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數碼中間片

數碼中間片(英文Digital Intermediate,簡稱DI)形容電影數碼化,及處理其色彩和影像特性的過程,現時通常作為電影製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有別於過帶(Telecine)程序,過帶指底片掃描及色彩處理後作錄像及電視發行。數碼中間片亦提供了比過帶程序更高解析度及更精確的色彩,而且是全程數碼化,沒有模擬失真所帶來的問題。

雖然數碼中間片本來只描述底片掃描及記錄過程,但亦涉及色彩調整(或調光)及製作原版母帶,甚至適用於以數碼形式拍攝及/或非以底片發行。這是由於數碼拍攝及數碼放映的科技進步或勝過以底片拍攝或放映。

在傳統光化學沖印程序中,中間片印自原攝影底片(OCN),然後大量印製拷貝正片作戲院發行。色彩調整以不同份量的三原色作曝光來達成。數碼中間片流行的其中一個重要技術成就,是可以以查找表來預計一旦印在普通拷貝正片後數碼影像的效果。數碼中間片設備通常提供影像投映在同一銀幕上,以確保過程中的精確調整。

數碼中間片程序以數碼工具作色彩調整,可以在影像中的獨立色彩及區域作更細微的控制,及控制影像結構(如微粒、銳利度等)。中間片就以底片記錄器 (Film recorder) 印製影像。實體中間片記錄了數碼中間片的影像,以中間負片作材料,微粒比以OCN固有地更精細。

數碼中間片流行的其中一個重要技術成就,是可以以查找表來預計一旦印在普通拷貝正片後數碼影像的效果。數碼中間片設備通常提供影像投映在同一銀幕上,以確保過程中的精確調整。

從數碼中間片處理過程中,可以製成數碼母帶 (digital master),可以非常穩定地在黑白底片上分別記錄着黃色、青色及洋紅色資訊,庫存可達一百年或以上。同時數碼母帶常用作符合DCI規格的檔案來源,作為數碼放映之用。

歷史 编辑

以往膠轉磁 (Telecine) 工具是將底片影像電子化的器材,作為電視廣播。但得出的影像,通常不適合轉錄回在底片上作影院放映。自1970年代初,以及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早期的技術進步,高質素的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得出的影像可以和原底片互相剪接。在這時,一部長片要作全數碼化處理,是非常不實際的。因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的速度非常慢,以及得出的影像檔案非常大,為當時電腦運算能力不能承受的。反而,單獨鏡頭或短場面的數碼化工序,常作視覺特效處理用。

直至1992年,視覺特效總監Chris F. Woods突破了當時的技術限制,建立了數碼專門工場來作電影《超級瑪利奧兄弟》(Super Mario Bros,1993年) 的視覺特效。此片是第一部以2K解像度,把超過700個特效鏡頭全面數碼化。此片也是第一部影片於柯達剛在荷里活營運的Cinesite公司作底片掃描及回錄。這工場將此片作為第一部使用Discreet Logic (即現時的Autodesk) 的Flame及Inferno系統,屬早期的高解像度及高效能的數碼合成系統。

自此,數碼式視覺特效合成快速地為業界採用,傳統的光學印片機式的視覺特效很快沒落及被淘汰。另一名視覺特效總監Chris Watts,在之後1998年電影《一人有一點顏色》(Pleasantville) 中,革命性地由底片掃描、影像處理至最後回錄,把全片數碼化,成為荷里活第一部全數碼處理的真人電影。

至於第一部全面應用數碼中間片處理的荷里活電影,則是2000年的電影《逃獄三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以及同年歐洲製作的《咪走雞》(Chicken Run,台譯落跑雞)。

數碼中間片工序自2000年代中期開始流行起來。截至2005年約50%,以至2007年約70%的荷里活電影,皆以數碼中間片作處理[1]。這因為不只是實踐創意的額外選項,更甚的是用作高解像度色彩調整,以作數碼影院發行。

