15 20 w c n v 1 1 n 2 l n d n d l displaystyle w frac c n v left 1 frac 1 n 2 frac lambda n cdot frac mathrm d n mathrm d lambda right nbsp 重复实验 编辑 nbsp 迈克耳孙与莫雷1886改进的仪器 准直光从光源a射向分光镜b 其中一束沿着b c d e f b g路径传播 另一束则沿着b f e d c b g路径传播 阿尔伯特 迈克耳孙与爱德华 莫雷1886年重复了斐索的实验 并提升了精度 他们认为斐索的原始实验存在以下问题 P 3 仪器变形会导致干涉条纹失真 由于加压水流持续时间很短 观察时间非常有限 层流效应导致只有水流最中心部分的流速符合要求 这会导致条纹模糊 斐索测定的水速也存在不确定度 迈克耳孙重新设计了实验仪器 他加大了管径并使用了一个可以提供三分钟稳定水流的大水池 他所设计的同光路干涉仪 common path interferometer 可以自动补偿光路长度 结构上说 光路与萨尼亚克干涉仪 Sagnac interferometer 中的相同 每条光路上都会产生偶数次反射 S 4 这种仪器对于一阶效应的稳定性非常高 并且对于其中任何组件的移位都不敏感 即使在h处放一个玻璃盘或者在光路中放入一个点燃的火柴也不会使条纹中心发生偏移 迈克耳孙与莫雷利用这种仪器确认了斐索的结果 P 3 彼得 塞曼也在1914年到1915年间做了重复实验 他将迈克耳孙的仪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并将其仪器直接与阿姆斯特丹的主供水管道相连 塞曼还对波长在6993435800000000000 4358 A 紫 到6993687000000000000 6870 A 红 范围内的单色光也进行了测量 以验证洛伦兹修改后的系数 P 4 P 5 1910年 弗朗茨 哈雷斯 Franz Harress 使用了可以旋转的仪器来确认菲涅耳拖曳系数 不过 他发现数据存在 系统性的偏差 后来他发现这是由萨尼亚克效应 英语 Sagnac effect 造成的 S 5 从那时起 许多测量拖曳系数的结果也都伴有萨尼亚克效应的影响 S 6 比如 使用转盘与环形激光 英语 ring laser 的实验 P 6 P 7 P 8 P 9 或者中子干涉 英语 Neutron interferometer 实验 P 10 P 11 P 12 此外 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垂直於光运动的介质产生的横向拖曳效应 P 13 P 14 赫克实验 编辑马丁 赫克 英语 Martin Hoek 也在1868年间接验证了菲涅耳系数 P 15 S 7 他所用的实验装置与斐索的类似 不过其中一条干涉臂充入的是静水 另一条则是空气 在静止以太中的观察者看来 地球是运动的 也就是说上述装置中的水也是运动的 所以两束传播方向相反的光的传播时间为 忽略横向效应 t 1 A B c v D E c n v displaystyle t 1 frac AB c v frac DE frac c n v nbsp t 2 A B c v D E c n v displaystyle t 2 frac AB c v frac DE frac c n v nbsp nbsp 赫克预测 在仪器朝向与以太风垂直时观测到的将是连续光谱 而在平行时则是干涉条纹 而在实际实验中 无论仪器朝向如何 他都没有看到干涉条纹 在上图所展示的实验中 赫克先让狭缝透过的光经棱镜P色散 然后经C准直再进入主体装置 他预测当仪器朝向与以太风平行时 一条回路中的光会受到以太风的影响相对于另一条回路发生7 600mm的偏移 当这个偏移是光谱中某些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就会产生亮条纹 当偏移是波长半整数倍时就会产生暗条纹 而在仪器朝向与以太风垂直时 赫克预测看到的应是连续谱 而在实际实验中 无论仪器朝向如何 他却都没有看到条纹 赫克原本预测 两束光的传播是时间并不相同 因此应该能看到干涉偏移 然而 如果对以太系中的水适用菲涅耳拖曳系数 这种时间差 v c一阶效应 就会消失 赫克在使用不同的装置时得到的也是零结果 这也就验证了菲涅耳拖曳系数 古斯塔夫 哈马尔 英语 Gustaf Wilhelm Hammar 也曾进行过类似的实验 英语 Hammar experiment 该实验否定了以太风存在的可能性 P 15 S 7 争议 编辑尽管菲涅耳假说可以解释斐索的实验结果 但在这个领域的专家看来 包括斐索本人 1851 埃勒泰尔 马斯卡尔 英语 Eleuthere Mascart 1872 克特勒 1873 费尔特曼 1873 以及洛伦兹 1886 菲涅耳的以太部分拖曳假说并不可靠 比如 费尔特曼1870年提出对于不同波长的光 对应的拖曳系数并不相同 因为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马斯卡尔则在1872年测定双折射介质中偏振光的情况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换言之 以太要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拖曳系数 S 8 斐索本人在实验报告的结论中也表达了不满 实验的成功让我不得不接受菲涅耳的假说 或者至少是他找到的动体对于光速的效应 尽管这个已经得到证实的定律可能是假说非常强的证据 尽管这个定律只是其中一个结果 菲涅耳提出的概念尽管看起来如此接触 但在部分方面仍然非常难以让人信服 因此在将其视为真理前仍需要其他证据以及几何部分的验证 P 1 尽管这些物理学家都对菲涅耳的以太部分拖曳假说表示不满 但这种假说还是得到了其他科学家在更高精度下的验证 见上文 以太部分拖曳假说除了本身有问题之外 还与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1887 的结果并不兼容 在菲涅耳的假说里 以太几乎绝对静止 所以通过迈克尔孙 莫雷实验应该能得到以太存在的证据 但迈克尔孙 莫雷实验的结果表明绝对静止的以太不可能存在 从以太模型的角度来说 当时的实验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分野 一方面 光行差 斐索实验以及后续重复实验支持 以太部分拖曳模型 另一方面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则支持以太相对于地球完全静止的 完全以太拖曳模型 S 9 由此引起的理论危机直到狭义相对论出现后才得到解决 S 8 洛伦兹的解释 编辑1892年 亨德里克 洛伦兹对于菲涅耳的模型做了修正 在他的模型中 以太是完全静止的 洛伦兹利用水与静止以太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出了菲涅耳拖曳系数 S 9 S 10 25 30他还发现可以通过引入时间参量 局部时 来简化参考系之间的变换 t t v x c 2 displaystyle t prime t frac vx c 2 nbsp 1895年 洛伦兹基于局部时的概念给出了菲涅耳系数更为普遍的解释 然而 洛伦兹的理论与菲涅耳的理论具有相同的基础问题 即不能与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的结果相调和 所以洛伦兹在1892年提出了运动物体会在运动方向上发生长度收缩的假说 乔治 斐兹杰惹也在1889年提出类似假说 他后来又继续发展能够描述这些效应的方程 最终的方程组后来叫做 洛伦兹变换 这个方程组与爱因斯坦后来从第一性原理推得的方程组形式相同 但与爱因斯坦的方程组不同的是 洛伦兹的方程组只是特例假设 也就是说它们只是为了使已有的理论成立才设立的 S 9 S 10 27 30狭义相对论解释 编辑主条目 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后来展示了洛伦兹的方程组如何从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公设推出 除此之外 