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捞虾舞

捞虾舞壮语:caemqceq dauzvaengz)是一种壮族民间歌舞艺术。这种舞蹈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原名“太平舞”,最早流行于德保县东安街,每逢佳节都有表演。后流行范围扩展至靖西一带。传说有个名叫珍姐的壮家姑娘,时常与姐妹们到浅水滩、小河旁去捕鱼捞虾,河边也常有小伙子们结伴钓鱼。他们常对唱山歌,互致问候,表达友谊和爱情。于是捞虾舞便流传了下来。1954年,德保县城关镇东安街业余壮剧队曾整理该舞,获全国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

舞蹈内容是通过描述捞虾钓鱼的过程,表现古代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演出时首先两个青年男子一手拿钓鱼竿、鱼篓到河边钓鱼,然后出来四个青年女子,手拿捞网,腰绑鱼篓去捞虾。男自用山歌来向女子打招呼,女子也用山歌来回答,一面唱歌一面转动舞蹈,队形会变化数次。它的舞蹈动作有钓鱼、捞虾、追虾、围虾、泼水逗趣、摆动撒网等,同时配上僚亮歌声(歌词有一百多句,头两句一般是“开口唇红显黑牙,好像新开黄瓜花”),给人强烈的生活实感。[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胡勖(卷)主编,中华舞蹈志(广西卷).上海市:学林出版社,2004

捞虾舞, 壮语, caemqceq, dauzvaengz, 是一种壮族民间歌舞艺术, 这种舞蹈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原名, 太平舞, 最早流行于德保县东安街, 每逢佳节都有表演, 后流行范围扩展至靖西一带, 传说有个名叫珍姐的壮家姑娘, 时常与姐妹们到浅水滩, 小河旁去捕鱼捞虾, 河边也常有小伙子们结伴钓鱼, 他们常对唱山歌, 互致问候, 表达友谊和爱情, 于是便流传了下来, 1954年, 德保县城关镇东安街业余壮剧队曾整理该舞, 获全国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 舞蹈内容是通过描述捞虾钓鱼的过程, 表现古代青年. 捞虾舞 壮语 caemqceq dauzvaengz 是一种壮族民间歌舞艺术 这种舞蹈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原名 太平舞 最早流行于德保县东安街 每逢佳节都有表演 后流行范围扩展至靖西一带 传说有个名叫珍姐的壮家姑娘 时常与姐妹们到浅水滩 小河旁去捕鱼捞虾 河边也常有小伙子们结伴钓鱼 他们常对唱山歌 互致问候 表达友谊和爱情 于是捞虾舞便流传了下来 1954年 德保县城关镇东安街业余壮剧队曾整理该舞 获全国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 舞蹈内容是通过描述捞虾钓鱼的过程 表现古代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 演出时首先两个青年男子一手拿钓鱼竿 鱼篓到河边钓鱼 然后出来四个青年女子 手拿捞网 腰绑鱼篓去捞虾 男自用山歌来向女子打招呼 女子也用山歌来回答 一面唱歌一面转动舞蹈 队形会变化数次 它的舞蹈动作有钓鱼 捞虾 追虾 围虾 泼水逗趣 摆动撒网等 同时配上僚亮歌声 歌词有一百多句 头两句一般是 开口唇红显黑牙 好像新开黄瓜花 给人强烈的生活实感 1 参考资料 编辑 胡勖 卷 主编 中华舞蹈志 广西卷 上海市 学林出版社 200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捞虾舞 amp oldid 6709903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