里程碑 编辑

  • 1990年 - 迪士尼電影《神勇敢死隊》 (The Rescuers Down Under) - 第一部完全由數碼檔案記錄至底片的長篇電影。此動畫電影以使用迪士尼及彼思開發的CAPS系統的電腦製作。
  • 1993年 - 迪士尼電影《雪姑七友》(數碼修復)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 第一部完全掃描至數碼檔案、處理及記錄回底片的電影。該數碼修復工程使用Cineon系統,以4K解析度(即影像寬4096像素)及10位元色深作完成處理,包括數碼式除塵、除刮痕,及還原已褪去的色彩。
  • 1998年 - 美國電影《一人有一點顏色》 (Pleasantville) - 第一部電影大部分以數碼方式掃描、處理及記錄。電影中黑白世界遇上彩色世界的描述,全以彩色拍攝,及以數碼方式選擇性把畫面反飽和化及調整對比。
  • 2000年 - 美國電影《逃獄三王》(港譯)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 數碼中間片的第一次完全應用在首輪荷里活電影,含少量視覺特技。此片由柯達美國洛杉磯開設的Cinesite公司作數碼中間片,利用Spirit Datacine系統以2K解析度(即影像寬2048像素)掃描,以Pandora MegaDef調色,及以柯達Lightning II記錄器輸出至底片。
  • 2004年 - 美國電影《蜘蛛俠2》 (Spider-Man 2) - 第一部數碼中間片以4K解析度應用的荷里活電影,全部過程由美國沖印公司DeLuxe開設的EFilm公司負責,大部分以2K解析度製作的視覺特效均增線至4K解析度。
  • 2008年 - 美國電影《天地玄黄》 - 第一部從65mm底片以8K解析度生成的數碼中間片(由美國FotoKem沖印公司負責),用作70mm拷貝印製,及DVD藍光影碟發行。每格影像耗時12至13秒掃描,生成30 TB大的數據,以超過三星期時間完成[2]

軟件、硬件製造商 编辑

  • ARRI - 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產品有Arrilaser及Arriscan
  • Autodesk - Discreet Lustre數碼中間片軟件製造商
  • Celco - 底片記錄器
  • Grass Valley - 底片掃描器
  • Cintel - 底片掃描器
  • DaVinci Systems - 底片掃描器及色彩校正系統
  • Filmlight - 底片掃描器及色彩校正系統
  • Lasergraphics - 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
  • DVS (Digital Video Systems inc.)
  • Quantel - 數碼中間片軟件製造商,開發有iQ、Pablo等產品
  • MTI - 數碼中間片軟、硬件製造商

數碼中間片在東南亞地區的應用 编辑

香港 编辑

根據香港電影特效公司FATface Productions創辦人高輝先生所述,2004年香港電影大城小事全片在泰國Oriental Post使用數碼處理。以後約70%的港產片也在Oriental Post作數碼中間片處理。

現時,香港有不少後期製作公司也提供了與數碼中間片相關的製作設備,如:

等等。

日本 编辑

  • 東京現像所
  • Imagica
  • L'espace Vision
  • 東映Labo Tech

台灣 编辑

泰國 编辑

  • Oriental Post

約70%香港電影均由此公司製作數碼中間片。

  • Postique(與Oriental Post合作)
  • The Post Bangkok

參考資料 编辑

  1. ^ Belton, John. Painting by the Numbers: The Digital Intermediate. Film Quarterly. Spring 2008, 61 (3): 58–65. doi:10.1525/fq.2008.61.3.58. 
  2. ^ Andrew Oran. Baraka: "Restoration" feature documentary (DVD/Bluray). Magidson Films, Inc. 2008. 