爱因斯坦还认定静止以太在狭义相对论中没有存在的必要 并且洛伦兹变换与时空本身性质有关 与移動中的磁鐵與導體問題 以太零漂移实验以及光行差问题一样 斐索实验是促成爱因斯坦形成相对性思想的关键实验结果之一 S 11 S 12 罗伯特 尚克兰 英语 Robert S Shankland 与爱因斯坦曾经有过几次交流 爱因斯坦是这样强调斐索实验的重要性的 S 13 他接着说道 对他影响最大的实验结果是天体光行差的观测以及斐索对于流动的水中光速的测定 有它们就足够了 他这样说 马克斯 冯 劳厄在1907年展示了菲涅耳拖曳系数可以通过相对论中的速度加成式推出 S 14 静水中的光速为c n 从速度加成式可以得到 实验室中观测到的流速为v的水流中光速 光的传播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为V l a b c n v 1 c n v c 2 c n v 1 v c n displaystyle V mathrm lab frac frac c n v 1 frac frac c n v c 2 frac frac c n v 1 frac v cn nbsp dd 因此速度差为 假设v相对於c非常小 可以在高阶项中省略 V l a b c n c n v 1 v c n c n c n v c n 1 v c n 1 v c n displaystyle V mathrm lab frac c n frac frac c n v 1 frac v cn frac c n frac frac c n v frac c n 1 frac v cn 1 frac v cn nbsp v 1 1 n 2 1 v c n v 1 1 n 2 displaystyle frac v left 1 frac 1 n 2 right 1 frac v cn approx v left 1 frac 1 n 2 right nbsp dd 此式在v c 1 成立 并与斐索得到的方程一致 斐索实验满足v c 1 斐索实验也因此可以验证爱因斯坦速度加成式在合成速度共线的情况下成立 P 16 参看 编辑 nbsp 物理主题 狭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狭义相对论发现史参考文献 编辑第二手来源 Mascart Eleuthere Elie Nicolas Traite d optique Paris Gauthier Villars 1889 101 9 August 2015 Robert Williams Wood Physical Optics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05 514 2017 0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2 Pauli Wolfgang Theory of Relativity New York Dover 1981 1921 ISBN 0 486 64152 X Hariharan P Basics of Interferometry 2nd edition Elsevier 2007 19 ISBN 0 12 373589 0 Anderson R Bilger H R Stedman G E Sagnac effect A century of Earth rotated interferometers Am J Phys 1994 62 11 975 985 Bibcode 1994AmJPh 62 975A doi 10 1119 1 17656 Stedman G E Ring laser tests of fundamental physics and geophysics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1997 60 6 615 688 Bibcode 1997RPPh 60 615S doi 10 1088 0034 4885 60 6 001 see pp 631 634 and references therein 7 0 7 1 Rafael Ferraro Hoek s experiment Einstein s Space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and General Relativity Springer 2007 33 35 ISBN 0 387 69946 5 8 0 8 1 Stachel J Fresnel s dragging coefficient as a challenge to 19th century optics of moving bodies Kox A J Eisenstaedt J 编 The universe of general relativity Boston Birkhauser 2005 1 13 17 April 2012 ISBN 0 8176 4380 X 9 0 9 1 9 2 Janssen Michel Stachel John The Optics and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PDF John Stachel 编 Going Critical Springer 2010 2012 04 23 ISBN 1 4020 1308 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09 29 10 0 10 1 Miller A I Albert Einstein 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Emergence 1905 and early interpretation 1905 1911 Reading Addison Wesley 1981 ISBN 0 201 04679 2 Lahaye Thierry Labastie Pierre Mathevet Renaud Fizeau s aether drag experiment in the undergraduate laborator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2012 80 6 497 Bibcode 2012AmJPh 80 497L arXiv 1201 0501 nbsp doi 10 1119 1 3690117 Norton John D John D Einstein s Investigations of Galilean Covariant Electrodynamics prior to 1905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2004 59 45 105 2017 02 23 Bibcode 2004AHES 59 45N doi 10 1007 s00407 004 0085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1 11 Shankland R S Conversations with Albert Einste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63 31 1 47 57 Bibcode 1963AmJPh 31 47S doi 10 1119 1 1969236 N David Mermin It s about time understanding Einstein s rela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39 ff 2017 02 23 ISBN 0 691 12201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2 第一手来源 1 0 1 1 Fizeau H Sur les hypotheses relatives a l ether lumineux Comptes Rendus 1851 