另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數碼中間片, 英文digital, intermediate, 簡稱di, 形容電影數碼化, 及處理其色彩和影像特性的過程, 現時通常作為電影製作中最重要的一環, 它有別於過帶, telecine, 程序, 過帶指底片掃描及色彩處理後作錄像及電視發行, 亦提供了比過帶程序更高解析度及更精確的色彩, 而且是全程數碼化, 沒有模擬失真所帶來的問題, 雖然本來只描述底片掃描及記錄過程, 但亦涉及色彩調整, 或調光, 及製作原版母帶, 甚至適用於以數碼形式拍攝及, 或非以底片發行, 這是由於數碼拍攝及數碼放映的科技進步或勝. 數碼中間片 英文Digital Intermediate 簡稱DI 形容電影數碼化 及處理其色彩和影像特性的過程 現時通常作為電影製作中最重要的一環 它有別於過帶 Telecine 程序 過帶指底片掃描及色彩處理後作錄像及電視發行 數碼中間片亦提供了比過帶程序更高解析度及更精確的色彩 而且是全程數碼化 沒有模擬失真所帶來的問題 雖然數碼中間片本來只描述底片掃描及記錄過程 但亦涉及色彩調整 或調光 及製作原版母帶 甚至適用於以數碼形式拍攝及 或非以底片發行 這是由於數碼拍攝及數碼放映的科技進步或勝過以底片拍攝或放映 在傳統光化學沖印程序中 中間片印自原攝影底片 OCN 然後大量印製拷貝正片作戲院發行 色彩調整以不同份量的三原色作曝光來達成 數碼中間片流行的其中一個重要技術成就 是可以以查找表來預計一旦印在普通拷貝正片後數碼影像的效果 數碼中間片設備通常提供影像投映在同一銀幕上 以確保過程中的精確調整 數碼中間片程序以數碼工具作色彩調整 可以在影像中的獨立色彩及區域作更細微的控制 及控制影像結構 如微粒 銳利度等 中間片就以底片記錄器 Film recorder 印製影像 實體中間片記錄了數碼中間片的影像 以中間負片作材料 微粒比以OCN固有地更精細 數碼中間片流行的其中一個重要技術成就 是可以以查找表來預計一旦印在普通拷貝正片後數碼影像的效果 數碼中間片設備通常提供影像投映在同一銀幕上 以確保過程中的精確調整 從數碼中間片處理過程中 可以製成數碼母帶 digital master 可以非常穩定地在黑白底片上分別記錄着黃色 青色及洋紅色資訊 庫存可達一百年或以上 同時數碼母帶常用作符合DCI規格的檔案來源 作為數碼放映之用 目录 1 歷史 2 里程碑 3 軟件 硬件製造商 4 數碼中間片在東南亞地區的應用 4 1 香港 4 2 日本 4 3 台灣 4 4 泰國 5 參考資料 6 另見 7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以往膠轉磁 Telecine 工具是將底片影像電子化的器材 作為電視廣播 但得出的影像 通常不適合轉錄回在底片上作影院放映 自1970年代初 以及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早期的技術進步 高質素的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 得出的影像可以和原底片互相剪接 在這時 一部長片要作全數碼化處理 是非常不實際的 因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的速度非常慢 以及得出的影像檔案非常大 為當時電腦運算能力不能承受的 反而 單獨鏡頭或短場面的數碼化工序 常作視覺特效處理用 直至1992年 視覺特效總監Chris F Woods突破了當時的技術限制 建立了數碼專門工場來作電影 超級瑪利奧兄弟 Super Mario Bros 1993年 的視覺特效 此片是第一部以2K解像度 把超過700個特效鏡頭全面數碼化 此片也是第一部影片於柯達剛在荷里活營運的Cinesite公司作底片掃描及回錄 這工場將此片作為第一部使用Discreet Logic 即現時的Autodesk 的Flame及Inferno系統 屬早期的高解像度及高效能的數碼合成系統 自此 數碼式視覺特效合成快速地為業界採用 傳統的光學印片機式的視覺特效很快沒落及被淘汰 另一名視覺特效總監Chris Watts 在之後1998年電影 一人有一點顏色 Pleasantville 中 革命性地由底片掃描 影像處理至最後回錄 把全片數碼化 成為荷里活第一部全數碼處理的真人電影 至於第一部全面應用數碼中間片處理的荷里活電影 則是2000年的電影 逃獄三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以及同年歐洲製作的 咪走雞 Chicken Run 台譯落跑雞 數碼中間片工序自2000年代中期開始流行起來 