33 349 355 2017 0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2 30 English Fizeau H The Hypotheses Relating to the Luminous Aether and an Experiment which Appear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Motion of Bodies Alters the Velocity with which Light Propagates itself in their Interior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851 2 568 573 Fizeau H Sur les hypotheses relatives a l ether lumineux Ann Chim Phys 1859 57 385 404 2017 0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24 English Fizeau H On the Effect of the Motion of a Body upon the Velocity with which it is traversed by Light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860 19 245 260 3 0 3 1 Michelson A A Morley E W Influence of Motion of the Medium on the Velocity of Light Am J Sci 1886 31 377 386 Zeeman Pieter Fresnel s coefficient for light of different colours First part Proc Kon Acad Van Weten 1914 17 445 451 Bibcode 1914KNAB 17 445Z Zeeman Pieter Fresnel s coefficient for light of different colours Second part Proc Kon Acad Van Weten 1915 18 398 408 Bibcode 1915KNAB 18 398Z Macek W M Measurement of Fresnel Drag with the Ring Laser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64 35 8 2556 2557 Bibcode 1964JAP 35 2556M doi 10 1063 1 1702908 Bilger H R Zavodny A T Fresnel Drag in a Ring Laser Measurement of the Dispersive Term Physical Review A 1972 5 2 591 599 Bibcode 1972PhRvA 5 591B doi 10 1103 PhysRevA 5 591 Bilger H R Stowell W K Light drag in a ring laser An improved determination of the drag coefficient Physical Review A 1977 16 313 319 Bibcode 1977PhRvA 16 313B doi 10 1103 PhysRevA 16 313 Sanders G A Ezekiel Shaoul Measurement of Fresnel drag in moving media using a ring resonator technique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1988 5 3 674 678 Bibcode 1988JOSAB 5 674S doi 10 1364 JOSAB 5 000674 Klein A G Opat G I Cimmino A Zeilinger A Treimer W Gahler R Neutron Propagation in Moving Matter The Fizeau Experiment with Massive Partic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1 46 24 1551 1554 Bibcode 1981PhRvL 46 1551K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46 1551 Bonse U Rumpf A Interferometric measurement of neutron Fizeau effec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6 56 23 2441 2444 Bibcode 1986PhRvL 56 2441B PMID 10032993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56 2441 Arif M Kaiser H Clothier R Werner S A Hamilton W A Cimmino A Klein A G Observation of a motion induced phase shift of neutron de Broglie waves passing through matter near a nuclear resonance Physical Review A 1989 39 3 931 937 Bibcode 1989PhRvA 39 931A PMID 9901325 doi 10 1103 PhysRevA 39 931 Jones R V Fresnel Aether Drag in a Transversely Moving Mediu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1972 328 1574 337 352 Bibcode 1972RSPSA 328 337J doi 10 1098 rspa 1972 0081 Jones R V Aether Drag in a Transversely Moving Mediu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1975 345 1642 351 364 Bibcode 1975RSPSA 345 351J doi 10 1098 rspa 1975 0141 15 0 15 1 Hoek M Determination de la vitesse avec laquelle est entrainee une onde lumineuse traversant un milieu en mouvement Verslagen en mededeelingen 1868 2 189 194 Laue Max von Die Mitfuhrung des Lichtes durch bewegte Korper nach dem Relativitatsprinzip The Entrainment of Light by Moving Bod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Annalen der Physik 1907 328 10 989 990 Bibcode 1907AnP 328 989L doi 10 1002 andp 190732810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斐索實驗 amp oldid 6918140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