截至2005年約50 以至2007年約70 的荷里活電影 皆以數碼中間片作處理 1 這因為不只是實踐創意的額外選項 更甚的是用作高解像度色彩調整 以作數碼影院發行 里程碑 编辑1990年 迪士尼電影 神勇敢死隊 The Rescuers Down Under 第一部完全由數碼檔案記錄至底片的長篇電影 此動畫電影以使用迪士尼及彼思開發的CAPS系統的電腦製作 1993年 迪士尼電影 雪姑七友 數碼修復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第一部完全掃描至數碼檔案 處理及記錄回底片的電影 該數碼修復工程使用Cineon系統 以4K解析度 即影像寬4096像素 及10位元色深作完成處理 包括數碼式除塵 除刮痕 及還原已褪去的色彩 1998年 美國電影 一人有一點顏色 Pleasantville 第一部電影大部分以數碼方式掃描 處理及記錄 電影中黑白世界遇上彩色世界的描述 全以彩色拍攝 及以數碼方式選擇性把畫面反飽和化及調整對比 2000年 美國電影 逃獄三王 港譯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數碼中間片的第一次完全應用在首輪荷里活電影 含少量視覺特技 此片由柯達在美國洛杉磯開設的Cinesite公司作數碼中間片 利用Spirit Datacine系統以2K解析度 即影像寬2048像素 掃描 以Pandora MegaDef調色 及以柯達Lightning II記錄器輸出至底片 2004年 美國電影 蜘蛛俠2 Spider Man 2 第一部數碼中間片以4K解析度應用的荷里活電影 全部過程由美國沖印公司DeLuxe開設的EFilm公司負責 大部分以2K解析度製作的視覺特效均增線至4K解析度 2008年 美國電影 天地玄黄 第一部從65mm底片以8K解析度生成的數碼中間片 由美國FotoKem沖印公司負責 用作70mm拷貝印製 及DVD 藍光影碟發行 每格影像耗時12至13秒掃描 生成30 TB大的數據 以超過三星期時間完成 2 軟件 硬件製造商 编辑ARRI 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 產品有Arrilaser及Arriscan Autodesk Discreet Lustre數碼中間片軟件製造商 Celco 底片記錄器 Grass Valley 底片掃描器 Cintel 底片掃描器 DaVinci Systems 底片掃描器及色彩校正系統 Filmlight 底片掃描器及色彩校正系統 Lasergraphics 底片掃描器及記錄器 DVS Digital Video Systems inc Quantel 數碼中間片軟件製造商 開發有iQ Pablo等產品 MTI 數碼中間片軟 硬件製造商數碼中間片在東南亞地區的應用 编辑香港 编辑 根據香港電影特效公司FATface Productions創辦人高輝先生所述 2004年香港電影大城小事全片在泰國Oriental Post使用數碼處理 以後約70 的港產片也在Oriental Post作數碼中間片處理 現時 香港有不少後期製作公司也提供了與數碼中間片相關的製作設備 如 Post Production Office Limited 先濤數碼企画有限公司 中國星製作服務有限公司 邵氏兄弟香港 香港天極製作等等 日本 编辑 東京現像所 Imagica L espace Vision 東映Labo Tech台灣 编辑 台北影業 現代電影沖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泰國 编辑 Oriental Post約70 香港電影均由此公司製作數碼中間片 Postique 與Oriental Post合作 The Post Bangkok參考資料 编辑 Belton John Painting by the Numbers The Digital Intermediate Film Quarterly Spring 2008 61 3 58 65 doi 10 1525 fq 2008 61 3 58 Andrew Oran Baraka Restoration feature documentary DVD Bluray Magidson Films Inc 2008 另見 编辑視覺特效 色彩校正 膠轉磁外部連結 编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數碼中間片 amp oldid 6917565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